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知识点归纳以及部分其他练习题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点归纳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教案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补充知识点: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也就是估算的方法问题;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
A、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一估要几辆车?
B、桥在重量3吨,货物共6箱,每箱重285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能过去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与常见关系2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与常见关系2

三位数乘两位数2:积的变化规律与常见的数量关系知识点一: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1、根据每组第一道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后面算式的得数。

(1)4×13=52 (2)24×300=7200 (3)480×5=2400 (4)8×4= (5)7000×5= (6)24×15=360 4×130= 24×3= 48×5= 8×40= 700×5= 24×30=4×1300= 24×3= 480×5= 8×400= 70×5= 48×30=40×13= 12×30= 240×5= 8×4000= 7×5= 24×45=72×15=2、一辆大货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驶8小时,一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大货车的2倍,小轿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几个小时?知识点二: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个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知识点四:火车过桥问题:当火车过桥(或隧道)时,所行的路程=桥长(或隧道长)+车身长,所用时间=〔桥长(或隧道长)+车身长〕÷速度1、一列火车以没分钟6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800米的大桥,如果火车的全长200米,从车头上桥到最后一节车厢离开大桥,一共需要多少分钟?2、一列火车通过180米长的桥用时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00米长的隧道用时48秒。

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火车的长度。

3、不解答,只说出下列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解答。

(1)一袋手撕面包12元,买6袋要用多少钱?(2)红红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4千米,行70千米要用几小时?(3)蜻蜓每秒飞行4千米,20秒能飞行多少千米?(4)李老师买了6个同样的书包,花了400元,每个书包多少元?4、甲乙两成相距570千米,一辆轿车从甲城驶向乙城,去时用了6小时u,返回时少用了1小时,这辆小轿车去时的速度是多少?返回时呢?5、把下面的问题补充完整,再解答。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练习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件
第3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基础导学练
知识点1 积的变化规律
1.算一算,填一填,你能发现什么?
7×34=238
46×2=92
70×34= 2380
46×20= 920
700×34= 23800
46×200= 9200
我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
(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75×12= 900
125×12= 1500
应用提升练 提升点1 巧用积的变化规律计算 4.根据给出的算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0×50=2000 40×( 25 )=1000 ( 20 )×50=1000 80×( 50 )=4000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45÷15×120=36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360平方米。
(45+15)÷15×120=48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480平方米。
思维拓展练
6.想一想,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 12×24=288 (12×2)×(24÷2)=__2_8_8__ (12÷3)×(24×3)=__2_8_8__ (12×4)×(24÷__4____)=288 我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 另一个乘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则它们的积 ( 不变 )。
知识点2 应用积的变化规律
2.填一填。 (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 乘12 ),得到的积是原
来的12倍。 (2)若50×△=400,则250×△=( 2000)。
3.根据25×12=300,直接写出下面各算式的结果。
25×24= 600
50×12= 600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补充知识点1、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也就是估算的方法问题;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实际生活中的估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A、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一估要几辆车?B、桥在重量3吨,货物共6箱,每箱重285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能过去吗?知识点: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

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例如1:已知:A×B=215,则A×B×2=()。

人教版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知识点归纳以及部分其他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知识点归纳以及部分其他练习题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法1.计算:258×43 176×39 26×2342.据统计,一公顷阔叶林一年约吸收365吨二氧化碳,一天约放出752千克氧气(1)一片35公顷的阔叶林一年约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2)一公顷阔叶林15天约放出多少千克氧气?二、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乘法1.用竖式计算:420×44 503×81 103×40 308×892.某大学军训结束进行汇演,同学们排成方队入场,每个方队由14排,每排有25名同学,2名同学担任领队,这样一个方队有多少人?12个这样的方队有多少人?三、积的变化规律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1.填空(1)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应该()(2)两个因数的积是150,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是()(3)一个因数乘10 ,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250×30=7500 15×16=240250×6=______ 60×16=______25×30=______ 15×320=_______250×60=_______ 30×16=_______3.2千克的苹果售价是12元,3千克香蕉的售价是18元,李阿姨买了8千克苹果和9千克香蕉,一共需要付多少钱?4.一个长方形停车场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扩建后,长扩大到原来的二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建后的停车场的面积是多少?5.有一条宽8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960平方米,为了行走方便,道路的宽增加了16米,长不变,扩建后人行道的面积是?6.两个数相乘,积是60,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6,那么现在的积是_______7.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乘4后,积是120,原来的积是________1.有一块占地面积4公顷的正方形草坪,如果把它的各边延长100米,那么这块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2.有一块土地,长400米,宽300米,如果把它的长增加200米,宽不变,那么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3.一片桃园是长方形的,长500米,宽140米。

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及拓展练习提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及拓展练习提升

三位数乘两位数本单元知识点知识梳理·笔算乘法先计算,再填一填。

练一练:用竖式计算。

263×82 803×35 350×90 27×170知识梳理·积的变化规律先列竖式算出第一个算式,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1) 126×48= (2)217×12=126×24=217×24=126×12=217×36=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 。

练一练:应用规律,解决问题A×B=600A×(B×3)=______ (4×A)×B=______A×(B÷3)=______ (4×A)×(B÷4)=______知识梳理·总价问题•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_______,买了多少,叫做_______,一共用的钱数,叫做_______。

•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练一练:选一选,填一填1、每套校服150元,买6套要用多少元?(1)每套校服150元,是衣服的_____,买6套,是_____,要用多少钱,是求______。

A、单价B、数量C、总价(2)要解决这道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工厂买了8台同样洗衣机花了6400元,每台洗衣机多少元?(1)买8台同样洗衣机,是____,花了6400元,是____,每台洗衣机多少元,是求___.A、单价B、数量C、总价(2)要解决这道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每套工作服180元,工厂花了2160元可以买多少套?(1)每套工作服180元,是_____,花了2160元,是_____,可以买多少套,是求_____.A、单价B、数量C、总价(2)要解决这道题用到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四章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四章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梳理+同步测试)(含解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暑假预习与检测衔接讲义第四章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二、因数末位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德末尾添几个0。

〔因数末尾假设有0,先把0前数相乘;再看末尾0几个,就在积末添几0。

〕2、当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一次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0也要乘,与0相乘后,在加上进上来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三、积的变化规律: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

3、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同时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四、总价问题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五、路程问题1、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速度单位是复合单位,即“路程单位/时间单位〞。

〔例如:千米/小时〕【例题精讲】【例1】三位数406与29的积是〔〕A.三位数B.四位数C.五位数D.不能确定是几位数【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方法,估算出406与29的积,判断出三位数406与29的积是几位数即可.【解答】解:406×29≈400×30=12000所以三位数406与29的积是五位数.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方法,以及估算的方法,要熟练掌握.【例2】260×50积的末尾有3个0.【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260×5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260×50=13000,13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260×50积的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3.【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例3】125×47的积是四位数.√〔判断对错〕【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125×47的积,再进行判断.【解答】解:125×47=5875,积是四位数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此题的重点是先计算,再判断.【例4】用竖式计算.175×13=34×206=127×90=【分析】根据整数乘法运算的计算法那么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175×13=227534×206=7004127×90=11430【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那么正确进行计算.【例5】笑笑假期前买了一个背包和一个旅行箱,背包的售价是105元,旅行箱的售价是背包的16倍,旅行箱的售价是多少元?【分析】根据倍数关系,用背包的售价乘16即可求出旅行箱的售价.【解答】解:105×16=1680〔元〕答:旅行箱的售价是1680元.【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同步检测】一.选择题〔共8小题〕1.计算134×23时,1与2相乘实际上是〔〕A.1×2B.10×20C.100×202.26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A.2B.3C.43.笔算332×61时,6×2的积的末位应写在〔〕位上.A.个B.十C.百D.千4.在计算462×35的时候,4×3表示〔〕A.400×3B.400×30C.40×305.157×77的积是〔〕A.五位数B.三位数C.四位数D.六位数6.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A.900B.999C.9900D.9897.计算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它的积可能是〔〕位数.A.三B.四C.五D.四或五8.下面算式中积是五位数的是〔〕A.516×19B.403×18C.319×33二.填空题〔共8小题〕9.678×57积的个位是,798×25积的个位是.10.求123个56的和是多少,列式为,积是.11.138×54积的个位是,328×50积的末尾有个0.12.甲数是125,乙数是甲数的24倍,乙数是.13.计算308×2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0也要.与0相乘后,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占位;如果有进位数,要加上,写在相应的数位上.14.609×38估算求积的方法是:把609看作,把38看作,求得的近似积是.15.528×32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位.16.在横线里填“<〞、“>〞或“=〞.120×2012×200500×1010×55016×400170×418×249×48.三.计算题〔共1小题〕17.用竖式计算.304×85=59×760=257×26=四.应用题〔共3小题〕18.某种溜冰鞋的单价是130元,溜冰城的老板要添24双溜冰鞋,一共需要多少钱?19.新乐牌牛奶每箱售价46元,某超市全天一共卖出102箱牛奶,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20.育红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秋游,四年级共有256人,票价每人12元,3000元买门票够吗?五.解答题〔共11小题〕21.一双运动鞋126元,学校体育队买了28双,一共花了多少钱?22.蝴蝶该停在哪朵花上?〔连一连〕23.某商店平均每天的利润是652元,照这样计算,这家商店三月份的利润是多少元?24.每个篮球是150元,我校要买12个,一共要花多少钱?25.一台扩音器265元,张老师带了5000元,准备买18台扩音器,他带的钱够吗?26.四年级一班同学平均每人的压岁钱是185元,53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多少元?27.一种自行车每辆345元,拿10000元够买28辆这种自行车吗?28.武汉电视机厂原方案每天生产104台电视机,现在每天生产的台数是原来的13倍,现在每天能生产多少台电视机?29.农具厂平均每天制造农具180个,七月份一共制造农具多少个?30.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135分钟,那么,绕地球68周需要多少时间?31.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24升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会浪费多少水?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134的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即100,23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即20,因此1与2相乘实际上是100乘20,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34的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即100,23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即20,100×20=2000;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中算理的掌握情况.2.【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260×5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260×50=13000;13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260×50,积的末尾有3个0.应选:B.【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3.【分析】乘数61中的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332个位上的2乘6个十得到12个十,乘积的末位2与十位对齐,据此解答.【解答】解:乘数61中的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332个位上的2乘6个十得到12个十,乘积的末位2与十位对齐;所以6×2的积的末位应写在十位上.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三位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4.【分析】在计算462×35的时候,数字“4〞在第一个因数的百位上,它表示4个百,数字“3〞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它表示3个十,所以4×3表示4个百乘3个十,即400×30=12000,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在计算462×35的时候,4×3表示400×30.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中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法那么的原理,关键是明确每个因数中的数字的计数单位.5.【分析】列竖式计算出157×77的结果,再看积是几位数即可选择.【解答】解:157×77=12089;所以157×77的积是五位数;应选:A.【点评】解答此题也可以不计算,利用估算的方法,把157看作150,把77看作80,再计算150×80=12000,也说明积是五位数.6.【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积即可.【解答】解:100×99=9900答: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乘积是9900.应选:C.【点评】此题的重点是让学生确定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7.【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三位数是100,两位数是10,或三位数是999,两位数是99;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假设三位数是100,两位数是10,或三位数是999,两位数是99;100×10=1000,1000是四位数;999×99=98901,98901是五位数;所以,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它的积可能是四位数或五位数.应选:D.【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拟容易解决此类问题.8.【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A、516×19=9804;B、403×18=7254;C、319×33=10527;只有10527是五位数.应选:C.【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位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先计算出678×57和798×25的积,然后判断即可.【解答】解:678×57=38646积的个位是6.798×25=19950积的个位是0.故答案为:6,0.【点评】此题是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0.【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123个56的和,可以用123乘上56即可,再计算出乘积,从而求解.【解答】解:123×56=6888所以:求123个56的和时多少,列式为123×56,积是6888.故答案为:123×56,6888.【点评】此题考查了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11.【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138×54=7452328×50=164007452的个位是2,16400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2,2.【点评】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比拟容易解决此类题目.1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乙数就是求125的24倍是多少,即125×24.【解答】解:125×24=3000;答:乙数是3000.故答案为:3000.【点评】此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13.【分析】根据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填空.即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的数,要在这一位上写0,如果有进位的数必须加上.【解答】解:计算308×2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0也要参与运算.与0相乘后,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数,要加上进位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故答案为:参与运算,0,进位的数.【点评】考查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不要漏乘0与进位.14.【分析】估算609×38,把609看作600,把38看作4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609×38≈600×40=24000所以,609×38估算求积的方法是:把609看作600,把38看作40,求得的近似积是24000.故答案为:600,40,24000.【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估算,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5.【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528×32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528×32=16896;16896是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所以,528×32的积是五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万位.故答案为:五,万.【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位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6.【分析】分别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比拟.【解答】解:〔1〕120×20=240012×200=24002400=2400,所以120×20=12×200;〔2〕500×10=500010×550=55005000<5500所以500×10<5500〔3〕16×400=6400170×4=6806400>680所以:16×400>170×4〔4〕18×24=4329×48=432432=432所以18×24=9×48.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准确计算,再根据整数比拟大小的方法求解.三.计算题〔共1小题〕17.【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304×85=2584059×760=44840257×26=6682【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四.应用题〔共3小题〕18.【分析】求一共需要多少钱,根据题意,总价=单价×数量,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答】解:130×24=3120〔元〕答:一共需要3120元钱.【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19.【分析】每箱牛奶的售价是46元,卖出102箱就可以收入102个46元,用102乘46即可.【解答】解:102×46=4692〔元〕答:一共可以收入4692元.【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本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20.【分析】根据题意,用256×12可以求出买门票的总钱数,然后再与3000元进行比拟即可.【解答】解:256×12=3072〔元〕3072>3000,所以3000元买门票不够;答:3000元买门票不够.【点评】关键是求出买门票的总钱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五.解答题〔共11小题〕21.【分析】用一双运动鞋的单价,乘以数量即得总价,列示126×28.【解答】解:126×28=3528〔元〕答:一共花了3528元钱.【点评】此题考查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2.【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算出得数,再连线即可.【解答】解:132×26=3432265×13=3445354×12=4248【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要注意得数末尾0的个数和数的进位.23.【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商店平均每天的利润乘三月份的天数,求出这家商店三月份的利润是多少元即可.【解答】解:三月份=31天652×31=20212〔元〕答:这家商店三月份的利润是20212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以及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得到3月份的天数是多少.24.【分析】每个篮球是150元,买12个一共要花12个150元,即150×12.【解答】解:150×12=1800〔元〕.答:一共要花1800元钱.【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25.【分析】依据总价=数量×单价,求出买18台扩音器需要的钱数,再与5000元比拟即可解答.【解答】解:265×18=4770〔元〕5000>4770答:买18台扩音器,他带的钱够.【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买18台扩音器需要的钱数.26.【分析】用平均每人的压岁钱数乘四年级一班的总人数,即可求出53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多少元.【解答】解:185×53=9805〔元〕答:53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9805元.【点评】解决此题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列出乘法算式求解.27.【分析】每辆345元,那么28辆需要28个345元,就用345乘上28求出需要的总钱数,再与10000元比拟.【解答】解:345×28=9660〔元〕9660<10000答:拿10000元够买28辆这种自行车.【点评】解决此题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需要的钱数,再与10000元比拟.28.【分析】根据题意,就是求104的13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04×13=1352〔台〕;答:现在每天能生产1352台电视机.【点评】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29.【分析】由题意知,七月份一共有31天,根据工效×时间=总量即可解答.【解答】解:180×31=5580〔个〕;答:七月份一共制造农具5580个.【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工效×时间=总量来进行计算即可.30.【分析】要求绕地球68周需要多长时间,根据题意,也就是求68个135分钟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答】解:135×68=9180〔分钟〕9180分钟=153小时=6日9小时.答:绕地球68周需要6日9小时.【点评】解决此题明确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也考查了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31.【分析】依据浪费水的升数=每天浪费的升数×天数即可解答.【解答】解:365×24=8760〔升〕答: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会浪费8760升水.【点评】等量关系式:浪费水的升数=每天浪费的升数×天数,是解答此题的依据.。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小学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

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例如1:已知:A×B=215,则A×B×2=( )。

这是把B扩大了2倍,而积也应扩大2倍。

即215×2=430,所以A×B×2=(430)。

例如2:已知:2×A×B=200,则A×B=( )。

这是把A缩小了2倍,而积也应缩小2倍。

即200÷2=100,所以A×B=(100 )。

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例如:已知:A×B=510,如果A扩大了5倍,B缩小5倍,则积是( 510 )。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则积就扩大m×n倍。

④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就缩小m×n倍。

④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如果mn则积扩大(m÷n)倍。

如果mn则积缩小(n÷m)倍。

p=6、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训练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训练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训练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然后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三位数。

最后将它们的积加起来。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③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则积就扩大m×n倍。

④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则积就缩小m×n倍。

⑤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如果m>n则积扩大(m÷n)倍。

如果m<n则积缩小(n÷m)倍。

4、和同近积大:当两个数的和一定时,大小越接近(差越小),积越大。

例题讲解例1、直接写出得数。

240×4= 26×3= 50×16= 4×170= 25×40=80×50= 26×5= 320×4= 15×4= 60×50=208×69≈ 48×103≈ 803×79≈ 29×61≈ 904×87≈演练1、直接写出得数。

40×40= 140×6= 18×30= 32×3= 24×5=270×2= 24×30= 300×20= 35×20= 25×4=396×41≈ 196×31≈ 810×29≈ 907×61≈ 704×17≈例2、列竖式计算。

382×46= 28×145= 270×28= 25×240=108×36= 308×25= 305×80= 108×40=演练2、列竖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是整数四则运算、分数、小数、几何图形、单位换算等。

而涉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三位数的认识:学生需要掌握三位数的概念,可以分解成百位、十位和个位。

2. 两位数的认识:学生需要对两位数有基本的认识,可以识别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

3. 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学生需要掌握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通过竖式计算或者分解法进行计算。

4. 进位和借位:学生在进行三位数和两位数乘法时,可能涉及到进位和借位的情况,需要学生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5. 换位相乘律:学生需要掌握换位相乘律,即两个数相乘,先不管数位,只相乘,最后根据数位添加0。

6. 应用问题解答:学生需要通过练习解答一些应用问题,例如:某商品的价格是245元,商店有18个这样的商品,需要计算总价等。

通过掌握以上知识点,学生可以较好地完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和应用题。

同时,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加深理解和熟练度。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_教案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_教案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补充知识点: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也就是估算的方法问题;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
a、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一估要几辆车?
b、桥在重量3吨,货物共6箱,每箱重285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能过去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基础数学的⼀个重要知识点,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升数学运算能⼒,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法: 先⽤⼀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个因数的每⼀位依次相乘,再⽤这个因数的⼗位与另⼀个因数的每⼀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位对齐,哪⼀位满⼗就向前⼀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个0。

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扩⼤(或缩⼩)若⼲倍,积也扩⼤(或缩⼩)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法:先把两个因数的位后⾯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补充知识点】 1、估算⽅法:⽤四舍五⼊法进⾏估算。

估算是往⼤估还是往⼩估?也就是估算的⽅法问题; 2、利⽤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步的乘积末尾写在⼗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数的末位对齐,⽤0前⾯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个0落⼏个0。

实际⽣活中的估算: ⽣活中的实际问题(估算是往⼤估还是往⼩估?) a、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估要⼏辆车? b、桥在重量3吨,货物共6箱,每箱重285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能过去吗? 【知识点】 估算的⽅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篇⼆】⼈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计算题1、145×12=2、135×12=3、176×46=4、325×26=5、237×83=6、36×254=7、83×217=8、43×129= 9、32×164= 10、25×328= 11、12×124= 12、85×215= 13、28×153= 14、322×35= 15、54×145= ⼆、填空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总结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3=30,再6×3=18,最后算30+18=48,所以16×3=48。

2、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末尾0的部分先不看,看成16×3,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0,160末尾有1个0,所以添上1个0得480,所以160×3=480。

3、找规律计算(P48):注意找到题目中间隐藏的提示“()×()”,即几个一样的数相加。

第一行,观察,发现130是中间数,用中间数乘个数即110+120+130+140+150=130×5第二行,观察,发现没有中间的数,首数和尾数相加,和除以2,再乘个数。

即220+230+240+250=235×44、笔算乘法的方法:(1)观察横式列竖式:如145×12=列出竖式,把位数小的写在下面,数位对齐(2)个位算起依次乘:先算145×2得290,因为这里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290从个位写起。

再算145×1得145,因为这里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所以145从十位写起。

(3)对齐数位再相加:把前面两步得出的结果按照数位对齐再进行相加,就得到正确的结果啦!5、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如160×30=(1)先将末尾的0的部分和“非0”部分分别对齐(2)用虚线隔开,虚线要往下延长到得数的地方(3)把“非0”部分按照原来的方法算出得数(4)把末尾的0的部分的0添在得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6、速度关系及“复合单位表示法”:P54每小时行60千米也可以说成是速度为60千米/时每分钟行225米也可以说成是速度为225米/分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所以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做应用题时应特别注意速度的单位,例如: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120千米外的王庄乡送化肥,用了2小时,问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P56问题是“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问的是速度,所以要知道路程和时间。

四年级数学重点 第三讲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数学重点 第三讲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三讲三位数乘两位数一.知识导学1.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到的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位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

3.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几(0 除外)二.学习策略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留意0前面的数相乘后末尾有没有0,再看两个因数的末位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不要少写0。

三.例题精讲【知识点1】乘数是整十数、整百的乘法。

例题1:在乘法算式75×□0的方格中填()时,积的末尾有一个零;填()时,积的末尾有两个零。

要使积的末尾有三个零,方格中填()。

练习1:填空题。

(1)190×80的积的末尾有()个0,550×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2)计算360×40,可先算(),然后在得数末尾()。

【知识点2】因数中没有0的笔算乘法。

例题2:在下面的□中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练习2:在下面的□中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知识点3】因数中有0的笔算乘法。

例题3:某饭店平均每天要用掉206双一次性筷子。

这个饭店每个月大约要用掉多少双筷子?一年要用掉多少双筷子?(每月按30天计算)练习3:计算下列各题。

1:口算。

50×70= 80×60= 500×30= 40×220=300×40= 750×20= 305×30= 60×150=2:笔算下面各题。

340×80= 706×60= 106×45= 36×270=3: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3名老师带着27个学生准备乘车去往目的地,已知每张车票280元,他们买车票共需要多少钱?【知识点4】积的变化规律。

三位数乘两位数(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阶梯训练)苏教版

三位数乘两位数(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阶梯训练)苏教版

第3讲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①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知识点二: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①价格问题: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②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知识点三:积的变化规律①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②积不变规律:一个乘数乘几,另一个乘数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知识点四: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考点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例1.(2019秋•慈利县期中)列式计算.(1)158个30是多少?(2)253的23倍是多少?(3)248与47的积是多少?1.(2019秋•宁都县期中)列竖式计算.2.(2019秋•兴仁县期中)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并改正过来.3.(2019春•新田县期中)列式计算.①27个321相加的和是多少?②145扩大12倍是多少?考点2:运用推理法解决竖式谜问题例2.(2019春•杭州期末)算式谜.1.(2019•广州)在如图中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算式完整.2.(2019秋•祁东县期中)把下列竖式补充完整.3.(2019•北京模拟)考点3:运用推理法解决错中求解问题例3.小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时,把一个乘数的个位的5看成了3,得到的积是1625,小强在计算这道算式时,把这个5看成了7,得到的积是2125.正确的积是多少?1.小马虎在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题时,把两位数20个位上的0看成了6,乘得的积比正确的结果多1080,正确的结果应是.2.(2019春•明光市期末)小马虎在计算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两位数36个位上的6看成了0,乘得的积比正确的结果少了1440,正确的结果是.3.张静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第二个因数59个位上的9看成了7,结果比正确的积少46,正确的积是多少?考点4:价格问题例4.(2019•衡阳模拟)有956个座位的礼堂举办音乐会,每张入场券15元.(1)已售出542张入场券,收款多少元?(2)剩余的票,按每张12元售出最多可以收款多少元?1.(2019秋•市北区期中)育红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秋游,四年级共有256人,票价每人12元,3000元买门票够吗?2.(2019秋•路北区期中)学校准备用3000元购买15套同样的课桌椅,请你帮忙设计两种购买方案,并算出分别还剩多少钱?3.(2019秋•长春期中)商店从工厂批发了50台微波炉.(1)每台微波炉进价为320元.商店应付多少元?(2)商店准备明天开始降价销售.如果这批微波炉全部售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了还是赔本了?赚或赔了多少?考点5:行程问题例5.(2019春•宿迁期中)胡军骑摩托车从家出发去县城,行驶的速度是700米分,30分钟到达;办完事后按原路返回,用了35分钟到家.他返回时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米分钟?1.(2019秋•海淀区期末)北京至郑州公路全程约630千米,小华家驾车从北京去郑州旅游,计划不算途中休息时间,用7时行完全程.①前5小时行驶了40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②照这的速度,能否按计划到达目的地?2.(2019秋•东莞市期末)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春游,火车以每小时138千米的速度行驶了15小时后,距目的地还有6千米.如果返程必须在12小时以内返回,那么返程时火车的速度最少是多少?3.(2019•岳阳模拟)爸爸去爬山,上山时的速度是5千米时,3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山脚下.爸爸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6:火车过桥问题例6.(2019春•祁阳县期末)一列火车总长为120米,现在要通过一座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了10分钟,已知火车的速度为600米分,请问这座大桥总共多少米?1.(2019秋•萧县校级期末)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这列火车有多长?2.(2019秋•林州市期末)一列火车长180米,每秒行驶24米,要通过一座长15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需多少时间?3.(2019秋•玉林期末)一列火车全长280米,每秒钟行驶20米,全车通过一条隧道需46秒钟.这条隧道全长多少米?考点7:积的变化规律解应用题例7.有一条宽为4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为480平方米,为了方便人们行走,道路的宽度要增加到12米,长不变,问拓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请用两种方法规范解答)1.(2010秋•游仙区期中)妈妈计划买6千克苹果和4千克樱桃,应付多少钱?2.(2019秋•泸西县校级期中)香蕉:10元3千克,桔子:11元2千克.妈妈买了6千克香蕉和8千克桔子一共要付多少元?大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2019秋•纳雍县期中)482的7倍是,8个215的和是.2.(2019春•新田县期中)笔算时,先算,再算,最后把两部分积相加.3.(2019秋•平谷区期中)估算求积的方法是:把609看作,把38看作,求得的近似积是.4.(2019春•明光市期末)□,积如果是三位数,□里最大填;积如果是四位数,□里最小填.5.(2019秋•桂林校级期中)在横线里填“”、“”或“”..6.(2019秋•官渡区期末)已知,那么,.7.(2019秋•洛阳期末)飞机2小时能飞行1600千米,飞机的速度可以写成,它3小时能飞行千米.8.(2019春•明光市期末)小马虎在计算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两位数36个位上的6看成了0,乘得的积比正确的结果少了1440,正确的结果是.9.(2019秋•德州期中)一箱蜜蜂一年平均可以酿68千克蜂蜜.李阿姨家养了203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千克蜂蜜.10.(2019秋•黄岩区期末)王明开车以48千米每小时的速度上山,5小时到达山顶.原路返回时,以6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下山需要小时.11.(2019秋•望江县期末)笔算时,的积的末位应写在位上.A.个B.十C.百D.千12.(2019秋•白云区期末)的积的末尾有个0.A.1B.2C.3D.413.(2019秋•湟源县期末)两个数相乘得37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这时的积是A.37B.370C.370014.(2019•株洲模拟)小红的爸爸游览花海走了13分钟,每分钟走106米,小红爸爸大约走了米.A.1300B.1000C.120015.(2019•贵阳)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浪费钱财.如果一位吸烟者每天吸一包18元的香烟那么他每年天)花在吸烟上的钱是元.A.365B.6570C.6480D.80016.(2019春•电白区期中)想一想下面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填在里.17.(2019秋•成武县期中)列竖式计算.18.森林医生.(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并改正)19.(2019秋•石林县期中)学校买了12个足球和18个篮球,每个足球138元,每个篮球82元.学校买球共用去了多少元?20.(2019秋•东莞市月考)王老师带了4000元钱,要为学校选购20个同样的篮球,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分别还剩多少钱?21.(2019秋•单县期末)学校计划购买15台电视机和40台电脑,每台电视机1400元,每台电脑5400元,学校准备了220000元,够不够?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22.(2019秋•亳州期中)(1)苏宁商场从工厂批发了60台扩音器,每台130元,苏宁商场要付给工厂多少元?(2)苏宁商场以每台扩音器150元的价格卖出,卖了20台扩音器后,开始降价到118元销售,如果这批扩音器全部卖出,你认为商店是赚了还是赔了?23.张老师买了1个足球和3个篮球用了360元,李老师买了同样的1个足球和7个篮球用了696元.一个篮球多少元?24.(2019秋•双流县校级期中)请你在□中填上合适的数字,使下面的竖式成立.25.列式计算:小明在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时,把三位数325当成355来进行计算,得的积比正确的结果多1800,正确的应该是多少?26.(2019•酉阳县校级模拟)一列火车以每分钟8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3760米的大桥,如果火车全长240米,从车头上桥到最后一节车厢离开大桥另一端,一共需多少分钟?27.(2019秋•宜兴市期末)商店苹果3千克5元,香蕉10元2千克,妈妈打算买6千克苹果和4千克香蕉,应付多少钱?28.(2019秋•雨花区期末)有一条宽6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720平方米.为了方便,道路的宽度要增加到18米,长不变,则拓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9.(2019秋•成都期末)商店打算购进35台彩电和25台微波炉,每台彩电2000元,每台微波炉500元.(1)一共准备了70000元,请问够不够?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2)进货后,如果该商店每台彩电售2200元,每台微波炉售600元,全部售完时,共赚多少钱?30.(2019秋•方城县期末)刘叔叔从东村到西村,每分钟走60米.(1)出发10分钟后,他大约在什么位置?(用△在图示上作标记)(2)刘叔叔从东村到西村需要多长时间?31.(2019秋•临河区期末)小乐每分钟走65米,小红每分钟走60米.小乐从家到学校一共520米,小红从家到学校比小乐多走5分钟,小红家离学校多少米?32.(2019秋•新华区期末)红红和亮亮两家相距5400米,他们两人同时从自己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0分钟相遇.红红每分钟走80米,亮亮每分钟走多少米?33.(2019秋•武安市期中)张叔叔以80千米时的速度开车去化肥商店,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现在张叔叔要将化肥从商店运回家,原路返回时用了4小时,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数学积的变化规律

120×30=3600 48×500=24000 4×50=200
三、巩固应用
2、仔细观察因数关系,再计算。
8
×5
40
16
×5
80
24
×5
120
三、巩固应用
3.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200平方米
8米
三、巩固应用
3.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24米
200平方米 200平方米 200平方米
8米 法一:先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长,
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1) 6×2=12 6×20=120
6×200=1200
(2)20×4= 80 10×4= 40 5×4= 20
二、探究新知
(1) 6×2=12
(2) 20×4=80
6×20= 120
10×4= 40
6×200=1200
5×4= 2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能举例说明你发现的 规律吗?
25×4=100 250×4=1000 如果从下往上观察,第二 个因数没变,第一个因数 除以10,积也除以10。
二、探究新知
(1)根据4×6=24,计算下面的题并找出规律。 (4×2)×(6÷2)= 24 (4÷2)×(6×2)= 24
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同时除 以几,积不变。
积的不变规律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同时除以 (或乘)几,积不变。
五、布置作业
作业:1、练习九第1题、第4题、 第10题做书上。
2、学习指要:第三课时
(0除外) 一个因数除以几,另一个因数同时

第4讲 三位数乘两位数-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含答案)

第4讲 三位数乘两位数-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含答案)

第4讲三位数乘两位数(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知识点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1、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把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当三位数中间有0时,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依次乘三位数上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都要乘。

知识点三:积的变化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2、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注意除数不能为0。

知识点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应用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价钱,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2、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例题精讲考点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典型一】病题门诊部。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笔算法则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典型二】学校购买16套民族服装。

每件上衣68元,每条裤子57元,一共用去多少元?【分析】先用加法求出每套服装的价钱,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解答】解:(57+68)×16=125×16=2000(元)答:一共花了2000元。

【典型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武警右玉中队接力植树66年,先后义务植树造林127公顷,黄沙地见证“橄榄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法
1.计算:
258×43 176×39 26×234
2.据统计,一公顷阔叶林一年约吸收365吨二氧化碳,一天约放出752千克氧气
(1)一片35公顷的阔叶林一年约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
(2)一公顷阔叶林15天约放出多少千克氧气?
二、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乘法
1.用竖式计算:
420×44 503×81 103×40 308×89
2.某大学军训结束进行汇演,同学们排成方队入场,每个方队由14排,每排有25名同学,2名同学担任领队,这样一个方队有多少人?12个这样的方队有多少人?
三、积的变化规律
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1.填空
(1)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应该()
(2)两个因数的积是150,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是()
(3)一个因数乘10 ,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
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250×30=7500 15×16=240
250×6=______ 60×16=______
25×30=______ 15×320=_______
250×60=_______ 30×16=_______
3.2千克的苹果售价是12元,3千克香蕉的售价是18元,李阿姨买了8千克苹果和9千克香蕉,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4.一个长方形停车场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扩建后,长扩大到原来的二倍,宽扩大到原来的
3倍,扩建后的停车场的面积是多少?
5.有一条宽8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960平方米,为了行走方便,道路的宽增加了16米,长不变,扩建后人行道的面积是?
6.两个数相乘,积是60,如果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除以6,那么现在的积是_______
7.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乘4后,积是120,原来的积是________
1.有一块占地面积4公顷的正方形草坪,如果把它的各边延长100米,那么这块草坪的占地
面积是多少公顷?
2.有一块土地,长400米,宽300米,如果把它的长增加200米,宽不变,那么它的面积增
加多少公顷?
3.一片桃园是长方形的,长500米,宽140米。

平均每公顷栽300棵桃树,每棵桃树每年产
桃50千克,求6年一共产桃多少吨?
4.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约是44公顷,大连星海广场的占地面积是天安门观察占地面积的4倍,求大连星海广场的占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
5.有一块面积为1公顷的正方形草地,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200米,那么这块草地的面积将
增加多少公顷?
6.(1)从一点引出两条()组成的图形角做角,这点叫做角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
(2)线段有()个端点,线段和射线都是()的一部分
(3)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1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
7.从平角的顶点引出两条射线,把平角分成三个基本角,已知∠2是∠1的三倍,∠3是∠1的5倍,求∠1,∠2,∠3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