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吉林省玉米产业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法
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65·作为中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也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作物。
玉米在食用、饲用以及工业、能源等多个领域都占有很大比重,并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粮食安全、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吉林省是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区,这里的土质条件好,气候怡人,种植的玉米除了品质优越之外,还曾在2006-2009年间连续达成玉米产量超万吨的成绩。
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当地玉米种植产量,最高可达16281kg / km 2。
由此,当地玉米产量长期居于我国前几位,为保证玉米产量与市场需求,笔者针对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的情况展开分析,因此,总结了期中的限制因素,为后期玉米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1.发展路径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玉米种植业发展迅速,最终成为玉米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出口量和外调量都是中国最大的玉米省份之一。
特别是在近几年,因为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我国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当地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种植面积得到了明显改善。
据统计,2004年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为291.5万平方米,占中国玉米总产量的15个百分点以上。
到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93.33万平方米,玉米种植面积增长速度非常明显。
2.影响因素2.1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影响。
作为本省的经济支柱型产业,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2001年,我国加入到世贸组织(WTO),此后尽管本省玉米产量仍不断增加,但农民的收入水平却呈降低趋势,这是因为玉米的供求关系发生改变,玉米种植成本进一步提高,对比美国来看,本省玉米的种植成本和运输成本都不占优势。
2.2农村经济体制落后。
农村施行的分田到户的种植模式,这很大程度上凸显了集体的优越性与个人的主动性,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稳定发展。
而基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这种种植模式的弊端也不断凸显,农户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小,且愈发分散,农民无法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并且很难实现机械化种植。
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第37卷第2期2021年4月吉林工商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V ol.37,No.2Apr.2021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范恩辉(吉林工商学院商学院,吉林长春130507)[摘要]吉林省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产区之一,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本文通过吉林省玉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吉林省;玉米产业;产业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288(2021)02-0018-03[收稿日期]2021-03-12[基金项目]吉林工商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粮食安全与吉林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社科合字LSS[2020]004号)[作者简介]范恩辉(197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吉林省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产区之一,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吉林省大力推动玉米种植及流通产业发展,在玉米总产值、户均产值、玉米衍生品出口量、国内外调量等多项指标方面表现优异。
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受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全省玉米种植户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玉米种植面积取得了长足进步。
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达421.96万公顷,在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中占比超过了10%[1]。
虽然吉林省在玉米种植方面取得了不俗业绩,但在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打造等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一定的发展提升空间。
一、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一)玉米生产情况首先,种植面积稳步增加。
2015—2019年,吉林省的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371.16万公顷、365.69万公顷、358.97万公顷、423.15万公顷、421.96万公顷,5年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50.8万公顷,增速为13.69%,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
吉林省玉米经济存在的潜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果按 “ 小康” 生活水平标 准来计算 : 即肉类人 均2公 斤 , 7 蛋类人均 1公 斤 , 0 奶类人均 8 公斤 , 即使 按玉米畜 产品转化率 最高的肉羊 来计算 ,则人 均 占有玉米饲料至少应 为18 5 公斤 , 吉林省居民才能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由此说 明吉林 省玉米饲
表 2 : 玉 米 畜 产 品转 化 率 单位 : 公斤
一
。
20 年之后 , 05 随着吉林省玉米加 工业 的迅 猛发展 , 日持 旷
久 的玉米经济发展路径 开始 改变 , 内消费量 节节攀升 , 省 由此 表 2 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正在逐渐浮 出水面 ,促使 吉林省玉 米经 济进入“ 乐观 的困境” 之中。
维普资讯
日匪 豳冒
◆鞠 黜 萝
l
乎
吉林省 玉米经济存在的潜在
问题 及对 策研 究
胡胜 德
吉 林 省 地 处世 界 生产 玉 米 的 黄 金 地 带 ,总 产 量 居 全 国第
尹 义 坤
斤 为基准进行计算 ,则吉林省各项 畜产 品年人均 占有量参见
4玉米 品种单一 , . 未来市场风险加 大 从玉米品种演替过程来看 , 13 年到 目前为止 , 从 91 吉林省
玉 米 一 直 是 围绕 普 通 型 品 种 而进 行 生 产 ,对 于 特 种 玉 米 , 如
夏彤博士对于玉米畜产 品转化率 曾做过研 究 ,如果 以其 研究成果为计算标准 , 且以吉 林省人均 占有玉米量 为10 并 0 公
高于饲料加工能力 , 如,0 5 例 2 0 年吉林省 玉米加工能力达到9 5 2
万 吨 , 要 产 品 是 淀 粉及 衍 生 物 系 列 、 精 系 列 和食 品 系列 , 主 酒 玉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地之一,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
在粮食作物种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对策来解决。
种植结构单一是吉林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目前,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以玉米为主导,大豆和小麦的种植面积较小。
这种单一的种植结构存在着风险,如果发生相关疫病或天灾等因素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将严重影响吉林省的粮食供应。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推动粮食种植结构的多样化,增加小麦和大豆的种植面积,提高吉林省粮食作物的多样性,降低风险。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水平不高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吉林省粮食作物的种植技术仍然比较传统,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
种植者的知识水平有限,缺乏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导致粮食作物产量的潜力无法充分释放。
应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种植者的技能水平,推动粮食作物种植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粮食作物种子供应不可靠也是一个问题。
粮食作物的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
吉林省粮食作物的种子供应链条比较薄弱,种子质量和供应能力都存在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粮食作物品种中,优质种子的供应不稳定,限制了粮食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粮食作物种子的研发和供应,提高种子的质量和可靠性。
粮食作物种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需要关注。
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方式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存在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需要推动粮食作物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倡生态种植方式,加强土壤保护和环境保护措施,优化粮食作物种植的资源利用效益,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中存在种植结构单一、技术水平不高、种子供应不可靠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推动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多样化,加强种植者的技术培训和推广,完善种子供应链条以及推动粮食作物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实现吉林省粮食作物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建 立合 理 的 玉 米 产 业运 行 机 制 , 1 2运 行的方式 。( )农户进 . 1 提 高玉米产 业 的运 行 效 率 。 入 市场 。一是专 业农户 通过市 场交 关键 词:玉米产 业 运 行机制 易方式 与企业联结 ;二是农 户与企 吉林省 业通 过 契约联 结 ;( 2)农 户融 入
素 、资源 禀赋 造 成 玉米 产 业成 为 业 ;( 3)畜产 品与玉米精 深加工体 米 、食用 玉米种植 基地 和优质 玉米 吉林 省农业 不可 替代 的主导产 业 。 系 。以大成 集 团 、黄龙公 司 、赛 事 出 口基 地 。( 2)畜 牧 业产 品 。利 玉米 生 产 又 出现 了结 构 调 整 难 、 力 达集 团 、德大公 司 、皓月集 团等 用 吉林省玉 米生产 优势 ,在 开发畜 进入市场难 ,农民增 收难 ,农 业经 龙 头企业 为主体 ,发展 畜产 品与玉 产 品 的精 品市场上 下功夫 ,把吉林 济 效益 难 以提 高 ,摆 脱 这 种状 况 米精深加工 。( 加 强防治环境 污 省建成为 以生产精品为特色的畜产品 4)
一
具体 省情 出发 ,吉林省 未来 玉米 加 工业将重 发展 饲料工 业 ,提高 淀 粉加工业 深度 ,扩大酒 精制造业生 产规模 ,加快 玉米终端 食品发展速 度 。 2 2运 行 的方式 。大力发展精 .
2 玉米系列产 品构 造
品畜牧业。 1 利用资源条件 , () 大力
2 1 造的基 本形式 。( 专 发展绿色玉米, .构 1) 生产符合国际市场要 个 玉米产业整 体开发 的系统 思路 , 用玉米 生产基地 建设 。根据 玉米用 求的 饲料 ,为畜牧业 大发展创造 条 从根本上确定吉林省农业 经济发展 途 的 改 变 ,玉 米 原 料 产 品 相 应 变 件 。 发展精品牧业 。 发展 中 、 高档畜 的 战略格 局 。 化 ,把 现有 的玉米从 四个方 面分开 产品 , 弥补 目前高 档畜牧 产品供应缺 1 玉米产业体 系构造 种植 ,工业用 玉米种植 。就 是按 照 口; 2) ( 实现标准化生 产。 从品种选 11 . 构造的基本形式 。大力发 加工转 化的需求 ,种植高油 、高淀 择和培育 、 饲养管理 、 疫病 防治 、 饲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0 1 3年 3月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Vo 1 . 2 2, No. 1
r c h, 2 0 1 3 J o u r n a l o f J i l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U n i v e r s i t y Ma
P r o b l e ms a n d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f C o r n De e p P r o c e s s i n g I n d u s t r y o f J d ' h  ̄P r o v i n c e Z H AO Gu i y a n
吉林 省 玉 米 深 加 工产 业存 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
赵 桂 艳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高职学 院, 吉林 1 3 2 1 0 9 )
摘
要: 吉林省作 为我 国玉米之 乡, 是 世界三大黄金 玉米带之 一 , 玉米资源优 势显 著。发展 玉米深加工业 已成为现代
农业发展 的趋势 , 它已经向着工业原料迈进 , 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产业格局 也基本形成 , 成 为支撑全 省经济发展 的三 大支 柱之 一。但是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业仍然存在 着一 系列问题 , 本文对其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 。 关键词 : 吉林省 ; 玉米深加工产业; 对策 中图分 类号 : F 3 2 6 文献标识码 : A
Ke y wo r d s : J i l i n p ov r i n c e ;C O L D . d e e p p r o c e s s i n g i n d u s t r y ;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现状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具有较强的粮食生产实力。
在种植业方面,吉林省也拥有着雄厚的种植业基础,拥有多个国家级种子繁育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种植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发展迅速,为粮食作物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面临着一些问题。
粮食作物重复种植导致土壤疲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生产环节中存在浪费现象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种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科技创新不足、人才短缺、品种更新速度缓慢等问题,制约了种业的发展和进步。
对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有效的对策,对吉林省粮食生产和种业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存在的问题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
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土壤退化严重是吉林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障碍之一。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耕作和过度施肥,导致土壤中养分严重流失,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自然灾害频发也是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困扰。
干旱、水灾、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种植者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影响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也是吉林省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之一。
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作物产量低下,品质不佳,限制了粮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存在土壤退化、自然灾害和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2.2 吉林省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种业发展一直是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吉林省种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种业科技水平相对滞后。
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建议
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建议摘要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介绍了近几年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指出了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促进该地玉米产业发展。
关键词玉米;现状;问题;建议;吉林省我国是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播种面积、总产量、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均居世界第2位。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
玉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玉米生产的发展对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玉米价格上扬的带动下,国内玉米产量稳步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农村绿皮书》预计2012年玉米产量将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1]。
国家高度重视“三农”,特别是重视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2],出台了2012年中央1号文件等一系列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最直接、最有力、最果断的政策,政策的出台为吉林省农业的发展必然带来更好的机遇。
吉林省作为玉米主产省和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近几年玉米增产幅度较大,在生产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各部门努力,包括国家对吉林省农业政策扶植、资金支持,促进了玉米生产。
但也要看到吉林省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搞好玉米生产。
1 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1.1 2008—2009年玉米生产情况2008年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为285.97万hm2,比2007年增长0.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5.77%;2008年玉米产量2 100万t,占粮食总产的76%;玉米播种面积已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12%左右,产量已达到全国总产量的15%左右,出口占全国50%以上[3]。
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充分调动了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2009年虽然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为293.33万hm2,但因气候原因,产量有所下降,为1 810万t左右。
1.2 2010—2011年玉米生产情况2010年吉林省玉米春播面积在300万hm2左右,较2009年略有增加,但与前几年基本持平。
吉林省专用玉米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刘 帅 郭庆 海
摘 要 :吉林省欲 借助其资 源禀赋优 势,进一 步发展 玉米加工业 ,必然要 实现 玉米的专用化 ,即大力推 广专用玉米。而
因专用玉米其特有的用途和 生物 学特性 ,其发展 必然 实现产业化经 营。 目前 ,吉林省种植 的专用玉米品种主要 有糯 玉米、 高
一
比重仅 为 1 3 . 8 %。到 2 0 1 0 年 ,吉林 省专用玉 米播种面 积 占
在农业部 2 ∞3 年发布的 《 优 势农 产 品 区 域布 局 规 划
产发展趋 势来看 ,加强优质专用 玉米新品种选育和推 广 ,降 玉米播种面积的比重增加 到了5 7 . 3 2 %。 产业是未来世界玉米经济的发展方向 。 不同用途的单位重量 ( 2 0 0 3 -2 C X : : ) 7 年 )》 中提出 :到 2 0 O 7 年 ,东北 —— 内蒙古专 的专用玉米含 有的某种化学元素 要远远高于普通玉 米 。也就 用玉 米优势区 ( 主要布 局在 黑龙江 、内蒙古 、吉林 、辽宁等 是 说 ,在假定玉 米播种面积和单 位产 量不变的情 况下 ,适当 4 个省 区的 2 6 个地 市 1 0 2 个县 市 )专用 玉米的播 种面积 受 占 调整专用玉米和 普通玉米的播种 面积 ,能够更好地满 足吉林 到玉米总面积 的6 。 %以上 。截至 2 0 0 7 年 ,吉林省的这一比重 省玉 米加工业发展 的需求 。可以在 保证国家宏观粮食 安全 目 仅为 4 6 2 S %,到 2 0 1 0 年也 没到达到 6 0 %。在未来的 几年 内,
标 的 同时 ,实现 吉林省 发展玉 米经济 和玉米加 工业 的 目标 , 吉林省还 应当继续扩大 专用 玉米的种植面积 。从成 本收益的 在提高玉 米生产整体效益的同时 ,增加农民收入。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
作为我国东北三省之一,吉林省在粮食生产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主要粮食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其中水稻和玉米是吉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
吉林省的粮食作物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吉林省的种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种业技术水平不高、品种少、质量不稳定等是目前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种子生产和销售市场体制不完善,种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也是制约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促进吉林省种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到此结束。
1.2 问题意识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吉林省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面积偏大、单一作物种植过多,容易导致病虫害的爆发和土地资源的过度耗竭。
种植过程中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的现象,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导致粮食产量无法有效提升。
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粮食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存在种植动力不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水平。
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引领吉林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合作,创新种植模式和生产技术,推动吉林省粮食作物种业的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
2. 正文2.1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和小麦。
玉米是吉林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居前列。
水稻是吉林省的传统作物,具有丰产和优质的特点,被广泛种植于湿地地区。
大豆是吉林省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丰富。
新经济形势下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新经济形势下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摘要:玉米加工业是关联农业,工业,流通业三大领域的大产业,也是正在快速成长的新兴朝阳产业。
吉林省是玉米生产加工大省,发展玉米加工业是吉林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科技创新是玉米加工业发展的灵魂和竞争原动力。
因此,吉林省在推进玉米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快科技力量整合,确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同时要培植龙头企业,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加快园区建设,从投融资,外部环境等方面制定有利的产业政策。
关键词:吉林;玉米加工;产业现状;科技创新0.引言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它是人类主要使用的农产品,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也同时是人类重要的工业原料来源。
其特征是可加工空间大,产业链条较长。
据相关统计显示,世界上已经开发出来的玉米加工产品多达几十类,数千个品种。
每一品种都可形成产业链,每一条产业链都牵引着一个大产业。
玉米经过深加工后,其产品的附加值比卖玉米原粮增加效益3—100倍以上。
[1]吉林省具有十分优越的光、热、水、土条件。
除东部高寒山区和西部部分少雨干旱地区之外,大部分地区都适合于玉米生长,具有不可多得的地域优势。
吉林省玉米生产的优势,为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现状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的中部,全省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
现有耕地面积522.48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8%。
农耕土壤条件优越,土质肥沃、结构好,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生长。
吉林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5.1℃左右,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在400—950毫米之间。
[1](一)产业规模大,种类齐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全省共有农副产品加企业2586家,占制造业单位总数的30.6%,从业人员89413人,占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6.4%;其中规模在500—2000万元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253个、从业人员15674人;2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83家,从业人员29636人。
供给侧视阈下破解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的难题
2 0 1 4年 吉 林 省 玉 米 产 量 达 到 2 7 3 3 . 5万 t , 玉
米 的库 存 量 为 3 4 4 4万 t , 玉 米库 存 量 过 剩 , 导 致供 大 于 求 。现 如 今 单 纯 依 靠 政 府 宏 观 调 控 提 高 玉 米 收
购价 格来 保护 农 民利 益 的空 间越 来越 狭 窄 , 吉 林 省 作为 粮食 主产 区之一 收 储 压 力 越来 越 大 , 政府 的粮
构 单一 、 加 工 业 经 营 困难 等 诸 多 问题 。 若 要 破 解 吉 林 省 玉 米 产 业 面 临 的 难 题 , 应 从 供 给侧 改 革入 手 , 通 过 激 活产能 发展 玉米加 工业去 除 玉米库 存 ; 选择 单 粒 播 种 方 式 , 提 高 农 业 机 械 化 水 平 来 降 低 玉 米 生 产 成
植 3 6 9 . 6 6万 h m , 比去 年 增 加 1 9 . 7 5万 h m , 玉 米
近年来 , 国外生 产 的转基 因玉 米产 量 高 , 生 产 成
本 低 , 销售 价格 低 于中 国玉米 的价 格 , 导 致 中 国 玉 米 在 国际市场 上销 售 量 较 少 ; 再 加 上 国 内 玉 米 临 储 价
本 ; 通过 种植 专 用玉米 、 培 育新 型 玉米产 业 经营主 体和创 新 玉米 产业技 术 等方 式补 齐短板 。
关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玉 米产业 ; 去库 存 ; 降成 本 ; 补短板
中图分 类号 : F3 0 4 . 3 ( 2 3 4 )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o O 7 6 9 2 1 ( 2 0 1 6 ) 2 O —o o 。 3 一O 3 玉 米产 能 , 减 少 玉米库 存 。
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点探析
玉米作为我 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自2 0 0 9 年后出现超常规增长 ,总量 已超过我国粮食总产量的 三分之一 。2 0 1 2 年开始玉米库存持续增加 ,2 0 1 3 年达 1 亿吨 ,此后 以年0 . 5 亿吨以上增量递增 ,至 2 0 1 6 年7 月 ,库存总量达 2 . 6 亿吨,超过玉米产量最高年份 2 0 1 5 年产量。其 间,高额库存积压成为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 目 标 。玉米供 给总量之大 ,涉及生产者之多,为其他作物所不及 ,也
玉米加工 项 目。2 0 0 9 年 以后 ,受美 国次贷危 机影 响 ,国际市场 出现需求萎缩 ,之后市场忽高忽
低 。2 0 1 3 年 以后 ,加 工 业进 入 全 面 亏损 期 ,全 国玉 米 加工 业 开工 率 不 足半 数 ,意 味着 加 工业对 玉 米需 求 减少 2 5 0 0 万 吨左 右 , 占全 部玉 米 产量 1 2 %以上 。较 高 的玉米 托市 价格 推 升玉 米加 工企 业成
时 ,养殖户每头生猪亏损 2 o 0 ~ 3 0 0 元 。全 国玉米加工业开工率不足 5 0 %,吉林省 2 2 户 、黑龙江省 2 8
户规模 以上玉米加工企业全面亏损 ,有 的几近破产 。由于玉米价格持续走高 ,也引起替代品市场变 化,一些养殖企业 、饲料企业和本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改用高粱、大麦等替代玉米。
大豆产业振兴计划,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在 东北地区实施退耕政策 ,重构玉米市场空
间格局是 破 解难题 的 可选路径 。
关键 词 :玉 米供 给侧 结榭 『 生改革 ;难点 ;临储 价格 ; 目标 价格
中图分类号:F 3 2 6 . 1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1 8 9 ( 2 0 1 7 ) 0 1 — 0 0 0 5 — 0 7
吉林省玉米育种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向初探
从种质资源看,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对主要
能正常成熟,形成了吉林省各地区出现水玉米问题, 病害抗性遗传基础薄弱,尤其是近些年来茎腐病和大
影响玉米销售价格,尤其是2016年度,在玉米价格 斑病的发生逐年严重,对玉米抗性育种提出更高要
下降的影响下,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求。国外则是通过扩大种质资源,提高品种适应性和
年的种植面积较大,但是在一些年份,由于降雨量较 新方向。
大及台风天气的影响,造成了倒伏,尤其在2012年 参考文献
受“布拉万”台风的影响,很多玉米品种大面积倒伏, [1]王越人,李忠南,张健,等.玉米新品种通科007的选育与应
而且倒伏时期发生在玉米灌浆早期,致使玉米减产 严重。因此,选育株高及穗位较低的品种,增强玉米 品种的抗倒伏能力,既有利于玉米的机械化收获也
是玉米育种上的一个突破点,玉米收获水分低则利 的玉米新品种成为了当务之急。
于玉米籽粒收获,利于农业机械的应用,降低生产成 3 结语
本,提高玉米种植效率。
综上所述,加快选育早熟、耐密、抗性强的玉米
2.3 选育低株高、低穗位的玉米品种
新品种,以适应玉米生产新要求、增加农民种植效益
玉米品种先玉335株高及穗位较高,虽然近几 和社会效益,是各个育种单位在玉米品种选育上的
决对策,对进一步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粮食生产水 平,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作者主要 分析了提高玉米产量的限制因素,同时提出了相应 的解决对策。 1 影响玉米高产的因素分析 1.1 玉米种植规模小,整地质量不好
玉米种植面积整体虽有所增加,但都是各自独
作者简介:焦亚力(1971-),女,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有量、国家调出量、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在 米单产受到了影响。因此,选育抗大斑病的玉米品种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 推进吉林省玉米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吉林省玉米产业转型升级作者:文/ 孟祥萍于伟张学锋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第35期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优势产区之一,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目标,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玉米产业的转型升级。
吉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成效近两年,吉林省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市场流通活力逐步增强,玉米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玉米播种面积减少。
根据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吉林省继续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连续两年累计调减籽粒玉米播种面积553.68 万亩,今年调减221.10 万亩,主要向大豆、水稻、杂粮杂豆、鲜食玉米、中药材、油料作物和饲料作物等进行调整。
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市场定价机制形成。
2016 年,国家将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 生产者补贴”的新机制,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财政给予生产者一定的补贴,保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
农产品市场重新回归供需基本面,玉米市场定价机制逐步形成。
粮食市场流通活力增强,玉米加工产业有效激活。
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后,玉米市场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粮食外销量增加,市场流通活力增强,加工企业开工率持续回升,最高时达98% 以上,有效地激活了玉米加工产业。
生产者补贴政策,弥补了农户部分收益。
玉米实行市场化改革后,种植户收益大幅下降。
国家对玉米种植户实行了生产者补贴政策,有效地弥补了农民大幅减少的收益。
全省各地生产者补贴因产因地而不同,据调查公主岭市刘房子镇的补贴约3000 元/ 公顷,蛟河市漂河镇的补贴约2000 元/ 公顷。
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地租回落明显。
吉林省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面积占总流转面积的比例约为52.8%,规模经营稳步推进。
去年由于玉米价格大幅下降,农民收益减少,今年租地费用明显回落,降幅达30% 以上。
吉林省玉米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走势的分析
工 作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9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大力发展玉米种植产业,逐渐成为玉米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出口量、外调量最多的玉米大省。
这些年,受市场价格因素的带动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促进,吉林省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增幅较大。
本文详细分析了吉林省玉米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认识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探析了未来本省玉米育种工作发展走势,为今后育种工作地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玉米种植;育种;存在问题;吉林0 引言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
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气候再到半干旱气候。
全省气温、降水、温度、风以及气象灾害等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
全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59~3016h。
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mm,但季节和区域差异较大,80%集中在夏季,以东部降雨量最为丰沛。
正常年份,光、热、水份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发育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大力发展玉米种植产业,逐渐成为玉米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出口量、外调量最多的玉米大省。
据悉,04年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达到了291.5万hm2,占了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5%之多。
这些年,受市场价格因素的带动以及国家惠农政策的促进,吉林省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增幅较大。
据统计,仅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就达到了293.3万hm2。
总的来说,吉林省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形势大好,这也为玉米产业中重中之重的玉米育种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鉴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吉林省玉米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认识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探析了未来本省玉米育种工作发展走势,为今后育种工作地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吉林省玉米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 越区种植现象普遍,产品商品市场竞争力低下近些年来,吉林省玉米种植普遍存在越区种植晚熟品种的现象。
深化供给侧改革 推动玉米产业创新升级
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玉米产业创新升级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玉米产业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统筹产业发展,提高玉米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必须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玉米产业的创新升级。
一、深化供给侧改革,优化玉米供给深化供给侧改革,一方面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优化玉米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玉米品种创新和良种繁育,提高品质和产量玉米品种创新是玉米产业创新升级的核心。
要加强科学研究,继续推进玉米良种繁育,培育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环境的优质玉米品种。
同时,要注重品质和产量的平衡,提高玉米的营养品质和综合利用效益。
三、积极拓展玉米深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玉米深加工产业是提高玉米利用率和附加值的有效途径。
应积极拓展玉米深加工产业,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玉米资源,加强玉米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推进玉米产业国际化,拓宽市场渠道随着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日益深入,玉米产业国际化已成为玉米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我国应积极拓展玉米产业的国际市场,加快推进玉米国际化进程,拓宽市场渠道,打造玉米国际交易中心,提高玉米国际竞争力。
五、加强玉米产业政策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玉米产业政策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玉米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强宣传和知识普及,引导玉米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深化供给侧改革是促进玉米产业创新升级的必要手段。
只有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强品种创新和良种繁育,积极拓展玉米深加工产业,推进玉米产业国际化,加强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措施,才能实现玉米产业的全面发展和长远稳定。
最新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带来的新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摘要:国家玉米收储政策的改革,给我国玉米主产区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玉米价格下降、农业生产风险加大,规模经营放缓等情况连续出现,有些地方问题严重,不仅造成种植玉米收益下降、农民收入减少,甚至影响到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
这些情况和问题将会给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困难与挑战,亟须加强对玉米加工业的重点扶持,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明确马铃薯主粮化地位,解决好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带来的返贫问题,在处理好改革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透明性、及时性,保证玉米收储政策改革顺利、平稳进行,以达到改革的目的和效果。
玉米收储政策改革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镰刀弯地区”①农业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
我国从2016年开始在“镰刀弯地区”实行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对玉米价格实施“市场定价”与“价补分离”相结合的机制。
吉林省作为“镰刀弯地区”重要的农业大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快创新驱动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责无旁贷。
2016年以来,吉林省在实施玉米收储政策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发现,这一改革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这些情况和问题也是“镰刀弯地区”在推进玉米收储政策改革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将会给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困难与挑战。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今后的粮食收储政策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而且必须解决好。
一、改革出现的新情况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镰刀弯地区”实施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很必要,也很及时,但是广大的东北地区准备不充分,“三农”发展为此受到了影响。
调查显示:2015年国家玉米临储价格的调整以及农资补贴的按比例下发两项政策的实施,使吉林省长春市农民人均减收600余元②,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影响更为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供给侧改革下吉林省玉米产业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法相 妍(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摘 要】2012年玉米首次超过水稻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此后其产量不断上升。
与此同时,进口玉米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出现了“自产玉米入库,进口玉米入市”的情况,国内玉米严重过剩。
吉林省作为玉米主产区,在供给侧侧改革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
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玉米产业改革面临种植业结构单一、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足、玉米加工业发展低迷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玉米产业;供给侧改革;问题;对策前言为了提高玉米种植收益,保护玉米产业正常发展,国家从2007年起对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实行玉米临时收购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玉米产量快速增长。
由于国家的保护价格以及玉米生产的高成本,导致玉米价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玉米为原料的饲料业、加工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进而转向进口玉米以及玉米的替代品,国内玉米需求不足,甚至无法消耗当年新增玉米产量,大部分玉米由国家储存,成为财政的一大负担。
2015年政府提出供给侧改革,同年,农业部发表了《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要求根据市场信息和地区条件优化玉米种植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此背景下,吉林省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一、面临的困境(一)农业结构单一,玉米种植占主导地位吉林省地理位置、水热条件使其成为玉米种植的绝对优势地区。
从改革开放至今,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在波动中上升。
到 2015年,吉林省种植玉米面积3880千公顷,占到粮食种植面积的76%,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66.91%,在吉林省农业生产中占绝对地位。
由此可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制约着吉林省玉米种植业的结构调整。
(二)小农经营制约种植业结构调整2015年吉林省共有约12万产业化经营组织,占到全省农户数目的65%,然而土地流转面积仅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27%,新型经营主题数目虽多,但是规模不足,家庭仍然是从事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单位。
在吉林省减少的玉米种植面积中,有80%来自于新型经营主体,仅有20%来自于小农户。
小农户经营对于政策和市场的敏感程度差,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小农户改变粮食种植结构受到了制约。
为了弥补由于市场价格下降导致的收入受损,小农户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增施化肥来提高产量。
受到成本的制约,政府无法对小农户进行有效的管理,影响种植结构的调整。
(三)玉米储量不断增加临储政策从保障性收购措施变成现在农民对玉米价格只涨不跌的认识,导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省内玉米储存量增加。
2015年统计,吉林省共有9631万吨玉米储量,为全省年产量的3.4倍,依据现有的玉米消耗能力,即使吉林省不生产玉米,消化现有库存也需要4年。
(四)玉米加工业发展低迷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发展低迷。
饲料加工需求是我国玉米需求中最重要的部分,约占总需求的70%,如果各种需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我国玉米产业就处于供需基本平衡状态。
由于我国玉米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加之国家的保护性政策,使得国内玉米价格高于国际玉米价格,许多企业转向使用进口玉米以降低生产成本。
高昂的玉米价格使一部分玉米加工企业转向高粱、酒糟等玉米替代品,玉米供需失衡。
玉米加工产业链短,企业规模小,科学创新能力不足。
吉林省内大部分玉米加工企业规模都较小,总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100家左右,我国目前玉米加工企业仅可以生产出近20余种副产品,玉米综合利用率不足20%。
其中部分技术来源于国外,自主创新能力弱。
全国仅有三家玉米加工企业获得生产燃料乙醇的资格,三家企业合计产出102万吨燃料乙醇,年消耗玉米数量306万吨玉米,远低于美国12890.5万吨的燃料乙醇产量。
玉米加工业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化工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科技投入,同时也需要一些政策性的支持。
目前,为了保护粮食安全,国家限制玉米产业低端、低附加值发展,许多企业进入该行业受到种种限制。
二、采取措施(一)农业生产1.改变经营方式,调动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积极性完善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土地转移的比较收益。
加快建设土地流转平台,推动土地流转专业化制度化,将松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生产能力、市场敏感度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
国家通过政策扶持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有能力的专业生产;引导各类资金进入农业领域,降低新型经营主体 融资难度,调动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2.优化区域生产结构,优化内部结构根据各地自然禀赋差异和粮食作物生长习性,合理划分粮食生产区域,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吉林省应根据省内地区的热量情况和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划分玉米生产地区,保证优势区玉米生产,变更非优势区生产结构,积极寻找适合在省内种植的玉米替代作物。
在玉米种植品种上,减少籽粒玉米的种植,增加青储玉米的种植,面向消费市场的玉米种植区增加鲜食玉米的种植。
(二)鼓励玉米加工业的发展玉米加工是延长玉米产业链条,向外提供玉米制成品的重要环节,也是玉米产业供给侧改革、解决玉米产能过剩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
玉米加工业包括饲料加工和化工原料加工,其中,玉米饲料加工预计可消耗70%的玉米原料。
目前玉米化工加工可制成淀粉、酒精、燃料乙醇以及纺织品等多种产品,可应用与医疗、食品、纺织等多种领域,是解决过剩玉米的重要途(下转第66页)66算定额标准体系,提高审计工作水平,来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凭借多种财务管理手段,能够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使企业市场营销资源的运用更加合理,通过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不断降低企业投入,从而保障企业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条不紊。
(三)加强营销团队建设企业营销团队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局:为完成任务而疲于奔命,为达成指标而绞尽脑汁,围绕业绩推动无所不用其极,但往往结果不好,甚至“辛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有效的营销应该是:立足长远,提升队伍技能,加强团队建设,加大活动量,树立正确理念养成好习惯,如果这些都能达成,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加强营销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是:一是心法,心法就是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二是操法,操法就是营销方法。
所以,加强团队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给予销售人员方法才是极为重要的。
企业在加强营销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建立业绩激励机制,加大新客源市场的开拓力度,树立开发新客源市场人人有责的观念,尤其是餐饮营销、会议营销、网络营销,各板块营销要注重传统营销与创新营销的有机结合,保障营销渠道的畅通和营销工作的有效性。
不管营销方案做得有多好,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要靠销售团队。
营销方案像武器,但能不能找到目标、打的准不准还得看销售人员的能力。
所以加强营销部门与销售部门的流程连接、沟通与理解,加强基层销售团队建设都至关重要,不能重营销不重销售,或者重销售不重营销。
(四)对企业资源进行综合整合如果是有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的企业要采取输出的方式把业务输出去,拉拢一些企业来为其服务,帮其集客,从而解决一些利润比较薄或频次比较高的项目,形成一个小的生态圈。
如果是一家能够辐射下面销售渠道的中型企业,销售渠道反过来又要给企业进行一些集客的动作,大家有利润分配。
还有一种是很小型的企业,只对周边的几百个店面做的简单服务,大型的销售渠道做不了。
因为没有很高的门槛,在互联网状态下这种小企业会被飞快地颠覆,所以小型的企业需要投靠,需要有品牌化,找一些中大型的企业进行合作,这也是一种出路。
通过对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经济活力,实现企业在供应链理论指导下市场营销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五)建设多种营销渠道中小企业营销渠道建设需扎扎实实地从一个网点到一个城市,再由一个城市到一个区域,由一个两个区域,再图谋整个中国,从而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销售领地,这在企业的发展初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明智之举。
企业同时还可以以新产品招商为由,进行补充型区域招商,招商的对象,可以是原来的二批经销商演变而来,也可以是真正的空白地区的新经销商,这样几个步骤下来,企业扁平化渠道的任务就基本达成,网络的布点也更科学,同时企业控制整个网络的愿望也顺利达到。
当然,说来容易,实际操作当中需要掌握好分寸,尤其要讲究谋略,在发展已有经销商区域的新经销商时,最好不要引起经销商的反感,所以在动作之前,企业需要做好周密的部署以及完善的事后处置机制,以免影响大局。
总而言之,供应链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循环系统,是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
营销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市场,因此商品销售与市场存在着一种客观的必然联系。
个体、私营企业的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不受国家计划的制约,它完全是在市场环境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为此,个体、私营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特别是要注重市场研究,这是搞好商品生产销售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参考文献:[1]呼雄雄.浅谈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441.[2]袁尊尊.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J].品牌,2015,(11):26-27.[3]梅俊箐.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分析[J].知识经济,2015, (20):91+93.[4]韩丽娜.试析供应链视野下的市场营销资源的合理利用[J].时代金融,2014, (18):26-27.[5]李昀.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 (01):66-67.作者简介:唐朝,现就读于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财务管理学院市场营销13级1班。
(上接第64页)径之一。
鼓励玉米主产区发展玉米加工业,对科技创新能力强的玉米加工企业进行财政补贴。
政府作为中间人,为玉米加工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搭建桥梁,提高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延长玉米加工产业链,增加玉米制成品种类和数目,提高玉米加工制成品的质量,形成自己的品牌。
以国家为桥梁,加强企业与国际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向国外学习,通过税收减免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方法。
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说,要加强对企业自身的管理,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统一生产,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饲料质量。
玉米加工企业要创新发展方式,和玉米种植者发展订单农业、公司自营农场等形式的生产经营,保障玉米原料的供给和质量。
三、总结解决玉米过剩问题一方面要减少非优势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提高优势区玉米种植质量,另一方面也要刺激玉米需求,支持在玉米深加工行业里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