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三次备课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内容分析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有多少块糖授课教师: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儿童乐园授课教师: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有多少点子授课教师:
布
置作业(1)一共有多少只小狗?
乘法算式:
(2)一共有多少只眼睛?
乘法算式:
(3)一共有多少条腿?
乘法算式:
板
书设计有多少点子
5+5+5=15
5×3=15或3×5=15
教导处审核意见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动物聚会授课教师: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练习二授课教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蜜蜂也跟人类一样,它们生活在一个蜜蜂王国里,今天我们就一起到那里了解一下蜜蜂们的生活吧。
2、看完后,学生交流感想。
二、利用旧知,学习新知
谈话:根据课件提供的小蜜蜂只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应怎样计算呢?
(1)学生列出算式,指出这是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4)练习: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学生独立完成并简单的说一说口算方法。
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1)求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应怎样计算呢?教法同上
(2)练习: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学生独立完成并简单的说一说口算方法。
三、掌握方法,巩固应用
解决提出的,没有解决问题。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蜜蜂王国,了解了许多有关蜜蜂的知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
1、出示题目
23+15= 48+32= 30+57= 19+43= 36+27= 27+33= 64+29= 75+16= 76-23= 98-74= 60-18= 51-26= 95-27= 84-57= 39-24=
2、回顾方法,全班汇报
二、解决问题
1、自主练习第2题
(1)讲解做法:要想解决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怎么估计的?又是怎么计算的?
(2)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2、自主练习第4题
(1)讲解做法: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成员轮流出题,大家同做。
二年级数学第三次备课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 1 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猴子: “我住在体育场的东北面。 ” 小兔: “我住在体育场的西北面。 ” 小狗: “我住在体育场的东南面。 ” 小鹿: “我住在体育场的西南面。 ” 你能帮助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 4) 要帮它们找到家,先要确定什么?
指名说:人民桥在学校的西北面。
- 73 -
罗wenku.baidu.com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名说:它在西和北的中间。 3) 你知道体育场和公园各在学校的哪一面吗? (生独立思考,再同桌说) 指名说:体育场在学校公园的东南面,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 4) 学生提问并请生回答。
2.小结: 到现在为止,你知道了哪些方位? 3.教学试一试 1) 出示指南针的图,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谁能介绍一下它? (介绍:这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针制成的 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在古代称为“司南”) 。 2) 北 ( ( ( ( ) ) ) ) ( ) ( ) ( ) 你能把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写完整吗?
- 76 -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路又把所有景点全部游览一遍呢? 三、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1)请学生们说说小红上学的路线,要求正确使用“向东、 向东北、向西北”等词语。 (2)指名说一说,大家予以评价。 2、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 (1)投影出示森林里几只小动物家的地图。 (2)请学生们说一说从小兔家到小狗家的方向和路线。 (尽量 多说几条) (3)请学生们比较一下:走哪一条路线最近? 3、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 (1)出示公交路线图,说明:这是城市交通图的一小部分, 其中黑色表示 1 路公交汽车行走的路线,绿色表示 2 路公交汽车的 行走路线。 (2)小组讨论,指名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 4、完成“想想做做”第四题。 (1)出示平面图,引导学生看懂示意图,了解每条路的走向 和各个景点的相对位置。 (2)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说说自己想玩哪些景点,分别走什 么样的路线。 (3)集体反馈,教师帮助指出不足。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小朋友们都能有 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数学学得更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备课方案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旋转,解决问题。
运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运动现象。而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中,图形的运动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一种是合同运动(即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发生位置变化的图形运动),这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的内容。另一种是相似运动(即形状不变而大小变化的图形运动),这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的内容。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或方向,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它们都属于合同运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定位在直观认识上,旨在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运动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既为今后学习抽象的图形运动积累感性体验,又为今后从图形运动的角度认识图形、理解度量做好铺垫,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备内容
图形的运动(一)
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1课时)
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平移;认识旋转(例1~例3))
解决问题(1课时)
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4)
备目标
二年级三生教育教案
二年级三生教育教案
教案主题:学习水果的颜色和名称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水果的颜色和名称。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 培养学生爱好水果的意识。
教学准备:
水果的图片、水果的实物、课件、报纸剪报。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拿出一篮子水果,问学生眼前有几种颜色的水果,要求学生说出每种水果的颜色和名称。
Step 2:学习新知(10分钟)
教师出示水果的图片,放映水果名称和颜色的课件,首先学习红色的水果,例如:苹果、草莓、樱桃等。每个水果的名称和颜色出现后,教师念读几遍,学生跟读。然后,教师出示实物进行展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和颜色。接下来,学习绿色的水果,例如:青苹果、绿梨、绿草莓等,同样进行图片展示和实物展示。
Step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将一篮子水果倒在课桌上,让学生合作游戏。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选出一个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学
生要找出对应颜色和名称的水果。每组选出的学生找到正确的水果后,将水果放入筐子中。时间结束后,比较筐子中水果的多少,获胜的小组可以分享水果。
Step 4:拓展运用(10分钟)
教师给学生分发报纸剪报,报纸剪报上有各种水果图片和对应的名称和颜色。学生根据剪报上的信息,将水果的名称和颜色进行配对,并黏贴在一起。完成后,学生可以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Step 5:达标检测(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包含各种水果的卡片,要求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水果图片说出对应的名称和颜色。教师记录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评价。
Step 6:复习总结(5分钟)
二年级上学期小学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二年级上学期小学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阵地,我们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坚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和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主线,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手段,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在这学期,我们将通过理论学习、备课与说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与学生辅导等活动,把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数学学科教学效益与质量。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发展。
二、工作思路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数学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
2、按要求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及课改前沿信息,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加强良好学科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用赏识、鼓励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注意利用学科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一定的激励策略,让好生更想学,中下生对数学的学习也充满自信和兴趣,切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对那些“后进生”要分层要求,多创设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继续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要研讨选定的课,科学地制定出“三维目标”,确立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然后着重研讨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策略或探究如何上更具特*更有实效*。上完课后,对此课进行二次讨论和修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核心提示: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科书第37~47页的内容。单元教材分析: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科书第37~47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教材都是从现实生活实例入手,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通过看、说、百、分、画、互问几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直角、锐角、钝角。
2、知平移、旋转现象。
3、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教学建议
1.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学空间与图形的概念。
(1)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支持。为此,在引入概念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核心提示: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科书第37~47页的内容。单元教材分析: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科书第37~47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教材都是从现实生活实例入手,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统统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确凿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盛学生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通过看、说、百、分、画、互问几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直角、锐角、钝角。
2、知平移、旋转现象。
3、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教学建议
1.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学空间与图形的概念。
(1)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支持。
为此,在引入概念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
徐吉萍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
岞山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学科:
岞山街道教育管理办公室
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8篇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8篇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主阵地,我们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坚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和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主线,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手段,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在这学期,我们将通过理论学习、备课与说课、听课与评课、作业批改与学生辅导等活动,把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数学学科教学效益与质量。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发展。
二、工作思路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数学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
2、按要求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及课改前沿信息,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加强良好学科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用赏识、鼓励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注意利用学科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同时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采取一定的激励策略,让好生更想学,中下生对数学的学习也充满自信和兴趣,切实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对那些“后进生”要分层要求,多创设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继续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要研讨选定的课,科学地制定出“三维目标”,确立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然后着重研讨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策略或探究如何上更具特色更有实效性。上完课后,对此课进行二次讨论和修改。
青岛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作者:————————————————————————————————日期: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二年级班主备人授课人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米、厘米的认识基础上的延伸,单位长度的应用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熟练掌握千米、分米、毫米、米、厘米的关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数学的道理。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千米、分米、毫米。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单位的应用。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单位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让学生认识千米、分米、毫米
能利用长度单位处理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措施1、发挥小组间的合作交流,生帮生。
2、充分利用教学工具,让学生多实践,充实认知理解过程,增强应用性。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光盘
课时
安排
3课时
课题:分米、毫米的认识(35-39 页)二年级班主备人授课人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
=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个性化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课时
安排
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学生汇报自己量的情况。
主备人:董作云
课时编号:015
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用等式的形式进行表示出来。 学生汇报自己画的方法和步 学生实践操作: 。 二、认识毫米 今天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大家帮忙。你能量一量自己 的数学书的厚度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它 就是——毫米。 讲述:直尺上 1 厘米中间有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 度是 1 毫米。 板书:1 厘米=10 毫米 你能用自己的手指比画一下 1 毫米的长度吗? 三、巩固 在(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铁钉长 2( ) 床长 2( ) 大米宽 2( ) 黄瓜长 2( ) 板书设计: 分米和毫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37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董作云
课时编号:016
10.这两题你们都会了,如果换两题行吗? 板:30 分米=( 40 毫米=( )米 )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一人说一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 1。 1)现在请你自己量量这些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 米? 2)自己量一量,同桌可互相看一看,后汇报。 3)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4)同桌互说,后汇报。 2.完成 2。 3.完成第 3 题。 4.完成第 4 题。 1)这儿有两条线段,先估计它们的长度。 2)再量一量,看估计得对不对。 3)你用得是什么单位? 4)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板书设计: 简单的单位换算 6 厘米=60 毫米 80 厘米=( )分米
43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百度文库
主备人:董作云
课时编号:018
(3)讨论:第一排摆了多少个?第二排怎样摆花片, 才能清楚地看出小平要比小英少摆 3 个? (4)引导反思:算出的第二排花片是多少?是怎样列 式的? 二、知道完成“想想做做” 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已知的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 么,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如果部分学生感到困难,可允许他 们先用学具摆一摆,在列式。 2、做“想想做做”第 2 题。 引导反思:算出的答案会不会比 36 盆多?为什么? 三、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 3、4 题。学生完成后组 织交流、评讲。 四、全课小结 .
34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董作云
课时编号:015
第一课时
认识分米和毫米
备课时间:2009 年 2 月 18 日 教学内容:课本 26 页例题,27-28 页想想做做 1-6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 毫米的表象。 2、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 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 度单位。 教学方法:操作、试验、练习法 教具准备:学生尺、明信片 教学进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探究 1、认识分米 量一量:请你用自己的 (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 20 厘米,10 厘米) 汇报结果 1 分米=10 厘米 10 厘米是 1 分米,20 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说说今天咱们认识的新朋友叫什么?(分米) 1 分米是 10 厘米, 你能在自己的学生尺上看看 1 分米到 底有多长吗?比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你的学生尺上有几个 1 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自己的尺子画一条 1 分米的线段吗?你想怎样 画?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动手试一试。 (1 米=10 分米) 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 学生小组进行操作。
40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2009 年 2 月 20 日
主备人:韩善芳 不进位加
课时编号:017
教学内容:课本第 31~32 页例题,想想做做第 1~4 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用 竖式计算和在 1000 以内的不进位加的三位数加法。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学会加法的验算。 3.培养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演示、讨论、练习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进程: 一、复习铺垫 口算下面各题 30+50= 300+500= 300+50= 二、谈话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通过以上复习,我们今天将学习三位数加 两三位数中的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三、新学例题 1.出示情境图以情境引入。 提问:根据提问: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指名学生提出 问题之后再列出相应的算式不计算。 2.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3.提问:在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首先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教学验算方法。 1)介绍:要检查算得对不对,只有验算后再知道。板 书:验算。 2)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么样列式。 3)教师板书竖式。 4)学生笔算,看计算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 5)小结:在笔算加法时,要看算得对不对,可以用交
41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来验算。 四、巩固练习。
主备人:韩善芳
课时编号:017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学生们笔算并指名板演要验 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学生按要求计算注意相同数 位对齐。 3.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让学生说说表中所提供的信 息有哪些?然后再计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1.神机妙算: 214+585= 2.口算下列各题: 31+12= 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 143+126 50-20= 320+80= 215+720=
38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单元小结
39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四 备课时间:2009 年 2 月 20 日 教学简析:
主备人:董作云 加法
本单元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及三位数加,两三位 数的进位加连加,以及和在 100 以内的估算。这部分内容是 在学生比较熟练地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 础上教学的。 教学理念: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在探索算法时,要鼓励算 法多样化,让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方法、经验,来探索多 种算法, 促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 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2、重视估算的显示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 估算。 教学目标: 1、能笔算和在 1000 以内的三位数加法,会用竖式计算 比较简单的连加试题。 2、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学会加法的验算方法。 3、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 算。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 计算。 教学难点:两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方法措施: 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注意学习方法的迁移。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算理。 3、利用多种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4、正面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时安排:教学本节内容用 12 课时。 不进位加„„„„„„„„„„„„„3 课时 进位加 „„„„„„„„„„„2 课时 连加 估算 复习 „„„„„„„„„„„1 课时 „„„„„„„„„„„1 课时 „„„„„„„„„„„5 课时
36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2009 年 2 月 19 日
主备人:董作云 简单的单位换算
课时编号:016
教学内容:课本 29~30 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 1~5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 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验证、练习法 教具准备:小推车 教学进程: 一、导入 1.出示例题 1: 自动铅笔的笔芯长 6 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呢? 60 厘米=( )60 毫米
42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第二课时
主备人:董作云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课时编号:018
备课时间:2009 年 2 月 21 日 教学内容:课本第 33 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 1~4 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加、减法运算的意义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 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 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并能运用加、 减法运用正确进行解答。 教学方法:讨论、操作感知、练习法 学具准备:学生按小组分别准备花片各若干个。 教学进程: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中的场景图,说明:图中的三个小朋友在 玩摆花片的游戏。 提问: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交流,整理成如下的板书。 引导:根据这些已知条件,想一想,我们可以求出哪些 问题? 2、指导学生解答“小华要摆多少个花片?” (1)提问:你能根据已知条件,把小华的花片摆出来 吗?第一排摆多少个花片?想一想,第二排怎样摆花片,才 能清楚地看出小华要比小英多摆 3 个? 根据操作情况提示:当第一排花片摆好后,在第一排花 片下面先一个对着一个摆第二排的花片。但第二排摆得与第 一排同 样多后,还要再摆 3 个。 提出要求:数一数,第二排一共摆了多少个花片? (2)启发:对照刚才摆花片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 样列式计算消化要摆多少个花片? 学生列式解答后追问:算出的得数与摆出的结果一样 吗? 3、学生尝试解答“小平要摆多少个花片?” (1)提出要求:你能先用花片排一排,再算一算吗? (2)学生分小组操作、计算。
二年级数学备课 ×年级××备课 三
主备人: 主备人:董作云 ××× 分米和毫米
课时编号: 001
备课时间:2009 年 2 月 18 日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教学 的。教材分成两部分:先认识分米和毫米,在学会有关分米 和毫米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观念,了解 1 分米、 1 毫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使学生初 步干支 1 分米、1 毫米的实际长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 使学生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而分米、毫米的表象主要是 在学生的测量活动几其实际应用中建立的。 教学理念: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探索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不断 丰富各长度单位的表象。激发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兴趣,让 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体会发现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 米的表象。 2、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 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 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 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 象。 教学难点: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提高估测 能力。 方法措施: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在操作中感悟,在练习中 运用,从而获得对这部分内容的把握。 教学课时:共 2 课时 认识分米和毫米„„„„„„„„„1 课时 简单的单位换算„„„„„„„„„1 课时
2. (拿出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 问:这根笔芯长多少?你知道吗? (请一生上来测量。 ) 3.测量结果是多长? 4. (板书:6 厘米)问:能用毫米作单位吗? (板书:6 厘米=( )毫米)指名说。
5.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互说) 7.出示例题 2: 课桌的高是 80 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 80 厘米=( )分米 你是怎样想的? 8、这有一张课桌,它的高是 60 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 少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9.补充练习: 30 分米=( 40 毫米=( )米 )厘米
44
罗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备课 第三课时
主备人:董作云 不进位加练习
课时编号:019
备课时间:2009 年 2 月 23 日 教学内容:课本第 35 页练习四的题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练习笔算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2.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 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透彻理解“比一个数多”和“比一个数少”的数 量关系。 教学方法:演示、讨论、练习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进程: 一、复习检查,出示小黑板。 1、口算 8+5+2 6+5+4 提问:以上各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2、揭示课题。 二、练习: 1、教学第 1 题。 1)出示题目,指名板演。 2)提醒学生认真进行计算并负责任地进行验算。 3)集体订正时,请同学们说说计算结果。 2、教学第 2 题。 1)先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板演。 2)讨论交流。提问:怎样求合唱组有多少人? 3)集体订正。 3、教学第 3 题。 1) .你从图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学听听。 2)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教学第 4 题。 1)“上衣比裤子贵 22 元”是什么意思? 、 2) 、讨论交流,指名板演,集体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