华北平原

合集下载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华北平原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华北平原

讨论海河水患原因和如何治理?
海 河 流 域 图
海河泛滥的自然原因
1、从气候上看,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 暴雨。
2、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使海河含沙量很大,泥 沙沉积,河床容易被淤塞。
3、从水系特点来看,海河是一典型的扇状水系, 各条支流来的洪水,只从一个河口入海,无法顺利 渲泄,常常造成。
根治海河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施 1.在主要支流的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并修 建水库,以调节河流水量。 2.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
洪灾成 因分析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1、气候(气候异常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地形(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水系特征(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4、河道弯曲(不易排水,如荆江) 5、入海口(如淮河无天然入海口)
1 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和河
道泥沙淤积,泄洪能力降低)
2 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
水文特征:
外流河,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注意:黄河上游河套河段和下游山东河段发生凌汛现象。
110
115
京杭大运河 120E,35N
40
35
120
120
海河 黄河
淮河
30
5、华北平原的农业
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 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资源面积广阔;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 (棉花:黄河中下游秋季晴天多,热量充足,光照条件较好); 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 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农产品市场广大。 不利条件:水资源不足(春旱); 多风沙、旱涝、盐碱-中低产田较多。
华北春旱严重原因:
自然: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②春季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尚未到达,

区域地理华北平原解析

区域地理华北平原解析

华北春旱严重原因: 自然: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②春季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尚未到达, 降水稀少; ③春季多大风天气加剧了水分蒸发 人为: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春季农 业用水量大。 东北春旱程度比华北小的原因: ①东北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 ②冻土改变了土壤水分条件: (冻结后水分被凝固保存;解冻后表层先融解, 供春播用水,底层未解冻形成不透水层)
讨论海河水患原因和如何治理?
海 河 流 域 图
海河泛滥的自然原因
1、从气候上看,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 暴雨。
2、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使海河含沙量很大,泥 沙沉积,河床容易被淤塞。 3、从水系特点来看,海河是一典型的扇状水系, 各条支流来的洪水,只从一个河口入海,无法顺利 渲泄,常常造成。 根治海河的措施 1.在主要支流的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并修 建水库,以调节河流水量。 2.下游挖掘入海新河,分散水流。
中 国 地 理
——华 北 平 原
华北平原
40º N
120º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黄淮海平原 即华北平原, 位于黄河下游,地 跨冀、鲁、豫、苏、 皖、京、津五省二市, 自古有“中原”之称。






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地势
地形平坦,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西高东低
自然环境特征
滨海平原 斜缓平原 冲积低平原
淮河
35
30
5、华北平原的农业
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 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资源面积广阔;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 (棉花:黄河中下游秋季晴天多,热量充足,光照条件较好);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

人为因素—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少;人口剧增、经济 发展,耗水量大增;水浪费严重;水资源管理不协调 , 水量分配不合理等。
讨论海河水患原因和如何治理?
海 河 流 域 图
海河泛滥的自然原因
1、气候:海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2、地面缺乏植被的保护,使海河含沙量大,泥 沙沉积,河床容易被淤塞。 3、水系特点:扇状水系,支流众多,入海河道单 一,泄洪能力差 根治海河的措施 1、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并修建水库,以调 节径流量。 2、中游修建蓄洪分洪工程。 3、下游加强堤坝、疏浚河道、开挖入海通道,分 散水流。
六、生活中的地理——沙尘暴探究
1.何为沙尘暴 2.产生条件
3.治理措施
4.辩证认识
何为沙尘暴?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三类: 浮尘: 悬浮在大气中的沙或土壤粒子,使水平能 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扬沙: 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 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 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当水平能 见度小于500米时,为强沙尘暴。
四、主要河流:
黄河(支流渭河与汾河); 海河及其扇形支流(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 牙河、南运河); 淮河
京杭大运河。
110 京杭大运河 120E,35N 40
115
120
120
海河 黄河
淮河
35
30
水文特征分析(回顾与应用)
1.回顾如何分析河流水文特征? 2.分析黄河山东段水文特征: 流量小;汛期集中于夏季,汛期短,流量季节变 化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含沙量大 3.分析黄河山东段断流的原因。 自然因素—降水较少,流量较小
3 简要评价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共37张PPT)

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共37张PPT)
西部斜缓平原:能够较充分地排水防涝, 因此土地质量相对较好。
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耕地中存在一 些限制性因素,如风沙、旱涝、盐碱。 为中低产田分布较集中的地区。
2021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 (共37 张PPT)
2021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 (共37 张PPT)
以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 夏季风不稳定
自然地理特征
土壤---棕壤、褐土
黄土地: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的堆积,土层深厚,肥力大。
2021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 (共37 张PPT)
2021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 (共37 张PPT) 2021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 (共37 张PPT)
2021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 (共37 张PPT)
残积物
坡积物
洪积物
冲积物
地质作用
风化
风化、搬运、沉积 流水沉积 流水沉积
介质
水、大气、生物
风、水等
对土壤的影响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的土壤含石块 较多
流水
流水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 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 层特征
2021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 (共37 张PPT)
2021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 (共37 张PPT)
2021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 (共37 张PPT)
2021届高考中国地理复习之华北平原 (共37 张PPT)
拓展:分析淮河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1.气候: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 空分布不均,6、7月降水量大,时 间长。 2.地形: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河 道弯曲,泻洪能力差 3.水文:支流多,同时来洪,易加 剧洪涝 4.没有天然入海口 5.围湖垦田,湖泊调节径流作用减 弱。 6.植被破坏。

华北平原的地理特点与农业生产

华北平原的地理特点与农业生产
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如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增 加农民收入来源。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提高 农产品附加值。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和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土壤肥沃
土壤类型以黄潮土为主, 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 量较高,适宜多种农作物 生长。
农业生产的科技支撑优势
1 2 3
农业科研力量雄厚
华北平原地区聚集了众多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 校,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新技术、 新品种、新装备等科技成果能够及时应用到农业 生产中。
土壤退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 壤污染和板结,影响土壤肥力和
作物生长。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壤侵蚀 和盐碱化,降低土地生产力。
治理措施包括推广有机肥料和生 物农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改 进耕作方式,加强土壤保护和修
复。
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节水措施
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 超采严重,影响农业灌溉和作 物生长。
02
农业生产现状与特点
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
01
02
03
04
小麦
华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小麦产 区,冬小麦和春小麦均有种植
,以冬小麦为主。
玉米
玉米是华北平原的另一重要粮 食作物,广泛分布于平原各地

棉花
棉花是华北平原的经济作物之 一,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的平
原地区。
蔬菜
华北平原的蔬菜种植业发达, 尤其以大棚蔬菜种植为特色。
农业产值
华北平原的农业产值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居全国 前列。

区域地理华北平原

区域地理华北平原
近年来,华北平原地区加快推进农 业现代化进程,引进先进农业技术 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 品质量。
工业发展
工业基础
华北平原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涵盖能源、化工 、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华北平原地区正积极推动产 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经济。
企业改革与创新
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推 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城市发展
01
城市分布
华北平原地区城市分布较为密集,形成了一些大城市和城市群。
0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方面的能
力。
03
城市化进程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华北平原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
THANKS
感谢观看
水资源配置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政府和企 业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兴修水库 、南水北调等,以优化水资源配 置,缓解用水压力。
矿产资源
矿产种类丰富
华北平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 铁矿等。
矿产开采历史悠久
华北平原的矿产开采历史悠久,尤其是煤炭和石油资源的开采,为 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同时,注重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04
华北平原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 施
水土流失问题
总结词
华北平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详细描述
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华北平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水土 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还会淤积河道、加剧洪涝灾害 。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

山东省21世纪初农业总产值构成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过高,林渔业比重小 人口压力大
探究活动:
材料三:
据山东省水质监测资料,主要湖泊、水库的水质 不容乐观。全省化肥、农药年施用量分别在430万吨 和14万吨左右,地膜覆盖面积在1400万亩左右,而该 省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40%,农药的利用率也只 有10%左右,导致化肥、农药大量流失,严重污染了 农业环境和粮食作物;同时,地膜分解缓慢,残留期 长,也影响了粮食等农作物的根系生长,造成农作物 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1032
1027
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
荷泽 济宁
南 四 湖
图 例 省 会 地市行政中心 等高线 200m 500m
因地 制宜
②山地丘陵区:
立体农业, 特色产品
584
枣庄
临沂
山东省地形示意图
③沿海滩涂:
合理养殖
思维拓展: 读图分析日照绿茶种植的自然条件。
日照
日照东部地形图 读图分析日照绿茶种植的自然条件。
①地势低平。②渍涝严重。③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土 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④低洼地面积大,开发潜力大。
治理模式:“鱼塘——台田模式”
挖鱼塘:在水 中养鱼养鸭, 栽种水生经济
作物
筑台田:在田 地里种粮、果、
棉和饲料作物,
饲养禽畜。
A 中低产田的治理与开发(简单了解)
低湿地——因洼制宜, 鱼塘—台田模式 盐碱地——控制水盐运动,以治水为中心
山东农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
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人口压力大 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③环境问题严重
探究活动:
山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地理华北平原

区域地理华北平原

海河 黄河
淮河
30
精品课件
5、华北平原的农业
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 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资源面积广阔;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 (棉花:黄河中下游秋季晴天多,热量充足,光照条件较好); 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 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农产品市场广大。 不利条件:水资源不足(春旱); 多风沙、旱涝、盐碱-中低产田较多。
滨海平原
斜缓平原 冲积低平原
精品课件
2、气候:
(1)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平均大风日数在3天以上的月份为 3、4、5
三个月 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冷在1月,温差达30.5℃
平均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上的月份为7、8月份、
(2)特征
温带季风温燥带。气季降候风水气集,候中夏,在夏 夏季季季高高。温季温多风雨气多,候雨冬,季雨,寒热冬冷同干期季。寒冷干燥。 降水集中在夏季。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精品课件
铁路
包头 京包线
北京 天津
京广线
石家济庄南 京九京线沪线
陇郑海州线 商丘 徐州
连云港
精品课件
南京
日照东部地形图 读图分析日照绿茶种植的自然条件。
①丘陵地形,利于排水 ②夏季风的迎风坡,气候 温暖湿润 ③丘陵的向阳坡(冬季风 的背风坡),冬季气温高, 利于茶树越冬。
精品课件
热点链接:
建设中的曹妃甸工业区
精品课件
3、自然资源:
种类丰富、类型多样
煤炭 丰富
石油 铁 海盐等资源十分
精品课件
峰峰 平顶山
迁安
开滦
华北 胜利
中原
精品课件
河北:华北油田,开滦、峰峰煤田,迁安 的铁矿,长芦盐场 山东:胜利油田,兖州的煤,招远的黄金 河南:中原油田,平顶山煤田 江苏:徐州煤田,安徽:淮北煤田

地理词典:华北平原

地理词典: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概况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山脉,东至黄海和渤海地区,北抵燕山山脉,南达桐柏山和大别山,介于北纬32°到40°、东经114°到121°之间,总面积约为31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大平原。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和滦河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冲积而成,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

华北平原主要位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等省市,所在地区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人口密集,约占全国人口的1/5,自古便为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

华北平原地质成因华北平原属于华北陆台的新生代断陷区,最初的基底形成于太古代到元古代,此时段的燕山运动给予了华北平原坚硬的基础地层。

中生代时,华北平原成为了隆起区,局部地区逐渐发育成了断陷盆地。

自新生代开始,该地区的断块作用开始活跃,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断裂后,华北平原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断陷盆地,并且逐渐开始形成堆积。

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华北平原上的堆积范围逐渐扩大,彼此相连形成了茫茫的大草原。

新生代后,华北平原地区逐渐下降,导致了更厚的沉积物在表面覆盖,最厚处超过1000米。

地形地貌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击形成,因为黄河填海造陆的能力非常强,使得百年来共造陆2300平方千米,并且目前黄河三角洲还以每年2千米到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

平原内洼地和湖沼较多,黄河的河床比两岸地面还高,有些地方甚至高出将近10米,这使得华北平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并且发生后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华北平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或温带湿润气候区,春季旱情较重,夏季高温多雨,常有洪涝灾害,冬季干燥寒冷。

华北平原年均气温在13℃到15℃之间,其中黄淮地区年均温度为14℃,京津地区年均温度为11℃,南北相差约为3℃。

华北平原年降水量在500mm到1000mm之间,由北到南逐渐增加,夏季降水约占到全年的50%到75%,并且多为暴雨形式,因此更加增添了洪涝灾害的几率和危害性。

区域地理华北平原

区域地理华北平原

航空:华北平原拥有多个国际 机场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 津滨海国际机场等
水运:华北平原水运条件优越 拥有多条河流和湖泊如黄河、 海河、渤海等
城市分布和人口状况
城市分布:华北平 原城市分布较为集 中主要集中在京津 冀地区
人口状况:华北平 原人口密集是中 人口最多的地区之 一
城市化进程:华北 平原城市化进程较 快城市化水平较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标 题 02. 地 理 位 置 和 范 围 03. 自 然 地 理 特 征 04. 经 济 地 理 特 征 05. 人 文 地 理 特 征
经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 35°-42°
经度位置:东经 113°-120°
范围:包括北京、 天津、河北、山西 、内蒙古等省市自 治区
工业布局
工业类型:以重工业为主包括钢铁、化工、机械等 工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
工业发展: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工业布局逐渐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工业影响:工业发展对华北平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交通状况
公路:华北平原公路网发达连 接各大城市和地区
铁路:华北平原铁路网密集贯 穿南北连接东西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环保措施: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环境监管、提高环保意识等 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推广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等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投资和研发
汇报人:
华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华北平原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地形地貌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中文名称华北平原别名黄淮海平原所属地区中国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方言中原官话冀鲁方言北京话等著名景点长城故宫天坛天安门黄帝故里少林寺嵩山趵突泉孔府等外文名称North China Plain行政区类别地理分区地理位置黄河下游,中国中东部偏北人口约3.5亿人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机场首都国际机场新郑国际机场等1地理情况地貌特征华北平原(North China Plain ;Hua-pei P'ing-yuan;Huabei Pingyuan),是中国第二大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的开封、商丘、徐州一带达5000米。

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

黄河下游天然地横贯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黄淮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

百年来,黄河在这里填海造陆面积2300平方公里。

平原还不断地向海洋延伸,最迅速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每年2~3千米。

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东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

自西向东微斜。

主要属于新生代的巨大坳陷,沉积厚度1500~5000米左右。

平原多低洼地、湖沼。

集中分布在黄河冲积扇北面保定与天津大沽之间。

由于黄河挟带大量泥沙以致黄河决溢、泛滥、改道频繁。

1949年后进行了改造治理。

由于春季蒸发量上升,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少,加之以人为原因,华北平原常会出现春旱的问题。

形成过程华北平原景色华北平原在中生代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新生代断块活跃,古近纪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堆积范围扩大,形成连片的大平原;同时边缘断块山隆起;新生代相对下沉,形成较厚的沉积。

黄河在孟津下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冲积扇中轴淤积较高,成为分水脊,将淮、海河分隔南北。

黄河在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扇缘向东直逼鲁西南山地丘陵的西侧。

华北平原知识点总结

华北平原知识点总结

华北平原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与范围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位于中国东部偏北。

它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抵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大别山,东南至苏、皖两省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

华北平原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七省市,面积广阔。

二、地形地貌华北平原的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自西向东微倾。

它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河流冲积而成,是典型的冲积平原。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黄河下游天然地横贯华北平原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黄淮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

平原内多低洼地、湖沼,东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

三、气候特征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在600~9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蒸发量上升,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少,常会出现春旱的问题。

四、土壤与农业华北平原的土壤肥沃,以潮土、褐土和盐渍土为主。

这里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但由于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河床逐年淤高,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以致黄河决溢、泛滥、改道频繁,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经济与交通华北平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这里分布着许多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干线,如北京、天津、石家庄等。

六、地质构造与形成过程华北平原是华北地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基底形成于太古宙和元古宙,盖层构造主要受燕山运动影响。

在新生代时期,断块作用导致平原内地貌的多样性和变化。

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也对华北平原的地貌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资源与环境问题华北平原的主要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然而,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华北平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风沙、旱涝等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华北平原是中国的重要地理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土壤与农业、经济与交通以及地质构造与形成过程等特点。

华北平原环境温度范围

华北平原环境温度范围

华北平原环境温度范围(最新版)目录1.华北平原环境温度范围的概述2.华北平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3.华北平原在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4.华北平原环境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结论正文一、华北平原环境温度范围的概述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北靠燕山,南接淮河,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这个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工业基地。

本文将介绍华北平原的环境温度范围。

二、华北平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华北平原地处中纬度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受季风影响,华北平原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

三、华北平原在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1.春季:春季是华北平原气温逐渐回升的时期,平均气温在 10-20 摄氏度之间,但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凉。

2.夏季:夏季是华北平原气温最高的时期,平均气温在 25-30 摄氏度之间,高温天气较多,最高温度可达 35 摄氏度以上。

3.秋季:秋季是华北平原气温逐渐降低的时期,平均气温在 15-25 摄氏度之间,白天气温适中,但夜晚气温较低。

4.冬季:冬季是华北平原气温最低的时期,平均气温在 -5 至 10 摄氏度之间,寒冷天气较多,最低温度可达 -10 摄氏度以下。

四、华北平原环境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北平原的环境温度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夏季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们中暑,同时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供应也带来一定压力。

冬季低温天气对人们的户外活动和交通出行造成不便,同时可能对农业生产和城市基础设施造成影响。

因此,了解华北平原的环境温度范围,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安排生活和工作,防范气候风险。

五、结论华北平原的环境温度范围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影响,呈现出四季分明、干湿季节变化的特点。

在不同季节,华北平原的气温有所差异,对人类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华北平原包括哪几个省

华北平原包括哪几个省

华北平原包括哪几个省
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六省按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在原华北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山东和河南两省被归入华北地区,辖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内蒙古自治区(除东三盟和赤峰地区),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四省,作为规划、部署和实施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的区域单元。

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

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形成连片的大平原,与此同时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大平原轮廓日趋鲜明。

新生代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沉积,局部沉积竟达千米。

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

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一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一湖积平原、海积一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

黄河、准河、海河、滦河等主要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华北平原的主体,即为黄河冲积扇平原、准河中下游平原、海河中下游平原、滦河下游冲积扇平原。

2.7.4北方地区之华北平原 课件

2.7.4北方地区之华北平原 课件

一个曾经的贫困村,却因为每把动辄两三万元的古琴,成为民族乐器专业村,市场上90% 的古琴都产自这个村。村里户均年产值超过100万元,村里古琴等民乐器年销售额能达到 1.2亿元。是什么样的方法和机缘,让徐场村成为中国民族乐器的一张“名片”?
兰考县
徐场村位于兰考县兰考县堌阳镇。有 “中国民族乐器之乡”的美称。
北方地区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 121°,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最完整的平 原,是由于黄河、淮河、海河、等所带的泥 沙沉积所致,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脉和豫西山地,东到黄 海、渤海,北起燕山山脉,西南到桐柏山和 大别山。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 以下,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农作物大多 为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
水分蒸发量大,且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于降水量
地下水中的盐分在毛细作用下向上运动 并累积,达到一定浓度,致使土壤含盐 量增加,形成盐碱地。
兰考县
兰考,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的 大转弯处,人们把兰考这段称为黄河的“豆腐腰”, 当地自然灾害十分严重。上世纪50年代末,兰考的 自然环境日趋恶化,春天风沙打毁麦苗,夏秋洪涝 淹坏庄稼,盐碱地上的禾苗又几乎都被碱死。因此, 兰考人把盐碱、风沙和内涝被称为“三害”。“冬 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 幼逃荒去”。这成为当时兰考人民苦难生活的真实 写照。
1. 兰考县以前多发风沙、水涝、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中的自然原因分别是什么?
风沙:地表多黄河沙质土壤,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 易形成风沙天气。
风沙
风 风力大小
风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蚀搬运沉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平原(又名:黄淮海平原)
一、绘制轮廓
西起太行山,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依燕山,南至大别山区一线与长江流域分界,跨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北京、天津等省市,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

二、自然条件
1.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多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区(山东半岛东南部为湿润区),属暖温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雨热同期。

1月均温小于0℃,降水变率大,
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

2.地形:主要位于第三阶梯,我国第二大平原,是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海拔多在50m以下,平坦宽阔,有零星低矮
山地,地形完整。

3.水文:夏季为丰水期(夏汛),冬季为枯水期,径流季节变化明显。

黄河流经该地含沙量大,黄河有凌汛。

易春旱,纬度高有结冰期。

河流补给形式为大气降水,地下
水。

4.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利于根系生长,但盐碱化严重。

5.生物:温带落叶阔叶林。

但农作物取代森林占地较多。

三、社会经济条件
1.农业:①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作物两年三熟,无霜期较长200~220天;土
地平坦肥沃,有河流水提供灌溉;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耕作历史悠
久,耕作经验丰富;市场广阔。

该地有全国商品棉基地冀鲁豫平原。

②弊:春旱,夏涝,风沙,盐碱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春季和秋季的寒潮不利于农
作物越冬。

③粮食作物:冬小麦,谷子。

经济作物:花生,棉花,芝麻,大豆,甜菜
④冀鲁豫平原成为商品棉基地的原因分析:
(1)自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降水少晴天多,对棉花后期生长
和收摘有利。

水源: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

土壤:土壤土层厚,土质疏松,适宜棉花根系生长。

(2)社会经济:市场: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
交通:交通便利
政策:有国家政策扶持
2.工业:①自然:能源:有丰富的煤,石油及铁铝土铜金等矿产(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中原)。

原料:是中国小麦、棉花、花生、芝蔴、烤烟等作物种植面积最大
的农业区,也是温带果品苹果、梨、柿和核桃、板栗、红枣
等的主要产区。

沿海平原是重要海盐产地(长芦盐场)。

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缺乏。

②社会经济:市场: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交通:近海运输及便利的铁路公路。

劳动力:劳动力廉价且素质高。

科技:科教发达,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分布,科技力量雄厚。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棉基地农业发达。

经济腹地:经济腹地广阔(天津港可辐射华北西北东北)。

国家政策:扶持鼓励。

3.人口:人口稠密,素质高,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

城乡人口分布不均,城市人口过多,环境压力大。

4.交通:平原地形对港口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易淤积。

对交通线路限制小,工程造价低
交通便利,多交通枢纽:京津,郑州等。

铁路:京哈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
线。

管道运输:输油管道:大庆—大连,大庆—秦皇岛—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