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层面理论
物质身体、文化身体与技术身体的“三个身体”理论之简析
![物质身体、文化身体与技术身体的“三个身体”理论之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813a7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3.png)
物质身体、文化身体与技术身体的“三个身体”理论之简析一、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人的身体在物质、文化和技术三个层面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催生了“三个身体”理论——物质身体、文化身体和技术身体。
这一理论旨在全面解析人的身体在不同层面的存在与变化,进而揭示人的本质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物质身体是指人的生理存在,包括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理功能。
它是人类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物质身体也在不断变化,例如通过手术、药物等方式改善身体机能,甚至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实现人体的增强。
文化身体则是指人的身体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存在方式。
它是人的社会属性、文化认同和身份建构的重要载体。
人的穿着、言行、习俗等都反映了其所属文化的特征。
文化身体在塑造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技术身体则是指人的身体在技术环境中的存在方式。
随着科技的普及和应用,人的身体越来越多地与各种技术工具和设备相互融合,例如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
技术身体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模式,也带来了新的身体经验和感知方式。
“三个身体”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的身体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人的身体在物质、文化和技术三个层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的身体,理解其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1. 介绍“三个身体”理论:物质身体、文化身体、技术身体。
“三个身体”理论是一种跨学科的理论框架,旨在全面解析人类身体的多重维度和复杂性。
该理论由物质身体、文化身体和技术身体三个核心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反映了人类身体的不同层面和影响因素。
物质身体是指人的生理构造和生物机能,包括各个器官、系统和生理过程。
它是人类身体存在的基础,决定了我们的生命活动、感知和行动能力。
物质身体受到遗传、环境、营养和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人类身体研究的基础层面。
法的三级构造
![法的三级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9c04de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f.png)
法的三级构造
法的三级构造主要涉及三个层面,即价值、规范和事实。
1. 价值层面:这是法的本源,对法的价值的研究是在法律之上研究法,由此形成法哲学。
2. 规范层面:这是法的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对法律规范的研究是法学研究的一般形式,即在法律之中研究法,由此形成法理学。
3. 事实层面:这是法的基础,是行动中的法与以非官方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对法的事实的研究是在法律之外研究法,由此形成法社会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法的构造的文献或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表层,深层,外层——人类认知的三个层次
![表层,深层,外层——人类认知的三个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a05aa49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6.png)
表层,深层,外层——人类认知的三个层次表层,深层,外层--人类认知的三个层次人类认知活动是一个探究事物所以然的过程,这个探究过程和人类的生存方式一样,可以分为世入和世出两种。
在世入探索领域,人们通过知识折腾,寻到事物之所以然的原因有两类:一是表层原因,一是深层原因。
在世出探索领域,人们通过天赋智性,领会超人力量的启示,可以感悟外层原因的存在和作用。
一、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明确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这两个概念,需要借用佛家的“缘起”一词。
“缘起”是佛教说明宇宙起源和世象究竟的基础理论,它和“空观”一起构成佛家学说的两大基石。
“缘起”观点就是要逐个探究事物的“因”尤其“根本因”,全部的因果关系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缘起圈”。
有了缘起圈概念,我们就可以定义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和外层原因。
我在《农民为什么是穷人的表层、深层和外层原因》一文中,列举了一个农民为什么贫穷的缘起圈:农民贫穷-国家财力不足-教育投资不足-教育资源有限-农民缺乏知识-农民贫穷(为什么农民贫穷?因为缺乏知识;为什么缺乏知识?因为教育资源有限;为什么教育资源有限?因为教育投资不足;为什么教育投资不足?因为国家财力不足;为什么国家财力不足?因为国家主体国民农民贫穷)。
这个缘起圈的每一环,并非唯一因,只是假设为根本因,如农民贫穷的原因有许多,但假设根本因是缺乏知识。
探究某一事物之所以然,可以列举多个缘起圈甚至无数个缘起圈,而且缘起圈还可以组成缘起圈,即缘起圈的节点就是一个缘起圈。
也可以在同一个缘起圈中插入更多环节,把缘起圈无限延长;例如在“农民贫穷-国家财力不足”这一环中可以插入两个节点,使其成为“农民贫穷-购买力低-税收贡献小-国家财力不足”,从而延长整个缘起圈。
在农民贫穷这个缘起圈里边,如果只看一两个环节,如只看“农民贫穷”的原因是“缺乏知识”、“农民缺乏知识”的原因是“教育资源有限”,那么所看到的就是表层原因。
可见表层原因是探究事物所以然的断尾原因,是把缘起圈的一环截取下来,把所以然的直接原因当作终结原因,不再与前后的因果环节相联系。
创新思维的三个层面
![创新思维的三个层面](https://img.taocdn.com/s3/m/73a5175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c.png)
创新思维的三个层面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之一,而创新思维则是推动创新的核心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创新者在解决问题或开拓新领域时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方法,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思考模式。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三个层面的创新思维来打破常规、突破瓶颈,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一、基础层面——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问题和现象的不同角度出发,开放、广泛地收集信息,产生大量的创意和想法的思考方式。
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层面,也是创新过程中最初、最关键的一步。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发展和运用发散思维:1、多角度思考问题。
不要仅从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头脑风暴、集体讨论等方式发散思维。
2、拓宽知识面。
拓宽知识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调动大脑运用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参加各类讲座、阅读书籍、关注新闻热点等方式来扩展知识面。
3、意念跳跃。
通过意念跳跃,把本来看似无关的概念进行组合,从而产生新的想法。
例如,把“音乐”和“自行车”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可以想到“听音乐的自行车”。
二、中级层面——整合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将发散思维得出的多个想法,整合、重组成一个独特的创意或解决方案的思考方式。
它需要运用创造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和运用整合思维:1、提出自己的问题。
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提出好的问题,并寻找相关的资源、专业人士来解决问题。
2、开放式问题解决。
开展开放式问题解决,可以引导人们进行创新思维,探讨新的解决方案,创造性地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3、共同解决问题。
整合思维需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共同解决问题、整合想法和资源是整合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高级层面——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指运用独特的思考方式,创造出不同于传统方式的新事物、新想法以及新解决方案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最高层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发展和运用创造思维:1、跨学科思考。
三个层面的管理
![三个层面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1371b065ce050876321374.png)
三个层面理论一、 增长的三个层面1. 第一层面是指处于企业的心脏位置的核心业务,它对企业近期业务关系重大,它们提供的现金,培育的技能充当增长的资源。
在企业中,它们常常还有一些增长潜能,但最终将耗尽余力,衰落下去。
没有成功的第一层面的支持,二、三层面的项目很可能停滞以致死亡。
在第一层面,管理的首要挑战是维持竞争地位并且发掘出核心业务中的所有潜力。
甚至在这些业务臻于成熟时,继续创新能够大大扩展其增长量和利润度。
传统销售力量的激励办法,产品线的扩展以及营销策略的改进全都能发挥作用。
企业重组,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等措施也将有助于企业尽可能久地维持健全的经营业绩。
2.第二层面是指正在崛起的业务:这些业务带有快速发展和创业性的特质,经营概念已基本发展完全,并且具有高成长性。
第二层面是为了修建新的收入渠道,这需要时间,并要求有新的技能。
第二层面的项目通常突出表现为一心一意追求增加收入和市场份额。
它们需要不断追加投资来加以推广或者加速其发展。
很快,第二层面上马的项目就会补充和替代公司现有的核心业务,像第一层面的业务那样盈利。
他们可以代表现有业务的拓展方向或者公司业务发展的新方向。
3.第三层面是指明天的业务,即未来更长远业务选择的种子。
它们是研究课题,市场试点、联盟项目、少量投资的尝试和为加深对行业了解所作的努力,似乎标志着走向实质性业务的第一步。
要是它们证明成功,就有指望达到第一层面的利润率水平。
建立成功的业务,意味着从培育数量很多的“种子”项目做起。
有些会因为内部原因失败;另一些将沦为产业风向转换的牺牲品。
大多数中途夭折,不会拓展成为成功的新业务。
尽管有这些不利条件,企业仍有必要开展大量的第三层面活动来确保将来有足够的选择。
一家公司的目标,应当是保持有选择项目而又毋须投入过多的资金或其他资源。
挑战在于培育有发展前途项目的同时,也要无情地砍掉那些潜力越来越小的业务。
4.同时管好所有三个层面的业务要使企业创建管道获得成功,管理层的注意力需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和守卫在第一层面的目前核心业务;同时建立将要成为中期经济增长点的第二层面业务;此外,还要同时在第三层面中物色能确保公司长远发展的新兴业务。
领导决策的三圈理论分析
![领导决策的三圈理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55201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5.png)
领导决策的三圈理论分析领导决策是组织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决定了组织的未来方向和发展路径。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复杂环境中,领导决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如何做出高效而明智的决策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为此,管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决策理论与方法,其中较为典型的三圈理论可为领导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三圈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库克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阐述了领导者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三个层次:管理层面、战略层面和人际关系层面。
具体来说,三圈分别指代了内圈、中圈和外圈,每个圈内分别包含了不同的决策考虑因素。
第一个内圈是管理层面,它涵盖了关于组织内部运作和管理的决策,包括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
对于领导者来说,他们需要关注这些方面的决策,以确保组织运营能够顺畅、高效地进行。
第二个中圈是战略层面,它包括了关于组织战略和目标的决策。
领导者需要考虑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和路线,以及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势。
这些决策需要结合组织的内外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决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三个外圈是人际关系层面,它包括了组织内外部关系的决策。
领导者需要考虑组织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及组织内部员工的沟通协作情况。
这些决策需要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上,以确保组织与外界的交流协调和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与合作性。
总体而言,三圈理论提醒领导者在制定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涵盖了从管理层面到战略层面再到人际关系层面的决策考虑。
借助三圈理论之外,领导者可以更全面地审视组织内部的运营以及外部的环境变化,将组织的目标、资源、人力等进行融合、整合,更好地实现组织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及基本内容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及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3b40d8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4.png)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及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套价值观念体系,旨在引导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公正平等、生态文明、和谐进步的价值观念。
它共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层面是理论层面,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些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第二层面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念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旨在引导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三层面是个人层面,包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
这些美德包括勤劳节俭、忠诚正直、友善宽容、敬老爱幼等,通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形成了社会主义时代人们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第四层面是行为层面,即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人们遵纪守法,尊重他人权益,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通过法律的保障和规范,促使人们在行为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实际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适应了时代的变
化。
它的核心是人民利益为中心,注重社会公正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7a01635c5da50e2534d7f24.png)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Three aspect theories)[编辑]麦肯锡三层面理论简介麦肯锡资深顾问梅尔达德·巴格海(Mehrdad Baghai)、斯蒂芬·科利(Stephen coley)与戴维-怀特(David white)通过对世界上不同行业的40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行研究,在《增长炼金术——持续增长之秘诀》中提出所有不断保持增长的大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保持三层面业务的平衡发展:第一层面是拓展和守卫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新兴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候选业务。
他们能够源源不断地建立新业务,它们能够从内部革新其核心业务,而又同时开创新业务,它们所掌握的技巧在于保持新旧更替的管道畅通,一旦出现减退势头便不失时机地以新替旧。
这就是著名的三层面理论。
三层面增长理论认为健康的企业增长要综合平衡管理企业的三个层面的业务:第一层面是守卫和拓展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即将涌现增长动力的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未来业务。
这一理论给正在寻求增长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四个启示:突出核心业务,为营造今后的主业而实施多元化;企业发展必须有利可图,兼顾行业整体要求,竞争与合作并行;中国企业应着力于满足现有国内需求,同时通过创新适当超前,塑造市场;中国企业应学会在不景气中寻求发展机遇。
[编辑]与增长三层面有关的一些因素[编辑]三层面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麦肯锡公司根据他们对于世界上不同行业的40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增长阶梯的概念。
他们认为高速增长的公司每一段时间都会前进一步,每一步都会带来新行动和新能力;成功的增长公司强调针对近期和远期的远景和策略;真正伟大的公司是能维持增长同时追求增长的公司。
他们提出增长有3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守卫和拓展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即将涌现增长动力的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未来业务,公司实现增长就必须同时管好增长3层面。
对于企业来说要成功的进行3层面的增长,一个宏伟的远景目标加上有效结合长、中、短3个时间层面的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增长的关键。
语法三个层面[详解]
![语法三个层面[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9f423f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6.png)
语法三个层面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从胡裕树在《现代汉语》一书里的首度论及到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较为系统的论述再到范晓、张豫峰等人的《语法理论纲要》的全面铺开,实现了由轮廓模糊到面目清晰再到走向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可以说,三个平面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发展和形成起来,并为大家普遍接受的一种新型的语法研究理论。
自它诞生以后,就产生强大的生命力,渐渐在中国大地的语法学界“根深叶茂”起来。
一、三个平面理论的创立、发展是群体性思考的结晶三个平面理论虽然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但这种思想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萌芽了。
事实上,发端于1955年7月至1956年3月之间的那场关于主宾语大讨论,已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
尽管这次大讨论没能达成共识,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起码让大家意识到光从句法平面或光从语义平面去分析主宾语都是行不通的。
许多学者如张其春、张志公、周祖漠、陈望道、高名凯、胡明扬、胡附、文炼等都认为,在语法研究中应该坚持形式和意义相统一的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岑麒祥的观点更为超前、新颖,他认为在讨论主宾语问题时要对逻辑、语法、修辞加以区别,这可以说是三个平面的雏形。
而文炼、胡附在《谈宾语》(1955)一文中已触及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的相关问题。
朱德熙的《差一点》(1959)也涉及语用间题。
随后的60,70年代也偶有这方面的见地,如陆志韦的《试谈汉语语法学上的“形式与意义相结合”)(1961)。
所有这些无疑是构建三个平面理论大厦的奠基石。
三个平面理论自1981年提出后的头四年可谓其创立期。
这一时期由胡裕树打前锋,他针对语法学界历来研究的症结所在和汉语语法学发展之时代呼唤,首度在其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里就汉语的句子分析应如何确定语法关系时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必须区分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
”此后,胡裕树(胡附)又与其长期密切合作的学术伙伴文炼相继或合作或各自发表系列文章把三个平面理论思想逐渐阐发开来。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b2fd71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a.png)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麦肯锡三层面理论(Three aspect theories)[编辑]麦肯锡三层面理论简介麦肯锡资深顾问梅尔达德·巴格海(Mehrdad Baghai)、斯蒂芬·科利(Stephen coley)与戴维-怀特(David white)通过对世界上不同行业的40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行研究,在《增长炼金术——持续增长之秘诀》中提出所有不断保持增长的大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保持三层面业务的平衡发展:第一层面是拓展和守卫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新兴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候选业务。
他们能够源源不断地建立新业务,它们能够从内部革新其核心业务,而又同时开创新业务,它们所掌握的技巧在于保持新旧更替的管道畅通,一旦出现减退势头便不失时机地以新替旧。
这就是著名的三层面理论。
三层面增长理论认为健康的企业增长要综合平衡管理企业的三个层面的业务:第一层面是守卫和拓展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即将涌现增长动力的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未来业务。
这一理论给正在寻求增长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四个启示:突出核心业务,为营造今后的主业而实施多元化;企业发展必须有利可图,兼顾行业整体要求,竞争与合作并行;中国企业应着力于满足现有国内需求,同时通过创新适当超前,塑造市场;中国企业应学会在不景气中寻求发展机遇。
[编辑]与增长三层面有关的一些因素[编辑]三层面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麦肯锡公司根据他们对于世界上不同行业的40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公司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增长阶梯的概念。
他们认为高速增长的公司每一段时间都会前进一步,每一步都会带来新行动和新能力;成功的增长公司强调针对近期和远期的远景和策略;真正伟大的公司是能维持增长同时追求增长的公司。
他们提出增长有3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守卫和拓展核心业务,第二层面是建立即将涌现增长动力的业务,第三层面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未来业务,公司实现增长就必须同时管好增长3层面。
对于企业来说要成功的进行3层面的增长,一个宏伟的远景目标加上有效结合长、中、短3个时间层面的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增长的关键。
身体文化、身体美学、身体政治———伊格尔顿身体理论的三个层面
![身体文化、身体美学、身体政治———伊格尔顿身体理论的三个层面](https://img.taocdn.com/s3/m/8db598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b.png)
身体文化、身体美学、身体政治———伊格尔顿身体理论的三个层面◎阴志科内容提要 伊格尔顿首先批判了那种将文化实体化的唯文化论,认为它是一种改头换面的本质主义甚至形而上学;现代人将身体视为意志任意操纵的对象,这种思想表面上凸显了人的自由,可实质上是一种唯意志论,伊格尔顿设想的唯物主义伦理学,其前提正是质料与形式密不可分的身体;伊格尔顿的身体美学观念看上去有些自相矛盾,但这是可以解释的,他认为现代艺术观念是一种世俗化的神学,所谓的神终究是某种纯粹的、无质料的形式,而现实世界中的艺术和身体一样,都必须同时关切质料和形式之间的关系;伊格尔顿还讨论了艺术与人类实践当中蕴含的自由问题,毁灭自我与他人的身体在恐怖袭击中被视为自由艺术的材料、自由意志的工具,这类行动背后体现出来的特定逻辑值得美学、伦理学甚至政治学共同反思。
关键词 伊格尔顿 身体美学 身体政治 文化批评〔中图分类号〕I01;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9)01-0086-10 众所周知,英国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有一个文化批评家的身份,继《后现代主义幻象》(1996)、《文化的观念》(2000)以及《理论之后》(2003)出版以来,他从来没有间断对文化问题的关注,近年连续出版了《文化与上帝之死》(2014)、《文化》(2016)和《唯物主义》(2017),引起批评界的热烈关注。
但由于伊格尔顿近十余年来讨论的话题十分宽泛,很多人不免心生疑惑,在伊格尔顿上述著作当中,有没有一些关键词可用来清晰把握他的文化或者美学思想脉络?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身体”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从伊格尔顿上述著作出发,结合其在《加拿大比较文学评论》(CanadianReviewofComparativeLiterature,2014)上发表的期刊文章,对其十余年来以身体为关键词的文化与美学观念进行一次梳理与批判。
一、唯文化论:另一种本质主义当今流行的“唯文化论”被伊格尔顿称为文化主义,这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一种基础性存在,人们必须尊重文化本身所固有的多元性、差异性、混合性,人们既定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文化的样式及其现状,相互之间予以尊重,不从自己的文化立场去评价对方,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各行其是,这样才是政治正确,比如我们要去理解“比人尊贵的牛”“被乱石砸死的幽会男女”“壮阳补肾的穿山甲”……如此等等,这些范畴不过是隶属于不同的文化而已。
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三个层面”安全认识理论的提出及研究
![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三个层面”安全认识理论的提出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076c0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3.png)
收稿日期:2021-01-07作者简介:刘伟达(1983 ),男,河北石家庄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从事核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e m a i l :l i u w d@c n n p.c o m .c n )㊂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三个层面”安全认识理论的提出及研究刘伟达(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0)摘要:根据多年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本文提出了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理论,该理论主要用于指导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有关提升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安全认识的基本工作,同时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该理论内容,以实现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和预防安全事件事故发生的目的㊂关键词:施工阶段;三个层面;安全认识中图分类号:TM 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1617(2021)02-0240-06P r o p o s a l a n d S t u d y o n t h e T h r e e -l e v e l S a f e t y A w a r e n e s s T h e o r y i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t a g e o f N u c l e a r P o w e r P r o je c t L I U W e i -d a (J i a n g s u N u c l e a r P o w e r C o .,L t d .,L i a n y u n g a n g ,J i a n gs u P r o v .222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g t o m a n y y e a r s o f p r a c t i c e i n t h e s a f e t y m a n a g e m e n t d u r i n g t h e n u c l e a r p o w e r p r o je c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p u t sf o r w a r d t h e t h r e e –l e v e l s a f e t y a w a r e n e s s t h e o r y .T h i s t h e o r y i s m a i n l y us e d t o g u i d e t h e b a s i c w o r k o f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s a f e t y a w a r e n e s s o f o p e r a t o r s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p e r s o n n e l d u r i n g th e n u -c l e a r p o w e r p r o j e c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i m pr o v e a n d e n r i c h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o n t e n t i n p r a c t i c e i n o r d e r t o a c h i e v e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r e d u c i n g p o t e n t i a l s a f e t y h a z a r d s ,r e d u c i n g s a f e t yr i s k s a n d p r e v e n t i n g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s a f e t y i n c i d e n t o r a c c i d e n t .K e y wo r d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t a g e ;t h r e e l e v e l s ;s a f e t y a w a r e n e s s C L C n u m b e r :TM 623 A r t i c l e c h a r a c t e r :A A r t i c l e I D :1674-1617(2021)02-0240-06经过多年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我们发现提升全体参建人员特别是施工作业及管理人员的安全认识是实现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预防安全事件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㊂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认识(简称 安全认识 ),简言之就是一个人对待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的态度或观点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行动㊂由低级到高级共分为三个层面㊂通过掌握人们所处的安全认识层面,之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不断提升和巩固,进而更好的为预防安全事件事故服务㊂1 安全认识的初始状态我们将安全认识层面定义为纵轴y ,将为提高安全认识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及所需时间定义为横轴x ,由此建立一个安全认识层面与提升措施及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㊂原点O 处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安全认识的初始状态㊂在安全认识的初始状态下,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表现出的安全认识是对自己即将所从事的工作领域的安全风险处于不了解㊁不熟悉的状态,表现出的行为往往是不安全行为或发出不安全的指令等,例如违章操作㊁违章指挥等㊂正因如此,我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其对安全的认识,即由安全认识的初始状态提升到第一个层面㊁第二个层面及第三个层面㊂42图1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的提升示意图F i g.1 T h e s c h e m a t i c o f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t h r e e-l e v e ls a f e t y a w a r e n e s s2第一个层面的安全认识2.1第一个层面安全认识的基本内容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与生存密切相关,这一相关性在动物身上有着充分的体现㊂纵观自然界中的所有动物,从出生起需要具备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迅速学会保护自己,这是因为它所生存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㊂认识和识别危险并进行躲避是首要问题,例如非洲大草原上,羚羊从刚出生就要先学会认识和识别哪些是对自己有危险的动物,然后学会躲藏,在之后的成长生存过程均要时刻保持和强化这种本能㊂识别危险,保护好自己,想方设法生存下来,这是对待安全的本能认识,是一个动物个体以及一个动物种群能够生存繁衍下去的基本前提㊂如果不能保护好自己就会被其他动物吃掉,即被自然界淘汰,因此各种动物都在千方百计的进行进化以更加适应自然界的生存法则㊂对于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而言,所有参建人员均需要面对不同的安全风险,例如基坑负挖阶段存在着坍塌㊁爆破㊁物体打击等风险,土建施工阶段存在着高处坠落㊁物体打击等风险,设备安装阶段存在起重吊装㊁触电等风险,总之整个施工全过程的每个阶段㊁每个施工区域㊁每项作业内容均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安全风险㊂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将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第一个层面的安全认识与自然界动物的安全本能认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共同点:一是生存(施工作业)过程是存在各种安全风险的;二是需要认识和识别这些安全风险;三是对这些安全风险需要保持警惕,并规避这些安全风险㊂因此,我也可以把第一个层面的安全认识称之为人的安全本能认识㊂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第一个层面的安全认识的基本内容:首先认识和识别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措施主动规避,预防安全事件事故的发生㊂2.2提升至第一个层面的安全认识的主要措施我们由安全认识的初始状态提升至第一个层面的安全认识,在图1上表示为由O点到A点,在这个阶段内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安全教育培训㊁设置警示等方式使人们熟悉㊁了解并能够认识和识别所从事的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同时能够掌握正确的规避措施㊂例如针对新入场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使其不断熟悉,并最终掌握自己所从事的施工作业活动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以及如何规避㊂同时,我们对于已经识别出的存在安全风险的地方进行标识,提醒所有人员时刻保持警惕㊂例如在施工起重机械㊁临时用电设施㊁出入通道口㊁楼梯口㊁电梯井口㊁孔洞口㊁基坑边沿㊁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㊂2.3巩固第一个层面安全认识的主要措施当安全认识由初始状态提升至第一个层面后,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强化巩固,在图1上表示为由A点到B点㊂在此期间由于安全知识更新㊁内外部环境因素的不断变化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的通过安全复训㊁继续教育㊁安全技术交底㊁早晚班会㊁实操演练㊁经验反馈学习㊁监督指导㊁奖惩考核等方式进行强化巩固这个层面的安全认识㊂2.4小结通过入场安全教育培训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等方式告诉作业人员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让其保持对这些安全风险的警惕并规避这些安全风险,即采取措施实现提升和巩固人的第一个层面安全认识的目的㊂在这一过程中安全风险并未减少或消除,因此是一种被动的安全保护方式㊂1423第二个层面的安全认识在核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认识和识别各种安全风险之后仅采取规避措施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消除这些安全风险,进而实现减少安全事件事故的目的㊂3.1第二个层面安全认识的基本内容通过分析事件事故致因原理,可以得出安全隐患是导致事件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㊂安全隐患的种类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例如人的各种违章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例如,工具㊁材料㊁设备㊁设施等的危险状态,这些都是导致事件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㊂安全隐患数量多少是影响安全事件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因素,安全隐患数量越多,由此导致的安全事件事故发生的概率就越大,安全风险就越高㊂因此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是减少事件事故发生概率㊁降低安全风险的最直接措施㊂我们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排查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主动来降低安全风险㊂在核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无论在哪个施工阶段,伴随生产施工作业活动的开展都会产生安全隐患,就会存在安全风险㊂我们在掌握了认识和识别安全风险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还需要主动去排查并采取措施去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为生产施工创造安全条件,即通过对施工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工机具㊁机械设备㊁材料㊁成品物项㊁能源㊁辅助设施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避免由此而产生不可控的事件事故㊂通过以上初步分析,可以总结出第二个层面安全认识的基本内容:主动排查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为生产作业活动创造安全条件,预防安全事件事故的发生㊂3.2提升至第二个层面的安全认识的主要措施我们由安全认识的第一个层面提升至第二个层面的过程在图1上表示为由B点到C点,基于第二个层面安全认识的基本内容,在这个提升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强化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即从思想上能够达到主动排查安全隐患的意愿㊂这种主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的责任意识和意愿具有非常现实的生活意义,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各种商品时,小到一双鞋㊁一件衣服,大到一辆汽车㊁一套房屋,每个人在购买时总要精挑细选,认真地对每个环节和细节进行检查和试验,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人们的主动行为㊂通过开展安全思想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使得这种负责的态度延伸到工作中㊂另一方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人们掌握安全隐患的种类㊁形式和状态等以及对应的正确的安全标准㊂这种培训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具体实操实践㊂经过教育培训后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时,需要秉持事故事件很有可能在这里发生的态度,从多维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排查出的每一个安全隐患均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消除㊂3.3巩固第二个层面安全认识的主要措施当安全认识由第一个层面提升至第二个层面后,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强化巩固,在图1上表示为由C点到D点㊂随着核电工程建设施工的不断推进,产生的安全隐患的种类和数量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安全风险随之也在不断变化㊂因此,需要巩固人们的第二个层面的安全认识㊂采取的主要措施概述如下:第一,建立作业全时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包括早班会检查㊁正常作业时间检查㊁夜间加班检查㊁节假日作业安全检查等,即从时间维度上实现对作业过程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㊂第二,建立全区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凡是有施工作业活动的区域和厂房就会产生安全隐患,就存在安全风险㊂因此,需要建立覆盖所有施工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例如区域安全网格化制度㊂第三,建立全专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绝大多数安全隐患的产生是伴随施工作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施工作业的推进而不断变化㊂安全隐患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的各个施工环节,例如电气㊁机械㊁土建等专业,支模㊁绑筋㊁混凝土浇筑等环节,如何排查出各种类别的安全隐患,需要建立全专业人员参与的制度㊂第四,建立全体参建人员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包括施工单位㊁总包单位㊁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从一线普通作业人员㊁班组长㊁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㊁施工管理人员㊁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施工项目主要负责人,必要时邀请第三方专业2 4 2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联合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㊁讨论㊁交流等活动㊂通过检查㊁讨论㊁文件审核等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该措施也是落实 一岗双责 和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重要内容㊂3.4 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第二个层面的安全认识相对于第一个层面的安全认识,除了认识和识别安全风险外,还需要主动采取措施去降低安全风险㊂主动开展各种方式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核电工程建设施工创造安全的工作条件,客观上实现了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件事故发生的目的,是一种主动的安全保护方式㊂4 第三个层面的安全认识在安全认识的第二个层面,我们主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采取措施进行消除㊁为生产作业活动创造安全的条件㊂基于安全隐患排查与消除的前提是安全隐患已经是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已经产生的客观事实㊂为此,还要对安全隐患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去查找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而掌握安全隐患产生的规律,从根源上预防和杜绝安全隐患的产生㊂4.1 第三个层面安全认识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安全事件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安全隐患是导致事件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安全风险的具体现象㊂管理上的缺陷往往是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是事件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安全风险的本质㊂因此可以得出导致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上的缺陷,从广义而言,管理上的缺陷也是安全隐患的范畴㊂图2 安全隐患原因分析示意图F i g .2 T h e s c h e m a t i c o f t h e c a u s e a n a l ys i s f o r p o t e n t i a l s a f e t y ha z a r d s 根据多年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分析,发现管理上的缺陷主要包括:没有安全管理程序规定㊁没有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等管理技术文件;没有按照安全管理程序规定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执行或执行有偏差;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定的安全管理程序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等文件及执行过程进行持续评估和优化等㊂通过以上初步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三个层面安全认识的基本内容: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查找导致安全隐患产生的管理上的缺陷,采取措施消除管理上的缺陷;进而通过事先弥补管理上的漏洞的方式从根源上预防事件事故的发生㊂4.2 提升至第三个层面的安全认识的主要措施由安全认识的第二个层面提升至第三个层面的安全认识的过程在图1上表示为由D 点到E 点,基于第三个层面安全认识的基本内容,在这个提升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即通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需要遵守的安全管理程序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根据生产作业过程的不断推进进行补充完善,从制度上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降低安全风险㊂第二,形成安全稳定的执行力,即只有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程序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才能将严格的安全管理标准规范转化为提高产品㊁作业活动及服务的安全性能的事实㊂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则不能实现减少安全隐患产生㊁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㊂第三,开展经验反馈,即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故事件和已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查找导致问题发生的管理上的漏洞,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出现㊂4.3 巩固第三个层面安全认识的主要措施当安全认识由第二个层面提升至第三个层面后,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强化巩固,在图1上表示为由E 点到F 点,巩固人的第三个层面的安全认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岗位轮换或工作交流制度,可以将核电工程建设施工定义为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参与工程建设过程的要素较多㊂由于分工不同,不同的单位承担不同的作业任务,不同的岗342位承担不同的作业活动,但是各参与方在这一巨大的系统工程中所做的工作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联系的,安全认识更是如此㊂例如某个设备在设计时未考虑到在该设备吊装时所需要的吊耳,那么到了具体安装时就会给吊装作业带来不便,甚至是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风险㊂因此需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轮岗制度来不断加深相关人员的工作实践和安全认识,使得所承担的作业任务与相关联的上下游的相关作业关系更为系统性㊂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岗位轮换时,可以制定工作深度交流制度㊂例如通过定期组织专题会议来研讨具体问题,不断加深和巩固各方的安全认识㊂第二,建立安全监督监察和奖惩考核制度,制定的一系列提升和巩固安全认识的措施均需要我们共同的进行遵守,但不乏会存在不严格遵守的现象㊂因此需要制定安全监督监察和相应的奖惩考核制度,以确保各种提升和巩固安全认识措施的落实㊂4.4小结综上分析,第三个层面的安全认识是一种从主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角度去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的措施,保护的范围不只是作业人员自己,还包括所有参与人员㊂按照第三个层面安全认识的基本内容要求,我们需要做到无论是从事何种工作都应该以一名安全受伤害者的角度去思考,从结果是否会产生安全隐患㊁是否能降低安全风险㊁是否会导致事件事故的发生来评判所采取的指令或行动是否合适㊂5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之间的关系5.1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之间的递进关系三个层面 的安全认识由低到高,符合一般递进的逻辑关系,为更加形象直观地描述 三个层面 的安全认识之间的递进关系,我们做如下示意图,见图3,包括核电工程建设施工在内的任何作业活动都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目的是从起点开始在完成规定的作业活动后顺利到达终点㊂开始时由于受到经验不足㊁知识欠缺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教育使我们的安全认识达到第一个层面,即我们能够主动识别并规避安全风险,朝着目标 绕着走 ㊂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我们的安全认识由第一个层面提升至第二个层面,之后需要主动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朝着目标 直着走 ㊂当采取措施使得我们的安全认识由第二个层面提升至第三个层面后,除了主动消除安全隐患外,还需要对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根源上杜绝㊂我们在实现 直着走 的基础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快,最终实现顺利到达终点的目的㊂图3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的递进关系示意图F i g.3 T h e s c h e m a t i c o f t h e p r o g r e s s i v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t h e t h r e e-l e v e l s a f e t y a w a r e n e s s5.2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之间的循环提升关系当一个新的事物出现的时候,我们首先发挥人的第一个层面的安全认识,主动识别这个新事物存在的安全风险,避免伤害到自己;当我们对这个新事物积累了一定的认知后,想办法去消除或降低这个新事物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再次,通过掌握这个新的事物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通过制定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从根源上去消除和降低安全风险㊂这一过程是一个安全管理实践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人们的安全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㊂通过提升安全认识之后,在后续出现更新的事物时或者在进行下一步㊁下一环节施工作业活动时,当我们还不具备或还没有完全熟悉这个新事物或作业步骤或环节时,可以按照 三个层面 的安全认识,由低到高,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实现预防安全事件事故的目的,进而按照这种方式不断持续进行后续工作㊂如图4所示,每一个循环对我们的安全认识都是一个巩固提升过程,对我们的安全管理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㊂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在具体体现方面是相互交叉的,即在对待某一个安全问题上,有的人对安全的认识是处于第一个层面,甚至处于安全认识的初始状态;有的人能够认识到安全风险,但是仅仅采取了规避的措施,未能主动去消除;还有的人能够主动去预防㊂针对某一安全问题,我们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其认识也是不同4 4 2图4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的循环提升关系示意图F i g.4 T h e s c h e m a t i c o f t h e c y c l i c p r o m o t i o n 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t h e t h r e e-l e v e l s a f e y a w a r e n e s s的㊂例如我们在幼儿阶段不能识别过马路的安全风险,但是到了小学㊁中学阶段就可以解决了;还有一些新事物的出现,我们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对其产生相对正确的认识㊂在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新入场的人员,特别是文化程度不高,安全认识较低的农民工,进入到核电施工现场后,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容易受到伤害㊂因此如何提高新员工的安全认识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㊂按照 三个层面 的安全认识理论来指导,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升至或强化第一个层面的安全认识,使其能够做到主动识别和规避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㊂随着新入场员工对环境的熟悉,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第一个层面的安全认识,特别是部分新员工根据工作的安排担任一些班组负责人㊁技术管理及监督岗位㊂在识别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之外,还需要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并采取措施去消除这些安全隐患,主动降低安全风险,为施工作业活动创造安全的工作条件㊂第一个层面和第二个层面的安全认识的出发点和角度主要是以保护自己为主,当随着施工作业活动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核电工程建设施工进入到施工高峰期后土建㊁安装等交叉进行,多种安装活动在同一区域内交叉进行,多个工种㊁多种设备集中进行作业,彼此之间相互影响㊂因此我们所从事的作业活动在除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外,还需要考虑对其他人的影响,即需要提升到第三个层面的安全认识,即保护自己和他人㊂每个安全认识层面的提升措施和巩固措施是连续和持续的,提升措施和巩固措施也是互为补充的,在一定情况下需要综合组织运用㊂5.3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的辩正统一关系由于受到客观事件的影响,人的安全认识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因此,每个层面安全认识理论的内容是不同的,采取的提升和巩固措施也是有区别的,但总的目的是一致的㊂安全认识的动态过程决定了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之间的辨证关系,目的的一致性决定了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的统一关系,体现出了辩正统一的基本安全认识观念,其实质反映的是一种本质安全思维㊂我们通过掌握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理论的基本内容后,并据此制定需要遵守的安全管理程序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等文件,即将本质安全思维进行有形导出㊂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不断变化,建立的各种安全管理程序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等文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改进㊁完善和优化㊂而这种改进㊁优化和完善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且需要通过培育并形成不断自我改进及完善的安全文化进行保障,自我改进及完善的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过程也是对 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理论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㊂6结论经过多年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实践及总结,本文提出了 三个层面 的安全认识理论,即第一个层面的安全认识,也称之为人的安全本能认识,主要内容是首先认识和识别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采取措施主动规避,预防安全事件事故的发生㊂第二个层面的安全认识,主要内容是主动排查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为生产作业活动创造安全条件,预防安全事件事故的发生㊂第三个层面的安全认识,主要内容是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查找导致安全隐患产生的管理上的缺陷,采取措施消除管理上的缺陷,进而通过事先弥补管理上的漏洞的方式从根源上预防事件事故的发生㊂这三个层面的安全认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构成了辩证统一的基本安全认识观念㊂我们掌握了三个层面 安全认识理论的基本内容后,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逐步实现提升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该理论,最终实现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和预防安全事件事故发生的目的㊂(责任编辑:高树超)542。
三频段理论
![三频段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fc1fbf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f.png)
三频段理论三频段理论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语言学理论,更多的是用于分析语言的语法结构。
它的出现曾经颠覆掉许多传统的语言学理论,也改变了我们对于语言运作机制的看法。
三频段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分析语言的结构,将它们分为三个频段:词义层面、句法层面和语义层面。
一般来讲,三个频段并不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可以多种组合使用的。
第一个频段,就是词义层面,也可称为字面层面。
可以说,这个频段是构成语言结构最基本的一部分。
它将语言细分为一个个的成分,比如 :词、助词、介词等等。
一个句子,只要把所有的词汇按这个频段的方式拼凑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第二个频段,就是句法层面,这个频段是指句子的结构性质。
它主要是指句子中单词的定位,以及语句之间的关系。
句子的句法结构,就是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一种框架,它可以用来解释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个频段,就是语义层面,也可称为意义层面。
它是指句子中词语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关系。
例如 : 一个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等等,都是语义层面上所体现的。
它也可以说是词义与句法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让我们从句子中获知更多的信息,更加强化句子的意义。
三频段理论不仅仅在句子结构分析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也是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学习一门外语。
特别是那些以句法为基础的外语学习方法,使用三频段理论来分析句子结构,可以多提供一些知识点,帮助学习者更进一步的弄清句子的结构。
当然,在使用三频段理论的过程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对称,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例如,在学习一门外语时,我们不可能全部弄清句子中每个单词的含义和句法关系。
因为不同的单词在不同的句法环境下有不同的意义,而且也会有很多的变化,这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称现象。
尽管三频段理论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它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还是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的。
它可以用来解释语言运作的机制,让我们对句子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学习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认识自己(八):分清三个层面
![认识自己(八):分清三个层面](https://img.taocdn.com/s3/m/d35b95e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c.png)
认识自己(八):分清三个层面我借助身体可以感知到三个层面:意识层面、内在层面和物质层面。
意识层面:认知存在的层面,无形无相。
认知,即对人事物的判断,常称为想法、念头、评判。
包括用头脑思考得到的和内在感受到的。
因此,意识层面不是由头脑产生的。
当我说“我是一个意识”,也不代表我是头脑产生的。
这与通行的定义相悖,请大家注意。
(因为任何对“我”的定义都是片面的,暂且只能用最接近的“意识”二字代替。
)认知分为两类:真实的和虚假的,即正确的和错误的。
真实的,确定的,符合逻辑的认知自然是正确的,反之就是虚假的,错误的,不符合逻辑的认知。
请注意,真实和虚假没有好坏之别,只是对状态的单纯描述。
依据真实的认知做出行为,就是符合逻辑的行为,在内在层面不会产生纠结矛盾,在物质层面会带来确定的结果;依据虚假的认知做出行为,就是不符合逻辑的行为,在内在层面会产生混乱,在物质层面会带来什么结果不确定。
选择依据什么认知做出行为,完全出自我的个人意志。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抉择者自由意志的体现:拥有选择的自由。
比如,不赌博一定不会输钱,赌博可能赢钱可能输钱。
这是正确的符合逻辑的认知。
因此,不赌博的行为会让你安心,不会在物质层面造成损失。
如果赌博你会不安,有期待同时又害怕失望。
但是只要愿赌服输,内在不会产生纠结,因为事先你已经接受可能失败的可能。
如果认为赌博一定能赢钱,那就是虚假的错误的认知。
依据这样的认知参与赌博,如果输钱内在一定会感到痛苦不堪,因为和你之前的认知相悖了。
换句话说,事先你并没有接受失败的可能。
换言之,依据正确的认知行为,你的状态将是踏实的,清明的;依据错误的认知行为,你的状态将是不安的,痛苦的。
因为认同错误认知,相当于和事实对抗。
请问谁能战胜事实?许多人感到累,狼狈忙乱,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没有接纳事实,不肯相信事实还不自知。
比如像下面这样的事实,许多人嘴上说相信,但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都是不接受。
口头接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行为上幻想中彩票,天上掉馅饼,不肯吃苦出力。
文化的三个层面包括
![文化的三个层面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33e3940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4.png)
文化的三个层面包括
文化的三个层面主要包括价值观、信仰体系和社交规范。
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美好和正确的事物的评价和追求,包括道德观念、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公德等。
信仰体系是人们对神灵、宗教或者哲学思想的信仰和追随,体现了人们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人类存在的理解和解释。
社交规范则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涵盖了言谈举止、礼仪习惯、饮食习俗等方面。
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了一个文化体系,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秩序。
樊登关于人的三个层次的思维认知
![樊登关于人的三个层次的思维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0933ae1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a.png)
樊登关于人的三个层次的思维认知
樊登是一位知名的商业领袖、公众演讲家和畅销书作者,他在自己的演讲和著作中提出了有关人的三个层次的思维认知。
第一个层次是“表象层”,指的是人们的外表和表现。
在这个层次上,人们的形象展示、口头表达、礼仪规范等方面的表现往往能够引起别人的注意和赞赏。
在商业、政治、社交等场合,表象层的表现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个层次是“能力层”,指的是人们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能力。
在这个层次上,人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自己的领域中获得成功和长期发展。
第三个层次是“人格层”,指的是人们的人格、品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在品质。
在这个层次上,人们需要具备诚信、勇气、同情心、责任感等优良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袖和成功者。
樊登认为,人的三个层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一个拥有优秀外表和表现、强大能力、高尚人格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面成功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各个层次的素质,才能在职场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就和成功。
- 1 -。
樊登关于人的三个层次的思维认知
![樊登关于人的三个层次的思维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b275150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0.png)
樊登关于人的三个层次的思维认知
樊登是一位知名的公众人物,他在其著作中提到了人的三个层次的思维认知。
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生存、成长和超越。
在生存层次,人们主要关注的是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如食物、水和住所等。
在这个层次上,人们的思维很实际,不会过多考虑未来和其他的抽象概念。
在成长层次,人们开始重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不再只是满足基本需求。
人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寻求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人生增加价值。
最终,当人们到达超越层次时,他们关注的已不再是自身的需求和发展,而是希望能够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这个层次上,人的思维变得更加深入和高级,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问题。
总之,樊登提出的人的三个层次的思维认知,旨在提醒人们要不断努力,不断发展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 1 -。
三个层面理论
![三个层面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cfb86150b4e767f5acfcebf.png)
三个层面理论一、 增长的三个层面1. 第一层面是指处于企业的心脏位置的核心业务,它对企业近期业务关系重大,它们提供的现金,培育的技能充当增长的资源。
在企业中,它们常常还有一些增长潜能,但最终将耗尽余力,衰落下去。
没有成功的第一层面的支持,二、三层面的项目很可能停滞以致死亡。
在第一层面,管理的首要挑战是维持竞争地位并且发掘出核心业务中的所有潜力。
甚至在这些业务臻于成熟时,继续创新能够大大扩展其增长量和利润度。
传统销售力量的激励办法,产品线的扩展以及营销策略的改进全都能发挥作用。
企业重组,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等措施也将有助于企业尽可能久地维持健全的经营业绩。
2.第二层面是指正在崛起的业务:这些业务带有快速发展和创业性的特质,经营概念已基本发展完全,并且具有高成长性。
第二层面是为了修建新的收入渠道,这需要时间,并要求有新的技能。
第二层面的项目通常突出表现为一心一意追求增加收入和市场份额。
它们需要不断追加投资来加以推广或者加速其发展。
很快,第二层面上马的项目就会补充和替代公司现有的核心业务,像第一层面的业务那样盈利。
他们可以代表现有业务的拓展方向或者公司业务发展的新方向。
3.第三层面是指明天的业务,即未来更长远业务选择的种子。
它们是研究课题,市场试点、联盟项目、少量投资的尝试和为加深对行业了解所作的努力,似乎标志着走向实质性业务的第一步。
要是它们证明成功,就有指望达到第一层面的利润率水平。
建立成功的业务,意味着从培育数量很多的“种子”项目做起。
有些会因为内部原因失败;另一些将沦为产业风向转换的牺牲品。
大多数中途夭折,不会拓展成为成功的新业务。
尽管有这些不利条件,企业仍有必要开展大量的第三层面活动来确保将来有足够的选择。
一家公司的目标,应当是保持有选择项目而又毋须投入过多的资金或其他资源。
挑战在于培育有发展前途项目的同时,也要无情地砍掉那些潜力越来越小的业务。
4.同时管好所有三个层面的业务要使企业创建管道获得成功,管理层的注意力需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和守卫在第一层面的目前核心业务;同时建立将要成为中期经济增长点的第二层面业务;此外,还要同时在第三层面中物色能确保公司长远发展的新兴业务。
交际翻译理论的的三个分析层面
![交际翻译理论的的三个分析层面](https://img.taocdn.com/s3/m/086eb61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4.png)
交际翻译理论的的三个分析层面
交际翻译理论的三个分析层面包括:
1. 文化层面:交际翻译中,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和社会背景不同,因此翻译工作者在进行交际翻译时需要理解原文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将其妥善翻译成目标语言中符合目标文化习惯的表达方式。
2. 语言层面:交际翻译中,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也需要考虑。
翻译工作者需要掌握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进行交际翻译工作时,还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的语言认知水平和表达习惯,以做出更准确、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口味的翻译。
3. 社会和心理层面:交际翻译中,除了文化和语言层面的考虑外,对社会和心理因素也需要关注。
不同领域、不同场景、不同读者,其对翻译的需求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交际翻译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所处环境、身份背景、情感状态等因素,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沟通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层面理论一、 增长的三个层面1. 第一层面是指处于企业的心脏位置的核心业务,它对企业近期业务关系重大,它们提供的现金,培育的技能充当增长的资源。
在企业中,它们常常还有一些增长潜能,但最终将耗尽余力,衰落下去。
没有成功的第一层面的支持,二、三层面的项目很可能停滞以致死亡。
在第一层面,管理的首要挑战是维持竞争地位并且发掘出核心业务中的所有潜力。
甚至在这些业务臻于成熟时,继续创新能够大大扩展其增长量和利润度。
传统销售力量的激励办法,产品线的扩展以及营销策略的改进全都能发挥作用。
企业重组,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等措施也将有助于企业尽可能久地维持健全的经营业绩。
2.第二层面是指正在崛起的业务:这些业务带有快速发展和创业性的特质,经营概念已基本发展完全,并且具有高成长性。
第二层面是为了修建新的收入渠道,这需要时间,并要求有新的技能。
第二层面的项目通常突出表现为一心一意追求增加收入和市场份额。
它们需要不断追加投资来加以推广或者加速其发展。
很快,第二层面上马的项目就会补充和替代公司现有的核心业务,像第一层面的业务那样盈利。
他们可以代表现有业务的拓展方向或者公司业务发展的新方向。
3.第三层面是指明天的业务,即未来更长远业务选择的种子。
它们是研究课题,市场试点、联盟项目、少量投资的尝试和为加深对行业了解所作的努力,似乎标志着走向实质性业务的第一步。
要是它们证明成功,就有指望达到第一层面的利润率水平。
建立成功的业务,意味着从培育数量很多的“种子”项目做起。
有些会因为内部原因失败;另一些将沦为产业风向转换的牺牲品。
大多数中途夭折,不会拓展成为成功的新业务。
尽管有这些不利条件,企业仍有必要开展大量的第三层面活动来确保将来有足够的选择。
一家公司的目标,应当是保持有选择项目而又毋须投入过多的资金或其他资源。
挑战在于培育有发展前途项目的同时,也要无情地砍掉那些潜力越来越小的业务。
4.同时管好所有三个层面的业务要使企业创建管道获得成功,管理层的注意力需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和守卫在第一层面的目前核心业务;同时建立将要成为中期经济增长点的第二层面业务;此外,还要同时在第三层面中物色能确保公司长远发展的新兴业务。
5.阶梯式连接三个层面为了创建具有生命力的更新管道,公司需把三个层面同它们每项业务挂起钩来。
即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有其业务发展的三个层面,它的每个部门或者经营单位也各有其相应的三层面。
部门下的每个职能也都有其单个层面,每个制造厂所,产品集团、研究实验室以及销售地域全都如此。
当三个层面管理越过最高层经理人员小组,为下层管理者所掌握时,它的价值就成幂级数地增加了。
简单地说,每个管理人员应该各有要管理的三个层面。
使用三层面管理人员的数量越多,能融合进企业增长机制的精神力量便越多,三层面的未来价值也就越大。
二、如何检查公司的三个层面1.在检查时应考虑的问题1)在检查第一层面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我们的核心业务是否带来足够的盈利,以使我们得以向增长投资?(2)在今后的几年内我们是否有强烈的业绩知道方针,增加利润创收?(3)我们的成本界都是否同我们产业的其他公司具有竞争力?(4)经营业绩是否稳定?(5)销售份额是否增展或保持平稳?(6)我们是否做好充分的自我保护,免收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新竞争对、新技术和新法规的侵犯?2)在检查第二层面的新兴业务时应考虑以下的问题:(1)我们在第二层面又没有任何和现有核心业务创造同样多经济价值的新业务?(2)这些新业务在市场上是否走势看好?(3)我们是否准备增加大笔投资加速其增长?(4)投资者对这些业务的信心是否在上升?(5)这些新业务是否在吸引企业界精英入我们的组织?3)在检查第三层面未来业务时应考虑的问题:(1)我们对领导小组是否拨出时间来考虑增长机遇和产业演进问题?(2)我们是否开发出振兴现有业务和创建新业务的大量待选项目清单?(3)和去年、三年前、五年前相比,这些待选项目是否大有不同?(4)我们是否想出有效方法来把这些待选项目变成新的业务?(5)对于这些待选项目,是否采取具体的、可以量化的最初步骤?2. 6种常见的不健全的模式如果一位领导对上述大部分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这个大的三个层面或许不是很健全的。
常见的有下面的6种不健全的模式:6种常见的不健全的模式注:√表示健全;×表示不健全1)公司遭到围攻这是最坏的一种模式。
在这里,第一层面的核心业务欠佳,受到竞争者的威胁,或者直接面临衰亡。
更新管道无所作为,因此,没有新业务来挽回颓势。
三个层面无一健全。
通常,遭到围攻的公司会受到双重打击:不仅因为它们收入下降受到资金市场的惩罚,而且受到投资者的蔑视,从而得不到他们开发新业务所需的资本投资。
2)失去增长权利过分专注增长,能和忽视增长同样成为一个问题。
公司在热衷于过量开发新产品时,把目光撇开第一层面,以至于忘了为提供驱动增长的财务能力必须加以维护。
公司失去增长权利的原因是:有的公司大力奋进,有心开创新业务,但随后迫于外部事态而停步不前。
随之而来的失去现金创收能使增长停止;而有的公司则试图一次办得太多,过分分散了公司的管理和财务能力,因而摔跤。
要是管理层忘了现有核心业务的业绩,就会适得其反,有可能导致他们如此热衷开发的新业务的死亡。
因此,公司管理层应当记住,由于第二和第三层面的创建项目很少能自筹资金,对第一层面的获利力度的威胁有可能急剧消减投资和管理层的注意力度。
3)即将出局当公司绝不把眼光暂离其核心业务,并且当这些核心业务已趋于成熟而又没有新业务在更新管道中取代它们时,这些公司会即将出局。
危机不会近在身边,但可能已离身边不远了。
4)创造新的未来当公司有第二或第三层面的业务,却没有有生存能力的第一层面的业务时,由于第一层面没有赚到足够的钱来资助第二或第三层面的新项目,就会导致受到“断层”的震动,即几乎颠倒乾坤的竞争结构转换将重新界定游戏的规则,并且重塑业者的命运。
5)出主意而不是办新业务当公司拥有强大的第一层面的业务群和在第三层面有众多待上项目时,不管待上项目多么鼓舞人心,除非有业务建成,否则第二层面将一无所有。
6)没有开发未来公司在第一层面有自己的强劲收入,并在第二层面有大有希望的业务。
这将为今后几年的利润增长加油,但它们要想持续成功,就必须使得开拓新设想的工作制度化。
要是没有在第三层面源源不断地提出新待开发项目,第二层面业务将会枯竭,增长就会停滞。
3.如何界定三个层面的平衡实现平衡不等于在三个层面拥有同样数量的项目。
第三层面项目命中率很低,这意味着为有一个成功的第二层面项目,需要很大数目的第三层面备选项目从中挑选。
同样地,并非所有第二层面业务都会升入第一层面。
依据这种淘汰率,通观三个层面的平衡布局,形成一个更像漏斗而不是圆柱状的开发更新渠道。
1)平衡界定的标准是:平衡意味着有另一部增长发动机,一旦需要,随时启动。
通常在界定平衡时,须考虑一下几个方面的因素:2)产业演进的步伐:在演进飞快的产业里,第三层面可能仅两三年之遥,相对于现有业绩,在更新管道中有些什么更为重要;在演进缓慢的产业里,也许10年之内都见不到第二层面,对于它们来说,平衡也许意味着在第二、三层面只有数量少得多的有前途的项目。
3)不确定程度:与演进步伐有关的是产业中的不确定程度。
意想不到的环境变化可能威胁到核心业务,但也为各种机遇打开大门。
源于解控、整合和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将使竞争态势更为复杂,使得拥有业务创建的机遇愈加重要。
公司拥有的选择机会越多,其战略灵活性也就越大。
4)管理和财务能力:如果一家公司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管理时间用来创建业务,它的增长方案有可能成为一次失败的练习。
公司能够倾注在增长上的财务手段结合管理才能越大,它能够在二、三层面支持的项目就越多。
所有谋求快速增长的各公司都应当尽量充分发展,但同时也不能让增长项目削弱第一层面的业务。
5)股东期望值:如果一家公司的投资人愿意接受大起大落行情,它的平衡界定就能向后续层面倾斜,并且支持在二、三层面的投资。
三、如何奠定增长的基础1.争取增长的权利为了争取增长的权利,公司必须取得优异的经营业绩;售出所有令人困惑的和不良业务;并在投资人群体中树立信心,使他们相信,公司分散的资金和管理注意力被集中使用在增长项目上。
2.下定增长的决心首先要争取高层领导的承诺,然后要制定新的目标并去除组织上对增长的障碍。
3.创造出一个转折点1)当一个公司遭到围攻时,即需要赢得增长的权利,又需要树立增长的决心。
这时要实现增长走出困境时艰难的。
核心业务遭到围攻的各公司,应当首先考虑赢得增长的权利,即可以采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战略性业务出售以及其他加强业绩的措施,来扎实公司的核心业务,促使这类公司加强其竞争能力。
如果不能把在第一层面实现获利性置于优先地位,就不会有持续向增长项目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和稳定性。
2)当公司正在失去增长权利时,就一定要对你的核心业务很抓改善业绩的基础工作。
凡是不惜牺牲其核心业务来加强二、三层面的公司,显然不存在决心增长的问题。
要是公司不能在第一层面维持业绩,那么二、三层面的增长会随着资金告竭也容易受到伤害。
因此,这类公司的总裁们不需要放弃他们的增长决心,但一定要加倍努力使其核心业务保持健全。
即一定要兼顾好增长业绩举措同经营措施,确保有足够的资源全部用于保卫和拓展核心业务。
3)当公司即将出局时,公司已经赢得增长的权利,当务之急是要树立开始走向增长征途的决心。
公司完全不清楚未来的增长将来自何方,因为第一层面盈利正在日减,而在二、三层面又没有新的增长业务。
当前需要做的是,要像全力以赴抓经营业绩一样,全力以赴抓增长。
同时也应考虑到:要改变成规陋习,变革精神状态和团结全公司实现一项新的事业,这些几乎肯定需要在志向抱负上作重大的变革,要有一整套可以革除老脑筋的建立企业的主动精神。
四、寻求机遇可以通过“七种增长自由度”来开拓思路,寻求企业内部的增长机遇。
(如下图所示)。
1.第一自由度要考虑怎样才能向同样的顾客群增加同一产品组合的销售额:1)新的广告和促销手段能说服顾客增加他们购货的数量和频率吗?2)我们怎样才能通过顾客的每次采购增加他们的信任度和我们的份额?3)能否调价促进销量和净收入?4)能否对现有核心产品顾客交叉配售其他现有产品和服务?2.第二自由度是怎样才能通过向新顾客出售现有产品扩展营业额:1)新的广告和促销手段能抓住现有层次的新顾客吗?2)有没有可以吸引来采购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全新的顾客层次?3)怎样才能重新配置这些产品和服务来适应新的顾客层次?4)有没有我们能组成的伙伴和联营商家来增加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推销面?5)我们能不能组合这些产品和服务,并将其以吸引新顾客的方式出售?3.第三自由度是怎样才能通过向新顾客介绍新产品和服务实现增长:1)应如何扩充和缩减现有产品和服务来弥补我们市场覆盖面的不足?2)我们的现有产品和服务满足了顾客的哪些需求,而满足这一需求的理想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3)可以推出怎样全然不同的新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正在产生或者潜在的需要?4)有没有产品或产品线可以被收购或出让许可权来完善我们现有的销售范围?4.第四自由度是怎样才能通过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交付系统来扩大销售量:1)还需要开辟哪些新销售渠道(直销、电子渠道、新的分销商)?2)有没有现有产品的替补渠道?直销渠道现在是否可行?3)企业产品、服务交付系统能否被重整,以节省时间、成本和提高质量?5.第五自由度是怎样和在何地我们才能够扩大刭新地域:1)在现有地域内有没有增设送货点的机会?2)在现有全国业务的管区内确没有进入服务薄弱地区的机会?3)能否通过出口减少生产成本和提高质量优势?4)面向全球能否驱动规模经济?5)我们的商业模式可以在哪个新市场推广?6.第六自由度是通过收购和联合来改变产业结构,可取得多大增长?1)哪些受困的同行业者可以用合适的价格被收购,并能对此扭亏增盈?2)产业中哪一部分可以通过收购来加以整合?3)这样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或者其他优势?4)要不进行彻底收购,什么资产或者分支业务可以购买?7.第七自由度是在现有产业领域以外是否存在机遇?1)有没有垂直兼并创造竞争优势的机会?2)公司的生意技能可否用于其他产业?3)公司有没有独树一帜的资产可以用来创办新业务?4)公司可用哪些关系来进入新行业?5)有没有别的产业正在覆盖我们的业务?五、如何找准综合能力并利用他们来建立业务1.增长阶梯1)一次只上一级想要开发第三层面所选项目,使之成为核心利润驱动力,公司的管理人员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市场的不确定性,二是他们的技能、资产和关系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