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液体燃料火箭是美国人戈达德搞出来的:第一个是采用液氧-煤油。
发射卫星的火箭燃料要体积小,重量轻,但发出的热量要大,这样才能减轻火箭的重量,使卫星快速地送上轨道。液体燃料放出的能量大,产生的推力也大;而且这种燃料比较容易控制,燃烧时间较长,因此,发射卫星的火箭大都采用液体燃料。
液体火箭发动机是指液体推进剂的化学火箭发动机。氧化剂和燃烧剂必须储存在不同的储箱中。液体火箭发动机一般由推力室、推进剂供应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组成。推力室是将液体推进剂的化学能转变成推进力的重要组件。它由推进剂喷嘴、燃烧室、喷管组件等组成。推进剂通过喷注器注入燃烧室,经雾化,蒸发,混合和燃烧等过成生成燃烧产物,以高速(25O0一5000米/秒)从喷管中冲出而产生推力。燃烧室内压力可达2O0大气压(约20OMPa)、温度300O~400O℃,故需要冷却。推进剂供应系统的功用是按要求的流量和压力向燃烧室输送推进剂。按输送方式不同,有挤压式(气压式)和泵压式两类供应系统。挤压式供应系统是利用高压气体经减压器减压后(氧化剂、燃烧剂的流量是靠减压器调定的压力控制)进入氧化剂、燃烧剂贮箱,将其分别挤压到燃烧室中。挤压式供应系统只用于小推力发动机。大推力发动机则用泵压式供应系统,这种系统是用液压泵输送推进剂。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功用是对发动机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工作程序包括发动机起动、工作。关机三个阶段,这一过程是按预定程序自动进行的。工作参数主要指推力大小、推进剂的混合比。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比冲高(25O~5OO秒),推力范围大(单台推力在1克力~700吨力)、能反复起动、能控制推力大小、工作时间较长等。
液体火箭的推进剂,其中比较常用的有:四氧化二氮-肼类(偏二甲肼,一甲基肼,肼),液氧-煤油,液氢-液氧等。
随着火箭时代的来临,液化气体的位置一下就提升到新的吸引人的高度。火箭需要极端快速的化学反应来产生巨大的能量,最方便的燃料形式就是液态的易燃混合物,例如酒精或煤油和液态氧。氧或某种可取代氧的氧化剂,必须在任何情况下皆能被火箭携带,因为当火箭一离开大气层时,就再也得不到天然氧气的供给了。而且携带的氧必须是液态,这是因为液态比气态密度大,而且液态氧压人燃料槽的量比气态的多。于是液态氧已成为火箭上十分重要的东西。
燃料和氧化剂混合物的效率由比冲量来量度。比冲量就是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公斤力)与其喷出质点每秒重量流量(公斤/秒)的比值。
对于煤油和氧的混合物,其比冲量等于242。因为火箭可携带的有效负载取决于比冲量,所以人们渴望寻找最佳燃料组成。从这一观点看,最佳液态燃料是液态氢。与液态氧混合,它可以产生大约等于350的比冲量。如果液态臭氧或液态氟用以代替氧,那么比冲量可提高到大约370。
某些轻金属,例如锂、硼、镁、铝,尤其是铍,它们与氧结合,可释放出比氢更多的能量。但是,其中一些金属是稀少的,并在燃烧时都包含有技术的困难——冒烟、氧化物沉积等等。
还有起自身氧化剂作用的固态燃料(像火药是第一种火箭推进燃料,但更加有效)。因为它们不需要分开供应氧化剂,而仅需要由一种推进燃料来组成,这种燃料称为单推进燃料。还需要氧化剂的燃料是双推进燃料。革推进燃料容易储存与掌握,燃烧快速但可控制。主要困难可能在于如何发展单推进燃料,使其比冲量接近双推进燃料。
另一种可能就是使用朗缪尔在他的喷灯中用过的原子氢;已经计算出氢原子再结合成分子所放出的能量,可使火箭发动机产生超过1300的比冲量。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储存原子氢,到目前最有可能的希望似乎是在氢的自由原子形成之后,马上给予极快速、极彻底的冷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研究似乎指出,如果在极低温度下,把自由氢原子俘获在固态物质——比方冻结的氧或氩中,那样最好保存。比方说,如果我们一推按钮,就能让冻结的气体开始变热而蒸发,那么氢原子会释放出来重新结合。即使这类固体所能囚锢的自由氢原子仅占其重量的10%,这种燃料也将比现在我们所有的任何一种燃料都好。但是,温度当然必须确实很低——远比液态氢的温度低。这些固体需要保持在一272℃左右,仅仅比绝对零度高1度。
在另一方面,完全存在着驱动离子向后的可能性(而不是燃烧燃料的排出气体)。微小质量的单个离子将产生极小的冲量,但可持续很长时期。借助化学燃料的强烈而短寿命的力先将飞船送入轨道,然后在实质上并无摩擦力的空间介质中,飞船在离子长时期冲击的推动下。缓慢加速到近于光速的速度。研究这种离子驱动最好的物质是铯,它很容易失掉电子而形成铯离子。于是可以设置一个电场来加速铯离子并射出火箭喷口。
上面的全没用,那全是正经的军用或高科技,如果你要自已搞的话给你个配方:
30%的柏油,70%的过氯酸钾(过氯酸氨、钠也可)。热塑成型。燃烧温度1800-2100度,平均分子量30,比热比1.25,比冲180-195,特征速度1100-1300米/秒。燃速32-42毫米/秒(70公斤/厘米2,20摄氏度)。压力指数0.7-0.8。比重1.75。下限燃烧压力〈35
公斤/厘米2。上限〉700公斤。允许使用温度负6-50度。贮存安定性好。烟多。物理性能随温度改变。
药柱成型的难点在密度均匀,无气泡和缺陷。药柱体积越大越不好控制。不过大伙恐怕没必要制造直径1米以上的药柱。推荐做4厘米左右的。至于装药形状,学问很深,大家用扁内孔或星形内孔比较好,如图。燃烧室压力不能小于装药燃烧压力下限,也不能大于上限。计算公式为:燃烧室压力=装药的压力指数*燃烧面积/喷管喉部断面积。注意燃烧面积是变化的,大家只需求最大最小值。但做实验往往比计算管用。
喷管有很多种,你们不必做矢量控制的,用一般固定锥形喷管就好。见图。喷管喉部截面积要求计算,再做实验验证。由于喷管工作条件恶劣,用什么材料自己考虑。土法是50%的石棉粉、35%的粘土、15%的水玻璃加短纤维混合压制,直接用陶土也可以。
如果药柱不是固结在燃烧室内壁,而是活动可抽出的,要用挡药板固定。就象燃气灶的铁圈,能放锅能透火。各位是聪明人,该怎么做不用我多说。
点火器是关键。一般装在药柱内孔顶部。大家可以用手电灯泡改装。通电,钨丝点燃火药,火药气体顺内孔冲出喷口,顺路点燃药柱。如果达不到需要的压力和温度,就点不燃主装药。
壳体要求轻、薄、耐一定压力和高温,可以用粗的玻钢钓鱼杆做,用牛皮纸卷也可以。具体工艺请自己解决。注意抗内压和端部密封性,内部最好涂防火涂层。
火箭飞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动量守恒定律。为了形象生动地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在桌面直线排放一排紧靠在一起的相同大小的硬币,在它的前面用相同大小的硬币来弹击。用几个硬币弹击,那一排后面就有几个硬币被弹出。后面弹出硬币数与弹击硬币数总是相同而跟弹击力大小无关。弹击力加大,只能使后面弹出硬币运动速度加快,移动更远。这是因为弹击用的硬币动量通过传递给最后几个相同数目的硬币,并使起运动,在这种传递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这就是守恒的体现。(注:系统中有摩擦存在,有一定的能量损耗)
火箭在飞行时,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中燃烧,背着飞行方向不断地喷出大量速度很大的气体,使火箭在飞行方向上获取很大的动量,从而获得巨大的前进速度。如果飞行的宇宙飞船减速或着陆时,则向其前方喷气使其减速。它不依靠空气的作用,所以可以在空气稀薄的高空或宇宙空间飞行。
设火箭开始飞行时速度为零,质量为Mo,燃料烧尽后,火箭剩下质量为M,喷气速度为μ,则火箭能达到的速度υ=μ?ln(Mo/M)
其中Mo/M称火箭的质量比。
也就是说,在同样条件下,如果火箭的喷气速度越大,最终获得的速度也越大;如果火箭的质量比越大,火箭所能达到的速度也越大。当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相同时,火箭的速度和它本身的大小无关。因此要提高火箭速度,只有提高喷气速度和质量比。一般情况下所使用的燃料决定了喷气速度,固体燃料喷气速度2000米每秒左右,一般液体燃料喷气速度3000米每秒左右,液氢/液氧等推进系统喷气速度达4000米每秒左右。这样速度的获得就只有通过质量比来进一步调整,要具有高质量比就需携带大量燃料。如果要获得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按喷气速度4000米每秒计算,其质量比为7.2,而现代火箭质量比通常只有6,就当前来讲技术上仍是很困难,所以一般采用多级火箭技术。美国以具备单级入轨主要技术,相信不久单级火箭即会问世,实现单级发射卫星之梦。
多级火箭在起飞时,第一级火箭的发动机开始工作,推动各级火箭一起前进,当这一级火箭燃料烧尽后,第二级火箭的发动机开始工作,并自动脱落第一级火箭的外壳。因此第二级火箭会在负重减轻的情况下进一步加速前进。按此道理,使火箭最终获得较大的速度而完成卫星发射任务。
火箭从地球表面发射起飞时,如果火箭速度增加很快,空气阻力会加大,这对飞行极不利。所以一般是低速起飞,缓慢加速,以极小的速度通过稠密的大气层后,在已高速通过稀薄的大气层上层进入太空中。
模型火箭则是利用卫星固体推进剂发动机,喷出高速燃气产生前进动力飞上天的。是对火箭飞行基本原理的一种模拟。模型火箭也有单级和多级,仿真型与非仿真型之分。较常见的模型是单级的,多级模型火箭制作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我们可以通过模型活动来了解航天知识、火箭基本原理等在玩乐中愉快地学习。
铝冰混合燃料这种被称作ALICE的铝-冰火箭推进剂,通过铝和水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产生动力。研究人员希望这种反应生成的氢不会对发射火箭产生不利影响,并希望在长期的太空任务期间,这种产物可以用来填充氢燃料电池。从全局来看,研究人员希望开发出一种可以长期储存氢的技术。水满足了这个要求,水非常稳定,是一种储存氢的好选择。
铝冰混合燃料-关键技术
美科学家在飞行试验中利用铝-冰火箭推进剂,成功把一枚火箭发射到396.24 米高空
铝在很多火箭燃料中所占比重较小,但是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火箭和美国宇航局的下一代“战神”火箭使用的助推剂,都包含这种成分。铝点燃后的温
度超过6920华氏度(3 826.67摄氏度),高温可迫使火箭发射产生的废气快速喷出,推动火箭向上运行。
由于使用直径是80纳米(比人类发丝的直径小500倍)的纳米级别的铝粒子,ALICE能排出更多铝。这种粒子非常小,因此它比大粒子的燃烧速度更快,产生的推动力也更大,而且这一情况或许还使火箭在推进过程中更易控制。
纳米铝粒子是这种火箭推进剂产生作用的关键。只用微米大小的铝粉和水冰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过去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利用铝和水做火箭推进剂。不过普渡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研组利用新纳米铝的优势,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虽然以前确实有过用纳米铝和水制火箭推进剂的研究,但这是首次有人利用这种燃料把一枚火箭送上天空。
铝冰混合燃料-优势特点
铝以极高的温度燃烧只是ALICE燃料反应式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包括被水分子锁住的氧和氢为铝燃烧提供燃料。这个反应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是氢气和铝的氧化物,这种燃料可能比现有任何火箭推进剂更加环保。当前的航天飞机发射,其固体火箭推进器要排放出大约230吨盐酸。
ALICE推进剂可以“现场”制造,只需要有水源、一些铝粉和一台混合机就可以了,可极大简化空军的后勤管理。还意味着有可能在月球上、火星上或者其它地方进行ALICE推进剂的生产。
铝冰混合燃料-科学实验
在2009年8月份进行的一项飞行试验过程中,普渡大学和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科研组利用ALICE,成功把一枚火箭发射到1300英尺(396.24 米)高空。在未来几年内这项技术不会有什么作为,至少在美国宇航局挑选出要实施的太空计划以前会是这样。不过最近证实月球和火星上有水源存在,可能暗示着以后ALICE和类似的火箭推进剂将会被广泛应用。
事实证明,制造ALICE混合物非常困难,但是研究人员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制成这种像牙膏的混合燃料。为了制成令人满意的混合物,研究人员打算利用机器把它们混合在一起,而不是利用抹刀,用手混合它们。如果想用这种混合物当做火箭推进剂,就必须让它的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第一次发射试验过程中,冷凝使推进器保持完好无损,避免意外出现的火花或者缓慢的氧化过程使铝和冰过早地发生反应。
铝冰混合燃料-发展前景
取得巨大成就后,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思考制作一种比现有火箭推进剂性能更强的新ALICE混合物。从总体性能来说,这种推进剂的性能跟传统火箭推进剂的性能旗鼓相当,或者略胜一筹。科研人员已经做出“保守选择”,以便能证明利用铝和水制造火箭推进剂的想法正在平稳向前发展。现在它可以向更高的目标前进了。
或许目前科学家最迫切要做的,是把纳米铝粒子与更大的铝粒子混合在一起。这能确保更加有效地利用铝,减少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氯化物数量。目前研究人员还在制作更加高效的铝-水混合物,最初为了稳妥起见,他们选择利用冰制作这种混合物。然而他们的小心谨慎导致火箭在发射时排出的气体温度较低,这降低了火箭的性能,使产生的氢更少。
科研人员正考虑利用一种不同的铝-冰混合物推进剂,再进行一次发射试验。可以调整两种成分之间的比例,或者通过增加成分来提高火箭性能。未来甚至可能会考虑制作一种性能像液体燃料一样的凝胶型推进剂。通过调整,现在的混合物也能产生更多氢,使利用它填充氢燃料电池的可能性更大。ALICE给大家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很多大学生和研究生有机会把科学设想转变成真正的火箭发射。确保未来的太空探索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火箭发动机专业的在读本科生来给你解答喽——下面的内容是我们教科书上的,我给你缩写一下:
一. 双基推进剂
以硝化纤维素作为基体,由硝化甘油作为溶剂将其溶解,塑化,形成均匀的胶体结构。其中:
1. 硝化纤维素 又称硝化棉,学名纤维素硝酸酯,由棉纤维或木纤维在与硝酸“硝化”而成
2. 硝化纤维素 学名丙三醇三硝酸酯,由丙三醇(甘油)与硝酸“硝化”而成
3. 其它添加剂 助溶剂,增塑剂,化学安定剂,燃烧稳定剂和燃烧调速剂,工艺添加剂
二. 复合推进剂
由氧化剂,金属燃料,和高分子粘结剂组成
1. 氧化剂 最常用的是:过氯酸铵,其他的有过氯酸钾、钠、锂,硝酸铵、钾、钠、锂
2. 金属燃料 最常用的是铝,其他的有氢,碳,锂,铍,硼,镁……
3. 粘结剂 使氧化剂和金属燃料等固体粒子粘结在一起成为弹性基体,并提供C,H等燃料元素。 有聚氯乙烯,聚氨酯,聚丁二烯等
4. 固化剂 使上述的东西成为固体
5. 增塑剂 降低粘度,增加流动性,改善力学性能
说点题外话,固体燃料很危险的!!
刚做成时是可以流动的,趁机赶快浇注(即灌入火箭壳体内),然后燃料就固化,粘住了,和火箭连成一体了。
如果浇注有问题,比如留了气泡,就要一点一点的把已经固化的燃料块敲下来,掌握不好分寸就会爆炸的!!
真得很佩服那些在一线工作的工人师傅。
参考资料:学校发的书……
总体可分为:双基推进剂,复合推进剂,改性双基推进剂。
双基推进剂是指用硝化棉——硝酸甘油为主,适当配合一定的添加剂,如燃速催化剂,稳定剂等
复合推进剂是以高氯酸铵为主,加上铝粉以提高燃温(比冲)的推进剂。
改性推
进剂是在双基药里添加铝粉以提高燃温(比冲)和稳定性的推进剂。
TRIZ创新理论简介
科创联科创管理专业组 编写
TRIZ是俄文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 的英文音译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的缩写,其英文全称是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由一位俄国学者阿利赫舒列尔(G.S.Altshuller,又译根里奇?阿奇舒勒)及他的同事于1946年最先提出,最初是从二十万份专利中取出符合要求的四万份作为各种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他们从这些最有效的解中抽象出了TRIZ解决发明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又可以普遍的适用于新出现的发明问题,协助人们获得这些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现在,国际上已经对超过250万项出色的专利进行过研究,并大大充实了TRIZ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有的公司根据TRIZ和专利的数据库,创造出计算机辅助创新系统,使发明创新的自动化初现曙光。但是,TRIZ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或者方法,人们应该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掌握它,计算机是无法完全取代人的作用的。
阿利赫舒列尔和他的TRIZ研究机构50多年来提出了TRIZ系列的多种工具,如冲突矩阵、76标准解答、ARIZ、AFD、物质--场分析、ISQ、DE、8种演化类型、科学效应等,常用的有基于宏观的矛盾矩阵法(冲突矩阵法)(例题)和基于微观的物场变换法。事实上TRIZ针对输入输出的关系(效应)、冲突和技术进化都有比较完善的理论。
矛盾(冲突)普遍存在于各种产品的设计之中。按传统设计中的折衷法,冲突并没有彻底解决,而是在冲突双方取得折衷方案,或称降低冲突的程度。TRIZ理论认为,产品创新的标志是解决或移走设计中的冲突,而产生新的有竞争力的解。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并解决冲突是推动产品进化的动力。
技术冲突是指一个作用同时导致有用及有害两种结果,也可指有用作用的引入或有害效应的消除导致一个或几个系统或子系统变坏。技术冲突常表现为一个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冲突。
现实中的冲突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不加以归纳则无法建立稳定的解决途径。TRIZ理论归纳出39个通用工程参数描述冲突(目前最新的理论,已经将工程参数扩充到48个[点击查看],并且提出了商用参数共31个[点击查看])。实际应用中,首先要把组成冲突的双方内部性能用该39个工程参数中的至少2个来表示,然后在冲突矩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发明原理。
TRIZ中的发明原理[图解]是由专门研究人员对不同领域的已有创新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指导各领域
的创新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常用的发明原理有40条,实践证明这些原理对于指导设计人员的发明创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当找到确定的发明原理以后,就可以根据这些发明原理来考虑具体的解决方案。应当注意尽可能将找到的原理都用到问题的解决中去,不要拒绝采用任何推荐的原理。假如所有可能的原理都不满足要求,则应该对冲突重新定义并再次求解。
上面我们对TRIZ的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通过冲突矩阵法把带您进入了TRIZ的殿堂。今后在论坛上我们会把TRIZ的理论详细的告诉大家,并希望大家能够有进一步的发挥。
(授权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克服triz局限的根本办法----计算机创新学
在目前的计算机辅助创新系统中triz一枝独秀,然而triz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提供发明解的方向却不能提供具体解,就好比一个人要去北京,triz只能告诉这个人朝着东北方向走就能到北京,但具体怎么走走那条路却不得而知。究其原因在于triz基础理论的不完善,triz就像一个聪明的技工,只是掌握了许多技能,但是他缺少理论知识,所以其发展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triz的基本参数都是从专利中总结出来的,虽然很实用但其方法并不科学。发明应该是对发现的应用,所以参数完全可以从基础科学中进行总结。大家一定还记得元素周期表的发明吧!事实上,triz矛盾矩阵下隐藏着更深一层次的规律,triz只好比总结出了其中39个元素之间的现象,而真正的矛盾矩阵能揭示世界上所有的122种元素之间的联系及规律,并且能对没有发现的元素进行预测。
TRIZ理论很大程度上只是方法论。日本的市川龟久弥的理论也很完整,类似的理论其他国家、甚至中国也有,各存在一些缺点。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为什么目前的几百种创造技法会相互交叉重叠又相互补充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技法和理论都还局限在应用的层次或者方法上,没能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没能从人类的认识和思维的本质来揭示和解释发明创造的规律,从这方面的意义来讲TRIZ应该和其他技法一样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人类对规律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在开始的阶段只认识到事物的局部,这也就是目前几百种创造技法互相交叉互相补充的原因,因为在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有着更深一层的规律。这也就是创新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就是说需要有一套更为完整、系统、科学的创新理论,但它绝不是TRIZ,只能说TRIZ是它的组成部分!
新的理论将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类思维的本质规律来揭示发明创造规律,它是更深层次的理论体系,各种创造
技法将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实现统一。新的理论体系还将根据世界的客观联系及规律来构建知识库,实现计算机对知识的应用,从而最终让计算机具有发明创造能力,而不是目前所谓的计算机辅助创新。在这个层次上,人类的主要工作将会集中在“科学发现”和“知识表示”上,发明创造工作将主要由计算机来实现,就像目前我们进行的科学计算,人们的主要工作只是编好算法,计算过程则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那样。其模式也许是这样的:科学发现(各种自然规律知识)-----知识表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符号体系)---计算机实现(发明创造)。在最后一个环节“计算机实现”中人类的主要工作可能只是按照人类的目的对计算过程进行干预,而发明创造过程将由计算机来实现。
相关科学的发展都为实现计算机发明创造提供了可能性,计算机创新需要一种完善的理论来支撑。
这种理论我们可以称它为计算机创新学,下面是我对计算机创新学下的定义:根据人类在创新思维活动中对知识的利用规律,建立关于物质世界运动及普遍联系的知识库。综合人类的思维规律和各种创造技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创新活动。
有许多爱好发明的朋友,本人专业并不是搞设计的,只是因为对发明创造很感兴趣才投入到发明创造行列来的,因此也就出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无从进入一个专门的行业,不知道该发明什么好。大部分人眼睛只能盯着水龙头、自行车、铅笔、钢笔、纽扣之类的日常用品做一些小改小革,很难找到实用和重大的发明课题。
另外还有一些朋友,发明专利申请了不少,可是一个也卖不出去----没有市场。这类人由发明导致贫穷的不在少数。
可以这么说,出现以上问题的关键原因是不能找到好的发明课题。
下面是我在《计算机创新学》中提到的两个简单实用的办法:
1、阅读使用手册法
大部分产品都有使用手册,没有的你也想办法去找一个。上面的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就是你的发明课题。注意事项其实就是该产品的缺点,就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操作方法也可能是你要改进的目标,因为它可能很不方便或有条件要求。
2、负面新闻法
在电视上、广播里、报纸上每天都不乏大量的负面新闻,你每天都不乏听到朋友或者别人的抱怨牢骚。这些就是你的发明课题,去改进它、改变它、防止它!
3、规章制度法
在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工作进行控制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靠规章制度来对人们的行为或者操作进行约束。查阅各个行业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等,从中找到发明课题:用技术实现规章制度的要求。
比如根据每个单位都需要考勤,人们发明了“考勤系统”;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井下放炮必须执行“三人连锁”制度,于是有人发明了“三人连锁发爆器”。
第三,无畏的环境。
第三,要有良好的心态,创新要有良好的心态。
第四,要交流信息。通过交流信息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通过交流信息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第五,要努力实践。
第六要合作,创新要合作。创新固然需要有创新的个体的行为,但是现在创新需要合作。
第七,形成创新和创造的社会力量。
第八,要让创新思维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