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中毒型菌痢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治疗
本病病情重,变化快,高热、抽搐、呼 吸衰竭是本病的三个重要症状,可互相 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及时发 现,抓住主要矛盾,尽快采用中西医结 合措施,以利康复。
治疗
一般治疗
病室应安静,对病人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 激。 注意口腔及皮肤清洁,防止发生褥疮。 注意精神、意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 以及瞳孔的变化。 给予足够的营养及维生素。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iphalitits B)
北大深圳医院wk.baidu.com染科 武敬
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iphalitit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 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 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 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 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 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 率较高。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后遗症期:虽经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在 发病6个月后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称 为后遗症。发生率约5~20%。以失语、 瘫痪及精神失常最为多见。如继续积极 治疗,仍可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临床类型
-----------------------------------------------------------体温(℃) 神志 抽搐 神经反射 -----------------------------------------------------------轻型 38-39 清晰 无 脑膜征不显 中型 39-40 有 有 脑膜征明显 重型 40 昏迷 持续性 病理反射强 暴发型 超高 深昏 反复强烈 病理反射强 ---------------------------------------------------------------
治疗
3、呼吸衰竭的治疗
(1)保持呼吸道畅通 定时翻身拍背、吸痰、给 予雾化吸入以稀释分泌物。 (2)给氧 :一般用鼻导管低流量给氧。 (3)气管切开:凡有昏迷、反复抽搐、呼吸道 分泌物堵塞而致发绀,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反复吸痰无效者,应及早气管切开。
治疗
(4)应用呼吸兴奋剂:在自主呼吸未完全停止 时使用效果较佳。可用洛贝林、可拉明、利他 林等。 (5)应用血管扩张剂 :用东莨菪碱、山莨菪碱 有一定效果。
(6)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 (7)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机。
预防
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隔离患者, 加强家畜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 病的重要措施。 3、预防接种:应在流行前1个月完成, 重点是10岁以下儿童及从非流行区进入 流行区的人员。
THANK YOU!
概述
乙脑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为日 本乙型脑炎。 在我国1940年从脑炎死亡病人的脑组织 中分离出乙脑病毒,证实本病存在。解 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原学
乙脑病毒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呈球 型,直径20~30nm,核心含单股RNA,有 衣壳。 抗原性稳定,人和动物感染本病毒后, 均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和血凝 抑制抗体。
治疗
对症治疗
1.降温:使室温控制在30℃以下,可采用 室内放冰块、电风扇、空调等。物理降温可用 30%酒精擦浴,在腹股沟、腋下、颈部放臵冰 袋;也可用降温床或冷褥。 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显时,亦可采用亚冬眠 疗法。
治疗
2、抗惊厥或抽搐:
(1)多数抽搐者,降温后即可止惊。 (2)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致缺氧者,应及时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3)脑水肿或脑疝者,应立即采用脱水剂治疗。 (4)脑实质炎症引起的抽风可用中药、新针治疗。 给予镇静剂或亚冬眠疗法。 (5)低血钙引起的抽搐应及时补充钙剂。 (6)由脑性低血钠引起的抽风可用3%盐水滴注。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经过蚊虫叮蛟而传播。能传播本
病的蚊虫很多,现已被证实库蚊、伊蚊、按蚊 都能传播本病,其中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 媒介。蚊虫感染后并不发病,但可终身带病毒。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 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多数 人通过临床上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成人多因 隐性感染而免疫。 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
在单核-吞噬 系统内增殖
部分病毒进 入血内
第一次病 毒血症
少数
10日后
增殖后的病毒大 量进入血循环
形成第二次 病毒血症
病毒通过 血脑屏障
出现临 (高热、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 床症状
与病毒毒力、数量及机体反应性、防御机能有关
发病机制及病理
病变广泛存在于大脑及脊髓,但主要位 于脑部,且一般以间脑、中脑等处病变 为著。 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神经细胞变性、 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胶质细胞增生及 血管病变。
临床表现
(5)脑膜刺激征: 较大儿童及成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脑 膜刺激征。婴儿多无此表现,但常有前 囱隆起。
临床表现
(6)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a. 锥体束受损 b.小脑及动眼神经受累 c.植物神经受损
临床表现
恢复期: 极期过后体温在2~5天降至正常,昏 迷转为清醒,有的患者有一短期精神 “呆滞阶段”,以后言语、表情、运动 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典型病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极期、 恢复期、后遗症期。
临床表现
初期: 病程第1~3天,体温在1~2日内升高 到38~39℃,伴头痛、神情倦怠和嗜睡、 恶心、呕吐。小儿可有呼吸道症状或腹 泻。
临床表现
极期:病程第4~10天,进入极期后,突出 表现为全身毒血症状及脑部损害症状。 (1)高热:是乙脑必有的表现。体温高 达39~40℃以上。轻者持续3~5天,一般 7~10天,重者可达数周。热度越高,热程 越长则病情越重。
诊断
1、流行病学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诊断
(1)血象:WBC10~30×109/L,N80%以上, 核左移,嗜酸粒细胞可减少。 (2)脑脊液检查:外观澄清或微混,WBC多数 在50~500×106/L之间,在病初以中性粒细 胞占多数,以后逐渐以淋巴细胞为多。蛋白稍 增加,糖定量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乙脑主要分布在亚洲。
在我国疫区分布在兰州---长春连线以南的广 大的地区内,仅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 等地未见本病报告。 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 中在7、8、9三个月内。 乙脑呈高度散发性,同一家庭同时有两个患 者罕见。
发病机制及病理
病毒进入体内
蚊虫叮咬
临床表现
(4)呼吸衰竭:是乙脑最为严重的症 状,也是重要的死亡原因。主要是中枢 性的呼吸衰竭,可由呼吸中枢损害、脑 水肿、脑疝、低钠性脑病等原因引起。 表现为呼吸表浅,节律不整、双吸气、 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氏呼吸以至 呼吸停止。 中枢性呼吸衰竭可与外周性呼吸衰竭 同时存在。
临床表现
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是乙脑急性期 的三联症,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加 重病情。
诊断
(3)血清学检查:可测定IgM抗体,双份血清效 价增长4倍以上可确诊,单份血清抗体1:100为 可疑,1:320可作诊断、1:640可确诊。 (4)病毒分离:病初可取血清或脑脊液接种乳 鼠以分离病毒,但阳性率较低。通常仅于死后 尸检或以延髓穿刺取脑组织制成悬液,离心后 取上清液接种乳鼠脑内,传代后作鉴定,可作 回顾性诊断。
临床表现
(2)意识障碍:大多数人在起病后1~ 3天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 昏迷。嗜睡常为乙脑早期特异性的表现。 一般在7~10天左右恢复正常,重者持续 1月以上。
临床表现
(3)惊厥或抽搐:是乙脑严重症状 之一。由于脑部病变部位与程度不同, 可表现轻度的手、足、面部抽搐或惊厥, 也可为全身性阵发性抽搐或全身强直性 痉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病原学
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56℃ 30分钟或100℃2分钟即可灭活。但对低 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很强,用冰冻干燥法 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
传染源:动物和人均可作为传染源,其中猪
与马是重要的传染源。(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 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 ) 猪饲养广而种群更新快。自然界构成猪→ 蚊→猪的传播环节。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 100%,马9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