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理解性默写
1.《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

3.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5.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去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语是:
,。

6.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

7.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

【答案】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9.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春夜洛城闻笛》一等奖优秀课件 (共3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春夜洛城闻笛》一等奖优秀课件 (共36张PPT)

读准字音: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sà n
散入春风满洛城。
zhé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读准节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读懂诗意: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笛子的美称。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 来。 (4)折柳:即《折杨柳》笛曲, 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 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 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 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 《折杨柳》、《落梅花》。故谪 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 《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 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 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 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 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 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 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 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 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 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 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 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 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 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 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 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听到笛声以 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
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是深夜,诗人难于 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 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 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 家多忽略这个字。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 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 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 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 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 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 照应。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晚春》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晚春》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诗词创作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也展示了自己的创作才能。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需要我及时引导回正题。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不是主讲者。我发现这样的角色转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但也暴露出他们在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入一些专门的训练,如辩论、演讲等,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词的朗读与背诵: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韵律,能够熟练背诵两首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
-意境分析:理解并分析《春夜洛城闻笛》和《晚春》的意境,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修辞手法的学习:识别并理解两首诗词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会运用到写作中。
-文化背景的了解:掌握两首诗词的背景知识,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包括其韵律、意境和修辞手法。《春夜洛城闻笛》和《晚春》是两首充满情感与想象的古诗词,它们体现了诗人在特定背景下对生活的感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两首诗词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词中的关键词和修辞手法,了解诗人如何借景抒情,表达对家乡和时光的感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过程。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意境描绘和修辞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词创作过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如果对诗词学习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诗词背景及作者情感:深入了解李白及其创作背景,解读作者通过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
-诗词的朗读技巧:学生往往难以掌握古诗词的朗读节奏和情感表达,需要教师通过示范、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诗句意象的理解: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或图示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春夜洛城闻笛》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描写作者李白在洛阳夜闻笛声,引发思乡之情的诗。它是古代诗词中的佳作,展现了音韵美与情感表达的结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句,理解李白如何运用音韵、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诗词朗读。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词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诗句情感,启发他们思考如何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诗词背景:介绍《春夜洛城闻笛》的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
2.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春夜洛城闻笛》,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6.课后拓展:推荐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歌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7.思想教育:通过学习《春夜洛城闻笛》,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古诗四首》(第九周)春夜洛城闻笛-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古诗四首》(第九周)春夜洛城闻笛-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结合难点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对比分析、情境创设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确保学生对古诗的理解透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和鼓励,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四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学习中是否体验过被古诗词中的意境所吸引?”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词的魅力。
(2)古诗的意境美: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视角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举例:《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意境描绘。
(3)课后思考题的解答:针对课后思考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举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课后思考题:“试分析这首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古诗四首》(第九周)春夜洛城闻笛-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古诗四首》(第九周)春夜洛城闻笛,选自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本章节内容包括以下四首古诗:1.《春夜洛城闻笛》;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4.《登高》。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四首古诗的朗读、理解和赏析展开,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结合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古诗的美学价值,分析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2.品味诗歌语言,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情感。

3.在同题材联读中,学会结合背景理解诗歌主题的方法,从而提升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2.品味诗歌语言,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在同题材诗歌的联读中,学会结合背景理解主题的方法,从而提升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听曲・导入笛声,是一种悲凉凄切,清远悠扬的音乐。

漂泊游子闻笛思家,边关将士闻笛兴感,宦海迁客闻笛伤怀。

于是我们在古诗词中读到了“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读到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读到了“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当一阵笛声飞入大诗人李白的耳里,他有感而发,会写下怎样的诗作呢?二、初读•感知解诗题:大声读一遍诗题,诗题告诉我们:诗人是何时何地听到笛声?(洛阳可不是李白的定居之地,他只是洛阳城里的一位游子。

)明诗意:首先划分节奏,标注易读错的字音,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诗歌吧。

接着请同学们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读诗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齐声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停顿,读出诗歌的音韵美。

三、诵读•品味把握“重音”也是朗读的必要技巧之一。

你觉得诗中哪些词要重读?为什么?“暗”: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笛声暗暗地送来,是特意飞来给客居在外的人听,以打动他的离愁别恨?还是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他们无限的情思?”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刚好跟“夜”相吻合;正因为是暗送,所以不知道是谁家,呼应得特别巧妙。

“散”:这个“散”字,用的真是妙极了!“散”是均匀、遍布的意思。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就为“满洛城”的“满”字,做了铺垫。

“满”:这个“满”字耐人寻味!笛声借助风让大家都听到了,这春风是多情还是无情呢?“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感觉整个洛城仅飘溢着笛声而无其他声响,可想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答案】【原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二、选择题:1、《春夜洛城闻笛》,诗句赏析,不正确的是()A. 诗中“折柳”是指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是作者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B.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C. “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D.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2、赏析诗歌《春夜洛城闻笛》,诗中关于“笛”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

题中“洛城”表明诗人的故乡是洛阳,“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

B. 诗歌起句即从笛声落笔。

诗人深夜难于成寐,忽而传来的几缕断续的笛声触动离了诗人的羁旅情怀。

C. 诗中,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主体为客体。

“暗”字为一句关键。

D. 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

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笛声,可能是诗人睡梦中的情景。

三、赏析简答题:1、“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好在哪里?2、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夜洛城闻笛》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夜洛城闻笛》优秀教学案例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诗歌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与作者的情感有何关联?
2. “谁家玉笛暗飞声”这句话中的“玉笛”和“暗飞声”分别象征了什么?
3.作者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的?
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春夜洛城闻笛》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诗的格律特点,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将诗中的意境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提高表达能力。
4.学会运用现代汉语对古诗进行准确、生动的翻译,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组织小组讨论、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朗诵、表演、绘画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对《春夜洛城闻笛》进行翻译,要求用现代汉语表达古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拓展作业:鼓励学生搜集其他关于思乡的古典诗词,比较其与《春夜洛城闻笛》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创作作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以《春夜洛城闻笛》为灵感,创作一首关于思乡的现代诗或一幅画作,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带答案)《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解释词语:玉笛:折柳:故园:闻: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简单作一下分析。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春夜洛城闻笛》参考答案1、解释词语:玉笛:精美的笛子折柳:《折杨柳》笛曲。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故园:指故乡,家乡闻:听;听见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念家乡3、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

《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3)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4)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5)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6、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7、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8、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竹里馆》参考答案(1)(2分)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2分)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3)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4)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5)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春夜洛城闻笛》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被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

诗,在唐代发展到顶峰,很多诗人以笛声入诗,以表情达意。

你听,《折杨柳》已吹起,正勾起李白的诗情。

现在,跟着老师去欣赏《春夜洛城闻笛》。

二、目标1、了解作者李白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抓取,分析领会诗人情感。

3、通过找组诗中共同的意象——笛声,明确诗人用笛抒发的情感。

三、原文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四、注释《春夜洛城闻笛》:选自《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五。

玉笛:笛子的美称。

洛城:即洛阳。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故园:故乡,家乡。

五、诗意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幽的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

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又能不萌生发思念故乡的深情?六、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③“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散入春风满洛城。

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

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这里“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满”字从“散”字引申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衬托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

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

诗人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能不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整体赏析: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春夜洛城闻笛》名师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春夜洛城闻笛》名师课件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与诗人相遇
•大声地吟读
第一遍读:整体把握,读准语音
第二遍读:体味情感,注意语速
一是大体整齐的字数; 二是大体整齐的句式; 三是大体整齐的停顿次数。
七言绝句诗,一般是四顿,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句式。
1﹑以诗译诗 2﹑力求押韵 3﹑解释扩展
谁家玉笛暗飞声, 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
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从字、词、修辞手 法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品 析。
【洛城】:洛阳(今属河南)。 【折柳】:即《折杨柳》,古代曲名。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再见!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玉笛】:形容笛的精美。 【故园】:故乡,家乡。
1﹑对诗人说话,用第二人称“你” 2﹑想象合理的细节 3﹑语言简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纷飞的雨雾洒向 心中的每一个角落,啊,诗人 啊,你是不是打着伞在山中的 小路上行走。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春夜洛城闻笛》说课电子课件教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春夜洛城闻笛》说课电子课件教学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
1.赏析“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写花草树木探得消息,得知春天用不了多久就要离 去了,为了将春天多留些时日,各自都使出了最大的本 事,争芳吐艳,各显美丽姿色。一霎时,万紫千红,春 色满园。 诗中一个“知”字,一个“斗”字,将花草树 木赋予了人的思维,人的情感和人的动作行为,使那些 原本没有生命的花草树木有了留春惜时的生命特征。这 一拟人手法的运用,极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和时 光的美好情怀。
2.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满”的表达效果。
“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
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3.末句不说自己起了思乡之情,却说“何人不起故园情”,为什么? 诗人由己及人,认为在这寂静的春夜,听闻远处传来的满含离别
的笛声,所有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思乡伤别。这样写既更加强烈地表达
课堂小结
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 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 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 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 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 七绝。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 中的一首。钱仲联《集释》系此 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 年)。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古诗四首》(第八周)春夜洛城闻笛-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古诗四首》(第八周)春夜洛城闻笛-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表达能力的提升:学生在描述诗中意境和情感时可能缺乏准确、生动的词汇和句式,教师应提供示例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表达方式。
-文化背景解读:要求学生对古代文化、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补充相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春夜洛城闻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夜晚听到某种声音时,是否会联想到远方的亲人或家乡?”(如夜晚的雨声、风声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春夜洛城闻笛》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描绘春夜洛城听到笛声时,引发的思乡之情的古诗。它展示了诗人如何运用诗歌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外界的观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关键词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如何将听觉、视觉和情感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诗中的修辞手法时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运用还不够熟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结合更多实例来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通过深入学习《春夜洛城闻笛》及对比其他三首古诗,使学生能够:
1.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会品味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领悟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诗歌鉴赏

《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诗歌鉴赏

七年级下期中复习——《竹里馆》诗歌鉴赏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展现其宁静淡泊、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自己虽然僻居深林,却有明月相伴,并不感到孤独。

D.诗人以自然平淡的笔调,写出了清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 诗中“幽”“深”等字的运用,渲染了怎样的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下期中复习——《春夜洛城闻笛》诗歌鉴赏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统编(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统编(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12
•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13
‫ﻕ‬小时不识月, ‫ﻕ‬呼作白玉盘。 ‫ ﻕ‬又疑瑶台镜, ‫ﻕ‬飞在青云端。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14
&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21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22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是谁家的笛子在吹奏?这笛声不知是从哪里飞出来的。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23
散Hale Waihona Puke 春风满洛城美妙的笛声被春风吹满的整个洛阳城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古朗月行》
§《望天门山》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7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8
静夜思 李白
• 窗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9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朝辞白帝彩云间, • 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山。
➢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
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5
同学们学过哪些李白的诗?
比一比, 说一说。
????
部编(统编)版语文下册
6
我们会背的!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共23张ppt)22-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共23张ppt)22-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 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无限热爱。
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 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 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李白对汪 伦深情相送的感激之情。
新课导入
同学们,李白是 我们非常熟悉的 诗人,他的诗广 为流传,到目前 为止,我们也已 经学了几十首, 有同学可以说一 说吗?并谈一谈 表达了哪种感情?
✓ 1、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PART TWO
本节课程内容
把握节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这悠扬的笛声不知从谁家传来?春风中飘扬着悠悠笛 声,洛阳全城都能听得到。我在客居洛阳的夜晚里听 到《折杨柳》这首曲子,谁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
C.“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一个激起思 乡之情的, 不正是诗人自己吗?此句以反问出现,正反映了这种怀乡 感情的强烈。
D.本诗着重以听众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的 艺术魅力。 [解析]B,“折柳”代表“折杨柳”这首曲子,不是场景。
SCHOOL
感谢观看
SCHOOL
课外古诗词诵读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目录 DIRECTORY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诵读 春夜洛城闻笛》_9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词诵读 春夜洛城闻笛》_9
与杜甫并称“李杜”。爱饮酒作 诗,喜交友。其诗风雄奇飘逸, 艺术成就极高。其诗歌对后世产 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李白
读 诗
大声吟读;读准字音;整体把握 诗歌内容 一读:与诗 四读:感悟 点击录 人相遇 情感 入内容
结合文中注释;解释扩展;以诗译诗 。 二读:划分 节奏 三读:生动 点击录 译读 入内容 注意停顿;体味诗情;注意语速
飞花令——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六 五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诗人知识知多少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 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二读诗文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读诗文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 随来自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柳曲》曲调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三、理解诗文
春夜洛城闻笛
四读诗文
闻笛时间?

何人还可能是什么人? 五
闻笛

怎么传来的?

有什么感受?

听到了什么曲子?
课堂小结 第四部分标题内容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 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 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 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 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 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 令人回味无穷。

七年级语文《春夜洛城闻笛》赏析、翻译、习题(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春夜洛城闻笛》赏析、翻译、习题(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春夜洛城闻笛》赏析、翻译、习题(带答案)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公元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

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思乡之情,所以写下此诗。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笛声悠扬的赞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故乡的情感。

【翻译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解释词语】①洛城:今河南洛阳。

②玉笛:笛子的美称。

③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声:声音。

④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⑤闻:听;听见。

⑥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⑦故园:指故乡,家乡。

【简答题】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感情的思想感情。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3.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4.“飞”和“暗”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答:①“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②“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

5.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答:①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

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

②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品析全诗: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 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
答: “折柳”指《折杨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 曲,古人在送别朋友时,有折杨柳枝给对方的习惯,因 为“柳”与“留”是谐音,希望朋友多留几天,以次表 达自己的好客之情!因此,当诗人听到《折柳曲》后, 自然想起以前和朋友及亲人团聚的场景,故思念家乡及 亲朋之情犹然而生!)
记叙
抒情
七、作业——考点:
♦♦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出悠扬的笛声借助
春风飘荡在洛阳城的美妙、动听的意境的句子: 答: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2、表达出诗人闻笛后,十分思念家乡及亲朋
的句子是: 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六、品析全诗:
♦♦♦4、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散” 字的妙处?
答:“散”字是飘散的意思,准确地表现了笛声随着春风 传递到各地的情景,勾起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歌1、2和3、4 小结 句各用了什么表 • 春夜洛城闻笛 达方式?
• • • • •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散入春风满洛城。
伴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
3、此夜曲中闻折柳,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子, 4、何人不起故园情。 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情感!
三、品析全诗:
♦♦1、第一、二句写了什么一件事?修辞?
答:(1)、洛城闻笛 (2)、夸张。 ♦♦♦2、第三、四句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抒发了诗人客居异乡,十分思念家乡及亲朋的思想感 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 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有《望庐山瀑 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 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 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 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 人。
读一读:
sàn (♦散 )
一、题目解说:
1、从题目当中,你得到哪些信息/交代了哪些内容? 答:(1)、时间(春夜)(闻笛)
2、♦题目意思:
答:在春天的一个夜晚,我客居在洛阳城听到笛声。
二、翻译:
1、谁家玉笛暗飞声,
不知哪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