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抗体检测输血科篇4稿

合集下载

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

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

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发布时间:2023-03-03T13:56:35.44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0月20期作者:荣坤奇[导读]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荣坤奇(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抽选,院内2021年1月-12月期间,首次输血患者50例为对照组,多次输血患者50例为研究组,对两组SPE-SA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及阳性患者配合型输注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

结果:研究组抗体检测阳性率相对高于对照组(P<0.05);交叉配型输注后1h、24hCCI水平、有效率,相对高于随机输注(P<0.05)。

结论: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会逐渐增加,对输注效果造成影响,输注前交叉配型可提高输注效果,临床价值明确。

关键词:多次输血;血小板抗体检测;配合型输注;简易致敏血小板血清学技术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血液科学的研究日益深入,组成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血小板输注是输血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用于血小板不足引起的出血和血小板功能障碍[1]。

血小板的输注是改善患者的血液供应,预防大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如果长期大量的输血,会导致血小板抗体增加,从而影响到血小板的输注。

如果输注无效,则会导致输注费用的增加,而且还会影响到输注的效果,有些病人还会出现紫癜的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2]。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进行调查和研究。

详细内容见下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抽选,院内2021年1月-12月期间,首次输血患者50例为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均值(46.25±2.45)岁;多次输血患者50例为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均值(46.19±2.38)岁;对比研究前获得患者基线信息P> 0.05。

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为 1. O ( / 0 , 小板 输 注无 效 率 为 1 . 3 (/ 0 。 两组 比较 , A 抗 体 阳性 率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O 0 ) HP 抗 体 O 0 3 3 ) 血 33 4 3 ) HL P .5 , A 阳性 率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意 义( P> O0 )发 生 血 小板 输 注 无 效 率 比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5 , P>O 0 ) 结 论 输 注 滤 除 白 细胞 的 .5。
A src : b et e T i u steo u r n e f ltl n i d n v lae h f c n yo ltl a su in Meh d b t tO jci o ds s c re c ae t t o y d t e a t t eef i c f a e t rn fs . t o s a v c h op ea b a o u ie p et o
摘 要 : 目的 探 索血 小板 抗 体 的 产 生规 律 及 对 血 小板 输 注 效 果 的 影 响 。方 法 检 测 非 滤 过 组 ( 组 ) 滤过 组 ( A 和 B组 ) 者 患
血 小 板 HL 抗 体 和 HP 抗 体 , C I 价 两 组 患 者 血 小 板 输 注 效 果 。 结 果 A 组 HL 抗 体 阳性 率 为 5 . 7 ( 7 3 ) HP A A 以 C 评 A 6 6 1 / 0 , A 抗 体 阳 性 率 为 1 . 7 ( / 0 , 小板 输 注 无 效 率 为 4 . 7 ( 4 3 ) B组 HL 抗 体 阳性 率为 1 . 3 ( / 0 , A 抗 体 阳 性 率 6 6 5 3 ) 血 6 6 1/ o ; A 3 3 4 3 ) HP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抗体检测
疑难输血解决策略探讨
常州市中心血站 输血研究室 许飞
输血的疗效与风险同在
• 输血是把双刃剑,它是现代医疗的重要手 段,在临床上能拯救生命、治疗疾病,同 时又可能给患者带来风险,引起一系列传 染病和免疫性疾病。为保障输血安全,各 国均建立多项法律、法规,并研发新的检 测系统和方法等,旨在提高输血安全,有 效实现其临床意义。
案例
• 予此建议主要考虑:1、患者产生自身抗体,此时 输血有加重溶血的可能;2、停止用药或者换药, 可以减少药物抗体继续产生的概率;3、患者长期 处于贫血状态,短时间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可以耐受;4、观察血红蛋白,有助于进一步治疗 ,如果机体能够清除药物抗体,刺激骨髓造血可 有效改善贫血状态;5、如果患者血红蛋白经过观 察不能升高,在综合患者生命安全与输血风险考 虑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输注洗涤红细胞悬液,前 提是静脉必须保持畅通。
• 我们一般在做血液制品处理时,一般是先 是滤白细胞处理,然后再做血液辐照处理 ,最后做血液的洗涤处理。
病毒灭活血浆
• 血浆是一种临床需求量大,携带病毒风险 高的血液制品。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亚甲 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是一种最安全、 有效的适合于单袋血浆病毒灭活的方法; 如结合使用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还能去除 光敏剂亚甲蓝和血浆中残留的白细胞,进 一步提高病毒灭活血浆的安全性。
产生疑问的主要原因有: 1、临床标本正反定型不符 2、临床交叉配血不合 3、血小板输注无效 4、急性大出血的输血
临床标本正反定型不符的 原因分析
ABO和Rh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 1、将受血者血标本离心分离血清(血浆), 将压积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一次以上,配成 3%-5%的红细胞悬液。
• 2、取7只试管,在标记为抗-A、抗-B、抗-D 3 个试管中加入相应试剂各1滴,在标记Ac、Bc、 Oc、自身细胞4个试管中加入受检者血清各2滴, 前面3个试管加入受检者红细胞悬液1滴,后面 4个试管中加入相应的试剂红细胞( Ac、Bc、 Oc )和受检者自身红细胞各1滴。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本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本地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效 果 明显低 于 预期值 的现 象 临 床 上 称 之为 “ 血 小 板 无效 性输 注” 或“ 血 小板无 效性 灌注 ” , 目前 临床上 越
来 越 多 的方 式用 来 控 制血 小 板 输 注无 效 ] , 本 文 就
用率 或百 分 比对数 据 进 行 一 般描 述 , 组 问 比较 采 用 卡方 检 验 , 检 验水 准 为 0 . 0 5 。
个 月一 7年 之 间 , 之 前 的 治 疗 中均 多 次 输 注 血 小 板 。
血小 板输 注 障碍 的患者 中经过 检验 检测 出血 小板 相
关抗 体 阳性 的 患 者 共 计 6 7名 , 占 7 7 . 9 1 ; 以 输 血 次数 为 自变量 , 以血 小板 抗体 阳性 率为 因变 量 , 在 进
集法 血小 板血 清学 技术 。
1 . 5 统 计 学 方 法
等 疾病 , 通 过血小 板 输 注 可 以有 效 地 降低 因 为 血小
板 疾病 导致 出血 的病 死率 , 因此 , 目前 血 小板输 注 问 题 一直 被大 家所 重视 , 如果 在 治疗过 程 中 , 出现治疗
利用 S P S S 1 7 . 0进 行 数 据 的 分 析 处 理 , 其 中 利
基金项 目: 2 0 1 3 - 2 0 1 4年 度 湖 北 省 卫 生 厅 科 研 项 目编 号 : C G X2 0 1 2 9
0 . 0 5 ) , 有 统计 学 意义 , 具体见 表 1 。
表 1 输 血 次 数 与 血 小 板 抗 体 阳 性 率 之 间的 关 系
渐增加, 本 次调 查 的 2 6 0名输 血患者 中 , 出现 血小 板 输 注 障碍 的患 者 共 计 8 6人 , 占3 3 . 1 , 其中 8 6名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反复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反复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反复输血中的应用价值张玉朝【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反复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血站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200例反复输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00例无输血史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37.5%)高于对照组(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输注无效率(85.0%)高于对照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通过对反复输血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能够有效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为临床输血提供指导。

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建议先滤除白细胞以降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预防和控制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25)003【总页数】2页(P448-449)【关键词】血小板;抗体;输血【作者】张玉朝【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血站河南南阳 473000【正文语种】中文目前,临床失血患者不断增加,血小板相关制品在医学范围内应用更加广泛,尤其是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患者的治疗。

但是从目前临床输血工作中发现,患者多次输血后可能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直接破坏了输入血小板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因此,探究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对反复输血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本文选取200例反复输血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确保患者输血的安全,现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南阳市中心血站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200例反复输血患者(观察组),患者均经5次以上输血,排除发热、感染和弥散性血管凝血等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情况。

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为16~74岁,平均(42.1±3.2)岁;白血病43例,恶性肿瘤25例,全血小板减少40例,淋巴瘤3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5例。

输血科开展血小板抗体检测的适应症

输血科开展血小板抗体检测的适应症
➢ 检测时间:随时可接收病房或门诊送标本。血小板配 型视患者需求及库存血小板量而定。
➢ 标本要求:红帽管2ml,无空腹要求 ➢ 如需血小板交叉配型,请同时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申
请“配型单采血小板” ➢ 医生工作站可查询检测结果、打印化验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小板抗体筛查与配型适应证
➢ 怀疑有血小板自身抗体 ➢ 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ITP等 ➢ 外科脾功能亢进 ➢ 初次血小板筛查阴性,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一周
后,需再次进行抗体筛查,方可输注血小板 ➢ 其他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抗体筛查与配型送检注意事项
➢ 条码名称:血小板抗体筛查与配型(PASM),160 元/例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意义研究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意义研究
贫血 , 4 例 恶性淋 巴瘤 , 4 例多发性 骨髓 瘤 。
响 阳性 组 3 3 例患者 的 1 h 与2 4 h C C I 值 要 明 显 小 于 阴 性 组( P < 0 . 0 5 ) ; 阳 性 组 的 无效 输 注 率 是 7 5 . 7 5 %, 阴性 组 的无 效输 注率是 2 1 . 8 8 %, 两 组无效 输注率 对 比具 有显著 性差 异

4 7 0 2・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代诊 断与治疗 2 0 1 6 D e e 2 7 ( 2 4 )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血小板输 注无效 的临床意义研究
李晓珍 , 韩 日成 , 林伟华。 , 陈华英 , 罗 潇 , ( 湛江中 心人民医院, 1 . 检验科; 2 . 输血科; 3 . 麻章门 诊, 广
东 湛江 5 2 4 0 3 7 1
摘要 : 对我 院9 7 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 应用 固相凝集法检测 患者 的血小板抗体 , 应用 C C I 评估 阳性和 阴性 患者 的
血 小板输 注效果 , 分 析血小 板抗体 检测结果 和输 注效果 的关系 血小 板抗体 阳性率是 3 4 . 0 2 %; 阳性组患者 l h 与
的 改 善 具有 重要 意义 。
关键词 : 血小板抗体 ; 配型 ; 血小板输注
中图分类号 : R 4 4 6 . 6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6 } 2 4 — 4 7 0 2 . 0 1 时计 算血 小板纠 正计数指 数 ( c c ”。 此次研 究把血 小板抗 体 阳性 患者归为 阳性组 , 阴性患者归为阴性组 。 1 . 4 评 价指 标 以输注后 C C I 作为量 化评 估标 准 , 输注 无 效标 准是 l h C C I ≤7 . 5×1 0 9 / L , 或是 2 4 h C C I ≤4 . 5×1 0 9 / L 。 分

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分析

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分析
例; 年龄 2 3 ~ 6 7岁 , 平均 ( 4 5 . 7±1 2 . 4 ) 岁; 疾病类 型: 白血病 3 5例 , 再生障碍性贫血 2 1 例, 骨髓增生
1 . 2 . 2 输注指征和方法 指征: ①外周血 P L T计 数< 2 0 × 1 0 。 / L ; ②患者体表有紫癜、 鼻衄及出血点,
0 . 0 5 ) 。交叉配 型后输注 总有效率 为 7 8 . 5 7 %, 显著高于随机输注 的3 3 . 3 3 %, 差异具 有统 计学意义 ( P<0 . 0 5 ) 。血
液病患者临床 输血 次数 与血 小板 抗体 检测阳性率呈正相 关关 系。结论 多次输血患者血 小板抗体逐渐增 多, 影响
1 . 1 一般资 料
选择 2 0 1 3年 3月 至 2 0 1 5年 2月
小板检测抗体 阳性患者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交叉
配型 。
来我院就诊的 8 O例经多次输血 的血液病患者作为 观察组 , 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就诊的7 8 例无输血史
的血液病患者作 为对照组。观察组男 3 4例 , 女4 6
有可 比性 。
数( C C I ) 评价疗效 , C C I = [ ( 输注后血小板计数 一 输
注前血小板计数 )× 体表 面积 ] / 输 注血小板计数。 以输注后 1 h C C I > 7 . 5 或输注后 2 4 h > 4 . 5 为有效。
1 . 4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 S P S S 1 9 . 0对研 究数据进行 分析 和处理 , 计数 资料采取率 ( %) 表 示, 计量资料用 ( ± s ) 表示 , 组 间对 比进行 检验
异常综合征 1 4例 ; 淋 巴瘤 1 O例 ; 输血 次数 3一l 8 次, 平均 ( 8 . 2±3 . 6 ) 次 。对 照 组 男 3 4例 , 女4 4例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探讨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探讨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探讨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以本院收治的70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观察血小板抗体阳性表达率及其与输血次数的关系;其次,给患者输注血小板,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及其与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的关系;最后,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随机血小板输注,观察组采用配型血小板输注,评价两组的血小板输注效果。

结果70例患者中32例(45.71%)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呈阳性,且随着患者输血次数增加,血小板抗体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5)。

血小板抗体阳性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25.00%,血小板抗体阴性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8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45.71%,观察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配型血小板的输注,对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and significance on platelet antibody detection and platelet transfusion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hemopathy.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hemopath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Firstly,patient′ platelet antibody was tested and the relation be tween the positive rate of platelet antibody and times of transfusion were observed;afterwards,the patients received platelet transfusion and the effect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 test result of platelet antibody were evaluated;at last,the 7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35 patient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andom platelet transfusion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atched platelet transfusion.The effect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Results 32 cases(45.71%)of 70 patients had positive test result of platelet antibody.With the times of transfusion increasing,the positive rate of platelet antibody gradually increases(P<0.05).The effective rat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in positive platelet antibody was 25.00%,the effective rat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in negative platelet antibody was 86.84%,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effective rat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in control group was 45.71%,and that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85.71%,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Platelet antibody detection and matched platelet transfusion of patients with hemopathy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s of platelet transfusion.[Key words] Hemopathy;Platelet antibody;Platelet transfusion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以血液异常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血液疾病,主要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症等。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临床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分析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临床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分析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临床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方法226例临床需输注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其中70例既往无输血史,156例有输血治疗史,所有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均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对抗体阳性者进行交叉配型,计算输注后1 h和24 h血小板升高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

结果既往有输血史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41.03%,显著高于无输血史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输血次数越多,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生率越高;配合性血小板输注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随机血小板输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既往有输血史患者易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可明显提高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关键词输血;血小板抗体;血小板配型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患者临床极易引起严重出血而危及生命安全,血小板输注是各类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放疗/化疗患者重要的支持治疗方法。

目前血小板制品的输注常采用ABO及Rh血型同型输注,但一些患者在多次输血后易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研究显示,慢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多次输血后,约30%~70%出现紫癜或血小板输注无效[1]。

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输注疗效,近年来,作者对漯河市中心医院需输注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对部分抗体阳性患者进行血小板配合性输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送检需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患者226例,男105例,女121例,年龄11~74岁,平均年龄(41.25±9.15)岁。

其中70例既往无输血史,156例有输血治疗史。

所有患者均排除非免疫性因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包括:脾肿大、感染、发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单采血小板本站提供,血小板含量≥2.5×1011/袋,1个治疗量/袋,每袋容量为250~300 ml。

血小板抗体检测和输注效果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的分析

血小板抗体检测和输注效果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的分析

血小板抗体检测和输注效果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的分析发表时间:2017-09-11T15:02:48.1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3期作者:陈袁军[导读] 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和输注效果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的分析。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100)【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和输注效果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的分析。

方法:从我院选出50例病人,观察血小板输注效果和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观察组效果和输血后血小板指数。

结果:所有病人在输注24小时后进行检测,输注3~5次病人PTR为29.63%、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生率14.81%,病人进行6次以上输注出现PTR为 43.48%、同种抗体阳性率43.48%。

结论:多次输血病人易发生PTR情况,且随输注次数增高抗体阳率会随之升高,在临床上血液疾病病人需及时血小板抗体筛查。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输注;多次输血【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030-02【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platelet antibody detection and infusion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nsfusions. Method 50 cases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observed for effect and platelet indexes after transfusions.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detected in 24 hours after infusion. As for those with infusion for 3-5 times, the PTR of was 29.63% and incidence of positive was 14.81%. As for child patients with infusion for more than 6 times, PTR was 43.48% and positive rate of iso-antibody was 43.48%.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nsfusions have higher chances of PTR. As infusion times increase, positive rate of iso-antibody increases as well. In clinic, patients with blood disease shall be provided with screening for platelet antibody.【Key words】Platelet antibody;Platelet infusion;Multiple transfusions血小板输注为临床上输血补充血小板(PLT)的关键手段,主要对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功能缺陷所导致的出血进行预防和治疗,特别于血液疾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易引起严重血小板减少,而进行血小板预防和治疗往往是临床重要的治疗和支持手段。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在了解血液中血小板检查原理以及血小板输注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探究血液病患者抗体的检测。

方法选取招募60名在2017年3月—2017年9月由医院收治的,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患有血液病,且自愿加入本次实验的志愿者,对其进行治疗与实验分析。运用单采血小板对患者进行注射治疗,记录注射次数并密切监测患者在注射前后的外周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固相凝集法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依据24小时内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回收率(PPR)和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6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PTR)为25.0%(15/60);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中,血小板抗体检测为阳性的概率为73.33%(11/15);血小板抗体检测为阴性的概率为26.67%(4/15),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方面,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概率高于阴性患者,两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情况,因此在血小板输注之前应先检测患者是否产生了血小板抗体,以预测和尽量避免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医护人员临床治疗血液病患者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血小板抗体检测;血小板输注效果;临床效果分析对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缺陷以及血液病患者来说,血小板输注是重要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患者由于存在既往大量输血史或者曾反复进行血小板的输注,受到刺激后的机体会产生大量的血小板抗体,从而影响血小板输注的效果[1]。为了探究如何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选取招募60名在2017年3月—2017年9月由医院收治的,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患有血液病,且自愿加入本次实验的志愿者,以此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旨在为相关医护人员临床治疗血液病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招募60名在2017年3月—2017年9月由医院收治的,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患有血液病,且自愿加入本次实验的志愿者,对其进行实验治疗与分析。其中,男性患者36 例,女性患者24 例;年龄范围是 15 ~ 72 岁,平均年龄为42.8岁;体重范围是39 ~85kg。经过临床诊断,60例血液病患者中,出血性贫血患者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7例,淋巴瘤患者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2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本研究对于外周血小板计数PLT< 2.0×1010/L,且伴有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引导出血、体表紫痕、消化道出血等明显的出血倾向的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我省的血液中心为本实验提供了需要的单采血小板,治疗每个患者使用的血小板情况具体为:血小板容量范围为250 ~300ml,白细胞残余量<5.5×108个,血小板含量>27 × 1010个。

浅析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浅析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浅析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检测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探讨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联,并分析血小板抗体产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用固相凝集法检测158例血液病患者输注前血小板抗体,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每次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24 h血小板计数,计算出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结合输注血小板后出血表现是否得到改善来判断输注疗效,分析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并根据病因、患者性别、输注次数及血小板种类分别分组,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①158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53.16%,血小板抗体总阳性检测率为17.72%;②血小板输注有效组抗体阳性率(5.95%)远低于输注无效组(31.08%)(P<0.05);③不同病因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TP组抗体阳性率最高(34.38%),白血病组最低(8.86%);④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⑤不同血小板输注次数组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输注次数增多,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增高;⑥不同种类血小板组的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单采组(8.77%)低于浓缩组(22.77%)(P<0.05)。

结论①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血小板输注疗效密切相关,血小板抗体是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重要免疫因素之一;②血液病患者的病因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相关性;③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患者性别无关;④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血小板抗体产生密切相关;⑤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注的血小板种类有关,单采组明显低于浓缩组。

关键词:血液病;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输注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blood disease [leukemia,aplastic anemia,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platelet antibodyin the serum of the patients,and explore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latelet transfusion,an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platelet antibody. Detection of 15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before infusion of platelet agglutination antibody by solid-phase method,at the same time with each platelet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 infusion before and after infusion of 24 h platelet count,calculate the actual recovery rate of platelet(PPR),combined with platelet transfusions after hemorrhage has been improv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ransfusion correlation analysis,effect of transfusion of platelet antibody and platelet,and according to the etiology,gender,type of transmission times and platelet transfusion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platelet antibody positive rate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158 cases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haematological diseases total efficiency is 53.16%,the total positive platelet antibody detection rate was 17.72%;the positive rate of platelet antibody injection(5.95%)is far lower than the transfusionrefractoriness group(31.08%)(P<0.05);the different causes of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latelet antibody positive rate comparison,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 positive rate of ITP antibody group(34.38%),the highest leukemia group was the lowest(8.86%);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gender and the generation of platelet antibody(P>0.05);the different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injection times of platelet antibody positive rat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infusion the number of positive rate of platelet antibody increased;the different groups of platelet antibody positive rate comparison,apheresis group(8.77%)is lower than the concentration group(22.77%)(P<0.05). Conclusion platelet antibody and platelet transfusion efficacy is closely related to platelet antibod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directly affect the immune effects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and platelet antibody;etiology of the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have a certain correlation;platelet antibodies and no relation with sex;the number of platelet transfusion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platelet the antibody;platelet antibody associated with infusion of platelet type,apheresi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centration group. Keywords hematologic diseases;platelet antibody;platelet transfusion effect;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血液、造血器官以及出、凝血机制的病理变化为其主要表现特征的各种疾病。

血小板抗体检测输血科篇4稿

血小板抗体检测输血科篇4稿

血小板抗体检测输血科篇4稿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项目推广要点(输血科)一、临床背景随着输血科学科建设的高速发展,如何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科学、有效的血液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是提高输血科学科地位,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工作。

在国内临床常规输血工作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和输注前检测都是在输血科完成,而采供血机构供给临床的红细胞存在滤白细胞和未滤白细胞并存的现象,即使是滤白细胞虽然其白细胞大多数被滤除但血小板仍然存在未被滤除,这样的红细胞供给临床会带来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而目前国内血小板的输注则更为不规范,99%以上的临床机构血小板输注仍然采用随机输注(即“盲输”),不相合的血小板输入患者体内后迅速被机体免疫系统破坏清除,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症频繁发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血小板资源,而且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还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危害极大。

二、在输血科开展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的临床意义1.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和与血小板供者的交叉配型试验,筛选和患者血小板抗原配合性高的血小板供者,以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

2.指导临床输血,保障输血安全:在输血科常规术前备血的血型鉴定中加入血小板抗体筛检,可对临床输血中出现发热、黄疸、急性肺损伤等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作出评估,同时可响应国家号召,指导临床精准输血,节约血液资源,合理控制输血费用。

3.临床拓展血液病科1).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和与血小板供者的交叉配型试验,筛选和患者血小板抗原配合性高的血小板供者,以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检测患者血清和血浆中自身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和特异性,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效果

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效果

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2-07-01T06:26:49.32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期作者:唐文婧[导读] 对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

唐文婧鹤岗鹤矿医院 154100【摘要】目的对血小板抗体检测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

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与40例无输血史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前者入组观察组,后者入组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的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对比统计分析血小板同种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血小板同种抗体与人类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与阳性率。

结果观察组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率更高,配型血小板24小时CCI值更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多次输血可增加血小板输注无效概率,血小板抗体检测可为血小板输注提供有效参考,借助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实施血小板交叉配型可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多次输血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多次输血;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检测;临床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latelet antibody detection on patients with ineffective platelet transfusion after multiple blood transfusion.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ineffective platelet transfusion after multiple blood transfusion and 40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platelet transfusion without blood transfusion history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The former was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latter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latelet antibodies of blood serum samples of all subjects were detected, The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rate of platelet Alloantibody and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platelet Alloantibody and human platelet antibody were compar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platelet antibod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e 24-hour CCI value of matched platelets was higher, 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was high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multiple blood transfusion can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ineffective platelet transfusion. Platelet antibody detection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platelet transf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latelet cross matching with the results of platelet antibody detection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 rate of platelet transf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latelet antibody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effective multiple blood transfusion is significant.[Key words] multiple blood transfusion; Platelet transfusion was ineffective; Platelet antibody test; Clinical effect人体的血液凝聚功能由血小板作用实现,正常情况下人体受伤出血后,血小板会迅速凝聚从而帮助人体进行止血【1】,对于出血较多的危急患者来说,可以通过血小板输注来帮助患者止血,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在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失去了止血效果【2-3】,这种情况使得患者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为提高我院血小板输注治疗效果,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本院对多次输血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展开了血小板抗体检测研究,现将研究过程作如下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项目推广要点(输血科)一、临床背景随着输血科学科建设的高速发展,如何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科学、有效的血液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是提高输血科学科地位,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工作。

在国临床常规输血工作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和输注前检测都是在输血科完成,而采供血机构供给临床的红细胞存在滤白细胞和未滤白细胞并存的现象,即使是滤白细胞虽然其白细胞大多数被滤除但血小板仍然存在未被滤除,这样的红细胞供给临床会带来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而目前国血小板的输注则更为不规,99%以上的临床机构血小板输注仍然采用随机输注(即“盲输”),不相合的血小板输入患者体后迅速被机体免疫系统破坏清除,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症频繁发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血小板资源,而且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还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危害极大。

二、在输血科开展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的临床意义1.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和与血小板供者的交叉配型试验,筛选和患者血小板抗原配合性高的血小板供者,以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

2.指导临床输血,保障输血安全:在输血科常规术前备血的血型鉴定中加入血小板抗体筛检,可对临床输血中出现发热、黄疸、急性肺损伤等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作出评估,同时可响应国家号召,指导临床精准输血,节约血液资源,合理控制输血费用。

3.临床拓展血液病科1).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和与血小板供者的交叉配型试验,筛选和患者血小板抗原配合性高的血小板供者,以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检测患者血清和血浆中自身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和特异性,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药物性抗体的检测:某些药物的存在如肝素、奎宁、奎尼丁、环磷酞胺、甲氨蝶呤、阿司匹林、水酸钠等,选择性的抑制了骨髓巨核细胞造血功能,使血小板的生成减少,同时应用某种药物后,产生药物相关抗体,药物抗体复合物附着血小板膜上与补体结合,使血小板聚集破坏,一些药物进入人体后也可直接破坏血小板,造成血小板破坏增多,从而引发血小板减少。

妇产科1).反复流产、不孕不育查因:对于反复和习惯性流产史(尤其是孕早期)和不孕不育史的患者,检测患者血清和血浆中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可对其造成流产和不孕不育的原因作出辅助诊断。

2).产检(尤其针对高龄和二胎产妇)孕早期检测:在孕早期(三个月)产检中常规检测母亲与胎儿的血小板相容性,对于孕早期出现流产和死胎的风险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孕晚期检测:在孕晚期(胎儿出生前)检测母体血清或血浆中血小板抗体水平,对胎儿出生后罹患新生儿血小板同种免疫性疾病风险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妊娠期血小板降低的查因:孕妇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现象,如是生理性降低则危害不大,往往生产后会恢复正常。

但如果血小板的降低是由于孕妇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则会引起流产、死胎、以及新生儿相关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危害严重。

三、应用科室输血科(首选)、检验科四、检测方案1.血小板输注前的检测:包括血小板抗体筛检试验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

2.临床输血前的检测:1)有输血史、输血小板史、妊娠史、器官移植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等的患者,在输血前应在红细胞系统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检试验中同时加做血小板抗体筛检试验。

2)为响应国家号召,指导临床精准输血,节约血液资源,合理控制医保费用,可建议临床对需输血患者采取普筛,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针对性方案如危重患者,若抗体阳性,可在输血前提前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和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风险,如不紧急,不严重的患者,若抗体阳性,则可建议临床采取不输血或输注自体血的治疗方案。

3.临床拓展血液病科1).血小板输注前的检测:包括血小板抗体筛检试验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检测患者血清和血浆中患者自身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和特异性,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TP 患者。

3).药物性抗体的检测:在血小板抗体筛检试验中加入可疑药物,可对药物性抗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做出明确判断。

妇产科通常路径分三步先做流产和不孕不育查因,再向高龄和二胎产妇优生优育宣教拓展,最后力争普及常规产检。

1).反复和习惯性流产以及不孕不育查因;2).产检(尤其针对高龄产妇和二胎产妇):孕早期:由于胎儿和母亲血小板不相容所产生的同种抗体在14孕周即可致胎儿血小板的破坏,建议孕12-14周检测孕妇体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如阳性则提示临床医生胎儿有流产和死胎的风险;孕晚期:在胎儿出生前再检测一次孕妇体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如阳性则提示临床医生要做好胎儿患新生儿血小板相关性疾病的治疗预案。

3).妊娠期血小板降低的查因:对于妊娠期血小板减低的孕妇(尤其是罹患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建议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以对其孕期流产、死胎以及新生儿罹患血小板相关免疫性疾病的风险作出评估并提示临床医生尽早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五、检测容1)血小板同种异体抗体检测:检测患者血清或血浆中是否含有血小板抗体,包括HLA抗体,HPA抗体及其它血小板反应性抗体。

患者样本要72小时血清样本或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样本,无溶血,无乳糜,无杂物。

2)血小板交叉配型:采用多个供者血小板与患者进行交叉配型,为患者筛选相容性血小板进行输注,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

患者样本要72小时血清样本或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血浆样本,无溶血,无乳糜,无杂物。

六、临床治疗方案参考与血小板抗体相关的血小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推荐使用大剂量丙球或糖皮质激素。

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及其它合并症综合考虑。

有出血倾向者推荐以下治疗方案:(1)轻微出血倾向:使用激素者维持之前用量。

(2)明显出血倾向:起始剂量为泼尼松 10~20 mg/d,起效后逐渐减至维持量 5~10 mg。

(3)首次诊断者出现明显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倾向:起始剂量为泼尼松 0.5~1 mg/(kg·d),血小板计数维持(20~30)×10 9 /L以上且出血倾向改善后 2 周可逐渐减量。

(4)严重出血倾向:期待快速起效时,可考虑大剂量的丙球0.4 g/(kg·d)持续 3~5 d,或甲基泼尼松龙 1 g/d持续 3 d,同时可输注血小板。

(5)糖皮质激素和丙球可同时使用。

七、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项目检测原理:采用先进的固相红细胞吸附试验技术(solid-phase red cell adherence, SPRCA),反应板中已包被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血小板悬液经离心洗涤后可在反应孔底部形成血小板单层。

加入血清或血浆,在孔中经过孵育后,若该血清或血浆中含有血小板抗体,则该抗体与反应孔中的血小板单层结合,未结合的成分通过洗涤被去除。

加入抗人IgG及人IgG致敏红细胞(指示红细胞),经离心后指示红细胞通过抗人IgG的桥连与血小板单层上的血小板抗体结合,因此阳性反应为指示红细胞平铺在反应孔底部表面。

而阴性反应为指示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聚集于反应孔底部中央。

示意图如下:该方法不仅可以进行血小板抗体定性检测(包括同种异体抗体和自身抗体),还可以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

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并且1小时完成检测,满足了临床快速配血要求,目前日本及欧美地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该方法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1.766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的筛查段生宝《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2009年2.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研究夏世勤莉秋洪眉安邦权王茂玲于慧芳《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22期3.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抗体、调节性T 淋巴细胞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金呈强董海新仿元明卓祥高岩窦翠云陆书华旋《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年10期4.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王淼;高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年07期5.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熊婷;周小玉;汪承亚;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3年01期6.多次输血的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分析周君纯;吴兆勇;龙亚银;家华;钟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7.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临床相关研究韦庆文;蓝宇萍;肖庆;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7期8.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与输注疗效探讨夏兰;蔡兴权;吴丽妮;唐秋萍;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2年13期9.抗血小板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临床意义的研究金凤;胡飞;欧阳贤凤;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31期10.儿童急性白血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艳莎;贾苍松;周晨燕;顾玲;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年12月11.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对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诊断价值建军;林花;剑芳;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年01期12.GPⅡb/Ⅲa抗体及A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临床意义探讨娜;厚恒;光文;霞;邢倩;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年06期13.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其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17期1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例分析蔡春颖;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12期15.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姗姗;白清宇;郭步云;周凡;部队医药 2011年01期16.血小板相关抗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转归的相关性分析何飞;梁昌达;晓芬;赖长城;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1年05期17.92例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探讨邵媛;叶欣;徐秀章;邓晶;王嘉励;扬凯;丁浩强;中国输血杂志 2011年08期18.肿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检测郝宝岚;吕毅;王艳;林常青;邵树军;周丽莉;王书锋;董晓锋;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0年02期19.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分析董伟群;郭萍;佟力;树清;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09年01期20.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免疫因素探讨董伟群;郭萍;佟力;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4期21. Rebulla P. 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 Curr Opin Hematol. 2002;9(6):516-20.22. Vassallo RR. New paradigms in the management of alloimmune 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s. Curr Opin Hematol. 2007;14(6):655-63.23. Pavenski K, Freedman J, Semple JW. HLA alloimmunization against platelet transfusions: pathophysiology, significanc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Tissue Antigens. 2012;79(4):237-45.24. Doughty HA, Murphy MF, Metcalfe P, Rohatiner AZ, Lister TA, Waters AH. Relative importance of immune and non-immune causes of platelet refractoriness. Vox Sang. 1994;66(3):200-5.25. Legler TJ, Fischer I, Dittmann J, Simson G, Lynen R, Humpe A, et al. Frequency and causes of refractoriness in multiply transfused patients. Ann Hematol. 1997;74(4):185-9.26. Ferreira AA, Zulli R, Soares S, Castro V, Moraes-Souza H. Identification of platelet refractoriness in oncohematologic patients. Clinics (Sao Paulo). 2011;66(1):35-40.27. He Y, Zhao YX, Zhu MQ, Wu Q, Ruan CG. Detection of autoantibodies against platelet glycoproteins in patients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by flow cytometric immunobead array. Clin Chim Acta. 2013;415:176-80.28. van Velzen JF, Laros-van Gorkom BA, Pop GA, van Heerde WL. Multicolor flow cytometry for evaluation of platelet surface antigens and activation markers. Thromb Res. 2012;130(1):92-8.29. Armitage P, Berry G, Mathews JNS. Statistical methods in medical research. 2nd ed. Boston, MA: Blackwell Science; 1987. 559 p.30. O’Connell BA, Lee EJ, Rothko K, Hussein MA, Schiffer CA. Selection of histocompatible apheresis platelet donors by cross-matching random donor platelet concentrates. Blood. 1992;79(2):527-31.31. Petz LD, Garratty G, Calhoun L, Clark BD, Terasaki PI, Gresens C, et al. Selecting donors of platelets for refractory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HLA antibody specificity. Transfusion. 2000;40(12):1446-56. Comment in: Transfusion. 2000; 40(12):1425-6.32. Hod E, Schwartz J.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Br J Haematol. 2008;142(3):348-60.33. Brooks EG, MacPherson BR, Fung MK. Validation of HLAMatchmaker algorithm in identifying acceptable HLA mismatches for thrombocytopenic patients refractory to platelet transfusions. Transfusion. 2008;48(10):2159-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