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印度更能造富

合集下载

中印经济发展方式对比 哪种模式造就强国?

中印经济发展方式对比 哪种模式造就强国?

中印经济发展方式对比——哪种模式造就强国?引言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一直以来都备受世界关注。

这两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却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本文将对中印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对比,并分析哪种模式更有可能造就强国。

1. 中印经济发展背景中国和印度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两国的经济发展背景存在一些差异。

1.1 中国经济发展背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发展成就。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如市场化改革、开放政策和产业升级等。

这些措施使中国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大国。

1.2 印度经济发展背景印度经济改革开始较晚,但在过去几十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

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如减税、放宽外资限制和推动数字化转型等。

这些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并使印度成为全球服务业的重要中心。

2. 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对比中国和印度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面将对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2.1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出口导向和制造业为主导,这使中国能够迅速崛起为全球经济大国。

中国政府通过鼓励外国投资、提供优惠政策和打造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企业。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动了农村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消费升级,推动了内需的增长。

2.2 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不同,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服务业的发展。

印度政府推动了数字化转型、外资开放和鼓励创新等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并促进了印度科技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此外,印度政府还推动了农村和农业的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3. 哪种模式造就强国?无论是中国的制造业模式还是印度的服务业模式,都为两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对比。

3.1 经济增长中国的制造业模式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大国,为国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中国与印度经济模式之比较

中国与印度经济模式之比较

中国与印度经济模式之比较随着世界上的中国热与印度热,越来越多人把目光聚集在亚洲大陆上的这两个大国。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与印度不但地理位置相邻,文化底蕴都很深厚,并且在近几十年都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珠。

中国与印度的发展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各有特色,差异很大。

标签:中国模式;印度模式;经济;差异;改革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角逐中,中国与印度无疑是两匹黑马,其经济发展速度都走在世界前列。

以数据为例,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GDP的增速除少数几年外,均高于8%,即便从2012年后在7.5%上下浮动,仍然属于世界前列。

而印度的实际GDP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除此之外,中国和印度还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是世界文明古国,都是人口大国,而且比邻而居。

由此,引发了许多人对中国发展模式与印度发展模式的对比。

但是,两国间的差异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在这里,我的观点是,印度崛起的原因是自然而然的和自由化的改革政策,而中国的发展则是由于政府宏观调控。

一、中国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注意经济,走出了一条中国原创的经济道路。

在此前提下,中国尊重市场的基础作用,同时加以政府宏观调控,以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双剑合璧为我国经济发展铺好路,筑好基。

具体方式有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以地方分权为行政运作、从农村分田单干起步、公有经济民营化、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等。

这种经济模式带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动力与源泉。

二、印度模式印度的崛起主要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外包业务。

借此机会,印度迅速打造与培养出一批世界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这些产业的特点是高科技性和高服务性,他所覆盖的行业包括软件业、IT业或制药业。

虽然这些行业并不是政府主导型企业,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印度经济的支撑点。

三、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的对比比较中国与印度经济腾飞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差异有:1.两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差异印度早期实行的是柴明达尔土地政策,这项政策虽然已被废除,但绝大多数农民劳作仍以租佃形式存在,并没有真正脱离土地的控制。

中印经济发展比较与启示-最新资料

中印经济发展比较与启示-最新资料

中印经济发展比较与启示文献标识码:A随着印度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南亚的这个大国与中国相提并论,“龙象之争”的说法甚嚣尘上。

中印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11.9%,印度为8.7%,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

两国自实施改革政策以来,由于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同,发展成果和潜力也有不少差异。

一、中印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中国和印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目前看来都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各自都避开了劣势,发挥了优势,在现有条件下都是较好选择。

我们仅从经济结构、环境因素和教育水平几个方面对中印经济进行具体比较。

(一)经济结构基础的对比中印两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基础截然不同。

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印度则直接跳过了工业化过程,着眼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产业结构的特点仍然是第二产业占居首位。

而印度产业结构的最大特征是服务业比率高,其中的软件研发部门更是一枝独秀、突飞猛进。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别。

中国的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高达51%,和印度的第三产业占本国经济比重相当。

中国的经济规模及出口市场分别是印度的3倍及8倍,投资及出口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而另一方面,印度已发展起一个世界级的服务业,以优秀的语言人才、良好的技术基础设施及廉价的劳动力吸引跨国公司在其设立后台服务。

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3%来自于投资,40%来自于消费。

而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仅有27%来自于投资,却有逾60%来自于消费。

从表2可以看出国内内需对印度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利用外资方面,印度远不如中国。

2007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量达到747 68亿美元,稳居发展中国家FDI流入量之首。

相较于中国,印度吸引FDI的流入量不是很多,2007年FDI流入量为191.56亿美元,比中国FDI流入量的1/3还要少。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制造业驱动,伴随着国内高储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境外直接投资和外贸扩张,是一种兼顾内需和外向的发展模式。

中印经济形势比较分析

中印经济形势比较分析

中印对比看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国和印度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在当代世界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巧的是地理上相邻,人口也相近,近代也同曾面临殖民主义的威胁又同为金砖国家.印度和中国人口加起来占全世界40%左右,所以印度和中国的崛起不仅代表着各自国家的崛起,也不仅代表亚洲的崛起,更是对解决贫困人口有着重要的世界意义.另外论了解程度的话,我们对日本、韩国、越南、朝鲜的了解比对印度的了解多,也许是因为同为或者说同曾为汉字文化圈的原因吧。

我们和印度在近代历史上命运如此相似,也许是出于曾经上的领土纠纷,又或许是国情有些相似且地理相邻的缘故两个国家都在互相比较,既然我们在讨论一件事物是时候,就有必要去了解它,去了解这个陌生的邻居1947年印度独立,1949年新中国诞生,经济起点也相近。

印度从英国殖民体系中独立出来,继承英国遗留的工业体系和制度,中国这一边1945结束抗日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内战,百废待兴。

不光我们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印度也是如此,而2017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GDP总量约为印度的5倍,而改革开放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其实除了总所周知的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外,印度1991年也实行了一次某种意义上的改革开放。

图1:2017年全球GDP前20强(来自世界经济信息网)1.印度的改革开放两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得不面对自己社会所存在的问题。

印度国内100多个民族,各种语言林立,也不像中国一样有主体民族和统一的文字,不同的邦的官方语言也不尽相同,联邦制度,且各邦的权利过高,宗教矛盾突出。

而且种姓制度的余毒的影响残留至今,即便印度政府也想要淡化种性观念。

这是内部矛盾,而印度雄踞南亚次大陆,地理位置优于我国,不过也有印巴分治带来的边境冲突,和与中国的边界纠纷。

而在教育方面,1949年前后两国文盲率大致相当。

印度从独立到1986年为止,文盲率仍高达%63。

77,但辍学率也高达31%,毋庸置疑贫穷是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金砖五国中谁是老大

金砖五国中谁是老大

金砖五国中谁是老大引言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个新兴经济体国家。

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国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力。

然而,虽然这些国家都是金砖五国,但在金砖五国中,谁是真正的老大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金砖五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分析哪个国家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上拥有最大的影响力并被视为金砖五国的老大。

经济实力在金砖五国中,中国拥有远远超过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实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金砖五国中占据绝对优势。

截至2020年,中国的GDP超过了14万亿美元,是金砖五国中最高的。

相比之下,印度的GDP约为2.7万亿美元,巴西为1.4万亿美元,俄罗斯为1.3万亿美元,南非为3,00亿美元。

中国不仅在总体GDP方面领先,而且在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从纯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可以被认为是金砖五国中的老大。

军事实力在军事实力方面,俄罗斯是金砖五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俄罗斯是唯一一个被列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金砖国家,并且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核心成员国之一。

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军队和全球领土,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军事实力方面积极发展。

中国的军队规模庞大,并且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中国还在海军和空军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现代化改革,这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在亚洲地区有重要地位的军事大国。

地缘政治影响力除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地缘政治影响力也是评估金砖五国中谁是老大的重要因素。

在这一方面,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具有较大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国家。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并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国际合作项目,扩大了其地缘政治影响力。

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特别是在中东和欧洲地区。

俄罗斯的干预叙利亚内战和乌克兰冲突,以及其在欧洲能源市场的垄断地位,使其成为金砖五国中最具有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

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

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近年的亚洲经济版图,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无疑是其中的一抹亮色。

中国与印度既是邻国,又是世界人口大国,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经济增长的模式上也有种种相似以及诸多不同。

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而这样快速的增长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并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从而引发了中国与印度热。

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说印度崛起的原因是自然而然的和自由化的改革政策,那么中国经济增长则得益于政府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中国与印度崛起的世界意义中国与印度所在的亚洲曾经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直到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者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 比西欧及其衍生国家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

在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以前,印度是后来成为西方殖民地国家中唯一的工业品出口国,即使到了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地统治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的工业规模仍然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欧洲殖民地的工业规模都要大。

但是,随着西方对印度的殖民,以及对中国的殖民渗透,本来就已处在停滞状态的中印两国经济更是出现了历史性的大逆转。

在此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与印度,以及这两个大国所在的亚洲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地区,而且大部分贫困人口恰好集中在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规模极其巨大的国家里。

亚洲的复兴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但是走出亚洲经济复兴第一步的并不是中国和印度,而是日本。

这是因为中国与印度在争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之后,选择了被事实证明是缺乏效率的"计划经济体制",结果未能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多个世纪积累起来的贫困。

但是,当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实现对欧洲的赶超,以及随之而来的东亚"四小龙"的经济起飞,给中国以巨大的冲击。

中国在经过审慎的思考以后,在1979年以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从而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中国经济奇迹。

印度经济发展与中国的比较研究

印度经济发展与中国的比较研究

印度经济发展与中国的比较研究印度经济发展从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印度经济一直在稳步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其宏大的潜力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多的瓶颈和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也经历了彪炳史册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印度经济发展与中国的比较研究,探究两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异同。

一、政治和制度政治和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方面的对比上,中国在有关改革开放的初期采用了一系列基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从1980年代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

相比之下,印度是一个民主的国家,与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植根于一个多元文化、多种族、多语种的国家。

印度独立后采用西方式的自由市场和议会民主体制,但随着印度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官僚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二、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主张经济的大规模发展,它着重发展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并在政策上大力吸纳外资以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

中国单一的经济政策成果斐然,迅速深入发展了国内的企业,并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劳工工资、技术标准、政治干VS.私营企业的政策。

相比之下,印度政府则更重视的是发展服务业和知识产业。

这样一来,印度的经济结构比较复杂,经济成长的步伐也不是那样平稳,容易出现错位发展和缺少产业支撑的问题。

随着印度经济的稳步发展,印度服务业和知识产业的优势越来越凸显,也成为了印度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三、技术投入技术投入是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技术投入方面,中国做得比印度更多,针对技术竞争的压力,在国内外资企业兴起的同时,中国也开始加强该领域的自主发展。

中国政府资助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并产生了一批在信息技术、通讯、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企业、产业和新型职业。

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比较优势

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比较优势

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比较优势印度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的比较优势1、金融体系比较健全,银行结构合理。

印度有运转良好、历史悠久的金融体制。

与中国相比,印度的金融体系改革更为全面、速度更快。

印度资金的利用效率高于中国。

2、税制比较健全,对外开放优势。

中国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尽快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较少采用非关税壁垒来保护国内民族产业,在关税上调整幅度非常之大。

印度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关税问题上,却大量使用有关发展中国家的各种例外规定,减缓对外开放的速度。

而且,印度还一再使用反倾销等手段,来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

此外,印度对于外资企业也只是给予国民待遇,并予以适当地限制,直到新世纪开始设立经济特区后,才对特区内企业实行了若干优惠措施。

3、教育水平比较高,英语水平较好。

由于印度英语普及,高等教育机构使用的教学语言为英语,印度高校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获得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

在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之前,印度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和大学生的在校人数都明显超过中国。

相对来说,印度的国际交流人才多于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都可以看到较多的印度人。

重点发展服务业让印度发挥了它的三大优势——高学历劳动力、信息科技专长和流利的英语能力,所以跨国企业在印度设立的研发中心的数量也远远多于中国。

4、印度的科技竞争力更强大,人才优势比较明显。

主要体现在电脑软件产业,制药业。

印度式增长是一种以IT行业(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增长为引导并产生较大的世界影响,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经济增长,相反,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急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5、资本市场发育比较健全。

印度的资本市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监管制度非常严格。

中国采取了典型的“东亚模式”: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制造业的惊人增长、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以及推动出口等。

中国的发展基础是高储蓄、普及基础教育、快速工业化、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对外开放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

印度虽然在外资总量上落后中国,但是吸引的研发外资却高于中国。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比较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加速,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越来越密切。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两国的差别与相似之处,以及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经济总量和增速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2019年世界银行数据,中国的GDP总量达到14.4万亿美元,印度为2.8万亿美元。

但是,从增速上看,印度则表现更为出色。

2019年,印度经济增长率为5%,高于中国的6.1%。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和2018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已经相继下降,表明印度经济出现了放缓迹象。

而中国的经济增速在近年来也有所下滑,但总体来说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

二、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中国的经济起点比印度高,不仅世界第一的庞大制造业是优势所在,其它诸如石油化工、建筑、通信等也都非常发达。

然而现在中国正在推动产业升级,加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而印度则还处于工业化进程的起步阶段,但印度在软件、通信和服务业等领域也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在国际贸易方面,中国向全世界输出了大量的产品,发挥着重要的贸易国家作用。

印度虽然也有出口业务,但不同于中国的大批量出口,它更擅长高端技术、空间技术、IT技术和软件开发等领域,和中日韩三国有不少合作机会。

三、劳动力市场和人口结构中国拥有13亿多人口,为全球最多的国家。

劳动力供应充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成本也较低,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但同时也导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而印度的人口为13亿,比中国小一些,但不同的是,印度的劳动力市场更为灵活,但也面临着技能结构匹配和贫困化高居不下等问题。

四、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除了产业结构和人口因素,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建设也至关重要。

在高速公路、机场、高铁等方面,中国的基础设施比印度更加完善,特别是在以科技城市为代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也比印度先进得多。

完整word版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完整word版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2014年5月印度新任总理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增长逐步走出低谷,GDP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中国(2014财年增长7.3%,2015财年增长7.6%),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三,21世纪的“中国龙”与“印度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为前瞻性开展战略研判,谋划对策,我们从中印两国的发展基础、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共11大类指标)进行全面对比,分析了上一轮中印竞争中印度落败的原因,梳理了莫迪改革的主要措施。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中印发展中双方各自的优势、以及竞争与合作的领域,并选取高、中、低三种假设情景对到本世纪中叶两国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得出印度到本世纪中叶难以在经济规模上超越中国,但全球仍将形成中、美、印三个大国角力的新“G3”格局的结论。

一、发展基础对比:中国发展基础总体占优,印度具有特色优势(一)中国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和更多样的地理条件中国的国土面积约是印度的3倍,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

中印两国在区位上各有优势,中国是欧亚大陆上唯一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及俄罗斯直接为邻的国家,是亚太各地区间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的纽带;印度则位于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和印度洋的核心位置,是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和扼守印度洋航线的枢纽。

中国的气候与地形条件比印度更具多样性,使得中国同时适于发展内陆与海洋经济,并能够形成全面的产业结构,发挥互补优势;印度气候为南亚地区独有的热带季风气候,更适于发展农业与外向型海洋经济。

(二)中印自然禀赋相当,各具优势从自然资源看,中印两国水资源与森林资源均较为稀缺,2013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左1/5和1/3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立方米1130.1人和/立方米2072.4资源量分别为右;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1.9%和23.7%,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左右。

得益于多样复杂的地理条件,中国能源、矿产资源优势较为明显,人均石油储量是印度的4倍,天然气为3.3倍,煤炭为3.5倍,铁矿石为2.8倍,且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

中印经济优势分析

中印经济优势分析

中印经济优势分析中国和印度是互邻的两个亚洲大国,两国的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

中印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影响深远;都是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不发达的农业国家;都在上个世纪中期实现独立建国,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下,经济实现了五十多年发展;中国和印度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都对本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中印两国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上,虽然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但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因此,两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通过两国经济的发展对比,彼此都能找到各自在经济发展中的亮点,从而达到相互借鉴对方的经验,完善各自的经济体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近年来中印经济发展概况自1990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印度经济已经翻了一番,中国经济更是增长了两倍,两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热门的话题。

尽管两个大国选择了不同的经济改革道路,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可以预见,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是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事件之一。

世界银行最近也表示,如果中印能够妥善处理好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十多年后,中国的经济总量(按购买力计算)将超过美国,而印度将会超过日本。

世界经济将是美、中、印三足鼎立的局面。

尽管中印经济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前景也非常乐观。

然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中都还存在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双方的经济水平也远没有达到那么让人乐观的程度。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考察一个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

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印在这些方面的基本情况:2000年的时候,中国GDP总量为1.08万亿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达4794.04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到2004年,中国GDP已达到1.45万亿美元,印度为5731.73万亿美元。

据国外专家分析,中国改革后的25年中,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4%;而印度在改革阶段(1992-2003年)GDP平均增长率也达到5.8%,双方都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印经济实力对比]中印经济发展方式对比哪种模式造就强国

[中印经济实力对比]中印经济发展方式对比哪种模式造就强国

[中印经济实力对比]中印经济发展方式对比哪种模式造就强国当中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以闪电般的速度起飞,并且成为全球经济强国时,全世界从最初对中国的不信任逐渐转为由衷的钦佩。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主要以制造业拉动,增长率在2002年达到8%后,又在2003年增至9%。

中国依靠巨大的国内储备资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吸收大量外资在中国建立工厂,引进所需的国外专业技术。

仅2003年度,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就达到530亿美元,占整个世界总投资额的8.2%(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TAD)数据库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为当年的世界之最。

印度的经济起步落后于中国大约10年,最近才为世人瞩目。

其崛起主要依靠西方工作岗位的地域性转移。

同时印度迅速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所属行业包括软件业、IT业和制药业。

这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少得到政府的资助,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003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增幅为8.3%,而2002年仅为4.3%;但是印度2003年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为47亿美元,2002年则为30亿美元。

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零头。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的道路截然不同。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政府深思熟虑后决策的结果,而印度的经济发展则多少有点顺其自然。

中印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式孰优孰劣?哪种发展模式会造就强国?中印产业:一硬一软中印两种发展模式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相比印度政府,中国政府更愿意培育和指导整个经济活动。

中国政府大力投资硬件基础设施,有权决定哪家企业能够得到政府资源、哪家企业可在A股市场挂牌(即使该企业不一定是最好的)。

与此相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越来越少干预经济活动。

第二,在外商直接投资上,中国乐于接受外资,而印度始终对此保持谨慎态度。

上述区别影响到哪类企业会成功。

在中国,那些需要“硬件”基础建设(如公路、港口、电力)的企业远远领先印度。

并且在不久的将来仍将保持这一优势。

中印经济发展比较与启示

中印经济发展比较与启示

潜力与前景
印度经济增长潜力较大,未来有望继续保 持快速增长。
中印两国贸易总量比较
贸易规模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总量相对较小,但近年来呈增长趋势。
贸易结构
中印贸易以中间品为主,中国从印度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向印度出口加工制成品。
贸易平衡
中国对印度存在贸易顺差,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较大。
04
中印经济发展的启示与建 议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01
02
03
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 训
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利 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 种资源,拓展经济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空间;
发挥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
业转移;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注重技术创新和产 业升级,提高国际 竞争力;
印度经济发展的经 验教训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 略,实现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趋势
01
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 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
02
印度经济发展趋势
03
印度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趋势
印度将加强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在 业务流程外包和呼叫中心等领域。
VS
印度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社会稳定和治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投资环 境;
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机制有待完善。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 级;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人才培养,提 高核心竞争力;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印度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印度与中国谁是未来霸主

印度与中国谁是未来霸主

印度与中国谁是未来霸主?亚洲华尔街日报印度与中国谁是未来霸主?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是一个日益强大的经济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

中国在出口方面的赫赫战绩使数百万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同时也吓坏了全球各地的生产商和工人--这当中不仅有美国,也包括从马来西亚到墨西哥再到西班牙等其他生产国。

相比之下,尽管印度的呼叫中心、软件公司和制药业引人瞩目,但该国却被视为不那么成功的经济体,其作为竞争者的威胁力也不那么大。

中国社会秩序井然,民众遵纪守法,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道路也随处可见,贫困程度低于印度,经济增长也更为迅猛。

印度拥有什么呢?*****政体,混乱的秩序,落后的通讯设备和交通状况,更多的穷人,更慢的经济增长。

但现在有两名学者却提出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观点,那就是:未来属于印度。

这二人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一名生于中国的政治学家黄亚生和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一名生于印度的教授Tarun Khanna。

在中国的成功和国际声誉背后,是外商在该国工厂、建筑和机械设备方面的巨大投资。

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印度的十倍以上,原因之一是: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富有,他们是中国得天独厚的投资来源。

中国也欢迎外国公司进入,部份是为防止形成自己的资本家阶级。

哈佛大学的Tarun Khanna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表示:“中国欢迎跨国公司,以使国内企业家退居次要地位。

”但他承认,目前这种状况可能发生了改变。

Khanna和黄亚生还在杂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上撰文称:“尽管如此,在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中,很难找到一家在国外销售产品的全球化企业。

”印度曾一度将外商投资拒之门外,即便在转变思路后,仍未能吸引太多外资。

但这两名教授强调,印度有中国不具备的某些东西,那就是能与欧美一流企业竞争的公司,如软件公司Infosys Technologies Ltd.和制药公司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

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史

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史

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史一、中国: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3.59万亿美元,占全世界的28.57%,接近三分之一!从规模来说,中国制造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但从历史上占世界的比重来说,只能屈居第二!二战期间美国制造业曾经占到全世界的53%,堪称逆天!二、中美日德:世界四大制造业大国这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了7500亿美元,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

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德国,制造业增加值仅位列第四位,有点令人意外!不过德国的制造业附加值高,出口规模大,制造业质量全世界第一。

三、韩国:举足轻重的制造业强国在中国人眼中韩国是个小国,不论是人口,还是面积都与中国不能相提并论,但韩国的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已经将英法意等传统欧洲列强甩在身后,而且稳居制造业产业链的上游,比中国要犀利的多!当然韩国制造历史的水平也是世界第一!四、意大利:出乎意料的制造业大国意大利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并不突出,不论是GDP还是科技实力,都是二流水平,但意大利却是欧洲第二制造业大国,仅次于德国,在英法俄之前。

意大利的制造业实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其汽车、造船、军工、机械、服装、奢侈品在全世界都是第一流的。

五、制造业大国分布不均世界制造业大国最多的是欧洲,其次是东亚、东南亚、北美,而南美、非洲、西亚等地区的制造业比较弱。

其中非洲仅有尼日利亚一个国家进入世界制造业50强。

六:中美两国占据世界制造业半壁江山中国制造业占全世界的28.57%,美国占17.89%,两国合计达46.46%,接近全世界制造业的一半!试想,如果中美联手,几乎可以对世界大部分商品供应形成垄断,这无疑是非常厉害的!而世界十大制造业强国的总份额更是达到了75.05%,可见世界虽大,制造业仍然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

七、弹丸之国也可以成为制造业强国这份榜单中有几个国家非常了不起,从人口和面积来说,它们都是弹丸小国,却依然跻身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瑞士18、比利时28、新加坡30、以色列37。

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何不同?

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何不同?

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何不同?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人口国家,也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中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

两国在发展道路上存在很大差异,下面就具体分析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何不同。

一、发展模式不同中国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其中以出口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

印度则以国内市场为中心,在服务业占比上明显偏高。

二、人口结构不同中国的劳动力人口规模相当巨大。

而印度则需要面临有较高的失业率,以及因为教育程度不高而造成的严重劳动力短缺问题。

人口结构的不同也影响了两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动力。

三、政府角色不同中国有着非常强大的政府角色,特别是在资本管制和经济计划上。

而印度则一直推崇市场机制和开放经济政策。

印度政府更多地采取宏观调控的方式,提升投资环境与营商环境。

四、基础设施水平不同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具有先进性,高速公路、房地产等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较高。

而印度在这方面的建设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加强与提高。

五、宏观政策不同中国和印度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政策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国政府在宏观政策层面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成功地确立了国家对货币、资本市场的授时管理,结合实践的规律性和改进性,证明了独特的宏观政策的适用。

印度的宏观政策上相对更为灵活,更具有很强的市场反应性,但是却容易形成投资环境劣化以及通胀的问题。

总体而言,尽管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两国都在取得迅猛的增长,这一趋势看起来也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改变。

后续,需要进一步依赖市场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行动来有效管理宏观风险,并使得市场优势发挥到最大。

中国与印度经济比较

中国与印度经济比较

中国与印度经济政治对比近年来关于中印对比的讨论很多。

总体来说,中印两国在1980年大致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现在中国已将印度远远地甩在身后,在两国的对比中,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国民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全面领先。

于是我们很乐观,很瞧不起印度。

诚然,我们有理由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但应当看到,我们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在自身的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只是与印度比,我们就沾沾自喜,盲目乐观,自以为了不得,那不比也罢——因为还有好多先进的国家等着我们比呢,一比差距太吓人。

即便与印度相比,我们在几个方面也处于劣势。

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印度的耕地面积比我国的大30%左右。

中印两国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中国人口现在为13.5亿,印度为11亿,对这样的人口大国,保有足够数量的耕地面积至关重要,否则吃饭都成问题。

虽然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印度的三倍还多,但从耕地面积上看,印度以24亿亩耕地居亚洲之首,中国以18.3亿亩尾随其后。

问题是:我国的耕地面积仍然呈每年下降的趋势,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拓展、土地荒漠化等几方面,我们每年要损失上千万亩耕地。

这难道不足以让我们警觉吗?尽管我国的农作物产量比印度高,那是因为我们在农业生产体制改革和精耕细作方面比他们做得好,但应当承认,印度现在落后就意味着它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而我们,则应该在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科学开垦可耕荒地上下更大的功夫。

[ 转印度的地理条件比我国更适于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是山地众多的国家,地形复杂,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困难很多,造价也比较高。

而印度,其国土面积范围内除了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外,中南部的恒河平原、中央平原、德干高原地形起伏变化不大,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良好。

印度由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留下较好的基础以及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多年来铁路运营总里程雄居亚洲之首,直到2003年才被中国超越。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华民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里面有两个关健词,一个是相似原理,这两个国家最近二、三十年的经济增长走的道路基本上是一样的。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不同的方法,它们通向富裕的道路,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别。

在这么一个题目下,我准备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和印度崛起的世界意义关于中国和印度崛起的世界意义,我认为可以概括起来有这么五个方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和印度崛起对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为解决世界性的贫困提供了新的希望世界银行联合国“千年反贫困”计划里面寄厚望于中国和印度,为什么?两个人口大国。

这两个国家把人口加总在一起大概要占到将近世界人口的40%。

所以对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来讲,经济增长而不是收入分配是解决贫困的首要的任务。

那么这一点,在最近已经被中国和印度(中国是将近三十年,印度是改革以后的将近二十年时间)的事实得到证明。

我们看一下数据就知道了,中国现在是短短26年的时间,从1979年到现在,已经使得4亿左右的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这个被联合国认为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贡献。

再来看印度。

印度在刚刚开始改革的时候,它的贫困人口要占到全国总人口的36%。

但是在1992年走向市场化改革以后,仅仅8年,它的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就下降了8个百分点,到了28%,然后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二)和平的经济崛起如果我们把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和发生在15世纪以后的发现新大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世界去做一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在西方世界经济崛起的时候,西方各国它们的工业化,它们在通向富裕的历史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呢?它们是制造贫困的。

我们如果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读过恩格斯和马克思写得《英国煤矿工人的生活状况》,那么首先,我们会发现,西方国家在经济崛起的时候造成了它的社会内部的阶级分化,产生了贫困。

世界最有钱的国家排名

世界最有钱的国家排名

世界最有钱的国家排名
美国居首,位居世界最有钱的国家排名,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9.39万亿美元,为世界首位的占比大约26.8%。

在各种范畴里,美国人民拥有大量的财富,卡特尔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美国家庭财富达到98.6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多的。

紧随其后的第二位是中国,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3.61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
总值的18.2%,金融市场综述报告指出,中国家庭财富达到了6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

以下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排名:第三位是日本,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8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6.7%;第四位是印度,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68万亿美元;第五位是德国,德
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85万亿美元。

此外,法国、英国、俄罗斯、巴西、意大利也在全球前十大经济体里。

这些排在全球首位的国家在全球拥有最大的经济优势,执政当局为之提供了支持,这些国家的财富比其他国家家庭拥有的财富多得多。

但另一方面,随着财富的集中,有人担心这些国家可能出现经济不平衡的情况,导致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降低。

世界各国的政府应该努力确保财富能够有效地流动,分散到社会成员之间,以避免造成贫富差距过大的局面。

同时,国家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利益,确保一个更公平和均衡的经济环境。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的比较分析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的比较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和印度近几年高速发展的经济让世界的目光重新回到了亚洲,国际社会出现了一股“中印比较热”,但是一样的高速发展的背后,确有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我国和印度在经济结构上形成鲜明对比,我国以制造业为核心,印度靠服务业带动。

本文通过对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宏观经济指标、经济发展模式和对外经济战略等发面进行了比较,进而加深对我国经济与印度经济的了解。

关键词:中国印度、经济、发展、比较1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的原因概括来说,将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进行比较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作为发展中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是最具有可比性的。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与亚洲“四小龙”不好比较,他们都是小的国家或地区,与英法美德等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好比较,他们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而中国与印度都属于现代化的后发国家,最有可比性:论历史和文明,两国都是著名的文明古国;论人口规模,两国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国;论自然资源,两国各有所长;论二战后发展的起始条件,两国都贫穷落后;论最初的发展战略,两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国家计划主导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论经济改革,中国早于印度但两国都已取得成效。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了多年的高速增长。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经济也持续了好几年的高速增长。

以上诸因素很自然地使人们把比较的眼光集中在中国和印度身上。

其次,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两个发展中的大国,其快速发展势必对整个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一直把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自己比较和追赶的对象,“赶英超美”是中国早就确定的战略目标。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稳步发展的势头,某些西方人担心中国的强大会对他们造成威胁,因而频频在“中印比较热”上制造新热点、新话题,借以分散中国紧盯西方发达国家的注意力。

尽管借中印比较,抬高印度,唱衰中国,难以破坏中国的崛起,但至少会分散一些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比印度更能造富
China's Rich to Stay Way Ahead of India's
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和李嘉诚(Li Ka-shing)所在的财富俱乐部可能会很快增添新成员。

一份新出炉的报告说,尽管美国和西欧经济体持续低迷,但经济稳步增长的亚洲在未来将出现一批百万甚至亿万富豪。

Getty Images中国富豪数量的增长比印度更快。

亚洲经纪商和投资集团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CLSA Asia-Pacific Markets)在一份财富报告中估计,亚洲(不含日本)有120万高净值个人。

高净值个人是指可投资资产在100万美元或以上(不含首套房产)的富豪。

五年之内这一数字将在2010年的水平上增加2.4倍,富豪数量将达到280万。

以美元计算他们的资产价值将从5.6万亿美元上升到16万亿美元。

印度尼西亚、中国和泰国的富豪增加速度将会最高,超过20%。

在这一地区的财富增量中,中国所占比重最大。

里昂证券说,未来五年约有90万中国人将进入财富阶层。

算上香港的超级富豪,中国在里昂证券估计的该地区高净值个人总财富增量中所占比重将超过60%。

印度再次位居第二,而且和中国的差距不小。

五年内印度富豪的数量将从2010年大约17万人增加到超过40万人,在可投资资产的预计增量中只占15%。

报告说,其他亚洲国家在所创造的财富中所占比例要小得多。

财富增加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经济状况改善令储蓄增加;股市提供强劲收益以及房价上升提高了资产的回报率;最后一点则是亚洲汇率升值。

所有这些固然不错,但就像这份报告指出的那样,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也将继续扩大。

这种差距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在新加坡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则不那么突出。

在新加坡和香港,成年人平均财富在15万美元左右。

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其民众的财富平均水平只是上面这个数字的一小部分。

印度、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成年人的平均财富不到5,000美元。

在中国,这一数字大约为22,000美元。

Mukesh Ambani and Li Ka-shing may soon get new company in their wealth club. While the U.S. and western European economies continue to be in the doldrums, Asia, with its steady economic growth, will supply the next set of millionaires (and billionaires), says a new report.
CLSA Asia-Pacific Markets, an Asian brokerage and investment group in a report on wealth, estimates Asia (excluding-Japan) has 1.2 million high-net-worth individuals, those who have investable assets of $1 million or above (excluding their first homes). Within five years this
number will increase 2.4 times, from 2010 levels, taking the number of fat cats to 2.8 million, and the dollar value of their assets to $16 trillion from $5.6 trillion.
Indonesia, China and Thailand will see the highest growth rates of over 20%.
China will make up the largest part of the increase in wealth for the region. 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some 900,000 Chinese will enter the wealth ranks, says CLSA. Factor in the really, really fat cats of Honk Kong, it will make up over 60% of CLSA's estimated increase in HNWIs' total wealth in the region.
India, once again, is a distant second. The number of Indian fat cats will rise from approximately 170,000 in 2010 to over 400,000 in five years, accounting for a mere 15% of the projected increase in investable assets. The other Asian nations will contribute a much smaller share of the wealth generation, the report said.
The key drivers for wealth creation include an increase in savings (as the economy improves); an improved return on assets as stock markets provide strong returns and property prices escalate; and finally, an appreciation of Asian exchange rates.
All that's well and good but as the report points out, the gap between the haves and the have nots, will also continue to grow. The skew is more pronounc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India and Indonesia and less pronounc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like Singapore and South Korea.
I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the average adult's wealth is around $150,000. For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wealth levels are a fraction of these. The typical person in India, the Philippines and Indonesia has less than $5,000. In China, mean wealth is around $22,000 per adul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