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危害

合集下载

德宏州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发生危害与防控对策

德宏州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发生危害与防控对策
苗 运输 等途 径扩 散 , 茎 节遇 土生 根长 出蔓 枝迅 速覆 盖
周 围环 境 。
49 农业环境 与发展 2 《 j I ¨ { 年第 l 期
落。 此外 , 薇甘菊生长消耗大量 的水分和养分 , 导致土
壤肥力严重下降。
3 . 2 对 农业 生产 的危 害 由于薇 甘菊是 两J 性繁殖 杂草 , 生命 力极 强 , 每年 以 1 0 ~ 2 0 k m 的速度 向周 围环境 扩散蔓 延 , 造成 农作 物 严 重 受 损和 品质 降低 。 据调 查 , 2 0 0 5年全 州农 地发 生 而
薇甘 菊 ( Mi k a n i a m i c r a n t h a H. B . K) 属 菊 科 假泽 兰 属 ,是 世 界上 最 具 危 害性 和 最 难根 除 的恶 性 杂草 之

2 薇 甘菊发 生分布
经 过 调查 , 在靠 近 中缅 边 境 的瑞 丽 市 、 畹 町开 发
3 薇甘菊 的危 害
3 . 1 对 生态 系统 的危 害
防控 ,薇 甘菊发 生增长 率 由实施 防控 前年均 增长 7 4 . 1 2 %, 降至 目前 的 1 5 . 3 1 %, 实现 了减少发生范围 、
压 缩 发生 区域 、 控制 危 害面 积 、 遏制 扩散 蔓延 的 目标 , 在 一定 范 围 内基 本遏 制 了薇 甘 菊扩散 危 害 。
环 境整治 ・ E N V I R .C ON T R OL
德宏 k ' l ' l  ̄ b 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发生危害与防控对 策
张 国云
( 云南省德宏州农业 环境保护监测工作 站 ,云南 芒市 6 7 8 4 0 0 )

要: 薇甘菊在云南省德宏州爆发 , 给农业 、 林业及生态环境造成 了巨大危害。通过调查分析 , 充分掌握 了薇甘菊的发

薇甘菊危害现状及有效防除关键技术

薇甘菊危害现状及有效防除关键技术

薇甘菊危害现状及有效防除关键技术一、薇甘菊的生物特性薇甘菊是菊科的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农林害草,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已广布于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我国的香港、广东、台湾等省区灾害严重。

薇甘菊是多年生草质藤本,种子数量多而小,可借风力进行远距离传播,英文有“一分钟一英里”别称。

薇甘菊每个茎节处都易长出根而发育成新的个体,且每个茎节处都可以长出二个枝条,每个枝条上又有多个节,每个节又重新分生出枝条,因此,蔓延和扩展的速度很快。

薇甘菊一般在3月开始生长,6-8月最快,种子苗个体一年可以长长一千多米,11月开始大面积开花,花期一般维持2-3个月,至翌年1-2月为结实期,开花后花枝部分枯萎,以备来年生长。

二、深圳市薇甘菊危害现状薇甘菊在我市六区所有乡镇或街道办均有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到2003年年底,薇甘菊危害面积超过5000公顷,造成树木死亡面积超过300公顷,对我市山地森林、城市公园及绿地、果园等造成了严重危害。

薇甘菊主要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果林、灌木林、池塘田埂丛林、城市园林绿地、路边丢弃地等。

主要通过攀援、覆盖其它植物,造成其它植物“缺光饿死”,直接破坏森林生态系统,致使森林退化为灌草丛,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农业和种植业直接影响是造成产量减产或成本增加。

三、薇甘菊防除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1.防除工作安全要点(1)防摔倒。

防除工作多林地、山地,地势崎岖不平,应谨防摔跤;(2)防蛇伤,特别是要防青竹蛇;(3)防蜂、蚊虫叮咬:薇甘菊多的地方多有马蜂或黄蜂,注意预防;(4)注意身体或衣物防护,以防有刺植物挂伤或划破。

2.防除方法(1)防除药剂:药剂使用森草净10%可湿性粉剂,对水稳定,在酸性液体中易水解失效。

(2)防除药剂浓度及喷药设备:防除药液配制使用浓度为5‰,即1kg药兑200kg水,用喷雾喷粉机喷施。

实际配药过程中可稍微加大一点药量,但不可以过大。

(3)药液配制:配药时分大桶配药和喷药机配药两种方法,具体操作如下:①如若以大桶盛药液,则可以根据桶中水的重量,按照药、水配比直接加入药剂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可湿性粉剂颗粒完全溶解)后再盛入喷雾机中进行喷药使用,施药量为100平方米喷施药液15kg,注意可以先加药剂后加水,有利于药剂溶解。

薇甘菊及其防治技术方案

薇甘菊及其防治技术方案

薇甘菊及其防治技术方案薇甘菊是我国新入侵的、危害性极强的农林害草,在我国香港、台湾、广东等地广泛分布并产生严重危害.总结我司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薇甘菊的生物特性、危害特征及防除技术.薇甘菊是—种危害性极强的农林害草,除分布原产地热带美洲外,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太平洋诸岛屿,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广东等省区,并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我省近40个市县有分布,在珠三角和广东沿海地区分布极广,深圳、珠海、东莞为危害灾区。

早期人们对薇甘菊的危害认识不足,曾作为有益植物引种。

如1949年,印度尼西亚的茂物植物园从巴拉圭引种作为橡胶园土壤的覆盖物;1956年又被用作垃圾填埋场的覆盖物,后来蔓延到整个印度尼西亚。

薇甘菊在中国最早记录是1884年香港动植物公园引种作为观赏植物。

大陆最早记录是1984年在深圳银湖附近采到标本,但当时忽视它的危害,20世纪末才意识到它的危害性。

深圳是我国最早开展薇甘菊研究的地区,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现总结我司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薇甘菊的生物特性、危害特征及防除技术。

1 薇甘菊的生物特性1.1 形态特征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菊科(Asteraceae,Compositae)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原产中、南美洲,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农林害草,是我国新的外来有害生物,已列入植物检疫对象之一。

薇甘菊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匍匐或攀缘,多分枝。

单叶对生,叶薄,基部心形或戟形.头状花序小,数目多,含小花4朵,在枝端排成复伞形花序状。

花白色,管状,5齿裂。

瘦果细小,黑色.图1 薇甘菊的叶片、茎蔓特征1.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薇甘菊是热带、亚热带有害植物,喜光好湿,生长在年平均气温20℃以上的地区,在光照强、水分条件好地方生长旺盛。

不耐阴蔽、不耐干旱、不耐寒。

冬季气温低于10℃以下且持续干旱时,薇甘菊地上部分逐渐死亡。

1.3生长发育特性薇甘菊营养生长极其旺盛,一个节1天生长近20cm;有人在内伶仃岛实验测得薇甘菊的一个节,在一年中分枝出来所有茎节的生长总长度为1007m。

普洱市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防控

普洱市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防控

普洱市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防控普洱市是一个具有优质茶叶资源的地区。

然而,近年来,在这个地区出现了一种名为薇甘菊的外来有害生物,给茶叶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薇甘菊的发生原因和防控措施。

一、薇甘菊的发生原因薇甘菊(学名:Ageratina adenophora)原产于中南美洲和墨西哥,是我国一种比较新的外来有害生物。

薇甘菊主要通过人类或动物带来的种子扩散。

目前,在我国已经分布到了28个省份。

在普洱市,薇甘菊最早发现于1990年代,自此之后,薇甘菊逐渐成为了当地的一种外来有害生物。

薇甘菊之所以成为有害生物,是因为它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大片土地,抢夺生长空间,破坏生态平衡。

如果不及时控制,它还会对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二、薇甘菊的危害1. 影响农作物品质:薇甘菊具有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等特点,且繁殖能力强,容易在农作物田间产生竞争,影响农作物生长,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例如,茶树的叶子被薇甘菊占领后,容易发生变形、变色,茶叶品质受到影响,威胁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2. 破坏生态环境:薇甘菊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抢夺了大量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生态环境平衡。

它也可以引起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并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化等问题。

3. 对人体健康危害:薇甘菊是一种有毒植物,其带有的毒性物质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长时间接触薇甘菊,人体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呼吸道疾病、头痛、眼痛等症状,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三、薇甘菊的防控措施1. 加强管理:普洱市应该建立薇甘菊重点监测站点,定期巡查和调查范围内的植物种群情况,及时发现薇甘菊的生长趋势,进行监测和诊断。

2. 科学防治:采取机械清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对薇甘菊进行防控。

对于较小范围和密度不高的薇甘菊群体可以使用机械清理和手工拔除。

对于大面积的薇甘菊种群,要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3. 大力宣传:普洱市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展开天敌的认领等各种方式,增强人们对薇甘菊的认识,提高公众的自愿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合力防治薇甘菊的道德风尚。

生物入侵的例子及危害

生物入侵的例子及危害

生物入侵的例子及危害
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有凤眼蓝、福寿螺、互花米草、薇甘菊以及空心莲子草等,这些外来生物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危害,
入侵生物的危害
1.凤眼蓝常由于过度繁殖,阻塞水道,影响交通。

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

限制了水体的流动,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

为血吸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生蚊蝇,为蚊子的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殖的机会。

2.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

3.互花米草在潮滩湿地生境中超强的繁殖力,威胁着全球的海滨湿地土著物种,所以许多国家正在将其作为入侵植物实施大范围的
控制计划。

4.薇甘菊在其适生地攀援缠绕于乔灌木植物,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

5.空心莲子草会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排挤其他植物,喜旱莲子草使群落物种单一化;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观;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今天。

薇甘菊

薇甘菊

薇甘菊薇甘菊,也称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泽兰。

原产于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印度洋圣诞岛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包括斐济、西萨摩亚、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

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2008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也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形态特征薇甘菊为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茎细长,匍匐或攀缘,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幼时绿色,近圆柱形,老茎淡褐色,具多条肋纹。

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4.0~13.0 cm,宽2.0~9.0 cm,基部心形,偶近戟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数个粗齿或浅波状圆锯齿,两面无毛,基出3~7脉;叶柄长2.0~8.0 cm;上部的叶渐小,叶柄亦短,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常排成复伞房花序状,花序渐纤细,顶部的头状花序花先开放,依次向下逐渐开放,头状花序长4.5~6.0 mm,含小花4朵,全为结实的两性花,总苞片4枚,狭长椭圆形,顶端渐尖,部分急尖,绿色,长2~4.5mm,总苞基部有一线状椭圆形的小苞叶(外苞片),长1~2mm,花有香气;花冠白色,脊状,长3~3.5(-4)mm,檐部钟状,5齿裂,瘦果长1.5~2.0mm,黑色,被毛,具5棱,被腺体,冠毛有32~38(-40)条刺毛组成,白色,长2~3.5(-4) mm。

危害状况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其适生地攀援缠绕于乔灌木植物,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

在中国,薇甘菊主要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主要对当地6~8m以下的几乎所有树种,尤其对一些郁闭度小的林分危害最为严重。

危害严重的乔木树种有红树、血桐、紫薇、山牡荆、小叶榕;危害严重的灌木树种有马缨丹、酸藤果、白花酸藤果、梅叶冬青、盐肤木、叶下珠、红背桂等;危害较重的乔木树种有龙眼、人心果、刺柏、苦楝、番石榴、朴树、荔枝、九里香、铁冬青、黄樟、樟树、乌桕;危害较重的灌木植物有桃金娘、四季柑、华山矾、地桃花、狗芽花等。

防控薇甘菊危害

防控薇甘菊危害

文、图/曹纪文薇甘菊为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中南美洲,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传入香港 和华南地区。

近年来,薇甘菊迅速传播至广 西、云南、贵州、福建。

薇甘菊2003年进入广西梧州,2008年出现 在陆川县铁路沿线,2010年在陆川县乌石镇巨 尾桉林边被发现。

广西受薇甘菊危害最为严重 的地区是公路旁桉树林;薇甘菊通过攀援、覆 盖、捆绑桉树,严重阻碍桉树生长。

面对薇甘菊灾害,部分群众试图采用更换 造林树种和密植等方法来减轻其危害,如改种 金合欢属植物等。

对于薇甘菊的生物学和生态 学,有关专家进行了相当密集的研究,发现薇 甘菊喜光,弱光可能抑制薇甘菊光系统功能的 形成,林下光照是幼苗生长和生存的主要影响 因子之一;薇甘菊种子生产、种子萌发都需要 较充足的光照。

这些研究多是在广东和云南省 开展的,且大多数是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农用地和实验室进行;缺乏山地人工林的调查 研究,欠缺将薇甘菊与桉树特性相联系的延展 思考。

通过在陆川薇甘菊严重危害区对相思、桉 树人工林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薇甘菊盖度在林 下植被盖度高、上层林冠盖度较低、阴湿朝向 的立地下较高,这一结果与薇甘菊喜光、好湿 的结论基本相符。

薇甘菊在郁闭度大、光照少 的林分内不易生长。

薇甘菊开花数量与上层林 冠盖度极显著负相关,上层林冠盖度对薇甘菊 开花具略微显著负效应。

研究表明,桉树林的上层林冠盖度均值 显著低于火力楠林和杂交相思林。

桉树具有幼 态叶、成龄叶两型性,其成龄叶基部偏斜、叶柄扭转、垂直悬挂,因而成龄桉树的树冠很稀疏、很少遮荫。

在薇甘菊疫区,桉树林需要比 火力楠和相思林更为频繁地进行薇甘菊防治才 能有收获。

因此利用薇甘菊不耐荫蔽的特性,选择冠幅增长较快的造林树种,营建郁闭林 分,可达到长期有效控制薇甘菊危害的目的。

(作者单位:陆川县林场)下图:被薇甘菊覆盖后,树木枯死折断。

薇甘菊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薇甘菊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农业资讯NONGYEZIXUN农业信息薇甘菊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莫建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广西南宁 530002)摘 要 薇甘菊被我国列为首批16种外来有害物种之一,被称为“植物杀手”,曾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疯狂地蔓延生长。

薇甘菊繁殖速度极快,生长速度也非常惊人,会影响当地的农作物生长。

基于此,针对薇甘菊的防治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希望能有效控制薇甘菊的生长以及蔓延。

关键词 薇甘菊;发生现状;防治措施微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植物,是我国首批有害生物之一,其主要特点便是难根除,繁殖快,生长速度惊人。

薇甘菊一般生长在海拔1 500 m以下的河谷地带,虽然对土壤的要求非常低,但却非常喜欢有阳光且水分充足的地区,是一种繁殖能力快、会攀援的藤本植物。

当薇甘菊攀援至乔木和灌木后,便会很快形成覆盖,分泌出毒汁,使其他的植物、林木无法正常生长,当全部覆盖其他的植物、林木后,植物、林木会因为缺少光合作用而死亡。

因此,需要尽快控制薇甘菊的生长,否则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林作物的生长。

1 薇甘菊的发生现状1.1 形态特征 薇甘菊最早产自中南美洲,属于世界性危害极强也极难根除的杂草,已被我国列入首批16种外来有害物种。

其形态特征为草质或木质藤本,根茎较长,匍匐或攀援,分枝多,幼期呈绿色,圆柱形,老茎为淡褐色。

薇甘菊茎中部位的叶子呈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度在4~13 cm,宽度在2~9 cm,花量比较多,种子比较细小,有冠毛[1]。

1.2 生长特性 薇甘菊喜欢生活在温度较高且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它的繁殖能力非常强,生长速度也非常快,传播的途径也较为广泛,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每年的3-8月是薇甘菊的营养期。

9月至第2年的2月为薇甘菊的繁殖期,其抗病虫能力极强,茎节与种子都能进行繁殖,但主要以茎节繁殖为主,种子的存活率不高,只要每个茎节与土壤相结合便会生根发芽,在短时间内便可在地面上形成20~50 cm的覆盖层,如果将其放置到灌乔木上形成10 cm厚的覆盖层,便能轻易绞杀植物。

薇甘菊蔓延成灾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分析

薇甘菊蔓延成灾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分析

薇甘菊蔓延成灾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分析摘要:目前,薇甘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的危害无疑是最为严重的杂草,它能够迅速繁殖并威胁农作物的生长,且清除过程相当困难。

自从薇甘菊传入我国以来,其对我国林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薇甘菊属于一种藤本植物。

它可以通过缠绕在各种树木上生长。

本文针对薇甘菊的大范围扩散所引起的严重经济损失展开了调查和研究,重点分析了其扩散原因及相应的防控措施,旨在增强我国对薇甘菊这种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能力,推动林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薇甘菊;蔓延成灾原因;防控措施引言薇甘菊起源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等热带地区,随后被人类引种到东南亚等亚热带地区。

它主要应用于荒地复垦建设,由于东南亚气候条件优越,薇甘菊得到了快速的生长和繁殖,逐渐形成了泛滥现象。

我国最早引进薇甘菊种植,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初的目的是将其作为护滩植物进行培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薇甘菊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生物入侵灾害。

目前,我国已将薇甘菊与其他植物和动物,采取综合防治和预警机制,将外来入侵物种如水葫芦、红火蚁等列入危险物种名录,同时也加强对薇甘菊的防控和管理,可以合理地控制薇甘菊的传播。

一、薇甘菊的生长和繁殖特点1.繁殖能力强薇甘菊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这主要是因为薇甘菊的花序数量众多。

据报道,薇甘菊每平方米的花序数量可达数十万个,再加上种子重量轻、体积小,使得在风力的推动下,其传播能力甚至比蒲公英更强。

薇甘菊的种子能够被风传播到遥远的地方。

此外,因为薇甘菊是一种能够通过无性繁殖繁殖的植物,一经种子着地并扎根,便能迅速繁殖出新的枝条,从而扩大种群数量。

这种强大的繁殖能力导致了薇甘菊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增加了治理的难度。

2.蔓延速度快薇甘菊生长快速,种子能够随着风力在森林或农田上粘附扩散。

藤本特性使其附着于乔木或灌木上。

薇甘菊幼苗生长较慢,但根系深入土壤后,生长速度将加倍。

科学家观察发现,薇甘菊每天可增长20cm。

薇甘菊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薇甘菊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薇甘菊的危害与防治措施摘要:薇甘菊也被称之为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泽兰,是世界上最为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是危害我们国家林业最为可怕的有害生物,被称之为“植物杀手”。

本文先对薇甘菊的形态特征作简要的介绍,进而系统分析薇甘菊的危害,最后提出有效防治薇甘菊的措施,包括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化学防治、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健全薇甘菊防治制度。

关键词:薇甘菊;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入侵物种薇甘菊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有害植物,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已经被列为最为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就薇甘菊的特性来说,其传播能力、生存能力、繁殖能力与竞争能力均是十分强的,可以迅速向四周植物蔓延,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会抑制周边植物的健康生长,会经常性的导致成片森林枯萎死亡[1]。

因此,薇甘菊的防治工作一直都是我们国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的日常重要工作,但因为薇甘菊自身所产生的危害性巨大,所以在实际开展防治工作会不可避免的遇到较多的困难,尤其是防治手段使用上会存在较多问题,直接影响最终的防治效果。

基于此,必须明确和掌握薇甘菊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薇甘菊的防治措施,现作如下的论述。

1.薇甘菊的形态特征薇甘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状攀缘藤本,叶薄,茎呈圆柱状,生叶大多箭形或戟形,花为冠白色。

在生长季节上,薇甘菊从每年的10月份便可以开花,一直到次年的2月份,期间开花数量很大,在0.25m2的范围内可以达到8-20万朵。

另外,薇甘菊的种子数量会很多,并且很小,在风力、人畜活动、水流、交通运输等活动均可以远距离传播。

薇甘菊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低,可以生长在人类生存的多个地方,比如河边、公路沿线、沟边、铁路沿线、农田、果园、养殖场周围、人工林。

就薇甘菊在我们国家的分布情况来说,目前集中性的分布在云南、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澳门和香港。

在生长特性方面,薇甘菊的生长速度非常的快,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和传播能力,这导致控制薇甘菊有十分大的难度。

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的危害及防治

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的危害及防治

田和 苗圃周边 、林缘 地 ,可先 对局部 区域定 向喷洒森草净
杀 灭 薇 甘 菊 ,2 月 后 种 植 幌 伞 枫 、血 桐 、 阴香 、海 南 蒲 桃 个 等能较好遏制薇甘菊生长的树木。 4 2 4 引入 菟 丝 子 法 .. 在 林 地 、 陡 坡 地 、丢 弃 地 及 化 学 防 除 后 植 被 恢 复 困 难 的 立 地 ,采 用 引 入 田 野 菟 丝 子 寄 生 薇 甘 菊 的 方 法 防 治 。按 照 每 3 放 置 1 田野 菟 丝 子 袋 苗 , ~5 m 株 养 护 lF 较 好 地 控 制 薇 甘 菊 的 危 害 。 t可 - 单 一 的 防 治 方 法 难 以 有 效 防 治 薇 甘 菊 ,且 都 有 一 定 的
可 开花 ,从花蕾 到果实成熟 只需半个 月左右 。种子量 非常
大 ,1 株就 有几千粒 ,籽粒 细小 ,黑色 ,长 1衄 左右 ,直 径 0 1 . . ~0 2mm,每颗籽粒 重量 不过 0 1mg . ,上部有3 多 O 条刺毛 ,组成 白色冠毛 。种子可 以随 风迁移 ,落地 发芽繁
效 的 防 治措 施 。
关键词 :薇甘 菊;形态特征 ;繁 殖原 因;危 害特征 ;防治 薇甘 菊是一种对 生态环境 及农 、林业造 成严重 危害的 外来入侵物种 ,素有 “ 植物 杀手 ”之称 ,是世界上 10 0 种最 有害的外来入侵物 种和我 国重要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 。 1 1年薇 甘菊在香港 出现 ,18 年在深 圳发现 ,其生长 极 99 94
据 国外有 关资 料的 记载 ,薇甘菊原在南美洲时并非是
“ 植物杀手” ,因为当地有10 6 多种昆虫和菌类吃它 ,令其受到 制约而不能疯长 。薇甘菊入侵后,因无天敌制约而造成祸害。

桉树人工林薇甘菊防治

桉树人工林薇甘菊防治

·103·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属菊科(Compositae)假泽兰属(Mikania)草质藤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被称为植物杀手。

我国南方多地广泛受其危害,其中广东地区尤为严重。

薇甘菊危害,主要通过攀援缠绕或覆盖附主植物,阻碍其光合作用,影响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对林木生长影响严重。

桉树(Eucalyptus)是我国华南地区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雨水充沛,热量丰富,发展桉树人工林得天独厚,现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超过35万公顷。

幼林控草是桉树造林的最重要环节,因此桉树幼林薇甘菊防治成为造林商最头疼的问题。

1.薇甘菊生物特性薇甘菊是我国新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已列入各区植物检疫对像之一,薇甘菊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匍匐或攀缘,多分枝。

单叶对生,叶薄,基部心形或戟形。

头状花序小,数量多,含小花4朵,在枝端排成复伞形花序状。

花白色,管状,5齿裂。

图1&2 薇甘菊茎叶特征薇甘菊营养生长及其旺盛,一个节一天生长近20cm,营养生长迅速是薇甘菊危害其他植物的只要原因之一。

薇甘菊一般在3月开始生长,6-8月生长最快,11月开始大面积开花,花期一般维持2-3个月,至翌年1-2月为结实期,开花结果后营养生长停止,冬季叶片干枯。

薇甘菊的种子量非常大,一株就有几千粒,种子小,可借风力远距离传播。

2.薇甘菊防治时机2.1薇甘菊越冬后3月开始生长,当薇甘菊零星出现时,尽早进行防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薇甘菊进入花期前必须完成防治,否则薇甘菊通过种子传播后,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2.3桉树人工林采伐后,如果薇甘菊危害严重,桉树伐桩将难以萌芽,因此,如果桉树人工林伐后规划萌芽更新林地,必须在采伐前进行薇甘菊防治。

3.薇甘菊防治办法3.1人工防治薇甘菊的根、茎人工砍断后遇土遇水可以重新复生为新个体,因此一般不提倡使用人工防治。

针对桉树一年生内幼林,化学防治容易伤及苗木,可以针对栽植行进行穴抚(以植株为中心半径60cm 内进行全铲)或铲带(栽植行上下各75cm 进行全铲)进行防治。

东莞:植物杀手薇甘菊入侵沙田百亩地

东莞:植物杀手薇甘菊入侵沙田百亩地

东莞:植物杀手薇甘菊入侵沙田百亩地xx年xx月xx日•薇甘菊入侵东莞沙田•东莞对抗薇甘菊的历史和措施•全国范围内的薇甘菊防治现状•专家对东莞防治薇甘菊的建议目•公众对抗薇甘菊的建议和看法录01薇甘菊入侵东莞沙田薇甘菊的扩散情况薇甘菊的繁殖能力强由于薇甘菊的繁殖速度极快,一旦其入侵某个生态系统,便可能迅速占据优势地位。

薇甘菊的传播途径多薇甘菊种子可通过风、水、动物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增加了其扩散的风险。

沙田地区成为重灾区东莞沙田地区成为了薇甘菊入侵的重灾区,该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威胁。

1薇甘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3薇甘菊会迅速繁殖,排挤其他植物,严重破坏自然植被。

破坏植被薇甘菊大量繁殖会使得一些动物无法找到食物或栖息地,对动物生存造成威胁。

威胁动物生存薇甘菊会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

影响土壤肥力薇甘菊对农业的影响影响农作物生长薇甘菊会攀爬在农作物上,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要点一要点二威胁农业安全薇甘菊的入侵会对农业产生直接的经济影响,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薇甘菊的大面积繁殖会破坏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给农业生产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要点三02东莞对抗薇甘菊的历史和措施2008年东莞市发现薇甘菊,采取人工清除防治方法。

2010年薇甘菊疫情扩大,开始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如喷洒除草剂等。

东莞早期的防治工作化学防治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对薇甘菊进行防治,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

人工清除组织专业队伍,对薇甘菊进行人工清除,并集中处理。

生物防治研究薇甘菊的天敌,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控制薇甘菊的繁殖。

东莞当前的防治措施2018年在东城区某工业区,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成功控制了薇甘菊的繁殖,并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020年在大朗镇某山区,通过严格的人工清除和化学防治措施,成功清除了薇甘菊的繁殖,恢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东莞防治薇甘菊的成功案例03全国范围内的薇甘菊防治现状国内薇甘菊的分布情况广东薇甘菊在广东省内广泛分布,尤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东地区。

普洱市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防控

普洱市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防控

普洱市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防控普洱市位于中国云南省的南端,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植物生长。

这样的气候条件也为外来有害生物的传播提供了温床,其中薇甘菊(Ambrosia artemisiifolia)就是一种具有较大威胁的外来有害生物。

薇甘菊原产于北美,是一种猛烈过敏植物,不仅影响了普洱市的生态系统平衡,还对人类健康和农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重点介绍薇甘菊在普洱市的发生与防控。

一、薇甘菊的发生1. 生长环境薇甘菊通常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更喜欢河边、温暖湿润的生境,如道路旁、荒地、田间地头等地。

在普洱市,由于气候条件的适宜和地理环境的优越,薇甘菊得以广泛生长,并且以快速的生长速度侵占着当地的植被资源。

2. 繁殖能力薇甘菊是一种强大的繁殖植物,其种子能在适宜的温湿环境下迅速发芽生长,且每株植株的种子数都非常庞大,据统计一株薇甘菊每年能产生超过10万颗种子。

这种高繁殖力使得薇甘菊能够快速侵占土地,并在短时间内形成密集的植被。

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其高度繁殖力,薇甘菊在普洱市的土地上形成了大片的植被,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薇甘菊侵占了许多有益植物的生长空间,导致当地的植被多样性下降;薇甘菊的花粉对人类和动物都具有较大的过敏性,其种子还能够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薇甘菊的大量生长不仅威胁了普洱市的生态平衡,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健康和当地的农作物产量。

1. 移除清除对于已经生长的薇甘菊植株,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彻底移除清除。

可以通过手工拔除、除草剂喷洒等方式进行清除,但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避免接触薇甘菊的花粉和汁液。

对于薇甘菊种子的清除也是非常关键的,要避免其在土壤中存活并再次发芽。

2. 土壤修复由于薇甘菊生长的土壤通常是肥沃的河滩土壤,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以阻止薇甘菊的再次生长。

可以在植株清除后,通过增加覆盖物、改良土壤等方式进行土壤修复,减少薇甘菊的生存条件,降低其再次生长的可能性。

林地薇甘菊防治对策分析

林地薇甘菊防治对策分析

林地薇甘菊防治对策分析作者:李志华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1年第03期摘要薇甘菊作为外来的有害物种,曾多次入侵珠三角地区,其生长及繁殖速度快,会给当地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

以防治薇甘菊为主要内容,首先分析了薇甘菊的危害,其次对广东地区采取的防治机制进行了介绍,最后以为薇甘菊特性为切入点,围绕防治对策展开了讨论,并提出改造植物群落、进行人为干预等建议,推进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人为干预;防治对策;薇甘菊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195–02薇甘菊被称作植物杀手,属于典型的有害杂草。

20世纪末,薇甘菊开始在珠三角地区蔓延,并呈现出持续扩散的态势。

统计数据表明,每年薇甘菊都会给广东省带来高达数亿元的损失,无论是当地生物、林业生产,还是生态环境,均受到了薇甘菊入侵的严重威胁。

作为国内防治薇甘菊经验最为丰富的地区,广东省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治体系,可减弱薇甘菊带来的不良影响。

基于此,对防治薇甘菊的有效对策展开了讨论,以供参考。

1 薇甘菊的危害入侵我国的薇甘菊,通常能快速覆盖裸露地、攀附乔木及灌木,通过释放特殊化学物质的方式,抑制苗木生长,进而导致森林大面积枯萎。

该植物的形态特征如下:藤本以木质及草质为主,有极长根茎,可攀援、匍匐在其他苗木或地面上,幼期呈圆柱形[1]。

叶面以卵形、三角卵形较为常见,长度集中在4~12 cm,宽度约为4~8 cm。

由检测数据可知,薇甘菊多入侵经济树种,如橡胶、桉树以及甘蔗,无论是苗木还是农作物,如果被薇甘菊覆盖,均会在短时间内走向死亡。

由此可见,只有对防控薇甘菊加以重视,视情况拟定相应方案,才能避免林业及农业受到严重影响,确保经济发展达到预期。

2 薇甘菊防治机制近年来,广东等地纷纷将建设薇甘菊防治机制的工作提上日程,强调以专业公司和施工人员为主体,对防治项目进行承包建设。

广东省用来防治薇甘菊的资金构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中央补助、地方财政、自筹资金,无论是前期申报,还是最终的绩效评价,均被纳入管理范围,而全过程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确保潜在问题能够被及时发掘并得到处理。

薇甘菊发生现状与防控途径探析

薇甘菊发生现状与防控途径探析

薇甘菊发生现状与防控途径探析摘要:薇甘菊属于菊科,由于其超强的繁殖能力以及惊人的生长速度,对肇庆市的农业、林业以及生态安全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薇甘菊已经被我国列为有害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加强对薇甘菊发生现状的研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控途径,是防治其危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薇甘菊;发生现状;防控途径前言薇甘菊被称为“植物杀手”,是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杂草之一,在广东省,薇甘菊在每年三月份开始生长并逐渐蔓延,到七月份左右涨势最猛,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中营养吸收严重,并且其繁殖方式简单,能够实现远距离播种,如果不加以控制,势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1.薇甘菊的特征和危害1.1薇甘菊的特征薇甘菊,是属于菊科植物,是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外形特征显著,根茎呈现圆柱状,叶子是浅绿色并且比较薄,呈现卵心形。

薇甘菊的花朵是白色的,其果实相对比较细小,是椭圆形,黑色较亮,比较明显。

在肇庆市,薇甘菊从三月份开始有生长的迹象,并且其生长速度会不断的加快,并在六七月份达到生长速度的顶峰。

其花期是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左右,果期在一月份左右。

在进入幼苗期时,其生长速度相对缓慢,进而随着苗龄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加快。

薇甘菊的繁殖能力非常强,这是由于其茎节极易出根,根部随之深入土壤,对土壤养分进行大量吸收,有了充足营养的补给,其生长起来也就更加肆无忌惮,这种方式的繁殖速度,比通过种子育苗要快的多。

介于其这一属性,在清除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清理不及时,造成薇甘菊的二次生长,所以控制其茎部生根的繁殖方式是其防治的重点。

另外,薇甘菊的种子(如图一)相对比较细小、轻盈,可以轻易利用外力进行传播,比如风向、流水、动物、人类以及昆虫的活动都可以成为其远距离传播的载体,动物以及昆虫的活动范围相对有限,人类的某些远距离活动,是实现其远距离传播的重要方式,这也是为什么薇甘菊可以实现在多省市地区蔓延的原因[1]。

1.2薇甘菊的危害薇甘菊属于外来入侵植物的一种,它原产地在美洲地区,目前在我国南部地区分布较多,肇庆市也是薇甘菊分布的重点区域。

“植物杀手”薇甘菊入侵云南

“植物杀手”薇甘菊入侵云南

“植物杀手”薇甘菊入侵云南近年来,薇甘菊这一生物入侵云南并迅速扩散,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因其对本地植物、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本文将从薇甘菊的传入、危害、防治等角度阐述薇甘菊入侵云南的问题。

一、薇甘菊的传入薇甘菊原产于南美洲,经由人为介入进入了欧洲后,又通过人的活动被带入多个国家。

2004年,我国引进薇甘菊作为观赏植物,但因其繁殖能力强、适应性高,快速扩展,已经成为我国极为危险的入侵物种。

薇甘菊的迅速扩散恶性循环了,良好的防治措施也急切而来。

二、薇甘菊的危害1.绿地荒芜薇甘菊通常被称为植物杀手,原因是它可以成批生长繁殖,并且极易适应各种环境,占据了本地物种的资源,正常生长的植物会被挤压掉,而其草丛则成为了荒芜地、不毛之地。

2.土壤侵蚀薇甘菊的树根群极为茂盛,像钩子一样深入地下,非常容易造成土壤严重侵蚀。

在根部下方,由于其根系向下延伸,吸收能力强,并且抗风抗水的能力强,导致土壤更容易被吹起来漫开。

3.影响水资源薇甘菊的广泛长成对于水资源的吸收过于强烈,放缓了水流,阻碍了本地植物吸水的能力。

因此也容易造成野生动物的饮水困难和洪灾漫溢。

4.生物多样性损失对于物种多样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种有强侵略性的生物。

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消耗周围同胞的生存资源,Gradually减少其他物种的数量,这就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

目前在云南注册的动植物都快被薇甘菊替换掉。

三、薇甘菊的防治1.强调预防及早发现对于薇甘菊的控制,预防工作是必须重视的。

及早发现薇甘菊的生长,防止其蔓延。

2.化学防治在防治薇甘菊的过程中,有一些化学药品可以有效对抗它。

比如用Flumioxazin和Glyphosate做镜面处理,将松树与薇甘菊种类混杂的森林分开,用于防止薇甘菊进一步蔓延。

3.拔掉薇甘菊在薇甘菊的发现和局部集中的生长区域,应及时对其进行拔除,防止其扩散。

而且有利于云南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

4. 种植生态环境友好型植被通过种植所有生态环境友好型植被,可以增加当地的生态系统弹性,震动的可能性也降低,恶性循环也可以从中得到遏制和断开。

广东省薇甘菊防治现状与对策分析

广东省薇甘菊防治现状与对策分析

广东省薇甘菊防治现状与对策分析1.2*.云浮市林业科学和技术推广中心广东云浮527300摘要:薇甘菊是我国首批有害生物,通常情况下会生长在海拔1500 m以下的湿地边缘、荒弃农田和林地边缘等地带,其生长对外部环境的条件要求较低,整体的繁殖速度较快,生长中会攀援的藤本植物在短时间内覆盖,最终因为缺少光合作用而死亡,严重影响当地农林作物效益,且在防治中难以对其进行根除。

基于此,下面将以广东省为例对薇甘菊防治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发展需求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广东省;薇甘菊;防治前言:薇甘菊不仅会对生态造成影响,且可能会严重降低区域的经济效益,为此需要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来有效的遏制其蔓延。

该种危害性植物有极强的繁殖能力,通常情况下在区域内会成片、成团或成簇发生,攀附植物后则原有植物难以受到光合作用,停止生长与繁殖后枯死。

在对薇甘菊进行防治过程中,需要结合其生物特性和危害特征,结合实际选择相应措施,进而为后续生态发展奠定基础。

1薇甘菊特征分析薇甘菊属菊科假泽兰属,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恶性杂草之一,如今已在广东省多个区域爆发成灾,下面将对其特征进行分析。

1.1植物特征薇甘菊为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多年生草质或梢木质藤本杂草,整体茎细长、多分枝,头状花序具有冠毛,边缘具数个粗齿或浅波状圆锯齿,幼时绿色近圆柱形而老茎淡褐色,叶柄长2.0-8.0cm;基出3-7脉;长4.0-13.0cm,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戟形叶渐小匍匐或攀援[1],1.2生长特性薇甘菊在阳光充足或进水环境下传播速度及生长特性会不断加快,接触土壤就会生根发芽,最终形成20~50 cm厚的覆盖层。

薇甘菊从花蕾到盛花约5天,再过5-7天种子成熟,植物外部椭圆形呈现亮黑色,生物量保持在38.4%-42.8%之间,千粒重仅为0.0892g,不仅能够无性繁殖且极易生根,植物生长的周期极短,在不同环境下都可以不断进行循环传播,提高了防治过程中的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
菊科Asteraceae
假泽兰属
世界十大重要害草之一,多年生
草质藤本,原产中、南美洲。

1949年印度尼西亚从巴拉圭引
人薇甘菊作为橡胶园的土壤覆盖植
物,1956年用做垃圾填埋场的土壤覆
盖植物,之后,薇甘菊很快传播到整
个印度尼西亚,后来又扩散到整个东
南亚、太平洋地区及印度、斯里兰卡
和孟加拉等国,现广泛分布于南亚、
东南亚。

20世纪80年代,薇甘菊从香港
传入深圳等广东沿海各地,尤其是珠
江三角洲地区,造成极大的危害。

薇甘菊的叶呈三角状至卵形,
叶对生,茎有棱,茎上有白色短毛
边缘具数个粗齿或浅波状圆锯齿;
芽腋生,两侧都长芽但一般只有一侧的腋芽长成新枝
薇甘菊开花数量很大,0.25平米面积内,计有头状花序达2万~52万个,合小花8万~20万朵种子具冠毛且细小,千粒重仅0.0892g。

因此易借风力进行较远距离传播。

薇甘菊的蔓延特点是遇草覆盖遇树攀援,严密覆盖在灌木、小乔木及至十多米高的大树上,形成一个个绿色的"坟墓"。

植物由于缺少阳光、养分和水分,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最终死亡。

因此,薇甘菊有"植物杀手"、"绿色杀手"、"美丽杀手"之称。

上图为薇甘菊缠绕在台湾相思上;右图为薇甘菊缠绕在香蕉树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