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风筝的介绍.
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 英语:kite [kait]
3
常见的风筝样式
4
三角形风筝
5
中国传统风筝
6
立体大型风筝
7
现代风筝用途 风筝动力船
8
9
10
11
12
• 1.布或纸(无纺布、雨伞布、一次性雨衣、纸彩带、 海报纸)不易破 ,比较轻的。
• 2骨架(竹子、小木棍、塑料小条) • 3.线(不易断、较长) • 4.其他:铁丝 、或纸胶、双面胶、白乳胶(主要是能
固定骨架和风筝用的都可以)
• 放飞时,放飞者在风筝出手以后,拉着风筝快速地迎 风奔跑一段距离,相对地增加风速,使风筝在地面风 阶段能获得足够的升力而飞入天空。
20
单人放飞法
• 一般面积在20×50平方厘米的小型风筝,如板子风筝、硬 翅风筝、软翅的“鸟”、“蝴蝶”、“蜻蜓”等,在2~3 级风时可以放飞。
• 一手持风筝线与脚线系结处,将风筝擎过头顶,一手持线 车,斜身以侧背迎风施放。
• 先让风筝在头上迎风飘起,再慢慢地放一段线,稍一停, 待风筝升起后,再放一段线。这样放放停停、停停放放, 直到把风筝放到你满意的高度。
21
放飞的注意事项
• 要迎风放飞。风力合适。不要在狂风、雷雨天气下放风筝。 • 放飞环境要开宽,不要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 • 不要让放飞线割到身体,尤其是脖子! • 要有大人陪同下放飞风筝。 • 放飞地点推荐:民众裕民绿道、海滩。
13
关于风筝的介绍
关于风筝的介绍
风筝是一种由轻质材料制成的飞行器,通常由一根或多根线牵引着,以风力为动力飞翔在空中。
风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的风筝被用于军事侦察和祈求丰收的仪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逐渐演变成了娱乐和竞赛的对象,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一。
现代的风筝通常由轻质材料如聚酯纤维等制成,也有一些风筝采用透明塑料或薄膜材料制成。
风筝的形状和大小各异,一般分为三角形、菱形、几何形、人形等,尺寸从几厘米到数米不等。
风筝的线通常由强度高、耐磨损的线材制成,有些线材还会涂上蜡或其他物质以增加其阻力,使得风筝能够更加稳定地飞行在空中。
风筝的飞行技巧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如调整风筝姿态、控制线材长度等。
风筝的飞行除了是一项娱乐活动外,还被用于气象学研究、科学实验等领域。
风筝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风筝节成为了各地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吸引了很多游客和爱好者前来感受其中的乐趣。
- 1 -。
风筝的介绍
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 后。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举办一年 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 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 风筝都。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九届 风筝 会,每年都要吸引来自世界的 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也为潍坊的经济 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根据 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到了 唐代(公元618~907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 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 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 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风筝逐渐 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宋代(公元 960~1279年),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 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 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 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中国风筝以细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纸或绢制作而成。 传统的中国风筝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四种技 艺,"扎"即要达到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的受风面 积相当;"糊"即要保证整体平整,干净利落;"绘"即 要做到远眺清楚,近看真实的效果;"放"即要依据 风力调整提线角度。风筝的种类主要分为"硬翅"和" 软翅"两类,"硬翅"风筝翅膀坚硬,吃风大,飞的高。 "软翅"风筝柔软,飞不高,但飞的远。在样式上, 除传统的禽、兽、虫、鱼外,近代还发展出了人物 风筝等新样式。 中国地域辽阔,风筝作为中国的传 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出许 多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种类、样式和流派。其中以 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四川、广东所制的风筝最 为著名。
风筝的介绍
起源
风筝真正的起源,已无法证明。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
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 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说
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 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 最早的风筝。(约公元前300年),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上。唐代晚期,因为有
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 于是就有了 “风筝”的叫法。
历史
十三世纪时,意大利马可· 波罗自中国返回欧洲后,始传到世界各地。据古书 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 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故而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 音的叫“风筝”。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有进行测距、 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 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风筝的谜语
像蝶不是蝶, 像鸟不是鸟, 清明前后天上飞,就怕雨水浇------风筝 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 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打一玩具)---
--风筝
风筝的谜语
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
雨。 像蝴蝶,像飞鸟,乘着风儿天空飘。 一根线儿拴住它, 怕它调皮到处跑 飘。
制作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其他复合材料包括丝绢、 尼龙布、塑料膜或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等。风筝 纸和丝绢为一般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着色鲜艳亮丽,更能体现中国风筝的 魅力;但是纸易破,丝绢贵,而现代科学的产物——尼龙布和塑料膜,成了 制造风筝的新材料。 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可选的骨架可根据个人爱好来编制,如蜻蜓状、 蝴蝶状等。 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
《风筝》课件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 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 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 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 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 埂上,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 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 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 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 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 埂上,
的每一位小同学带来了多少快乐与 伤心。我想,不管小同学最后有没 有找到‘‘幸福鸟”
我来做:
精心 1、我们_____做着心里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蜻蜓样 2、我想做一个________的风筝,希望它带着我的 名字,飞上高空,与小鸟嬉戏玩耍。 羡慕 3、村里看见了,______地说:“放得那么高” 快乐 4、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______的风筝。
写话练习
我们拼命地跑到水磨坊,一看
课后作业
1.用两个形容心情的词语造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翩翩飞舞 嘣地断了
bēng
依然
shū
gěng
田埂
倏 地
垂头丧气
水磨 坊
mò fáng
大惊失色
半沉半浮
我会读,我会写
飞舞 精心 憧憬 希望 继续 奔跑 似乎 寻找 磨坊 翩翩飞舞
我会写
水磨坊
词语解释
• 憧憬:向往。如:我们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 的憧憬。 • 依然:依旧。 • 凌空: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 •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 • 倏地:极快地,迅速地。 •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一个人 用手托着,另一个人 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 说声“放” ,那线一紧一松, 风筝就凌空飞起 ,渐渐高过 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 来。
风筝简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风筝简介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
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
传说公元202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为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羽士兵听到熟悉的旋律,思乡之情顿起,士气低落,终不敌汉军而败。
经过千余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逐渐完善起来的工艺设计,使风筝的扎制技术日臻精巧、合理而易于放飞。
从唐朝(公元6118─907年)开始风筝由军用品转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饶有趣味的娱乐工具,“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正是放鸢取乐的写照。
“放风筝”这了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春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
每年的清明节,也就是公历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于在这个期间扫墓或到郊外去春游,放风筝便是此时一项流行的娱乐方式。
古人所述“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声驰空碧东风晓”,正是描绘出春天放飞风筝的热闹景象。
风筝在中国,有北鸢、南鹞之分。
传统样式有串型风筝(以龙头蜈蚣为主),筒子型(以立体宫灯为主),板子型(以八卦形为主),软翅型(以蝴蝶、晴蜓为主),硬翅型(以燕子、神话人物为主),而最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种用丝绢制成的掌燕风筝,其形体如火柴盒大小,放于手掌上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小燕子。
丰子恺漫画城市之春。
风筝在中国广为流传,但风格各异;北京、天津、潍坊、南通所制风筝各领风骚。
《风筝》课件
有一首老歌这样唱到:“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提到风筝,我们总会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象飞在空中的风筝,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总有一根绳线牵系着你,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述的便是与风筝有关的在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的故事。
风筝鲁迅执教盛柏根2010年11月30日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21岁的鲁迅思想。
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背景知识《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憔悴模样蜈蚣惩罚诀别荡漾chà líng d īng xián wù b ǐ丫杈伶仃嫌恶可鄙shí huáng sè shù什物惊惶瑟缩宽恕zhì nüè duò yì掷虐杀堕苦心孤诣qiáo cuì mú wú g ōng chéng ju é yàng 积累词语:嫌xi án 嫌恶赚zhu àn 赚钱诀ju é诀别决ju é决定抉ju é抉择堕duò 堕落坠zhu ì下坠恕sh ù宽恕n ù愤怒怒形似字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风筝》原文以及阅读题解析
《风筝》原文以及阅读题解析风筝阅读原文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风筝的简单介绍
风筝的简单介绍
《风筝的简单介绍》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风筝这玩意儿。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去放风筝。
那可是一个超级大晴天,风也刚刚好。
我们拿着各自的风筝,兴高采烈地跑到了一片空旷的草地上。
我那风筝啊,上面画着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可漂亮啦!我满心欢喜地拿着它,准备让它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我迎着风跑起来,边跑边放线,嘿,那风筝还真就慢慢飞起来了。
看着它一点点升高,我的心里那叫一个美呀。
可是没一会儿,风筝就开始摇摇晃晃的,好像不太稳当。
我着急了,就拼命地跑,想让它稳定下来。
结果呢,跑得我气喘吁吁的,风筝还是一头栽了下来。
我那个懊恼啊,小伙伴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我可没灰心,我把风筝捡起来,重新整理好线,又开始放。
这次我慢慢跑,找到感觉后再加快速度,嘿,风筝真的就稳稳地飞起来啦!看着它在蓝天白云下飘荡,我觉得自己好像也跟着飞起来了一样。
这就是风筝的魅力呀,它能带给我们快乐和自由的感觉。
风筝的种类那可多了去了,有三角形的、长方形的,还有各种动物形状的,像老鹰啦、燕子啦,每一个都特别有趣。
而且放风筝还特别能让人放松心情,当你看着风筝在天空中飘呀飘的,所有的烦恼都好像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现在虽然长大了,但每次看到风筝,我都会想起小时候那次放风筝的经历,那真的是一段特别美好的回忆呀。
所以呀,大家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去放放风筝,感受一下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说不定也会给你们留下难忘的回忆呢!好了,关于风筝就先说到这儿啦,下次再和你们聊别的好玩的东西哟!。
风筝简介介绍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 • 风筝的制作材料与工艺 • 风筝的飞行原理与技巧 • 风筝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风筝的保养与收藏
01
风筝的起源与发展
风筝的起源
风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 传是由古代的发明家鲁班所发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逐渐演变成各 种形状和大小,成为人们娱乐和竞技 的工具。
由于风筝的形状和材质,会产生向上的升力。
平衡与稳定性
02
风筝通过线与地面之间的拉力保持平衡,同时通过自身的设计
保持稳定性。
飞行高度
03
风筝的飞行高度取决于风速、风筝的设计和线长。
飞行技巧
风筝的起飞
通过奔跑或助跑将风筝拉 起,使其获得足够的速度 以产生升力。
风筝的飞行
在风筝飞行过程中,通过 控制线的松紧来调整风筝 的高度和方向。
制作工艺
1 2
骨架制作
根据设计图纸,将竹子切割成适当长度的段,然 后进行打磨和修整,确保骨架的形状和尺寸准确 无误。
蒙面制作
将纸按照设计图纸裁剪成适当的形状和大小,然 后粘贴到骨架上,确保蒙面的平整和固定风筝的各个部分,确 保风筝在飞行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风筝的装饰与色彩
风筝的修复与维护
修复方法
如果风筝出现损坏或老化,可以进行修复。修复时要注意保持原貌,尽量恢复到 原有的状态。
维护建议
对于修复后的风筝,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和保存。同时 ,要注意避免再次损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风筝的艺术价值
造型艺术
风筝的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 状,也可以是复杂的动物或人物形象。
《风筝》课件
本文以“风筝”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展开叙 述,显得亲切、真实。
3.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4.语言精当
这首尾的照应是由实而虚由北京的风筝而想起故乡的春天; 又由虚而实,由回忆中的春天进入现实的严冬。
5.联想的运用
联想作为一种写作方法,指在写某事物时又想到了与此有关的其 他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按一定方式写进文章。包括相似联想、相 关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因果联想、假设联想等。本文用 了相关联想,它指以某一事物作引子,引起与此事物有关的事物 的联想。如:《风筝》由看到冬季北京的风筝,展开联想,引起 如何扼抑童年弟弟放风筝的往事的回忆。
7.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
9.为什么“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为什么小兄弟全 然忘却,毫无怨恨?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文章是 不是局限在风筝事件上,有没有更加深广的含义 ?
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时候,自己对弟弟 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 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 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 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 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 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 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要用科学思想指导)
朗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停顿恰当; 3、读出感情; 4、读出重音。
整体感知
本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的往事及 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 经历 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沉重 悔恨 悲哀
理解文意(多角度)
多角度理解文章
• • • • 兄弟情深,误会冲突中有亲情。 儿童教育(游戏正当行为) 敢于反省、知错必改的精神。 批判封建教育 (被虐杀无怨恨)
3、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 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 还处在什么社会吗?
《风筝》课件
质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后提出自己的疑问. 疑
质疑一: 为什么“惊异”与“悲哀”?为什么说“春 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
质疑二: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如何理解 质疑…… 1、“惩罚”是什么? 2、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3、为什么“我”二十年来毫不忆及幼小时候对于 精神虐杀这一幕? 4、“我”用最可行的方法去讨他的宽恕,“我”得到宽恕 了吗,为什么? 5、因为他不记得此事了,“我”心里就宽松起来了吗?由此, 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6、为什么“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1)弟弟是真的忘记了吗,请从“我”或者弟弟的角 度写一段话来表现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2)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家长教育 。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
鲁 迅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 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 1904年入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立 志学医,后弃医从文,成为文坛领袖 。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 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 鲁 、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 迅 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 简 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介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 毫无怨恨,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 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被虐杀 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 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 这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
质疑探讨:
终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 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
本文叙写的是小时候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 小兄弟做这种没出息的玩艺,甚至很粗暴把小兄 弟做好的风筝毁掉,显然写的是兄弟之间的矛盾 冲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手足情深,当年 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想小兄弟有出息,但一 旦明白是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 兄长,也一心想补过,讨小兄弟的宽恕,同胞手 足情溢于言表。
风筝简介-专业文档!
风筝简介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
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
传说公元202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为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羽士兵听到熟悉的旋律,思乡之情顿起,士气低落,终不敌汉军而败。
经过千余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改进,逐渐完善起来的工艺设计,使风筝的扎制技术日臻精巧、合理而易于放飞。
从唐朝(公元6118─907年)开始风筝由军用品转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饶有趣味的娱乐工具,“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正是放鸢取乐的写照。
“放风筝”这了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春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
每年的清明节,也就是公历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于在这个期间扫墓或到郊外去春游,放风筝便是此时一项流行的娱乐方式。
古人所述“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声驰空碧东风晓”,正是描绘出春天放飞风筝的热闹景象。
风筝在中国,有北鸢、南鹞之分。
传统样式有串型风筝(以龙头蜈蚣为主),筒子型(以立体宫灯为主),板子型(以八卦形为主),软翅型(以蝴蝶、晴蜓为主),硬翅型(以燕子、神话人物为主),而最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种用丝绢制成的掌燕风筝,其形体如火柴盒大小,放于手掌上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小燕子。
丰子恺漫画城市之春。
风筝在中国广为流传,但风格各异;北京、天津、潍坊、南通所制风筝各领风骚。
风筝介绍(完整版).
潍坊风筝
中国风筝
潍坊风筝文化 山东潍坊市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 山东潍坊是中国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 人。 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 道光年间,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清末,潍坊已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 潍坊风筝主要有三种基本造型:串式、硬翅式和简形式。其中串式 以龙头蜈蚣最突出,据说是受了龙骨水车的启发而制造的。
风筝之最 2011年4月16日, 潍坊举行万人放风筝活动,以10465只同时放飞的风筝,刷新了 在此项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 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 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巨型风筝 2014年8月5日,一只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章鱼”软体风筝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希 拉穆仁草原举行的草原风筝节上放飞升空。
立体风筝
一般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如宫灯、花瓶、 火箭等。
运动风筝
又叫特技风筝,一般为三角形、滑翔伞状、眼镜形。与传统风筝不同,运动风筝不 仅有单线的,还有双线的、四线的,可在空中做一些动作。如水平移动、俯冲、绕 八字、转圈等。
自由类筝。跨种类的如“鹊桥 会”, “梁山一百单八将”、“百鸟朝凤”等。
单人放飞法
• 一般面积在20×50平方厘米的小型风筝,如板子风筝、硬 翅风筝、软翅的“鸟”、“蝴蝶”、“蜻蜓”等,在2~3 级风时可以放飞。
• 一手持风筝线与脚线系结处,将风筝擎过头顶,一手持线 车,斜身以侧背迎风施放。
• 先让风筝在头上迎风飘起,再慢慢地放一段线,稍一停, 待风筝升起后,再放一段线。这样放放停停、停停放放, 直到把风筝放到你满意的高度。
《风筝》课件
吸引我驻足观看 童年的记忆 再次显现 贪玩的孩子 忘记了午餐 迟迟未归 引来家长的声声呼唤 忙碌的人们 也学会了休闲 尾随着孩子的脚步 乘着东风放起了纸鸢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 ______ 做风筝 、______ 放风筝 的 和小伙伴______ 情景。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 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 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 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 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 名字写在上面。
我想做一个_______的风筝,希望它 ___________。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 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 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 踪影。
发挥想象 找到了!找到了!———— 没有!依然没有风筝的踪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风筝 三月的风 轻拂着面颊 带来欢声笑语一片 信步游走 徘徊不前 寻觅着声音的来源 空旷的绿地上 奔跑的孩童 擎着长长的丝线 满天的风筝 构成了最美的风景
《风筝》课件
•
•
•
1、课文是介绍“风筝” 这种工艺品的吗?
不是
2、“风筝”在课文中起 什么作用?
线索
3、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 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 还处在什么社会吗?
1925年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4、课文记叙了“我” ( 毁掉 )了弟弟的 ( 风筝 ),后来我知道 自己( 错 了 ),准备向 弟弟道歉,而弟弟却 ( 不记得了),我的心只 沉重着 得( )。
惊 恐 不 安 的 内 心
愤怒 即刻伸手 抓断、掷、踏扁 傲然走出
专 制 、粗 盛暴 怒
认为管是正当,自认 该罚。麻木
认为管得对,受封建家长制传 统的影响。
同情
读5-11段,划出我是如何省悟和补过的,以 及弟弟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后的神态并赏析。
我
不幸偶尔看到 心变铅块堕下去 想补过、讨宽恕 深深自责、知错必改、严 于自省,抛弃旧我、追求 新我
2.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 “不幸”?
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 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 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3. 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 体指什么?
这一幕,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 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生字及词语积累
筝 zhēng 蕾 lěi 堕duò 丫杈chà 掷 zhì
língdīng 嫌恶 wù 肃杀 sùshā 诀别jué 伶仃
huá ng 瑟缩 sèsuō 可鄙 bǐ 什物 shí 惊惶 虐杀 nüèshā 宽恕 shù恍然大悟 huǎng
ng 添刻tiān 苦心孤诣 yì惩罚 ché
4.为什么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鲁迅《风筝》原文及赏析
鲁迅《风筝》原⽂及赏析【原⽂】: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远处有⼀⼆风筝浮动,在我是⼀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个淡墨⾊的蟹风筝或嫩蓝⾊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风筝,没有风轮,⼜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桃也多吐蕾,和孩⼦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春⽇的温和。
我现在在哪⾥呢?四⾯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兄弟,他那时⼤概⼗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最喜欢风筝,⾃⼰买不起,我⼜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于⼩半⽇。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
我恍然⼤悟似的,便跑向少有⼈去的⼀间堆积杂物的⼩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他向着⼤⽅凳,坐在⼩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瑟缩着。
⼤⽅凳旁靠着⼀个蝴蝶风筝的⽵⾻,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对做眼睛⽤的⼩风轮,正⽤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中,⼜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的玩艺。
我即刻伸⼿折断了蝴蝶的⼀⽀翅⾻,⼜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屋⾥。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
然⽽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看到了⼀本外国的讲论⼉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童最正当的⾏为,玩具是⼉童的天使。
于是⼆⼗年来毫不忆及的幼⼩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幕,忽地在眼前展开,⽽我的⼼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秋天”为专题,抓住秋天的特点,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的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
这些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可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韵味,体会秋天的美好。
本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本文语言朴实,笔调亲切、温馨、自然,自始自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借助拼音识字,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但三年级的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还远远不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本文贴近生活,学生对风筝并不陌生,并有放风筝的生活体验,因此对于理解文中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并不难,但要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仍然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1.会认“依、歇”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等6个生字,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等词,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联系自己的体验,体会孩子们心情的变化。
3.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体会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孩子们心情的变化。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你们放过风筝吗?那你们放风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风筝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那你们知道风筝的秘密吗?老师这里有段小资料(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yuān),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
在纸鸢上装上竹哨,风吹竹哨,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有了风筝的称呼。
山东潍(wéi)坊(fāng)是著名的风筝之都,从1984年开始,那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
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馆也在潍坊。
)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
你从这段资料中知道了风筝的哪些秘密呢?3.这不起眼的风筝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筝》,(板书:风筝)看看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筝又藏着什么秘密?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
(出示要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读好了课文,我们来看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希望依然憧憬歇息拼命抖动寻找继续田埂磨坊奔跑倏地精心千呼万唤凌空而起翩翩飞舞垂头丧气大惊失色(1)自读(2)指名读:我们来比赛,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比一比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
(“拼命”前鼻音,“田埂”、磨坊、倏地(shū dī轻声)(3)领读:第一行:你们能为“希望”这个词找些朋友吗?(希望-期望、愿望、渴望)“憧憬”都是竖心旁,你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懊悔、愉快、惧怕……)第二行:“继续”,老师这里有个小练习,你们敢挑战吗?【继续(连续下去),陆续(有先有后,时断时续),连续(一个接一个)】选词填空:陆续、继续、连续1.开学了,同学们()地来到学校。
2.她成绩很好,()几次都考了满分。
3.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田埂”是什么呢?(出示图片,这就是田埂,田埂就是田间小路)第四行:这些都是用来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用一个词说句话吗?第五行:“垂头丧气”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对,“垂头丧气”就是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
“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呢?(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这些都是用来描写(神态)的词语。
(4)齐读: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2.现在老师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精希却依拼命奔村抖丧磨坊(1)我们来开火车。
(2)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提醒我们大家的?(3)教师范写:丧、却、磨(4)请小朋友们自己在本子上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
3.还记得刚才的问题吗?大家找一找,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板书)做风筝是哪一段?(2)放风筝呢?(3-4)找风筝就是(5—8)4.分段读:你们喜欢哪一部分?(请同学读,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三、细读“做风筝”,感受快乐过渡:现在就让我走进这群孩子的生活,去感受做风筝的过程吧。
请同学们认真读第2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和词语。
(出示第2自然段)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又是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精心”孩子们做得很认真,心中充满了希望)(2)理解“憧憬”。
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憧憬”(板书),它是什么意思呢?(向往)(3)想象说话:是的,它们都是竖心旁,心里有着向往,有着希望。
那么他们做风筝时,心中有什么向往,有什么希望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3)朗读:这是他们的憧憬,可能也是你们的憧憬。
让我们带着向往的心情一起读。
2.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快活)(板书)(2)理解“依然”。
你能为“依然”找个近义词吗?(仍然、依旧、还是)(3)我们精心地做着,结果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为什么说“我们依然快活”?预设:1.因为这是我们亲手做的。
2.因为我们做风筝时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指名读:请你带着憧憬读一读。
3.因为这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指名读:请你把快乐带给大家。
(4)风筝上寄托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虽然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我们的心中仍然很(快活)。
快乐就快乐吧,但风筝就是风筝,为什么把它叫做“幸福鸟”呢?想一想,它寄托着谁的幸福?(“我们”、孩子们的幸福) (5)那为什么又要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呢?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不会回答时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你们放过孔明灯吗?那你们有在孔明灯上写上自己的愿望吗?)预设:1.希望风筝能把自己的愿望带向远方。
2.希望自己能像风筝一样在天空飞翔3.希望把自己的幸福放飞。
(6)朗读:是啊,虽然做好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那里面有着孩子们的快乐、憧憬和希望,寄托着孩子们的幸福。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小结:怪不得作者说童年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憧憬和快乐美美地读读第2自然段。
四、作业布置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风筝》,谁来说一说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呢?(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我们一起感受了孩子们做风筝(快活)的心情。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风筝》。
请同学们读3—4自然段,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描写“我们”放风筝时心情的句子和词语。
二、细读“放风筝”,感受乐与悲1.放风筝时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快乐)你是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呢?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着。
(1)我们自己读读这句话,读了这句话,你一定深有体会,你体会到了他们怎么样的心情?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来?(“快活地喊叫,奔跑”说明我们很快乐)(2)是的,那你们想一想,当手中的风筝凌空而起时,他们会喊叫些什么呢?(风筝飞起来了,飞起来了)A.谁来喊一喊?(请两个小朋友喊一喊)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开心、激动)B.指导朗读:那你开心地读一读。
开心中带有激动,那你来读出激动的心情。
当风筝越飞越高,他们又会喊叫些什么呢?(再飞高一点,再高一点)(2)朗读:是啊,他们是多么激动,多么快乐啊,谁能带着激动和快乐读一读?(3)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幅令人激动的画面吧,看看他们是怎么放风筝的。
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并圈出他们放风筝的动词。
(托着、牵着、跑、喊叫、奔跑)(4)看图想象:你看他们多快活呀。
看着插图,用“看着风筝越飞越高,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
草地上________。
”的句式来说一说。
先自己说一说。
(5)齐读:是啊,他们是多么激动,多么兴奋,多么快活,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放风筝时的快乐,一起读第三那自然段。
2.正当我们欢呼雀跃时,忽然来了一阵风,线断了,风筝怎么样了?(飞走了,不见了)3.风筝不见了,孩子们是怎样的心情呢?你是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1)我们一起来读读,读了之后,你体会到了什么他们怎样的心情?(孩子们很着急,很伤心)你呢?你呢?(2)都体会到了他们着急、伤心、担心的心情,那你们是从哪几个词语中感受到的?(大惊失色,千呼万唤)(3)“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那“千呼万唤”是什么意思?(呼唤很多次)(4)同学们,只不过是一只风筝不见了,我们为什么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呢?(结合上节课学的知识想一想,风筝上有什么?)预设:1.因为这只风筝是我们精心做的。
2.风筝上有我们的名字。
3.风筝上寄托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
(5)指名读:是的,它是我们的“幸福鸟”啊,它飞走了,就意味着我们的幸福也(飞走了),所以刚才脸上还洋溢着笑容,一下子(没有了),欢呼声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着急,伤心)。
(6)指名读:谁能读出着急、伤心?谁能读得更着急,更伤心?(7)看着风筝越飞越远,越来越小,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们千呼万唤,那我们会呼唤些什么呢?(风筝,回来/风筝,等等我们……)(8)齐读:我们的“幸福鸟”飞走了,我们该有多么着急,多么难过啊,让我们再一起来读。
三、细读“找风筝”,感受忧伤过渡:任凭孩子们怎么千呼万唤,它也不停下来,依旧随风飞翔,直至不见踪影。
此时“我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5—8自然段。
找出表现“我们”心情的句子和词语。
想一想你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1.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1)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
你读明白了什么?预设:“哭了”说明孩子们很伤心,很难过。
(2)是的,这段文字中还有哪个词也表现了我们很伤心?(垂头丧气)那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
)(3)谁能读出孩子们的沮丧和难过?(4)多沮丧,多难过啊,自己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5)还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可以这样引导:风筝不见了,难道他们只是哭,垂头丧气地坐着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这说明了什么?(孩子们很着急,想要急切地找到风筝)。
(2)引读:精心做的风筝不见了,我们能不伤心吗?所以——我们的“幸福鸟”飞走了,我们能不着急吗?所以——(3)是啊,我们边哭边找,穿过田野,走过小桥,找遍了各个角落,还是不见风筝的踪影,最后只好(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2.那他们放弃寻找了吗?(没有)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1)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