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分析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中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以及供求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表示。
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通常是一个上升的曲线。
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通常是一个下降的曲线。
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为市场均衡点,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供求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价格、收入、替代品和互补品等。
首先,价格是影响供求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当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升时,供给量通常会增加,因为生产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与此同时,需求量通常会下降,因为消费者可能会寻找替代品或减少购买。
反之,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通常会减少,需求量则会增加。
其次,收入也是影响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他们通常会购买更多的商品或服务,从而增加需求量。
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时,他们可能会减少购买,导致需求量下降。
此外,替代品和互补品也会对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替代品是指可以替代原有商品或服务的其他商品或服务,互补品是指与原有商品或服务相互补充的其他商品或服务。
当替代品的价格下降时,原有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通常会下降。
而当互补品的价格下降时,原有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通常会增加。
三、供求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供求关系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当供给量和需求量处于均衡状态时,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而,当供求关系失衡时,市场可能出现供过于求或需求过于旺盛的情况,导致资源的浪费或短缺。
供求关系解析探究市场中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供求关系解析探究市场中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学中,供求关系是市场上价格和数量之间的重要关系。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供求关系,本文将探究市场中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供求曲线的示意图供求曲线是用来表示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
下图示意了供需曲线的交点:图片:供需曲线示意图在上图中,横轴表示商品或服务的数量,纵轴表示价格。
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表示数量增加时价格上升,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表示数量增加时价格下降。
供给和需求的交点即为市场的均衡点,其中价格和数量都相互匹配。
二、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因素1. 供给影响因素:-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增加会使供给量减少,产生供给曲线的左移。
- 生产技术:技术的进步会提高生产效率,使供给量增加,产生供给曲线的右移。
- 预期利润:高预期利润会吸引更多的生产者进入市场,使供给量增加,产生供给曲线的右移。
2. 需求影响因素:- 收入水平:当收入水平提高时,人们的购买力增加,需求量增加。
- 代替品价格:如果代替品价格上升,人们会选择购买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 偏好和趋势:消费者的偏好和趋势对需求产生影响,如时尚潮流的改变会导致某些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
三、供求关系的分析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时,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都会增加。
当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时,市场上的价格下降,而数量增加。
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时,价格可能上升或下降,而数量会增加。
供求关系的变化还会影响市场的均衡点。
如果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会下降,而均衡数量会减少。
如果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会上升,而均衡数量会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可能引发市场的供需失衡。
当供给超过需求时,市场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价格下降,数量增加。
相反,当需求超过供给时,市场会出现需求过于供应的情况,价格上升,数量减少。
市场在短期内可能出现供需失衡,但长期来看,供给和需求会逐渐趋于平衡。
第2章供给需求分析
❖ 供给函数:
❖ Q=f(P, Pm, Pc, T, I, ,E,M…)
❖ 其中,Q为某商品的供给量;
❖
P为该商品的价格;
❖
Pm为该商品生产要素的价格;
❖
Pc为该商品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
T为厂商对该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
I为生产中可相互替代的产品的价格;
❖
E为政府的税收和产业政策;
❖
M为该商品的市场饱和程度。
❖ 供给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价格与对应的 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价格 10 8 6 4 2
供给 100 80 60 40 20 量
❖ 供给曲线: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可 记为: Qs=f(P)
四、供给规律(法则)
❖ 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在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 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P
❖
Pm为该商品替代品的价格;
❖
Pc为该商品互补品的价格;
❖
T为消费者的偏好;
❖
I为消费者的收入;
❖
E为消费者对该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
A为广告费;
❖
M为该商品的市场饱和程度。
2.需求曲线
❖ 简化的需求函数是一个
一元函数,它在平面坐
P
标上的轨迹称为需求曲
线。用D表示,每个点
的坐标代表价格与需求
D
量之间的一组对应关系
❖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 消费者有欲望购买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或 服务的数量。在这里需要指出,需求不是指 消费者实际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也 不是消费者想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而是消费者不但要有购买欲望,而且还要有 支付能力的购买量。
管理经济学-第二讲----供求理论与分析
表2—1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 价 格 需 求 量
组合
(元) (单位数)
A
1
700
B
2
600
C
3
500
D
4
400
E
5
300
F
6
200
G
7
100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P
O
Q
注意:实际上是需求函数的反函数,也可能为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多种因素 决定的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ed
40•0 45 3 1 400800
(2)需求的点弹性
需求的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 的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 需求量的无穷小的变动率对于价格的无穷 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需求点弹性的计算公式
假定需求函数为Q=f(P),以dQ和dP分 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量 ,以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则需求点弹性 的公式为:
Y
e
Y X
Y 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Y
X
如果经济变量可以连续变动,则当X 趋于零时,弹性公式可表示为:
Y
e
lim
X 0
Y X
dY • X dX Y
X
前者称为弧弹性(Arc Elasticity)它只是近 似地测定函数在某一区间平均弹性;后者 称为点弹性(Point Elasticity),它可以精 确地测定函数在某一点(X,Y)的弹性。
P
1 <ed <
Q=f(P)
经济学理论:供求关系分析
经济学理论:供求关系分析概述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社会科学。
其中,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用于解释市场经济中商品和劳动力的定价和分配机制。
供给供给是指市场上各个生产者或者企业愿意出售一定数量商品或劳动力的意愿和能力。
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成本、技术进步、预期市场价格等。
根据供给理论,当市场价格上涨时,生产者的供给量也会随之增加;当价格下跌时,生产者的供给量也会减少。
供给曲线为了更好地描述供给关系,可以利用供给曲线进行图形化表示。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即价格与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这表明,当价格上涨时,供应量也会相应增加;当价格下跌时,供应量也会减少。
然而,在实际市场中,不同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曲线可能具有不同形状和弹性。
弹性弹性是指需求或者供应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描述了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完全弹性、不完全弹性和完全不弹性。
•完全弹性:供给量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小幅价格变动就会引起供给量剧烈波动。
•不完全弹性:供给量对价格变化有一定程度的敏感,但相对较小。
•完全不弹性:供给量对价格变化没有任何反应,无论价格如何变动,供给量保持不变。
需求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一定数量商品或劳动力的意愿和能力。
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物价、收入、个人偏好等。
根据需求理论,当市场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需求会相应减少;当价格下跌时,需求会增加。
需求曲线为了更好地描述需求关系,可以利用需求曲线进行图形化表示。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负斜率,即价格与数量呈负相关关系。
这表明,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减少;当价格下跌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
然而,在实际市场中,不同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可能具有不同形状和弹性。
弹性需求弹性描述了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与供给弹性类似。
主要有三种类型:完全弹性、不完全弹性和完全不弹性。
•完全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小幅价格变动就会引起需求量剧烈波动。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教案】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引言: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是研究经济现象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理论之一。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的形成和调整机制,对于理解经济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详细探讨供求关系的核心概念、作用和相关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证分析。
一、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需求者和供应者在商品和服务交换中的相互关系。
供需相互依存,通过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供求关系来实现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
1.1 需求的特征与需求曲线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以价格为自变量,需求量为因变量,描绘了需求的变化趋势。
1.2 供给的特征与供给曲线供给是指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供给曲线以价格为自变量,供给量为因变量,描述了供给的变化规律。
二、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市场价格的波动和调整。
供需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价格的趋势与水平。
2.1 市场均衡与均衡价格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一定比例和水平时,市场价格出现稳定的状态。
均衡价格在供求关系的调整中起到重要作用。
2.2 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价格的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变动会引起价格的波动。
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会使价格上升,而需求下降或供给增加会使价格下降。
三、供求关系对市场均衡和经济现象的解读供求关系不仅影响市场价格,还对市场均衡和经济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供需关系的解读,可以洞察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经济现象的变化。
3.1 市场的失衡与调节供需关系的失衡可能造成市场的紊乱和混乱,需要市场参与者进行调节和协调。
3.2 供求关系与市场失灵供需关系异常变动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价格的形成。
四、供求关系分析的实证研究和实例解析供求关系的研究需要依据实际数据和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
4.1 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选择供求关系的实证研究需要选择适当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得相关数据。
管理经济学之供求理论与分析
管理经济学之供求理论与分析概述供求理论是管理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涉及到市场中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
供求理论和分析在管理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管理者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从而做出准确的经济决策。
本文将介绍供求理论的基本概念、供求曲线的画法以及供求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深入理解供求关系,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供求理论的基本概念供给供给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市场上各个不同价格下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取决于生产者的意愿和能力,以及市场价格。
一般来说,随着价格的上升,供给量也会增加,因为生产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而随着价格的下降,供给量会减少。
需求需求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市场上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个人喜好、市场价格等因素。
一般来说,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会减少,因为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更低的替代品。
而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量会增加。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需量达到一致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时,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市场价格也会相应地确定下来。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大于求,市场供给过剩,价格会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大于供给,市场供给不足,价格会上升。
市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是市场能够自我调节的结果。
供求曲线的画法供求曲线是描述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图形表示方式。
通过画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可以直观地展示市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以价格为横轴,供给数量为纵轴的线性关系图。
当价格上升时,供给数量也会增加,从而形成一个向上倾斜的曲线。
供给曲线反映了生产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价格上升会刺激生产者增加供给。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以价格为横轴,需求数量为纵轴的线性关系图。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数量会减少,从而形成一个向下倾斜的曲线。
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价格上升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供求关系分析
供求关系分析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描述了市场上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和交易量。
本文将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供求关系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一、供给分析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供给受到生产成本、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较低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的生产能力可以增加供给量,反之亦然。
在市场中,供给曲线通常呈正斜率。
当价格上升,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动力,供给量增加;当价格下降,利润动力减弱,供给量减少。
供给曲线的移动通常是由于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和政策变化等因素引起的。
二、需求分析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数量。
需求受到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和消费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较高的收入和消费者的正向心理可以增加需求量,反之亦然。
在市场中,需求曲线通常呈负斜率。
当价格上升,消费者购买意愿减弱,需求量减少;当价格下降,购买意愿增强,需求量增加。
需求曲线的移动通常是由于收入变化、人口结构和市场推广等因素引起的。
三、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交易量。
当市场供给量等于市场需求量时,市场达到供求平衡,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不仅反映了市场中的供需关系,还能够激励生产者提供足够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需求量将超过供给量,市场供需失衡,形成供给过剩。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的利润减少,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并且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将逐渐上升,直到市场重新达到供求平衡。
相反地,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供给量将超过需求量,市场供需失衡,形成需求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的利润增加,但消费者的购买力减弱,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将逐渐下降,直到市场重新达到供求平衡。
总之,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
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变化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波动,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分析
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分析引言供求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它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中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以及市场上的交易活动。
供求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产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供求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实践意义。
一、供求理论的基本原理供求理论的核心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供给: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企业或个人愿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供给取决于生产成本、技术水平、企业的预期利润等因素。
供给曲线通常呈正斜率。
2.需求: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需求受到价格、个人收入、市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曲线通常呈负斜率。
3.市场均衡: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在市场均衡位置,供给与需求的数量相等,市场出清。
4.价格调节机制:当市场出现供需失衡时,价格将会起到调节的作用。
当供大于需时,价格下降,从而刺激需求增加;当需大于供时,价格上升,从而刺激供给增加。
5.弹性:供给和需求对价格和数量变化的敏感性称为弹性。
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是度量供给和需求敏感性的重要指标。
二、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1.价格:价格是供给和需求的核心变量,供求曲线都是以价格为自变量来描述的。
价格上升通常会导致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则会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2.收入:个人收入水平对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收入增加会导致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收入增长引起的需求变化称为收入效应。
3.市场偏好:消费者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喜好度也会影响需求。
市场偏好可以因个人的喜好、风险偏好、文化差异等因素而异。
4.期望:企业和个人的预期也会对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
如果企业预期市场前景不佳,可能会减少产量;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将上涨,可能会提前购买。
5.相关商品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也会对供求产生影响。
例如,当替代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可能会增加;当补充商品价格上升时,供给可能会减少。
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分析
1、局部均衡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它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影响。
局部均衡用来分析单个市场、单个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
2、一般均衡指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仅受它本身供求的影响,而且要受到其它各个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与价格的影响。
亦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与供求达到均衡时才能确定。
一般均衡用来分析市场上所有各个市场、所有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1均衡价格。
在西方经济学中,认为产品市场价格的形成,取决于供需双方。
如果用图形表示,也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市场价格。
这个市场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而与均衡价格所对应的数量,称之为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廊悔格是猜其神商品的市场A求宜利用场p',纭量相尊门怛怖供绪和需求的*曲找柑交之表咽此尉需或金零于拱焙员・也即畫明磁込种忧怪成交能務住供需取丹都満事.达到迖具狀崙炳,仞圮价咯背高均倉畅格”就有口胡恢更钊均斷必丿卜保打均赢的魁均.脚2・72、均衡价格形成过程。
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就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状态。
一般来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恢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1)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由于需求少,供给多,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
这样,必将导致价格下跌。
在此过程中,只要供求曲线不发生移动,价格就会一直下跌到P 0为止,从而使供求量相等,又恢复了均衡。
(2)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由于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
供求分析的应用
供求分析的应用供求分析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用于研究市场中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和需求关系。
通过分析供求关系,可以揭示市场价格的形成规律,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和销售策略,促进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供求分析的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价格决定因素的分析供求关系直接影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水平。
供给方决定了商品或劳务的供给数量,需求方决定了商品或劳务的需求数量。
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市场达到供求平衡,价格稳定。
然而,在实际市场中,供需不平衡是常见的。
供给过剩会导致价格下跌,需求不足会导致价格上升。
因此,通过供求分析,可以确定价格波动的原因,帮助企业及时调整产量和定价策略。
二、市场结构与供求分析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的买卖双方的数量和规模关系。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供求关系有着不同的影响。
供给方的数量和集中程度在市场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供给方众多,没有垄断力量,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
而在垄断市场中,供给方掌握着市场的主导权,价格由垄断者决定。
通过对市场结构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供求关系,并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动。
三、供求弹性的应用供求弹性是指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供给弹性高的商品或劳务意味着供给方能够快速调整产量,以适应价格的变动。
而需求弹性高的商品或劳务意味着需求方对价格的变动敏感,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动。
通过对供求弹性的分析,企业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供给和定价决策,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政府政策与供求分析政府在市场中的干预也会对供求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价格管制政策、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等都会改变商品或劳务的供给和需求条件。
供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评估政策的影响,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
同时,供求分析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帮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供求分析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分析供求关系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动,帮助企业制定适宜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供求分析的经济学原理
供求分析的经济学原理
供求分析是基于几个经济学原理进行的:
1.需求曲线的下降规律:需求曲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即价格上涨时,购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减少,价格下跌时,购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增加。
这是因为人们在购买商品时通常会考虑其价格,较高的价格会降低购买欲望。
2.供应曲线的上升规律:供应曲线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即价格上涨时,供应者愿意提供的数量增加,价格下跌时,供应者愿意提供的数量减少。
这是因为供应者在确定输出量时会考虑到利润,较高的价格会增加利润。
3.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供求曲线的交点处即为市场的均衡点,也就是供给和需求相等的价格和数量。
这个价格和数量会随着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当市场中存在过剩的供给时,供给过剩会导致价格下降;当市场中存在供给不足时,供给不足会导致价格上涨。
4.需求和供应的弹性:需求和供应的弹性可以影响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动幅度。
价格弹性大的商品,需求和供应对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价格上涨或下跌时,需求和供应的变动幅度较大;价格弹性小的商品,需求和供应对价格的变动不敏感,价格上涨或下跌时,需求和供应的变动幅度较小。
总之,供求分析是通过利用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的交点来确定市场均衡价格和数
量。
这个分析方法是基于需求和供应的基本原理,用来解释市场上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供求分析的应用
供求分析的应用供求分析是一种经济学方法,通过研究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情况,来衡量和评估商品或服务的市场发展态势。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对于经济活动的决策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探讨供求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几种情形。
一、商品定价供求分析在商品定价中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供需两方的交叉点即为市场均衡点,从而确定了商品的最佳价格。
供需关系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价格的波动。
当供给超过需求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相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供应不足,价格上升。
通过供求分析,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定价,以提高利润和市场竞争力。
二、市场预测供求分析还可以用于市场预测。
根据过去的供需情况和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需求。
例如,通过分析特定市场的需求增长率和供给变化,可以预测该市场在未来几年内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有助于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的决策。
三、资源配置供求分析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研究供需状况,可以判断某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合理配置资源。
如果某个行业的供给过剩,资源可以转移到其他需求旺盛的领域,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反,如果某个行业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和加大生产力,以满足市场需求。
四、经济政策制定供求分析在经济政策制定中也具备重要意义。
通过对供需状况的分析,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宏观调控。
例如,当某个行业供过于求时,政府可以出台减税、降息等政策,以刺激消费需求和提高产能利用率。
当某个行业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投资和扶持政策来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五、投资决策供求分析对于投资决策也具备重要指导作用。
通过对市场供求情况的研究,可以判断某个行业或企业的发展潜力和风险。
如果供求关系良好,市场需求旺盛,该行业或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将更有吸引力。
相反,如果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投资回报率可能较低。
各行业供求关系分析
各行业供求关系分析一、引言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供求关系成为各行业运作的核心问题。
供求关系直接影响着市场价格的形成、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本文将对各行业供求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市场的运作规律。
二、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供求关系在这个领域尤为突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性增大,房地产市场对住房需求的供应难以满足。
供大于求的状态使得房价持续攀升,购房压力增大。
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干预,试图调整供求关系,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人民的基本居住权。
三、汽车行业汽车行业供需关系的分析与房地产行业类似,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然而,汽车产能过剩,导致供应超过需求,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汽车企业不断创新,加大生产力度,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四、教育行业教育行业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供求关系涉及到学生招生和就业问题。
在中小学阶段,随着生育政策放松,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学校招生压力加大。
然而,大学阶段供过于求的现象开始显现,大量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教育行业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五、餐饮行业餐饮行业供求关系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餐饮品质和体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餐饮行业供应端不断更新菜品、提升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然而,随着餐饮行业竞争的加剧,供应过剩的现象也日益明显。
企业需要加强创新,提高特色,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商务行业是互联网技术与商品流通结合的产物,供求关系较为复杂。
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需求不断增长,供应商也纷纷进军电商领域。
然而,电子商务行业存在假货泛滥、物流配送滞后等问题,供应端仍需加强质量管控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经济学中的供求平衡分析
经济学中的供求平衡分析经济学中的供求平衡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理论工具,用于研究市场中商品和劳动力的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供求平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对于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预测经济变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探讨供求平衡分析。
供给是指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和数量出售商品或劳动力的总量。
供给的数量与价格呈正相关关系,即价格上升时供给数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数量减少。
供给曲线是描述供给数量与价格关系的图形,通常是向上倾斜的曲线。
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等。
需求是指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和数量购买商品或劳动力的总量。
需求的数量与价格呈负相关关系,即价格上升时需求数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数量增加。
需求曲线是描述需求数量与价格关系的图形,通常是向下倾斜的曲线。
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个人偏好、市场规模等。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点即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供求平衡,价格和数量稳定。
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处于过剩状态,价格会下降,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直到市场达到平衡。
如果需求大于供给,市场处于短缺状态,价格会上升,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直到市场达到平衡。
供求平衡分析在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决策。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来预测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趋势,从而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其次,供求平衡分析对于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也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手段来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最后,供求平衡分析也对投资者和消费者有指导作用。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供求关系来判断市场的投资机会,消费者可以根据供求关系来决定购买时机和价格。
然而,供求平衡分析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供给和需求的决定因素非常复杂,涉及到众多的经济变量和因素,因此准确预测供求平衡并不容易。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用于描述市场经济中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供求关系,经济学家可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动和数量的变化,从而为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并分析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一、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它基于供给和需求两个基本要素。
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提供和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则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和支付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上物品的价格和数量。
经济学家通过建立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描述供求关系。
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向右倾斜,表示随着价格的上升,供给的数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左倾斜,表示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的数量减少。
二、供求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供需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当供求达到平衡时,市场上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这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相应的供给量和需求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将下降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将上升以激励更多的生产者供应。
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当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动时,市场将重新寻找新的均衡。
例如,如果生产成本下降,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相反,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三、供求关系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1. 价格的影响:价格是影响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导致过剩。
当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导致短缺。
只有当价格达到均衡水平时,供求才能平衡。
2. 收入和财富的影响:当消费者的收入和财富增加时,他们会愿意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增加需求。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对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学科,而供求关系则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求关系分析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市场价格和数量变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供求关系的分析方法和应用。
一、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在经济学中,供应和需求是市场上两个最基本的概念。
供应是指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则是指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核心在于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即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上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价格往往会下降;相反,当求大于供时,市场上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则会上涨。
二、供求关系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的变动不仅仅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本身,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市场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品价格、补充品价格、人口变动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供求曲线的移动,从而引起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三、供求关系的分析方法供求关系的分析可以采用供求曲线图的方法。
在图表上,供给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也随之增加。
需求曲线则是向下倾斜的,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减少。
通过观察供求曲线的交点,我们可以得出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除了供求曲线图,经济学家还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来分析供求关系。
其中最常用的模型是供求函数模型。
供给函数通常表示为Qs = f(P, Ps, Y, Pr, T),其中Qs代表供给量,P代表价格,Ps代表替代品价格,Y代表消费者收入,Pr代表补充品价格,T代表人口变动。
需求函数则表示为Qd = f(P, Pb, Y, Pr, T),其中Qd代表需求量,Pb代表商品的价格,其他变量的含义与供给函数相同。
通过对供给和需求函数的求解,我们可以得到市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
四、供求关系的应用供求关系的分析方法在实际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企业可以利用供求关系来决定产品的定价策略。
供求理论与分析
供求理论与分析供求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通过对市场上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分析,揭示了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因素。
本文将对供求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其应用和意义。
一、供求理论的基本原理供求理论基于如下三个基本假设:一是市场是竞争性的,即供需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无力通过自身行为改变市场价格;二是市场是完全信息的,即供方和需方都能准确获得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和质量信息;三是市场是稳定的,即需求和供给关系在短期内基本保持不变。
根据这些假设,供求理论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需求与价格成反比,即价格上涨时需求下降,反之亦然;二是供给与价格成正比,即价格上涨时供给增加,反之亦然;三是市场平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此时的价格即为平衡价格。
二、供求理论的应用案例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假设市场上有100套房屋供应,需求方共有200人。
根据供求理论,决定房价的因素是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情况。
如果市场上房屋供应增加到200套,但需求依然是200人,那么房价将下降;反之,如果房屋供应减少到50套,需求依然是200人,那么房价将上涨。
此外,供求理论还可以解释市场上价格波动的原因。
比如,当某种商品需求增加,而供给量没有相应增加时,供需失衡将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反之,如果供给量增加过多,而需求没有相应增加时,供需失衡将导致商品价格下跌。
三、供求理论的局限性和不足尽管供求理论对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首先,供给和需求的决定因素并不仅限于价格,在现实中还受到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如税收政策、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等。
其次,供求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实际上市场存在垄断和寡头垄断等非完全竞争的情况,这也会对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最后,供求理论在短期内较为适用,但对于长期的价格和数量变动却没有明确的解释。
四、供求理论的意义和应用供求理论作为一种市场经济分析工具,对于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是研究市场经济中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两个基本的经济力量,它们共同塑造市场价格和商品数量。
通过分析供求关系,经济学家可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商品需求的变化以及生产和消费决策的变化。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生产者愿意出售和供应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决定了市场上商品的价量关系。
供给曲线通常被描述为向上倾斜,即当价格上涨时,供给数量也会增加;价格下跌时,供给数量则会减少。
这是因为生产者们通常倾向于在价格高时增加产量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消费者愿意购买和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决定了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购买力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通常被描述为向下倾斜,即当价格上涨时,需求数量会减少;价格下跌时,需求数量则会增加。
这是因为消费者倾向于在价格低时购买更多的商品。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市场达到均衡的位置。
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市场价格稳定,也称为市场均衡点。
在该点上,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商品数量完全匹配,不存在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压力。
这体现着市场对商品或服务的高效配置。
供求关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
通过改变供给或需求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导致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例如,当供给增加时,如果需求不变,市场价格会下降;反之,如果需求增加时,而供给保持不变,市场价格会上涨。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策略的调整。
除了价格因素,供求关系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中的其他经济现象。
例如,当供给和需求都增加时,市场会出现过剩;当供给和需求都减少时,市场会出现短缺。
这些现象可以引导政府和企业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战略来维持市场的平稳运行。
总结起来,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分析是研究市场经济中商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给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需求决定了消费者购买力和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供求关系,我们可以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商品需求的变化以及生产和消费决策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
供求关系分析
供求关系分析在经济学中,供求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通过分析供求关系,可以了解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市场上的资源分配情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供求关系,并探讨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1.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量是指市场中卖方愿意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价格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的大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1.1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等。
当生产成本上升时,供应商可能减少供应量或提高价格,从而影响供给。
1.2 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供给量。
而技术的退步则可能导致供给减少。
1.3 生产要素:供给量还受到生产要素的可获性和供给量的限制。
例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不同,会对供给量产生直接影响。
2. 需求的影响因素需求量是指市场中买方愿意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价格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的大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2.1 消费者收入:人们的收入水平是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收入增加会导致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从而增加需求量。
2.2 人口因素:人口数量和构成对需求量产生直接影响。
举例来说,人口增长可以带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
2.3 偏好和趋势: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偏好和趋势也会影响需求量。
例如,某种新型产品的推出可能引发潮流,从而增加需求。
3. 供求关系的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直接影响市场价格和市场均衡量。
当供给量高于需求量时,市场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价格可能下跌。
反之,当需求量高于供给量时,市场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价格可能上涨。
3.1 市场价格波动: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的波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供需相等时,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而当供给或需求发生变化时,市场价格将会有所波动。
3.2 新产品市场适应性:通过分析供求关系,可以了解市场对于新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供给过剩可能意味着市场对于某种产品的需求不足,供给不足则可能暗示市场对于某种产品的需求旺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金价格基本面分析之供求分析
来源: 作者:纸黄金交易通日期: 2009-5-5 19:21:11
黄金供求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前,黄金价格基本由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决定,国际上黄金价格比较稳定。
70年代初期,黄金价格不再与美元直接挂钩,黄金价格逐渐市场化,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增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供给:
(1)金矿开采:
a.全世界近几年每年金矿开采量约2500吨左右,每年产量变动平稳.
b.全球已探明未开采的黄金储量约7万吨.只可供开采25年.
c.南非,美国等主要产金国产量下降, 勘探大型金矿可能小
d.开采一大型金矿正常程序一般需要7-10年时间.
e.1980年后长期跌势中,开采投入支出不断减少
对价格的影响:金矿开采受本身行业特性限制,对价格的敏感度低,价格的大幅上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反映到产量增加。
例子:1979-1980年金价爆涨,最高至850美元,但金矿开采量直到1981年都无重大改变,到了1983年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世界黄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19世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世纪。
在19世纪之前数千年的历史中,人类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1万吨,如18世纪的100年仅生产200吨黄金。
到19世纪黄金生产跃上了新台阶,100年期间生产的黄金达到了1.15万吨,是18世纪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间就生产了1万吨。
进入20世纪后,总得来说,世界上黄金的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出现过几次产量大增的现象。
在1900年世界黄金产量每年300吨,在20世纪早期最高年份产量达到每年700吨、3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达到每年1300吨、6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产量接近1500吨,80年代世界黄金年产量突破2000吨,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量总体还在增长。
20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黄金产量还是比较稳定的,21世纪以来世界黄金产量平均稳定在2600吨左右。
目前,虽然一些国家的黄金产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亚、秘鲁、印尼黄金产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国等黄金生产大国的黄金产量在下降。
另外,由于金矿产业投资周期长、开采成本高。
从历史数据看,全球矿产金数量不可能快速增长。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世界黄金产量不会变化很大,依然比较稳定。
据科学家推断,地壳中的黄金资源大约有60万亿吨,人均1万多吨。
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仅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
截止2005年,人类采掘出的黄金不过12.5万吨,约占总储量的六亿分之一,人均只有20克。
地球上的黄金分布很不均匀,虽然,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金,但是各国产黄金产量差异很大,各地产量却颇为不平均,其中2004年世界前10名产金国依次为: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秘鲁、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巴布亚新几內亚。
其中中国黄金产量近年来一直处于世界排名第四的位置。
在2004年,南非、澳大利
亚及美国产量分别占到世界总产金量的13.9%、10.6%、10.2%;而我国的产金量也达到8.6%。
目前,世界每年矿产黄金2600吨左右,但是能达到目前这个产量是经过了人类几千年不断探索和努力的结果。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19世纪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世纪。
在19世纪之前,人类社会的黄金生产力水平非常低,有人研究认为:在19世纪之前数千年的历史中,人类总共生产的黄金不到1万吨,如18世纪的100年仅生产200吨黄金。
由于19纪一系列黄金资源的发现,使得从那时起黄金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在19世纪后半叶的50年里,黄金产量超过了这之前5000年的总量。
19世纪开创黄金生产新纪元的是俄国在18世纪中期乌拉尔山东坡岩金矿的发现,这个发现使俄国采金业开始复苏,不过当时产量不很高,40年后仅生产了2.6吨黄金,但这使沙皇看到了希望,从而加强了金矿资源勘探工作,在这之后的70年里,俄国又发现并开采了许多金矿,到1840年俄国的黄金年产量已经达到43.5吨,到1847年俄国黄金年产量占全世界年总产量的60%。
但是俄国人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同以后人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所取得的收获相比却有些相形见绌了。
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了黄金,很快就有数千人汇集在此处寻找金矿,第一年就生产了25万美元的黄金,第二年就增加了40倍,之后黄金产量逐年提高,到了1852年产量达到77吨,1853年达到93吨。
美国发现黄金3年后的1851年,在澳大利亚也发现了黄金,澳大利亚黄金产量也开始快速提高,1852年澳大利亚产金26.4吨,1853年年产金达到70吨。
之后是南非在1886年发现黄金,1887年南非的黄金产量仅有1.2吨,5年后增加了25倍,达到30吨,1898年达到120吨,居世界第一。
一直到现在,南非总计生产了数千年来全世界矿产黄金总量的40%。
赶上19世纪黄金生产力大发展末班车的是加拿大。
1896年两个探金者亨德森和卡马克在捕捞大马哈鱼时,在克朗代克发现了黄金,从而诞生了一个新城市——道森市,这一地区的黄金一直开采到1966年。
总结19世纪世界黄金生产历史,可以看出:18世纪的100年间全世界共生产黄金不足200吨,到19世纪黄金生产跃上了新台阶,100年期间生产的黄金达到了1.15万吨,是18世纪的57.5倍,其中1850—1900年间就生产了1万吨,也就是说,19世纪后50年平均每年全世界产金200吨。
进入20世纪后,总得来说,世界上黄金的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出现过几次产量大增的现象。
在1900年世界黄金产量每年300吨,在20世纪早期最高年份产量达到每年700吨、3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达到每年1300吨、60年代最高产量年份产量接近1500吨,80年代世界黄金年产量突破2000吨,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量总体还在增长。
19世纪形成的世界黄金生产力分布的基本格局延续至今,19世纪形成的产金大国目前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产出国。
自1980年以来,南非的产金量呈稳步下降趋势,尤其90年代以后,下降速度稍有加快,但其产金量仍居世界各国第一位;美国的产金量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状态,特别是自80年代后期起,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而澳大利亚的产金量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产金量趋于稳定,变化不大。
目前全球主要产金国有: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不过,百年来世界黄金生产格局也有一些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美国、非洲黄金产量下降的同时,南美的秘鲁、阿根廷以及东南亚的黄金产量在显著增加,其中,拉丁美洲黄金产量已占到全球的14%。
目前,虽然一些国家的黄金产量有所提高,如澳大利亚、秘鲁、印尼的黄金产量都在增加,但是南非、美国等黄金生产大国的黄金产量却在下降,特别是南非,其2005年的产量下降了15%,仅为300吨左右,这将使得全球的黄金产量难有提高。
另外,由于金矿产业投
资周期长、开采成本高,如果在一个地方勘探出黄金,按照正常的程序需要7-10年才能生产出黄金来,因为光地质探矿就需要2~3年,然后再做工程,开采矿石,再冶炼,最快也要4~5年。
从历史数据看,全球矿产金数量不可能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世界黄金产量不会变化很大,依然会比较稳定。
黄金价格基本面分析之供求分析
来源: 作者:纸黄金交易通日期: 2009-5-5 19:21:11
(二)需求:
(1)工业需求:
a.主要在电子工业需求与牙医需求,占黄金总需求的10%左右
b. 受工业行业限制,变动平稳,对金价影响小
c. 2005年同比平稳增长2%,为419吨
对价格的影响:与经济景气度相关,受行业本身限制
例子:2001-2006年,世界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电子工业,及航天等高端也发展迅速,工业对黄金的需求也保持稳定增长.
简析:作为五金之王,黄金是少有的化学、物理、电子性能优异的金属,应用领域非常广,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部门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类生活日用品当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日本黄金年消费量在160吨左右,其中工业用金就达100吨,我国目前每年工业用金却不足10吨。
现代电子行业飞速发展,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黄金具有其他金属无法替代的高稳定性。
同时,电子产品日益微型化,单位用金量会很小,对产品成本构不成威胁。
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子元件可以使用金作原材料。
金由于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也被大量应用,随着大量航空航天技术应用于民,黄金在这些方面的市场前景非常被看好。
例如一种镀金玻璃,在航空航天中用于防紫外线,现在可应用于建筑,能起到很好的防太阳辐射和隔热作用。
黄金还可以用于日用品,如镀金钟表、皮带扣、打火机、钢笔等。
钟表王国瑞士国度不大,但其饰品业每年用金量达40吨左右,其中95%都用在制表业上。
日本仅一家手表厂一年消耗金盐就达1吨,相当于消耗黄金680公斤。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镀用金前景也会十分广阔。
共2页-第2页首页-尾页-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