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2020高考之高三历史易错题精编带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易错点难点分析精选

高三历史易错点难点分析精选

高三历史易错点难点分析精选高三历史易错点难点分析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1、春秋诸侯争霸——①原因:生产力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

②目的:各诸侯国。

③性质:为取得更多的。

④代表事件:齐桓公称霸(城濮之战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大败楚国,晋文公称霸中原)“晋楚争霸”、“吴越争霸”。

2、战国兼并战争——①性质:由争夺土地和人民的争霸战争到封建兼并战争以后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

②“战国七雄”的政治格局形成:三家分晋(前403年)、田氏代齐。

③代表事件:桂陵之战又称“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齐国大败魏国。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大败赵国,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战役。

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除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民族,北方有匈奴、东胡,西方有戎,南TYB可调压式齿轮泵方有越等,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考点三、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春秋战国的社会经济:(1)农业:①生产力水平:战国时铁农具普遍使用,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显著提高。

②技术:牛耕的推广,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③水利灌溉:桔槔普遍用来灌溉农田。

著名水利工程:“春秋:芍陂(楚);战国:都江堰(秦)、郑国渠(秦)。

(2)手工业:①冶铸业:铸铁柔化技术,早欧洲二千年以上;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品;金银错技术和雕铸艺术的发展,使青铜器皿更为精致美观。

②制漆业:战国的夹纻技术;③煮盐业及酿酒业发达(春秋战国时,人们已能用曲造酒,是我国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

④《考工记》:战国时手工业专著(齐国官营),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不但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3)商业、城市和交通:①中原市场商品繁多;②都城大多成为商业中心,如临淄、邯郸、大梁、郢。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改革和变法:(1)春秋时期的改革——齐:管仲“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2020高考 历史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6: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2020高考 历史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6: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知识点6: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1、请看下图书影。

下列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错误的是( )A.开始探索新知B.寻求强国御侮之路C.冲破“天朝上国”观念D.形成思想解放潮流2、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3、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

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

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4、《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由此推断( )时间1880-1889年1890-1899年1900-1907年主题禁缠足(篇) 3 11 17兴女学(篇) 5 6 17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合计10 36 56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5、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

……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上述言论意在( )A.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B.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C.呼吁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D.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6、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高中历史易错题汇总含答案

高中历史易错题汇总含答案

高中历史易错题汇总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有学者指出,英国有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慰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

英国的这一发展方式()A.源于保守势力主导国家政治生活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C.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特色D.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2.据统计,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花费的金钱高达30亿美元,比4年前高出50%。

2004年大选花费接近40亿美元。

所以有学者指出,“只要在联邦大选委员会那里查一下筹集资金的账户,就可以在大选之前知道大选的最终结果。

”从中可以看出美国总统大选()A.成为两党政治斗争的工具B.带来经济发展新动力C.尽显金钱政治的本质特征D.呈现出公开性的特征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

实际上唯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

事实上,它历来被认为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是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下列不能佐证法国大革命具有全球性意义的是()A.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B.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C.华沙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D.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4.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

这表明英国光荣革命的实际意义在于()A.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B.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C.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D.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5.孙中山说:“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此后,为追求“真共和”,孙中山()A.发动二次革命B.发起护国运动C.发起护法运动D.发动北伐战争6.1790年,法国国民公会明令禁止司法审判干预立法权力的运作,不得暂停法律的执行。

2020年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

2020年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3.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易错题汇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易错题汇总

第一单元《中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易错题汇总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政治和经济发生大变动②私学兴盛③士阶层在社会生活中活跃④各学派相互诘难、批驳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

这说明先秦儒家学派( )A.强调仁礼重要性B.注重主体自觉性C.突出教化功能性D.主张格物致知论3、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对他这种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B.与当今依法治国有本质的区别C.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D.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4、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5、马王堆汉墓(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出土有大量食品,包括肉食品、鸡蛋、鱼类、农产品、蔬菜、水果等。

食品的烹制相当讲究,使用了调味品和香料。

食物有当地出产的,也有从其他地方运来的。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南北经济水平差别不大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C.国家陆路交通十分发达D.实施黄老政治成效显现6、“春者天之所以生也。

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

”材料主要论述( )A.大一统思想B. “天人感应”思想C.万物的本原是道D. “君权神授”理论7、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

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B.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D.主张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8、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高三历史备考60道易错题选(完全解析版

高三历史备考60道易错题选(完全解析版

1、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的卜辞。

“协田”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男耕女织 B千耦其耘 C个体农耕 D刀耕火种【解析】耕作方式的演进: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商周千耦其耘;春秋开始出现铁器牛耕,男耕女织和个体农耕伴随而生。

甲骨文是商朝的卜辞,也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汉字。

【答案】B2、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贫富悬殊严重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商品经济繁荣【解析】本题关键是理解“末”“本”。

“重本抑末”也就是“重农抑商”,末是经商;本是务农。

明朝中后期,经商致富的人多了,说明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衡量的标准是雇佣劳动和产品交换。

材料中并没有强调务农的就很穷,也未透露出工商皆本的意思。

【答案】D3、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织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一年之内,不准续添。

”这表明①该规定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②中国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③要真正发展中国工业必须推翻封建制度④该规定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李鸿章的意思是,限制官办和商办的纺织厂,维持现在的规模,一年内不准扩大。

这很明显,对民族资本主义起到压制作用。

要摆脱这种压制,必须推翻清政府和封建制度。

“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当时中国民族工业未形成规模,李作为洋务派官办的代表,也受到限制,不可能有垄断资本主义。

那是不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垄断呢?1895年《马关条约》才允许列强办工厂,没可能那么快就到垄断。

李鸿章90年代还不必去顺应列强。

B5、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宪法形式确认“主权在民”的是A《资政新编》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解析】《资政新编》太平天国后期文件,洪仁玕提出像香港一样发展资本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颁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专政。

(精校版)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山东)(含答案)

(精校版)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山东)(含答案)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

它反映了唐代表1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

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

高三历史错题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错题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错题知识点总结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国际形势变化及其特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后来的历史事件埋下了伏笔。

首先,战争结束后出现了巨大的战争赔款和战争债务问题,使得欧洲各国面临财政上的困难,社会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其次,由于战争期间的武器技术升级和战争损失,许多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大幅度下降,导致原本统治世界的欧洲列强地位受到动摇。

最后,巴黎和会的召开使得国际关系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确定了战后的和平安排,决定了许多国家的疆界和领土分配。

二、民主主义的发展与破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欧洲国家借助战争胜利的势头,开始向民主政治转型。

然而,这个时期的民主主义并没有获得持久发展,最终走向了破产。

首先,战后的经济不景气导致了社会资源的短缺,使得民主政治无法解决社会问题。

其次,左右翼意识形态的冲突加剧,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政治派别和冲突,进一步削弱了民主政治的稳定性。

最后,经济危机的爆发和社会的混乱使得极端主义抬头,一些极端主义政权崛起并破坏了原本的民主秩序。

三、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20世纪最重大的经济危机之一,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和大规模失业,使得许多国家社会动荡,民众对现行政治制度产生怀疑,为极端主义政权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其次,危机使得国际贸易受到严重打击,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加大,出现了保护主义倾向。

最后,在国际政治上,危机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家间的贸易战和经济制裁,使国际关系更加紧张。

四、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之一。

党的创建始于1921年,最初只有很少的几个党员。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小小的政治组织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执政党。

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党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保持了党的纯洁性和革命性。

高考历史卷易错知识练试题

高考历史卷易错知识练试题

高考历史易错学问练习题中国古代史1、以下表明夏朝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史实有:①私有制的产生②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分化③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④监狱、军队、管理的产生和设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③④2、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历史的进步,主要依据是A、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更有利于社会大多数成员实现自身的价值B、奴隶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更加同等、和谐C、原始社会末期大规模屠杀战俘的现象基本消逝,奴隶主阶级富有人性D、运用国家权力爱护私有财产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史学界把“商汤伐桀”和“武王伐纣”的斗争称之为“汤武革命”,予以充分确定。

其最可能的缘由是:A、其领导的斗争代表了广阔奴隶和平民的利益B、汤、武本身就是奴隶或平民C、斗争解放了奴隶和平民D、斗争推翻了暴政、解放了生产力4、东周和西周时期的最大不同点是:A、都城位置B、疆域版图C、周王地位D、生态环境5、关于春秋列国之间斗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的是为了“尊王攘夷”B、主要在大国之间进行,小国没有卷入C、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D、斗争都是非正义的,没有丝毫的主动意义6、春秋战国时期斗争连绵起伏,但学术文化却异样活跃,科技成就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其缘由主要在于:A、各诸侯国统治者重视学术文化的发展B、广阔学问分子的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C、与境外各国的文化沟通的频繁D、社会大变革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7、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君主专制中心集权的封建国家。

与此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灭六国是秦朝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确立的必要前提:B、中心集权制的建立促进了秦朝国力的发展,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C、长城和灵渠的修建表明中心集权制有利于集中国力进行大型工程建设D、六国的灭亡表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已经形成8、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最主要区分是:A、管治区域的大小B、盛行时间的长短C、统治者推行的初衷D、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9、关于秦朝到西汉中期封建国家对思想界限制力度的变更走势描述最精确的是:A、始终比较严厉B、中间较为宽松,前后都较严厉C、由严厉到宽松D、前后都较宽松,中间比较严厉10、对中国古代养精蓄锐政策的有关说法,不精确的一项是:A、农夫斗争往往是这一政策出台的重要因素B、根本目的是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复原和发展D、这一政策是封建盛世出现的确定因素11、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正确的说法是:A、与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并无关系B、张骞通西域干脆导致了丝绸之路的开通C、中国商人长途跋涉将丝绸等商品运销欧洲D、丝绸之路也可通往古印度12、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导致其出现的政治体制方面的因素是:A、中心集权制不适应东汉时期的社会环境B、东汉初期大封同姓王所致C、豪强地主经济的发展D、监察官员增加了地方军事和行政权力13、史学界在如何评价隋炀帝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以及解析一、历史题目1.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请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2.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简述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途径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3. 我国古代有不少重要的文化名人,其中有大量的女性文化名人。

请以你所熟知的我国古代女性文化名人为例,谈谈她的文化成就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二、解析1. "王安石变法"是指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其相位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政治改革。

其内容主要包括推行新法、变通旧章、兴办学校、推行保甲制度等。

"王安石变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拉开了封建王朝变法的序幕、提高了官员的政治素质、加快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等。

2.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的途径主要包括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科学技术的传入、西方文化影视作品的引进等。

西方文化传入我国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思想文化的更新等方面。

3. 我国古代女性文化名人有很多,比如著名的诗人李清照、花钿词人辛弃疾的妻子朱淑真等。

她们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教育思想等方面。

她们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承、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女性思想观念的更新等方面。

三、总结通过对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题的解析,可以看出考题偏重于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历史分析能力。

考生在备考历史科目时,应当注重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学习,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事件、重要文化名人以及其影响,提高历史文化分析能力,增强历史题目的答题技巧。

也需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通信,增强历史学科知识的实用性。

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进一步解析历史题目1. 关于"王安石变法",我们可以进一步解析其影响。

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点

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点

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点学习可以致富,这些话语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学习真的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学习真的可以成就我们的人生,学习也确实可以致富。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分封制与宗法制错因:对两者的关系理解不到位,不能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反映的是分封制还是宗法制。

正确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其家国一体、注重血缘宗族的统治特色。

从“国”的角度上看即为分封制,从“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为宗法制,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一种制度保障。

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错因:对两个概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二者的异同点。

正确理解:首先,专制主义侧重于君主权力与宰相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如隋唐以前宰相位高权重,而唐宋以来随着皇权的加强,相权被分割、牵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中央集权侧重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与均衡,一般来讲,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均衡,国家政治状况、社会环境相对较好,当中央权力过大(如北宋),地方则羸弱不堪;当地方权力过大(如唐末),国家则陷于分裂和动荡。

3.郡县制与分封制错因:对两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郡县制代表的是官僚政治,分封制代表的是贵族政治。

正确理解:郡县制起源于先秦时期,郡和县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而且最初的县的规模可能要大于郡,秦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灭六国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而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汉代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和先秦的分封制,推行郡国并行制。

但王国问题成为西汉初年影响中央集权和国家稳定的重要隐患,因此在汉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汉代以后的一些王朝偶有在个别地区推行分封制。

4.汉代的刺史与宋代的通判错因:对二者的地位掌握不准确,不清楚二者与监察对象之间的关系。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2郡县制与分封制(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2郡县制与分封制(解析版)

易错易混点2、郡县制与分封制错因归纳:对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基础、官员产生方式、影响等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真题突破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在分封制中,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新兴国家,如题干材料中的卫、鲁、燕等国,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理认同,并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而非直接统治,故C 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分封制只是延续了过去的贵族世袭做法并有所发展,故D项错误。

2.(2015·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朝觐述职的义务,有严格的“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郡县,故C、D项错误。

3.(2013·浙江文综·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解析】图表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信息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级。

(精)(人民版)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精题分解(含解析)(5)

(精)(人民版)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精题分解(含解析)(5)
「嚼者」
精品文档
宝岛优品——倾情奉献
1.〔2021•贵州黔东南州模拟〕?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 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趋时, 活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
A.注重农业时令
B.尊重自然规律
C.重视历法指导
D.强调精耕细作
解析:选Do材料“’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 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趋时,活土、务粪泽、早锄、早 获’〞反映了古代农业注重农业时令、尊重自然规律、重视历法指导,这些都 是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表现,A、B、C三项是精耕细作的具体
B.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
C.官营手工业生产水平高
D.经济的重心进一步南移
解析:选B.根据“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苏州和浙江湖州、杭州的丝织业, 芜湖的浆染业,江西铅山的造纸业以及景德镇的制瓷业闻名全国〞可知明中后
期不同地区手工业特色不同,区域经济分工特点明显,故B项正确.
9.〔2021•乌鲁木齐模拟〕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 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这一规定可以说明〔〕
有人从争辩双方的学术背景方面进行了论证,几乎中国所有蒙元史学者都 认可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英国学者吴芳思是否认派的代表,其不是研究蒙元 史的专家,只是中国问题的研究者.
——据刘大年?历史学理论的建设问题?等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论题进行阐释.〔12分〕〔要求:明
确写出论题,阐释须史论结合〕
——摘编自杨子坤?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大致划分为两
大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12分〕

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知识点

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知识点

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知识点学习是苦与乐的交织。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那含辛如苦的“耕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错因:对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性质混淆不清,误认为洋务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正确理解:洋务企业是指近代由洋务派兴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

军事工业产品归军队使用,属于封建企业;民用工业则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洋务企业是官办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民间投资经营的使用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企业,早期称商办企业,与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有一定的区别,是进步的经济因素2.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三场战争错因:误认为英国战胜西班牙、荷兰、法国都体现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

正确理解:英国战胜西班牙、法国,从本质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荷兰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但以商业立国,缺乏工业基础作为其海外扩张的后盾,英国战胜荷兰体现了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错因: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有双重影响。

一是破坏性,伴随着殖民掠夺和奴役而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亚非拉地区长期贫穷落后的局面。

二是建设性,殖民扩张和掠夺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客观上冲击和瓦解着殖民地半殖民地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近代化。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错因: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正确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高中历史常考判断题,易错易混汇总50例

高中历史常考判断题,易错易混汇总50例

高中历史常考判断题,易错易混汇总50例一、中国古代史1.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是姬姓王族,故被分封的诸侯都与周王有血缘关系。

(×)提示: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王并无血缘关系。

2.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固定的。

(×)提示: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的。

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是士的大宗,士对卿大士而言是小宗。

3.秦推行郡县制,故郡县制最早出现在秦朝。

(×)提示:秦推行郡县制,但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4.君主专制就是中央集权。

(×)提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决策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5.“封建专制”等于“封建制度”。

(×)提示:“封建专制”专指封建社会的个人独裁统治;“封建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

6.元朝中央设置中书省,其职能与唐朝三省制的中书省职权相同。

(×)提示: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7.明清内阁制是前代宰相制的延续,是法定的一级中央机构。

(×)提示:明代以前丞相制下,丞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是“百官之首”;明代内阁制并非法定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对皇权也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制约作用。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6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6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含答案解析)

易混易错点26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错因归纳:对孔子、孟子、荀子在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上的主张认识不清。

释疑解惑真题突破1.(2017·上海高考·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解析】儒家主张义重于利,“重义轻利”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故A 项错误;民贵君轻,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是西汉董仲舒为宣扬“君权神授”而提出的,故C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6·海南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3.(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解析】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民主思想,而题干强调的是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易错题再练1.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祠堂是族人们祭祖的地方,福建农村王姓家族还保持着家族祠堂。

该家族从高至低的辈分排序中,有一组是:怀、宗、维、大,民国元年除夕主持祭祖的是“宗”字辈的王宗烨。

按照宗法制,这个人在“宗”字辈中一定不是()A.小宗B.大宗C.嫡长子D.族长3.《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起源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

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

从宋姓起源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C.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4.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图一太庙图二祠堂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5.在近代史学大师王国维看来,周革殷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鼎革,“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下列从制度文化的角度历数殷周鼎革的“剧变”的有()①封邦建国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嫡长子继承制④百家争鸣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6.“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7.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

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分等级、封建礼乐和皇位继承等各种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和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

这一制度创立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末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末期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9.(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10.(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3题)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11.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还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

”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12.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 ( )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13.“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

”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 C.元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14.下表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C.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D.宋朝以文治国,重视科举取士15.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16.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②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④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17.(2013年江苏高考3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18.(2013年福建高考17题)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

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

”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19.(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2题)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20.(2013年山东高考12题)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

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21.《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22.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23.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24.《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 )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25.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 )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B.分散的自然经济 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D.王室日益腐败26.《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 )A.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目的 B.实行分封既可固本,也可能弱本C.开创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 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但未高度集中2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

该观点旨在强调(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D.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28.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

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

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形成 B.分封制逐渐的瓦解 C.监察制度的建立 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29.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文中“天之变局”是指当时( ) A.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统治阶层出身的变化C.制度法令由混乱到统一D.政局由动荡走向稳定30.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

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关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这是因为( )A.宦官专权 B.内阁的作用 C.六部掌握实权 D.军机处的设置31.“秩序井然”“清新”“丰满华丽”“理性美”分别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服饰的特征。

它所折射出的历史时期分别是( )A.明清、南北朝、唐朝、宋朝 B.西周、战国、唐朝、宋朝C.西周、南北朝、汉朝、明朝 D.西周、战国、汉朝、唐朝32.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官僚贵族子弟富豪平民贫民69.6% 6% 15.7% 8.7%A.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了各阶层利益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33.《容斋四笔》载:“旧传有诗四句夸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好事者续以失意诗四句曰:‘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

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据此,足见当时( )A.社会繁荣,人们歌舞盛世 B.藩镇割据,战争连年C.世家大族子弟平步青云 D.科举的社会影响之广泛34.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此大臣主张( ) A.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 B.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C.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 D.加强中央集权35.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6.有西方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