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精选8篇)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精选8篇)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精选8篇)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第1篇《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统计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平均数》教学反思。

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平均数的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一、预学-谈话导入,引出课题课的开始我拿去年期末考试蓝鑫小组和长敏小组的成绩来做比较,看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一些,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做最公平。

学生在没有平均数的概念下,会说求两个小组的共分数,我故意找的两个小组人数不是一样多,所以这个时候学生就想到了求出平均成绩,因此引发出课题--平均数。

后面我又以即将到来的世界卫生日作为背景,学校环保小队为了打扫卫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收集了很多的废旧塑料瓶为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与数学相关,并且蕴含了德育的思想,教学反思《《平均数》教学反思》。

但是这一环节,可能进入主题太快,让学生还没有概念,就突然进入了课题,或者让学生复习二年级的平均分知识后再进行教学。

二、互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此环节我用了小组合作的模式来教学,我在课件中自学提示中出示环保小组收集废旧塑料瓶,让学生找出平均数,学生会移动多的塑料瓶补给收集少的学生这种方法和二年级所学的平均分的方法来做,因为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此时我就引发出疑问,为什么要讲多的移给少的人?他们就得出结论:因为这样他们收集塑料瓶就能一样多。

接着我又将整个移多补少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心里更加明确这种方法的意义。

后自学提示中这些平均数是实际数量吗,让学生区分平均数与实际数的区别,但是学生仍然还不知道平均数处于一组数字的什么水平之中,这时我就利用超链接转向小明身高140cm,到水深110cm的河里去游泳的题型来引导学生,虽然水深是110cm,但是实际上水最深的地方达到200cm,平均数并不是最高值,也不是最低值,它处于中间的一个水平。

8下20.2《平均数》教学反思

8下20.2《平均数》教学反思

20.1.1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成功之处:预定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热情高涨,练习的正确率高,教师得到了解放,有更多的时间来巡查,学生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锻炼,不少学生从自学中找到了自信,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过度依赖老师转到了先自学再提问,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非常有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经历探索加权平均数的应用过程,体验和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学会频数分布表中应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解精神的作用 .
不足之处:这一节课由于是平均数的第二课时,鉴于对学生比较熟悉教学内容的事实,教师事先安排的环节比较多,所用的时间较多,所以原来计划安排几个学生板演一些练习这一环节无法进行.
改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所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既解放了教师自己,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的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平均数》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平均数》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的教学反思篇1在教学平均数的问题时,我结合学生刚刚考完的单元成绩,让学生计算了男生和女生的总成绩,由于男生16人,女生8人,男生的总成绩高。

我说还是男生得到的分多,考试考得好。

女同学很不服气地说,不公平,男生人多。

那怎么才能公平呢,还能比出胜负呢,这时学生说计算平均分合理,从实践中学生理解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又以比比哪个小组成绩好的理由进行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计算每个小组的平均分练习。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认真计算着自己小组的平均分,唯恐算错,影响成绩。

平均分高的小组,其他小组的成员对他们的成绩进行验证,通过计算平均分,学生无意中掌握了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在比较平均分,分析平均分与个个数据的关系,来鼓励成绩较差的同学,要努力学习,不给小组拖后腿。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增加了团队的合作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的教学反思篇2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教材注重让学生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本质内涵,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设计中创设了具体情境让学生感悟平均数的产生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分析、比较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在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上课伊始,创设四个同学摆的珠子数量不等,颜色也不相同,引发学生思考:“在总数不变的基础下,你们能使四人的珠子同样多吗?”,旨在让学生过一把“移多补少”瘾,感悟“移多补少”的思想,经历从“不相等”到“同样多”的过程,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平均数》教学反思《平均数》教学反思1首先,本节课进行了课前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我们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

同时,本节课也对学生的学情、学法进行了分析。

平均数是在第一个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节课教学,创设比赛情境,自然产生用“平均数”进行评估的需要。

然后用各种方法求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特点。

最后用平均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本节课教学后感触较深的是对于练习进行了一番设计,使原本零散的练习变得有情境有次序。

如巩固练习阶段:学了平均数,你会对我说什么?分开3个小练习。

(1)当我很矮时师:下面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借助平均数的特点来解决。

小李同学身高140厘米,篮球技术特别好,想要参加篮球队。

但是看到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时,他很难过。

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生1:别难过,160厘米只是平均身高。

可能有人比160厘米矮。

生2:平均身高160厘米,并不表示每个人的身高都是160厘米。

生3:只要篮球技术好,身高矮一些问题也不大。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李强同学表示很高兴。

(2)当我长高时师:打篮球长得快,小李身高长到170厘米。

有一天来到一个池塘边。

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小李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7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

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生:不对!师:怎么不对?小李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

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80厘米。

所以,小李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如图12)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师:谢谢你们的正确建议,小李平安长大,现在他参加了中国国家篮球队(3)当我很高时出示国家篮球队平均身高:200厘米。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平均数》,在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把计算(怎样求平均数)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无视了概念课其本质的东西,即概念的意义所在。

在这次的两节课上,我和艳霞都重视了这一点,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亦步亦趋,在牵着学生走。

我们小组人员在议课之后,我有所感悟:一是在一节课上我承载了太多的教学任务: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在一组数据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表示的是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易受其中一个数据影响变大或变小,平均数不是表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等。

再加上平均数这一课本身就比拟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需要一个过程。

那么该重新如何定位呢?如果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定哪些目标比拟适宜?第二课时呢?梳理之后,重新定位如下:第一课时分析定位:1.通过例2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困惑,让学生明白人数不等的情况下不能比总数,那该怎么办呢?导入本节新课。

2.出例如1让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直观操作演示后引出“平均数”这个概念。

(因为必须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把多的一局部补给少的一局部后得到的,为后面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打下感知根底)然后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打通移多补少与计算法之间的联系:通过移多补少让学生直观看到每人都收集了13个水瓶后,让学生理解这就相当于把四个人的总数平均分成四份后得到的,进而引出计算法。

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并会求平均数。

3.出示学生投篮表,让学生用移多补少或计算法求出三组数的平均数,再次感知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这一课时不必强调学生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通过材料来感知)4.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合理估计平均数的大小,进一步感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然后让学生通过验证,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引言概述:
平均数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中心值。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平均数这一概念是教师们需要思量和改进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反思的角度出发,探讨平均数教学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1.1 确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
1.2 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1.3 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2.1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2.2 结合游戏和互动形式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三、学生参预度的提高
3.1 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3.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3.3 分组合作,让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
四、巩固练习的重要性
4.1 提供足够的练习题目
4.2 引导学生进行思量和解题
4.3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加强巩固
五、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5.1 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5.2 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
5.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结语:
通过对平均数教学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

教师们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平均数》的教学反思9篇

《平均数》的教学反思9篇

《平均数》的教学反思9篇《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例如,跟学生息息相关的一项就是平均分问题。

而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

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四(1)班有30人,数学月测试总分是2496,四(4)班有35人,数学月测试总分2687。

问通过以上信息哪个班成绩好?为什么?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经历、感悟到了求平均数的重要性,在交流、合作中认识到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这一点我深感欣慰,孩子们在自学的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比起以前单纯地教给孩子们解题方法,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其次,这节课与以往教学平均数的呈现方式不同。

在这节课上我注重了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学习,首先让孩子们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在经历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再次,关注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改提出:“数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

本节课我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小河游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50厘米,他下河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使孩子们在讨论中加深了对“平均水深”的理解,从中体会到了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

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深入地投入,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平均数》教学反思1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

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

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学会平均数的算法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

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其实这种方法也能够利用教材上的统计图很好地进行过程的演示;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

于是我结合具体的实例“20某某年爸爸的月平均工资是20某某元”和“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是90分”来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一个虚拟的数,而不是具体的真实数。

通过学生对句子的解释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表象已经逐步清晰起来。

二、练习具有坡度,循序渐进第1个层次是引用课本上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算法。

第2个层次是计算一年平均每月的用水量,给出4个季度的用水量,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

拓展题,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5,语文96,数学93,英语多少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时间的安排及学生的把握不是很好,还有部分同学的计算频频出错,正确率的速度有待提高。

《平均数》教学反思2去年3月,有幸听了杭州市胜利小学张浩强老师的一堂示范课------求平均数。

《平均数》数学教学反思

《平均数》数学教学反思

《平均数》数学教学反思《平均数》数学教学反思1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同学们在以往的生活中是有一定的接触的,在三年级的时候曾经简单的涉及到过。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重点是体会理解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本节课在设计之初,是要将平均数的比较和用部分的平均数去推测全体的情况结合在一起上,用一个相同的可以连续的情景进行过渡,中间还涉及到一个新的概念步幅。

实际在上下来以后,发现如下问题1、用部分来推测全体情况的实际体验过后,没有及时进行提炼,学生对这一体验所获得的经验比较模糊,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

2、在两组同类数据要进行比较时,由于个数的不同,直接进行总数的比较没有意义,所以要转化成平均数来比较。

在比较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单位往往是复合单位,不像小时,吨,升等单个单位。

3、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涉及到只有架次没有具体的时间不能比时,应该及时的追问,总数不能比,那怎么办?应该及时的总结学生的发言。

4、在列出21633=721(架次) 56427=806(架次)时,应该让学生来说一说算式的含义,渗透强化平均数的概念。

在比较721<806时,渗透比较两个数的单位必须是相同的。

5、从局部推算整体的讨论中,知道五一十一的平均起降次数,可不可以推算出五月和十月的总体起降次数?这里应该加强过渡铺垫,通过平均数能否算总数?十一的平均数代表的是十一7天期间的一般水平,由于十一期间是假期,乘客的流量相对平时较大,所以用十一的平均数来推算十月的总流量的误差太大,不适用。

那么,用十月普通一个星期的平均数可以吗?也不行,应为在十月里有一个7天的假期,假期后的流量会有明显减少,普通星期的平均数去推算十月,误差也会很大。

《平均数》的教学反思

《平均数》的教学反思

《平均数》的教学反思《平均数》的教学反思1在教学平均数的问题时,我结合学生刚刚考完的单元成果,让学生计算了男生和女生的总成果,由于男生16人,女生8人,男生的总成果高。

我说还是男生得到的分多,考试考得好。

女同学很不服气地说,不公允,男生人多。

那怎么才能公允呢,还能比出输赢呢,这时学生说计算平均分合理,从实践中学生理解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又以比比哪个小组成果好的理由进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计算每个小组的平均分练习。

学生的踊跃性很高,都谨慎计算着自己小组的平均分,生怕算错,影响成果。

平均分高的小组,其他小组的成员对他们的成果进展验证,通过计算平均分,学生无意中驾驭了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在比拟平均分,分析平均分与个个数据的关系,来鼓舞成果较差的同学,要努力学习,不给小组拖后腿。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学问,而且增加了团队的合作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例子进展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平均数》的教学反思21.“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第一次求平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由于数据特别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拟简洁,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2.“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其次次平均枝数时,我存心出示1枝,2枝,15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似乎比拟难。

”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

老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平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

这样小小的改动,明显不满意于建立起两种求平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依据数据的特征,敏捷选择算法的意义,造就了学生敏捷解题的意识。

3.“根本不用算”——比照中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我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

《平均数》课后优秀教学反思

《平均数》课后优秀教学反思

《平均数》课后优秀教学反思•相关推荐《平均数》课后优秀教学反思(精选6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均数》课后优秀教学反思(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均数》课后优秀教学反思1一、问题引导学习,提示概念本质数学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抽象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

课堂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紧抓概念的核心,通过适当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体会概念的特征,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核心概念是加权平均数,概念的核心是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权即权数或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

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

本节课的导入部分,第一题是计算七年级两个班的平均成绩,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讨论,没有出现预想的效果,学生没有出现老师预想的两种计算方法,都是直接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很准确。

因此,我觉得这个引例的设计是不合理的,不适当的,即使改变班级的人数,同学虽然都能正确的计算出来,但是始终没有体会能不能权的意义和重要程度。

问题二中,求三郊县人均耕地面积。

这个问题是课本中的引例,由于学生已经对问题一进行了研究,对权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还不太理解,因此给出了两个问题追问1:用算术平均数的方法求三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合理吗?为什么?追问2:0.15、0.21和0.18这三个数中,那个数对总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更大一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三个数的权分别是什么?你如何计算该市三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的?这两个问题是让学生第二次体会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通过上面两个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问题的分析,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本节的核心概念展开教学活动,基本达到预定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平均数教学反思三篇

平均数教学反思三篇

《平均数》教学反思1“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四次课题会上,山西省阳泉市赵军才老师承担了人教版“20。

1。

1平均数”第一课时研究课.结合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的授课情况,现写出几点反思意见,供大家参考.一、问题引导学习,揭示概念本质数学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抽象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紧抓概念的核心,通过适当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体会概念的特征,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核心概念是“加权平均数”,概念的核心是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权即权数或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出示了两幅山西、北京两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在班内学习的情景照片,通过这两幅照片,教师设计了计算这两个班的平均人数和平均成绩的问题,激发学生动手活动的热情,从而引入平均数的学习.当学生在计算两个班级的平均分数的问题上出现不同的解法分歧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讨论,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之后,认为在两个班级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式能更好地反映这两个班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平均数》教学反思21.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第一次求平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2.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第二次平均枝数时,我故意出示1枝,2枝,15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好像比较难。

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2)》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2)》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课时平均数(2)教学内容:教科书P91~92例2,完成P93~94“练习二十二”第3~6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2.使学生认识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养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平均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识。

师:同学们,学校正在进行踢毽比赛。

下面是第3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

你知道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吗?(出示课件)【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第3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判断哪个队成绩更好的过程中,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揭示课题,引出新知。

师:同学们真棒!很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正确地解决了问题,不少同学还用到了上节课学习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平均数(2)]二、探究新知(一)产生冲突。

课件出示教科书P91例2中的表格。

师:现在看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哪个队的成绩好?(二)达成共识。

1.师:“平均”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2.师: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平均数可以代表这个队的踢毽子的总体水平。

(三)自主计算,解决问题。

1.求女生队的平均成绩。

师:下面请同学们算一算,女生队平均每人踢了多少个?2.求男生队的平均成绩。

(1)估算男生队的平均成绩。

师:男生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呢?我们先来估一估。

谁来估?生:学生可能会说16个、20个……师:可能是20吗?生:学生可能会说“多的要补给少的,所以不可能是20”。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平均数是数学中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在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平均数概念并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是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平均数教学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和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一、引言概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的值,它是用来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统计量。

在教学中,平均数的概念通常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教授,但很多学生在初学阶段就对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

二、平均数教学反思1.1 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例如,可以通过班级同学的身高来计算班级的平均身高,或者通过家庭每月的花销来计算家庭的平均花费。

这样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1.2 强调平均数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用来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统计量。

通过实际例子和应用场景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在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1.3 练习计算平均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平均数的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更熟练地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2.1 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视频等,来呈现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图像和声音的辅助,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2 分层次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理解能力,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方法。

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深入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和练习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

2.3 提供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平均数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平均数是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概念之一,它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对教学平均数的方法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引言概述在数学教学中,平均数是一个基础而又实用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教学平均数时常常面临一些挑战,如学生理解困难、计算方法混淆等。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当前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正文内容2.1 学生理解困难在教学平均数时,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困难。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对数据集中趋势的直观感受。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1 引入实际例子: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班级学生的身高、成绩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通过实际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平均数是如何代表整体的。

1.2 图表展示:使用图表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如条形图、折线图等,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平均数与数据集中趋势之间的关系。

2.2 计算方法混淆另一个教学平均数的难点是计算方法的混淆。

学生常常容易混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等不同的计算方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1 清晰解释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需要清晰地解释不同的平均数计算方法,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

2.2 练习与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计算方法的应用,从而避免混淆。

2.3 应用能力不足除了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外,学生的应用能力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他们常常在实际问题中无法正确运用平均数的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引导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3.2 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

《平均数》教学反思_2

《平均数》教学反思_2

《平均数》教学反思《平均数》教学反思1一、与老教材的区别1、人教版老教材出现在第十册,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简单的统计》中。

苏教版老教材出现在第九册,五年级上第七单元《简单的统计》中。

2、虽然两个版本老教材中平均数的教学都是在统计这一单元出现,但是在教学中都以相对独立的板块出现,不管是例题还是习题的设计都是以训练学生会求平均数为主,而且在计算上都有一定的难度。

平均数的意义、价值、与统计学的关系在老教材中不能充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也是更注重解题能力的训练。

二、在课堂中渗透统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制订中就十分强调要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本节课对于平均数这一统计量的教学不能只关注如何求平均数,那只能是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而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平均数作为一个统计特征数的意义及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我们知道统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当然一种观念的建立光靠讲是不行的,而是要让学生有数据意识,需要让其真实经历数据统计的全过程。

具体在课堂中,我做了以下几点:(1)统计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老师在课前就让学生进行了一些统计活动,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

(2)指导孩子收集了一些平均数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让学生经历、感受统计的一般步骤。

统计的一般步骤是:先明确统计目的,接着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分析研究数据,求出所需特征数,通过特征数找出调查对象的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课堂上我试图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因此设计了“如果想知道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先明确统计目的,接着收集资料整理数据,最后分析研究数据,得出平均数,让学生感受班级同学身高的一般水平,整个过程学生都真实经历了。

3、课堂中一直在渗透统计思想。

课堂中老师统计思想的渗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调查思想的渗透。

调查是整个统计的基础,所有的统计计算及研究都是在原始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平均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及简单条形统计图,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来设计并开展教学的,力图“读懂教材,读懂课堂,读懂学生”并想在教法与学法上作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以形助数,数形结合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能有所发展,体现数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有关平均数的知识,以前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地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求平均数应用题,因此,在教学中比较重视给出若干个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过多的关注如何去计算,并且把学生的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作为教学重点。

但从教学与生活实际意义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问题的作用上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即平均数可以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一、引起注意,在故事里遇见数学导入环节,我设计了“故事”导入,通过听故事,引导学生发现藏在故事里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提供情境,激活旧知通过创设篮球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解决“谁的投篮水平高”这一问题,学生自然会借助已有经验(平均分和简单条形统计图)进行探索,在学生联系旧知的基础上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三、提供指导,方法多样这里我为学生提供磁力扣(统计图),并让学生上台移一移,在探究单中画一画,再算一算,以形助数,数形结合。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四、呈现目标,明确任务在学生掌握“移多补少”和“求和均分”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学生独立探究8号队员的平均得分。

对比观察后明确目标,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平均数》。

五、引出表现,体会含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前面知识的铺垫,学生理解并能准确说出平均数的含义及其它的取值范围。

再通过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获得结论的全过程,从而帮助树立统计意识。

六、反馈评价,贯穿始终从课的导入到新知的探索再到课堂尾声发现隐藏在故事中的数学谜底,学生全程参与探究,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平均数》教学反思篇一“平均数”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从而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平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保护环境收集空瓶的情境,并通过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动手操作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再联系中注重数学只是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只是再生活中的作用,比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自己课堂节奏把握得不是很好,还有一些补充的内容如:增加一个数会对平均数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正确解读生活中的平均数等等。

有待在练习课中进一步展开。

《平均数》教学反思篇二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例如,跟学生息息相关的一项就是平均分问题。

而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

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四(1)班有30人,数学月测试总分是2496,四(4)班有35人,数学月测试总分2687。

问通过以上信息哪个班成绩好?为什么?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经历、感悟到了求平均数的重要性,在交流、合作中认识到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这一点我深感欣慰,孩子们在自学的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18-06-16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在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把计算(怎样求平均数)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概念课其本质的东西,即概念的意义所在。

在这次的两节课上,我和艳霞都重视了这一点,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亦步亦趋,在牵着学生走。

我们小组人员在议课之后,我有所感悟:一是在一节课上我承载了太多的教学任务: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在一组数据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表示的是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易受其中一个数据影响变大或变小,平均数不是表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等。

再加上平均数这一课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需要一个过程。

那么该重新如何定位呢?如果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定哪些目标比较合适?第二课时呢?梳理之后,重新定位如下:
第一课时分析定位:
1.通过例2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困惑,让学生明白人数不等的情况下不能比总数,那该怎么办呢?导入本节新课。

2.出示例1让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直观操作演示后引出“平均数”这个概念。

(因为必须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把多的一部分补给少的一部分后得到的,为后面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打下感知基础)然后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打通移多补少与计算法之间的联系:通过移多补少让学生直观看到每人都收集了13个水瓶后,让学生理解这就相当于把四个人的总数平均分成四份后得到的,进而引出计算法。

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并会求平均数。

3.出示学生投篮表,让学生用移多补少或计算法求出三组数的平均数,再次感知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这一课时不必强调学生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通过材料来感知)
4.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合理估计平均数的大小,进一步感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然后让学生通过验证,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