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讲——并行级联码
Turbo码..
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长度为65536的随机交织器 在译码迭代18次的情况下 采用BPSK调制 信噪比Eb/N00.7dB时,码率为1/2的 Turbo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的信道上误 比特率为BER10-5,达到了与Shannon极
限仅差0.7dB的优异性能;
26
Turbo码:
又称为并行级联卷积码(PCCC,Parallel Concatenated Convolutional Code)。 它巧妙地将卷积码和随机交织器结合在一起, 在实现随机编码思想的同时,通过交织器实 现了用短码构造长码的方法,并采用软输出 迭代译码来逼近最大似然译码。 Turbo码充分利用了Shannon信道编码定理的 基本条件。 Turbo码被看作是1982年 TCM 技术问世以来, 信道编码理论与技术研究上所取得的最伟大 的技术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0
串行级联码器
信息 外编码器 (N,K) 分组码 内编码器 (n,k) 分组码 信道
级联码编码器
• 连接信息源的叫外编码器;
外码是(N,K)分组码;码率为Ro;
• 连接信道的叫内编码器;
内码是(n,k)分组码,码率为Ri;
• 两者合起来有:码长Nn、信息位Kk、码率 Rc=RiRo
11
9.1.4 硬判决和软判决
Turbo码简介
Turbo码
Turbo码基础 Turbo码编码器
并行级联结构 反馈系统卷积码 交织器
2
Tubor码基础
Shannon 信道编码定理(第二定理)
1948年,美国Bell实验室的C.E.Shannon 在贝 尔技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的论文。 Shannon指出:任何一个通信道都有确定的信 道容量C,如果通信系统所要求的传输速率R小 于C,则存在一种编码方式,当码长n充分大并 应用最大似然译码(MLD)时,信息的错误概 率可以达到任意小。这就是著名的 Shannon 有躁信道编码定理。 3
无线通信的调制编码
无线通信的调制编码一、背景意义数字信号在传输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在传送的数据流中产生误码,从而使接收端产生图象跳跃、不连续、出现马赛克等现象。
所以通过信道编码这一环节,对数码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可极大地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
在现代数据通信过程中,想要数据传输的快速与完整,离不开强有力的通信保障。
无线电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现有先进的调制编码技术来实现高容量、高速率通信,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和重点研究方向。
无线信道环境恶劣且难以预测。
无线电波传输不仅有传播路径损耗,并且受到多径效应、多普勒频移和阴影效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通信质量。
为此人们不断研究各种先进的通信技术以提高无线通信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先进的调制和编码技术不仅能提高通信质量,而且节省功率资源。
本文将介绍几种现代调制与编码技术。
二、调制编码的几种技术1. 信道编码技术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实现简单的编译码方法,期望能够逼近香农理论极限。
从早期的Hammin码、BCH码、RS码,到后来的卷积码、级联码,以及今天的Turbo码和LDP码,所能达到的性能与Shannon限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这些先进的信道编码技术已经在通信领域广泛使用。
1.1 RS编码RS3即里德-所罗门码,它是能够纠正多个错误的纠错码,RS码为(204, 188, t=8 ),其中t是可抗长度字节数,对应的188符号,监督段为16字节(开销字节段)。
实际中实施(255, 239, t=8 )的RS编码,即在204字节(包括同步字节)前添加51个全“0”字节,产生RS3后丢弃前面51个空字节,形成截短的(204,188) RS码。
RS勺编码效率是:188/204。
1.2 卷积码卷积码非常适用于纠正随机错误,但是,解码算法本身的特性却是:如果在解码过程中发生错误,解码器可能会导致突发性错误。
为此在卷积码的上部采用RS码块,RS码适用于检测和校正那些由解码器产生的突发性错误。
Turbo译码算法综述
图 1-1 Turbo 码编码器结构
实际项目中编码器如图 1-2 所示。分量编码器 1、2 是相同结构 的系统卷积码器,系统卷积码生成多项式 g= (13,15)。
)
|
(|
r(q) n
|
4
/
42) | 2 /
42
n
(a6
)
|
(|
r(q) n
|
4
/
42) | 2 /
42
4) 自己的想法(以 64-QAM 为例说明)
I、Q 两路信号分别解调自己的比特,即 a1 、a3 、a5 软信息由 I 路 信号计算出来,a2 、a4 、a6 的软信息由 Q 路信号计算出来。以 I 路为 例计算相应比特的软信息。星座图如图 2.3 所示,其中 D 1/ 42 。
号代表的比特数。设 n 时刻收到的星座符号为Qn ,包括 I、Q 两路信
号设为 rn(i) 、 rn(q) ,则
r(i) n
s(i) n
n(i) n
r(q) n
s(q) n
n(q) n
其中
s(i) K
、
s(q) K
表示发射信号的
I、Q
两路信号, nn(i)
、 n(q) n
为相互独
立的服从零均值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序列,其方差 2
图 2-4 BPSK 调制下的 Turbo 码迭代译码原理
2.2 分量译码算法介绍
分量译码算法采用的 SISO 译码算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 MAP 算法以及基于 MAP 算法的修正算法;另一类则是基于 Viterbi 算法的 Viterbi 算法(SOVA)以及它的一些修正算法,总的来说, MAP 类算法比 SOVA 算法新能要好,但这是以复杂度来保证的。
五个并行信道编码方法
五个并行信道编码方法:
五个并行信道编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串并转换编码:该方法将输入数据分割成多个并行数据流,并通过编码器将这些数据流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
串行传输。
在接收端,使用解码器对串行传输的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结果重新并行化为原始数据。
这种编码方法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减少传输时间。
2.多码字卷积编码:该方法使用多个卷积编码器对输入数据进行编码。
每个卷积编码器独立工作,将输入数据转换为一
系列的输出码字。
这些码字并行传输,并在接收端使用相应的解码器进行解码。
多码字卷积编码可以提供更好的编码增益和更快的传输速度。
3.并行分组码:该方法将输入数据分成若干组,每组数据独立进行分组编码。
在接收端,每个分组码使用相应的解码器
进行解码,然后将解码结果合并以恢复原始数据。
并行分组码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4.并行交错编码:该方法将输入数据分成若干个交错的数据流,每个数据流独立进行交错编码。
在接收端,使用相应的
解码器对交错编码的数据流进行解码,并将解码结果重新合并以恢复原始数据。
并行交错编码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
5.并行级联码:该方法将多个编码器级联在一起,形成多级的编码结构。
每个编码器独立工作,将输入数据转换为一系
列的输出码字。
这些码字并行传输,并在接收端使用相应的解码器进行解码。
并行级联码可以提供更好的编码增益和更强的纠错能力。
无线通信技术2012_3.2
Wc m
信道编码技术
LDPC码的描述方式
• 描述LDPC码基本工具之一是二分图(Bipartite graph),
二分图是一种无向图,基本元素是节点(node)和边 (edge)。节点分成两类(class),一条边所连接的两个节点
E.g.:C1(校验和关系)=x1+ x2+ x3+ x4
信道编码技术
LDPC码的编码原理
• 当LDPC码的校验矩阵H满秩,则校验矩阵H的行数m=n-k,
如果H矩阵的行线性相关,那么H矩阵的秩小于m,此时,
m>n-k。
信道编码技术
LDPC码的解码原理
低密度校验码的译码方法通常被称为和乘积算法或置信传播算法。这是一 种迭代的概率译码方法,是码与传统纠错编码的重要区别之所在。这种译 码方法是低密度校验码具有良好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信道编码技术
LDPC码的引入
LDPC码的优势(与Turbo码相比)
迭代译码可以全并行进行,从而译码能以极快的速度 完成 和积算法的近似算法可在较小的性能损失代价下构建
低复杂度的译码器
LDPC码译码正确是可侦测事件
大量研究工作开始围绕LDPC码展开,LDPC码已成为当前通信 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并成为第四代通信系统(4G)强有力 竞争者..
信道编码技术
Turbo编码中的卷积码
我们在选择Turbo码的子编码器时,一般选用递归系统卷积编码 器(RSC) 原因:只要帧的大小远远大于约束长度,其性能特性就不依赖于 帧的大小。 常用的卷积码: 非系统卷积码(NSC) 系统卷积码 (RSC)
第12讲 典型组合逻辑电路
13 12 11 74LS138
10
9
Y0 A0
Y1
Y2
Y3
Y4 Y5
74LS138 6 7 8 A1 A2 STB STC STA
1
2
3
4
5
A0
A1 A2 (a)
G2A G2B G1 引脚排列图
Y7 GND
A0
A1 A2 (b)
G2A G2B G1 逻辑功能示意图
Y7 ~ Y0 为译码输出端(低电平 A2、A1、A0为二进制译码输入端, G2 A G2 B 0 时, 有效),G1、 G2 A 、 G2 B 为选通控制端。当G1=1、 译码器处于工作状态;当G1=0、 G2 A G2时,译码器处于 B 1 禁止状态。
输入:3位二进制代码 输出:8个互斥的信号
逻辑表达式
Y0 A2 A1 A0 Y1 A2 A1 A0 Y2 A2 A1 A0 Y3 A2 A1 A0 Y4 A2 A1 A0 Y5 A2 A1 A0 Y A A A 2 1 0 6 Y7 A2 A1 A0
xx :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 声明一个内部变量 xx,在本进程内有效 yy : 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 -- 声明一个内部变量 yy,在本进程内有效 -- &是连接符,用于将信号 x3x2x1x0 连接成 1 个位串 xx -- 此分支规定 xx= “0001” 时变量 yy 的取值 -- 此分支规定 xx= “0010” 时变量 yy 的取值 -- 此分支规定 xx= “0100” 时变量 yy 的取值 -- 此分支规定 xx= “1000” 时变量 yy 的取值 -- 此分支规定 xx 取值为其它情况时 yy 的取值为 don’t care -- 将变量 yy(1)的值发送到端口 y1 -- 将变量 yy(0)的值发送到端口 y0
五个并行信道编码方法 -回复
五个并行信道编码方法-回复信道编码是一种信息传输技术,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有许多不同的并行信道编码方法可以选择。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并行信道编码方法,并详细讨论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种并行信道编码方法是卷积码。
卷积码是一种用于错误检测和纠正的线性误差控制编码。
卷积码利用状态机对输入数据进行编码,并生成具有良好性能的输出序列。
卷积码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都是并行进行的,因此可以实现高效的实时通信。
卷积码的编码过程涉及到两个关键参数:约束长度和生成多项式。
约束长度决定了编码器的存储器深度,而生成多项式则决定了输入数据如何映射到输出数据。
利用不同的约束长度和生成多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卷积码,从而实现不同的编码性能。
第二种并行信道编码方法是Turbo码。
Turbo码是一种迭代编码系统,利用两个或多个卷积码编码器来增强编码性能。
Turbo码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都是并行进行的,通过迭代交织和解交织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Turbo码的编码过程涉及到两个关键参数:迭代次数和交织器类型。
迭代次数决定了编码系统的迭代次数,而交织器类型则决定了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
通过调整这两个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Turbo码,从而实现不同的编码性能。
第三种并行信道编码方法是LDPC码。
LDPC码是一种基于图的编码方法,利用图的树状结构来提高编码性能。
LDPC码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都是并行进行的,通过迭代概率校正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LDPC码的编码过程涉及到两个关键参数:矩阵类型和迭代次数。
矩阵类型决定了编码系统的结构,而迭代次数则决定了编码系统的迭代次数。
通过选择不同的矩阵类型和迭代次数,可以得到不同的LDPC码,从而实现不同的编码性能。
第四种并行信道编码方法是BCH码。
BCH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和存储系统中的编码方法。
BCH码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都是并行进行的,通过重复纠错码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turbo 码原理
turbo 码原理Turbo码原理引言:Turbo码是一种编码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
本文将介绍Turbo码的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一、Turbo码的起源和发展Turbo码最早由法国学者C. Berrou等人在1993年提出,是一种迭代编码技术。
与传统的纠错编码相比,Turbo码能够在同等的误码率下,节省更多的功率和频谱资源,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量。
随着Turbo码的问世,它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数字电视等领域。
二、Turbo码的原理1. 并行级联结构Turbo码由两个相同的卷积码级联而成,形成了一个并行级联结构。
每个卷积码由多个状态组成,通过输入比特序列进行编码,输出比特序列为编码后的码字。
2. 迭代译码Turbo码的特点在于采用了迭代译码的方法。
在译码过程中,通过多次迭代,不断传递软信息,不断优化译码结果,从而提高纠错能力。
迭代译码的核心是使用了交织器和反交织器,使得译码器之间可以互相传递信息,达到更好的纠错效果。
3.软判决Turbo码采用软判决的方式进行译码。
在传统的硬判决方式中,译码器只能输出0或1的比特值,而在软判决方式中,译码器输出的是比特值的概率分布。
软判决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译码的准确性。
三、Turbo码的应用1. 移动通信Turbo码在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3G、4G、5G等移动通信标准中都采用了Turbo码作为纠错编码。
由于Turbo码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信道的可靠性,减少误码率,使得移动通信系统具备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2.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中由于信号传输距离较长,信道质量较差,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因此需要一种具备较高纠错能力的编码技术。
Turbo码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编码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量。
3. 数字电视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对信号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Turbo码作为一种高效的纠错编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系统中,能够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信号丢失和失真。
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
图1 GSM编码器框图(1)预处理:去除语音的直流分量,进行预加重;(2)LPC分析:预测滤波器的系数,每帧(20 ms)计算一次滤波器的系数,GSM方案中取滤波器的阶数为8。
(3)短时分析滤波:对信号做短时预测分析,产生短时残差信号。
(4)长时预测:在RPE中用规则脉冲来代替残差信号,因此直接用短时预测的残差信号,未必是最佳效果,此外,C D M A2000中采用的语音编码EVRC(Enhanced Variable Rate Code),它是一种可变速率语音编译码算法,根据噪音情况采用3种不同速率:全速率,半速率和1/8速率,对应9.6 kbit/s,4.8 kbit/s 1.2 kbit/s,平均编码速率为8 kbit/s,其质量与13 kbit/s QCELP算法相当。
WCDMA中优选的语音编码方案是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AMR),全速率模式下有8种编码速率,半速率模式下有6种编码速率,其目的是优化当前信道下的语音质量。
AMR编码是以自适应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ACELP 技术为基础。
图2 不同系统的语音编码的可造速率从PHS到GSM到IS-95再到3G中的变速率及语音激活技术,正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
我们可以发现,在3G 系统中编码速率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有了更多的选择,以期达到传输效率和语音质量的更好平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3G是从不同的2G标准发展而来,考虑平滑过渡,必然导致3G标准各不相同;同时,3G又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业务;这两点必然导致一种编码速率无法满足所有标准、无法满足所有业务要求。
3 信道编码无线环境的恶劣性对接收信号的错误率有很大影响,这正是信道编码要解决的问题。
GSM与IS95中的信道编码:主要采用卷积编码,还有FIRE码及卷积和RS的级联码。
卷积编码就是将信息序列以ko个码元分段,通过编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卷积编码应用于低速率的话音业务,误码率BER=10-3级;Turbo编码用于传输速率高于32 kbit/s的业务,误码率BER=10-3~10-6级。
五个并行信道编码方法 -回复
五个并行信道编码方法-回复首先,我会对并行信道编码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解释为什么并行信道编码方法在通信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将详细讨论五个常见的并行信道编码方法,包括重复编码、交织编码、格雷码、汉明码和布尔码。
我将逐一解释每种编码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和示例。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并行信道编码的概念。
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容错性,常常会使用编码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
而并行信道编码是一种将输入信息分散到多个通道中进行编码的技术。
它允许在同一时间将多个比特传输到信道中,从而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五种常见的并行信道编码方法。
首先是重复编码(repetition coding)。
重复编码是一种简单且易于实现的编码方法,它通过重复发送相同的比特来提高信道容错性。
例如,将输入比特串"101"通过重复编码变为"111000111",其中每个输入比特会重复三次。
重复编码方法的优点是简单且容易实现,但缺点是传输效率低,因为需要发送更多的比特。
第二种编码方法是交织编码(interleaving coding)。
交织编码通过对输入比特序列进行分组和重新排列来增加信道的容错性。
例如,将输入比特串"101010"按照交织规则重新排列为"111000",然后进行传输。
交织编码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提高信道容错性,但缺点是会引入传输延迟,因为在接收端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交织处理。
第三种编码方法是格雷码(Gray code)。
格雷码是一种比特编码方法,它通过对相邻比特之间只变化一个比特来减少传输错误。
例如,将输入比特串"101"通过格雷码编码变为"100"。
格雷码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传输错误,但缺点是需要更复杂的解码算法。
第四种编码方法是汉明码(Hamming code)。
并行码相位
并行码相位并行码相位是一种数字调制技术,用于将数据通过同时变化不同相位的多个载波进行传输。
它具有高传输速率、抗噪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存储系统中。
并行码相位,也称为并行传输或平行传输,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
它使用多个载波信号,每个载波信号的相位表示一个二进制码元。
通过同时变化这些载波信号的相位,可以将多个码元同时传输。
这使得并行码相位可以实现高传输速率。
与串行传输相比,并行码相位能够在同一个时间周期内传输的数据量更多。
这是因为并行码相位利用了多个载波信号,每个载波信号都可以表示一个二进制码元。
因此,在每个时间周期内,可以同时传输多个二进制码元,从而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
并行码相位的另一个优点是其抗噪性强。
由于并行码相位使用多个载波信号进行传输,它可以在某些载波信号受到噪声干扰时,仍然通过其他载波信号正确传输数据。
这种抗噪性使得并行码相位在恶劣的传输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性能。
并行码相位在通信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可以利用并行码相位将多个光载波信号同时传输,从而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
在存储系统中,也可以使用并行码相位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提高数据存取速度。
并行码相位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需要使用多个载波信号,所以在传输和接收端需要较复杂的硬件电路。
这增加了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难度。
其次,由于并行码相位需要同时处理多个载波信号,所以在信号处理方面也需要更高的计算和处理能力。
另外,对并行码相位的误码率控制也是一个挑战。
由于并行码相位传输多个二进制码元,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误码率较高。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减少误码率,例如使用纠错码、增加冗余等方式进行优化。
综上所述,并行码相位是一种高传输速率、抗噪性强的数字调制技术。
它的应用广泛,可以提高通信和存储系统的性能。
虽然存在一些挑战,如硬件复杂度和误码率控制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并行码相位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第十二讲——并行级联码
解决两层码间信息的直接传递问题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希望信息符 号x能反映到内码C2上去,即C2的码字中 应包含所有的信息符号.这就要求两层 码均为系统码.
解决迭代中的正反馈问题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说要求在进行第 二次内码译码时用到的反馈软信息中不 包含上次译相同的码时用过的信息 从严格意义上看这种要求是不可实现的
第十二讲
并行级联码
回顾
编码的组合,利用短码构造长码 交织器的作用 串行级联码 内外码的选取与性能及译码算法有关 逐符号译码算法 软输出译码算法
级联码的问题
性能的代价就是效率 离容量极限还有相当距离 译码算法远未最优:硬判,信息利用不 充分
译码算法上的潜力
迭代以充分利用信息
信 息 数 据 外 码 编 码 交 织 器 内 码 编 码 输 出 编 码
外信息
逐符号后验概率中第三部分称做有关该 符号的外信息,即 外信息 = 逐符号后验概率 ÷ 当前符号的 系统位后验概率 ÷ 当前符号的先验概率
迭代译码性能改善的物理解释
码 1 解 交 织
交 织
码 2
并行级联码的性能分析
纠错能力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这种码 本身的能力,另一个则是在特定的译码 算法下的纠错能力.上述迭代算法是目 前已掌握的最好的算法,但对于这种码 而言也还是一种次优方法.因此从实用 的角度看人们更关心turbo-code的迭代译 码能力.
交织增益
当分量码选择合适时,平均性能界可随 交织器长度增加而呈反比下降 对卷积分量码来说,递归卷积码可以获 得交织增益,而非递归卷积码得不到交 织增益,即如果用非递归卷积码作分量 码,则交织器长度的增加不能改善码的 性能
并行级联卷积码(PCCC)编译码器实现方法研究
并行级联卷积码(PCCC)编、译码器实
现方法研究
ﻭ
ﻭﻭ全部:
ﻭ丁金鹏郑伟温向明
第1单位:ﻭ
邮电大学通信网络综合技术研究所ﻭﻭ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并行级联卷积码(PCCC)编码原理和译码原理.给出了1种译码妻的实现方式,并在AWGN信道下对该方式编、译码器的性能做出性能仿真。
ﻭ
PCCC,编码器,译码器(浏览全文)
ﻭ发表日期:
ﻭ2007年09月19日ﻭﻭ同行评议:ﻭ
能展开研究工作,选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但是,在以下几方面值得商榷:ﻭ
1、研究工作基本没有创新,结论与相关文献类似;
2、并行级联卷积码(PCCC)编、译码器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很多,太少;
ﻭ3、写作质量较差,如中英文摘要内容少且未能反映工
作;再如中文摘要中“译码妻";..。
...ﻭﻭ综合评价: ﻭ注:同行评议是由特聘的同行专家给出的评审意见,综合评价是综合专家对各要素的评议得出的数值,以1至5颗星显示.ﻭﻭ。
并行级联分组码基于相关运算的叠加反馈译码
并行级联分组码基于相关运算的叠加反馈译码
彭万权
【期刊名称】《计算机仿真》
【年(卷),期】2009(026)006
【摘要】并行级联分组码和串行级联分组码均可实现基于LLR计算的Turbo迭代译码,但前者具有更高的码率.将接收信息与子译码器的输出软信息进行线性叠加反馈能在省去繁琐的LLR计算的情况下实现并行级联分组码的Turbo迭代译码,仅通过对译码器的输出进行简单的相关运算以及对Chase2译码算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便可获得接近LLR算法的译码性能.仿真研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总页数】4页(P348-351)
【作者】彭万权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4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22
【相关文献】
1.并行级联分组码基于相关运算的叠加反馈译码 [J], 王柯柯;邵艳清;彭万权
2.基于Turbo-TCM与时空分组码的级联系统的次优译码算法 [J], 张路;匡镜明
3.并行级联频域判决反馈(DFE)均衡策略及不匹配译码 [J], 李强;李少谦
4.并行级联卷积码基于软输入硬输出的迭代译码 [J], 彭万权
5.基于CCSDS标准的串行级联卷积码高速并行译码方法 [J], 李林涛;刘昊;张舒义;刘元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并行级联Gallager码的动态最大外迭代次数译码方案的研究
并行级联Gallager码的动态最大外迭代次数译码方案的研究李晋;尤肖虎
【期刊名称】《电路与系统学报》
【年(卷),期】2006(11)2
【摘要】PCGC(Parallel Concatenated Gallager Code,并行级联Gallager码)是将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运用于并行级联编码形式而得到的一种新型编码,它的译码器采用双层迭代的形式.传统的PCGC译码器采用FMSIN(Fixed Maximum Super Iteration Number,固定最大外迭代次数)的方案,在信道SNR(Signal-to-Noise Ratio,信噪比)较低时会导致译码器平均迭代次数,也即译码器复杂度偏高.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根据信道信噪比状况动态调整译码器中最大外迭代次数的方案,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运用此方案后,译码器复杂度可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
【总页数】3页(P116-118)
【作者】李晋;尤肖虎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22
【相关文献】
1.迭代译码的级联Reed-Solomon乘积码与卷积码 [J], 孙小钧;刘晓健;赵春明
2.并行级联LDPC码译码迭代终止准则研究 [J], 李晋;滑翰;华惊宇;尤肖虎
3.并行级联卷积码基于软输入硬输出的迭代译码 [J], 彭万权
4.译码迭代次数约束下累积无率码的优化设计 [J], 雷维嘉;陈胜男
5.一种低迭代次数的极化码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J], 王华华;石丹;赵昊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信息
逐符号后验概率中第三部分称做有关该 符号的外信息,即 外信息 = 逐符号后验概率 ÷ 当前符号的 系统位后验概率 ÷ 当前符号的先验概率
迭代译码性能改善的物理解释
码 1 解 交 织
交 织
码 2
并行级联码的性能分析
纠错能力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这种码 本身的能力,另一个则是在特定的译码 算法下的纠错能力。上述迭代算法是目 前已掌握的最好的算法,但对于这种码 而言也还是一种次优方法。因此从实用 的角度看人们更关心turbo-code的迭代译 码能力。
交织器的作用
但我们注意到,当两层码之间经过了交织处理 后,用于解一段连续码符号的反馈信息分别来 源于前一次译码的分散的码符号, 对分量码来说,相距很远的符号间的约束力很 弱 因此交织长度越长,这种相邻反馈符号的相关 性就越低, 此时只要从反馈符号似然信息中去除已用过的 关于该符号本身的部分,就可以基本清除正反 馈,实现迭代译码。
– 逐符号译码算法及软输出
卷积码的逐符号译码算法
即要求全部输入序列提供的关于第k个符 号的似然信息即后验概率。
L1k (dk ) = Prdk
x
2k
N
1
, z2 , y 11 1
N N
令
α (d , S ) = Pr{d , S R } β (S ) = Pr{R S } Pr{R R }
k k k k k 1 k k k k 1
= Pr dk Sk1 Pr
{
} {y d , S }Pr{x d }z (d )
1k k k 1 k k 2k k
其中的αk和βk可以用递推的方法得到:
α (d , S ) = ∑∑γ (R , S , d , S )α (d , S )
k k k k k k k 1 k 1 k 1 k 1
判决器
似然值L 2k
并行级联码的译码(流水线结构)
z2k 软 输 出 译 码 器 1 xk y1k y2k
z1k 交 织 软 输 出 译 码 器 2
解 交 织 判 决
译 码 单 元 2
译 码 单 元 L
译 码 输 出
延 时 译码机制有点类 似涡轮机(turbo)的反馈工作原理,这 种编译码结构被称为turbo code。 反馈译码的基础:软输出译码算法
简单的反馈必然引入正反馈,使得算法 不收敛或收敛到远离最优解处。
解决两层码间信息的直接传递问题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希望信息符 号x能反映到内码C2上去,即C2的码字中 应包含所有的信息符号。这就要求两层 码均为系统码。
解决迭代中的正反馈问题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说要求在进行第 二次内码译码时用到的反馈软信息中不 包含上次译相同的码时用过的信息 从严格意义上看这种要求是不可实现的
1 2 w2 3 n
w1
w3
信息序列重量
i1 =
∑ωi= ω
n
wn
递归和非递归的区别(续)
递归和非递归的差别可从如下角度解释, 即在非递归码中重ω的错误序列中单错事 件较多,而第一层码中的单错事件经交 织后也会在第二层码中以很大的概率产 生单错事件。而递归码不会发生单错事 件,其双错事件的两个错码经交织后会 离得很远,从而产生很大的校验位错, 因而从总的码重分布来看更集中于平均 码重附近。
平均性能界
然而,目前对turbo-code的性能研究还远远不够, 迭代译码算法的误码性能只能通过仿真得到,而 即使是不考虑译码算法,码本身的性能由于受交 织器特性及码率调整器特性的引响,也没得到精 确的分析。目前做得最好的性能分析是平均性能 界,即给定分量码下并行级联卷积码在各种交织 下的平均理论性能,因此最优交织器的性能必然 优于这个平均性能,也就是给定分量码下最优交 织器的性能下界。
编 码 器
接 收 信 号
内 码 译 码
解 交 织
外 码 译 码 输 出 译 码
译 码 器
串行级联码采用迭代译码的难点(1)
串行结构的级联码的编码关系为 C1=f(x),外码 C2=g(C1),内码 因此外码译码输出的关于符号x的信息并 不能直接提供关于内码译码输入C2的软 信息
串行级联码采用迭代译码的难点(2)
交织增益
当分量码选择合适时,平均性能界可随 交织器长度增加而呈反比下降 对卷积分量码来说,递归卷积码可以获 得交织增益,而非递归卷积码得不到交 织增益,即如果用非递归卷积码作分量 码,则交织器长度的增加不能改善码的 性能
递归和非递归的区别
可以将一个卷积码序列中信息位重ω的错 误序列分解为n个有限长度错误事件的串 联(每个事件都从正确路径离开并回到正 确路径)。
C Aω (Z) =
P
Aω
C1 (Z )
N ω
Aω
C2 (Z )
ω
式中上标CP,C1和C2分别表示并行级联码和两个分量码。
平均性能界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 在给定分量码下的 turbo-code平均性能, 也就是说必然存在一 种交织器使合成的 turbo-code优于这个 平均性能。
并行级联码
信 息 数 据 编码器 1 凿孔 交 织 器 编码器 2 复 接 器 编 码 输 出
显然,这种结构很好地满足了前面关于反馈译码 的第一个要求,因为两个码可以交替地互不影响 地译码,并可通过关于系统码信息位的软判决输 出相互传递信息,进行迭代译码。
并行级联码的译码(反馈结构)
解交织 外 信 息 Z1k 校验序列 y 1k 信 息 符 号 序 列 xk 软 输 出 译 码 器 1 交 织 校验序列y 2k 似然值L 1k 交 织 外信息Z 2k 译码输出 软 输 出 译 码 器 2
输入—冗余重量估值函数
码重量多项式方法是研究线性码性能的重要手段,由于 在turbo-code中用的是线性系统码,其信息位对两次编码 是共用的,因此有必要在重量多项式中将信息位和校验 位区分开来,为此定义了输入--冗余重量估值函数 (IRWEF): ω j
A(W, Z ) =∑ A , jW ω
k k k k k k 1
N N k k k k +1 k k +1 1
R = (x , z , y
k k
1k
)
则dk 的 似 然 函 数 为
L (d ) = ∑Pr{d , S R }= ∑α (d , S ) β (S )
N 1k k k k 1 k k k Sk Sk k k
令
γ (R , S , d , S ) = Pr{R , S , d S }
ω, j
Z
给定信息位重量下校验位的条件重量估值函数(CWEF)
Aω (Z) =∑Aω Z
,j j
j
式中Aω,j代表码本中信息位重量为ω且校验位重量为j的 码字的个数
误码率联合界
≤∑ Pb
ω=1
N
ω
W Aω (Z) N
ω
W =Z =exp
( RE N )
c b 0
平均交织器
为了求得并行级联后的IRWEF,可引入平均交织器的概 念,所谓平均交织器是指一种概率器件,它对所有可能 的交织器进行统计平均,这样重量为ω,长为N的信息 N N 1 码可有 种交织结果,每种的概率为 ω ,给定分量 ω 码后由所有可能交织器构成的各种turbo-code的CWEF的 均值为两个分量码的CWEF之积除以 N
第十二讲
并行级联码
回顾
编码的组合,利用短码构造长码 交织器的作用 串行级联码 内外码的选取与性能及译码算法有关 逐符号译码算法 软输出译码算法
级联码的问题
性能的代价就是效率 离容量极限还有相当距离 译码算法远未最优:硬判、信息利用不 充分
译码算法上的潜力
迭代以充分利用信息
信 息 数 据 外 码 编 码 交 织 器 内 码 编 码 输 出 编 码
Sk1dk1
k
归一化 归一化
β (S ) = ∑∑γ (R , S , d , S ) β (S )
k k
Sk+1dk+1
k +1
k +1
k +1
k +1
k
k +1
k +1
系统卷积码的逐符号后验概率 的组成
逐符号后验概率 = (1)当前符号的系统位后验概率 × (2)当前符号的先验概率 × (3)除当前符号外的整个接收序列所提 供的有关该符号的后验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