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金属材料》第一课时 精品教案
《金属材料 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金属材料 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643529b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1.png)
金属材料(第1课时)大单元-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单元学习目标1. 能从材料组成的角度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分类;能根据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能解释使用注意事项,并能科学合理使用。
2.以铁合金为例,能从元素组成上对合金进行分类,并认识不同类型金属材料组成、性能与应用的联系,强化性能决定用途的观念。
3.结合生活中对常见合金的优良性能的认识经验,阅读教材中合金的结构介绍,了解合金的概念,并能联系纯金属与合金的微观结构解释二者性能的差异。
情境导入“材料改变世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生产、生活中所用的材料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历史。
其中,金属材料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人类在四千五百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铁器,20世纪铝合金成为用量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现在,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学习任务【任务一】认识金属材料【任务二】铁合金的使用学习活动【任务一】认识金属材料1.无处不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活动设计】自青铜时代至今,金属一直是人类制造生产工具和兵器的重要材料,无论民生还是国防都有广泛应用。
辽宁舰是我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建造航空母舰要用到大量的金属材料,如钢用于建造航空母舰舰体的甲板。
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物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设计意图】以辽宁舰创设情境,进而过渡到生产、生活等其他领域,使学生自然地走进金属世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感受金属材料在国防领域、尖端科技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体会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2.合金具有哪些优良的性能【活动设计】【设计意图】通过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自然过渡到对合金优良性能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更广。
通过讨论、交流等小组活动形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筛选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
第二节 金属材料 第1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1(新课标)】
![第二节 金属材料 第1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1(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7db0b064aef8941ea66e0556.png)
【新课讲解】钢
【讲解】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根据其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两类:碳素钢和合金钢。
碳素钢根据含碳量高低可以分为低碳钢(含碳量低于0.3%)、中碳钢(含碳量介于0.3%—0.6%)和高碳钢(含碳量高于0.6%)。其中低碳钢的韧性、焊接性好,强度低,常用于制造钢板、铁丝和钢管等;中碳钢的强度高,韧性和加工性好,常用于制造钢轨、车轮和建材等;高碳钢的硬而脆,热处理后弹性好,常用于制造器械、弹簧和刀具等。
3.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B.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钢
C.生铁的含碳量为0.03%-2%
D.Al2O3是两性氧化物
【解析】选项A中,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合金的各成分金属低,但不是一定比各成分金属低,故A错误;选项B中,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铜器,故B错误;选项C中,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故C错误;选项D中,像Al2O3这类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故D正确。因此选D。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不同铁合金、铝合金的类型和用途,了解两性氧化物的概念,熟练掌握合金性能的调节方法,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不同合金性能调节方法的理解,掌握合金与单一金属的异同,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悉不同铁合金的相关特性;
2.熟悉金属铝以及不同铝合金的相关特性;
2Al + 6HCl——2AlCl3+ 3H2↑
【思考讨论】教师: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放入一小块铝片,向另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一小块铝片。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通用9篇)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95fcd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1.png)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通用9篇)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通用9篇),欢迎大家分享。
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是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习结束后的一个重要延伸,要求学生明确合金的概念以及合金的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主要组成、性能和用途,学会正确选择金属材料。
教材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铁合金、铝合金和新型合金为载体,意在把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科学知识和社会发展的互相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设计了课前调研、课中展示和课后拓展三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确立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这一系列的体验性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活动,使学生对学习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感受,不仅在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对学习浓厚的兴趣。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另一重要理念。
教育家皮亚杰曾说:“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们。
”这种以学生展示为主导的课堂,既丰富了高中化学课堂,又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
三、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整理的调研活动,诊断学生对金属认识结构化水平及科学探究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2.通过课中的展示活动,诊断并发展学生自我展示和公众演讲能力。
3.通过课后的小论文活动,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及其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核心素养】课题1第1课时《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课题1第1课时《金属材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5a2c2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7.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合金。
在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氧气、氢气和碳等非金属单质,本单元学习的是金属单质,既为下边溶液、酸、碱、盐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又完成了由单质向化合物知识的过渡。
【学情分析】金属材料从古到今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而我们的学生对此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缺少思考,没有构建知识体系,所以在知识、情感和能力方面还未达到教学要求。
如何将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变成理性认识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认识金属材料能够举例说明金属的物理性质。
2.通过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用途以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构建组成、性质及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辩证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辩证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方法】问题衍生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黄铜、铜、铁丝、铝丝、铜丝、铁片、铜片、黄铜、硬铝、焊锡、锡、铅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化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812年冬天,拿破仑攻占莫斯科后受到俄军包围,他的银光闪闪的锡制铠甲于一夜之间竟变成了一堆灰色的粉末。
当时,法军战士都对此感到迷惑不解,并看作是一种不祥的预兆。
焊锡在零下40°C会变成粉末状,煤油流失是焊锡变性所致!【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入新课。
【新知探究】一、金属材料纯金属由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教师图片展示部分金属,学生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决定因素:①观察铁丝、铜丝、铝丝的颜色状态;②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③用电池、小灯泡测铜片、铁片能否导电。
金属材料教案
![金属材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c716c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b.png)
金属材料教案课程名称: 金属材料课时: 1课时 (约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常见的金属材料分类和应用领域。
3. 能够描述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4. 了解金属加工和处理的方法。
教学内容:引入 (5分钟):1. 向学生解释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普遍应用。
2. 提问学生他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产品和材料。
讲解 (15分钟):1. 介绍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2. 解释金属材料的分类,如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等,并给出各类金属的代表性材料。
3. 介绍金属的结构,包括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以及这些结构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示例分析 (15分钟):1. 选择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铝。
2. 分析铝的结构和特性。
3. 对铝的应用领域进行介绍,如飞机、汽车、包装等。
活动 (10分钟):1. 分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种金属材料进行研究,并展示其结构、特性和应用领域。
2. 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呈现研究结果。
总结 (5分钟):1. 回顾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强调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3. 鼓励学生继续对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索。
教学反馈 (5分钟):1.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扩展活动:1. 实地参观金属加工厂或金属制品工厂,了解金属材料的加工和生产过程。
2. 阅读相关的科普文章或论文,进一步了解金属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资源:1. 课程讲义: 介绍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分类和应用。
2. 实物示例: 展示不同种类的金属制品,以及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模型。
评估方法:1. 分组讨论和展示的成果评价。
2. 课堂参与和问题解答。
教学反思: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通过示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并增加他们的实践能力。
此外,通过扩展活动,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金属材料的生产和研究过程,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教案)8.1金属材料第1课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教案)8.1金属材料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25c677a14791711cc7917bf.png)
金属材料课题课题1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课时1 课时(总第课时)科任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金属的共性及一些金属的特性。
2、知道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納推理方法。
重难点重点:金属的共性、特性、金属之最。
难点:合金及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1、认识金属的共性及一些金属的特性。
2、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同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自学提纲:1、什么叫金属材料?2、金属一般具有哪些物理共性?3、知道一些金属的特性。
4、知道一些金属之最。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一)小组合作交流:(二)师生互探活动:1、什么叫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2、金属的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密度较大、熔点较高,具有延展性的固体(除汞外)3、金属的特性:金---黄色银---白色铜 ---紫红色4、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硬度最高的金属──熔点最高的金属──熔点最低的金属──密度最大的金属──密度最小的金属──5、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1、一般用什么金属来打造首饰?为什么?银、金、铂可用来打造首饰,原因是它们具有永恒而美丽的光泽。
讨论补充记录教 学 反 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3.2.1《金属材料》第一课时学案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3.2.1《金属材料》第一课时学案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76ab4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3.png)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金属材料第1课时铝、合金一、学习目标:1.通过视频了解记忆合金、储氢合金等新型合金,感受化学科学对创造更多新材料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铝和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转化,认识两性氧化物,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
3.能联系纯金属与合金的微观结构解释二者性质的差异。
4.通过思考表达“火箭外壳材料的组成”形成性能决定用途的观念。
二、学习过程:【活动1】①号、②号物品罐体是铁合金还是铝合金?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实验过程及现象(加入什么试剂,观察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① ②【活动2】归纳铝、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活动3】思考表达提升思维1.1940年,欧美开始销售不锈钢罐装啤酒,同一时期铝罐的出现成为制罐技术的飞跃,那么在生产易拉罐时,选择的是铁合金和铝合金,而不选择纯铝和纯铁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包2)2.神州飞船的顺利升空,是我国航天工程中的一小步,金属材料的发展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航天专家们为保护火箭气动外形,穿云破雾,给航天器穿上了一件巨大的人工“羽衣”即火箭的整流罩。
当火箭喷嘴将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后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出时产生动力,推动火箭飞行。
其中锻环是火箭和飞船的关键结构件,它相当于一幢大楼的圈梁,大大小小的锻环“环环相扣”,让火箭和飞船壮筋骨披铠甲。
【资料卡片】(1)从材料的选择来说,做火箭的外壳材料应具备什么样的性质?(2)飞船和火箭上的蒙皮、锻环等60%以上关键材料是铝合金,航天专家们在为火箭的整流罩、喷嘴、连接环部件选材的时候应考虑哪些性能要求呢?整流罩:锻环:喷嘴:(3)根据资料卡片提供的铝合金元素组成与机械性能的关系,对于火箭组成部件材料,你如何选择合金元素?整流罩合金元素:锻环合金元素:喷嘴合金元素:【课后作业】调查市面上哪些物品可以用铝制易拉罐盛装?哪些物品是用铁制易拉罐盛装?。
金属材料 第1课时(27页教案学案)
![金属材料 第1课时(27页教案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d8f17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c.png)
2.1 金属材料第1课时学案A.汞碘B.溴硫C.磷金D.碳铜(4)(2018▪成都)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
根据下表信息推测其用途错误的是( )熔点2500℃密度3克/厘米3强度与钢相似导电性良好导热性良好抗腐蚀性优异A.用于焊接金属B.制造航天飞机C.制外科手术刀D.用于通信设备【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堂练习】 1.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 )A.HgB.AgC.MgD.Ni2.下列对铜的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B.单质铜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C.铜的导电能力相当好,金属中导电能力仅次于银D.铜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3.炒菜用的钢铁制锅铲上部,常加一木柄和塑料柄,这说明了铁具有的性质是( )A.铁是热的导体B.铁的电的导体C.铁在空气中易生锈D.铁不耐酸、碱腐蚀4.下列生活用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塑料袋B.玻璃杯C.铁锅D.磁碗5.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是银白色的固体C.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D.能够导电、能够导热6.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7.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
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A.硬度高B.熔点低C.密度小D.导热性好8.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金属的硬度B.金属的导热性C.金属的耐腐蚀性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9.轻轨列车是近年来新兴的交通工具,具有无污染的优点。
轻轨列车开动时,在轻轨列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
你认为该接触点上的材料应选用( )A.金刚石B.石墨C.铝D.铁10.金属一般具有下列性质:①金属光泽;②导电性;③导热性;④延展性;⑤硬度大。
3.2金属材料(第1课时)教案
![3.2金属材料(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11580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c.png)
第二节金属材料课题金属材料(第1课时)单元 3 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金属材料》的第一课时。
该部分的教学内容涉及到金属材料中铁、铝合金的类型、特点,本节安排了“铁合金”和“物铝和铝合金”这两部分内容,是第三章第二节中开篇的知识点,引入了有关合金的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学生将熟练掌握区分单一金属和合金的方法;学习并掌握不同铁合金的种类及相关特性;学习并掌握单一金属铝以及不同铝合金的种类及相关特性;学习两性氧化物的概念及相关特性。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明确从单一金属到合金,金属性质的改变,由此得到启发: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调节。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不同合金的类型、用途,从微观上辨析单一金属、合金的区别与共同点,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单一金属、合金的异同,通过结合理论与实际感知化学学习的魅力,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熟悉不同铁合金、铝合金的类型和用途,了解两性氧化物的概念,熟练掌握合金性能的调节方法,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不同合金性能调节方法的理解,掌握合金与单一金属的异同,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熟悉不同铁合金的相关特性,熟悉金属铝以及不同铝合金的相关特性,分析单一金属到合金性能的调节方法,学习两性氧化物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特性。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属于合金。
这是为什么?(展示图片:钛合金移动门和铝合金落水管)教师: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如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图文并茂,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精选5篇)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e2594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7.png)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精选5篇)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几种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合金。
二、说学情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和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一些金属制品,因此,学生对金属、金属材料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此前,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
但由于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时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四、说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辩证关系。
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金属材料示范课(教案)1
![金属材料示范课(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99f565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2.png)
C.不锈钢D.镍钴耐热合金
2.纯铁的熔点为1 535 ℃,而高炉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合金)在1 200 ℃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
A.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
B.合金的熔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高
C.生铁是铁碳合金,熔点比纯铁低
D.生铁在高炉中熔化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3.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重难点:
1.合金的组成及特点
2.铁合金、新型合金的组成和用途
教学过程:
环节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一:
纯金属与合金的结
构比较
【引入】生活中,我们处处使用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使用金属材料的历史源远流长。
【设问】金属材料分为哪些类别?
【讲授】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设问】什么是合金?
3.耐热合金——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电子工业
4.形状记忆合金——可挤压的眼镜架
【讲授】在金属元素中,有一类性质相似并在自然界共生在一起的稀土元素。它们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从57至71(从镧至镥称为镧系元素)的15种元素以及钪和钇,共17种元素。
稀土金属即可单独使用,也可用于生产合金,在合金中加入适量稀土金属,能大大改善合金的性能。因而,稀土元素又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机械的性能。如:硬度大、熔点低、密度小、耐
思考、回答。
磨、耐腐蚀等。
【设问】在纯金属内加入其它元素形成合金以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合金的性能与纯金属有如此大的差异?
【讲授】常见的一些合金的硬度比其他成分金属的大,是因为在纯金属内,所有原子的大小和形状都是相同的,原子排列十分规整;加入或大或小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后,改变了金属原子有规则的层状排列,使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导致合金的硬度变大。由此可知,纯金属和合金
2.1《金属材料》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2.1《金属材料》第一课时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b0223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5.png)
2.1《金属材料》第一课时优秀教案第一节金属材料【内容来源】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一节金属材料【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2.过程与方法(1)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二、重点难点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一组金属制品的图片(铝合金制品、日常金属用品等)。
提问:图片中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引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提问:你知道人类目前用途最广的金属(铜、铁、铝)被人类应用的时间前后吗?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ppt展示:人类利用金属的发展史(司母戊鼎、铁锄与铁犁、铝窗)金属与非金属小组讨论1:(ppt展示图片)请仔细观察和记录展示样品的外观,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学生总结:得出金属的外观及性质及非金属的外观及性质教师总结: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的外观和性质及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ppt以表格的形式展示)。
小组讨论2:你能区别金属与非金属了吗?二者的区别是什么?总结:学生的结论,教师补充。
思考: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你可以用到哪些方法?(由于前面做了很多铺垫,在此学生还是可以试着独立完成。
)(三)逐步探索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小组讨论3指导学生阅读课,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物理性质比较,之后提问。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6ee54d8bd63186bdebbc31.png)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
2.了解常见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不同,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了解物质的用途虽然主要由其性质决定,但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认识到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认识到合金的性能优于纯金属的性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2.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用途,物质用途体现其性质”的思想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黄铜片、铜片、铝合金片、铝片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3分钟【故事导入】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
怎么回事?【解释原因】锡在温度低于-18℃时,体积就会骤然膨胀,原子间空隙加大。
如果温度下降到-33℃,这种变化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
这种现象人们称为“锡疫”,使整块的锡很快变成粉末。
学生观看幻灯片上的故事。
学生纳闷儿、思考,猜测,了解一些金属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合理的使用金属。
通过故事使学生感到学习金属性质的重要性,认识到合理使用材料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25分钟【展示图片】【提出问题】这些金属制品用途能反应出它们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看图、回答这些常见金属的用途和有关性质,总结出金属的共性和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2.过程与方法
(1)关注生活→分析比较→归纳解释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1)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课前准备】
多媒体、实验所需仪器和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金属材料,你应不会感到陌生,环顾家里的日常生活服务器,如锅、壶、刀、锄等,它们大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铜和铁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着。
从本节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金属材料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一、金属材料
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
如图中所见的铁锅、铜火锅、铝锅等。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铝的利用要晚的多。
现在世界上的铝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大体是铜→铁→铝
视频:铜
铜具有紫红色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沸点是2595℃
视频:铝
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密度是2.7g/cm3,熔点是660℃,沸点是2200℃
你有不少生活经验,例如,铁锅等可以炒菜、做饭和涮肉,铁丝、铝丝和铜丝可以导电,也可以弯曲,等等。
其实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金属的感性认识。
金属具有一些它们特有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如图,金属有金属光泽,美观
金属有导电性,用来做导线等。
金属有导热性,加工的器具可烧水、做饭
金属有延展性,能压成薄片
金属有延展性,可以拉成丝
金属质地软,能够弯曲。
我们通过表格来比较一下一些金属物理性质。
P3
思考:
1.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
[制作菜刀、镰刀、锤子所选用的金属硬度要大,因而选择硬度较大的铁,而不选用硬度较小的铝]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制电线选用铜而不选用银,是因为虽然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银的价格比铜高很多。
]
3. 为什么灯光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高温时不易被熔化,而锡的熔点较低,如果用易作灯丝易熔化。
]
4.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会怎样?
[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镀在铁的表面既耐磨、美观、又防锈,能延长龙头的使用寿命,如果镀金,既增加了成本,又由于金的硬度较小,水龙头不耐用,缩短了使用寿命。
]
分析:
以下铁的用途,涉及了铁的哪些性质?
(1)烧菜用的铲子是铁制的,一般都要装上木柄
[铁有良好的导热性]
(2)铁块可以制成铁丝或铁片
[铁具有延展性]
(3)油罐车行驶时罐内石油振荡产生静电,易发生火险,因此,车尾有一条拖地的铁链
[铁具有导电性]
资料卡片:
P4金属之最,短时识记,看谁记的快!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硬度最大的金属
熔点最高的金属
熔点最低的金属
密度最大的金属
密度最小的金属
[铝钙铁银铬钨汞锇锂]
通过上面我的研究,可以得出金属的通性
常温下它们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等金属除具有一此共同的物理性质以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
如:铁、铝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汞为液体。
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生活中的金属:
1.你能说出下面生活的金属具体是什么吗?
镜子上镀的金属
体温计中的金属
烟盒中会的金属
铁皮表面镀的金属
自行车龙头镀的金属
导线中的金属
饰品中的常用贵重金属
高档电器插头上镀的金属
[银汞铝锌铬铜、铝金、银、铂金]
2. 综合考虑,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资源丰富无毒轻便耐磨耐腐蚀美观、易加工]
3. 一种新金属,一些性质如下:
试设想这种金属的可能用途。
[熔点高,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做灯丝;
密度小,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做电线;
强度大、导热性好,熔点高,可以做炊具等。
强度和钢相似,密度小,可以做建筑材料;]
课堂练习:
1.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是(C )
A.铁铜铝
B.铝铜铁
C.铜铁铝
D.铜铝铁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D )
A.生铁
B.钢
C.青铜
D.金刚石
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因为它们属于( D )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金属或合金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C )
A.钢
B.铜
C.氧化铁
D.硬铝
5.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
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A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抗腐蚀性
D.传热性
6.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餐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
其主要原因是(C )
A.价格便宜
B.升热慢退热也慢,保温性较好
C.烹饪出的食品含有铁元素
D.铁中含有有机物必含铁元素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常温下它们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 【板书设计】
一、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通性
金属的特性
三、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作业布置】
1.P8练习与应用1、5、6
2.在家中观察金属制品材料,分析或查阅它们的金属构成
【教学反思】
本课题内容多,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
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但内容琐碎,不易记牢。
利用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体验从已知到未知再回到已知的过程,这就需要每
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来完成。
金属材料在其他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及应用的广泛性,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