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2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练20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2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练20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的范围大于物种,一个种群可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种C.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形成生殖隔离D.同一物种的种群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一旦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就成了不同的物种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A项正确;物种的范围大于种群,一个物种可包含几个不同的种群,B项错误;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形成生殖隔离,C项正确;同一物种的种群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如果两个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就已经是两个物种了,D项正确。

]2.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十缸饲养。

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爱养自然奇品悉备。

”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十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 ) 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B[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为地选择去除生长状态不好的个体,属于人工选择。

在育种中,采取隔离措施,可防止基因间相互交流而混杂,对新品种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分数十缸饲养”的作用是采取地理隔离。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B.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雌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D.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了D[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A项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而生物进化是定向的,B项错误;雌虎和雄狮交配产下“狮虎兽”,但“狮虎兽”不育,说明了虎和狮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项错误;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故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说明这两个种群进化为两个物种了,D项正确。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第3节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第3节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第3节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学习目标] 1.掌握物种、隔离等相关概念。

2.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隔离(1)概念: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2)常见类型项目类型 发生范围 结果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间 ①不能相互交配;②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地理隔离同种生物使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3.新物种的形成过程地理隔离⎩⎪⎨⎪⎧①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②不同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自然选择⎩⎪⎨⎪⎧①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②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生殖隔离{ 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形成不同的物种 4.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判断正误(1)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通过杂交可产生三倍体西瓜,因此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是同一物种( )(2)不同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 )(3)交配后能产生后代的一定是同一物种()(4)生物进化了一定会形成新物种()(5)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6)新物种的形成一定经过地理隔离()答案(1)×(2)×(3)×(4)×(5)√(6)×解析(1)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三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不育,因此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是两个物种。

(2)地理隔离也会导致不同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3)交配后能产生可育后代的是同一物种。

(4)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6)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四倍体西瓜的形成。

任务: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结合教材“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南美洲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在不同岛屿上形成不同种群,在自然状态下,这些不同种群之间能进行基因交流吗?为什么?提示不能;因为存在地理隔离。

2018年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7章 第2节 第2课时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018年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第7章 第2节 第2课时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死亡,或产生的杂种后代无生殖能力,这都属于生殖隔离。
解析答案
12345
3.下列对捕食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的进化来说是不利的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来说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解析 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来说有利于种群的发展,因为捕食者对被 捕食者起选择作用,使生存下来的个体更适于生存斗争。捕食者与被捕食 者之间通过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解析答案
12345
2.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D )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
态不同而不能交配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 生育能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生殖隔离包括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植物因开花季节和花
的形态不同而造成不能自由交配;即使能交配,但也会在胚胎发育的早期
解析答案
12345
5.地球上已有的生物约200万种,其中只进行无性生殖的原始种类不过
1%~2%,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种类占绝对优势。关于这一事实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C )
A.有性生殖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
B.有性生殖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
C.有性生殖出现在真核细胞起源之前
D.有性生殖形成合子,丰富了子代的遗传信息 解析 有性生殖提高了变异频率,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加
答案
(3)不同的岛屿之间环境有较大差别,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 改 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 (4)经过长期的进化,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的基因库有 了 明 显 的 差 别 , 即使再相遇也不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了,即出现了生殖隔离, 它 们 形 成 了13个不同的地雀物种。 (5)由此可见,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必要 条件,其中 生殖 隔离是物种形成 的标志。 4.根据以上分析,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突变和基因重组 、 _自__然__选__择___和隔离。

高中生物【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知识归纳+练习题

高中生物【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知识归纳+练习题

高中生物【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知识归纳+练习题【核心考点重塑】一、协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叫做共同进化。

如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猎豹和斑马、昆虫保护色与天敌视觉的进化等。

2.结果: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协同进化的实例(1)某种兰花具有细长的花矩协同进化某种蛾类具有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

(2)斑马的奔跑速度加快协同进化猎豹的奔跑速度加快。

4.协同进化易错点(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同种生物不存在协同进化;(2)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协同进化,表现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种类: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1)遗传多样性:生物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异,并且变异是不定向的,进而出现了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蛋白质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共同组成的,所以物种的多样性和无机环境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经历的时间长。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单细胞生物。

5.生物进化的历程项目进化历程意义细胞数目单细胞→多细胞为功能复杂化提供结构基础细胞结构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代谢类型厌氧型→需氧型能量供应更加充足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实现基因重组,增强了变异的多样性,明显加快进化的速度生态系统成分只有分解者→出现生产者→出现消费者①光合自养生物的出现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②消费者的出现使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复杂,对植物进化更加有利生活环境海洋→陆地陆地复杂的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高中生物(新教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高中生物(新教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中⽣物(新教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协同进化与⽣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课后练习题第3节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第4节协同进化与⽣物多样性的形成[学习⽬标] 1.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

2.结合具体实例概述⽣物的协同进化和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知识点⼀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然状态下相互□01交配并且产⽣□02可育后代的⼀群⽣物称为⼀个物种。

2.隔离(1)□03不同物种之间⼀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04可育后代,这种现象称为□05⽣殖隔离,例如马和驴交配产⽣不可育的螺,故马和驴为不同物种。

(2)□06同种⽣物由于□07地理障碍⽽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08基因交流的现象,叫作□09地理隔离。

(3)地理隔离和⽣殖隔离都是指□10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然条件下基因不能□11⾃由交流的现象,这⾥统称为□12隔离。

3.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1)新物种的形成过程(2)结论□2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特别提醒种群与物种的关系(1)⼀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种鲫鱼可以⽣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个个被陆地隔离的不同种群。

(2)同⼀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能形成不同的亚种,进⽽形成许多个新物种。

问题探究如何判断两种动物是否是同⼀物种?提⽰:设计杂交实验,是否能产⽣可育后代,即是否存在⽣殖隔离。

问题探究⼆倍体西⽠和四倍体西⽠是不是同⼀物种?为什么?三倍体西⽠是不是⼀个物种?为什么?提⽰:不是。

因为⼆倍体和四倍体杂交产⽣的三倍体不可育,存在⽣殖隔离,所以不是同⼀物种。

三倍体西⽠不是⼀个物种,因为⾃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产⽣可育后代。

问题探究新物种的形成⼀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吗?提⽰:不⼀定,但⼀定要经过⽣殖隔离,如低温造成某植株染⾊体加倍形成新物种,没有经过地理隔离。

[例1]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种群因河道改变⽽发⽣的变化,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道的改变使同⼀种群的⽣物变成了不同的物种B.河道的改变使两个种群失去了基因交流的机会C.B种群和C种群基因频率的不同仅与环境的变化有关D.地理隔离必然导致⽣殖隔离,⽣殖隔离必然源于地理隔离解题分析河道的改变使⼀个种群被分割成两部分,从⽽形成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因河流的阻隔,形成地理隔离,失去了基因交流的机会,但是并没有证据说明B、C两种群的⽣物成为了两个物种,A错误,B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差异与环境的选择作⽤有关,还与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有关,C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殖隔离,⽣殖隔离未必就⼀定源⾃地理隔离,例如多倍体的形成过程,D错误。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课件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课件

地理隔离
不同物种 间
同种生物间
不能 相互交配 ;即使交配成 功,也不能 产生可育后代
使种群间不能发生
基因交流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新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 地理隔离①不 和同基种因群重出组现不同的 突变
②不同种群间不发生 基因交流 自然选择① ②食 自物 然和 选栖 择息 对条 不件 同互 种不 群相基同因频率 的改变
(3)共同进化除了图中所示的类型外,还有哪种类型?请举一实例说明。
提示:生物与无机环境间也存在共同进化,例如地球最初没有氧气,所以只能有厌氧型生物, 后来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使得空气中出现了氧气,进而又出现了好氧型生物。
1.共同进化的发生范围
共同进化不仅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如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选择),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 境间(如地球上出现光合放氧生物后,大气环境中出现O2,随后又进化成好氧型生物)。
(3)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 (4)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
生殖隔离,所以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探究主体 2 共同进化 [问题情境] 图 1 表示某种兰花与某种蛾的共同进化实例,图 2 表示斑马和猎豹间 共同进化的实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该图。 提示:染色体 (2)这种物种形成方式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
● 1.物种形成的三种方式 ● (1)渐变式 ● ①模型
● ②实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 这是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
生殖隔离: 基因库 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形成不同物种。 (2)隔离的作用: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必要条件 。

6.3.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6.3.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教案
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探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帕戈斯群岛的地雀的形成过程。

【讲解】由于每个岛上的地雀种群可
能会出现不同的基因重组和突变,而
且各个岛上的食物和生存环境都不
一样,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
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不同,久而久
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
的差异,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

所以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关键。

阅读资料容,思考
相关问题,归纳总
结出隔离在物种形
成过程中的作用并
简要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和探究
学习
【模型建构】
(1)阅读课本118页内容,结合加
拉帕斯戈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过
程,试将以下词句进行合理排序,并
尝试构建新物种形成的模型。

A.基因库出现差异
B.地理隔离
C.生殖隔离
D.阻断基因交流
E.新物种
F.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
G.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讲授】
(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3)展示无籽西瓜培育过程的流程,
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
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然后用
四倍体植株做母本,用二倍体植株做
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种子有三个染
色体组,种下去之后可得到三倍体无
【思考回答】
不是。

通过模型建构加
深学生对物种形
成过程的理解,培
养学生自主构建
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知识
迁移能力。

高一生物课件: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高一生物课件: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4)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被捕者的生存。(×) 提示:生物与生物之间是共同进化的,捕食者的存在 对被捕食者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5)共同进化只能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提示:共同进化可发生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 境之间。 (6)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 程。(×) 提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还包括基因、生态系统 的形成。
该方式为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 (2)骤变式。
爆发式物种形成是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主要 起源于个体的染色体变异或远缘杂交以及染色体加倍 等,如六倍体普通小麦的形成。
3.物种形成的 3 个环节 (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三者关系如下图:
(7)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和速度。 (√)
(8)物种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提示:还可以通过种间互助等实现。
2.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 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 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 a 过程 B.b 过程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 向的 D.品系 1 和品系 2 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 刻形成物种 1 和物种 2

生殖隔离
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 隔离,从而形成不同的物种
(2)结论。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共同进化。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新教材《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文分析人教版

新教材《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文分析人教版
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理论,更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新教材《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 成》课 文分析 人教版2
新教材《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 成》课 文分析 人教版2 新教材《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 成》课 文分析 人教版2
1.用这一自然概念理解书法,具体可 感,真 实可信 ,但这 种一一 对应的 关系毕 竟有限 。因为 ,它只 能停留 在书法 具体点 画外形 的层面 ,一旦 超出点 画外形 ,进入 到点画 姿态以 及整个 字的造 型与姿 态问题 时,这 种以物 对应的 办法就 陷入了 尴尬。 于是, 书法理 论的构 建中就 出现了“第二自 然”, 即“胸中 自然”。 2.自然而然即为自由自在,是人生的 最高境 界,也 必然是 书法的 最高境 界。
的是( A )
A.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 B.随着光合生物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 了条件 C.生活在草原上的羚羊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 的结果 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 动物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7.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 是心理 中极原 始的一 种要素 。人在 理智未 发达之 前先已 有情感 ;在理 智既发 达之后 ,情感 仍然是 理智的 驱遣者 。情感 是心感 于物所 起的激 动,其 中有许 多人所 共同的 成分, 也有某 个人所 特有的 成分。 8.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 化的。 环境随 人随时 而异, 所以人 类的情 感时时 在变化 ;遗传 的倾向 为多数 人所共 同,所 以情感 在变化 之中有 不变化 者存在 。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问题探讨
达尔文由储存着花蜜 的细长兰花花距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二同步讲义 第6章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二同步讲义  第6章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习目标] 1.概述协同进化的概念和意义。

2.概述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协同进化1.协同进化的含义: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实例(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那时生物的呼吸类型只能是无氧呼吸;当地球上出现了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以后,才使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3.结果: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4.协同进化的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判断正误(1)协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2)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答案(1)×(2)×解析(1)协同进化发生于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2)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除了通过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包括生存斗争以及种间互助等关系)实现外,还可通过物种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来实现。

任务:协同进化如图为猎豹追捕羚羊的镜头,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捕食者的存在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理由是什么?提示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什么?提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1.协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细长花距的兰花和有细长口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协同进化B.猎豹与羚羊的“军备竞赛”是协同进化的结果C.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主要通过生存斗争实现D.协同进化就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 D解析协同进化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8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

高中生物暑假作业18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能力提升含解析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进化均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D.人类对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无影响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物种的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B.协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生物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判断一个种群是否发生进化的依据是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协同进化实例的是( )A.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B.猎豹捕食斑马C.某种长有细长花距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D.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4.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图②表示地理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C.图③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6.1973年,有位进化生物学家针对物种进化提出了红皇后假说: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可能构成对其他相关物种的竞争压力,物种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驱动进化的动力。

所以,物种之间的进化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红皇后假说认为即使无机环境没有改变,生物也会进化B.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一个生物种群的进化一定会促使其它生物种群发生进化7.“海水稻”是一种可以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目前已在我国开始推广种植,这是我国科学家用野生海水稻和多种高产优良水稻杂交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结合具体实例概述生物的协同进化和多样性的形成过程。

知识点一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01交配并且产生□02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2.隔离(1)□03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04可育后代,这种现象称为□05生殖隔离,例如马和驴交配产生不可育的螺,故马和驴为不同物种。

(2)□06同种生物由于□07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08基因交流的现象,叫作□09地理隔离。

(3)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是指□10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11自由交流的现象,这里统称为□12隔离。

3.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新物种的形成过程(2)结论□2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特别提醒种群与物种的关系(1)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一种鲫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一个个被陆地隔离的不同种群。

(2)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能形成不同的亚种,进而形成许多个新物种。

问题探究如何判断两种动物是否是同一物种?提示:设计杂交实验,是否能产生可育后代,即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问题探究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是不是同一物种?为什么?三倍体西瓜是不是一个物种?为什么?提示:不是。

因为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不可育,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不是同一物种。

三倍体西瓜不是一个物种,因为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问题探究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吗?提示:不一定,但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如低温造成某植株染色体加倍形成新物种,没有经过地理隔离。

[例1]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种群因河道改变而发生的变化,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道的改变使同一种群的生物变成了不同的物种B.河道的改变使两个种群失去了基因交流的机会C.B种群和C种群基因频率的不同仅与环境的变化有关D.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必然源于地理隔离解题分析河道的改变使一个种群被分割成两部分,从而形成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因河流的阻隔,形成地理隔离,失去了基因交流的机会,但是并没有证据说明B、C两种群的生物成为了两个物种,A错误,B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差异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还与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有关,C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未必就一定源自地理隔离,例如多倍体的形成过程,D错误。

答案 B[例2]如图表示渐进式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①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图中②表示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交流受阻C.图中③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交配且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新物种形成解题分析①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C错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使生物朝一定的方向进化,但生殖隔离的出现才会导致新物种形成,D错误。

答案 B技法提升判断是否形成新物种类试题的解法(1)判断依据:是否产生生殖隔离。

(2)判断方法: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则说明出现了新物种,或就不能杂交。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知识点二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协同进化(1)概念:□01不同物种之间、□02生物与□03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方式①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

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幼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04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②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

地球上的原始大气没有氧气,最早的生物是□08厌氧型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的出现,使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3)结果:通过漫长的□09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10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11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主要内容□12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13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关键事件①最初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海洋中种数不多的原核生物——蓝藻和细菌。

这一时期的生态系统中只有□14生产者和分解者。

②有性生殖的出现,生物实现了□15基因重组,增强了其变异的□16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17加快,多细胞植物和动物的种类不断□18增多。

③寒武纪大爆发:海洋中大量的无脊椎动物物种爆发式地迅速形成。

大量的动物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第三极——□19消费者,使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结构。

④生物的登陆改变着陆地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又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⑤在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由于□20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绝灭。

例如恐龙绝灭。

恐龙的绝灭为□21哺乳类的兴盛腾出了空间,使生物进化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特别提醒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学的解释:□22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3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4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25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26定向改变,进而通过□27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28生物与生物、□29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30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2)中性突变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31中性的,自然选择对这些基因突变不起作用,因此有人主张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32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33自然选择。

(3)间断平衡学说:根据许多物种是在□34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现象,有人提出物种形成并不都是□35渐变的过程,而是物种□36长期稳定与□37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例1]下列有关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始终受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B.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协同进化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解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错误。

答案 C[例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从古至今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解题分析生态系统起初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寒武纪大爆发后出现消费者,A错误。

答案 A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B.物种是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在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答案 C解析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例如不同池塘的鲤鱼,A错误;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属于一个物种,B错误;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产生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C正确;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生殖隔离,不一定有地理隔离,例如多倍体形成过程,D错误。

2.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B.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C.产生了生殖隔离D.改变了基因频率答案 C3.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下列几种生物类型出现的排列顺序,可能性最大的是()A.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B.需氧自养、厌氧自养、自养C.厌氧自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D.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答案 D解析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因此,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厌氧(进行无氧呼吸)的;最早的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4.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答案 D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B.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协同进化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答案 B解析遗传多样性越高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与进化地位无关,A错误;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最早登陆的生物为植物,主要是蕨类植物,D错误。

6.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半部分为甲岛的物种演化模型,下半部分为乙岛的物种演化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

请看图回答问题:(1)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迁到乙岛的B物种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遗传变异甲、乙两岛环境不同且有地理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已形成生殖隔离(3)形成新的物种(答案合理即可)(4)1%、18%、81%逐渐下降解析(1)渐变式物种形成的内因是遗传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外因是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即甲、乙两岛环境不同且有地理隔离,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当两个种群不能发生基因交流时,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3)迁到乙岛的B物种由于环境发生改变,会发生进化,可能会形成新物种。

(4)A%=0.1,a%=0.9,所以AA%=0.01,aa%=0.81,Aa%=1-0.01-0.81=0.18。

若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