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防诈骗安全教案
防范诈骗安全教育教案七篇
防范诈骗安全教育教案七篇防范诈骗安全教育教案七篇如使用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是“明知”的,在主观上是否明知其所使用的汇票、本票、支票是伪造、变造或者作废的,是划分是否构成本罪的重要界限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防范诈骗安全教育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防范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的通过开展针对性强、有特色的“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金融诈骗教学”主题宣传,让居民和村民不会因为缺乏金融知识而上当受骗,增强防范诈骗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教学主体人民银行永嘉县支行牵头开展,全县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
三、宣传内容(一)存款及利率安全宣传存贷款利率、理财产品收益率、国债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等基本知识;宣传公众参与社会金融教学的注意事项;宣传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的基本知识;宣传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知识。
(二)信用保护宣传信用报告基本知识及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形成不良信用记录的多种原因及后果,宣传维护良好信用记录的途径。
同时,承担“征信知识进校园”、“征信知识进景区”任务的银行机构要继续在有关学校、景区开展征信宣传;承担“征信知识进文化礼堂”任务的银行机构要尽快对接有关乡镇、行政村,及时制作宣传长廊,开展特色宣传。
(三)银行卡安全宣传实名制开立银行卡的政策要求和具体操作规定;宣传非实名开立银行卡、出租出借银行卡的主要危害;宣传安全用卡、保护个人银行卡信息、身份信息等相关知识。
(四)假币辨别和诈骗宣传普及辨别假币知识,宣传假币诈骗常见方式及防范手段。
四、宣传方式(一)媒体宣传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平台作用,增强宣传立体效果。
选择传统纸媒(今日永嘉)和广播开展系列专题宣传,主要通过版面系列专题报道、公益标语播放、案例讲解和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方式提升宣传实效。
在纸媒和广播宣传期间,加强与电视媒体合作,以播出公益广告和电视屏幕滚动字幕播放相关宣传标语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
中学生防诈骗安全教育教案
中学生防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相关推荐中学生防诈骗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生防诈骗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防诈骗安全教育教案篇1活动时间:20xx年6月21日活动地点:各班活动室、大操场活动对象:中学生活动目标:暑期即将来临,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及学生的安全警觉性,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中班年级组于6月21日开展了“防骗防拐”安全教育的系列活动。
活动过程:系列活动一:“防拐防骗”安全演练1、年级组发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专门请平时不怎么来接送学生的家长来学生园充当“骗子”,利用诱人的美食,新颖的玩具去“诱拐”孩子们。
小结:从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经不起诱惑,乖乖地跟着“骗子”走,这说明部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是比较淡薄的。
2、老师们利用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活动的过程,然后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各班再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拐防骗的教育活动,如:“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了怎么办”、“出门旅游或逛超市时与大人走散了怎么办”、“路上有陌生人跟着你怎么办”、及“怎样拨打报警电话”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案。
系列活动二:举行“防拐防骗”家长座谈会活动结束后,班级老师与所有的学生家长进行了交流和总结。
通过这次的演练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
知道仅仅告诉学生“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
家长们更要提高警惕防范,在大忙季节更要关注孩子,让孩子随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入园时要将孩子送到班级老师的手里才能离园,家长委托别人接孩子,不仅要带好接送卡,还要事先给班级教师打电话预先告知。
反思:这次“防拐防骗”的安全系列活动,不管是对教师、家长还是对学生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更起到了警醒和呼吁的作用。
初中网络诈骗警觉教案及反思
初中网络诈骗警觉教案及反思网络诈骗是当今社会中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常常缺乏警觉性,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为了提高学生的警觉意识,教育他们远离网络诈骗,制定一份初中网络诈骗警觉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个教案的步骤及反思。
一、教案步骤:1. 开场小游戏:识破骗子的陷阱在教学开始前,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识破一个虚假的网上购物广告,以此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识别网络诈骗。
2. 引入网络诈骗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的网络诈骗案例,向学生介绍网络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
例如,假冒他人身份进行诈骗、虚假投资、虚假招聘等。
3. 分组讨论:如何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探讨如何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每个小组通过小组内的讨论进行思考,并给出相关建议。
4. 小组展示及总结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总结各组的建议和思考。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他们对网络诈骗有正确的认识。
5. 案例分析:针对真实案例进行讨论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真实的网络诈骗案例,并引导学生讨论背后的诈骗手段和应对策略。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诈骗。
6. 角色扮演:实践应对网络诈骗的技巧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其中一个学生扮演骗子,其他学生扮演受害者,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学生们可以实践应对网络诈骗的技巧。
教师可以观察和指导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7. 总结与反思:学到了什么?如何应对网络诈骗?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们可以分享他们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和掌握的应对技巧。
教师可以强调一些重要的原则,例如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等。
二、教案反思:1. 教案步骤合理教案的步骤设计合理,通过游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诈骗。
2. 案例选择恰当提供真实的网络诈骗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网络诈骗的危害和手段,同时也鼓励他们学会分析和思考相关问题。
预防网络诈骗教案(精选5篇)
预防网络诈骗教案(精选5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尤其是在年轻人中,由于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和技能,更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因此,开展预防网络诈骗的教育非常必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避免上当受骗。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掌握防范网络诈骗的技能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什么是网络诈骗?2.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和特点3.如何防范网络诈骗?4.案例分析和讨论5.班主任总结和点拨教学步骤】1.引入提问:你们听说过网络诈骗吗?你们有没有亲身经历过网络诈骗?2.教师讲解: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欺诈行为。
常见的手段包括虚假网站、钓鱼邮件、假冒短信等,特点是隐蔽性强、欺骗性高、危害性大。
3.教师讲解: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包括保护个人信息、警惕陌生人、不轻信不明来源的信息、不随意点击链接等。
4.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身边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例,并分享自己的防范经验和技巧。
5.班主任总结: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强调预防网络诈骗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个人信息保护和防范陌生人。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引入提问、讲解、讨论、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掌握了防范网络诈骗的技能和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也增强了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通过开展预防网络、电信诈骗专项法治宣传教学,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的高发势头。
二、教学内容:1、宣传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特点和危害,让群众了解电信诈骗的本质和危害,增强警惕。
2、介绍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包括不轻信陌生人,不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转账等。
3、宣传电信诈骗案件的打击成果和典型案例,让群众了解电信诈骗案件的严重性和打击力度,增强信心。
4、提供举报电话和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打击电信诈骗。
防诈骗学生教案大全七篇
防诈骗学生教案大全七篇防诈骗学生教案大全(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
学会本领,化险为夷。
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
3、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收集、处理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二、教学过程:(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
1、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你在哪里还看到过这样惨不人睹的场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组交流。
)2、展示另一系列图片关于消防员救火的场面。
(包括森林、楼房等)3、师:是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如此美丽,但又是如此脆弱。
我们要珍惜宝贵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识,象图片中的消防员一样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
(二)引导研读,归纳整理。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火”的书籍、期刊、报刊杂志等,并加以研读。
2、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并制作成防火手册或编一份防火宣传手抄报。
如:“火”的可怕,“火”的预防,灭“火”的方法,逃生常识及发生火灾时如何拨打求助电话。
3、手册、手抄报完成后,请老师或家长予以签名、鼓励,并于适当的时间在校园内展示。
(三)竞赛活动,游戏激趣。
(设立主持人,四小组记分比赛。
)1、抢答题。
(老师提供部分问题,学生可适当补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引起火灾?(2)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什么电话号码?(3)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4)电话报警时要注意报清、报全哪些信息?(5)列举几种逃生方法。
如: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断题。
(学生也可补充题目。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中学生防诈骗安全教育班会教案范文(通用5篇)
中学生防诈骗安全教育班会教案中学生防诈骗安全教育班会教案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防诈骗安全教育班会教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防诈骗安全教育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独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识,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等。
2、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独自在家的一些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自制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一、观看视频,导入活动⑴生活片段事例《明明怎么办?》片段内容:星期天,妈妈去市场买菜去了,只有小明一个人在家,他正在认真地玩拼图,这时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小明问:“是谁呀?”一个陌生的声音答:“我是李阿姨,找你妈妈有点事,请开门。
”小明犯愁了,该不该去开门呢?2、提问:(1)什么人在敲门?(2)小明该去开门吗?(3)如果轻易给陌生人开门会发生什么危险?(4)小明该怎么办?教师小结:当爸、妈不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不能轻易给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到家长回来再来,或让来人在门外等,也可以到爸妈上班的地方找等等。
二、讨论1、如果是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办?(加深幼儿的印象)2、如果你一个人在家,你可以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三、游戏《评评看》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下面四幅图中,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哪一位小朋友做得对哪一位小朋友做得不对?图片内容:⑴拿小刀、剪刀等尖利的东西来玩。
⑵自己拿电器的插座插。
⑶在椅子、桌子上跳来跳去。
⑷一个人静静地看电视。
2、提问: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为什么?我们该怎样做?3、教师小结结:当父母不在家时,我们要注意安全,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不玩危险物品、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电器开关。
初中防诈骗安全教案
初中防诈骗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基本类型和常见手段。
2. 提高学生识别诈骗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诈骗的基本类型:虚假广告、网络兼职、冒充熟人、电话诈骗、ATM机诈骗等。
2. 常见诈骗手段:钓鱼网站、恶意软件、虚假客服、中奖诈骗、学费诈骗等。
3. 防诈骗方法:提高警惕、核实信息、不轻信陌生电话、不泄露个人信息、及时报警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真实的诈骗案例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诈骗的基本类型和常见手段。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诈骗案例,让学生了解诈骗者的行骗过程和手段。
4. 防诈骗方法讲解:讲解如何识别诈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核实信息、不泄露个人信息等。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诈骗经历,以及如何应对和防范。
6. 总结讲解:总结诈骗的特点和防范方法,强调学生要增强法律意识,正确对待金钱和隐私。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防诈骗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复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诈骗的基本类型和常见手段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是否能正确识别诈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学生对防诈骗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资源1. 诈骗案例视频素材。
2. 防诈骗宣传资料。
六、教学建议1.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诈骗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诈骗的危害性和防范的重要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白违法行为的后果。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提高对诈骗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对待金钱和隐私,成为具有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小学预防诈骗主题教案七篇
中小学预防诈骗主题教案七篇中小学预防诈骗主题教案(篇1)1、知识与技能1、通过播放新闻短片、现场调查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重视。
2、了解什么是电信诈骗,以及电信诈骗的套路和特点。
3、掌握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防止上当受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新闻案例的研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新闻主人翁上当的原因,培养学生总结分析的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电信诈骗的套路,提高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知能力。
3、通过情景演示,提高学生面对电信诈骗的处事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安全教育课,提升学生处事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4、学情分析高中生正处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他们接受到信息的方式更为年轻化、科技化,遇到问题更希望依靠自身能力去解决。
由于高中生还没有进入到社会,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相应的处理经验,很容易步入犯罪分子所设下的圈套,面对种类繁多的电信诈骗,他们更是防不胜防,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提高他们对电信诈骗的认知度,应对能力非常迫切。
5、教学重难点了解电信诈骗的套路和特点,掌握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
6、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7、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通过最近新闻报道的多起准大学生学费被骗导致猝死或被骗后自杀等事件,激发学生研究电信诈骗的兴趣。
结合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迅速蔓延的现状,给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引导学生思考电信诈骗都有哪些套路和相似的特征,学会如何去辨别真伪。
(2)进入新课本环节主要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探究展开,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总结。
1、什么是电信诈骗。
多媒体展示一些电信诈骗的案例、图片,让同学们讨论,交流在生活中遇到电信诈骗的例子,让同学们对电信诈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让同学们总结归纳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传播媒介,通过银行柜台、ATM机、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或其它支付手段,以非接触的方式完成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案件。
初中安全教案防诈骗反思
初中安全教案防诈骗反思二、教案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尤其是针对初中生这一群体。
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心理成熟度不高,很容易受到诈骗分子的欺骗。
为了让初中生了解诈骗的形式,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特编写此教案。
三、教案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讲解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初中生诈骗案例,引起学生对防诈骗的关注。
2. 讲解诈骗形式:介绍常见的诈骗形式,如网络兼职、虚假中奖、低价购物等,让学生了解诈骗的手法。
3. 分析诈骗原因:分析诈骗分子为何会选择初中生作为目标,以及初中生容易受到诈骗的原因,如贪小便宜、轻信他人、缺乏防范意识等。
4. 提高防范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语,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5.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教授学生如何自我保护,如不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转账、不参与网络赌博等。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诈骗案例,以及如何防范诈骗的经验。
7. 总结:强调防诈骗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惕,遇到诈骗时要学会拒绝和报警。
四、教学时间:2022年X月X日五、教学地点:初中教室六、教学对象:初中生七、教学反思:本次教案通过讲解现实生活中的诈骗案例,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形式和原因,提高了学生的防范意识。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在面对诈骗时,仍然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此外,部分学生对于如何正确报警、如何维权等知识掌握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一方面,我将增加更多关于诈骗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诈骗的危害。
另一方面,我将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在面对诈骗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总之,防诈骗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不断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如何预防被骗教案
如何预防被骗教案标题:如何预防被骗教案引言概述:在当今社会,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等各种骗术层出不穷,许多人因为缺乏警惕性而成为骗子的受害者。
为了避免被骗,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学会识别各种骗术,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个人信息。
一、加强安全意识1.1 了解常见骗术:学习各种骗术的特点和手法,如网络诈骗、电话诈骗、微信诈骗等。
1.2 谨慎对待陌生人: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言语,特别是涉及金钱或个人信息的情况。
1.3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重要信息。
二、警惕网络诈骗2.1 谨慎点击链接:不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以防下载恶意软件或陷入钓鱼网站。
2.2 设置强密码:使用复杂的密码组合,并定期更换密码,避免被黑客破解。
2.3 注意公共Wi-Fi安全:尽量避免在公共Wi-Fi下进行重要信息的传输,以免被窃取。
三、防范电话诈骗3.1 警惕冒充公检法电话:警惕假冒公检法机关的电话,谨慎对待涉及案件的电话。
3.2 不随便拨打陌生电话:不要轻易拨打来历不明的电话,以免被骗子利用。
3.3 熟悉亲友声音:在电话中确认对方身份时,可通过熟悉的声音来判断是否为亲友。
四、保护财产安全4.1 谨慎网购:选择正规平台购物,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避免因此受骗。
4.2 注意银行账户安全:不随意向陌生人提供银行账号和密码,避免被盗刷或转账。
4.3 谨慎投资理财:不轻信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避免陷入传销或金融诈骗。
五、寻求帮助和报警5.1 向亲友求证: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向亲友求证,避免被骗。
5.2 报警处理:一旦发现被骗,及时报警处理,以便追回损失和维护自身权益。
5.3 寻求专业机构帮助:如果遇到复杂的骗案,可以寻求警方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的帮助,及时解决问题。
结论:预防被骗教案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识别各种骗术,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只有警惕和谨慎才能避免成为骗子的受害者,让我们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
初中防骗教育教案
初中防骗教育教案年级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时:1课时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骗子的常见手段和特点,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重点:1. 骗子的常见手段和特点。
2. 如何辨别骗子,增强自我保护。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的骗术案例,引起学生对防骗教育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听到的、看到的骗局,共同探讨骗子的特点和手段。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骗子的常见手段和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骗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提高防范意识。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2. 学生代表发言,总结防骗的方法和技巧。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骗局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危害性。
2. 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应对骗局的方法和策略。
五、情景剧表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内容编排情景剧。
2. 各组表演情景剧,其他学生观看并提出建议。
六、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防骗意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防骗的作文,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骗子手段和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辨别是非、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撰写作文的质量,以及对防骗教育的认识和感悟。
初中生反网络诈骗安全教案
初中生反网络诈骗安全教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诈骗事件日益增多,而初中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面临着更多的网络安全风险。
为了加强初中生的网络诈骗防范意识与能力,特制定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生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措施,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 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 掌握辨别网络诈骗的基本技巧- 研究常见的网络诈骗防范措施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网络诈骗简介- 通过演示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诈骗的定义和常见手段。
- 引导学生思考网络诈骗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2. 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 分组对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在网络上遇到的可能是诈骗的情况,并总结出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
- 教师进行解析和补充,并提供案例进行讲解。
3. 辨别网络诈骗的基本技巧- 引导学生对照多个案例,总结出辨别网络诈骗的基本技巧,如检查网址是否正规、核对信息真实性等。
-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真实场景,锻炼他们的辨别能力。
4. 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 编写小册子或海报,将防范措施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呈现,供学生研究和参考。
四、教学评估- 设计在线测试,检查学生对网络诈骗的了解程度。
-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辨别能力。
- 收集学生对小册子或海报的反馈意见,检查他们对防范措施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 网络诈骗案例资料- 角色扮演素材- 小册子或海报制作材料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课时:网络诈骗简介和常见手段介绍- 第二课时:辨别网络诈骗的基本技巧研究- 第三课时: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介绍和小册子或海报制作- 第四课时:教学评估和总结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案例演示、讨论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特点,并掌握辨别网络诈骗的基本技巧和防范措施。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小册子或海报制作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中学防范网络诈骗教案模板(通用5篇)
中学防范网络诈骗教案中学防范网络诈骗教案模板(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防范网络诈骗教案模板(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防范网络诈骗教案1班会主题:防电信诈骗班会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预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班会准备:确定主持人、制作ppt具体步骤及安排:一、导入新课近年来,伴随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电信诈骗的犯罪迅速蔓延。
电信诈骗作为一种“不接触犯罪”的新型犯罪来势较猛,涉案金额大,侵害对象广,动辄骗取受害人积攒数年的“辛苦钱”、“养命钱”、“看病钱”、“防老钱”,给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
二、讲授新课(一)、电信诈骗特点1.作案过程不接触化。
2.作案方式信息化。
3.作案手段智能化。
4.作案地域跳跃化。
5.受害人群不特定化。
6.犯罪组织职业化。
7.犯罪活动国际化。
8.赃款流动快速化。
(二)、电信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法1.电话类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熟人电话诈骗,破财消灾诈骗,补贴退税类诈骗,机票诈骗,冒充军人、武警订购物资诈骗。
2.短信类诈骗:中奖短信诈骗,低息贷款诈骗,引诱汇款诈骗,发送携带木马链接的内容短信诈骗。
3.网络类诈骗:利用QQ、微信冒充熟人诈骗,网络兼职刷信誉诈骗,购买基金诈骗,“网购”诈骗。
除上述常见电信诈骗手段外,还有复制手机卡诈骗、二维码诈骗、虚假婚恋网站诈骗、高薪招聘、低价购物、网络购物等其他诈骗手段。
遇有上述情况,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冷静处置,坚持不轻信不明讯息、不透露个人信息、不打开网站地址、不轻易汇款转账的“四不”原则,并在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咨询或报案。
让我们行动起来,警民携手,共防诈骗!三、班会总结短短的40分钟我希望能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播下了一颗安全意识的种子,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
中学生防诈骗班会主题教案内容6篇
中学生防诈骗班会主题教案内容6篇作为学校生要了解防骗安全防范措施;“识别诈骗伎俩,我的安全我做主”。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防诈骗班会主题,盼望对大家能有所关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中同学防诈骗班会主题教案内容篇1教学目的:1.使同学知道一些防骗、防毒的安全常识。
2.使同学把握一些遇到遇到坏人应付处理方法,有肯定应变力量。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活动时间:年月日教学重点:学习防骗、防毒防坏人破坏的生活常识,培育有关防范力。
教学内容一、防骗小学问(一)、在校生防骗应留意1、不要将个人有效证件借给他人,以防被冒用。
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号码等随便告知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3、对生疏人不行轻信,不要将钱物借出,不任凭跟别人走。
4、防止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一旦发觉可疑情形,应准时向父母、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
5、切不行轻信张贴广告或网上勤工助学、求职应聘等信息。
(二)、校内如何防骗1、提高防范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廉价、不谋取私利;提高警惕性,不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状况任凭告知生疏人;发觉可疑人员要准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准时报案、大胆揭发。
2、交友要谨慎。
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之流,戒交吃喝玩乐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
与人交往要区分对待,保持应有的理智。
对于熟人或伴侣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查其色,辨其行”。
对于“初相识的伴侣”,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关心。
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特殊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关心并避开受害。
4、听从校内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绝大多数校内管理制度都是为掌握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内作案,以维护同学正值权益和校内秩序而制定的。
因此,同学们肯定要仔细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乐观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防诈骗教案初中
防诈骗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基本类型和手段;2. 提高学生对于诈骗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诈骗的基本类型和手段;2. 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入了解诈骗的手法和危害;2. 如何正确应对和防范诈骗。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诈骗案例和资料;2. 准备教学课件和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诈骗的定义和基本类型;2. 引导学生思考诈骗的危害和防范的重要性。
二、案例分析(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几个典型的诈骗案例;2. 分析案例中诈骗的手法和手段;3. 让学生讨论诈骗的危害和影响。
三、诈骗类型和手段(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诈骗类型和手段,如网络兼职、虚假投资、冒充熟人等;2. 分析每种诈骗类型的特点和危害;3. 让学生了解诈骗者的心理和手段。
四、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0分钟)1. 向学生传授防范诈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和邮件,不泄露个人信息等;2.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防范诈骗的思考和经验;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收获;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防范诈骗;3. 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和信息。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于诈骗的基本类型和手段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于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的提升;3. 学生对于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初中防骗教案
初中防骗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思想品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骗术和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上当受骗。
教学重点:1. 常见骗术和诈骗手段的认识。
2.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辨别是非,避免上当受骗。
2. 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的骗术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或者经历过的骗术,共同探讨骗术的特点和危害。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的骗术和诈骗手段,如网络兼职、虚假广告、中奖诈骗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防范骗术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师总结并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骗术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诈骗手段和受害者的心理。
2. 学生扮演受害者或诈骗者,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骗术的理解和认识。
3. 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关于防范骗术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共同探讨如何辨别是非,避免上当受骗。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提醒学生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诱惑。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防范骗术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到防范骗术。
3. 教师给出一些建议,如定期更新密码、不轻信陌生电话等,并强调学生在遇到骗术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求助。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常见骗术和诈骗手段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
3. 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日常生活中防范骗术的实际应用。
反诈教案初中
反诈教案初中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基本类型和手段;2. 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3.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重点:1. 诈骗的基本类型和手段;2. 防范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2.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播放诈骗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诈骗现象;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诈骗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诈骗的基本类型和手段;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加深对诈骗手段的认识。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诈骗的基本类型和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到诈骗的危害;2. 教师传授防范诈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防范能力。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真实诈骗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诈骗手段;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防范措施。
五、互动环节(5分钟)1. 学生模拟诈骗场景,扮演诈骗者和受害者,增强防范意识;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防范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防范诈骗的重要性;2. 学生发表自己对诈骗的看法,树立法治观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诈骗的基本类型和手段的了解程度;2. 学生运用防范诈骗方法和技巧的能力;3. 学生法治观念的树立和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防范诈骗的作文;2. 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一份防范诈骗问卷调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初中生。
防止被骗教案初中
防止被骗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骗子的常见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上当受骗。
教学重点:1. 骗子的常见诈骗手段。
2. 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辨别真伪。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上当受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诈骗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诈骗的认识和经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骗子的常见诈骗手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辨别真伪,提高防范意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诈骗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诈骗手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悟。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和感悟。
二、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辨别真伪。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上当受骗。
2. 每组选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诈骗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诈骗手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悟。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骗子的常见诈骗手段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中学防范网络诈骗教案范文(精选5篇)
中学防范网络诈骗教案范文(精选5篇)中学防范网络诈骗教案1一、班会主题预防电信诈骗二、活动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学生。
学生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而且对于大人所说的话都容易产生一种信赖和顺从的心理。
因此,在面对成年人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断。
所以,为了使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
三、活动过程: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
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
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四、举行时间:5月24日五、举行地点:三年一班六、主持人:__七、出席人员:三年一班全体同学八、主要内容:防诈骗在中上路天虹附近等同学的她轻易相信了一位推销人员所宣称的"只要两三分钟"的调查问卷,并被领到了某写字楼的四楼。
一进屋便被限制了与外界的联系并被强制性的做起了"护肤"。
当"美容师"热情洋溢地介绍完她所使用的护肤品的种.种好处后便要求尚美青购买,不买还不行,当尚美青拒绝并提出要离开时却发现几个身形高达的男子堵住了出去的路?就在她束手无策之时,同学一个电话打破了僵局,在同学的帮助下她"逃出"了这家"黑美容院"。
同学们要引以为戒,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打着"促销打折优惠活动大酬宾"幌子的行骗人员。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同学们万万不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轻易相信这类陌生人的。
1、为什么有些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容易上当受骗?①不加选择的结交朋友;②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③疏于防范是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④求人办事,成事心切,从而导致上当受骗2、发生在高校的诈骗案件中,针对大学生有哪些常见的骗术?①通过上网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②假称自己发生意外,利用同学的同情心寻机诈骗;③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损害,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④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开学时较多);⑤利用手机发送中奖短信进行诈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初中生防诈骗安全教案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2、在生活中,提高警惕,能够趋利避害;
3、当危险来临时,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4、让学生在懂得自我保护,安全成长。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教师出示有过针对初中生诈骗的案例,学生谈感受。
学生交流回答:
受骗原因:
1、、为什么受骗?
2、、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
在发生的诈骗案中,受害者都是因为谋取个人利益,贪占便宜,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
犯罪分子就是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诈骗的。
(1)很多人都贪图便宜、谋取私利而上当受骗。
(2)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
(3)疏于防范,感情用事。
(4)有求于人,轻率行事。
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能否如愿这就要看事何事,对象是谁,如果部分青红皂白,为达目的而轻率交友,弄不好会上当受骗。
三、面对针对初中生诈骗,我们如何趋利避害?
1、我们如何才能趋利避害?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1、提高防范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性,不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接受陌生人赠送的零食,礼物等东西;一个人在家时,陌生人敲门不要开门;不更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
2、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特别是在自己觉得可能会吃亏上当时,与同学有所沟通或许就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帮助并避免受害。
3、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