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哲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我对自然无为的理解
应物31 王聪 2130903014
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自然无为是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之一。中国一些古籍中说,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在远古时代即已有之,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就是自然无为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所以,在以后的道家或道教学者中也常常把黄帝奉为道家或道教的创始者。然而,就现存史料和典籍看,道家思想当奠基于《道德经》一书。《道德经》的作者相传为老子,所以《道德经》亦称《老子》。老子以后,传扬道家思想的学者很多,如列子、关尹、文子、田骈等,然其中最有名、最有影响者当数战国中期的庄周。所著《庄子》一书从总体上来讲是承继并发挥了《道德经》自然无为思想的,并在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魏晋以来,《道德经》与《庄子》一直并称,是为道家学说的两部根本经典。所以,在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上,《老》、《庄》思想也就成了道家思想的同义语。
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一是崇尚天道的自然,如《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常无为”;天地生万物,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二是提倡人道的自然无为,即人类应当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如说,人的活动应当“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等。在人道自然无为的主张中,又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道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顺物之则,缘理而动,不要以人的主观意愿去胡乱行动,从而破坏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二是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处于社会领导地位的统治者,要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精神,尽量简化各种制度、规范,使百姓保持纯朴的民风。
道家崇尚天道自然,不仅合乎自然的本来面貌,而且在理论上也有着反对神学目的论的重要意义,这已为历史所肯定。道家强调人与自然应当和谐一体的思想,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关心地球生态环境的有识之士所认同。在我一个理学生的眼中看来,崇尚天道,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无数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生于自然,必要遵循自然。即使杰出的人物可以超越常人,超越时代,但他们无不遵守着自然规律,换句话说,并没有神的存在。这里的自然规律,包括已经认知的和还没有认知的,包括人类可以认知的也包括人类无法认知的。我们生在其中,就要承认自然规律,认识到人类在茫茫万物中渺小而幸运的存在。这个意义上,自然即为“神”的存在,没有可以宗教意义里可以主宰自然的神。存在是至高无上的,随着人们对自然更加深刻的了解就愈发觉得其之深奥,人们只能承认也不能不承认自己的渺小,人也只不过是组成自然的极小一部分而已。
人所能对自然的改造也要建立在对其深刻认识的基础上遵循和顺应之上。理学大家朱熹,对此也说:“禹之行水,则因其自然之势而导之,未尝以私智穿凿而有所事,是以水得其润下之性而不为害也。”由此可见,因顺自然之势的无为,绝不是消极等待,相反倒是最积极有效的有为。于此相反的的,盲目的,违背事物性的,不计后果的“枉为”,不如无为。打个比方,事物发展的过程,人的作用好比催化剂,可以起到推动抑或减慢某事发展速度的作用,但想要凭人的力量,
阻止或者逆转事物的发展,必将是徒劳或将引起更加更大负面影响。所以做什么事顺应自然规律,将一帆风顺;反之,可以学到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规律本质。
另一方面,道家提倡人道自然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天法自然的原理推广到人身上,揭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该遵从的规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在一定程度上便体现了这一观点,当人的修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所欲的即为顺应自然,不逾越规律。虽然这是论语的句子,却能找到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影子。天,人,皆法自然,无不例外。康德:“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就表达对天道,人道的敬畏。两者共存,相互包容,相互接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也是当代核心价值观之一。我看来,这里的自然,并不止一花一木,而是世间有形无形客观存在的集合。因为,客观存在构成了这个世界。人与之和谐相处,并不止于保护环境尊重生命,而有着更加深刻丰富的内涵。自然规律是客观不变的,所以我们可以一点点不断的认识体会,而路漫漫其修远。
这便是老子的自然之道,实际上,他建立里一种对自然的信仰,认为我们所存在的自然便是我们的行为规范。所以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将自然作为自己的信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道描述为一种神秘而高深莫测的存在,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始源和推动者,是一种没有形象的“神”的存在,它的教条便是自然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老子提出自然之道,不只是谈自然哲学,他是想以自然之道,是想以自然世界这样一个伟大的示范来规范人自身。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德经)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如何接近道?老子的回答是无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儿时自我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始终遵循客观规律,让规律发挥作用。无为的目的在于大有作为、无所不为。欲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采取辩证的观点.《道德经道经第二》全章就介绍了比较的方法.这一句话,可以看作是老子观点里面治身与治国的统一。
道德经五千言八十一章,可以说实际上主要的内容都是谈政治。所以,有人认为老子实际上就是以自然之道来介入政治的。老子谈的政治,我们知道是“无为而治”。老子认为应该以自然的原则来处理政治问题。人类社会是特别复杂的。在这个复杂社会的面前,过去我们已经有的那些规范,不能解决问题。老子认为天道与人道是自然相通的,老子说,你看天地它做什么?它什么也不做,结果把万事万物安排得非常好。老子提出自然本身能够协调得很好。那么依此类推,社会生活本身你如果不去管它,它也能协调得很好。这就是道家的一个基本信念,信任自然本身的活力,这包括认为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一种自然。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所以老子给我们一个印象,他好像主张不要政府,但是,他又不是一种无政府主义,他还是认为要有一个政府,这个政府最好是信任社会生活本身的内在活力。这种自然的内在活力来源于本身的发展需求和自由的发展过程,来源于“道”的推动。
计划经济就好比于统治者管理一切事物的国家,市场经济就相当于政府不插手任由其需求发展的的国家。从改革开放的经验看,能看出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