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达标作业 第四章 电磁感应 参考答案

达标作业 第四章 电磁感应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四章 电磁感应1、划时代的发现2、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1答案:C2答案:C解析: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大小取决于磁感应强度、回路所围面积以及两者夹角三个因素,所以只了解其中一个或两个因素无法确定磁通量的变化情况,A 、B 项错误;同样由磁通量的特点,也无法判断其中一个因素的情况,C 项正确,D 项错误.3答案:D解析:将线框向左拉出磁场的过程中,线框的bc 部分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或者说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减少,所以线框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线框以ab 边为轴转动时,线框的cd 边的右半段在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或者说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在发生变化,所以线框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线框以ad 边为轴转动(小于60°)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在减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线框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果转过的角度超过60°,bc 边将进入无磁场区,那么线框中将不产生感应电流(60°~300°).当线框以bc 边为轴转动时,如果转动的角度小于60°,则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始终保持不变(其值为磁感应强度与矩形面积的一半的乘积).4答案:开关位置接错解析:图中所示开关的连接不能控制含有电源的电路中电流的通断.而本实验的内容之一就是用来研究在开关通断瞬间,导致线圈B 内磁场变化,进而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但图中的接法却达不到目的.5.解析:(1)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在0~l v 时间段内有感应电流产生;线框离开磁场的过程,在2lv ~3l v时间段内有感应电流产生. (2)如图所示,图中磁通量最大值Φm =BS =Bl 2.答案:(1)0~l v 和2l v ~3l v(2)如解析图3、楞次定律1答案:C2答案:CD解析:先根据楞次定律“来拒去留”判断线圈的N极和S极,A中线圈上端为N极,B 中线圈上端为N极,C中线圈上端为S极,D中线圈上端为S极,再根据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A、B错误,C、D正确.3答案:BD解析:根据楞次定律的推广应用——面积“增缩减扩”可判BD正确.4答案:AD解析:根据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要反抗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本题的“原因”是回路中磁通量的增加,归根结底是磁铁靠近回路,“效果”便是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和磁铁的靠近,所以P、Q将相互靠近且磁铁的加速度小于g.5答案:C解析:导线ab向右加速运动时,M中产生顺时针方向且逐渐增大的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可判N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有收缩的趋势,C选项正确.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答案:D解析: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磁通量的变化率是表征磁通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磁通量变化越快,磁通量变化率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D 选项对;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的大小、磁通量的大小及线圈所在处的磁场强弱均无直接关系,ABC 选项错.2答案:B3答案:C解析: 根据E =n ΔΦΔt 可知:图甲中E =0,A 错;图乙中E 为恒量,B 错;图丙中0~t 0时间内的E 1大于t 0~2t 0时间内的E 2,C 正确;图丁中E 为变量,D 错.4答案:A解析:导体杆向右匀速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Blv ,R 和导体杆形成一个串联电路,由分压原理得U =Blv R +R ·R =12Blv ,由右手定则可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由N →M →b →d ,所以A 选项正确.5答案:(1)π4A 方向由B 流向A (2)1.5πV解析:(1)电流方向从B 流向A由E =n ΔφΔt 可得 :E =n πd 22ΔB4ΔtI =ER +r =n πd 22ΔB4Δt R +r =π4A . (2)U =IR ,解得:U =1.5πV.5、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1答案:A解析:a 粒子一直在恒定的磁场中运动,受到的洛伦兹力不做功,动能不变;b 粒子在变化的磁场中运动,由于变化的磁场要产生感生电场,感生电场会对它做正功,所以,A 选项是正确的.2答案:C解析:鸽子两翅展开可达30cm 左右,所以E =BLv =0.5×10-4×0.3×20V =0.3mV. 3答案:CD解析:因为向里的磁场为正方向,对A 开始时是负的逐渐增大,即向外逐渐增大,根据楞次定律知电流方向是顺时针,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动势是不变的,即电流是恒定值且为正值,而要产生开始时是负的电流,故A 错误;对B 来说开始时是向外并逐渐减小,由楞次定律得电流是逆时针为负,且为恒定值,但0~1s 都是负的恒定值,B 错误;对于C 开始时是向里并逐渐增大,由楞次定律知电流为逆时针为负,并且0~0.5s 时为负,0.5~1.5s 时磁场已由向里开始减小,电流方向变成顺时针为正.故C 正确;对于D 开始时向里并逐渐增大产生负方向的电流,0.5s ~1.5s 磁场变成正方向逐渐减小,电流方向变为顺时针,故D 正确.4答案:1W解析:由(乙)图中可知,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那么在(甲)图的线圈中会产生恒定的感应电动势.由(乙)图可知,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ΔB /Δt =2T/s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螺线管中感应电动势E =n ΔΦ/Δt =nS ΔB /Δt =1500×20×10-4×2V =6V.电路中的感应电流I =E /(r +R 1+R 2)=6/(1.5+3.5+25)A =0.2A. R 2消耗的电功率P =I 2R 2=0.22×25W =1W.5答案:(1)2.8J (2)0.55J解析:(1)金属棒ab 机械能的减少量:ΔE =mgh -12mv 2=2.8J.(2)速度最大时金属棒ab 产生的电动势:E =BLv产生的电流:I =E /(r +R /2)此时的安培力:F =BIL由题意可知,所受摩擦力:F f =mg sin30°-F由能量守恒得,损失的机械能等于金属棒ab 克服摩擦力做功和产生的电热之和, 电热:Q =ΔE -F f h /sin30°上端电阻R 中产生的热量:Q R =Q /4联立以上几式得:Q R =0.55J.6、互感和自感1答案:C解析:线圈的自感系数由线圈本身的因素(如长度、面积、匝数等)决定,E自∝ΔI Δt,而不是E自∝ΔI,C对,A、B错,线圈中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电流增大时,电动势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反,D错.2答案:C3[答案] D[解析] 当开关S断开时,L与灯泡A组成回路,由于自感,L中的电流由原来数值逐渐减小,电流方向不变,A灯熄灭要慢;B灯电流瞬间消失,立即熄灭,正确的选项为D.4答案:B解析:S闭合时,由于与A灯串联的线圈L的自感系数很大,故在线圈上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B比A先亮,故A、C、D错,稳定后,由于与B灯连接的电阻很大,流过B灯支路的电流很小,所以B灯逐渐变暗,故B正确.5答案:B解析:因S1断开瞬间,L中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若此时S2闭合,则可能将电压表烧坏,故应先断开S2,B正确,A错误.不能在通电状态下拆除电源和电压表,因此C、D错误.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1答案:BCD解析:录音机在磁带上录制声音时,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使磁带上的磁粉被磁化,A项错误.自感现象说明磁场能够储存能量,互感现象说明磁场能够携带能量,B项正确.电磁炉利用涡流工作,交流感应电动机利用电磁驱动原理工作,C、D项正确.2答案:AD解析:这是涡流的典型应用之一.当指针摆动时,1随之转动,2是磁铁,那么在1中产生涡流,2对1的安培力将阻碍1的转动.总之不管1向哪个方向转动,2对1的效果总起到阻尼作用.所以它能使指针很快地稳定下来.3. 答案:AD解析:交流电频率越高,则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强,升温越快,工件电流相同,即电阻大,温度高,放热多.4. 答案:C解析:铜盘转动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楞次定律知,盘中有感应电动势,也产生感应电流,并且受到阻尼作用,机械能很快转化为电能进而转化为焦耳热,铜盘将很快停下,故C对,A、B、D错.5.答案:C解析:条形磁铁向右运动时,环1中磁通量保持为零不变,无感应电流,仍静止.环2中磁通量变化.根据楞次定律,为阻碍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的效果使环2向右运动.。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4. 用推广的Euclid算法求67 mod 119的逆元解:初始化:(1,0,119), (0,1,67)1:Q=119/67=1,(0,1,67) , (1,-1,52)2:Q=67/52=1,(1,-1,52), (-1,2,15)3:Q=52/15=3,(-1,2,15), (4,-7,7)4:Q=15/7=2,(4,-7,7), (-9,16,1)所以67-1 mod 119=1610.设通信双方使用RSA加密体制,接收方的公开钥是(e,n)=(5,35),接收到的密文是C =10,求明文M。

解:由n=35,易知35=5×7,进而ϕ(n)=ϕ(35)=24,由RSA加密体制可知,ed≡1 mod ϕ(n),即5d≡1 mod 24,所以d=5∴M=C d mod n=105 mod 35=511. 已知c d mod n的运行时间是O(log3n),用中国剩余定理改进RSA的解密运算。

如果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的计算代价,证明改进后的解密运算速度是原解密运算速度的4倍。

证明:RSA的两个大素因子p,q的长度近似相等,约为模数n的比特长度log n的一半,即(log n)/2,而在中国剩余定理中要计算模p和模q两个模指数运算,与c d mod n的运行时间规律相似,每一个模指数运算的运行时间仍然是其模长的三次幂,即O[((log n)/2)3]= O(log3n)/8,这样在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计算代价的情况下,总的运行时间为两个模指数的运行时间之和,即O(log3n)/8+O(log3n)/8=O(log3n)/4,得证。

12. 设RSA加密体制的公开钥是(e,n)=(77,221)。

(1) 用重复平方法加密明文160,得中间结果为1602(mod 221)=185,1604(mod 221)=191,1608(mod 221)=16,16016(mod 221)=35,16032(mod 221)=120,16064(mod 221)=35,16072(mod 221)=118,16076(mod 221)=217,16077(mod 221)=23,若敌手得到以上中间结果就很容易分解n,问敌手如何分解n解:由以上中间结果得16016(mod 221)=35=16064(mod 221),此即16064-16016=0 (mod 221)即(16032-1608) (16032+1608)=0 (mod 221)(120-16)(120+16)=0 (mod 221)104×136=0 (mod 221)由gcd(104,221)=13及gcd(136,221)=17,可知221的分解为221=13×17(2) 求解密密钥dd=e-1mod ϕ(221)=77-1 mod 12×16由扩展Eucild算法可得d=5。

作业4,5章

作业4,5章

第四章 对映异构作业参考答案问题4.4 下列构型式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对映的?1和2相同均是S 构型;3和4相同均是R 构型。

1、2和3、4是对映的。

问题4.5 判断下列化合物的构型是R 还是S ?(1) 和(2) 是R 构型;(3)和(4)是S 构型问题4.6 写出2,3,4—三羟基丁醛的四种异构体中各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R 或S )。

R RS SCHO OH OH H H CH 2OHS R CHOH H CH 2OHHOHO CHO OHH H CH 2OHHOHO S R CHOOH HH CH 2OH习题1、找出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对称面或对称中心,并推测有无手性,如有手性,写出其对映体。

FFClCl 有对称中心,无手性OMe MeOMeMe33有对称面,无手性3HH有对称面、对称中心,无手性习题2、1,2,3,4,5,6—环己六醇分子中,六个羟基在环平面的上下有下列几种排列方式,指出其对称面或对称中心,并判断有无手性。

1、2、3、4、5均有对称面,无手性;6有对称中心,无手性;7无对称面、无对称中心有手性;8有对称面、有对称中心无手性。

补充习题1、命名:(2S ,3R )—2,3—二氯戊烷补充习题2、将下列费歇尔投影式画成较稳定的纽曼投影式 ClHCH 3CH 3HHBr Cl C 2H 5Cl Br HHCH 3C 2H 5BrH C 2H 5O.ClH CH 3BrHC 2H 5O.补充习题3、下列化合物哪些属于对映体、非对映体、顺反异构、构造异构体或同一化合物? (1)非对映体 (2)对映体 (3)对映体 (4)顺反异构 (5)非对映体 (6)同一化合物 (7)构造异构体第五章 卤代烷作业参考答案问题5.3 写出下列卤代烷在消除反应中的主要产物。

问题5.4 写出叔丁基溴分别在甲醇和醋酸中溶剂解的机理。

(CH 3)3C+CH 3OH (CH 3)3COCH 3H+(CH 3)3COCH 3(CH 3)3CBr (CH 3)3C ++ Br (CH 3)3C+CH 3COOH(CH 3)3COCCH 3HO +H+(CH 3)3COCCH 3O问题5.5 下列反应中,哪一个化合物的反应速率较快?为什么? (1)1— 氯戊烷较快,原因:此反应属于S N 2反应伯>仲>叔 (2)叔丁基溴较快,原因:此反应属于S N 1反应叔>仲>伯(3)2—乙基—2—溴戊烷较快,原因:此反应属于S N 1反应叔>仲>伯 (4)与甲醇钠在甲醇溶液中反应较快,原因:甲醇钠亲核能力强。

信号与系统习题解答 (9)

信号与系统习题解答 (9)

0 7Ω 9Ω
ω
2Aj
2Aj /
3
2Aj /
由X
4 ()
2A 2
X1()
F{sin
10t}
得x4 (t)
F
1{X
4 ()}
4A
x1(t) sin
10t
x4(t)
(b)可取
x5(t) ( / 2A)sin 10t

x6 (t) x4 (t)x5 (t)
2x1(t)
sin
2
10t
2x1
10)
X 1 (
10)]
2A 2
X 1 ( )
F{sin
10t}
X1( 30)
2 Aj

2 Aj 3 9
-29Ω -27Ω
-33Ω -31Ω 2Aj
2 Aj 9
3
X1( 10)
2Aj /
2 Aj
3
-9Ω -7Ω
-13Ω -11Ω
0
2Aj /
X1( 10)
2Aj /
2 Aj
3
11Ω 13Ω
]
X 3() F{x1(t)x2 (t)} X1() X 2 () / 2
4 Aj 2
X1()
k 1
1 [ 2k 1
(
(2k
1)0 )
(
(2k
1)0 ]
2 Aj
k 1
1 2k
1
[
X1
(
(2k
1)0 )
X 1 (
(2k
1)0 ]
k 1
2 Aj (2k
1)
[
X
1
(
(2k

统计学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 动态数列一、单项选择1、关于发展水平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 、发展水平又称为动态数列水平B 、发展水平实际就是动态数列中的各项具体的指标值C 、发展水平往往表现为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一般用i a 表示2、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D )A 、工资总额B 、国内生产总值C 、商品销售额D 、固定资产价值3、某企业2005年至2011年月人均收入分别为4450元、4550元、4615元、4625元、4750元、4900元和5400元,该企业月人均收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A 、103.3%B 、102.8%C 、98.6%D 、105.3%4、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是 ( D )A 、1221321-+++++-n a a a a a n n B 、∑∑f afC 、nf a ∑D 、na ∑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B )A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C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D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6、某企业2012年6月30日职工人数为435人,7、8、9月末职工人数分别为452人、462人和576人,则该企业第三季度平均职工人数为 ( C )A 、497人B 、496人C 、473人D 、475人7、某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比2010年增长15%,2010年比2009年增长12%,2009年比2008年增长10%,则2011年比2008年增长 ( D )A 、37%B 、18%C 、41.5%D 、41.7%8、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的增长量 ( A )A 、逐年增加B 、逐年减少C 、保持不变D 、无法判断9、以1978年为基期,2011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 D )A 、30次方B 、31次方C 、32次方D 、33次方10、平均发展速度是 ( C )A 、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 、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 、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 、增长速度加上100%11、下列数列中属于动态数列的是 ( D )A 、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 、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D 、进出口总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12、说明现象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13、若现象大体上以相同的二级增长量增(减)变动,则宜适合拟一条( B )A、直线B、抛物线C、指数曲线D、双曲线14、若社会经济现象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时,这种发展趋势呈现为一条( B )A、抛物线B、直线C、指数曲线D、双曲线15、各月季节比率之和为( D )A、100%B、400%C、1000%D、1200%二、多项选择1.下列哪些属于时期数列(AD )A、历年旅客周转量B、某金融机构历年年末贷款余额C、历年黄金储备D、历年图书出版量E、历年职工平均工资2.某商场各季度末的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则该动态数列(BCE)A、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E、全年平均每季的商品库存额是个动态平均数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CD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高次方程法E、加权平均法4.某企业今年实现利税1000万元,比去年增加200万元,则利税额今年与去年相比(ADE )A、增加200万元是增长量B、发展速度为120%C、增长速度为20%D、发展速度为125%E、增长速度为25%5.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BCD )A、因素分析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间隔扩大法E、同期平均法6.已知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2008年为102.5%,2009年为103%,2011年为105%,2011年对于2007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8%,则(BCE )A、2010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13%B、2010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06.45%C、2011年的粮食产量比2009年增加5%D 、2011年的粮食产量比2006年增加118%E 、该地区粮食产量的总速度为118%三、计算试计算:①甲、乙两国各自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以2006年为基期);②2011年以后两国均按各自速度增长,甲国的产量何时才能赶上乙国? ③如果甲国要在2017年赶上乙国的产量,则2011年后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应该是多少?)(2.30344.146.24522013万元)(=⨯+=yxy c 4.146.245+=∴。

必修一第四章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必修一第四章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第一节(P80课后习题)1.(1)⑧⑩(2)④⑤⑥⑦⑨(3)①②③④2.3.Na2SiO3 + H2SO4 = H2SiO3+Na2SO4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与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D。

)5.铁不与烧碱反应,而普通玻璃坩埚、石英坩埚、陶瓷坩埚都含有大量的SiO2,能与NaOH反应,高温下反应更容易:SiO2+2NaOH=Na2SiO3+H2O,因此对坩埚造成腐蚀。

6.精选的河沙主要是SiO2晶体,硬度为7,而一般玉石的硬度在6~7之间。

7.SiO2+2NaOH=Na2SiO3+H2O 、8.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主要应用于信息技术和光电池等方面。

9.(1)还原剂(2)化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剂(3)SiO2 (沙滩物质)—Si(粗)— Si(纯)—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10.(1)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异:电子层数不同。

不在同一横行,位于同一纵列。

(2)单质都有晶体形和无定形两种。

硅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而碳单质不是。

(3)CO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

CO2常温下为气体,而SiO2为非常坚硬的固体。

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能被C还原等。

11.(1)n(Na2O):n(CaO):n(SiO2)=1:1:6化学式为:Na2O •CaO•6 SiO2(2)纯碱:10t×13%÷(62/106) ÷95%×31≈73 t石灰石:10t×11.7%÷(56/100) ÷80%×31≈81 t石英:10t×75.3%÷95%×31≈246 t第四章第二节(P87课后习题)1.氯气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灭水中的病菌。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1 、什么是滑移与孪生?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为什么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 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答: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

孪生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

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

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生的,称退火孪晶。

铜是面心立方,锌、镁是密排六方,故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2 、根据纯金属及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可以有几种强化金属性能的方式?答: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晶强化。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其塑性变形过程也与多晶体纯金属相似。

但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称固溶强化。

当在晶内呈颗粒状弥散分布时,第二相颗粒越细,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略有下降,这种强化方法称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

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和合金尤为重要。

3 、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开始感觉省劲,后来逐渐感到有些费劲,最后铁丝被弯断。

试解释过程演变的原因?答: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铁丝会发生冷塑性变形。

随着弯折的持续,铁丝的冷塑性变形量会增加,从而发生加工硬化,此时,铁丝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故逐渐感到有些费劲。

进一步弯折时,铁丝会因为超过疲劳强度而被弯断。

4 、什么是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金属中的点缺陷及位错近距离迁移而引起的晶内某些变化。

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

《材料性能学》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材料性能学》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2 a
4F 100 106 3.14 (12.5 103 ) 2 =100(MPa) F =12265.6(N) 4 d2
从以上计算看出,在分析或者绘制 S-N 曲线时,务必清楚地指出 S 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6. 证明:由题意知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满足 Paris 公式,即
min =75/125=0.6 max
2. 根据题意,本题 S-N 曲线中 S 代表应力幅(即 2a),
(1)图中,表示寿命超出对应周次。 (2)从图中读出设计寿命 1E5 次,则对应的最大应力幅为 350MPa。 4. 给出了 S-N 曲线, 拉压对称循环, 应力比 r=-1, 疲劳平均应力为m=0. 但在做相关计算时, 必须指明 S 所代表的具体意义:最大应力幅?还是最大应力? (I)图中 S 是最大应力max,曲线代表的是max-N: (1) 从图中读出 1045 钢的疲劳极限(最大应力)为 330MPa 则应力幅(2a)=2max=660MPa= 直径 d=6.52(mm) 考虑安全系数为 2,则允许的最小直径为 6.52 2 =9.22(mm)
max
4 Fmax 100 106 3.14 (12.5 103 ) 2 =100(MPa) F =12265.6(N) max 4 d2
对称拉压循环,因此循环载荷幅度 F Fmax Fmin 2 Fmax =24531(N) (II) 图中 S 是最大应力幅 2a,即曲线代表的是 2a-N (1) 则应力幅(2a)=330MPa= 直径 d=9.22(mm) 考虑安全系数为 2,则允许的最小直径为 9.22 2 =13.04(mm) (2) F Fmax Fmin 2 Fmax =15000(N), 2 a

(完整版)固定收益证券(姚长辉)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完整版)固定收益证券(姚长辉)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 持续期与凸性1、有效持续期为105.5100//102.5 5.37%1effective P P D P y y -+-+--===-所以有效持续期为5.37%。

2、根据1的结果,D=5.37%△P=D*1%=5.37%P’=102.5*(1+5.37%)=1086债券价格为108元3、(不会)参考答案:因为是浮动利率债券,所以比率持续期接近0.5。

4、5.49%*98.63*2=10.79债券价格的变化为10.795、设N 3为持有3年期零息债券的数目,N 20为持有20年期债券数目投资者权益在初始状态下的金额持续期为3*200-185*9=-1065为了让资产组合与负债在持续期上匹配,并且要保证权益价值,因此建立下面的策略100N 3+100N 20=200003N3+20N20-185*9=0N3=137.35, N20=62.65即投资者应当持有3年期零息债券数量为137.35个单位,价值13735,持有20年期零息债券数量为62.65个单位,价值为6265。

6.已知,一年期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5.02%时,价值为51.60,到期收益率为4.98%时,价值为51.98。

∵Ω=Δ金额/P D e=(P-P’\y+– y-)/P在到期收益率为5%时,Ω= D e,(5%为中点)∴Δ金额=P-P’\y+– y-代入,得Δ金额=(51.98-51.6)/(5.02%-4.98%)=950∴Δ金额=950*1%=9.57已知,一年期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5.02%时,价值为51.60,到期收益率为5.06%时,价值为51.40。

同理,得Δ金额=51.60-51.4/5.06%-5.02%=500∴Δ金额=500*1%=58.当到期收益率为5.02时Г=D1-D2/Δ=9.5-5/0.04%=112.5%=⨯+⨯-⨯=-9、D15.4210100025.761525039.9846130030118.605 3D=90355.8又14%V 770.051000645.04250573.211300186137=⨯+⨯-⨯=所以解得11%17%V 186********.8=95781.2V 186********.8=267192.8=-=+资产负债表资产净值与利率的关系图如下:0.411000 1.04250 2.9013003100Γ=⨯+⨯-⨯=-119310091395022∆=⨯Γ=⨯=14%11%17%V 770.051000645.04250573.211300186137V 95781.21395081831.2V 267192.813950253242.8=⨯+⨯-⨯='=-='=-=资产负债表资产净值与利率的关系图如下:10、1)79.20151.110001.1200073=+2)设两年期零息债券投资x ,十年期投资y 比例,则有:372000/1.1 2.92821000/1.1x y ==所以根据x+y=1,得到x=74.4%;y=25.6%3)利率突然上升,组合亏损11、(1)、一年期的即期收益率为1r =10016%94.3-=两年期的即期收益率2r ()212109.59.5105.40311r r +=++ 解得27%r =三年期的即期收益率为()33310017.5%1+r r =-=(2)、()()()201,210016%110017%f ⨯++=⨯+解得01,28.01%f =()()()()301,202,310016%1110017.5%f f ⨯+++=⨯+解得02,38.51%f =(3)、99.56(4)、()()239%9%9%10016%17%17.5%FV FV FV FV +=+++++解得FV=90.35()29%9%93.6916%17%FV FV FV P ⨯⨯+=+=++()29%9%93.6911FV FV FV P r r ⨯⨯+=+=++解得7%r ≈(5)、()()()()2323771077710716%117%17.5%11y y y ++=++++++++()()2377107231111% 2.611M y y y y +⨯+⨯+++Ω=⨯=+(6)2.61%(7)因为凸性的存在,在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会上升,但上升的幅度比单单通过持续期估计的价格上升幅度来得大;而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的幅度,要小于单单通过持续期估计的价格下降的幅度。

结构力学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 第四章习题 参考答案2005级4-1 图示抛物线拱的轴线方程24(fy x l l=−)x ,试求截面K 的内力。

解:(1) 求支座反力801155 kN 16AV AV F F ×=== 0805(5580)0.351500.93625 kN 16BV BV F F ×==−×+×== 0Mc 55880350 kN 4H F f ×−×===(2) 把及代入拱轴方程有:16m l =4m f =(16)16xy =−x (1)由此可得:(8)tan '8x y θ−==(2) 把截面K 的横坐标 ,代入(1),(2)两式可求得: 5m x ==>, 3.44m y =tan 0.375θ= 由此可得:20.56θ= 则有sin 0.351θ=,cos 0.936θ=最后得出截面k 处的内力为: (上标L 表示截面K 在作用力左边,R 则表示截面在作用力右边)055550 3.44103 kN m K H M M F y =−=×−×=i0cos sin 550.936500.35133.93 kN L sK s H F F F θθ=−=×−×= (5580)0.936500.35140.95 kN R sK F =−×−×==40.95 KN 0sin cos 550.351500.93666.1 kN L NK s H F F F θθ=+=×+×= (5580)0.351500.93638.03 kN R NK F =−×+×=4-2 试求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内力。

解:(1)以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方向为Y 轴取直角坐标系,可得K 点的坐标为:2m6mK K x y =⎧⎪⎨==⎪⎩ (2)三铰拱整体分别对A ,B 两点取矩,由平衡方程可解得支座反力:0 20210500 20210500 2100A By B Ay x Ax M F M F F F ⎧=×−××⎪⎪=×+××⎨⎪=−×=⎪⎩∑∑∑=== => 5 kN ()20 kN () 5 kN ()Ay Ax By F F F =−⎧⎪=−⎨⎪=⎩向下向上向左(3)把拱的右半部分隔离,对中间铰取矩,列平衡方程可求得横拉杆轴力为:CN 0 105100MF =×−×∑=>N 5 kN F =(4)去如图所示的α角,则有:=>cos 0.6sin 0.8θθ=⎧⎨=⎩于是可得出K 截面的内力,其中:22(6)206525644 kN m 2K M ×=−+×−×−×=isK F (20265)sin 5cos 0.6 kN θθ=−×−×−×=− NK F (20265)cos 5sin 5.8 kN θθ=−−×−×−×=−13K M F r Fr ==(内侧受拉) K 截面作用有力,剪力有突变 且有01sin3032LSK 2F F F F =−=−×=− (2) 22R SK F FF F =−=(3)011sin30(326NKF F F F ==×=拉力)(4)4-4 试求图示三铰拱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合理拱轴线方程。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4-05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在IPv4的地址中,所有的地址都是32个二进制位,并且可记为IP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IP地址被分为A、B、C、D、E五类,如下图所示。

A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1字节,最前面的1位是0。

B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2字节,最前面的2位是10。

C类地址:网络号字段为3字节,最前面的3位是110。

D类地址:用于多播,最前面的4位是1110。

E类地址:保留今后使用,最前面的4位是1111。

IP 地址特点如下:1.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机构;2.IP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3.具有相同网络号的主机集合构成一个网络,因此,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

具有不同网络号的局域网互连必须使用路由器;4.所有分配到网络号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4-07 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答:如下图所示,IP地址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位于MAC帧的首部。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地址,数据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由于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

要使这些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因此由用户或用户主机来完成这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统一的IP地址把这个复杂问题解决了。

连接到因特网的主机只需拥有统一的IP地址,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那样简单方便,当需要把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时,调用ARP的复杂过程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的,而用户是看不见这种调用过程的。

因此,在虚拟的IP网络上用IP地址进行通信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4-09 试回答下列问题:(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代表什么意思?(2)一网络的现在掩码为255.255.255.248,问该网络能够连接多少个主机?(3)一A 类网络和一B 类网络的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的子网掩码有何不同?(4)一个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4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4-4】已知X和Y,试用它们的变形补码计算出X + Y,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3)X = -0.10110,Y = -0.00001解:[X]补= 1.01010 [Y]补= 1.111111 1 . 0 1 0 1 0+ 1 1 . 1 1 1 1 11 1 . 0 1 0 0 1无溢出,X+Y = -0.10111【4-5】已知X和Y,试用它们的变形补码计算出X - Y,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3)X = 0.11011,Y = -0.10011解:[X]补= 0.11011 [-Y]补= 0.100110 0 . 1 1 0 1 1+ 0 0 . 1 0 0 1 10 1 . 0 1 1 1 0结果正溢【4-8】分别用原码乘法和补码乘法计算X * Y(1)X = 0.11011,Y = -0.11111法一:原码一位乘算法解:|X| = 0.11011→B |Y| = 0.11111→C 0→AA C 说明1 1 1 1 1C5 = 1, +|X|1 1 1 1 1 部分积右移一位→C5 = 1, +|X|0 1 1 1 1 部分积右移一位→C5 = 1, +|X|1 0 1 1 1 部分积右移一位→C5 = 1, +|X|0 1 0 1 1 部分积右移一位→C5 = 1, +|X|0 0 1 0 1 部分积右移一位→|X * Y| = 0.1101000101Ps = Xs ⊕ Ys = 0 ⊕ 1 = 1X*Y = -0.1101000101法二:补码一位乘算法解:[X]补= 0.11011→B [Y]补= 1.00001→C [-X]补= 1.00101 0→AA C 附加说明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1 1. 0 0 1 0 1 C4C5 = 10 -|X|1 1. 0 0 1 0 11 1. 1 0 0 1 0 1 1 0 0 0 0 1 部分积右移一位→+0 0. 1 1 0 1 1 C4C5 = 01 +|X|0 0. 0 1 1 0 1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0 部分积右移一位→+0 0. 0 0 0 0 0 C4C5 = 00 +00 0. 0 0 1 1 00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0 部分积右移一位→+0 0. 0 0 0 0 0 C4C5 = 00 +00 0. 0 0 0 1 10 0. 0 0 0 0 1 1 0 1 1 1 0 0 部分积右移一位→+0 0. 0 0 0 0 0 C4C5 = 00 +00 0. 0 0 0 0 1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0 部分积右移一位→+1 1. 0 0 1 0 1 C4C5 = 10 -|X|1 1. 0 0 1 0 1[X*Y]补= 11.0010111011X*Y = -0.1101000101【4-10】计算X/Y(2)X = -0.10101,Y = 0.11011原码恢复余数法:解:|X| = -0.101010→A |Y| = 0.110110→B [-|Y|]补= 1.00101 0→C0 0. 1 0 1 0 1 0 0 0 0 0 0+1 1. 0 0 1 0 1 -|Y|1 1. 1 1 0 1 0 <0+0 0. 1 1 0 1 1 +|Y|0 0. 1 0 1 0 1 0 0 0 0 0 0 商00 1. 0 1 0 1 0 0 0 0 0 0 0 左移←+1 1. 1 1 0 0 1 -|Y|0 0. 0 1 1 1 1 0 0 0 0 0 1 >0,商10 0. 1 1 1 1 0 0 0 0 0 1 0 左移←+1 1. 0 0 1 0 1 -|Y|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0,商10 0. 0 0 1 1 0 0 0 0 1 1 0 左移←+1 1. 0 0 1 0 1 -|Y|1 1. 0 1 0 1 1 <0+0 0. 1 1 0 1 1 +|Y|0 0. 0 0 1 1 0 0 0 0 1 1 0 商00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左移←+1 1. 0 0 1 0 1 -|Y|1 1.1 0 0 0 1 <0+0 0. 1 1 0 1 1 +|Y|0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商00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左移←+1 1. 0 0 1 0 1 -|Y|1 1. 1 1 1 0 1 <0+0 0. 1 1 0 1 1 +|Y|0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商0Qs = Xs⊕Ys = 0⊕1 = 1Q = -0.11000,R = 0.11000*2-5【4-11】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部分均用补码表示,按照浮点数的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题(2)X = 2-101*0.101100,Y = 2-100*(-0.101000)解:[X]补= 1011;0.101100[Y]补= 1100;1.011000对阶:△E = Ex – Ey = -5 -(-4)= -1Ex < Ey,将Mx右移一位,Ex+1→Ex[X]’补=1011;0.010110尾数求和:0 0. 0 1 0 1 1 0+1 1. 0 1 1 0 0 01 1. 1 0 1 1 1 0尾数结果规格化:尾数左移1位,阶码减1[X+Y]补=1011;1.011100X+Y = (-0.100100)*2-101减法算法过程略,X-Y = 0.111110 * 2-100【4-13】用流程图描述浮点除法运算的算法步骤设:被除数X = Mx * 2Ex; 除数Y = My * 2 Ey。

信号与系统 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信号与系统 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题图 4-3-1 解:
11
第四章 傅立叶分析
第 4 章 习题参考答案
4-3-7
1)x(t)是实周期信号,且周期为 6; 3)x(t) = −x(t − 3)
1 3
设某信号x(t)满足下述条件:
2)x(t)的傅里叶系数为ak ,且当k = 0 和 k > 2时,有ak = 0;
1
4) ∫−3 |x(t)|2dt = 6 2 5)a1是正实数。
第四章 傅立叶分析
第 4 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 4 章 习题参考答案
4-1 思考题 答案暂略 4-1 练习题 4-2-2 已知三个离散时间序列分别为 x1 ( n) = cos
2πn 2πn , x3 (n) = e , x 2 (n) = sin 25 10
π x (t ) = sin 4π t + cos 6π t + 时,试求系统输出 y (t ) 的傅立叶级数。 4
解:
3
第四章 傅立叶分析
第 4 章 习题参考答案
4因果系统: y(t) + 4y(t) = x(t)
式中x(t) 为系统输入,y(t)是系统输出。在下面两种输入条件下,求输出y(t)的傅里叶级数 展开: 1)x(t) = cos2πt ;
2
2
= 3 ) f ( t ) Sa (100t ) + Sa
解:
( 60t ) 4)
sin(4π t ) , −∞ < t < ∞ πt
9
第四章 傅立叶分析
第 4 章 习题参考答案
4)T=1/4 4-2-27 设 x(t ) 是一实值信号,在采样频率 ω s = 10000π 时, x(t ) 可用其样本值唯一确定

第4章习题答案

第4章习题答案

第4章形状与位置公差习题答案一、1._A B_。

2._A C D 。

3._A B_。

4._B D 。

5._B D 。

6._C D E 。

7._A C E 。

8. B C E 。

9. B D 。

10._A D E 。

11._A D 。

二、1.公差带的形状相同(为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圆柱度不涉及基准,其方向和位置可随实际要素不同而浮动,只能控制被测要素形状误差的大小,跳动公差涉及基准,跳动公差带的位置是固定的。

2.距离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

直径等于公差值φ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

3.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4.距离等于公差值t,对称于基准中心平面(或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5.直径等于公差值φt 、轴线垂直于基准平面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6.径向圆跳动误差,径向圆跳动误差。

7.同轴度公差不小于跳动公差。

8.是相同的,浮动的,固定的。

9.直径等于公差值φ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该圆柱面的轴线按给定的角度倾斜于基准平面,直径等于公差值φt的圆柱面所限定的区域。

10. mm。

11.Φ,Φ ,Φ。

12.Φ,Φ,Φ。

13.Φ,Φ。

14.Φ,Φ。

15.最大实体边界,Φ20 , 0 。

五、1、图4-36图4-373、a) b)20H7(c ) (d )图4-384、。

运筹学第四章作业的参考答案

运筹学第四章作业的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的参考答案151P 5、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凸函数.(3)31322123222126293)(x x x x x x x x x x f ++-++=解: )(x f 的Hesse 矩阵为⎪⎪⎪⎭⎫⎝⎛--=∇1862662222)(2x f .)(2x f ∇的各阶主子式分别为.01862662224,07218666,03418222,086222,018,06,02=-->=>=>=-->>>因而)(2x f ∇为半正定矩阵,所以)(x f 是凸函数。

152P 9、用0.618法求以下问题的近似解 5060212)(min 230+-+-=≥t t t t t ϕ已知函数的单谷区间]5.3,5.0[,要求最后区间精度8.0=ε。

解:迭代过程用下表给出:第三轮迭代开始时有ε=<=-=-8.0708.0646.1354.2a b 。

所以近似最优解为084.2*=t 。

152P 14、求以下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1)2122122211620)(2)(min x x x x x x x f --+++=解:化简目标函数,得.1620223)(21212221x x x x x x x f --++=所以,)(x f 的Hesse 矩阵为⎪⎪⎭⎫ ⎝⎛=∇4226)(2x f . 因为)(2x f ∇是正定矩阵,所以)(x f 是凸函数。

另一方面,目标函数的梯度向量为 .)1624,2026()(1221Tx x x x x f -+-+=∇ 令0)(=∇x f ,即⎩⎨⎧=-+=-+01624020261221x x x x , 求得目标函数的驻点为T x )514,512(*=. 所以,原问题的最优解为T x )514,512(*=.152P 16、求最速下降法求解以下问题,要求迭代进行三轮。

(1)22212131min x x +,取初始点.)2,3(0T x = 解:由题意知.),32(),()(2121T T x x x f x f x f =∂∂∂∂=∇ 第一轮迭代:T x f p )2,2()(00--=-∇=。

结构力学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 第四章习题 参考答案2005级4-1 图示抛物线拱的轴线方程24(fy x l l=−)x ,试求截面K 的内力。

解:(1) 求支座反力801155 kN 16AV AV F F ×=== 0805(5580)0.351500.93625 kN 16BV BV F F ×==−×+×== 0Mc 55880350 kN 4H F f ×−×===(2) 把及代入拱轴方程有:16m l =4m f =(16)16xy =−x (1)由此可得:(8)tan '8x y θ−==(2) 把截面K 的横坐标 ,代入(1),(2)两式可求得: 5m x ==>, 3.44m y =tan 0.375θ= 由此可得:20.56θ= 则有sin 0.351θ=,cos 0.936θ=最后得出截面k 处的内力为: (上标L 表示截面K 在作用力左边,R 则表示截面在作用力右边)055550 3.44103 kN m K H M M F y =−=×−×=i0cos sin 550.936500.35133.93 kN L sK s H F F F θθ=−=×−×= (5580)0.936500.35140.95 kN R sK F =−×−×==40.95 KN 0sin cos 550.351500.93666.1 kN L NK s H F F F θθ=+=×+×= (5580)0.351500.93638.03 kN R NK F =−×+×=4-2 试求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内力。

解:(1)以水平方向为X 轴,竖直方向为Y 轴取直角坐标系,可得K 点的坐标为:2m6mK K x y =⎧⎪⎨==⎪⎩ (2)三铰拱整体分别对A ,B 两点取矩,由平衡方程可解得支座反力:0 20210500 20210500 2100A By B Ay x Ax M F M F F F ⎧=×−××⎪⎪=×+××⎨⎪=−×=⎪⎩∑∑∑=== => 5 kN ()20 kN () 5 kN ()Ay Ax By F F F =−⎧⎪=−⎨⎪=⎩向下向上向左(3)把拱的右半部分隔离,对中间铰取矩,列平衡方程可求得横拉杆轴力为:CN 0 105100MF =×−×∑=>N 5 kN F =(4)去如图所示的α角,则有:=>cos 0.6sin 0.8θθ=⎧⎨=⎩于是可得出K 截面的内力,其中:22(6)206525644 kN m 2K M ×=−+×−×−×=isK F (20265)sin 5cos 0.6 kN θθ=−×−×−×=− NK F (20265)cos 5sin 5.8 kN θθ=−−×−×−×=−13K M F r Fr ==(内侧受拉) K 截面作用有力,剪力有突变 且有01sin3032LSK 2F F F F =−=−×=− (2) 22R SK F FF F =−=(3)011sin30(326NKF F F F ==×=拉力)(4)4-4 试求图示三铰拱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合理拱轴线方程。

《第4章生产理论》课后作业(参考答案-新)

《第4章生产理论》课后作业(参考答案-新)

《第四章生产理论》课后作业(参考答案)P152~154.3、解:(1)由生产函数Q=2KL-0.5L2-0.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5L2-0.5×102=20L-0.5L2-50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 L=20L-0.5L2-50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 L=TP L/L=20-0.5L-50/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dTP L/dL=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令dTP L/dL=0,即:dTP L/dL=20-L=0,解得:L=20,且d2TP L/dL2=-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0时,劳动的总产量TP L达到极大值。

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令dAP L/dL=0,即:dAP L/dL=-0.5L-50L-2=0,解得:L=10(负值舍去),且d2AP L/dL2=-100L-3<0,所以,当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达到极大值。

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P L=MP L。

由(2)已知,当L=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达到最大值,即相应的最大值为:AP L(max)=20-0.5×10-50/10=10以L=10代入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 L=20-L,得:MP L=20-10=10。

很显然,当AP L=MP L时,AP L一定达到其自身的极大值,此时劳动投入量为L=10。

4、解:(1)生产函数Q=min(2L,3K)表示该函数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所以,厂商进行生产时,总有Q=2L=3K。

因为已知产量Q=36,所以,相应地有L=18,K=12。

钢结构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钢结构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钢结构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4.1 验算由2L63×5组成的水平放置的轴心拉杆的强度和长细比。

轴心拉力的设计值为270KN ,只承受静力作用,计算长度为3m 。

杆端有一排直径为20mm 的孔眼(图4.37),钢材为Q235钢。

如截面尺寸不够,应改用什么角钢?注:计算时忽略连接偏心和杆件自重的影响。

解:查表2228.12,215cm A mm N f == 有孔洞,∴危险截面是孔洞所在的正截面 22102852021028.12mm A n =⨯⨯-⨯=∴此截面能承受的最大轴力为:KN N KN f A N n 27002.2212151028][=<=⨯=⋅= ∴不满足要求改用Q235,2L63×6,查得A=14.58cm 2,cm i cm i y x 98.2,93.1==22125852021058.14mm A n =⨯⨯-⨯=∴2232156.214125810270mm N f mm N A N f n =<=⨯==∴实实际应力长细比: 350][4.15593.1300=<===λλx x i l 350][7.10098.2300=<===λλy y i l满足要求。

4.2 一块━400×20的钢板用两块拼接板━400×12进行拼接。

螺栓孔径为22mm ,排列如图4.38所示。

钢板轴心受拉,N=1350KN (设计值)。

钢材为Q235钢,解答下列问题:(1)钢板1-1截面的强度够否?(2)是否还需要验算2-2截面的强度?假定N 力在13个螺栓中平均分配,2-2截面应如何验算?(3)拼接板的强度够否?解:查表得t=20钢板220205mm N f =,t=12钢板220215mm N f = (1)在1-1截面,20厚钢板266802022320400mm A n =⨯⨯-⨯=220232051.2026680101350mm N f mm N A N n =<=⨯=∴12厚拼接板2801612)223400(2mm A n =⨯⨯-⨯=212232154.1688016101350mm N f mm N A N n =<=⨯=∴所以,1-1截面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1.解:
(1) ν= F(J') - F(J'') = B(J+1)J - D J 2 (J+1)2 - BJ(J-1) + D(J-1) 2 J 2 = 2JB - 4J 3D
两同位素的差为:∆ν= 2J(∆B)
(2) J' =10,∆ν= 2⨯10(0.0015)B = 0.03B
对于H 35Cl ,B = 10.60, ∆ν= 0.318 cm -1
2.解:
(1)首先求出J 值。

106.0 = 2B(J 1+1), B = 10.6 cm -1
J 1 + 1 = 5, J 1 = 4; 233.2 = 2B(J 2+1) J 2 + 1 = 11, J 2 =10
J 1 = 4和J 2 = 10处谱线强度相等。

(2)N J4 = N J10 根据Bolzman 分布,有:
(2J 1+1)kT hc J BJ e /)1(11+-= (2J 2+1) kT hc J BJ e /)1(22+-
kT hc B e /)20110(921-= 90B T
44.1= 0.8473 T = 1621 K 3. 解:
求J *最大值时的表达式:
N J = (2J+1) kT hc J J B e /)(2+-
dJ
dN J =2kT hc J J B e /)(2+--(2J+1) kT hc J J B e /)(2+-(2J+1)kT hcB [2-(2J+1)2kT hcB ]=0 (2J+1)2=Bhc kT 2 2J+1=2
12⎪⎭⎫ ⎝⎛Bhc kT Bhc kT J 2*max =-21=0.5896B T -2
1 当B =1.92, T = 300 K
J max =7.37-0.5 ≈ 7 J 值在7时为最大。

4. 解:
Raman 线,为 ∆J=2
∆ν= F(J+2)-F(J) = B(J+2)(J+B)-BJ(J+1) = 4BJ+6B J = 0, 1, 2, ⋯⋯
(1)所有能级都出现:
J=0 ∆ν= 6B v 0 J = 0 1 2
J=1 ∆ν= 10B
J=2 ∆ν = 14B 6B
(2)类似于CO 2,奇数能级不出现, v 0 J=0 J=2
J=0 ∆ν= 6B
J=2 ∆ν=14B 6B 14B
(3)类似于O 2, 偶数能级不出现, v 0 J=1 J=3
J=1 ∆ν= 10B
J=3 ∆ν=18B 10B 18B
它们的比值分别为:1)6B/10B=3:5 2)6B/14B=3:7 3)10B/18B=5:9
5. 解:
(1) 属于振转光谱:
2780.75 2802.38 2823.75 2844.85 2865.67 2906.43 2926.35 2945.95 2965.21
差值: 21.63 21.37 21.10 20.82 40.76 19.92 19.60 19.66
ω0=2
1(2865.67+2906.43)=2886.05 cm -1 以上各个谱线的归属为:
R(支) : R(0) 2906.43 P(支): P(1) 2865.67
R(1) 2926.35 P(2) 2844.85
R(2) 2945.95 P(3) 2823.75
R(3) 2965.21 P(4) 2802.38
P(5) 2780.75
5668.0 和 8347.0 分别为第一泛频和第二泛频
(2) R(J ’’) – P(J ’’) = 4 B V ’(J+2
1) R(J-1) – P(J+1) = 4 B V ’’(J+2
1) 所以: 求B V ’
J=1
6
1(2926.35-2865.67)=10.11 cm -1 J=2 10
1(2945.95-2844.85)=10.11 cm -1 J=3 141(2965.21-2823.75)=10.10 cm -1
求他们的均值:
B V ’=10.11 cm -1
求B V ’’
R(0)-P(2)=
6
1(2906.43-2844.85)=10.26 cm -1 R(1)-P(3)=10
1(2926.35-2823.75)=10.26 cm -1 R(2)-P(4)=14
1(2945.95-2802.38)=10.25 cm -1 R(3)-P(5)=181(2965.21-2780.75)=10.25 cm -1 求他们的均值:
B V ’’=10.26 cm -1
所以: B 0=10.26 cm -1, B 1=10.11 cm -1
又因为: B 1=B e -
2
3αe B 0=B e -21αe αe = B 0- B 1=0.15 cm -1
B e =10.26+0.075=10.34 cm -1
(2) 此外,还能求出以下常数
实验值 ∆G ∆2G 0----1
2886.05 2886.05 0----2
5668.0 2782.0 -104 0----3 8374.0 2879.0 -103
ωe x e =∆G/2=51.75 cm -1
ωe =2886.05+103.5=2989.05 cm -1
cm dyn c k e /102.544222222⨯=μωπ=μν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