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二次衬砌定型组合钢端模(带环向中埋式止水带固定夹具)施工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二次衬砌定型组合钢端模
(带环向中埋式止水带固定夹具)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隧道工程二次衬砌定型组合钢端模(带环向中埋式止水带固定夹具)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2.1.1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2.1.2 施工前, 应完成三级技术交底,即项目总工程师对项目部各部室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主管人员对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业队技术负责人对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1.3 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及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并体检合格。

2.2外业技术准备
2.2.1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已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修建生产用房及设施,配齐并安装好各种生产设备,并按规定检测合格;配齐施工需要的各项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

2.2.2 施工人员、机械及工器具配备齐全并进场,设备调试验收合格及材料进场检验合格。

2.2.3 按施工工艺要求设计衬砌定型刚端模,并加工安装验收完成。

3.技术要求
3.1必须按照设计及技术交底文件进行刚端模及止水带施工。

3.2按照《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及《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及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及验收。

3.3止水带定位卡具单位加工示意如下:
图1止水带定位卡具单位加工示意图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隧道衬砌环向定型组合钢端模施工程序:台车走行定位→安装背贴式止水带→翻转钢端模、安装中埋式止水带→加固钢端模→封堵钢端模与初支间隙→浇筑衬砌混凝土→端头模板拆除→台车脱模、养护。

4.2工艺流程
隧道衬砌环向定型组合钢端模工艺流程图。

图2 隧道衬砌定型钢端模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 衬砌台车就位后对衬砌轮廓、报告、偏距尺寸进行复核,经检查符合要求。

5.1.2 钢筋已安装完成并验收通过。

5.1.3 衬砌台车及定型钢端模安装并验收合格。

5.2施工工艺
5.2.1 台车走行到位
台车经打磨后,均匀涂刷脱模剂,涂刷时避免污染钢筋。

人工配合走行系统使台车走行至目标段衬砌部位,衬砌台车就位后对衬砌轮廓、报告、偏距尺寸进行复核。

5.2.2 安装背贴式止水带
沿环向将背贴式止水带粘至防水板表面,在端模两侧居中。

粘接前,将背贴式止水带背面和防水板的粘接部位清理干净,保证粘接质量。

与仰拱止水带环向搭接时,搭接方向应顺水流方向,即拱墙止水带靠围岩侧,仰拱止水带靠拱墙侧;止水带搭接部分用工具刀割除止水带棱条,使用打磨机将止水带搭接部分打毛,并吹扫干净。

止水带热熔焊机夹紧止水带,开启焊机,进行止水带焊接,搭接长度不得少于10cm。

使用钢筋及塑料垫板临时固定止水带。

若采用冷接法,打磨平整止水带连接部位橡胶,采用专用粘结剂涂刷均匀并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5.2.3 翻转合页、安装中埋式止水带
安装弧形钢端模及翻转中埋式止水带固定夹具合页,环向铺设中埋式止水带,其铺设及搭接方法同背贴式止水带。

图3隧道衬砌定型钢端模及止水带固定效果图
5.2.4 封闭组合钢端模间隙、加固
按间隙大小加工木板条,利用组合小块模板外侧的角钢固定木模,确保端头模板密封。

采用环向布置的穿杠孔固定钢管,钢管内侧打设木楔加固端模。

图4 封闭组合钢端模间隙示意图
5.2.5 浇筑衬砌混凝土
二次混凝土浇筑具体参照《衬砌台车(加装料斗与滑槽实现混凝土分层逐窗入模浇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5.2.6 端头模板拆除
混凝土强度达到8MPa后拆除端头模板,露出止水带并调直,防止下一板衬砌时止水带被混凝土挤偏。

5.2.7台车脱模、养护
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的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8MPa以上脱模;初期支护未稳定提前施作的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脱模。

混凝土养护具体参照《二次衬砌喷淋养护与雾炮施工作业指导书》。

6.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 人员配置
作业人员结合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作业面需配备的人员如下:
7.材料要求
7.1止水带:《铁路隧道防水材料第2部分:止水带》(TB3360.2-2014)。

7.2原材料使用类型、数量依据工期分阶段进场,检验合格后使用。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见表2。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9.1.1 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规范,熟悉审核图纸,对每道工序进行书面交底。

交底中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9.1.2 实行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制度,指导控制施工,及时对工程进行检测。

9.1.3 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接收。

9.1.4 止水带接头连接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9.1.5 混凝土浇筑前应校正止水带位置,保证其位置准确、平直。

9.1.6 在定位橡胶止水带时,一定要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更不能让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整。

9.1.7 浇筑止水带附近的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振捣的冲击力,避免力量过大而刺破止水带或使止水带偏移。

如拆模后发现止水带偏离中心,则应适当凿除或填补部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

9.1.8 接头强度检查不合格时重新搭接。

9.2质量检验
9.2.1 施工缝所用止水带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品种、规格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性能施工单位按批取样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有关性能试验。

9.2.2 止水带安装的横向位置,用钢卷尺测内模到止水带的距离,与设计位置相比,偏差不应超过5cm。

9.2.3 止水带安装的纵向位置,通常止水带以施工缝或伸缩缝为中心两边对称,用钢卷尺检查,要求止水带偏离中心不能超过3cm。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10.1.1 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10.1.2 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10.1.3 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10.1.4 隧道止水带施工中,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

10.1.5 隧道止水带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设立明显标志,防止作业过程中高空坠落伤害。

10.1.6 隧道止水带施工中,备足消防器材,铺设防水层过程中避免明火,严禁在易燃品附近进行明火操作,防止火灾发生。

10.1.7 衬砌端头钢模板需加固稳固。

10.2 环保要求
10.2.1 隧道止水带施工中,应减少防水板浪费,并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真正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10.2.2 止水带若采取焊接时,应避免焊温过高,防止产生有害气体。

10.2.3 施工中的废弃物应统一回收,并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不得随意焚烧及掩埋。

10.2.5 按环保要求集中处理施工中的固体废弃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