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化批判维度及当代价值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当代意义
复杂 、 影 响范 围也更加 广阔。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和认识 全球化 背景 下人 的 “ 异 化”现象 , 保持清醒 的头脑 , 通过 完善相 关法律 法规去 克服这 些异化 带来的 负面影响。
【 关键词 】 《 1 8 4 4 年经济 学哲 学手稿 》 ; 当代 意义 ; 异化 ; 全球化
马 克 思在 《 1 8 4 4 年 经济 学 哲 学手 稿 》( 以下 简称 《 手稿 》 )中 对 国民经 济 学 的批 判 实 际上 为 以后 的经 济 和 哲学 研究 作 了一 次 重 要 的思 想整 理 。其 中 “ 异化劳 动 ”范畴是 一个 重大理 论创 新 。 这个日 寸 候 的马 克思 只是 刚 刚接触 经济 学 , 对经 济学 的批 判仍 然 在 国 民经 济学 的范 畴框 架 内 , 而 没有 形成像 《 资本 论 》那样 丰 富的 理论体 系。但是, 异化劳动思想使他以特有的逻辑重新审视资本主 义 社会 。实际 上 ,“ 异 化劳 动 ”理论标 志 着历 史唯 物主 义的 初步 形 成, 并为揭 示 “ 剩 余价 值 ”打 下 了理 论基 础 。如果 我们对 比 马克 思 早 期和 成 熟期 的著 作就 会发 现 , 异化 劳动 的分 析实 际上 包含 了对 社 会 经 济 形态 及 其 内在 矛 盾的 分 析 , 包 含 生产 力 与 生产 关 系 、 经 济 基 础 与 上层 建筑 等 。在资 本 主义 生产 方式 下 , 工人不 但 生产 了与 自己 没 有 直 接关 系 的产 品 而且 生 产 出与 自 己相 异 并且 直接 冲 突 的社 会 关系, 在这 样 的社 会中 人和 人的 关 系是相 互冲 突 的 。可 见 “ 人 的发 展 和解 放 , , _ 一 直是 马克 思关 注的焦 点 。 在 当今经 济全 球化 的背景 下 , “ 异 化 ”并 没 有 消失 反 而 在 更 广 更深 的 层 次 影 响着 我 们 。正 如 威 廉・ 格雷 德在 《 资 本主义 全球 化的疯 狂逻辑 》中所说 的那样 : “ 激 发 马 克思 在 1 9 世 纪对 资本 主义 进行 见解 独创 的 批判 的基 本条件 仍然 存在, 甚至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 。如何看待发展中出现的异化问题 , 如 何在 发展 经济 和 保障人 自由全 面发 展 、 保 护 资源环 境 中寻 找平 衡 点, 就成 为我 们不 能回避 的问题 。 当 今世 界全 球化 日益 使得 世界 变 成一 个 “ 整体世 界 ” 。新 技 术 的不 断 涌现 使 得资 本 获 得了 更大 的 流 动性 。在 经 济高 度 发达 的 当 代, 人 们 并没 有 摆脱 资 本 的统 治 , 资 本为 了追逐 利润 不 断 向低 工 资 地 区 流动 。而 “ 残 酷的 事 实是 : 一 些 社会 被 工业 化 颠 覆 , 自 由运 转 的 商 业 复活 了 l 9 世 纪 公 民感 到触 目惊心 的 残 忍暴 行 , 政 治与 商业 卑 鄙 地 把人 当 作纯 粹 的 商品 ” 。全球 化 在给 不 发 达地 区带 去 资本 、 技术、 工 作机 会 的 同时 , 加 剧 了资 本 家和 工人 , 工人 和 工人 , 本 国 工 人 和 其他 国家 工人 间 的 矛盾 。马 克 思在 《 手稿 》 中所 描 绘的 死 的 资 本 统 治着 活 人的 现 象在 今 天并 没 有减 弱 反而 在 全球 化 浪潮 下将 更 多期 待发 展 的国 家卷 了进 去 。“ 经济 革命 ”使得 “ 一度 禁止 的 野 蛮 得 以复 兴 ” ,“ 强 者对 弱 者 的剥 削 再度 兴 起 ” 。也 就 是说 , 在 资本 主 义全 球 化的 当代 , 劳动 异化 的现 象不 但存 在 , 而且 形 式更加 复杂 、 影 响范 围也 更加广 阔 。 在 《 资本 主 义 全球 化 的疯 狂逻 辑 》一书 的 第四 部分 , 威廉 ・ 格 雷 德列 举 了全 球化 背景 下的 社会 问题 , 从 中我们 可 以总 结出 当代 工 人 劳动异 化 的一些 具体表 现 :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剖析
劳动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能得到一部分工资,也就是 说生产和再生产这样一种特殊商品所必要的社会劳动 时间,来决定工资的额度。因此,国民经济学是自相矛 盾的,是包含着内在矛盾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 站在“劳动”的立场上,而这个“劳动”不是自然的一般 的劳动,而是自相矛盾的“异化劳动”。
2. 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马克思揭示了国民经济学的基本矛盾,阐述了四 个规定: 首先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 系,又叫物的异化。劳动产品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但 是这些产品作为积累起来的劳动反过来支配并且控制 活的劳动,即资本支配劳动指积累起来的劳动支配活 的劳动。那何为资本? 资本是积累起来的矛盾劳动者就是积累起来的劳动支配活的劳动。其次,是 自我异化,自 我 异 化 事 实 上 是 劳 动 活 动 本 身 的 异 化。 除此之外,是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关系。劳动创造 人,劳动是作为人的类本质的,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强调,在国民经济学以之作为前提条件下,劳动 是人的类本质,人的生活本身,但是,在劳动异化的前 提下,自由的有意识地生活本身变成了维持生活的手 段。最后,是人同人之间的异化关系。人对自身的关 系总是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因此,人的异 化也只有通过人同人的异化来表现出来,也就是马克 思后来所提出的阶级斗争。 3. 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进行批判,首先意味着国民 经济学的前提并不是自然的、永恒的劳动,而是异化劳 动。其次,国民经济学的活动领域和范围是异化劳动 的范围。马克思认为国民经济学把握了私有财产的主 体的本质,这意味着从货币主义到国民经济学体系之 间有一个变革,这个变革被恩格斯看作是类似于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一场变革,也就是说对货币主义而言, 他们对财富的理解,只是一般的财富和抽象的财富,而 对于人来说,是外在的财富。到了亚当斯密这里,国民 经济学有了一个变革,不再理解为人的外在的本质,而 是把握了财富的主体的本质。 ( 三) 以“异 化 劳 动 的 扬 弃”为 核 心 的 共 产 主 义
马克思早期的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 粗 陋的 共产 主 义” 并 没 有 真正 理 解 私 有 制
的本质 , 而是 一种历 史 的倒退
马 克思 在《 手稿 》 中首先批 判 了粗 陋的共 产主义 思想, 因为粗 陋共产 主义 者“ 不 仅没 有超越 私有 财产 的水平 , 甚 至 从 来 没 有 达 到 私 有 财 产 的水 平  ̄ [ 1 1 7 9 。 粗 陋 的共产 主义 猛烈地 批判 资本 主义社 会 中的种 种 将 人异 化为 物的 丑 陋现 象 ( 这 是 历史 的进 步 ) , 但 是
一粗陋的共产主义并没有真正理解私有制的本质而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马克思在手稿中首先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思想因为粗陋共产主义者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179粗陋的共产主义猛烈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将人异化为物的丑陋现象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他们没有抓住资本主义的本质即私有财产
主 义 建设 仍 然 具有 重要 的 当代 价 值 。
【 关键词】 《 1 8 4 4 年 经 济 学 哲 学手 稿 》 ; 共产 主义; 异化的复归 ; 私 有 财产 ; 人的本质的确证 ; 当代 价 值
【 中 图 分 类 号 】 A8 1 1 【 文 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4 3 2 6 ( 2 0 1 5 ) O 2 ~。 O 4 8 —0 4
生存 。因此 , 未 来 的社 会 发展应该 是 : 人类 史就 是人
的本 质得 到不 断确证 的历 史 。虽然 此时 的马克 思仍 有 费尔 巴哈人本 学 的痕 迹 , 但是《 手稿 》 中 的共 产 主 义 思想对 建设社 会 主义仍 有重 要 的现实指 导 意义 。
一
的直 接 的 占有 ” 看 成是人的“ 生 活 和 存 在 的惟 一 目 的” n 。 ; 将工 人 这 个 规 定 推 广 到 一 切 人 身 上 ; 这 并 没有 从根 本上 否定 私有 财产 的存 在 , “ 私 有财 产 的关 系仍 然 是共 同体 同 实 物 世 界 的关 系 ,  ̄ [ 1 3 7 9 。所 以 马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批判维度及其当代意义
法 国人 的先 例 , 括 为 ‘ 民社 会 ’ 而 对 市 民社 会 概 市 , 的解剖应 该 到政治 经 济学 中去 寻求 。 _ ( ’ ” 2 其关 键 I 有 两点 : 一是 “ 民社 会 ” 得 了最 为根 本 的 理论 意 市 获
义, 即国家 和法 的本 质性 被导 回到市 民社会 之 中 ; 二 是 出现 了解 剖“ 民社会 ” 市 的必 要 性 , 而经 济 学 的重
和 法哲学 的批判 , 正像 他在 《 治经 济学 批 判》 言 政 序 所 言 :我 学 的专 业 本来 是 法律 , 我 只是 把 它 排在 “ 但 哲 学和历 史之 次 当作 辅助 学科来 研究 。14 82—14 83 年 间 , 为 《 茵报 》 编 辑 , 一 次 遇 到 要 对 所 我作 莱 的 第 谓 物质利 益发 表意见 的难 事 。… …为 了解决 使我 苦
限, 正如著名 学者 吴 晓 明教 授所 言 : 正是 马克 思 的 “
批判 性 的分析 , 这部 著作 的导言 曾发 表在 14 84年 巴
黎 出版 的《 法 年 鉴》 。我 的研 究 得 出这 样 一 个 德 上 结 果 : 的关 系正像 国家 的形式 一样 , 法 既不 能从它 们 本 身来理 解 , 不 能从 所 谓 人类 精 神 的一般 发 展 来 也
经济 学批判 才能 确切地 标 志着他 对经 济现象 研究 所 达到 的那个 原则 高度 , 才意 味 着他 对 ‘ 提 ’ 前 的把 握
和对 ‘ 限 ’ 界 的超 越 。 … ”
Hale Waihona Puke 理解 , 反, 相 它们根 源 于 物质 的生 活 关 系 , 种 物 质 这
的生活关 系 的总和 , 黑格 尔按 照 l 纪 的英 国人 和 8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当代美学价值
部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 著作 。因此 , 当前进一步加 强对《 84 在 14 年经 济学哲 学手稿》 的研 究 , 不论是 对超 越 实践 美学的
理论诉求 , 还是 中国当代 美学获得新 的突破而 言, 都具有十分 突出的现 实价值 。 关键词 :手稿 》 困境 ; 《 ; 美学传统 ; 克思主 义关学 马
巴哈之嫌。 其实, ’ ∞ 问题解答的不好 , 我们可以重新解答。我们不能 因为前 ^ 、 解答的不好, 而轻言扬弃或超越, 另起炉灶, 把审美建立在为 马克思的实践所已经超越的生存、 存在、 生命活动上。 在中国当代美学 发展过程中, 对实践与审美的关系的解答也是有争议的, 比如, 李泽厚
并且, 在前苏暌叫戒 隹 口物主义的影响下, 反映论美学观也 朋显带有机械
《 手稿) ) 本身不是—部专门的美学著作, 对美学问题的解答只是天才思
想足
所仓新。面对已经形成的理沦根基一 实践, 不论是坚持, 还是突破,
论的特点。在五、 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 —些美学研究者, 比如朱 光潜, 就开始针对这种美学观进行反思。因“ 文革” 开始, 反思被迫中 断。“ ’ 人们开始对机械反映论美学观进行彻底反思 , 文革’ 之后, 认识到 美不仅仅是—个认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在八十年代‘手
可以称之为文化、 意识形态、 政治批判美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则形
答。虽然在某些理论上, 突出了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 但在理论基点上 却回到了早已为实践所超越的生存、 存在、 生命活动上。陈炎先生就认
为 这是 件 理沦认 识的 腿 , 伊 如果回 以‘ 到“ 生存’ 生命’ 或‘ 为基本范 畴
的所谓的‘ 后实践美学’ , 不是对‘ 实践美学’ 的真正超越, 而恰恰是一种 后退。因为所谓‘ 生存’ 生命 ’是人与其他生物所共有的, 或‘ , 因而, 它
(完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原著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中文二版第一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间,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关于古典经济学、共产主义和黑格尔著作的经济学哲学笔记。
《手稿》是体现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著作,但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直到1932年才首次公诸于世,并由此引发了西方思想界长达几十年的“《手稿》热”。
下面我们就来大致了解一下《手稿》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历史背景这部《手稿》因为是在巴黎完成的,所以又称《巴黎手稿》。
巴黎时期是马克思社会政治思想的转折时期。
在此之前,马克思先是于1842年开始为德国民主派机关报《莱茵报》撰稿,批判当时的普鲁士专制制度;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因此认识到,单纯的理论批判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为此,马克思于1843年10月来到巴黎,开始深入考察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等,并亲身参加巴黎工人的革命活动.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相遇,开始了他们令人称颂的友谊与伟大的事业;在巴黎,马克思和卢格筹划出版了《德法年鉴》;在巴黎,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强调以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神圣家族》的写作。
后来人们知道,也正是在巴黎,马克思完成了这部重要的《手稿》,它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的标志,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第一个关键点.《手稿》的写作还有其特定的思想背景。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其目标的,而科学技术能够帮助资本家更好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作为科学技术的思想基础的科学理性就成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第一大精神支柱。
同时,对利润的无限追求促使资本主义不断地刺激消费,不断地生产和满足人的需要,而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道主义强调要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人道主义自然就成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第二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基本维度——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本质依据,是现时代的基本特征,也是表征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重要范畴。
虽然现代性概念的内涵纷繁复杂,但从历史上看,它不过是对奠基于“16世纪以来就作了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a 之上的整个社会历史转型的描述和概括。
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出现过“现代性”的字眼,马克思也没有对“现代性”概念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同其他许多现代哲学家一样,马克思对现代性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马克思认为,近代以来,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导致了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政治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裂,形成了与传统社会中奠基于政治领域之上的政治国家不同的奠基于私人领域(市民社会)之上的现代国家。
这就是现代社会形成的标志。
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也主要是针对现代社会本质内涵的批判。
继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X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18JF134)、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汪信砚,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刘建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2)。
a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页。
2019年第1期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基本维度——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汪信砚 刘建江[摘 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个基本维度展开了对现代性的批判。
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以现实的主体批判了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的主体、以对象性的活动批判了黑格尔所谓的“纯粹的活动”、以感性的现实的异化批判了黑格尔所谓的抽象的哲学思维的异化,展开了对作为现代性基本原则的主体性的批判,彰显了现代性批判的哲学之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摘要:1844年3月,马克思因受到恩格斯《德法年鉴》中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认为仅停留在哲学的研究上,还不是“针对原本,而是针对副本”的批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于是,马克思决定从经济事实出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经济学的著作。
1844年3月到8月,马克思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书写于巴黎,因而又称巴黎手稿。
原书名没有保留下来,现在的书名是1932年发表时苏联编者加的。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学、巴黎手稿《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其内容极为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
当然,《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
马克思在《手稿》时期,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大量使用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术语。
但是,在内容上,马克思又大大超越了费尔巴哈。
这就是说,尽管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同费尔巴哈的重大分歧,尽管《手稿》中充满了费尔巴哈式的概念、术语,具有人本主义的因素,出现了内容和形式的不一致,什么是矛盾,但是,《手稿》在内容上却力求向历史唯物主义接近,处处闪烁着新世界观思想的光辉。
一、主体结构包含六部分:序言;第一手稿;第二手稿;第三手稿;附录;注释。
马克思在“序言”中主要阐述了写作的主旨,方法和《手稿》的哲学基础。
在写作过程中由原先打算着重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后经过对国民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和批判,改为把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当做主要批判对象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剖析为主要内容,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同时着重揭露和批判了鲍威尔为首的黑格尔分子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坚持“自我意识”哲学。
“第一手稿”的主要内容是:1 、揭露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但又揭示了它的缺陷。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当代价值
首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最早期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
马克思在这篇手稿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和社会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剥削机制,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化构想。
这些思想和理论对于当代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诊断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同时也为探讨构建更公正和平等的社会提供了理论框架。
其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和超越。
马克思在这篇提纲中指出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哲学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他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
马克思强调物质基础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这一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这篇提纲对于当代哲学研究和思想解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超越传统哲学观念的束缚,认识到社会现实对于我们思维和意识的塑造作用。
第三,这两篇文献中的许多观点和理论对于当代社会问题和现实具有直接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例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的自由解放是实现真正人类全面发展的前提。
这一观点使得我们意识到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压迫和剥削形式,包括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经济剥削等,对于人类自由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同时,马克思在这篇手稿中还对劳动的本质和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劳动价值的才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的真正源泉,这一观点为当代劳动力市场和劳工权益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第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涵盖的社会正义和人类解放的价值观念仍然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这些文献中强调了社会性和合作性的重要性,主张人类应当以共同的目标和利益为出发点,共同追求社会的公平、平等和和谐。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社会的各种社会问题和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为我们寻找解决问题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方向和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总而言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早期重要著作,对于当代社会科学和哲学领域的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忌妒心理、平均欲望
41
——赤裸裸地主张“公妻制”
把妇女当做共 同淫欲的掳获物和 婢女来对待,这表 现了人在对待自身 方面的无限的退化。
从男人对待妇 女的关系就“可以 判断人的整个文化 教养程度” 。
42
3、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p.185)
16
黑格尔的“异化”(绝对精神的异化) 绝对精神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异 化为自然界,然后又在发展中扬弃了异化, 回到观念自身。
费尔巴哈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 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又 把上帝当作独立的主体,顶礼膜拜,因而 上帝是人本质的异化。
17
马克思的“异化”。
马克思在异化问题上的 独特贡献,是对经济领域中 异化现象的揭示。
51
(三)若干重要论断
1、马克思论述了劳动实践对于人类文明和历 史进步的伟大意义。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 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创造观念)
2、马克思提出了物质生产在构成社会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的思 想。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 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 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3、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观点。
理论之谜的解答在何种程度上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真 正的实践在何种程度上是现实的和实证的理论的条件。
4、马克思初步表达了“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拜物教徒的感性意识不同于希腊人的感性意识,因为他的 感性存在还是不同于希腊人的感性存在。
• 5、马克思阐明了自然科学和工业的伟大
历史作用。
工业的历史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拜物教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二、 《 手稿》中的拜物 教批 判“ 批 判” 的是什 么 1 . 马克 思批 判 了拜 物教 的哲 学形 态( 黑格 尔哲 学) 。与 《 资 本 论 》中拜 物 教 批 判 的经 济 学 维 度 不 同, 马克思 在 《 手稿》中的拜 物教 批 判 对象 首 先 指 向
关键词 : 马克思 ; 《 1 8 4 4年经济 学哲 学手稿》; 拜物教批判 ;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 A 8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4 3 3 X( 2 0 1 5 ) 0 6 - 0 0 7 3 - 0 5
马克思 的拜 物教 批判 是 当前 中国学术 界 的热 点
V0 1 . 3 5 No . 6
N0 v . 2 01 5
( ( 1 8 4 4 .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的拜物教批判及其 当代价值
杨 金 洲 ,张
摘
杨
( 中南 民族大学 马克思 主义 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3 )
要: 马克 思的拜物教批判是 当前 中国学术界 的热点 问题。 以《 1 8 4 4年 经济 学哲 学手稿》 为文本依 据 , 侧 重马
、
在何 种 意 义 上《 手 稿 》中存 在 着 “ 拜物教”
批 判
拜 物 落把 某一 种特 定 的物体 看成 具有 超 自然力 的活 物
进行崇拜的习俗 。法 国历史学家德 ・ 布霍斯 1 7 6 0
年 在其 《 论 物 神崇 拜 》 这 一 著作 中首 先 把 “ 拜物教” 概 念用 于 指 称 原 始 部 落 信 奉 的这 种 宗 教 。马 克 思 1 8 4 2年采用 了德 ・ 布 霍斯 的拜 物 教概 念 , 认 为 拜物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文化思想解读
念。
关键词 :马克思 ;《 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14 ;文化思想
中图 分 类 号 :A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3 ( 09 5 11 0 9- 5 3 2 0 )O 删 - 4 5 o — 4
V l2 . o ' 1 No 5
Oc. 0 9 t2 0
《 4 1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文化思想解读 8
于 凌 炜 ,周 文 彰
( . 中国人 民 大学 哲 学系 ,北京 107 ;2 国家行 政 学院 ,北京 1 08 2 . 10 7 ) 0 82
摘要 :文化思想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 组成 部分。马 克思在 《 84年 经济 学哲 学手稿 》 中,不 14
用来表述文化的种类 ,而是作为与文化同等程度的概念而存在。据此可以知 ,马克思 的上述概念 均产 生于文 化本 身 的起 点 ,即人 与 自然 的最 初 的文化关 系之 中。
收 稿 日期 :2o — 4 l 09 一 O
作者简介 :于凌炜 ( 9 8 ,女 , 17 一) 河南郑州人 ,中国人 民大学哲 学 系马克 思主 义哲学 专业 博士研 究生 ;周 文彰 ( 9 3 ) 15 一 ,
一
、
一
力 量 的文化形 式就 已经 开始 了 。有 了文 化 ,就 使人 的技 能相对 地脱 离 了动 物 的本 能 ,产 生 了人 的
特 殊 的活动领 域 ,人 的 自觉性 获得 了对 象性 的表 现 ,人 与动 物就 区别开 来 了 。
《 手稿 》 没 有给 文化 直接下 定义 ,但是 ,在 对世 界进 行类 的 区分 时 ,实 际上 把文 化 作 为一 个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分析及其现实价值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分析及其现实价值作者:戴亮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第2期摘要: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生态环保更加需要哲学的指导。
通过读《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本书,笔者发现了青年时的马克思极具有生态关怀。
通过对《手稿》的分析,在现实上,马克思精辟地论述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阐释了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应该具有的一种和谐关系。
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的提示,更好地调整结构,为生态文明奠定基础。
关键词:《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生态文明一1844 年,年仅26 岁的马克思写作了《手稿》,全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生态”字眼,但是他的字里行间都闪烁出生态关怀的思想火花。
要理清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我们首先要了解“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首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发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也精彩地显露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光辉。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手稿》中清晰地谈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无机的身体。
人靠自然界生活。
”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最为根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很容易理解人对自然极为强烈的依赖性。
同时,自然界并不会主动地适应人类的生产生活的需要。
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类为了获取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只能通过自身的能力去改造自然。
而人类对于自然进行了改造,自然就改变了其原有的自维的存在形式,成为人化自然。
自然界有着自身规律性的自我维护。
但是由于人为的干扰,人化自然在原有的规律性和周期性的维护中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再加上人类无休止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加剧了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生态危机。
马克思认为,如果没有自然界,那么人类无法生存将是一个确定的结局。
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一点一滴都可能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影响,马克思这段话敲响了人类发展的警钟。
马克思说:“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其本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文化思想
直接下定义 , 但是 , 在对世界进行类的区分时 , 实际 上把文化作为一个特殊 的类划分 出来了, 那就是人
的创 造物 , “ 化 的 自然 ” “ 如 人 、人类 学 的 自然 ” “世 、 界 历史 ”、 人 的本 质 的对 象 化 ” 等 , 文 化 的定 “ 等 用
义来衡量 , 这些实际上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而且作为 与文化同等程度的概念而存在。据此 , 可以认为 , 马 克思的上述概念均产生于文化本身的起点 , 即人与
“ 过实践 创造 对象 世 界 , 通 即改 造无 机 界 , 明 了人 证
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 ( 手稿》 尽管使用文化一 ) 词的地方不多 , 但实际上完全可以视为一个文化哲
学文本 , 因为它不是在个别地方, 而是普遍地接触了 文化哲学问题 , 所以, 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
56
20 09年
陈 娟 : /( 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解" 1  ̄ 4 - 中的文化思想
第3 期
二 、手稿 》 《 揭示 了文化 的本 质属性
力量对象化的形式 , 一方面创造着人的世界 , 另一方 面也创造着人本身 , 这就构成了所谓的历史。其实 , 我们 的历史也 就是人 的本质 力量一 步步地发 展过来 的, 它的客体方面, 是人类物质生产史 , 的主体方 它
手稿没有给文化直接下定义但是在对世界进行类的区分时实际上把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划分出来了那就是人的创造物如人化的自然人类学的自然世界历史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等等用文化的定义来衡量这些实际上都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且作为与文化同等程度的概念而存在
第3 l卷 第 3期
Vo . l 13 N . o3
菏
泽
学
面 , 是人类 文化史 。 就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2019年文档资料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内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6月至8月之间写的。
它并不是一部系统的完成的著作,但是《手稿》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甚至认为《手稿》是马克思本人思想的最高峰。
经过我自己的阅读,我认为《手稿》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明确地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作为自己当时哲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在第一手稿中,专门集中写了“异化劳动”。
他首先以劳动的产品为例子,充分说明“异化劳动”。
马克思提到:“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劳动者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是变成廉价的商品。
这一事实不过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
”那么,为什么劳动者自己创造的商品会成为异化的东西呢?就是因为在当时的资本主义条件下,产品与生产者相分离,导致生产者制造产品并不是使自己在物质商品中对象化,而是反过来,对象变成了异己的东西与自己相对立。
也就是说,在制造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异化,即马克思说的:“但异化不仅表现在生产的结果上,而且也表现在生产行为本身中,表现在生产活动中。
”怎么表现呢?马克思生动地描述到:“首先,对劳动者说来,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
”即劳动者与生产过程异化了。
在产品与人异化、生产过程与人异化的基础上,马克思得出了人类的本质与人相异化,而最后的结果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异化。
简单来说,马克思就是从人与产品的异化、人与生产过程的异化、人与人类的本质异化、最后导致人跟人之间的异化来充分说明异化劳动。
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批判维度
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批判维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第一个总体性提纲。
马克思抓住了英法国民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事实和现象的分析,并进一步揭示了其本质和根源,指出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
在对政治经济学现实问题解决途径的追问下深入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由现实问题的思考转入对黑格尔辩证法及其整个哲学的批判,从而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辩证法。
因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体现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三重维度,即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辩证法。
标签:马克思;手稿;异化劳动;私有财产;辩证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份写就的三个有关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批判方面的笔记本片段,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他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的一部早期文稿。
如同马克思在《序言》中所说,这部手稿是他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学进行批判的前奏。
在《手稿》中,马克思根据英法国民经济学家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术语和研究结果展开了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并以费尔巴哈哲学为基础开始对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批判。
同时,展开了对黑格尔辩证法及其整个哲学的剖析,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不彻底性和消极意义。
正是在此意义上,《手稿》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第一个总体性提纲。
一、批判的第一维度:异化劳动在笔记本Ⅰ中,马克思按照国民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研究的术语,用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等作为论述的切入点,详细地引述了国民经济学家的著作观点并作了批注。
国民经济学以英国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法国的让·巴蒂斯特·萨伊为主要代表。
马克思详细研读了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并指出,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观点,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斗争,但最后胜利一定属于资本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第一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摘要:1844年3月,马克思因受到恩格斯《德法年鉴》中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认为仅停留在哲学的研究上,还不是“针对原本,而是针对副本”的批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于是,马克思决定从经济事实出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经济学的著作。
1844年3月到8月,马克思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书写于巴黎,因而又称巴黎手稿。
原书名没有保留下来,现在的书名是1932年发表时苏联编者加的。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学、巴黎手稿《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其内容极为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
当然,《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
马克思在《手稿》时期,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大量使用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术语。
但是,在内容上,马克思又大大超越了费尔巴哈。
这就是说,尽管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同费尔巴哈的重大分歧,尽管《手稿》中充满了费尔巴哈式的概念、术语,具有人本主义的因素,出现了内容和形式的不一致,什么是矛盾,但是,《手稿》在内容上却力求向历史唯物主义接近,处处闪烁着新世界观思想的光辉。
一、主体结构包含六部分:序言;第一手稿;第二手稿;第三手稿;附录;注释。
马克思在“序言”中主要阐述了写作的主旨,方法和《手稿》的哲学基础。
在写作过程中由原先打算着重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后经过对国民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和批判,改为把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当做主要批判对象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剖析为主要内容,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同时着重揭露和批判了鲍威尔为首的黑格尔分子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坚持“自我意识”哲学。
“第一手稿”的主要内容是:1、揭露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维度及当代意蕴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维度及当代意蕴作者:朱成全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01期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新唯物论”思想所蕴涵的评判“万物”的两个维度——客体与主体、科学与人文、功利与超功利、利与义的关系;其次,以此为依据对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进行了解读。
认为,马克思当时总是以一定的哲学为指导,通过经济学这一科学途径,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从而设想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其中还论述了马克思“两个维度”的思想在当代的重要意义,以及要从这“两个维度”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客体与主体;科学与人文;功利与超功利;利与义;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图分类号:F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1-0019-10J.A.熊彼特曾这样高度地评价过马克思的著作,他说:“大多数智力或想象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短的不过饭后一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代,就完全湮没无闻了。
有些却不,它们遭受了晦蚀,但是又复活了,不是作为文化遗产中不可辨认的成份而复活,而是穿着自己的服装,带着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瘢痕而复活了。
这些创作,很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创作。
在我看来,伟大和生命力是联结在一起的。
按这个意思来说,伟大这个词无疑适用于马克思的道理。
”[1]英国广播公司于1999年秋天,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康德、尼采等人之前,被评为已过去的千年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可是,我们对马克思的思想有可能误解了。
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哲学界响起了一句响亮的口号“回到马克思”。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2]对于当时德国一些先生们(指许多大学生、著作家和其他没着落的年轻资产者,笔者注)在搞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2]笔者认为,之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到位,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哲学理解有问题,没有合理的哲学观,就不可能有对马克思的合理理解。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道德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道德维度及其
当代价值
冯春;祁玉伟
【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43)4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反映了马克思当时对经济学、哲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对分析其中包含的道德批判理论进行详尽分析,揭示出道德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国民经济学的道德批判,对资产阶级的道德谴责以及对劳动者的深切道德关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清楚呈现了马克思早期道德理论的发展脉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总页数】5页(P5-9)
【作者】冯春;祁玉伟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11
【相关文献】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批判维度及其当代意义
2.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与资本主义社会正义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哲学解读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化批判维度及当代价值
4.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
——重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体会5.马克思人本逻辑的视阈转换及其当代语境——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为文本考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 而言 使用 频率要 少得 多 , 而且 没有 对“ 文化 ” 进 行 专 门定
义, 更 缺 乏 对 文 化 本 质及 其 发 展规 律 等 问 题 的 系 统 表 述 。但 并 不 能 由于 “ 文 化” 概念在马克思著作 中的“ 缺位” 。 而 否认 马
克 思 文 化批 判 思 想 的 “ 缺 位” 。 否认 文 化 批 判 思 想 在 马 克 思 唯
一
的 。在 超 越 这 一 形 态 之 后 , 人 类 通 过 自由 劳动 , 使 自己 的 列的 得 以全面实 现 , “ 人 以一种全面 的方式 , 也就是 说 , 作 为 一 个
完 整的人 . 占有 自 己 的全 面 的 本 质 ” [ 2 1 由此 , 马 克 思 把 人 的
本 质 规 定 为 自 由存 在 与 自然 存 在 的统 一 。正 是 由于 人 的 自 由 和 理 性 的发 展 . 人 的 感 性 被 看 作 是浸 染 了 理 性 的 “ 新 感性 ” 。 人 的感 性 的活 动 也 成 为 具有 创 造 性 的活 动 。 马克 思 在 揭示 人 的本 质 的 基础 上 .在 从 全 部 社 会 关 系 中 具体 展 开 人 的本 质 的同 时 进 一 步揭 示 了 文化 的本 质 即 人 的 本 质力 量 的 对象 化 。人 在 改造 自然 的对 象 化 活动 即 实践 中 , 实 现 不断 再 生 产 . 从 而 扩展 其 对 象 化 世 界 ; 人 也 只有 在 对 象 化 活 动 中“ 能动 地 、 现 实地 复 现 自己” , 提升 其 本质 能 力 。 而 扩展 对 象 化
生 和发 展 的基 本 条 件 。人 们 在 物 质 资 料 的 生 产 过程 中也 产 生
了文 化 。首 先 , 人 是 自然 界 的一 部 分 , “ 人 直 接 地 就 是 自然 存
在物 ” l l i t 晒 . 自然 是 “ 人 的 无机 的 身 体 ” . 人 类 改 造 自然 界 之 后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1 l
作者简介 : 魏晓波( 1 9 7 9 一 ) 山西 阳泉 人 , 哲学硕士 ,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 马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与 中 国 现 代化 。
基 金项 目 : 本 文 系河 南 省 社 科 联 2 0 1 3年 基 金 项 目 “ 基于 S W0 T分 析 法 的 大 学 生 社 会 主 义核 心 价 植 观 教 育 研 究 ” 的 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项 目编 号 : S K L 一 2 0 1 3 2 1 6 0 。
的存 在 物 。” l 2 j 而且“ 正 是 在 改造 对 象 世 界 中 。 人 才 真 正 的 证 明 自己 是 类 存 在 物 , 这 种 生 产 是 人 能 动 的类 生 活 , 通 过 这 种
化 理 念 。其 中( 1 8 4 4年 经 济 学哲 学 手 稿 》 ( 以下 简 称 《 手稿 》 ) 尽 管 很少使用 “ 文化” , 但在 阐述异化 劳动的时候 , 马 克 思 揭 示 出人 的 本质 . 从 而揭 示 出文 化 的 本 质是 人 的 本 质 力 量 的对 象 化, 是 人 的 自 由 自觉 的生 命 活 动 。 《 手稿》 中 蕴 含 着 丰 富 的文
第3 5卷第 1 期
2 0 1 4年 1 月
பைடு நூலகம்
通化 师 范 学院 学报 ( 人 文社 会科 学 )
J OURNAL 0F T ONGHUA NORMAL UNI VE RS I T Y
Vo 1 . 3 5№ 1
J a n . 2 0 1 4
 ̄ 1 8 4 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的 又化批判维度及当代价值 文化批判维度及当代价值
@
通化 师 范 学院 学报 ( 人 文社 会科 学 )
生产 , 自然 界 才 表 现 为 他 的作 晶 和他 的现 实 。 ” 由此 马 克 思 将 类 存 在 物 与 人 的实 践 活 动 联 系 起 来 ,经 过 实 践 改 造 后 , 人 类 改 造 自然 界 的成 果 即文 化 就 产 生 了 。“ 从 理论 领 域 来 说 , 植 物、 动物 、 石头 、 空气 、 光等 等 , 一 方 面 作 为 自然 科 学 的 对 象 ,
魏 晓 波
( 漯 河 医学 高等 专 科 学 校 , 河南 漯 河 4 6 2 0 0 2 )
文化批判是基于文化本质及其文化发展规律 的把握 , 以
化 批 判 思 想 ,马 克 思 从 费 尔 巴 哈 式 的 人 本 主 义 语 境 出 发 , 通
过 批 判 地 继 承 黑 格 尔 异 化 思 想 ,确 立 了新 型 的文 化 价 值 观 . 从 而大 大 拓 展 了文 化 批 判 的 视 域 。
一
及 在 此 基 础 上 对 某 一 文 化 所 体 现 的价 值 观 念 和 精 神 特 质 所 进 行 的 反思 和批 判 。文 化批 判作 为 当前 国 内外 关 于 文 化 哲 学
研 究的一个重要维度和发展方 向. 越 来 越 受 到 国 内外 学 者 的 广 泛关 注 。 当 前 学 术 界 普 遍 认 为 从 文 本 研 究 角 度 纵 观 马 克 思 的 著 作。 马克思从 未过多地 直接探讨 文化批判 问题 , 也 缺 少 对 文 化批判理论 的系统 阐述 。 “ 文 化” 一词相对 于“ 生 产” 、 “ 社 会”
、
人类 文化 的 源泉 : 人 类 改造 世界 及 人本 身 的
实 践
《 手稿》 中马克思 没有给文化 下明确 的定 义 , 而是用 “ 人
化 的 自然 ” 、 “ 世 界 历史 ” 、 “ 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等作为文化 同
等程度概念来表述的 , 这些恰恰都属于广义文化的内容 。
马 克 思 主 义 认 为 人 类 改 造 世 界 及 人 本 身 的 实 践 活 动 是 人 类 文 化 的 源 泉 和 物 质 基础 。物 质 资 料 的 生产 是 人 类 文 化 产
物 史观 中 的 重 要 地 位 。 相 反 , 其 著 作 中 恰恰 包 含 了 丰 富 的文 化 批判思想 . 需 要 我 们 去 挖 掘 和 进 行 提 炼 富 有 启 示 意 义 的 文
自然 界 就 “ 表 现 为 他 的作 品和 他 的现 实 ” 即 文 化 。其 次 。 人 还 是 类 存 在物 , “ 人 不 仅 仅 是 自然 存 在 物 , 而且 是属 人 的 自然 存 在物 , 也就是说 , 是 为 自己 本 身 而存 在 着 的存 在 物 , 因 而 是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