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

陈述。

?“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2.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

?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这并不是说

“圣”的境界不可追求。

?②(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

?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

?(2)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含义是怎样的?

?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

样能够“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同时也表明了孔子的通权达变。

③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

?子路轻财重义,心地单纯,光明磊落。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

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

?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则心存人间大爱,其境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

孔子老安、友信、少怀,心怀天下,境界更高。

《君子之风》

?①1.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乐”的内涵的理解。

?乐:为心中的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乐”而乐。

2.后世的儒者遵从孔子的信念,如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都力图追求道德精神的完善,从上述几章看,儒家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说说这些观点对你现实生活的启示。(不超过50字)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特色——重义崇德。(2分)启示: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生活的

意义和价值,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自己的人生使命。(只要答一个方面就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

②(1)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苦乐观”?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

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心境。

?③1.你认为孔子在这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高尚情怀?安贫乐道

?2.浮云可以使人联想起许多比喻义,有人说,浮云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孔子以

此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浮云”

这一比喻义的?

?聚散无常,喻不义得来的富贵,瞬间即逝,极为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

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浮云轻飘淡然,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

?④1.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追求财富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的财富不去追求。

?2.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

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

但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

《周而不比》

?①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

?1.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

也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

?2.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是不凭你讲了几句正确的话,

就全面肯定你,极力推举你;“不以人废言”,是不凭你说了几句错误的话,就全盘否定你,从此不用你。

?3.孔子看人不从片面出发,而是详细的考察一个人,作出综合评价,因此,孔子

能看到一个人的不足,同样也能看到一个人的长处,不把人一棍子打死。所以,孔子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很恰当。

?②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博学多闻。

?2.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

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示例:颜回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

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以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乐观的心态,快乐地生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