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失眠是指困难入睡、睡眠质量差以及早醒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

中医对于治疗失眠有着独特的理论与方法,近年来在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一、中医理论研究进展1.睡眠调节理论根据中医学的观点,失眠常与气血不和、肝郁气滞等相关。

因此,中医重视通过调整气血运行,舒筋通络的方法来治疗失眠。

此外,中医也注重平衡心神、调节情绪,进而提高睡眠质量。

2.针灸治疗研究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在失眠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兴奋性神经递质和脑中枢的活动,改善失眠症状。

例如,电针和温针可以调节脑内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的水平,而针刺海底、心兑等穴位可以改善失眠者的睡眠质量。

3.中草药治疗研究传统中草药配方在失眠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中草药配方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改善失眠症状。

此外,一些中草药如酸枣仁、丹参等也被证实具有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

二、临床研究进展1.针触疗法针触疗法是一种组合了针灸和按摩的疗法,近年来在失眠治疗中被广泛研究。

研究显示,针触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失眠相关的症状,如焦虑、抑郁等。

2.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通过监测和训练患者的脑电波来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研究表明,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提高失眠患者的深睡眠比例,减少夜间觉醒次数,改善睡眠质量。

3.心理疗法心理疗法在失眠治疗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心理疗法可以减少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睡眠质量。

三、基础研究进展1.分子机制研究2.脑机制研究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涵盖了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

这些研究为中医治疗失眠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指导,为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究方法不一致、样本量较小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设计,提高研究质量。

失眠的中医研究进展

失眠的中医研究进展

时间缩短或彻夜不眠。失眠症是 临床多发病 , 属于中医学“ 不寐” 范畴。 关键词
睡眠是人类生活 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睡眠障碍 则是一组常见病 、 多发病 , 在社会节奏加快及竞争 加 剧 的今 天 , 眠 已经成 为一 种 十分普 遍 的现象 而 失 成为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内研究资料


7 6
Xni gJu a o Taioa C ieeMei n i a or l f rd i l hns d ie jn n tn c
新疆 中医药
21 0 2年 第 3 0卷 第 1 期
2 1 V 10 o 0 2 o3 N . . 1
会引起 医源性疾病 , 因此治疗本病具有一定 的优
显示 , 成年人失眠发病率为5 4 % 在老年人 中失 5 t 1 , 眠更普遍。5岁以上者失眠 占总失眠数的4 %,O 0 0 6~ 9 岁的境遇性失眠, 0 或慢性失眠高达9 %2 0t ] 。失眠的 表现形式有入睡困难 、 过早觉醒 、 睡眠不实和夜 间 觉醒次数过多等翻 。 近年来 , 随着不寐 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 正确诊
起, 多见于青壮年 , 治以清热化痰为基本法 , 同时顾 及疏肝健脾 ; 另一种为阴虚火旺 , 多见于素体虚弱
或久病之人 , 以滋阴降火、 治 养心安神 。 1 复方制剂 何展旺、 . 2 雷夏燕[ a l 用百乐眠胶囊 口 服治疗失眠, 对照组采用柏子养心丸。连续观察2 周 后结果表明 :治疗组和对照组经给药 1d 4 后的有效 率分别达到9. 1 %和9 . 7 0 %。曾永青[ 0 9 1 用甜梦胶囊 口 服治疗失 眠疗程 1周 ; 2 结果表明 : 甜梦胶囊对于改 善更年期综合征失眠临床症状较明显 。中轻度失眠 显效2 例 , 4 治愈1例 , 3 有效2 例 , 8 无效 1例 , 5 总有效 率为8%。 1 1 专方加减 戴子辰【 . 3 q 应用竹 叶石膏汤加减 ( 若 心中烦躁不宁加焦栀子 、 淡豆豉 : 心悸、 健忘加酸枣 仁、 炙远志 : 多梦加丹参 、 琥珀末 : 胃纳欠佳减石膏 , 加陈皮 、 六神米 曲) 治疗顽固性不寐5例 , 8 总有效率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8中国处方药 第15卷 第2期·综述·3.3 外用方法独特彝医外用方法较为独特:①彝医喜用动物皮外用作垫、护具,如全身皮肉酸痛用豹皮缠于手脚或睡于之上,可以治好。

②彝医喜用活物吸毒,如用水蛭吸吮瘀血。

③鲜品捣敷,如用山蠏、小鸡捣敷骨折;治大腿生疮化脓用山麻雀一只捣烂包敷患处。

④干粉撒敷,如用豹骨粉止血。

⑤研粉水调敷,如熊胆麝香治蛇伤,研粉内服。

⑥外搽:如熊胆治水逼伤寒用涂搽肚脐。

⑦烟熏,如用麝香、灵猫香驱邪毒昏迷。

⑧彝医喜用“香针”疗疮,即将麝香装入獐子獠牙中,遇患痈毒疮疡者,用“香针”在毒疮周围涂划,有消肿排毒功效[10]。

4 结语彝族医药是中华民族医药的瑰宝之一,其中动物药极具有民族风格和乡土特色,尤其在彝族医药独特理论和彝族动物药独特用法方面,这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学富有启发性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1] 玉溪民族宗教事务局.吾查们查.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28.[2] 杨本雷,余惠祥. 中国彝族药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2.[3] 贺廷超,李耕冬. 彝医动物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9[4] 林璨,张维维. 彝医动物药与《本草纲目》中动物药的比较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317-1318.[5] 余惠祥. 浅谈彝医对动物药的认识及应用特点.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3,9(3):16-17.[6] 余惠祥. 古代彝医动物药史略. 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171-178.[7] 陈抒云,袁航,曹树萍,等. 对彝族动物药发展的认识. 中医杂志,2014,55(16):1360-1364.[8] 杨本雷,杨勤运. 谈谈彝族方药的整理与开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23(1):41-42.[9] 胥筱云,杨福珍. 《哀牢山彝族医药》中所用动物药整理.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0,6(1):26.[10] 张娥,顾健,罗小文,等. 彝药回心草的临床研究进展.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论文集,2010:307-309.目前,在失眠症治疗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

失眠症治疗研究进展

失眠症治疗研究进展
合 并用 药 效 果 大 于 单 纯 用 药 。 245 从 用 药 上 看 ,用 药 治疗 的2 3 , 其 中用 抗 血 小 板 药 参考文献 .. 3例 占6 .% ,用 抗 凝 药 的 占 1 .%, 用 扩 血 管 药 占 l%。 用 药 [】AlesG wj a lnL R, so e 1Ta se t sh mi 77 77 1 1 b r pa EatnJD, t . rn in c e c C a i
失 眠症 的 中药 新 药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关键 词 : 失眠 症 ;治 疗 ; 中药 中 图 分 类号 :1 4 1 2 文 献 标 识 L :A 5 文章 编 号 :1 7 —7 X (0 2 90 7 -3 6 29 9 2 1 )0 .3 90
Pr g e so ns m n a ra m e o r s n I o i e t nt
失眠涉及 的人群很 广,无论男性或 女性、健康与否 、
其虚实 ”的原则 ,注重调 和气血 ,平 衡阴阳 ,以使 气血调
老 人 或 青 年 , 均 可 发 生 。 一 般 来 说 女 性 失 眠 率 稍 高 于 男 畅 , 阴 平 阳秘 , 脏 腑 功 能 恢 复 正 常 ; ( )在 辨 证 论 治 的基 2
致 经 常 不 能 获 得 正 常 睡 眠 为 特 征 的 一 类 病 证 。 失 眠 虽 不 对安眠 药物 形成依赖 ,而长期服 用安眠药 物,又可 引起 医 属 于 危 重 疾 病 ,但 常妨 碍 人 们 正 常 生 活 、工 作 、 学 习 和 健 原 性 疾 病 。因 此 , 防 治 失 眠症 及 开发 新 药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消 除 快 无 蓄 积 , 清 醒 后 无 药物 延 续 作 用 , 目前 为止 尚无 一

睡眠障碍研究的进展

睡眠障碍研究的进展

3,睡眠与梦
• REM时醒占74%,可具有生动体验;丧 失自我连续性,有时空关系改变
• NREM时醒仅占7%;与白天思考有某些 相似
• 睡眠中发生的生理性改变,可具有视、 听、运动觉等体验
(一)发生梦的比例
报告人 被查人数 觉醒次数 回想梦的比例
大熊
34
Dem
9
Re
17
Fo
8
REM NREM
639
• 去甲肾上腺素NE:与REN睡眠及觉醒的 维持有关
• 五羟色胺5-HT:与NREM睡眠有关, • 乙酰胆碱Ach:主要与REM睡眠的维持
有关 • γ氨基丁酸GABA:有镇静作用,与ω受
体有关
三,睡眠时的生化改变
• 生长激素:最初2小时内分泌,与δ睡眠有关 • 可的松:高峰在最后一次REM时 • 催乳素:入睡后60—90分钟开始分泌 • 黄体生存激素:与性成熟情况、性别差异、月
(EMG)消失; 1968年Rechtsehaffen将睡眠分为6期:
不同动物睡眠时间分布
2..9h 马
二,睡眠研究的进展
• 1,睡眠的分期: a。眼快动睡眠REM(异相睡眠) b。非眼快动睡眠NREM(正相睡眠) 睡眠I期 S I:浅睡α节律减慢θ波增多 睡眠II期 S II:中睡眠以θ波为主,出现 纺梭及K综合波 睡眠III期 S III:深睡δ波占20--50% 睡眠IX期 S IX:深睡δ波达50%以上
谢谢大家!
120 100
80 60 40 20
0 21-29 30-39 40-49 60-69
觉醒(W) S1 S2 S3 S4 S3+4 REM
失眠的诊断标准
1。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 2。中途觉醒:超过30分钟以上 3。总睡眠时间:少于6.5小时 4。白天疲劳感,注意集中障碍,易激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摘要:伴随着目前人们生活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伴有失眠的问题,这时亚健康状态的开始,从而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也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以期对临床治疗中进行指导,为中医治疗失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失眠;综述在中医学当中失眠属于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范畴,在当代医学当中认为失眠是对于睡眠时间或者睡眠质量并无法满足或者影响白天正常生活的一种主管体验。

在中医学中有资料表示,一夕不卧,百日不复。

由此可见睡眠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伴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在不断的加重,失眠的发生率也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进而使得人们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因此,通过药物治疗失眠,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非常有必要。

在当代医学中往往采用镇静安眠类药物治疗失眠,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依赖性以及成瘾性[1]。

中医治疗失眠的优势较为突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并且治疗的手段多样化,具有确切的疗效,目前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综述如下所示:1 病因病机有历代医家认为失眠大多是因为七情内伤所致,其病位在心,并且和肝、脾、肾有密切的关系。

其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根据《黄帝内经》作为指导,失眠大多是因为阴液亏虚,无法敛阳,或者阳气过旺,阴不制阳,或者外邪阻碍交通所致。

而在《灵枢·大惑论》当中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会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所以目不瞑。

在清·陈士铎在其《辨证录》指出不寐门,从脏腑论不寐的原因,一方面是考虑到心肾问题,提出心肾相交是确保正常睡眠的条件。

另一方面是考虑肝胆,指出肝虚邪扰、胆虚气怯可致不寐。

翟振兴指出不寐主要是属于中医的神志疾病,心脑共主神明,因此治疗不寐当心脑同治,进而调整脏腑气血,安神定志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失眠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失眠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失眠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失眠是指难以入睡、易醒或睡眠不深的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

中医药在失眠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中医药治疗失眠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1.中药治疗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失眠主要采用中药复方或单味中药的方式。

例如,夜交藤在治疗失眠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研究表明,夜交藤中的有效成分有较好的镇静和催眠作用,可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白芍、曲直、当归、郁金等中药也被广泛应用于失眠的治疗中。

2.针灸治疗研究进展:针灸作为中医的独特疗法,也在失眠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整体内的能量平衡,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紧张情绪,恢复睡眠周期。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心脾、神阙等。

此外,针灸也可以结合热敷、按摩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3.中医理论应用于失眠治疗研究进展:中医有“心为主宰,肝生郁”、“心神不宁则眠不宁”等理论,用于指导失眠的诊断和治疗。

这些理论提出了针对失眠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例如肺胃热盛型失眠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进行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可以采用养心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

4.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通过综合应用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中医药治疗可以缓解失眠的症状,西药可以辅助调整睡眠质量。

研究还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失眠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5.中医药辅助治疗失眠研究进展:除了中药和针灸,中医药还可以辅助治疗失眠的其他疗法。

例如,中韩药灸疗法结合艾灸和中药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症状。

瑜伽、中医营养治疗等也是辅助治疗失眠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中药、针灸、中医理论和中西医结合等方法,可以改善失眠的症状和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样本较小、研究设计不合理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疗效和机制。

失眠症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方法

失眠症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方法

失眠症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方法近年来,失眠症成为患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是一个脑功能障碍,其主要症状为睡眠时间缩短、难以入睡或中途醒来。

由于其常伴发其他病症诸如焦虑、抑郁,使得其治疗充满挑战。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失眠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失眠的成因睡眠的生理机制十分复杂,失眠症的成因也异常复杂。

在晚上入睡过程中,人的脑部无时无刻不在不断调节各种生理过程,包括体温、血压和心跳等。

其中,一些荷尔蒙、神经递质和其他化学物质的释放与合成对睡眠起着重要作用。

严重的生理或心理问题和日常生活的压力,都可能导致睡眠质量和数量下降。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被认为是治疗失眠症的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治疗剂量包括,镇静催眠药和非处方药物,如苯二氮反应衍生物、非苯二氮反应衍生物和抗抑郁药。

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治疗失眠症,但并不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法,因为它仅在缓解症状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副作用,例如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等。

2.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助记术和心理咨询等技术来减轻睡眠障碍症状。

通过对睡眠习惯的调整和认知心理治疗,患者可以改变抑郁、焦虑和失眠等情况。

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其效果已得到众多研究的认可。

3.光疗法光疗法是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使用类似于太阳光的强光来刺激早晨睡眠激素的分泌,从而缓解失眠症状。

光疗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充足的证据支持下成为流行的治疗方法之一。

4.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作为最基础的治疗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针对失眠症的最细微的因素,例如改善饮食,发展规律的睡眠习惯,和适当的锻炼。

特别是,一些简单的改变如减少饮食和饮酒,以及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以显著改善失眠症状。

总而言之,失眠症是一种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的疾病,但是它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疗法的方法,患者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缓解其症状,同时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失眠症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困扰。

传统的中医针灸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失眠症状。

本文将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从中医角度解读其治疗原理和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中医理论对失眠症的解释中医认为,失眠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情绪不稳定、内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等。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内脏和经络系统紧密相连,通过针灸刺激经络,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症的目的。

二、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方法1. 穴位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阙、心俞、神门等,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安神、养血、调节心脾等作用。

2.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失眠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艾灸通过燃烧艾草,在患者的特定穴位上进行灸热刺激,以改善失眠症状和促进睡眠。

常用的艾灸穴位包括内关、足三里等。

3. 脉络精油疗法:这是中医结合传统穴位按摩和精油疗法的创新疗法。

通过在特定穴位进行按摩,并结合具有安神、舒缓压力等效果的精油进行治疗,可以改善失眠症状,促进睡眠。

三、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已经在治疗失眠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研究表明,中医针灸能够提高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外,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相对安全,不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然而,针灸治疗在个体差异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妊娠妇女)需要谨慎使用。

四、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发展趋势随着针灸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医针灸在治疗失眠症方面也在不断发展。

近年来,新的疗法和技术不断涌现,如激光针灸、电针灸等。

这些创新技术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丰富了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手段。

此外,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还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等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失眠防治规律进展研究论文(共3篇)

失眠防治规律进展研究论文(共3篇)

失眠防治规律进展研究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失眠的进展分析失眠指的就是入睡困難或者维持睡眠障碍,致使睡眠时间减少或者睡眠质量降低,造成个体生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在当今社会压力不断增大与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失眠发病率越来越高。

经调查表明,全世界约25%的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已经成为了世界难治性疾病之一[1]。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药、针灸治疗应用越来越普遍,且优势越来越明显,值得推广普及。

现对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失眠的进展予以如下综述。

1失眠的病理机制睡眠是一种人类正常生理现象,和人体精神、躯体健康息息相关。

一旦睡眠不足,就会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其抵御疾病与康复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非常容易得病[2]。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经常受到失眠困扰。

失眠患者多伴有焦躁、不安、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部分患者都会选择用镇静催眠药物进行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失眠病理机制为神经衰弱、下丘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属于功能性疾病范畴[3]。

从病理生理特征方面分析,失眠是一种大脑轻度功能障碍,是由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平衡暂时失调导致。

从中医病理机制角度分析,失眠病理机制尚无统一说法,多数认为,失眠病理机制为心神不安、脏腑功能失调、难以入寐。

在《黄帝内经》中,不寐是由“卫气不得入阴”导致,由此可知,失眠病理机制为阳不入阴[4]。

2中医治疗失眠的进展中药辨证治疗根据失眠发病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应让患者保持神经松弛,减轻神经压力;改善血液循环,维持各脏腑功能正常;促进消化与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5]。

然而,常规用药治疗只能发挥安眠、镇静的作用,易使患者产生较强的依赖性,长期服药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停药后易复发。

在传统中药治疗中,具有方法多样、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轻等优势,临床治疗失眠的效果更加突出。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失眠是因为躯体、生理、心理、药物性、人为性、营养缺乏等因素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过多,5-羟色胺分泌不足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睡眠时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发生了紊乱,表现为人睡困难,或者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

中医将本病归为“不寐”、“不得眠”等范畴。

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镇静安眠药为主,但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中医对于该病有多种分型,并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取得良好疗效。

现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通过总结中医治疗病案,笔者发现中医学对于不寐的病机,主要归结于阳盛阴衰,阴阳不交。

《类证治裁不寐》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

”刘彦廷等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认为失眠在临床上主要为痰热内阻所致,多侵犯阳明和少阳两经,为多火多痰之疾病,且失眠的兼夹证较多。

张其慧认为,导致失眠的原因与肝脾失调有关,肝主疏泄,主藏血、藏魂;脾主统血,藏意、主思;心主血、藏神。

若肝血不足或肝失调达,即可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而失眠。

脾运失常;一方面不能运化气血,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营血亏虚,另一方面运化水湿失常,酿生痰饮,积而生热,痰热扰心而导致失眠的发生。

徐云生认为,病因有七情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但以情志内伤最为多见,病位则以心肝胆脾胃为主,总的病机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贾斌认为,失眠的病因主要有内伤、外邪两端。

内伤主要是七情太过或不及,进而导致脏腑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气血不调、阴阳失交而致失眠;外邪主要是风、寒、火、热等邪气作用于人体,导致气血壅塞,进而干扰卫气的正常运行,致营卫不和而致失眠。

吕慰秋认为,失眠的发病主脏在心,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神明。

心受外邪侵袭,脏腑、经络机能紊乱,气血阴阳相对失衡,是失眠产生的重要原因。

陈己明等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本病的病机之一。

中医药治疗失眠症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症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科, 北京
△ 通讯作者 : 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总医 院 中医 医多认为人体 正常 睡眠 由心 、 脑所 主。 和” 应为“ 卧安 ” 之前 提条件 , 临床实践 1 0 0 8 5 3 而 心 主 神 明 司 睡 眠 又 是 五 脏 六 腑 功 能 要谨守病机 , 以“ 胃不 和” 为“ 卧不 安”
而不酣 , 时睡时醒, 或 醒后 不 能 再 睡 , 势, 大量实践证 明 , 中医药治 疗失 眠症 感所 引起 , 其 中 阴 阳失 调 占有 重要 地 重 则 彻 夜 不 眠 。失 眠 症 因 其 发 生 率 安 全 有 效 , 特 色 与 优 势 明 显 。现 将 近 位 , 治疗 上应 当以补虚泻 实 、 调整 阴 阳
眠 加 剧 五 志 之逆 乱 , 气血 为之失衡 , 而 周 静 媛 等 认 为 失 眠 症 多 因精 神 刺 激
◆ -◆ -◆ 。◆ 。◆ 。◆ 。◆
作者 简介 : 黎发根 ( 1 9 8 5 一) , 男, 学 士, 硕 士
研 究 生 在 读 。 研 究 方 向 :中 西 医 结 合 老 年病 。
高, 且长 时 间 的失 眠会 影 响 人 正 常 的 年来 中医药治疗 失眠症 的临 床及 实验 为原则 。王翘楚认为 “ 脑 主神 明、 肝 生活 、 工作、 学 习及 社会 交 往 等 , 因而 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受 到关 注 。 目前 , 现 代 医学 对 失 眠 1 临 床 研 究 症 的发病 机 制 尚不 完全 清 楚 , 其 对 失 1 . 1 病 因病机 眠症 的治疗以镇静催眠药物为 主 , 而
・ ‘ ● 。 ◆ 。◆ 。 ◆ _◆ - ◆ 。◆ 。◆ 。◆ .' 4 P - -◆ -◆ -. q p - .● 。

中西医诊治失眠研究进展

中西医诊治失眠研究进展

中西医诊治失眠研究进展失眠是一种常见病症,其表现为难以入睡、易醒或早醒,导致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现代医学中治疗失眠的常用方法。

本文将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中医认为失眠的主要病因是情志失调、气血不足、心神不宁。

中医对于失眠的诊断主要通过四诊法:望、闻、问、切。

从脉象、舌苔以及病史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中医治疗失眠以调整情志为主,养心安神、理气宁神的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

常用的中药有黄精、百合、当归、天花粉等,经过调配适合个体的方剂使用,可达到镇静安神的效果。

但是由于中药副作用较大并且疗效受个体差异影响较大,所以需要在用药方面更加谨慎。

西医认为失眠的原因可以是精神压力过大、脑部器质性病变、药物副作用、环境因素、睡眠呼吸疾病等多种原因。

基于这些因素,一些西医学家提出了许多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是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安定类药物、催眠药、抗抑郁药等都被应用于失眠的治疗。

这些药物的疗效比较显著,但是也存在一些副作用、成瘾性、反复治疗、严重毒性等不良反应。

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专家支持非药物治疗失眠,如认知行为治疗、光疗法、音乐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增强睡眠质量,降低失眠的发病率,并且避免了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已经成为了临床实践的一种常用方法,其疗效已经被广泛证实。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中医和西医的优点,使其在治疗失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疗效更为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的常用方法包括:脑电图等生物电信号的监测、中药、针灸、认知行为治疗和其他非药物治疗等。

其中,针灸治疗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

针灸治疗可以调节失眠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恢复组织器官功能。

而认知行为治疗采用理性思维、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等方法进行。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已经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同。

但是,由于失眠病因的复杂性,需要在多方面教育和治疗方案中加以注意。

失眠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失眠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171·失眠属于临床方面多见的疾病之一,实际的发病率保持着不断增加的势头。

中医对于该疾病的疗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围绕近年关于该疾病治疗的报道进行综述。

失眠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仍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意,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临床主要表现为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

本病属中医学“不寐”范畴,中医疗法从整体观、辨证论治角度出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治疗本病的特色显示出中医治疗的优势,尤其是在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方面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关文献做综述如下:1失眠的流行病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继而引发一系列的心身疾病,其中失眠是主要疾病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约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

因此,对于失眠的治疗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1]。

2失眠的中医治疗2.1…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主要用于肝火扰心型失眠。

任大为[2]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失眠。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

卢军占[3]…选失眠患者90例,观察组采用龙胆泻肝汤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进行常规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2.2…黄连温胆汤黄连温胆汤主要用于胆郁痰扰型虚烦失眠。

林斌[4]选取60例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单独服用安定片治疗失眠症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4%。

2.3…归脾汤归脾汤主治气血两虚证之失眠[5]。

王伯东[6]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组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51.4%。

金颖运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与艾司唑仑配合谷维素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实验为研究对象,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降低PSQI评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失眠的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失眠的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失眠是以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障碍导致对睡眠不满意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据中国医师协会公布的“2015全国睡眠指数报告”结果显示,31.2%的中国人存在严重睡眠问题,有失眠经历的人高达16.8%[1]。

失眠属祖国传统医学“不寐”范畴,古代文献常称之为“不得眠”“不得睡”“不得卧”“目不瞑”等[2],最早于《灵枢·邪客》篇中即有半夏秫米汤治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的记载,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酸枣仁汤治疗失眠更是被后世广为应用,现代诸多研究亦证实中医治疗本病有独特优势,故本文将近年来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及相关治疗方法进行梳理,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颇为丰富,其可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年老体衰、禀赋不足、久病失养、外邪侵袭等导致,分为虚实两类,失眠的中医证治研究进展*于臻1,边新娜2,韩文文3,张玉莲3△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1617;2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针灸科;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摘要]从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入手探讨失眠的中医证治研究,指出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认为该病或因心神失养、或因邪扰心神所致,其基本病机可分为阴阳失交与脏腑不和,辨证论治以脏腑分型为核心,治疗方法多样、简便验廉。

[关键词]失眠;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综述[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52(2020)01-0151-04Research Progress on TCM Syndrome and Treatment for InsomniaYU Zhen 1,BIAN Xinna 2,HAN Wenwen 3,ZHANG Yulian 3△1Graduate College,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1617,China;2Acupuncture Department,Geriatric Hospital,Tianjin Municipal Civil Affairs Bureau;3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CMThe study on TCM syndrome and treatment forinsomnia is explored from the cause,pathogenesi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insomnia,insomnia is of TCM category "insomnia",it may be caused by mental loss,or pathogenic factor disturbing the mind,its basic pathogenesis are disorder of Yin and Yang ,and viscera disharmony,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is based on the patterns of viscera,therapeutic methods are various,simple,convenient,effective and cheap.insomnia;the cause and the pathogenesi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review[23]LIU B ,HAN M ,WEN J K.Acetyl britannilactone inhibitsneointimal hyperplasia after balloon injury of rat artery by suppressing NF-κB Activation [J ].Pharm Experim Therap ,2008,324(1):292-298.[24]HAN J W ,LEE B G ,Kim Y K ,et al.Ergolide ,sesquiterpenelactone from Inulabritannica ,inhibits 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 and cyclo-oxygenase-2expression in RAW 264.7macrophages through the inactivation of NF-κB [J ].Br J Pharmacol ,2001,133(4):503-512.[25]LEE J K ,TAE N R ,LEE J J ,et al.Eupatolideinhibits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COX-2and iNOS expression in RAW264.7cells by inducing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of TRAF6[J ].Eur J Pharmacol ,2010,636(1/3):173-180.[26]SONG Q H ,KOBAYASHI T ,IIJIMA K ,et al.Hepatoprotectiveeffects of inula britannica on hepatic injury in mice [J ].Phytoth Res ,2006,14(3):180-186.[27]Cmielov áJ ,Rez ácov áM.p21Cip1/Waf1protein and itsfunction based on a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J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2011,112(12):3502-3506.收稿日期:2018-10-20*基金项目: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河西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QN2017015)。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一、临床试验研究: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阿戈美拉汀在治疗失眠障碍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与安慰剂相比,阿戈美拉汀可以显著缩短入睡时间和提高睡眠效率。

阿戈美拉汀还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夜间醒来次数和改善日间功能状态。

二、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阿戈美拉汀通过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和组胺受体来改善失眠症状。

去甲肾上腺素是调节觉醒和睡眠的关键神经递质之一,组胺则在促进觉醒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阿戈美拉汀的双重机制可以帮助调节睡眠-觉醒系统的平衡,从而改善失眠。

三、副作用研究:
阿戈美拉汀通常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大多数与阿戈美拉汀相关的不良反应较轻微,例如头痛、恶心和口干等。

阿戈美拉汀在一些个体中可能会导致心悸、疲劳和激越等不良反应。

阿戈美拉汀还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与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药物。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摘要】阿戈美拉汀是一种用于治疗失眠障碍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来促进睡眠。

临床研究方法多为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效果显著。

副作用主要包括头痛、恶心等,但长期疗效观察显示阿戈美拉汀安全性较高。

结论表明阿戈美拉汀在治疗失眠障碍中具有显著效果,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并研究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戈美拉汀、失眠障碍、研究进展、作用机制、临床研究、临床试验、副作用、安全性评估、长期疗效、治疗作用、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0%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问题,其中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存在各种副作用和依赖性,并不能完全解决失眠问题。

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失眠障碍的方法迫在眉睫。

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也被用于治疗失眠障碍。

其药理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安眠药,能够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提高睡眠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阿戈美拉汀在治疗失眠障碍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方法、临床试验结果、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估以及长期疗效观察,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选择。

通过深入研究阿戈美拉汀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探讨其在失眠治疗领域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副作用以及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表现,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阿戈美拉汀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参考。

通过结合已有的临床试验结果和长期疗效观察,评估阿戈美拉汀在治疗失眠障碍中的有效性和长期疗效,为今后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深入探讨阿戈美拉汀在失眠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完善临床研究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并探索更多潜在的药物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估,以期为失眠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20-08-05T03:36:59.288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6期作者:汪美凤1 张燕婷2通讯作者[导读]1.上海市浦东三林康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 200124;2.上海黄浦区顺昌医院中医科上海 200025睡眠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理现象,在人的一生当中,大约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生活、学习及工作等各方面的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失眠已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1]。

失眠症在中医又称之“不得卧“不得眠 ”“目不瞑”“不寐”“失寐”等。

中医药治疗失眠方法众多。

现在大量研究证明,许多非药物治疗要优于药物治疗,且不会产生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长远疗效要远远超过药物治疗。

1.针刺治疗针刺是治疗失眠症常见的一种方法,运用广泛,具有显效快,实用性强、不良反应低等特点,新的研究均疗效显著。

如刘伟华[2]等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眠三针治疗组30例和单纯药物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主穴:四神针、内关、三阴交,配穴:定神针、申脉、照海。

对照组采用口服氯硝西泮片。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0%,对照组为86.7%。

李滋平[3]将155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0例,采用针刺百会、神庭为主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舒乐安定治疗。

12次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1%,对照组为57.7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2.灸法目前研究表明,灸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袁氏[4]采用雀隊灸、回旋灸治疗80例患者,治疗组使用灸法治疗,穴位选择百会、涌泉,以口服药物作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5%。

李氏等[5]指导病患自行使用艾条灸双侧涌泉穴,配合松她训练,结果总有效率92.6%。

3.耳穴郑氏等[6]治疗失眠患者32例,方法使用耳穴贴压,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并不断按压,至耳廓发热为宜,贴压期间每日自行按揉2-3次,每次1-2min,结果痊愈24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0%。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阿戈美拉汀是一种新型的非苯二氮平类镇静催眠药,通过增强GABAA受体的抑制作用来产生其催眠作用。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阿戈美拉汀在治疗失眠障碍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疗效。

阿戈美拉汀与传统催眠药相比,其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更为精准,副作用更少。

阿戈美拉汀在提高睡眠质量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会增加呼吸抑制和意外死亡率。

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短期内阿戈美拉汀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和基于安慰剂的药效相近,维持睡眠打算性能、情绪症状、反应时间和安全性良好。

另外,阿戈美拉汀在治疗老年患者的失眠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药物代谢、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药物滥用和依赖,因此选用高安全系数和低潜在滥用和依赖的镇静药物比较适合。

一项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对于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和睡眠持续时长都有显著提高,且副作用较为轻微,没有出现药物依赖和滥用的情况。

此外,阿戈美拉汀在治疗特殊人群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途。

如对于长期应用苯二氮平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而导致睡眠障碍的患者,阿戈美拉汀的治疗作用显著。

同时,对于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病症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睡眠 。药物 总体 上 可分 为 五大 类 : 2 1 病 因病机 .
《 枢 ・ 惑论 》 安 神 , 灵 大 药用 陈皮 、 夏 、 半 枳实 、 茹 、 竹
栀 茯 阴 治 ( )苯二 氮卓类 ;2 抗抑郁 药类 , 日 卫气 不得 入 阴 , 留于 阳…… 黄连 、 子 、 苓 ; 虚火 旺 型 : 1 () 常 如 阿米替林 、 虑平 ;3 抗 组织胺 故 目不 瞑 。 说 明 阳不 交 阴 是 失 眠 以滋 阴 降火 , 心 安 神 , 用 朱 砂 多 () ” 养 药
眠症进 行 药 物 治 疗 时 应 遵 循 下 列 两 种情 况 , 为 : 有 邪 者 多 实 证 , 型 : 以益 气镇 惊 , 认 “ 治 安神 定 志 , 药用
原则 : 应用 最小 有效 剂量 求 得 最佳 无 邪者 多虚证 ”, 寐 本 乎 阴 , 其 人参 、 “ 神 龙齿 、 茯苓 、 菖 蒲 、 石 酸枣 仁 、
b rh Sep Q a t Id x P Q ) 知行为 治疗 运用 的较 多 , 是通 过 进而 导致 心失所 养 及 由心 火 偏亢 、 ug l uly n e , S I , e i 它
痰 胃失 和 降等 进 而 导 致 其他 如抑 郁 自评 量 表 , 焦虑 自评量 寻求改 变 失 眠患 者 的非 适 应 性 睡 肝郁 、 热 、 减 表, 及睡 眠状况 自评 量 表 的也 被 广 眠 习惯 , 少 自主神 经 和认 知 上 的 心神 不 安 两 方 面 为 主 。其 病 位 在
药 白术 、 芪 、 黄 甘 病 药 及 其 它 镇 静 药 , 氯丙 嗪 , 如 氯 不 足 、 血 不 足 可 导 致 郁 热 内生 、 生 气 血 , 用 人 参 、 心 氮 平 等 。 目前 临床 上 应 用 最 广 泛 心 神不 安 , 虚 烦 不得 眠 。《 岳 草 、 志 、 仁 、 神 、 眼 肉 、 故 景 远 枣 茯 龙 当 木 熟 合 心 的为 苯 二 氮 草 类 药 物 。 同时 对 失 全 书 ・ 寐》 其分 为有 邪 与无 邪 归 、 香 、 地 、 欢 花 ; 胆 气 虚 不 将
达 到改 善 睡 眠 的效 果 。非 药 物 治 2 2 中医治疗 . . . 疗 避免 了用药 带来 的副作 用 , 且 2 2 1 辨 证 论 治 刘 连 尊 等 ¨ 并
14 1 失眠症 的 药物 治 疗 目前 具有肯 定 的作用效 果 , 到 了美 国 采用 中医辨 证 治 疗 失 眠 取 得 了 较 .. 得 催 眠药 物 主 要 是 通 过 以下 两条 途 心理卫 生学 会 的确定 , 它 的缺 点 好疗 效 , 但 治疗 组 分 为 5型 , 郁 化 肝 是起效 作用 时 间长 , 效慢 _ 见 l 。 径起 催 眠作 用 : 1 选 择 性 地 抑 制 () 火 型 : 以疏肝 泄热 , 以安 神 , 治 佐 药 脑 干 网状 结 构 的 上 行 激 活 系 统 ;
药, 如安 泰 乐 、 异丙 嗪 ;4 巴 比妥 的病 机 。《 匾要 略》:虚 劳 虚 烦 安 神丸加 黄连 、 胶 、 () 金 “ 阿 酸枣 仁 、 子 柏 类 , 巴 比妥 、 如 鲁米 那 ;5 抗 精 神 不得 眠 , 枣仁 汤主 之 。说 明肝 阴 仁 ; () 酸 ” 心脾 两虚 型 : 以补 养心 脾 , 治 以
综 上 , 眠症 的 病 因 虽 多 , 失 但
病 情 的 发 展 提 供 客 观 的 依 据 。失 练 、 盾 意 向训 练 、 激 行 为矫 正 不外虚 实 二 端 , 邪 有 火 、 、 、 矛 刺 实 热 郁 眠症 的评估 量表 中 , 际上 最普 遍 疗 法 、 疗 、 相疗 法 以 及 相关 心 痰 、 、 等 , 则 责 之 于 气 血 阴 国 光 时 湿 食 虚 。 目前 心理 疗 法 中认 阳。其 基 本 病 机 以气 血 阴 阳失 调 使用 的 是 匹 兹 堡 睡 眠 指 数 ( is 理 疗法 等 ¨ Pt. t
中医药通报 2 1 6月 0 2年
第 1卷 1
第 3期
外, 目前 也 有 学 者 报 道 睡 眠 日记 、 联合 应 用 。非 药 物 治 疗 主 要 包 括 主 之 。 ” 体 动记 录仪 等 可 对 失 眠 的 诊 断 及 睡 眠 卫 生 教 育 、 眠 约 束 、 松 训 睡 放
() 2 促进 中枢 抑 制 性 递质 r 一氨 基 丁酸 的释放 及突 触传 递 , 而诱 导 从
2 中 医 学 对 失 眠 症 的认 识及 治疗
用 龙 胆草 、 芩 、 黄 车前 子 、 子 、 栀 泽 泻、 当归 、 生地 、 胡 、 骨 、 蛎 ; 柴 龙 牡 痰 热 内扰 型 : 以 化 痰 清 热 , 中 治 和
泛 运用 于失 眠症 的诊 断 当 中 , 样 唤醒 , 这 改变 关于 睡 眠的不 良信念 和 心 , 与 肝 、 、 、 但 胆 脾 胃、 肾关 系 密
的一些 标 准 化 量 表 的使 用 使 临 床 态度, 进行健康睡眠实践教育 , 切 。 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评 估更 为直 观 。
14 失眠 症的治 疗 .
知 l 气 血 纠从 治疗效 果 , 行 间 断 性 用 药 ( 周 主也 , 安 则 寐 , 不 安 则 不 寐 。 川芎 、 母 。 马 云 枝 等 _ 实 每 神 神
分 2—4次 ) 避 免 连 续 用 药 , 用 短 其所 以不 安 者 , 由邪 气 之 扰 , , 采 一 一 论治 失 眠取得 明显疗 效 , 为 气郁 期用 药 ( 超 过 3—4周 ) 要 逐 渐 由营 气之不 足耳。 《 不 , 阴血不 足 、 郁血 瘀 、 郁 痰 气 气 ” 辨证 录》 化火 、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