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的外科治疗
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方法是什么
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方法是什么
*导读: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方法中,以药物治疗最常见,但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方面的治疗方法,比如,手术治疗就是其中之一。
……
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应该注意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决定治疗方案,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治疗方法,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应该科学的进行自我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要注意保证休息,避免熬夜,劳累等行为的出现。
*急性肌张力障碍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是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疾病的最常见方法,比如,抗胆碱能药就是其中之一,一般用药原则是给予可耐受的最大剂量苯海索口服,这种治疗药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于可以控制症状;除此之外,地西泮、硝西泮或氯硝西泮对一些急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来说,会有相对理想的治疗作用。
*2、注射A型肉毒素
局部注射注射A型肉毒素也是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疾病的
常见方法之一,一般来说,治疗效果都是相对比较理想的,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治疗方法应该注意做到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决定剂量应个体化,疗效可维持3-6个月,除此之外,这些药物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重复注射也会有效。
*3、手术治疗
若是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急性肌张力障碍疾病,比如,外周手术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就是针对对严重痉挛性斜颈患者可行副神经和上颈段神经根切断术,但这种手术治疗也并非一定适合所有的人群,但要注意警惕急性肌张力障碍复发的可能;。
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治疗及护理
全身型肌张 力障碍治疗 及护理
目录
01 治疗方法 02 护理措施 03 预后及康复
1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01
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 苯扎托品等,可缓解肌张力 障碍症状
03
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等,可减轻肌张力 障碍症状
05
其他药物:如肉毒毒素、γ氨基丁酸等,可改善肌张力 障碍症状
持续护理
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A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C
B
康复训练:进行针对性康复 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D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 助患者适应疾病和康复过程
谢谢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多吃蔬菜水果, 避免刺激性食物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 提高生活质量和自 理能力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 者充分的尊重和关爱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 活动,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轻 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 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增强 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02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 善预后
03
康复治疗对预后具有 积极作用
04
预后与患者的心理状态 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康复计划
定期进行康复 评估,调整康 复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目标,逐 步实现
加强运动功能 训练,提高生 活自理能力
注重心理辅导, 增强康复信心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预防 并发症
定期复查,监 测病情变化, 调整康复计划
脊髓刺激术:通过植 入脊髓内的电极刺激, 缓解肌张力障碍症状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锁定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王玉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卫华(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与遗传有关。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包括一大组疾病,有的是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舞蹈病,神经节苷脂病等),有的是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如围生期损伤、感染、神经安定药物)。
西医学名肌张力障碍英文名称dystonia 所属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主要病因遗传因素目录1 疾病分类2 病因及发病机制3 临床表现▪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Meige综合征▪手足徐动症▪书写痉挛4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鉴别诊断5 疾病治疗▪药物治疗▪注射A型肉毒毒素▪手术6 疾病预后7 疾病预防疾病分类依据肌张力障碍的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限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
一般而言,发病年龄越早,症状可能越严重,波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也越大。
发病年龄越大,肌张力障碍越可能保持其局灶性。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指肌张力障碍只影响到躯体的一部分,如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等。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累及一个以上相邻部位,如Meige综合征(眼、口和下颌),一侧上肢加颈部,双侧下肢等。
累及一侧身体时称偏侧肌张力障碍,一般由对侧大脑半球病变所致。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累及至少一个节段,加上一个以上其他部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连锁遗传,最多见于7~15岁儿童或少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扭转痉挛绝大部分是由定位在9q32-34的DYTl基因突变所致,外显率为30%~50%。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也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基因突变所致。
运动障碍性疾病之肌张力障碍的诊疗
第五节 肌张力障碍
临床表现
6.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
➢ 症状具有昼间波动,一般在早晨或午后症状轻微 ,运动后或晚间加重。此种现象随年龄增大会变 得不明显,一般在起病后20年内病情进展明显, 20~30年趋于缓和,至40年病情几乎稳定
➢ 对小剂量左旋多巴有戏剧性和持久性反应是其显 著的临床特征
➢地西泮2.5~5mg、硝西泮5~7.5mg或氯硝西泮1~2mg ,3次/日
➢氟哌啶醇、酚噻嗪类或丁苯那嗪
➢左旋多巴
对一种特发性扭转痉挛变异型有戏剧性效果
➢巴氯芬和卡马西平
第五节 肌张力障碍
治疗
注射A型肉毒素
➢局部注射疗效较佳,注射部位选择痉挛最严重的 肌肉或肌电图显示明显异常放电的肌群。 ➢剂量应个体化,疗效可维持3-6个月,重复注射有 效
指有明确病因的肌张力障碍,病变部位包括纹状 体、丘脑、蓝斑、脑干网状结构等处
感染、变性病、中毒、代谢障碍、脑血管病、 外伤、肿瘤、药物
第五节 肌张力障碍
病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 曾报道脑内某些部位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和5-羟色胺等递质浓度异常。可能存在额叶运动 皮层的兴奋抑制通路异常,而导致皮层感觉运动 整合功能障碍
第五节 肌张力障碍
治疗
➢ 局灶型或节段型肌张力障碍:首选局部注射A型 肉毒素
➢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宜采用口服药物加选择性局 部注射A型肉毒素
➢ 药物或A型肉毒素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外 科治疗
➢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需同时治疗原发病。
第五节 肌张力障碍
治疗
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
苯海索20~30mg/日,分3~4次口服,可能控 制症状
第五节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肌张力障碍(TBD)是一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为肌肉过度紧张、抽搐和不协调运动。
肌张力障碍包括多种类型,如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帕金森样综合症、震颤麻痹综合症等。
肌张力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液检测结果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
下面将介绍肌张力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一、诊断指南: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变化情况,包括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肌肉僵硬等。
2.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肌肉和运动功能,观察是否存在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不协调等症状。
3.神经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可以帮助鉴别肌张力障碍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4. 血液检测:可以测定血清中特定标志物的水平,如帕金森病的标志物为α-synuclein。
还可以检测其他相关指标,如血清铜蓝蛋白等。
5.脑电图(EEG):可以观察脑电波的异常变化,帮助判断肌张力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6.遗传学检测:对于早发性肌张力障碍,一些家族性和遗传性因素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遗传学检测可以帮助确定诊断。
二、治疗指南: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肌张力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不同类型的肌张力障碍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帕金森病药物、抗震颤药物、抗抽搐药物等。
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通过肌肉放松、增强肌力、改善运动协调性等方式来缓解肌张力障碍的症状。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按摩、热敷、理疗、康复训练等。
3.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肌张力障碍患者,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脑深部电刺激(DBS)和肌肉松弛剂注射,手术治疗需要慎重选择,风险与利益需要充分评估。
总结:肌张力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血液检测结果。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作为辅助。
肌张力高最新治疗方法
肌张力高最新治疗方法
肌张力高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常导致肌肉僵直和不自主的运动。
针对肌张力高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和研究,以下介绍一些最新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是肌张力高管理的基础,包括抗胆碱药物、镇静剂和肌肉松弛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肌肉僵直和减少不自主的运动。
最新的药物研究也在探索更有效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通过热敷、冷敷、牵引和按摩等手段来缓解肌肉僵直和提高肌肉灵活性。
最新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和虚拟现实技术来改善患者的肌肉控制和功能。
3. 神经调节治疗:神经调节治疗是通过刺激或抑制特定神经传导来改善肌张力高症状。
最新的神经调节治疗方法包括脑深部刺激和外周神经刺激,可以减轻肌肉僵直和不自主的运动。
4. 外科手术:对于部分严重病例,外科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选择。
最新的外科手术方法包括肌肉松弛手术、脑深部刺激植入和外周神经切断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在肌张力高治疗中,针对个体情况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医生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影响程度和患者的个人需求,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同时,不同治疗
方法的联合应用也有助于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验证。
对《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的解读
局灶型肌张力障碍是最常见的肌张力障碍,据 文献报道,原发性局灶型肌张力障碍发病率是原发 性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的10倍…。其中痉挛性斜颈是 最常见的类型,一般于30~50岁发病,最初的症状 是颈部僵硬感和头部活动受限,逐渐出现头部不自 主转动,异常姿势,可伴不自主震颤和颈肩部疼痛。 鉴别诊断包括颈部外伤、颈椎病变、颈髓肿瘤、颈部 软组织感染继发的颈部姿势异常和特发性震颤等。 迟发性运动障碍和多系统萎缩(MSA)也常表现为头 颈部肌张力障碍㈣。头面部肌张力障碍中最常见的 类型是眼睑痉挛,一般≥40岁发病,主要表现为瞬 目增多、睁眼困难、不自主闭眼和双眼干涩,强光、 阅读和驾驶可加重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致功能性失 明。眼睑痉挛需与抽动症、重症肌无力(MG)的上睑 下垂和神经变性疾病的张睑失用(AEO)相鉴别。
肌张力障碍不同于痉挛和肌强直,也不同于神 经系统检查中描述的肌张力增高或减低。痉挛是上 运动神经元、锥体束损害的表现,牵张反射增高,伴 腱反射增高和病理反射,肌张力呈折刀样增高。肌 强直是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多伴运动迟缓和姿势
万方数据
±望堡垡塑丝壅堑叁查兰壁塑堡垒旦塑!鲞箜!塑 璺堕!!璺竺!竺里堕竺型塑竺竺!暨!竺竺兰旦塑!型:!!塑!:!
肌张力障碍的不自主运动在随意运动时加重, 休息和睡眠时减轻或消失,精神紧张、不良情绪和 劳累常使病情加重。疾病早期,症状可在某种感觉 刺激下意外改善,称为感觉诡计,是肌张力障碍的 特征性表现。例如痉挛性斜颈患者触摸下颌或轻托 头部,可使扭曲的头位恢复正常。有时随意运动也 可能抑制肌张力障碍,一般出现于面部和口-下颌 部,例如唱歌或咀嚼可以减轻眼睑痉挛(BSP),被认 为是感觉诡计的一种形式。随着病情进展,症状逐 渐趋于恒定,甚至形成固定的痉挛畸形,感觉诡计 消失。若肌张力障碍仅在随意运动时出现,称为动 作性肌张力障碍;若仅伴随某个特定动作出现,称 为特定动作性肌张力障碍,例如书写痉挛和音乐家 痉挛。肌张力障碍性异常姿势可先于不自主运动出 现,甚至仅有异常姿势而无不自主运动,称为固定 性肌张力障碍。不自主运动可由局部扩散至身体其 他部位,或远隔部位的随意运动可诱发某些部位的 不自主运动,例如书写动作诱发下肢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
(二)根据症状分布分型 1.局灶型:
单一部位肌群受累, 如眼睑痉挛、书写痉挛、痉挛性构音障碍、
痉挛性斜颈等。 2.节段型:
2个或2个以上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如颅颈肌张力障碍(Meige综合征)、轴性
肌张力障碍等。 3.多灶型:
2个以上非相邻部位肌群受累。
二、肌张力障碍的分类
(三)根据病因分型 1.原发性或特发性:
的其他特征, 如Wilson病、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亨廷顿舞蹈病、帕金
森综合征等。 4.发作性肌张力障碍:
表现为突然出现且反复发作的运动障碍,发作间期表现正 常➢。发作性起动诱发的运动障碍(PKD, DYT-9),
➢ 依由据突诱然的发动因作素诱发的;不同分为 ➢➢发三作由性种跑过主步度、要运游动形泳诱式等发持:的续运运动动障诱碍发(P;ED, DYT-10),
效用, 无人观察时好转,心理治疗、自我放松及明确疾病性质
后可好转 甚至痊愈。
2.器质性假性肌张力障碍: 眼部感染、干眼症和眼睑下垂应与眼睑痉挛鉴别; 牙关紧闭或颞下颌关节病变应与口一下颌肌张力障碍鉴别; 颈椎骨关节畸形,外伤、疼痛或眩晕所致强迫头位、先天性颈
肌力量 不对称或第Ⅳ脑神经麻痹形成的代偿性姿势等应与痉挛性 斜颈鉴别。
➢ 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引起局部的化学性去神经支配作用, 可迅速消除或 缓解肌肉痉挛, 重建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力量平衡, 改善肌肉异常或 过度收缩相关的疼痛、震颤、姿势异常、运动障碍等表现, 明显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故成为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手段。
➢ 美国国立卫生院推荐肉毒毒素用于眼睑痉挛、内收型痉挛性构音障碍、 下颌闭合型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和痉挛性斜颈的治疗。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
三、药物治疗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法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法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肌松剂如苯巴比妥酸钠、地西泮等,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来减少肌肉紧张和痉挛。
另外,也可以使用抗运动障碍药物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抑制剂等来改善肌张力障碍的症状。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按摩、热敷、冷敷、牵引和运动疗法等,可以通过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肌肉力量来帮助缓解肌张力障碍。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肌张力障碍,尤其是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性神经切断术(如肌降压术、选择性背根根损术等)和深部脑刺激术(DBS),能够通过破坏或调节相关神经途径来减少肌张力障碍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和使用,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过度劳累 和紧张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疾 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焦虑和抑郁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 一姿势,适当进行 运动和放松
肌张力障碍的案例 分析
诊断过程:病史询问、体格 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症状表现:肌肉紧张、抽搐、 疼痛等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 职业等
神经功能
物理治疗师:专业人员指导 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按摩、热敷、冷敷等 物理治疗目的: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肌肉功能 物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要长期坚持
手术目的: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方法:选择性神经切断术、深部脑 刺激术等
手术适应症: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 病情严重者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出现并 发症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 疗
汇报人:
目录
护理人员
肌张力障碍概述
肌张力障碍的诊 断方法
肌张力障碍的治 疗方法
肌张力障碍的康 复训练
肌张力障碍的预 防与护理
护理人员:XX医 院-XX科室-XX
肌张力障碍概述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紧张、僵硬和痉挛 症状包括:面部肌肉抽搐、颈部肌肉紧张、四肢肌肉僵硬等 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脑损伤、药物副作用等 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家庭环境改造:为患者提供安 全、舒适的康复环境
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肌肉放松、 关节活动、平衡训练等
家庭护理:包括饮食、睡眠、 心理等方面的护理
肌张力障碍的预防 与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和紧
张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过度摄入咖啡
《肌张力障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肌张力障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肌张力障碍是一类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过度紧张和抽搐,常导致肌肉僵硬或不协调的运动。
该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产生严重影响,故其治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效果和标准化水平,中国专家们共同制定了《肌张力障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下面是该专家共识的要点。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症状的描述和体格检查,包括肌肉紧张、抽搐、不协调运动等。
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帕金森病、舞蹈病等。
专家共识明确了诊断的标准和鉴别诊断的方法。
二、治疗原则:根据肌张力障碍病情的轻重,治疗原则分为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减少症状的发作和加重。
药物治疗则是通过使用抗痉挛药物、镇静药物和抑制神经肌肉接头传导的药物来控制症状。
三、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肌张力障碍,专家共识给出了相应的药物治疗建议。
对于原发性震颤型肌张力障碍,常用的药物包括普鲁克哌仑、托品酯、硫酸肉毒素等。
对于继发性病因相关性肌张力障碍,需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此外,专家共识还指出了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如剂量控制、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四、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禁忌症,可以选择深部脑刺激术、一侧开颅灭活术、母体-胎儿外科手术等不同的手术方法。
五、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在肌张力障碍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肌肉僵硬和抽搐,并增强日常生活和工作技能。
专家共识提供了康复训练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六、对特殊人群的治疗:肌张力障碍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和治疗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孕妇和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的特殊性,需要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专家共识对这些特殊人群的治疗进行了详细阐述。
总结来说,《肌张力障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明确了肌张力障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并给出了详细的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方案。
06.肌张力障碍的健康宣教
肌张力障碍的健康宣教一、什么是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是肌肉过度收缩,导致身体部分或全部出现持续性扭转或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二、肌张力障碍的分类是什么?1、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累及躯体的某一部分的肌张力障碍。
2、阶段性肌张力障碍:累及邻近几个部分的肌张力障碍。
3、多灶性肌张力障碍:累及不相邻多个部位的肌张力障碍。
4、偏侧肌张力障碍:指累及同侧的上下肢和躯干的肌张力障碍,常为对侧半球包括基地核的损害。
5、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指3个或是3个以上的头颈部,肢体、躯干肌肉群的肌张力障碍,如扭转痉挛。
三、肌张力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疾病的病因不明,认为可能与遗传有关,呈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或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性连锁遗传。
环境因数,如创伤或过劳等也可诱发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一侧肢体的过劳也可诱发肌张力障碍。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是只累及纹状体丘脑篮斑、脑干网状结构等病变引起的。
四、肌张力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1、扭转痉挛:是指全身性扭转性肌张力障碍。
2、痉挛性斜颈:周期性头向一侧转动或者前倾后屈,后期头常固定于某一异常姿势,可以分为4型:①旋转型;②后仰型;③前屈型;④侧屈型。
3、Meige综合征:表现为眼睑痉挛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可分为3型:①眼睑痉挛症②眼睑痉挛症合并口-下颌肌张力障碍③口-下颌肌张力障碍。
4、书写痉挛和其他亲切职业性痉挛。
五、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病因治疗:如Wilson病驱铜治疗以及调整饮食可控制症状。
2、对症治疗:临床应对不同患者,通过药物诱导并反复疗效观察,寻找有效药物和最佳治疗剂量。
3、A型肉毒毒素,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受累肌肉在肌电图的引导下肌肉注射A 型肉毒毒素有效率达95%,手部及颈部有效率达85%。
4、外科治疗:药物及肉毒毒素注射无效时可选择手术,神经切断术可以解除血管对神经压迫,广泛性及偏侧性肌张力障碍可选用丘脑损毁术。
六、肉毒毒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毒素,它通过抑制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即阻断神经—肌肉的信号传导),导致所注射肌肉的暂时性麻痹。
神经内科肌张力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神经内科肌张力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肌张力障碍(肌张力异常)(ICD-10:G24.901)。
(二)诊断依据根据《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1.分型(1) 根据症状分布分型1) 局灶型:单一部位肌群受累,如眼睑痉挛、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等;2) 节段型: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部位肌群受累,如Meige综合征;3) 多灶型: 两个以上非相邻部位肌群受累;4) 全身型:下肢与其他任何节段型肌张力障碍的组合,如扭转痉挛;4) 偏身型:半侧身体受累,一般都是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常为对侧半球、尤其是基底节损害所致。
(2) 根据病因分型1) 原发性或特发性;2) 遗传变性病:肌张力障碍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伴有一种遗传变性病的其他特征,如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舞蹈病、帕金森综合征等。
3) 发作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突然出现并反复发作的运动障碍,发作间期表现正常,根据诱发因素的不同又分为发作性起动诱发的运动障碍、发作性过度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如跑步、游泳)、发作性非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如饮用咖啡、茶及饥饿、疲劳因素)。
4) 继发性或症状性:肌张力障碍是已知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的一种症状,病因多样,如脑外伤、颅内感染、中毒、服用某些药物等。
2.诊断:分为三步,即首先明确是否是肌张力障碍,其次肌张力障碍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最后明确肌张力障碍的原因。
3. 辅助检查:对发病年龄小于30岁或大于30岁但有早发病的罹患亲属,推荐DYT-1等相关基因检测;头颅CT或MRI 可显示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脑部特别是基底节区的异常。
4.鉴别诊断:(1) 其他运动障碍疾病: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此表现有别于肌阵挛时单一、电击样的抽动样收缩,也不同于舞蹈病变换多姿、非持续性的收缩。
(2) 器质性假性肌张力障碍:干眼症、眼睑下垂应与眼睑痉挛鉴别,牙关紧闭、颞下颌关节病变应与口-下颌肌张力障碍鉴别,颈椎骨关节畸形、某些病因导致的强迫头位等应和痉挛性斜颈鉴别。
什么药对肌张力障碍效果最好
什么药对肌张力障碍效果最好肌张力障碍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病症,它主要指的是肌肉过于紧张,导致肌肉疼痛、僵硬、运动障碍等不适症状。
这种病症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药物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方法及其效果。
1. 镇静药:包括苯二氮平、卡马西平、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
常见的有苯二氮平(Trade Name: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Trade Name:安定)。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减轻肌张力的症状。
苯二氮平(阿普唑仑)是一种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肌肉紧张的问题。
氯硝西泮(安定)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焦虑药,对于治疗文化、语言障碍者的肌张力障碍疗效显著。
2. 抽搐药:包括苯巴比妥、丙戊酸钠、氯硝西泮等。
这类药物主要可以减轻肌肉的痉挛,从而降低肌张力的症状。
苯巴比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惊厥药,可以减少异常的神经传递,从而减轻肌张力的症状。
丙戊酸钠则是一种钠通道阻止剂,对于治疗特发性痉挛症(即基底节出血或脑外伤后所致的肢体痉挛)的肌张力障碍效果很好。
3. 肌肉松弛药:包括苯甲环利定、地西泮等。
这类药物一般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来改善肌肉的紧张症状。
苯甲环利定是一种常用的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可以减少肌肉的痉挛和僵硬,从而缓解肌张力障碍的症状。
地西泮则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肌肉松弛剂,对于治疗继发性的肌张力障碍疗效显著。
以上三种药物是治疗肌张力障碍的主要药物,在不同的病情和症状下,使用不同的药物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此外,手术和物理治疗也可以作为肌张力障碍的辅助治疗,如中枢性肌肉松弛术、物理降温以及康复治疗等。
综上所述,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肌张力障碍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评估和裁决,同时长期药物治疗需要注意副作用和依赖问题。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颈肌张力障碍手术治疗
新医学 20 0 8年 5月第 3 9卷第 5期
史 ,有否耳鸣、头痛等伴随症状 ,否则极易被误诊
为眶蜂 窝织炎 、眶尖综 合征 和炎性 假瘤 。因早期 经
目前 ,血管 内可脱球囊或微弹簧丝栓塞瘘 口是
治疗颈 内动 脉海 绵窦 瘘及 硬脑膜 海 绵窦瘘 的理想 方 法 ,其 创 伤 性 小 、安 全 性 高 、效 果 可 靠 、并 发 症 少 。经 动 脉途径 是血 管 内栓塞 治疗 上述两 症 的常规 手术人 路 ,但 对 于 经 动 脉 途 径 无 法 栓 塞 治 疗 的 病 例 ,采 用静 脉途 径经 眼上 静脉 治疗 也是有 效 的治疗 手段 _5。本 组 9例 行 血 管 内栓 塞 术 ,7例经 动 脉 4 _ J 途径 ,2例经 静脉途 径 ,均取 得成 功 。
者,都曾在外院诊断为结膜炎 、巩膜炎 、甲状腺相
关性 眼病 ,经抗 炎治疗 无效 转至 我 院。此 时 ,适 当 的影像 学检查 对诊 断有 着 至关重 要 的作用 。彩 超检
综上所述 ,加深对颈 内动脉海绵窦瘘及硬脑膜
海绵 窦瘘 的认识 有 利于发 现本 病患 者 ,结 合影 像学 检查 有利 于早 期诊 断 ,而血 管 内栓 塞术 创 伤 性 小 、 效果 可靠 ,是 治疗 颈 内动 脉海 绵窦 瘘 及硬 脑膜 海绵
窦瘘 的有 效方法 。
[ 参考 文献 ]
[ ] 夏小平 , 国祥 ,李征然 .颈 内动脉海绵窦瘘 患者行 可脱 球 1 宋
囊 栓 塞 术 后 的 眼 科 随 诊研 究 [ ] J .新 医 学 , 0 8 9 ( ) 8 - 2 0 ,3 2 : 8
9O .
查无创 、经济 、方便 、可重复 ,不仅能提供相关的 二维 图像 ,而且 能准确 观察 因瘘 引起 的颅 内血 流动 力学改变和侧支循环情 况,并提供相 关 的血流参 数 ,可 作 为 本 病 的 初 筛 检 查 手 段 J 。本 文 中有 2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的肌肉控制效果评估
手术治疗还可以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如关节挛缩、脊柱侧弯
等。
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 耐受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
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PART 02
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方 法与原理
手术治疗方法
神经切断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
通过切断导致肌张力障碍的神经通路 ,降低肌肉张力,改善运动功能。
在脑内特定区域植入电极,通过电流 刺激调节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肌张力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肌张力障 碍导致严重疼痛或功能障碍的患者;肌张力障碍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
禁忌症
存在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贫 血的患者;存在严重精神或心理疾病的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PART 03
病变部位与范围
病变部位
不同部位的肌张力障碍对手术效果的影响不同。例如,颈部 和躯干的肌张力障碍手术效果通常较好,而四肢的肌张力障 碍手术效果可能较差。
病变范围
病变范围较小的患者手术效果通常较好,因为手术可以更精 确地针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而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手术效 果可能较差,因为需要更广泛的手术干预,增加了手术难度 和并发症的风险。
PART 06
提高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 患者肌肉控制效果的建议
与措施
完善术前评估与手术方案设计
精确诊断与分类
对肌张力障碍患者进行详细的病 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确保准确诊断并分类患者的肌 张力障碍类型。
个体化手术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 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手 术方案,包括手术入路、切除范 围、预期效果等。
探索个性化治疗方案
肌张力障碍的药物治疗策略
肌张力障碍的药物治疗策略肌张力障碍是指由于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肌肉紧张及运动障碍。
常见的疾病有帕金森病、脑卒中、脑炎等。
肌张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目前,药物治疗是肌张力障碍治疗的主要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肌张力障碍的药物治疗策略。
一、抗痉挛药物抗痉挛药物是肌张力障碍的常规治疗方法。
最常用的抗痉药是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可以减轻肌紧张,放松肌肉,减少肌张力。
苯巴比妥在治疗轻至中度的痉挛和肌张力障碍方面有良好疗效,但在长期应用过程中,由于药物依赖性和副作用,如嗜睡、便秘等,应注意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
二、抗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在肌张力障碍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抗胆碱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止乙酰胆碱的作用,使神经冲动不能传导到肌肉或肌肉不能对神经冲动作出相应的收缩反应,从而减轻肌肉的紧张和僵硬程度。
目前,常用的抗胆碱药物有氯丙嗪(Chlorpromazine)、溴隐亭(Bromocriptine mesylate)等。
三、阵挛药物阵挛药物是一种脑部神经元兴奋抑制剂,可减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放松肌肉(主要是对运动控制中枢的兴奋进行抑制)。
该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震颤麻痹等。
常见的阵挛药物有托烷司琼(Tolcapone)、丙戊酸(Benztropine mesylate)等。
四、其他药物除了上述药物,还有一些其他药物也常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
其中,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是一种常用药物,它通过阻滞钙离子通道的进入,减少神经冲动的传导,从而减少肌张力。
常用的药物有硫唑嗪(Diazepam)、氯硝西泮(Clonazepam)等。
总之,药物治疗是肌张力障碍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病因选用不同的药物。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逐渐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药物治疗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相结合,使患者获得全面的康复。
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
周围神经或肌肉离断手术 丘脑或苍白球毁损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缺冈鲤畜措程涝纱酿论娶柬疗避嵌毛珠愉训瓮香箍恨答氯葫休仲仪储斜剪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
DBS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51-58% 改善 持续 >3 yrs Vidailhet et al 2005,2007 颈肌张力障碍 > 50% 改善 残疾评分 疼痛 严重度评估 Kiss et al 2007
二、病因治疗
Wilson病: D-青霉胺和/或硫酸锌促进铜盐排泄 DRD:左旋多巴 PKD: 卡马西平 精神抑制剂所致急性肌张力障碍:抗胆碱能制剂 TD:停药并应用拮抗剂 Sandifer syndrome:胃部手术及抑酸治疗 ……
键獭厌桔宫鬃糯狡休械禾铆影腐胰以综笛纠绎撒警伊畅城态梦礼秘催虏项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
敏穗毗麻畴擦曲邢抗朱谗燕祸活拭谋萌流衅啄咬蘑摈北眠容漂甲雹蜜誊淬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
肌张力障碍的病理生理
皮层感觉运动整合功能受损 皮层内抑制减弱 可塑性(plasticity)增强 皮层代表区域的扩大、变形 (可塑性:即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对神经活动及环境改变所作出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应答反应)
2、症状性或继发性肌张力障碍 约占25% 与脑局灶病损相关 与周围性损伤相关 神经系统变性病表现 代谢病中的肌张力障碍 物理化学因素引起 3、精神心理因素引起 4、器质性假性肌张力障碍
碟扫脑茅糜最峙楔赖囱状榷忱询遗氦妮阔讹凋霄峪继欣杰角抒镍狡庄汤公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
绊盗赢赠置寨位骸稼菩铆贰嫂慑傻柬依铅佐顶井坡埠匿拯镑窿扼森天谋荤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肌张力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
肌张力障碍怎样治疗?
肌张力障碍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法,治疗肌张力障碍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肌张力障碍应该吃什么药。
*肌张力障碍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病因治疗如Wilson病驱铜治疗及调整饮食可控制症状,药物诱导肌张力障碍可停药或换药治疗。
2.对症治疗药物诱导急性肌张力障碍用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50mg或地西泮(安定)5~10mg缓慢静脉注射,可快速缓解症状;也可口服地西泮(安定)10~20mg/d,苯海索(三己芬迪)6~30mg/d,L-dopa 1~3g/d,氟哌啶醇(holoperidol)1.5~4.5mg/d,可使约50%的病例症状缓解。
生活指导及生物反馈疗法也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改善症状药物种类虽较多,如地西泮(安定)、劳拉西泮(罗拉)、苯海索(安坦)、扑米酮(扑痫酮)、丙戊酸钠(丙戊酸)、卡马西平、巴氯芬(脊舒)、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左旋多巴和锂剂等,但无任何一种药物对所有慢性肌张力障碍都有效,临床应对不同患者通过反复疗效观察,寻找有效药物和最佳治疗剂量。
3.肉毒毒素A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受累肌肉在肌电图引导下注射肉毒毒素A有效率达95%,手部及颈部有效率85%,可维持3~4个月,反复注射疗效维持时间缩短。
4.外科治疗药物及肉毒毒素A注射无效时可选择手术,神经切断术可解除血管对神经压迫,广泛性及偏侧性肌张力障碍可选用丘脑损毁术。
*2、预后不同类型预后不尽相同,一般为良性过程,如原发性书写痉挛症状相当稳定,很少有扩散加重倾向。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肌张力障碍怎么治疗,肌张力障碍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肌张力障碍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肌张力障碍”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的外科治疗肌张力障碍治疗目前状况与前景展望目前我国有肌张力障碍患者200余万,肌张力障碍目前仍属于难治性疾病,为此《2011年全国肌张力障碍治疗目前状况与前景展望》峰会于2月2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全国肌张力障碍的专家学者。
专家云集京都,就目前肌张力障碍的状况,做出了分析与总结,展望肌张力障碍治疗的前景。
肌张力障碍治疗目前状况:现在治疗肌张力障碍主要有,药物治疗、注射肉毒毒素A、肌肉离断术、神经离断术、脑组织损毁术、中枢型脑起搏器、分离型脑起搏器、周围型脑起搏器。
1. 药物治疗,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最常用的药物为大剂量抗胆碱能药物安坦、苯甲托品或多巴胺耗竭剂利血平,左旋多巴、卡马西平,但是药物只对极少数病例有效,对大多数肌张力障碍患者均无效。
2. 注射肉毒毒素A,应用精制肉毒毒素A作局部注射,对局灶性或节段性肌张力障碍,或对全身性肌张力障碍中症状特别严重的局部部位有一定效果,毒素注射进入受累及的肌肉后,能减弱不自主收缩的力度,对产生肌张力障碍的基本神经机制不起影响.肉毒毒素注射对眼睑痉挛与强直性发音障碍有效.剂量须高度个体化,但是注射肉毒毒素A一般情况下,最多有效6个月,只能间隔3-6个月注射一次,重复注射会使注射肉毒毒素A效果大大减弱,但不管怎样,注射肉毒毒素及是目前治疗肌张力障碍的主流方法,起主导地位。
3. 肌肉离断术,此手术为不可逆性手术,适用于肌张力极度增高,严重影响正常的基本生命活动,离断之后,肌肉失去原有功能,缓解一时症状。
4. 神经离断术,原理类似于肌肉离断术,离断神经以后,肌肉失去神经的支配和营养会慢慢萎缩,失去肌肉的功能。
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5. 中枢型脑起搏器,为治疗肌张力障碍权威治疗方法,即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eep Brain Stimulation),为治疗肌张力障碍提供了一种可以调节的可逆性手段。
这种治疗方法利用一个类似于心脏起搏器的装置,向精确定位的脑深部核团输送电刺激。
对这些部位进行刺激,可以控制运动功能的回路恢复相对正常。
6.分离型脑起搏器,为治疗肌张力障碍最新方法,分离型脑起搏器又称经颅磁电刺激术(TMES),即对大脑进行磁刺激和电刺激,使大脑异常电活动恢复正常,从而治疗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治疗前景展望:经过优缺点比较,专家一致认为,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最有前景。
分离型脑起搏器为什么能治疗肌张力障碍呢?为什么分离型脑起搏器能脱颖而出,又有怎么治疗奇迹呢?分离型脑起搏器具备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两大功能。
一、经颅磁刺激将如此大剂量的磁直接作用于人体头颅从而治疗癫痫、帕金森、肌张力障碍等疾病在医学领域TMES首开先河,属重大发明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磁为什么能治疗这类疾病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是一门新的学向,许多机理尚不清楚,需要我们多学科合作共同努力认真探索。
TMES发明人威海国安医院孙国安教授对此有许多新的见解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多年来人们发明了许多抗癫痫药物和开颅手术治疗癫痫病,但都解决不了异常放电的电流,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癫痫病。
20多年前,孙国安教授就提出用物理方法减弱异常电流的设想,用什么?用磁!这是 TMES发明的初衷。
在致痫因素作用下神经细胞过度兴奋,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正电荷外流到细胞间质,形成异常电流,从而电压升高,脑电波幅增高,脑电频率变慢。
正常脑电频率是8-13次/秒,癫痫病人变成了3-6次/秒,如何能把3-6次/秒的脑电频率变为8-13次/秒,成为治疗癫痫病的关键,需要脑起搏器来增快脑电频率。
磁场本身就是一个起搏器,它起搏的过程是:在磁场力(洛仑兹力)作用下,大脑(大脑是容积导体)中的电荷由直线方向运动变为切线方向移动,这样电流分流了→电流↓→电压↓→波幅↓→频率↑。
因而TMES最早用于治疗癫痫病取得成功。
在治疗癫痫病的过程中发现对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也有很好的疗效,这是为什么呢?孙国安教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他认为人体生理功能的实现由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个系统共同完成,它们不断发出有规律的电信号,一个管运动,一个管协调,锥体系电信号过强出现慢波,临床上就会出现癫痫发作,椎体外系,电信号过强出现慢波,临床就会发生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表现。
这一见解得到临床验证,证明是正确的。
磁场能够通用抑制电流使慢波变为快波,所有能够有效治疗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锥体外系疾病。
磁场除了能够消除大脑异常电流外,对人体组织还有什么作用呢?国内外许多医学家研究还发现磁场对人体有如下良好作用:1.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对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有抑制作用,对紊乱的神经细胞有整合作用,对缺氧受损的神经细胞有修复作用,对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有激活唤醒作用。
最近美国科学家研究还发现磁场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防止老年性痴呆,延长人的寿命。
2.对血液血管的作用,磁场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体积增大,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增加,纠正人体缺氧。
血液流经磁场时,血液被磁化,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增加,相互之间排斥力增加,减少了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
磁场使毛细血管扩张,管径变大,血流加速,血液粘稠度下降,血脂下降,血压下降。
3. 对其他方面的作用,磁场能促使心脏血管扩张,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提高供血能力,能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冠心病,对内分泌系统有调理作用,增加免疫力。
二、经颅电刺激:TMES内电极的安装,去掉了颅骨皮质,电阻减小50—70%,外加电流很容易通过,其正负两个外电极分别作用于左右两颞叶下部,这样脉冲发生仪发出的脉冲电流就能遍及整个大脑,治疗作用较DBS的局部电刺激更广泛,效果更好。
外用的脉冲电通过超强抑制消除慢波,使脑电频率恢复正常,从而治疗疾病,我们称之为电场调频。
口空无凭,有视为证,下面请看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的几个视频资料。
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合并肌张力障碍患者邹桂华录像资料下载点击可观看邹桂华女68岁,因全身肌肉痉挛震颤,右侧肢体及颈部扭转5年,于2009年8月5日入院。
患者于5年前初发病时仅表现为右眼肌抽动,不能睁闭,后抽动的范围不断扩大,遍及四肢全身,右侧抽动为主,头向右侧扭转,持续性强烈收缩抽动,不能走路,不能进饮食,耳鸣,曾去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宣武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综合症、肌张力障碍”,给予抗帕金森药物治疗无效,后给予肉毒毒素治疗症状缓解,但四个月后病情恢复原状,加大肉毒毒素的剂量也无效,且病情进行性加重,只要是清醒状态就抽动扭转不止,不能进食,言语困难,由于不停的肌肉收缩,病人四肢疼痛,极度痛苦,面临生死困境,北京医院也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之下经病友介绍来我院要求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
病人于2009年8月6日实施了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电极安装手术,7天拆线后外接分离型脑起搏器的脉冲发生仪进行治疗,治疗后症状就开始减轻,持续治疗,持续减轻,到1个月时震颤,扭转大部分消失,病人恢复了语言和进食,耳鸣消失,2个月时震颤扭转基本消失,生活自理,病人及家属千恩万谢,送锦旗称赞“奇思如牛顿,医术似华佗”,并同意接受电话咨询,以帮助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折磨。
家庭电话:O五三五---三三七九O一五。
讨论:肌张力障碍是运动障碍病中很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复杂的致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遗传因素和多种颅内器质性病变共同造成,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应用肉毒毒素可使症状部分缓解,但多数很快产生耐受性,失去治疗作用,使肌张力障碍成为神经系统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
2006年以来,我院探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和帕金森取得了重大突破,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为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分离型脑起搏器主要工作原理是经颅磁刺激和电刺激来激活受损的神经细胞,修复调节神经,从而恢复生理功能,当然其治病机理可能更为复杂,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张广彬录像资料下载点击可观看张广彬男年龄30岁因下肢行走不灵,全身肌张力增高,脊柱弯20年,加重伴语言不清1月余于2010年10月14日入院。
患者于20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活动不灵,后逐渐加重,于8年前开始出现头部不自主转向左侧,躯干向右侧偏,不能自行复位,伴周身酸痛,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近一个月出现进食后呃逆,口齿不清。
入院后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第2天,症状开始明显减轻,颈部及腰部肌张力明显降低,语言逐渐清晰。
术后第5天,四肢,颈部,腰部等全身肌张力降低,可以直立行走,术后7天出院,症状明显好转,全身肌张力恢复正常,脊柱直立,行走逐渐改善。
讨论:张广彬为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颈部、腹部肌肉痉挛,脊柱侧弯,进食呛咳,已影响正常生活,虽然表现为全身性肌张力障碍,但其根本病因在大脑,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的治疗之后,因为其独特的电磁调频原理,患者肌张力增高得到明显缓解,最终会逐渐恢复正常。
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李言明录像资料下载点击可观看李言明,男,52岁,右手书写障碍6年,颈部不自主扭转4年,下颌抖动半年,于2011.01.13入院。
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写字速度减慢,字体较以前难看,写字动作不流畅,头颈部不自主向右侧扭转并抖动,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曾接受针灸,注射肉毒毒素,副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治疗无效,现在头颈部呈右侧强迫位,于半年前出现下颌不自主抖动,经常咬破舌头,现嘴里必须填充纱布,防止咬破舌头,饮水呛咳,吞咽功能下降,已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万般无奈之下来我院要求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
病人于2011年01月16日实施了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电极安装手术,术后第7天,症状开始明显减轻,颈部肌张力明显降低,语言逐渐清晰,饮水呛咳消失,术后10天,患者颈部肌张力基本恢复正常,咬舌停止,语言清晰。
讨论:李言明为肌张力障碍患者,颈部肌肉痉挛,咬舌,进食呛咳,已影响正常生活,虽然表现为全身性肌张力障碍,但其根本病因在大脑,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的治疗之后,因为其独特的电磁调频原理,患者肌张力增高得到明显缓解,最终会逐渐恢复正常。
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肌张力障碍(麦杰综合症)患者于庆军录像资料下载点击可观于庆军男36岁因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收缩18月入院患者于18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收缩,初以双上睑为主,逐渐累及整个头面部肌肉,以紧张劳累时加重,睡眠中可完全消失,无吞咽困难,无饮水呛咳,曾在“哈医大及北京宣武医院、清华玉泉医院”确诊为“梅杰综合征”,给予“肉毒素注射”及口服“左旋多巴、氟哌啶醇、硫必利”等治疗无效。
于2010年11月16日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内电极置入手术,术后第2天,患者自诉面部肌肉紧张度明显好转,可正常睁眼,痉挛性收缩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