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 真题分类解析 专题14 力学实验 Word版含解析
2013高考江苏物理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江苏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1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2. 如图所示,“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 、B 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 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的速度比B 的大(B)A 与B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C)悬挂A 、B 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D)悬挂A 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 的小3. 下列选项中的各41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41圆环间彼此绝缘. 坐标原点o 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4. 在输液时,药液有时会从针口流出体外,为了及(时C)发摇现,设计了一种报警装置,电路如图所示. M 是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接触到药液时其电阻M R 发生变化,导致S 两端电压U 增大, 装置发出警报,此时(A) M R 变大,且R 越大,U 增大越明显(B) M R 变大,且R 越小,U 增大越明显(C) M R 变小,且R 越大,U 增大越明显(D) M R 变小,且R越小,U增大越明显5. 水平面上,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两球质量相等. 碰撞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A)30% (B)50%(C)70% (D)90%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16 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6. 将一电荷量为+Q 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 a 、b 为电场中的两点,则(A)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B)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高(C)检验电荷-q 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大(D)将检验电荷-q 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7. 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 、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 、N 点,两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 空气阻力不计,则(A)B 的加速度比A 的大(B)B 的飞行时间比A 的长(C)B 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 在最高点的大(D)B 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 在落地时的大8.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源,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 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 能发光. 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A)向下滑动P(B)增大交流电源的电压(C)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D)减小电容器C 的电容9.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 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 点(图中未标出). 物块的质量为m,AB =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 点拉至A 点,拉力做的功为W. 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 经O 点到达B 点时速度为零.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上述过程中(A)物块在A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mga Wμ21- (B)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mga W μ23- (C)经O 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mga W μ-(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 题) 和选做题(第12 题) 两部分,共计42 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 (8 分)为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P 和电压U 的关系,小明测量小灯泡的电压U 和电流I,利用P =UI 得到电功率. 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规格为“3.0 V 1.8 W ”,电源为12 V 的电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1)准备使用的实物电路如题10-1 图所示. 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正确位置.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2)现有10Ω、20 Ω和50 Ω的定值电阻,电路中的电阻R1 应选⎽⎽⎽⎽⎽⎽⎽Ω的定值电阻.(3)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两端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导线,最后整理好器材.(4)小明处理数据后将P、2U描点在坐标纸上,并作出了一条直线,如题10-2 图所示. 请指出图象中不恰当的地方.11. (10 分)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 个小球. 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 与触头瞬间分开, 第1 个小球开始下落,M 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 个小球. 当第1 个小球撞击M 时,M 与触头分开,第2 个小球开始下落……. 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B)实验前应将M 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 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D)手动敲击M 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 =1. 980 m,10 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 =6. 5 s. 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2s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t∆,这导致实验误差. 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1 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 和T2. 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t∆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请推导说明.12.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B 两小题评分.A. 【选修3-3】(12 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C 和D 后再回到状态A. 其中,A→B 和C→D 为等温过程,B→C 和D→A 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B)B→C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C→D 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D)D→A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 (选填“A →B”、“B →C”、“C →D”或“D→A”). 若气体在A→B 过程中吸收63 kJ 的热量,在C→D 过程中放出38 kJ 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的功为⎽⎽⎽⎽⎽⎽⎽kJ.(3)若该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为1 mol,气体在A 状态时的体积为10 L,在B 状态时压强为A状态时的32. 求气体在B状态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123100.6-⨯=molNA,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 【选修3-4】(12 分)(1)如题12B-1 图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 Hz. 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1Hz,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A) 1 Hz (B) 3 Hz (C) 4 Hz (D) 5 Hz(2)如题12B-2 图所示,两艘飞船A、B 沿同一直线同向飞行,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v 接近光速c). 地面上测得它们相距为L,则A 测得两飞船间的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 当B 向A 发出一光信号,A 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3)题12B-3 图为单反照相机取景器的示意图, ABCDE为五棱镜的一个截面,AB⊥BC. 光线垂直AB 射入,分别在CD 和EA 上发生反射,且两次反射的入射角相等,最后光线垂直BC 射出.若两次反射都为全反射,则该五棱镜折射率的最小值是多少?(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C. 【选修3-5】(12 分)(1)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的⎽⎽⎽⎽⎽⎽⎽也相等.(题12C-1 图)(A)速度(B)动能(C)动量(D)总能量(2)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 )的能级图如题12C-1 图所示. 电子处在n=3 轨道上比处在n =5 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选填“近”或“远”). 当大量He+处在n =4 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条.(3)如题12C-2 图所示,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A和B的质量分别为80kg和100 kg,他们携手远离空间站,相对空间站的速度为0. 1 m/ s. A 将B向空间站方向轻推后,A 的速度变为0. 2 m/ s,求此时B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四、计算题:本题共3 小题,共计47 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 (15 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闭合线圈abcd,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 已知线圈的匝数N =100,边长ab =1. 0 m、bc =0. 5 m,电阻r =2Ω . 磁感应强度B 在0 ~1 s 内从零均匀变化到0. 2 T. 在1~5 s 内从0. 2 T 均匀变化到-0. 2 T,取垂直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求:(1)0. 5 s 时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 和感应电流的方向;(2)在1~5s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q;(3)在0~5s 内线圈产生的焦耳热Q.14. (16 分)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 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 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 1 和m 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重力加速度为g.(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3)本实验中,1m =0.5kg,2m =0.1kg,0.2μ=,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 =0.1 m,取g =10 2s m. 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 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15. (16 分)在科学研究中,可以通过施加适当的电场和磁场来实现对带电粒子运动的控制. 如题15-1 图所示的xOy 平面处于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电场强度E 和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作周期性变化的图象如题15-2 图所示. x 轴正方向为E 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为B 的正方向. 在坐标原点O 有一粒子P,其质量和电荷量分别为m 和+q. 不计重力. 在2τ=t 时刻释放P,它恰能沿一定轨道做往复运动. (1)求P 在磁场中运动时速度的大小0v ;(2)求0B 应满足的关系;(3)在0t (200τ〈〈t )时刻释放P,求P 速度为零时的坐标.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答案(江苏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1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答案:C解析:AB两个座椅具有相同的角速度.A:根据公式:v=ω•r,A的运动半径小,A的速度就小.故A错误;B:根据公式:a=ω2r,A的运动半径小,A的向心加速度就小,故B错误;C:A的向心加速度就小,A的向心力就小,A对缆绳的拉力就小,故C错误;D正确.点评:该题中,AB的角速度相等而半径不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属于简单题.3.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定性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要求学生在牢固的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能过灵活的分析问题.4.答案:C解析:S 两端电压U 增大,故传感器两端电压一定减小;当“有药液从针口流出体外”使传感器接触药液,R M 变小.假设R M 减小趋近于零,即等效电源内阻趋近到最小值,R 增大趋近无穷大即等效电源的内阻的阻值将趋近于最大值,从U-I 图象显然看出,图线的斜率变化最大,即电流变化范围最大,导致“S”上电压变化最明显.点评:此题利如果用传统的思维,即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由电源电动势E 、内阻r 、电阻R 及R M 得出S 上的电压表达式,再进行讨论.其实,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代数式,要讨论还得将式子进行一系列变形才能进行,显然非常麻烦,方法不可取;此题如果利用“等效思维”与“极限思维”便可一步到位,轻松突破.5.答案:A解析:设碰撞前白球的速度大小为2v ,由图看出,碰撞后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速度之间的夹角约为60°,设碰撞后两球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动量守恒得:水平方向有:m •2v=2mv ′cos30°,解得,v v 332='则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22232221)2(21mv v m v m E K ='•-=∆2)2(2131v m •=,即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31 . 点评:本题首先要根据照片的信息,知道两球速度大小近似相等,再由动量守恒求解碰撞前后速度大小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16 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6.答案:ABD解析:A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故A 正确;B :a 点所在的电场线从Q 出发到不带电的金属球终止,所以a 点的电势高于金属球的电势,而b 点所在处的电场线从金属球发出到无穷远,所以金属球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故B 正确;C :电势越高的地方,负电荷具有的电势能越小,即负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较b 点小,故C 错误;D :把电荷从电势能小的a 点移动到电势能大的b 点,电场力做负功.故D 正确. 点评:该题考查电场线的特点与电场力做功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7.答案:CD解析:AB 加速度都等于重力加速度,选项A 错误,由于二者上升高度相同,说明二者抛出时的竖直分量相同,飞行时间相等,选项B 错误;B 抛出时速度的水平分量大于A ,B 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 在最高点大,选项C 正确,B 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 在落地时的速度大,选项D 正确。
2013高考天津理综物理部分精彩试题与问题详解word解析汇报版
实用标准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天津卷)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B.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2.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
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捧”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忽略运动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
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bcabcdab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边长大于3.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动abMNMN边平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于。
第一次MNqbcMNQ进入行;第二次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边平行,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1qQ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则22>Q q=qA.Q22 11 >Q q>qB.Q22 11=Q q=qC.Q2112>q=Q qD.Q22 11.普通的交流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通常要通过电流互感器来连接,图中电流4IIcdab,为了使电,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少,工作时电流为互感器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多,工作时电流为cdab流表能正常工作,则IMNcdPQIab<、,A.接接cdabIcdPQIabMN>接接,、B.cdabIMNIabPQcd<接、C.,接cdabIIabPQcdMN>D.接接,、cdabFO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点。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I理综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理科综合(物理部分)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 与a 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答案:C解析:设物块受的滑动摩擦力为F f ,当拉力F 增大至等于滑动摩擦力时,物块才开始滑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f =ma ,则F =F f +ma ,C 项正确.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 1和F 2(F 2>0).由此可求出( )A .物块的质量B .斜面的倾角C .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 .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答案:C解析:设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m ,斜面的倾角为α.结合题意根据平衡条件得,F 1=mg sin α+F m ,F 2+F m =mg sin α,解得,F m =122F F -,mg sin α=122F F +,则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求,无法求得斜面的倾角和物块的质量,也无法求得物块对斜面的压力,C 项正确.1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 、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 (d >L )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
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
t =0时导线框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
下列v -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答案:D解析: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框进入磁场及离开磁场的过程受到安培力,从而做变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BIL =22B L vR=ma ,线框的速度减小,线框的加速度减小;线框完全进入到磁场中运动时,做匀速直线运动,D 项正确.17.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 ,磁场方向垂直于横截面.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以速率v 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
2013年高考物理真题汇编全解全析:专题十四 机械运动与机械波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四机械运动与机械波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34题) (1)如图,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物块构成弹簧振子,该物块是由a、b两个小物块粘在一起组成的.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左右振动,振幅为A0,周期为T0.当物块向右通过平衡位置时,a、b之间的粘胶脱开;以后小物块a振动的振幅和周期分别为A和T,则A________A0(填“>”、“<”或“=”), T________T0(填“>”、“<”或“=”).【解析】(1)当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a、b之间粘胶脱开,a、b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弹簧伸长,对物块有向左的拉力,物块a向右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少,物块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动能不变,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只有物块a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减小,故振幅减小.振动中振子的质量变小,振子的周期变小.2.(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21题) 在学校运动场上50 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 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缓慢行进10 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A.2 B.4C.6 D.8【解析】选 B.考虑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干涉.设该同学从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移动的距离为x,则两列波传到该同学所在位置的波程差Δs=(25 m+x)-(25 m-x)=2x,因为0≤x≤10 m,则0≤Δs≤20 m,又因波长λ=5 m,则Δs为λ整数倍的位置有5个,5个位置之间有4个间隔,所以人感觉到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4次,选项B正确.3.(2013·高考北京卷,15题)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振幅为4 cmB.这列波的周期为1 sC.此时x=4 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D.此时x=4 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解析】选D.由题图可得,这列波的振幅为2 cm,选项A错误;由题图得,波长λ=8 m,由T=λv得T=2 s,选项B错误;由波动与振动的关系得,此时x=4 m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且此质点正处在平衡位置,故加速度a=0,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4.(2013·高考天津卷,7题)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该直线上平衡位置相距9 m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该波的图象可能的是()【解析】选AC.根据y -t 图象可知,a 、b 两质点的距离为nλ+14λ或nλ+34λ,即nλ+14λ=9 m 或nλ+34λ=9 m(n =0,1,2,3,…)解得波长λ=364n +1 m 或λ=364n +3m.即该波的波长λ=36 m 、7.2 m 、4 m …或λ=12 m 、367 m 、3611m …选项A 、B 、C 、D 的波长分别为4 m 、8 m 、12 m 、16 m ,故选项A 、C 正确,选项B 、D 错误.5.(2013·高考重庆卷,11题)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 m ,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可能的波长为( )A .4 m 、6 m 和8 mB .6 m 、8 m 和12 mC .4 m 、6 m 和12 mD .4 m 、8 m 和12 m【解析】(1)根据题意,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可能情况有:①12λ=6 m ,λ=12 m ②λ=6 m ③32λ=6 m ,λ=4 m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1)C6.(2013·高考山东卷,37题) (1)如图甲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 、B 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x =0.1sin(20πt )m ,介质中P 点与A 、B 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 m 和5 m ,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横波分别沿AP 、BP 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①求简谐横波的波长.②P 点的振动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解析】(1)①设此简谐横波的波速为v ,波长为λ,周期为T ,由题意知T =0.1 s由波速公式v =λT代入数据得λ=1 m②加强答案:(1)①1 m ②加强7.(2013·高考江苏卷,12题)(1)如图所示的装置,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是4 Hz.现匀速转动把手,给弹簧振子以周期性的驱动力,测得弹簧振子振动达到稳定时的频率为1 Hz ,则把手转动的频率为( )A .1 HzB .3 HzC .4 HzD .5 Hz【解析】(1)根据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选项A 正确.答案:(1)A8.(2013·高考福建卷,16题)如图,t =0时刻,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向开始振动,振动周期为0.4 s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形成沿x 轴正、负两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6 s 时波形的图是( )【解析】选C.根据波动与振动的关系分析波的图象.根据波的传播的周期性,t =0.6 s 时的波形是波源振动112个周期形成的,此时波源在坐标原点从平衡位置向y 轴负方向振动,由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关系知选项C 正确.9.(2013·高考四川卷,5题)图1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1.25 s 时的波形图,已知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 s 起振,则图2所示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A .a <x <bB .b <x <cC .c <x <dD .d <x <e【解析】选D.由c 位置的质点比a 位置的晚0.5 s 起振可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由波的图象知,a 、c 相距半个波长,故T 2=0.5 s ,周期T =1 s ,故在t =1.25 s 内波沿传播方向传播的距离Δx =54λ.故t =0时的波形图和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如图所示.由题中y -t 图象知t =0,质点沿y 轴正方向振动,故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O 与a 之间或d 与e 之间.故选项D 正确,选项A 、B 、C 错误.。
2013年重庆高考物理试卷及解析word版
2013年重庆高考物理试卷及解析物理(共11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题1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
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 ,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 .GB .Gsin θC .Gcos θD .Gtan θ解析:对人,由整体法,据二力平衡知合力大小为G ,选A 。
2.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n 2b a n U 101023592++→+则a+b 可能是A .Kr Xe 933614054+ B .Kr Ba 923614156+C .Sr Ba 933814156+ D . 解析: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选D 。
3.如题3图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 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 、N 和Q 为轨迹上的三点,N 点离核最近,Q 点比M 点离核更远,则A .α粒子在M 点的速率比在Q 点的大B .三点中,α粒子在N 点的电势能最大C .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 点的电势比Q 点的低D .α粒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解析:重核带正电,周围电势为正,且离核越近电势越高,电势能与动能总和守恒,选B 。
4. 题4图1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θ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
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 随θ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题4图2中的A .①、②和③B .③、②和①C .②、③和①D .③、①和②解析:受力分析解得,压力θcos m N g =,加速度θin a gs =,重力加速度恒为g ,比值分别按余弦、正弦、常数函数规律变化,选B 。
5.如题5图所示,一段长方体形导电材料,左右两端面的边长都为a 和b ,内有带电量为q 的某种自由运动电荷。
2013北京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解析(word版)--含答案
2013北京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解析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考查选修3-3热学部分(固定题型):1,分子动理论(布朗运动是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热力学第一定律(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必须控制变量才能说其中一种方式跟内能的关系)难度:★(概念题) 14. 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 ,经折射后氛围两束单色光a 和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 光的折射率B .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C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D .a 光光子能量小于b 光光子能量 考查选修3-4光学部分(固定题型): 1,折射率的相关概念:视实h sin 1sin sin 0h C V C r i n =====λλ 2,电磁波的公式:λγλ==Tv3,光子的能量:γh E =难度:★(概念题)15. 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m s 。
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振幅是4cmB .这列波的周期为1sC .此时x=4m 处质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D .此时x=4m 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考查选修3-4机械振动、机械波(固定题型): 1,机械波公式:λγλ==Tv ,-kx =回F2,波的传播方向跟质点的振动方向间的关系 难度:★(概念题)16. 倾角为a 、质量为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
下列2-224x /my /cm P68O1012v αm M结论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aB .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sinaC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acosaD .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 )g 考查物理学思想(固定题型): 1,受力分析 2,整体隔离法难度:★★(概念+物理学思想)17. 如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 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1E ;若磁感应强度增为2B ,其他条件不变,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2E 。
2013高考陕西理综试题及物理解析word版
2013 全国系课标卷理科综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24 S 32 K39 Mn5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
每小题6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 W2-、X+B. X+、Y3+C. Y3+、Z2-D. X+、Z2-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2013高考 物理真题专业解析(全国卷)(出版原稿)汇总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卷(物理部分)(全国卷)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的是( )A.雨后出现彩虹B.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C.海市蜃楼现象D.日光照射在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答案:B思路分析:将题设的情景中的光现象与已有的物理模型相联系,明白各种光现象的产生机理,通过对比进行分析和推断.解题过程: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是衍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日光照射在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是薄膜干涉,故选B.规律总结:本题考查衍射现象、薄膜干涉、色散和全反射等知识点.备考时要注意这些非主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要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干涉和衍射花样.考点解剖:综合考查光的衍射现象,意在考查对光现象的理解能力.15.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B.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C.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内燃机成为单一的热源热机D.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使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形成“能源危机”答案:AB思路分析:根据热机的工作原理及能和转化和守恒律逐一分析和推断.解题过程: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在外界帮助下也可以将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即A对;空调机向外释放的热量等于从室内吸收的热量与压缩机做功之和,即B对;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不可能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即C错;总能量是守恒的,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使自然界中能量的品质降低了,即D错.规律总结:备考时要深刻理解热力学定律,热机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耗散等相关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应用相关结论进行分析时就能得心应手.考点解剖:本题考查热学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对热力学定律的理解能力.16.放射性元素(Rn22286)经α衰变变成钋(Po21884),半衰期约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Rn22286的矿石,其原因是( )A.目前地壳中的Rn22286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性元素的衰变B.在地球形成初期,地壳中的元素Rn22286的含量足够多C.当衰变产物Po21884积累到一定量以后,Po21884的增加会减慢Rn22286的衰变进程D.Rn22286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答案:A思路分析:先要善于挖掘材信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说明放射性元素若是地球形成初期含量足够多的话,漫长时间衰变后其含量不可能太多,因此推断是它是其它放射性元素衰变形成的中间产物.随后要结合放射性元素的性质和衰变规律进行分析和推断.解题过程:地壳中的Rn22286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即A对B错;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其自身的特性决定,与其所处的理化状态及环境因素无关,即CD错.规律总结:解答本题需要在深刻理解半衰期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将题材信息和原子核发的衰变特征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考点解剖:综合考查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对半衰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17.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相切于O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一长为2R的导体杆OA绕过O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转动,角速度为ω.t=0时,OA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若选取从O指向A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C思路分析:对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问题,结合题材在动态中分析棒的切割运动特性,再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分段考查.解题过程:设经时间t 导体棒转过了α=ωt 角,则导体棒的有效切割长度为l=2Rsin α,切割速度为V=ωRsin α由法拉第电感应定律知E=BlV=2B ωR 2sin 2ωt ,故选C .规律总结: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意在考查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关键是在变化中找有效切割长度和切割速度,运用规律进行求解,对于复杂问题还要分段考查棒的运动性质.考点解剖:综合考查电磁感应现象,意在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18.“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 2/kg 2,月球半径约为1.74×103km .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A .8.1×1010kg B .7.4×1013kg C .5.4×1019 kg D .7.4×1022kg 答案:D思路分析: 应用引力提供卫星的向心力为突破口,构建空间立体运动图景,通过中心天体与嫦娥一号的高度和周期间的关系进行估算.解题过程:嫦娥一号由地球对它的引力提供其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2224)()(T h R Mm h R m G π+=+得34)(22h R M GT +=π,代入数据得22104.7⨯≈M kg ,故选D .规律总结:本题求解的关键是构建卫星运动的空间立体图,俯视卫星的运动,根据已知参量运用相关规律进行分析和演算.考点解剖: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应用万有引力进行估算能力. 19.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为2s ,他们运动的V-t 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A .t=2s 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一定为40mB .t=4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 .两球从抛出至落地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 .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答案:BD思路分析:先通过V-t 图将物理图象与物理过程联系起来,再运用图像上的相关参量和特征物理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解题过程:由于两球的抛出点未知,即AC 错;由V-t 图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相应的位移,即4021102330=-=⨯⨯x m ,即B 对;由图知两球的初速都是V=30m/s ,故上升时间都是t=3s ,即D 对.规律总结: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结合题中的条件,从点、线、面、斜、截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考点解剖:综合考查运动学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对V-t 图像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20.如图,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若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此过程中,物块的( )A .动能损失了2mgHB .动能损失了mgHC .机械能损失了mgHD .机械能损失了21mgH答案:AC思路分析:先要通过对物块的受力分析和题给的运动加速度寻找阻力与重力间的关系,再通过能量转化的去向和守恒律进行分析和判断.解题过程:由于上升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由mg f mg =+θsin 知2mg f =,由动能定理得mgH fL mgH E k 2=+=∆,即A 对B 错;机械能的减少量在数值上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mgH fL W f ==,故C 对D 错.规律总结:本题考力学的基本规律,求解时要将过程分析和能量转化有机结合起来,灵活选用物理规律快速决策.考点解剖:综合考查匀变速运动过程中的受力问题和能量转化情况,意在考查对牛顿运动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能力.21.在学校运动场上50m 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m 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端点缓慢行进10m .在此过程中,他听到的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 )A .2B .4C .6D .8 答案:B思路分析:结合题材信息和干涉加强和减弱区的条件来分析和演算.解题过程:该同学在中点处到两波源的程差Δx 1=0,故中点处振动加强;向某一端点行进10m 时Δx 2=35-15=4λ,故该点处振动加强;由于程差是波长的4倍,因此在此过程中他听到的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4,即选B .规律总结:当两相干波源的振动步调相同时,到两波源的程差Δx 是波长整数倍处是加强区,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处是减弱区.备考时要对此规律深刻理解,并灵活变通.考点解剖:本题考查干涉现象,意在考查对干涉现象的理解及加强和减弱区的分析与推断能力.三、非选择题22.如图,E 为直流电源,G 为灵敏电流计,A 、B 为两个圆柱形电极,P 是木板,C 、D为两个探针,S为开关.现用上述实验器材进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⑴木板P上有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最上面的应该是纸;⑵用实线代表导线将实验器材正确连接.答案:⑴导电,⑵连线图如下.思路分析:先要弄清本实验中有两个电路通过电流场建立联系,才能用探针进行探测.要将形成的电流场通过探针找到等势点就决定了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的放置秩序.解题过程:确定基准点,然后用另一探针找与该点等势电势的点,因此最上面是导电纸.等势点是用灵灵敏电流计确定的,因此应接成两个电路,通过试触来判断.规律总结:本实验是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学习中要在熟练掌握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分析的基础上,巧妙记忆电场线分布图,才能在实验室中灵活选取基准点,快速移动找出等势点.考点解剖:本题考查描点法绘等势线,意在考查对依据等势点进行等势线描绘的能力.23.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称出物块Q 的质量m ;B 测量出轨道AB 的半径R 、BC 的长度L 和CC’的长度h ; C 将物块Q 在A 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 落地处标记其落D 点; D 重复步骤C ,共做10次;E 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 ⑴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①物块Q 到达B 点时的动能E KB = ; ②物块Q 到达C 点时的动能E kc = ;③在物块Q 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物块Q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 ; ④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⑵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步骤DE 的目的是 .②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 .(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答案:⑴①mgR ,②hmgS 42,③hmgS mgR 42-,④LhS LR42-;⑵①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②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或接缝B 处不平滑等).思路分析:先要通过题材情景分析物块的运动情况,通过运动过程的分析建立相关物理量与动摩擦因数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引起测量误差的各种可能情况,运用有关规律分析.解题过程:⑴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mgR E KB=,物块离开C 点后做平抛运动,在空中的飞时间满足21gt h =,于是初速是hgtS C SV 2==,故C 点时的动能hmgS CKC mV E 42212==;物块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动能的减少量,即hmgS f mgR W 42-=;又mgL W f μ=,联立前面的结论可得LhS L R 42-=μ. ⑵重复操作多次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摩擦因数偏大说明物块的动能损失较多,引起动能损失的因素很多,如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或接缝B 处不平滑等.规律总结:该实验的综合性强,解答的关键在于分析物块的运动过程,抓住物体在每一阶段所满足的规律.考点解剖:本题考查实验能力,意在考查综合设计的实验能力.24.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 .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 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铁轨的长度为25.0m ,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 ,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①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 ②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①V=37.5m/s;②a=1.35m/s 2思路分析:通过阅读题材和两列火车的运动信息,推断火车的运动规律,再建立相关物理量与已知信息间的关系,最后运用有关规律作答.解题过程:①设连续两次撞击轨的时间间隔为Δt ,每根铁轨的长度为l ,则客车的速度为tlV ∆=,代入11610-=∆t s 和l=25m 得V=37.5m/s .②设货车从开始运动t=20.0s 内客车行驶了s 1,货车行驶了s 2,货车的加速度为a ,由运动学规律知Vt s =1,212at s =,又由题给条件知163021⨯=-s s ,代入数据得a=1.35m/s 2.规律总结:解题时要结合题材信息推断两车的运动性质,写出相关的运动学方程,找出空间和时间的关系,联立解题.考点解剖:本题是变相的追击相遇问题,意在考查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演算能力. 25.一电荷量为q (q>0)、质量为m 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的作用下,在t=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场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不计重力.求在t=0到t=T 的时间间隔内①粒子位移的大小和方向②粒子沿初始电场反方向运动的时间答案:①mqT E S 1620=,位移的方向与初始电场的方向相同;②4T t =∆思路分析:先要结合图象分析电场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推断物体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随后用V-t 图像中的特征物理量来进行分析和演算.解题过程:①由于电场在每段时间内恒定不变,故粒子做匀变速运动.设带电粒子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个4T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a 1、a 2、a 3、a 4,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qE a 01=、mqE a 022-=、mq E a 023=、mqE a 04-=,由此可得粒子运动的V-t 图像如下图所示.又由于V-t 图像中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表相应的位移,由图知4T 到43T 时段内的总位移为零,故t=0到t=T 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为41212T V S ⋅⨯=,且方向与初始电场的方向相同,又11T a V ⋅=,于是mqT E S 1620=.②由V-t 图像知曲线与t 轴的交点处速度换向,即粒子在3T t =到5T t =时段内粒子沿初始电场反方向运动,对应的时长为48385T TTt =-=∆. 规律总结:要结合电场的变化特性,将它转化成为熟知的V-t 图像.备考中要举一反三,将新颖题材转化为熟知的现象和习惯的处理方法可在考场中赢得时间的主动权.考点解剖: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交变场中的运动,意在考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6.如图,虚线OL 与y 轴的夹角θ=600,在此角范围内有垂直于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0)的粒子从左侧平行于x 轴射入磁场,入射点为M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粒子离开磁场后的运动轨迹与x 轴交于p 点(图中未画出)且op —=R .不计重力.求M 点到O 点的距离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答案:当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心角α=300时Rh )1(33-=,当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心角α=900时Rh )1(33+=当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心角α=300时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qBm Tt 612π==,当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心角α=900时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qBmT t 24π==.思路分析:解答时要在认真阅读题材的基础上绘制出粒子运动的草图,分段考查粒子的运动性质,写出相关的物理规律,然后作对应坐标轴的垂线,通过几何关系建立相关参量的联系来求解.解题过程:结合题意带电粒子以C 点为圆心在有界磁场中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从A 点离开磁场后沿切线方向P 点运动,若设AC 与y 轴的夹角为α,AP 与x 轴的夹角为β,则由粒子所受的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知Rv m qVB 2=,又VRT π2=,故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m T π2=.过A 点作x 轴和y 轴的垂线,垂足为B 和D ,由几何关系知αsin R AD =,θcot AD OD =,βcot OD PB =,又α=β,PB AD OP +=,整理以上各式可得1cos sin 31=+αα,于是得α=300或α=900若设M 点到O 点的距离为h ,则有OC R h -=,又OD R OC -=αcos ,θcot AD OD =,故)30cos(032+-=αR R h ,于是当α=300时得Rh )1(33-=,当α=900时得Rh )1(33+=当α=300时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qBmT t 612π==,当α=900时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mT t π==.规律总结:本题设问新颖,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有很好地选拔性.备考时要多注意圆心的确定、运动时间的确定、轨迹的描绘,以及临界和极值问题,通过深入有效地备考,达到处变不惊,灵活应对,快速决策之目的.考点解剖:综合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意在考查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答案与解析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3.(6分)(2014•鼓楼区校级模拟)放射性元素氡()经α衰变成为钋,半衰期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矿石,其原因是()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元素的衰变的含量足够高当衰变产物积累到一定量以后,的增加会减慢.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经,半衰期为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比较短,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的矿石,主要来自其它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故4.(6分)(2015春•青阳县校级月考)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相切于O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一长为2R的导体杆OA绕过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ω,t=0时,OA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若选取从O指向A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D 分析大小变化即可做出选择.5.(6分)(2014秋•浦东新区校级期中)“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2236.(6分)(2015•上海模拟)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2s,它们运动的图象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时,甲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的位移为7.(6分)(2014春•鞍山期末)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此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损失了=maf=f8.(6分)(2014•徐汇区二模)在学校运动场上50m直跑道的两端,分别安装了由同一信号发生器带动的两个相同的扬声器.两个扬声器连续发出波长为5m的声波.一同学从该跑道的中点出发,向某一段点缓慢行进10m.在此过程中,他听到扬声器声音由强变弱的次数为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72分)9.(6分)(2015春•吉林校级期末)如图所示,E为直流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圆柱形电极,P是木板,C、D为两个探针,S为开关.现用上述实验器材进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1)木板P上有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最上面的应该是导电纸;(2)用实线代表导线将实验器材正确连接.10.(12分)(2015•资阳模拟)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 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 kB=mgR;(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 kC=;(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回答下列问题:(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通过多次实验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ⅱ)已知实验测得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接缝B处不平滑.(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gtmv;mv mvmgL=)))11.(15分)(2015•孝感模拟)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轨道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1)客车运行的速度大小;(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12.(19分)(2014秋•滕州市校级期中)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的作用下,在t=0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场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不计重力,求在t=0到t=T的时间间隔内.(1)粒子位移的大小和方向;(2)粒子沿初始电场反方向运动的时间.、~、~、)所示,其中时的位移为,t=t=内沿初始电场反方向运动,.和方向沿初始电场正方向;~、~、~、则有、=t=13.(20分)如图所示,虚线OL与y轴的夹角为θ=60°,在此角范围内有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左侧平行于x轴射入磁场,入射点为M.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粒子离开磁场后的运动轨迹与x轴交于P点(图中未画出),且=R.不计重力.求M点到O点的距离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时,运动的轨迹如图,则)点的距离)或.。
【VIP专享】2013高考山东理综物理部分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山东卷)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伽利略开始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作用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5、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3:A.44:B. 3C. 1:2D. 2:116、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和光滑斜面bc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 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m(M>m)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等,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
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A、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重力对M做的功等于M动能的增加C、轻绳对m做的功等于m机械能的增加D、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A17、如图甲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匀强磁场,为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为10A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50πrad/sC、0.01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D、0.02s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18、将一段导线绕成图甲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固定在水平面(纸面)内。
回路的ab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Ⅰ中。
回路的圆环区域风有垂直纸面的磁场Ⅱ。
2013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套)含答案解析
2013年全国高考题(大纲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 .通过一个狭缝观察日光灯可看到彩色条纹C .海市蜃楼现象D .日光照射在肥皂泡上出现彩色条纹15.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B .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C .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内燃机成为单一热源的热机D .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将使自然界得能量不断减少,形成能源危机16.放射性元素氡(22286Rn )经α衰变成为钋21884Po ,半衰期为3.8天;但勘测表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后,目前地壳中仍存在天然的含有放射性元素22286Rn 的矿石,其原因是( )A .目前地壳中的22286Rn 主要来自于其它放射元素的衰变B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壳中元素22286Rn 的含量足够高 C .当衰变产物21884Po 积累到一定量以后,21884Po 的增加会减慢22286Rn 的衰变进程D .22286Rn 主要存在于地球深处的矿石中,温度和压力改变了它的半衰期17.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R 的圆相切于O 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
一长为2R 的导体杆OA 绕过O 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ω,t =0时,OA 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
若选取从O 指向A 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8.“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
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11 N •m 2/kg2,月球的半径为1.74×103km 。
2013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3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考点】4D:开普勒定律.【专题】529: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专题.【分析】熟记理解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解答】解:A、第一定律的内容为:所有行星分别沿不同大小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太阳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故A错误;B、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行星在此椭圆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故B错误;C、若行星的公转周期为T,则常量K与行星无关,与中心体有关,故C正确;D、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是对同一个行星而言,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正确理解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分)如图所示,“旋转秋千”中的两个座椅A、B质量相等,通过相同长度的缆绳悬挂在旋转圆盘上,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旋转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速度比B的大B.A与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C.悬挂A、B的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D.悬挂A的缆绳所受的拉力比悬挂B的小【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48: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4A:向心力.【专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19: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AB两个座椅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分别代入速度、加速度、向心力的表达式,即可求解.【解答】解:A、A、B的角速度相等,根据公式:v=ω•r,A的运动半径小,A的速度就小。
2013年高考物理试题汇总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I )14.【答案】C【解析】伽利略对一个简单的加速度运动有两种猜测:一是物体的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另一个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他比较倾向后者,然后从数学上推理得出,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则其位移将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初速度为零时)。
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验证自己的后一个想法。
正确选项C 15.【答案】B【解析】由b 处的合场强为零可知圆盘在此处产生的场强与点电荷q 在此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
d 与b关于圆盘对称,因此圆盘在d 处产生的场强与在b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2221093d qq q E kkk R R R =+=。
正确选项B 16.【答案】D【解析】第一个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002d mg d qEd ⎛⎫+-=- ⎪⎝⎭;电容器保持与电源相连并且板间距减为原来的23时,场强将由E 变为23E ,设粒子在距上极板x 的位置返回,则在此处时速度为零,由动能定理可知: 20023d mg x q E x ⎛⎫⎛⎫+-=- ⎪ ⎪⎝⎭⎝⎭。
两式联立可得25x d =。
正确选项D 17.【答案】A【解析】在导体棒MN 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由于其连入电路部分长度随时间线性增加,从而其电动势随时间线性增加。
又由电阻定律可知,构成回路的三角形周长随时间线性增加,则其总电阻随时间线性增加。
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应恒定不变。
正确选项A 18.【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其运动轨迹所对的圆心角NCM 也为60。
在三角形OHM 中,1cos 2HOM ∠=,所以用HOM 为60。
由角边角定理可知,三角形OMN 与三角形CMN 全等,即圆周运动半径与磁场区域圆半径相等。
由2vqvB m R =可知qBR v m=。
正确选项B 19.【答案】BC【解析】1t 时刻之前,b 在a 的后面,而在此时间b 追上a ,A 错。
高考物理真题(2013)专题解析--力学实验
十四力学实验1.(2013高考浙江理综第21题)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
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v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图中(填选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1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1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答案:(1) ○1 2.10cm,或② 2.40cm。
(2)1.13m/s,1.25m/s。
小于(3)C解析:(1)选择纸带○1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10cm,选择纸带②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40cm。
(2)选择纸带○1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4.52cm,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4.52 20.02⨯×10-2m/s=1.13m/s。
选择纸带②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5.00cm。
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5.00 20.02⨯×10-2m/s=1.25m/s。
(3)分析纸带上的点距离可以看出,纸带○1做匀加速运动,纸带②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所以带○1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选项C正确。
2.(18分)(1)(2013高考福建理综第19(1)题)(6分)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甲):①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填选项前字母)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②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13年高考真题 物理解析 分类汇编 共68页
2013年高考真题物理解析分类汇编目录2013年高考真题物理解析分类汇编 (1)专题一、直线运动 (2)专题二、相互作用 (5)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 (9)专题四、曲线运动 (15)专题五、万有引力与航天 (19)专题六、功和功率 (24)专题七、机械能 (28)专题八、静电场 (32)专题九、恒定电流 (38)专题十、磁场 (40)专题十一、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43)专题十二、电磁感应 (50)专题十三、交变电流 (55)专题十四、力学实验 (57)专题十五、力学创新实验 (63)专题十六、电学实验 (66)专题十七、电学创新实验 (73)专题一、直线运动1.(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19题)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形式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一时间(x-t )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 1,a 车追上b 车B.在时刻t 2,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不a 车大答案:BC解析:在时刻t 1,b 车追上a 车,选项A 错误。
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时刻t 2,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 正确。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选项C 正确D 错误。
2.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1第14题)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答案:C解析:根据表中的数据,第一列与第三列数据存在比例关系,第一列数据是第二列数据的二次方,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选项C 正确。
2013高考四川理综物理部分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推荐下载
3.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形式可知 A.折射现象的出现表明光是纵波 B.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 C.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 D.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csc581”运行的行星“Gl-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 星的温度在 0℃到 40℃之间,质量是地球的 6 倍,直径是地球的 1.5 倍、公转周期为 13 个地球日。 “Glicsc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 0.31 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 匀速圆周运动,则
A. a x b B. b x c C. c x d D. d x e
6.甲、乙两物体在 t=0 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 x 轴运动,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则
A.甲、乙在 t=0s 到 t=1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乙在 t=0 到 t=7s 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 t=0 到 t=4s 之间做往复运动 D.甲、乙在 t=6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2 B.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 2 倍
3
13
C.该行星与“Glicsc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
倍
365
D.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 5.图 1 是一列简谐横波在 t=1.25s 时的波形图,已知 C 位置的质点比 a 位置的晚 0.5s 起振。则图 2 所示 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可能位于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四川卷)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招生物理试题汇编--力学实验
1【2013上海高考】.(8分)如图,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光电门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底板上的标尺可以测得水平位移。
保持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 =0.420m 不变。
改变小球在斜槽导轨上下滑的起始位置,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飞行时间t 和水平位移d ,记录在表中。
(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h 一定时,小球水平位移d 与其初速度v 0成____关系,与____无关。
v 0(m/s) 0.741 1.034 1.3181.584 t (ms) 292.7 293.0 292.8 292.9 d (cm)21.730.338.646.4(2)一位同学计算出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220.420=289.8ms 10h t g ⨯==理发现理论值与测量值之差约为3ms 。
经检查,实验及测量无误,其原因是____。
(3)另一位同学分析并纠正了上述偏差后,另做了这个实验,竞发现测量值t ′依然大于自己得到的理论值t '理,但二者之差在3-7ms 之间,且初速度越大差值越小。
对实验装置的安装进行检查,确认斜槽槽口与底座均水平,则导致偏差的原因是____。
1答案.(1)正比 飞行时间t(2)计算时重力加速度取值(10m/s 2)大于实际值(3)小球直径过大、小球飞过光电门需要时间(或光电门安装在斜槽端口的内侧了)2(2013北京高考).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思考和分析。
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
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
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
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
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是x 1,x 2,x 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E 1,△E 2,△E 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 .x 2- x 1= x 3- x 2,, △E 1=△E 2=△E 3B .x 2- x 1>x 3- x 2,, △E 1=△E 2=△E 3C .x 2- x 1>x 3- x 2,, △E 1<△E 2<△E 3D .x 2- x 1< x 3- x 2,, △E 1<△E 2<△E 3 答案:B解析: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故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3次实验中小球到达1、2、3挡板处时的机械能都是相等的,都等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机械能,故以离开水平桌面时为初始位置则有每一次机械能的变化量,而离开桌面前的机械能变化量(机械能的损失量)也都相同,所以选项被排除;2、竖直方向上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速度越来越大,通过相同的竖直高度所用时间越来斜槽轨道 光电门传感器小球 碰撞传感器越短;而水平方向上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速度不变,故通过相同高度的过程中的水平位移越来越小。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理综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理科综合(物理部分)14.如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物体具有惯性B .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 .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答案:C解析:从表中的数据只可能看出,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仅根据表中的数据无法判断其他选项的正误。
15.如图,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a 、b 、d 三个点,a 和b 、b 和c 、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R ,在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 >0)的固定点电荷。
已知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 .23q kR B .2109q k R C .2Q q k R + D .299Q qk R+ 答案:B解析:b 点电场强度为0,说明a 处的电荷在b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与圆盘上的电荷在b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即二者产生电场强度的大小均为2kqE R =,又因为在a 点的电荷为正电荷,它在b 点产生的电场,方向向右,圆盘上的电荷在b 点产生的电场,方向向左,根据对称性,圆盘上的电荷在d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12kqE R =,方向向右,a 处的电荷在d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2239kq kqE R R==(),故d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E =E 1+E 2=2109kqR 。
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 ,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小孔正上方2d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四、力学实验1.(2013高考浙江理综第21题)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
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v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图中(填选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1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1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答案:(1) ○1 2.10cm,或② 2.40cm。
(2)1.13m/s,1.25m/s。
小于(3)C解析:(1)选择纸带○1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10cm,选择纸带②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40cm。
(2)选择纸带○1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4.52cm,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4.52 20.02⨯×10-2m/s=1.13m/s。
选择纸带②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5.00cm。
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5.00 20.02⨯×10-2m/s=1.25m/s。
(3)分析纸带上的点距离可以看出,纸带○1做匀加速运动,纸带②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所以带○1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选项C正确。
2.(18分)(1)(2013高考福建理综第19(1)题)(6分)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甲):①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填选项前字母)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②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①C②0.653解析: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要去掉细线另一端的钩码。
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选项AB错误。
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选项C正确。
②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18.59-5.5320.10⨯×10-2m/s=0.653m/s。
3.(13分)(1)(2013高考山东理综第21(1)题)图甲为一游标卡尺的结构示意图,当测量一钢笔帽的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的__________(填“A”“B”或“C”)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该钢笔帽的内径为________mm。
答案:A 11.30解析:测量内径应该用游标卡尺的A ,测量外径应该用游标卡尺的B ,测量深度应该用游标卡尺的C 。
该钢笔帽的内径为11mm+0.5×6mm=11.30mm 。
4(2013高考四川理综第8题)(2)(11分)如图1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 与F 、m 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①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和托盘,通过调节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___运动。
②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2所示的纸带。
纸带上O 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s 的相邻计数点A 、B 、C 、D 、E 、F 、G 。
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N ,小车的质量为0.2kg.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 和小车动能的变化△E k ,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少小数点后第四位)。
0——B O —CO —DO —EO —FW/J0.0432 0.0572 0.0734 0.0915k E /J 0.0430 0.0570 0.0734 0.0907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E k ,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③实验前已测得托盘的质量7.7×10-3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_________kg(g 取9.8m/s 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2)①匀速直线 ②0.1115 0.1105 ③0.015解析:在O —F 过程中,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F ·OF=0.2×0.5575J=0.1115J 。
打F 点时速度v=66.77-45.7520.1⨯×10-2m/s,小车动能的变化△E k=12mv2=12×0.2×(66.77-45.7520.1⨯×10-2)2J= 0.1105J。
根据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N,小车的质量为0.2kg可知,小车质量不是远大于托盘和砝码质量之和.由mg-F=ma,F=Ma可得m=MFMg F-=0.02273kg,即托盘和砝码质量之和为0.02222kg,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m=0.02273kg-7.7×10-3kg=0.015kg。
5.(8分) (2013高考上海物理第28题)如图,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光电门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底板上的标尺可以测得水平位移。
保持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0.420m不变。
改变小球在斜槽导轨上下滑的起始位置,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飞行时间t和水平位移d,记录在表中。
(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h一定时,小球水平位移d与其初速度v0成____关系,与____无关。
v0(m/s) 0.741 1.034 1.318 1.584t(ms) 292.7 293.0 292.8 292.9d(cm) 21.7 30.3 38.6 46.4(2)一位同学计算出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220.420=289.8ms10htg⨯==理,发现理论值与测量值之差约为3ms。
经检查,实验及测量无误,其原因是____。
(3)另一位同学分析并纠正了上述偏差后,另做了这个实验,竞发现测量值t′依然大于自己得到的理论值t'理,但二者之差在3-7ms之间,且初速度越大差值越小。
对实验装置的安装进行检查,确认斜槽槽口与底座均水平,则导致偏差的原因是____。
答案:(1)正比 h(2)g取值10m/s2偏大(3)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较大,小球飞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作用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h一定时,小球水平位移d与其初速度v0成正比关系,与h无关。
(2)计算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220.420=289.8ms 10h t g ⨯==理中,g 不能取值10m/s 2,应该取值g=9.8m/s ,这样计算出的t=292.8ms 。
(3)导致偏差的原因是: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 较大,小球飞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作用6。
(2013高考江苏物理第11题)(10分)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 ,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
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 ,M 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 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
当第1个小球撞击M 时,M 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
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
(A )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B )实验前应将M 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C )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 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D )手动敲击M 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m ,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s 。
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
(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t 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t ,这导致实验误差。
为此,他分别取高度1H 和2H ,测量n 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1T 和2T 。
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t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请推导说明。
.答案: (1)BD (2)9. 4(3)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 (4)由2111()2T H g t n =-和2221()2TH g t n=- 可得22122122()()n H H g T T -=-,因此可以消去△t 的影响. 解析:电路中的电源可以选用直流电源,选项A 错误。
实验前应将M 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选项B 正确。
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 的竖直距离减去小球直径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选项C 错误。
手动敲击M 的同时,电磁铁断电,小球开始自由落体运动,按下秒表开始计时,选项D 正确。
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s,单个小球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0.65s。
由H=12gt2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22Ht=9.4m/s2。
7(2013高考天津理综物理第9题)(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甲、m乙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m甲 m乙μ甲μ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①AD ②远小于③小于大于解析:①在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选项A正确。
木块下滑是受到重力、支持力、细线拉力和摩擦力,要使细线拉力等于木块的合力,需要使木板倾斜,木块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