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黑格尔艺术终结论
对黑格尔艺术的终结的理解
对黑格尔艺术的终结的理解
黑格尔艺术的终结是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中
提出的观点。
根据黑格尔的理论,艺术是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一
种形式,它通过艺术品的创作和欣赏来实现。
然而,黑格尔认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逐渐失去了其在人类精神发展中的重要性,
并将被其他形式的表达方式所取代。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终结是由于人类精神的进步和发展。
在他
看来,艺术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和传达人类的思想和情感,而这种表
达方式在其他领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例如,哲学、宗教和科学等
领域提供了更深刻、更准确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取代了艺术在这方
面的角色。
此外,黑格尔还认为,艺术的终结也是由于艺术自身的局限性。
艺术是一种感性的表达方式,它无法达到理性的高度。
而随着人类
思维的进步,人们对于理性和科学的追求日益增加,艺术在这方面
的表现力逐渐受到限制。
然而,黑格尔并不是认为艺术完全消失了,而是指出艺术在人
类精神发展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艺术仍然存在,但它已经不再是
人类思想和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
相反,哲学、科学和宗教等更理
性的领域成为了更为重要和深入的表达方式。
总结起来,黑格尔艺术的终结是指随着人类精神的进步和发展,艺术逐渐失去了其在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方面的重要性,被其他更
为深入和准确的表达方式所取代。
然而,艺术仍然存在,只是其地
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摘要】黑格尔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形式,是思想和感性的统一体现。
在他看来,艺术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从具体形式到抽象形式的过程,最终达到哲学的高度。
黑格尔认为,当艺术达到哲学的境界时,艺术就会终结,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这种艺术终结论引起了许多讨论和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对艺术的贬低,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对艺术的赞美。
无论如何,黑格尔的美学终结论在后来的美学理论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艺术与哲学关系的思考。
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虽然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但其对艺术的评价和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讨论。
【关键词】引言、黑格尔、美学、艺术、历史发展、终结论、评价、影响、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人类思想史上,黑格尔被誉为近代哲学的巨匠,其思想影响深远,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美学。
在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中,他对艺术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关于艺术终结论的观点。
通过分析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黑格尔对艺术的认识、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的阐述,对艺术终结论的评价以及美学终结论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呈现出黑格尔美学中关于艺术终结论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对读者们加深对美学理论的理解和思考提供一定的启发。
2. 正文2.1 黑格尔对艺术的认识黑格尔认为艺术是表现自由精神的一种形式,是人类抽象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
他将艺术视为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认为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传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
黑格尔指出,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精神的外在表现,是思想和形象的结合体。
他强调艺术的重要性,认为艺术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形式。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达,是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的方式。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与观众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再论所谓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
朱立元:再论所谓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所谓的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历来是国内外美学界有争议的问题。
主流的意见认为黑格尔从他哲学体系出发,也从他对当时的艺术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了艺术面临解体的危险,未来的艺术已日暮途穷、奄奄一息,即将为绝对精神的更高形式宗教、哲学所取代的观点。
因此,结论只能是,黑格尔对艺术发展的前景持悲观主义的态度。
国内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为黑格尔《美学》译者朱光潜先生,他说:“黑格尔虽不曾明说艺术终将灭亡,但他对于艺术的未来是极其悲观的”,他发出的是“替艺术唱挽歌的声调”,实际上“把艺术导致死胡同里”;朱先生并进而认为黑格尔“从资产阶级文艺的解体就断定文艺本身也就必然解体”的观点是“艺术发展之有止境”论,并批评这是“荒谬的悲观的论调”。
[①]笔者早在十多年前就曾撰文与朱光潜先生的上述观点商榷,其主要内容已收入拙著《黑格尔美学论稿》中了。
[②]可惜十多年来,学术界对此并未引起注意。
认为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是典型的艺术悲观主义,几乎成了众口一词的铁定的看法,在美学界占了绝对优势。
这是令人遗憾的。
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黑格尔蒙受了不白之冤,需要为他洗刷这一不实的罪名,还他以历史的本来面目。
笔者十多年前对黑格尔的“艺术解体”论主要从将逻辑与历史加以区分的角度作了阐释,认为其“艺术解体”论主要是由体系的逻辑需要而提出的,同时,也表明了他对当时资产阶级艺术走向颓败趋势的批判态度与某种预测;但是,第一,他并未一般地断言艺术将在历史上消亡或解体,第二,笔者引证了《美学》中他关于“艺术之宫”的营建,“世界史还要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演进”[③]的话,以及他肯定浪漫型艺术的进步和对其前景充满信心的许多材料,证明“艺术解体”论并不代表黑格尔对艺术前途的基本看法,他这方面的真正看法主要体现在他对艺术史、特别是对当时的浪漫型艺术的看法中。
本文不再重复上述观点和材料,主要拟从黑格尔对他同时代艺术的特殊论述中进一步证明他对艺术发展前景的乐观主义态度。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摘要】黑格尔美学认为艺术是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承载着普世真理和普遍理念。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精神的真实本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逐渐走向终结,进入哲学和宗教的领域。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指出,当代社会已经超越了艺术的方式表达,而转向其他形式。
这一观点引发了许多批评和争议,一些人认为艺术永无终结,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黑格尔的观点对当代艺术发展仍有启示,提醒人们思考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在当今社会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的解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为当代艺术的创作和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艺术、终结论、哲学、定义、功能、艺术发展、观点、解读、批评、反对意见、启示、当代艺术、借鉴。
1. 引言1.1 介绍黑格尔美学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美学理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美学》中,这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美学的开山之作。
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艺术被视为思维与物质的结合体,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达形式。
艺术不仅是审美经验的载体,更是人类理性的表达途径。
通过艺术,人们能够超越现实世界的局限,进入理想之境,体验美的普世性和永恒性。
黑格尔认为,艺术具有超越性和绝对性,它能够引导人们认识真理、美感和道德。
在他看来,艺术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必要阶段,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表达和实现。
黑格尔强调艺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认为艺术应当受到尊重和重视。
黑格尔的美学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的内涵和作用,为后世的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的深入学习和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真谛和意义。
1.2 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地位在黑格尔哲学中,艺术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扮演着连接个体与普遍精神的桥梁。
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是思维和感性的结合体,能够通过具体形象和符号来表达普遍的观念和理念。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摘要】黑格尔认为,艺术是自我实现和表达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显现。
随着历史的进程,艺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符号时代到古典时代再到现代时代。
黑格尔认为,艺术将在现代时代达到顶峰,并呈现出终结的趋势。
他认为,随着哲学和宗教等其他形式的出现,艺术将逐渐失去其独特性和重要性。
尽管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引起了很多争议,但其对于现代艺术的影响仍然广泛。
现代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常常受到黑格尔美学的启发,尝试突破传统的艺术形式,追求更加个性化和自我表达。
对于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反思也是必要的。
我们需要思考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在当代社会中重新定义艺术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的探讨和反思,可以为未来艺术的发展提供启示,为艺术界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艺术终结论、艺术发展、现代艺术、反思、启示、展望1. 引言1.1 引言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今天这个充满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的世界里,黑格尔对于艺术的终结论是否依然适用,成为了许多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的基本观点、艺术的历史发展、艺术的终结论、美学的重要性以及现代艺术对黑格尔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我们或许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黑格尔对艺术的看法,并从中找到启示和展望。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探讨其对我们当下以及未来艺术发展的影响。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其对艺术终结论的探讨更是引发了无数艺术爱好者们的思考和争议。
在这里,我们将以探究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为主线,深入剖析其中的内涵和启示,以期为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
2. 正文2.1 黑格尔美学的基本观点黑格尔美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对艺术的本质、目的和意义的独特见解。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精神的表达和具体化,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外在呈现。
他强调艺术作为自觉自我展示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之一。
浅析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
浅析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万佳娴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摘要:黑格尔指出:艺术的终结所伴随的是哲学的产生。
时至今日,关于“艺术终结”的探讨仍然是当今美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跨学科的发展,艺术终结已不再是一个特定学科问题,而是当代艺术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黑格尔预言了艺术的终结,并将艺术与哲学的转换问题当作其论点的核心部分。
但在当代语言环境 中,“艺术终结论”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导致了这一理论假说存在被误读的风险。
因此,本篇论文就“艺术终结论”的概念进行阐释,并结合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特点进行论证。
关键词:黑格尔 艺术终结 现代艺术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3-0186-03一、艺术终结论的提出及其本质18世纪初期,黑格尔在海德堡论述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具有历史创新意义的观点,即 “艺术终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艺术终结并不是存 在意义上的消亡,而必须要联系逻辑与历史两个角度 进行论证,只有这样才能将黑格尔所提出“艺术终结 论”进行科学合理的表达。
黑格尔的思想核心在于运动,即现实当中所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的状态,这种运动状态决定了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必 然阶段,而艺术的发展也同样如此。
艺术在人类社会 的产生中得以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更迭,艺术势必 会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实现自我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过程也是量变的过程,一旦艺术的发展不能再满足于 人类精神因素的需要,那么艺术便会终结,哲学便会取 而代之。
黑格尔所提倡的哲学体系主要以事物的运动作为 其核心内容,在黑格尔看来,世间的种种存在都是以运 动作为基础,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创造物,都是绝对运 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因此,黑格尔指出“艺术只是哲学 之中的一个范畴,是一个特定的逻辑环节”。
这个特定 的环节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进行螺旋式的上升,在这一过程当中,艺术的发展则会通过其内部要素的竞争而实现新的变革,这一阶段主要为量变表现形式,突出的 表现为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的相互争斗过程。
再谈黑格尔艺术终结论
中国矿业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文艺美学考试时间学生姓名单良学生学号ZS所在院系文法学院任课教师王青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再谈黑格尔“艺术终结论”在《美学》中,黑格尔写道:“就它的最高职能来说,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是过去的事了。
因此,它也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的地位,毋宁说,它已转移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
”[1]黑格尔得出“艺术终结论”的结论,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哲学体系进行逻辑演绎的结果。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发展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作为艺术的开端的“象征型艺术”,其主要特征是,物质的表现形式(感性形势)压倒精神(绝对精神)的内容,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仅是一种象征关系。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心智的不断成长,艺术创造的内在的(精神的)东西不愿受巨大的物质形式的束缚而逐步从自在走向自觉。
艺术创造中的内容和形式开始向新的方向转化,古典型艺术便应之而产生。
在黑格尔心目中,“古典型艺术”是最完美的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精神与质料的最完美的结合与和谐。
但理念(精神)是发展变化的,它的运动牵引力必然在发展中不断壮大,最终打破古典型艺术和谐的状态,而冲出这种状态,并逐渐超越并控制创作形式成为主体。
精神愈感觉到它的外在现实的形象配不上它,它就愈不能从这种外在形象中找到满足,愈不能通过自己与这种形象的统一去达到自己与自己的和解。
在这种情形下,“浪漫型艺术”便取代了“古典型艺术”。
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绝对精神不断克服外在形式的阻碍而回复到自身的本性,这种主体原则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即一种情感冲动,人之性格独立占主导地位。
精神内容超出物质形式,进一步的发展必然造成作为主体的精神的超越和作为客体的物质形式之间的决裂。
依黑格尔看,这种分裂不但导致浪漫艺术的解体,而且也要导致艺术本身的解体。
黑格尔认为这种让位或转化的位置理应由宗教或哲学——尤其是哲学——来代替。
对“艺术终结论”和艺术发展前景的几点思考
对“艺术终结论”和艺术发展前景的几点思考一、黑格尔与“艺术终结论”1817年,黑格尔在海德堡的美学讲演中提出了“艺术终结论”,在他之前已经出现了有关艺术终结问题的片段式的言论,但他却是第一个从哲学理论高度谈论这个问题的人。
理解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应该从他的哲学意识出发,因为这一论断正是从他的理论体系中演绎出来的。
同时,也必须看到黑格尔对他所处的时代的不满,市民社会对艺术的侵害威胁着艺术的生存,这也正说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并不认为艺术会消失,而是旨在言明艺术转化为哲学是一种必然。
黑格尔提出“艺术终结论”的时代,现实中的艺术实践欣欣向荣地发展着,可见他所谓的“艺术终结”并不是艺术现实的终结,而是表明艺术应该向观念转化,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哲学。
在黑格尔看来“就它的最高的职能来说,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是过去了的事。
因此,它也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地位。
”也许以往人们可以通过艺术直接认识世界,但如今的艺术已经不能带领人们认识世界的真理,因此艺术也就不再具有崇高的地位,这显然是要把绝对精神从现实世界中剥离出来。
在黑格尔的理念学说中,他将绝对精神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艺术、宗教和哲学。
这三者都是人类认识绝对精神的方式和手段,但只有哲学是认识绝对精神的最高手段、是艺术发展的最高形式,艺术的终结实质上是艺术让位于哲学。
黑格尔将世界艺术发展的类型分为三种,分别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黑格尔心目中,真正的艺术理应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因而在黑格尔那里,只有古典型艺术达到了内容与形式、感性态势和绝对精神的完美和谐。
象征型艺术是物质超越精神,而浪漫型艺术的精神内容超出了物质形式,进一步的发展必然导致主体的精神和客体的形式之间的分裂,而这种分裂也会导致艺术本身的解体。
艺术必须寻找更高的形式以求得生存,因此艺术让位于哲学获得了逻辑上的合理性。
回到社会现实,黑格尔认为他所处时代的艺术不能满足时代精神,而时代精神又抑制了艺术的发展。
对黑格尔艺术的终结的理解
对黑格尔艺术的终结的理解
黑格尔艺术的终结是指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即艺术的作用在历史发展中将会逐渐减弱并最终结束。
根据黑格尔的观点,艺术是一种表现主体内心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感知。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黑格尔认为艺术逐渐失去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而哲学则是一种更为深刻和理性的思考方式。
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可以通过推理和逻辑的方式来更全面地理解现实世界,并提供更准确和深入的思考。
相比之下,艺术只能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感知,无法达到理性和智慧的层次。
此外,黑格尔还认为,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将给艺术带来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改造现实世界。
这种科学方法和技术可能会取代艺术的地位,使艺术成为过时的表达方式。
因此,黑格尔认为艺术的终结并不意味着艺术的消失,而是指艺术逐渐失去其在社会和思想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
艺术将被哲学和科学所取代,成为历史上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再是社会和思想进步的主要动力。
尽管这一观点被广泛讨论和争议,但黑格尔对艺术的终结的理
解影响了后来的美学理论,也引发了人们对艺术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的思考。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贺 戴 湘 潭大 学 文学 与 新 闻学 院
摘 要 :在黑格 尔提 出 “ 艺术终 结论 ”之 后 ,引发许 多文学 许 多讨论 并不 是基 于 黑格 尔艺术 哲学体 系下 的一种理 性分析 ,本 文 回归到黑 格 尔的美 学理论 中再看 艺术 终结论 。 关键词 :艺术终结 论 ;黑格 尔美 学;艺术 哲 学
和 自我 完善 之 中。 艺术也 按 照其理 念与 形式 的 不同 , 以三 理 性艺术 也不 得不 在人 们 的阐释 中 “ 被 终结 ” 。
个 各相 区别 的状 态 发展 为象 征型 艺术 、古典 型 艺术和 浪漫 型艺 术 。在 象 征艺 术 中 自然 形 式和 物 质 内容支 配 着 精神 。
“ 艺 术 终结 论 ”这 一 概念 ,普遍 认 为 最早 出现在 黑 格 级 ,伴 随着绝 对精 神 的发 展 由低级 逐渐 向 高级演化 呈 现阶
尔的 《 美 学 讲演 录 》有 关 于 艺 术 发 展 到 最后 阶段 的分 析 梯 上升 状 。“ 美 是 理念 的感 性 显现 ”而在 其 看来 感 性 的事
对 精神 不断 克服 外在 形式 的 阻碍而 回复 到 自身的本 性 ,这 术 是 真理 的 一种 发生 方 式 , 是对 存 在者 的真 理 的揭 示。 艺 种 主体 原则 的真 正 内容是 绝对 的 内心生 活 ,即一种 情感 冲 术 永远 都 具有 这 种 能力 去完 成 它 的使命 , 伟 大 的艺术 之所 动 ,人 之性 格独 立 占主 导地位 。这 种分 裂不但 导致 浪漫 艺 以终 结并 不 是因 为 艺术 已经 不 能完 成 它 的使命 了 , 而是 因 为人 类遗 忘 了存 在 者之 存在 , 从而 使得 艺术 忘 记 了它 自身 术 的解 体 ,而且 也要 导 致艺 术本 身的解 体 。最后 理念抛 弃 的使 命 。倘 若 继 续 把 艺 术 置 于 强 力 意 志 的主 体 性 原 则 之 了形 式 艺术 终 结转 化 为宗 教 与 哲学 。“ 我 们现 在 已不再 把 艺术 看 作体 现 真 实 的最 高 方式 。 ”口 艺 术 在 象征 型 艺术 和 下 ,以绝 对理 念 的 自我 运动 来 演绎 和 规范 艺术 . 那 么必 然 古典 型艺术 阶段 都缺 乏 的 自由,必 须依 附于 具体 的客观 形 导致 艺 术 的终结 。海德 格 尔重 新 为艺 术确 立 了地 位 。 指出 象或形 式 。而在 浪漫 型艺 术阶 段艺 术可 以自由地探 索和 表 伟 大 艺术 是 我们 历 史性 此在 的本源 , 从 而 为艺 术的 复兴 奠 达 艺 术家 的 内在 主体 意 识, 艺术不 在拘 于形 式 的表 现而 转 立 了基 础 。 黑格 尔 的艺术 终结 论 原意 并不 是指 的艺 术 的终 结或 者 为精 神 的表达 ,于是 外在 的 形式 也退居 为精 神意 志 向客观 世 界表 达所 需 的语 言和符 号 ,艺术 最后 将走 向 自在 自为 的 死亡 ,而 是想 用辩 证法 原理 来 表 明艺术对 于传 达某 些真 理 自我 阐述阶 段 。 的局 限性 ,这 些真 理用 哲学 具 有 的理论 工具 能得 到更好 的 黑格 尔在 《 美 学讲 演录 》 中明确 指 出 “ 我们 诚然 可 以 传达 。艺 术 的职 能 已经 发生 了变化 ,其 职能 已经被 哲 学所 希望 艺术 还会将 蒸 蒸 日上 , 日趋 于完 善 ,但 是 艺术形 式 已 剥夺 不再 是人 类精 神 的最 高 需求 ,艺术 的地位 已经 从 向着 经不 再是 心灵 的最 高 需要 了。我们 尽可 以觉 得希 腊神 像还 最 高层级 的绝 对精 神发 展 的道 路上 退位 下来 归于 审美与 个 很优 美 ,天父 、基 督和 玛利 亚在 艺术 里也表 现得 如此 庄严 人精 神 意志 的表达 。由此看 来 ,黑 格尔 的艺 术终 结论 实际 完善 ,但 这都是 徒然 的 , 我们不 再屈膝 膜拜 了 。 ”p 黑格 尔 上是 后人 对其 浪 漫型 艺术发 展 之后 ,理 念上 的终 结 ,艺术 艺术 终结 论 的本质 在于 终结 的不 是艺 术 ,而 是艺 术作 为人 完成 使命 上升 为哲 学的一 种 阐释 。 类 的最 高趣 旨与绝 对 需要 的崇 高地 位 , 是艺 术作 为真 理 最 高表 现 形式 的终 结 。就 和他 绝对 精神 的发 展一样 发 展到 一 参 考文 献 : 定 的阶段 ,前面 的一个 阶段 就将 毁灭 ,黑格 尔有 着 自己独 [ 1 ] [ 2 ] 【 3 ] 【 德] 黑格尔 , 朱光潜译 . 美 学第一卷 [ i v q北京: 商 P l 1 4 , P 1 3 5 , P 4 1 6 . 特 的理 论体 系 ,在 这个 体系 里 的艺术 发展 史有着 明确 的层 务 印书馆 ,
关于艺术终结论的思考
关于艺术终结论的思考丹托在艺术哲学成为现实的基础上,作出了艺术愈加依赖于理论的判断,从而得出了艺术家正将工作移交给哲学家的结论。
黑格尔始终是在思想体系内推断出艺术衰亡的命运,认为艺术会逐渐丧失真理和生命而日渐式微,而丹托则在狂飙突进的现代艺术运动中反思,预言艺术发展的动力已经枯竭,我们终将进入一个后历史的艺术时期。
即使黑格尔和丹托对于艺术终结的命题有着不同的阐释,但他们的预言却昭示着相同的未来图景:艺术终将被哲学取而代之。
时至今日,艺术从来就没有真正终结过,不过自杜尚开启了观点至上的历史,艺术语言与观点表现出割裂的态势,科技理性在漠视生命个体性的同时也在消解艺术的功能,使我们意识到艺术终结论并不是虚妄的预言,而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命题。
理性主义与艺术的冲突18世纪的启蒙运动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那就是对理性的信仰。
启蒙思想家积极宣传“理性”与科学,高唱“理性”的赞歌,向往“理性的王国”,提倡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判断一切的尺度。
正是这种理性思想的锋芒,让黑格尔看到了艺术必将衰亡的命运。
在他看来,艺术的最高任务是用感性去显现理念,在一个“偏重理智”的时代,艺术会逐渐丧失它自身的水平———感性,所以,艺术已经不再是实现人类心灵的最高旨趣的必要方式,因而艺术会向宗教过渡,最终将被哲学取代。
他说:“从这个切方面看,就它的最高职能来说,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是过去的事情了。
所以,它也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地位,毋宁说,它已经转移到我们的观点世界里去了。
”[1](P15)在丹托看来,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包含着一个“理论氛围”,只有在艺术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才能把握其特性。
丹托说:“授予《布瑞洛盒子》和《泉》以艺术地位,与其说是一种宣告,不如说是一种发现。
那些专家是真正的专家,就像天文学家是关于某个东西是否是星星的专家一样。
他们发现那些作品具有意义,而它们那难以识别的类似物却缺乏这些意义,而且他们还发现这些作品具有这些意义的方式。
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认识
收稿日期:2017-03-25作者简介:周焜,男,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
2017年6月第39卷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Jun.2017Vol.39Sup.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认识周焜(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黑格尔在“艺术终结论”上的理论成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充分把艺术的发展史与哲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哲学的角度探讨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产生的社会性的影响。
黑格尔在“艺术终结论”中,把哲学的思想用于艺术的效果分析,即艺术对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上,以更为客观的角度分析艺术对社会产生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黑格尔;“艺术终结论”;再认识中图分类号:D 51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219(2017)Sup -0087-02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主要集中于将艺术中无法实现的“理念”转移到宗教和哲学领域。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中的艺术终结于黑格尔的逻辑体系,转而在历史的进程中继续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终结论”仍然发挥着它的效能。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作用于他所呈现的理论体系框架之内,如果把“艺术终结论”扩充到更为宽泛的理论框架中,那么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将会受到碎片化时代的现实环境的冲击和挑战。
一、“艺术终结论”的终结对象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充分把艺术的发展史与哲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哲学的角度探讨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产生的社会性的影响。
黑格尔在“艺术终结论”中,把哲学的思想用于艺术的效果分析,即艺术对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上,以更为客观的角度分析艺术对社会产生的作用效果。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理论的核心是艺术的终结,这一理论既能够带来认同者对他的支持,也会导致反对者对其艺术理论的异议性见解。
_消亡还是涅盘_论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本质
34一、“艺术终结论”实质1817年,黑格尔在海德堡开始了后来被誉为“西方历史上关于艺术之本质的最全面的沉思”[1]的演讲,同时在终结篇中,黑格尔提出了“艺术已经走向终结”的观点,即“艺术终结论”。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他这种艺术终结论的提出是以他本身的哲学体系为大背景的,即艺术作为其哲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是以绝对精神运行的一个逻辑环节而存在的。
但是,今天的我们再来分析和讨论艺术终结的问题,我们也会发现,在某种层面上来讲,艺术的确已经失去了自诞生起其所赋有的本质,而逐渐地成为了今天特立独行的艺术。
在当代艺术发展遇到危机和问题的时候,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我们也将获得更大的收益和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要了解黑格尔提出这个观点的基本条件。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艺术、宗教和哲学属于“绝对精神”的范畴,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全部哲学的基础和背景。
于此同时,黑格尔把艺术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三个类型。
在黑格尔的艺术观点中,古典型艺术是最完美也是最理想的艺术形式,是精神和物质的完美统一体,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艺术本身被赋予的真正含义。
但是这个定义本身已经发生了改变,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艺术也已经从过去精神和物质的高度统一逐渐转变为精神压倒物质的统一。
当精神占有主体地位的时候,浪漫型艺术就占据了艺术的外在表现,而这样的时候也意味着主体精神和客观物质的分离和解体。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命题,也是黑格尔之所以提出艺术终结论的主要原因之一。
黑格尔从未说过艺术会消失或者被遗忘,他的意思只是说艺术不再成为我们的最高需要,即使在他的那个时代,艺术已经发展到不能继续像古埃及或者中世纪那样可以回应个人的精神期望了。
不可否认,艺术曾经是真理的一个组成部门,可现在,它不再是了。
二、艺术危机的产生众所周知,人们对于自然曾经是无比敬畏和希冀的,无数的未知让人们充满敬畏的同时也产生了无限的想象,在那样贫乏的年代,人类以无与伦比的想象力造就了无数的艺术形式,也成就了艺术作为真理的主观地位,那时的艺术是绝对的精神主导。
论文: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67056 艺术理论论文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艺术终结论”这一概念,普遍认为最早出现在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有关于艺术发展到最后阶段的分析里,艺术终结论实则是在黑格尔哲学体系语境之下对于艺术发展做出的判断。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黑格尔把美称为美的理念,其本意是说,“美本身应该理解为理念,而且应该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即理想。
”[1]理念就是概念与客观存在的统一,同时理念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和自我完善之中。
艺术也按照其理念与形式的不同,以三个各相区别的状态发展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在象征艺术中自然形式和物质内容支配着精神。
在古典艺术中物质和精神这两个因素达到平衡从而达到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
但理念是发展变化的,它的发展不断壮大最终打破古典型艺术理想与形式和谐共存的状态,并逐渐超越并控制创作形式成为主体。
从最原始的象征型艺术来看,这也就是从形式大于理念,形式与理念达成和解,后来形式无法继续束缚理念的发展。
“浪漫型艺术”便取代了“古典型艺术”。
精神内容超出物质形式进一步的发展必然造成作为主体的精神的超越和作为体的物形式之间的决裂。
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绝对精神不断克服外在形式的阻碍而回复到自身的本性,这种主体原则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即一种情感冲动,人之性格独立占主导地位。
这种分裂不但导致浪漫艺术的解体,而且也要导致艺术本身的解体。
最后理念抛弃了形式艺术终结转化为宗教与哲学。
“我们现在已不再把艺术看作体现真实的最高方式。
”[2]艺术在象征型艺术和古典型艺术阶段都缺乏的自由,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客观形象或形式。
而在浪漫型艺术阶段艺术可以自由地探索和表达艺术家的内在主体意识,艺术不在拘于形式的表现而转为精神的表达,于是外在的形式也退居为精神意志向客观世界表达所需的语言和符号,艺术最后将走向自在自为的自我阐述阶段。
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明确指出“我们诚然可以希望艺术还会将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是艺术形式已经不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
从后现代视域看黑格尔“艺术终结论”
从后现代视域看黑格尔“艺术终结论”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是指一种哲学观点,认为艺术在当代已经到达了自己发展的最高点,无法再继续发展,而需要被其他形式的表达方式所替代。
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艺术家和文化评论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和反驳。
但是从后现代的视域来看,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真理,而是一个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影响的局限性观点。
在当今世界,艺术已经不再只是单一的表达方式,而是多元化的,包含了众多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5个不同的例子,探讨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为什么是一个受限的观点。
首先,让我们看看电子运动音乐。
这种音乐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成为一种主流艺术形式。
电子运动音乐通过计算机和其他数字设备产生,以厚重的鼓点和快速的电子旋律为特色。
这种音乐形式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当今的文化中,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社会意义。
其次,我们来谈谈塑料艺术。
前不久,一位华裔艺术家刘鹏用塑料玩具制作了一组“福禄寿”雕塑,这组作品不仅创造了多种新型的材料技巧,更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塑料艺术的出现,让艺术家可以用更广泛的素材和更灵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理念和思想。
第三个例子是跨界艺术。
跨界艺术是指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合作,不同风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
很多现代艺术家通过跨界合作,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作品,从音乐和舞蹈到电影和数字艺术,艺术家们能够以更开放和多样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念。
第四个例子是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是无处不在的艺术,它将环境和艺术融为一体。
通过在公共空间创造艺术品的方式,环境艺术家表达了对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的探索和思考。
环境艺术不仅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还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和重视。
最后一个例子是互动艺术。
互动艺术是通过观众和作品之间的互动来创造艺术体验的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它借助于现代科技,创造出了无数令人惊叹和具有前瞻性的作品。
如何理解艺术的终结
如何理解艺术的终结“艺术终结”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至少自黑格尔以来,这个问题就被不断讨论。
当代美学和艺术哲学面对20 世纪艺术的新进程,尤其是面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新情况时,这一问题则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引人瞩目。
“艺术的终结”、“艺术理论的终结”、“艺术世界的终结”,甚至“美学的终结”都得到了当代美学和艺术哲学的持续性争论和讨论。
本文旨在通过对黑格尔以来关于艺术终结问题的理论阐述,探讨“终结”问题的意义和理论实质。
一、黑格尔与艺术终结问题黑格尔之前就出现过关于艺术终结问题的片言只语。
有研究者观察到,在早期关于艺术的历史描述中,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认为,青铜艺术在第121 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就停止了。
G.瓦萨利1550 年出版的《意大利杰出画家、雕塑家与建筑家的生平》描述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时说,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表现了“艺术的终结和完美”(the endand the perfection of art)。
画家普桑曾经抱怨卡拉瓦乔走到了毁灭绘画的世界;保罗·德拉罗奇在1839 年观看银版照相法(daguerreotype)时说:“自今日起,绘画已经死亡(from today painting isdead)。
”[1]这些言论是就某一具体的艺术而言的,并不具有某种艺术史的基本哲学和美学意识,真正从哲学意识的高度提出艺术终结问题的是黑格尔,他在《艺术哲学讲演录》中谈到浪漫艺术时提出了“艺术终结”这个概念。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既与他对艺术史发展进程的历史意识有关,也与他的理念学说的哲学目的论密切相关,并且哲学目的论支撑着他关于艺术史的历史意识。
黑格尔写道:“每个人在各种活动中,无论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还是科学的活动,都是他那个时代的儿子,他有一个任务,要把当时的基本内容意义极其必要的形象制造出来,所以艺术的使命就在于替一个民族的精神找到合适的艺术表现。
”[2]既然时代发生了变化,那么表现时代精神的理念的艺术也就必然会发生变化,某个时代及其时代精神的终结似乎必然导致某种艺术形态的终结。
黑格尔艺术的终结的理解
黑格尔艺术的终结的理解
黑格尔对艺术终结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他的哲学思想中。
黑格尔认为,艺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它的终结,因为艺术无法完全表达出哲学思想的深刻和普遍性。
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思想是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思考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黑格尔认为,艺术在表达普遍性方面存在局限性,因为艺术作品通常只是表现个别事物的具体形象,难以完全表达出普遍性的概念和思想。
相比之下,哲学思想能够更好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因此更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
另外,黑格尔也认为艺术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方面也存在局限性。
虽然艺术作品能够通过形象和情感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但是这种表达方式往往是感性的、具体的,难以完全表达出抽象的思想和概念。
相比之下,哲学思想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抽象的思想和概念,因此更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
综上所述,黑格尔认为艺术在表达普遍性和思想和情感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艺术已经达到了它的终结,而哲学思想则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更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
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哲学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
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摘要:随着艺术形式的变化以及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的取代,使得人们分分发出了艺术终结的哀叹,这一哀叹甚至出于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认定。
但其实,艺术并没有终结,是艺术形态在不断转变,对美的追求在发生变化等。
可以说,艺术终结其实是个伪命题。
为了帮助人们规正对黑格尔有关艺术终结的理解,本文将结合当前的实际,来重点探讨这一理论,并试图提出该理论对当前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黑格尔;艺术终结;艺术观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终结论”又开始对当前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了,这是因为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较快,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对美的追求不再向以往那么强烈,自从工业革命后,各种工业制品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转向追求经济价值。
凡是有经济价值的东西,就被人们认为是有用的。
这些思想观念使得部分人开始担心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是不是进入终结时代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是不是应验了。
这种担心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担心是对黑格尔艺术的曲解,是一种杞人忧天的表现,因为真正的艺术是不会终结的。
为了帮助人们纠正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理解,本文将结合时代实际对这一理论进行分析。
一、黑格尔“艺术终结论”概述“艺术的终结”这一课题在一般人看来应该算得上是十分消极与悲哀的事情,但是在黑格尔眼里,确实一件令人及其兴奋与欢欣鼓舞的事情。
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艺术自然也不能够一成不变,而艺术的终结并不意味着艺术就此消失,而是艺术以另一种多元的方式或者更加深刻的方式继续存在。
这是符合时代发展与历史发展的,是艺术的再造与重生,而且艺术的终结意味着一件更加重要的事就是绝对精神更加接近于“回到自身”的终极目标。
不管是艺术种类还是艺术类型都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行必要的“终结”与“转型”,正如黑格尔对艺术的认知一样:始而追求,继而到达,终于超越。
艺术就是要这样,经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才会有更明朗的未来。
这就是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核心思想,即:艺术的终结并不是真正的“终结”,而是一种旧的形式的终结和另一种新的形式的开始,即使这种开始总有一天会再次终结,但依然不失去此次开始的价值,因为终结于开始这样一种轮回就是艺术存在的真理,没有什么东西是开始了以后就不会终结的,艺术更是如此,接受不了开始、无法面对终结的艺术不是真正意义上具有极大价值的艺术,而这样的艺术家或者是欣赏者更算不上是能懂得艺术特殊价值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业大学
2012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文艺美学
考试时间2013.1.5
学生姓名单良
学生学号ZS********
所在院系文法学院
任课教师王青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
再谈黑格尔“艺术终结论”
在《美学》中,黑格尔写道:“就它的最高职能来说,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是过去的事了。
因此,它也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的地位,毋宁说,它已转移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
”
[1]
黑格尔得出“艺术终结论”的结论,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哲学体系进行逻辑演绎的结果。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发展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
作为艺术的开端的“象征型艺术”,其主要特征是,物质的表现形式(感性形势)压倒精神(绝对精神)的内容,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仅是一种象征关系。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心智的不断成长,艺术创造的内在的(精神的)东西不愿受巨大的物质形式的束缚而逐步从自在走向自觉。
艺术创造中的内容和形式开始向新的方向转化,古典型艺术便应之而产生。
在黑格尔心目中,“古典型艺术”是最完美的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精神与质料的最完美的结合与和谐。
但理念(精神)是发展变化的,它的运动牵引力必然在发展中不断壮大,最终打破古典型艺术和谐的状态,而冲出这种状态,并逐渐超越并控制创作形式成为主体。
精神愈感觉到它的外在现实的形象配不上它,它就愈不能从这种外在形象中找到满足,愈不能通过自己与这种形象的统一去达到自己与自己的和解。
在这种情形下,“浪漫型艺术”便取代了“古典型艺术”。
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绝对精神不断克服外在形式的阻碍而回复到自身的本性,这种主体原则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即一种情感冲动,人之性格独立占主导地位。
精神内容超出物质形式,进一步的发展必然造成作为主体的精神的超越和作为客体的物质形式之间的决裂。
依黑格尔看,这种分裂不但导致浪漫艺术的解体,而且也要导致艺术本身的解体。
黑格尔认为这种让位或转化的位置理应由宗教或哲学——尤其是哲学——来代替。
艺术终结论由此而产生。
由此可知,艺术终结的结论,是黑格尔运用他的整个唯心辩证法体系对此进行了逻辑论证,是理性分析的结果。
但是,黑格尔在又同时明确肯定艺术发展的永无止境,对艺术的未来充满着乐观和信心,他说:“广大艺术之宫就是作为这种美的理念的外在实现而建立起来的。
它的建筑师和匠人就是日渐自觉的美的心灵。
但是要完成这个艺术之官,世界史还要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演进。
”[2]纵观黑格尔的一生,他从未放弃过对文学艺术的爱好。
他一生结交过许多文艺界的朋友,也不轻易放过欣赏文艺作品的机会。
他对歌德一向很崇拜,推崇歌德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伟大贡献,他曾写信给
歌德,说自己的精神发展深受歌德影响,并自称在精神上是歌德的“儿子”。
他因为法兰克福城丰富的音乐戏剧生活的吸引。
柏林时期,黑格尔经常参加青年音乐家门德尔松家的星期日音乐晚会,有时还到剧场去听音乐。
他还与柏林文艺界人士洪堡、格林姆等有交往,系统钻研过文克尔曼等人的造型艺术史著作,对雕塑、绘画相当熟悉。
晚年他曾游历巴黎,参观过罗浮宫的艺术展览,为之赞叹不已。
从黑格尔的人生经历来看,他对艺术是十分喜爱的,也有着丰富艺术鉴赏力,对艺术有着极深的感情。
所以从理性上看,黑格尔认为“艺术终结”了,但从他个人的具体情况来,他又和艺术有着割不断的情结。
从他另一段话也可以看出了其中的奥妙:“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不会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
”[3]黑格尔这段话中“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明显是出于“情感”或者“感性”的需要,而“艺术的形式不会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则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在黑格尔的理性思考中,艺术终结有三种成因。
第一、艺术作为绝对精神发展的一个环节必然为宗教与哲学取代,由此而终结。
第二、黑格尔的美学观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换言之,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但是浪漫艺术偏重理智的倾向导致艺术的解体,这是一种黑格尔意义上的古典艺术的解体。
第三、黑格尔所处的时代不利于艺术的发展,因为那时候的人们偏向理智思维,这种理智化思维与艺术的感性化特征相矛盾,于是艺术难免衰落之路。
进而言之,也可以这么认为,“在黑格尔美学那里,是两种东西将艺术逼上了‘终结之途’:一个是思想体系方面的‘内在背谬’,这是黑格尔所‘思’的;另一个则是黑格尔身处时代的整体艺术和文化状况,这是黑格尔所‘感’的。
应该说,理念与现实、所思与所感、感性与理性的‘两面夹击’,促使了艺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终结的必然’和‘必然的终结’!”[4]
参考文献
[1][2][3]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 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