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20例胎儿心脏畸形超声表现回顾性分析

医学论文:20例胎儿心脏畸形超声表现回顾性分析
医学论文:20例胎儿心脏畸形超声表现回顾性分析

20例胎儿心脏畸形超声表现回顾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作用和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间发现的20例心脏畸形胎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各种心脏畸形在不同切面的超声表现。结果:单心房、单心室2例,室间隔缺损3例,右室双出口4例,法洛四联症5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例,单纯肺动脉狭窄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右位主动脉弓2例。结论:四腔心结合流出道切面对心脏畸形的宫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心脏畸形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1.051

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和大血管在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引起的一

类先天畸形,是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期发病率高达4%~10%[1],目前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用超声进行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筛查诊断是首选方法和常用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20

例心脏畸形胎儿的临床资料。

1.2仪器及方法采用ge logiq、飞利浦hd9彩色超声诊断仪,经腹部探查,探头频率3.0~5.0 mhz。筛查时间为孕22~25周,孕妇取仰卧位,观察胎儿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三血管气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以及上下腔入右房切面,同时

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

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7T11:12:04.66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作者:刘会兵 [导读] 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且其同时也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湖南省岳阳市广济医院有限公司 414000 【摘要】目的:研究胎儿心脏畸形应用超声检查法的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孕中期妇女2000名,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胎儿心脏畸形超声检查,综合分析2000名孕妇超声诊断的结果,统计确诊者例数以及漏诊者例数。结果:本组2000名孕妇中,有19名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畸形,占总比例的0.95%,漏诊1例。本组的漏诊率为5.0%(1/20),确诊率为95.0%(19/20)。19例先天性心脏畸形病例中,有2例为室间隔缺损者,有1例为单心室者,有2例为右心室双出口者,有3例为左心室发育不良者,有1例为三尖瓣下移者,有3例为心内膜垫缺损者,有2例为大动脉转位者,有3例为法洛四联症者,有1例为右心室发育不良者,有1例为永存动脉干者。 结论:通过超声诊断能够对胎儿心脏畸形进行准确的判断,建议采纳。 【关键词】超声诊断;应用价值;胎儿心脏畸形;漏诊率 在胎儿心脏结构异常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且其同时也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为胎儿后期的治疗提供重要指导[1]。此研究,笔者将以2000名孕中期妇女(接诊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为对象,着重分析超声诊断在胎儿心脏畸形中的应用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孕中期妇女2000名,年龄在20-35岁之间,平均(28.95±3.21)岁;孕周在21-27w之间,平均(25.03±1.28)w。所有孕妇都签署此研究知情同意书,有完整的临床资料,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检查。此研究或者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选择GE-E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在4-5MHz之间。指导孕妇取仰卧位亦或者是侧卧位,然后再对孕妇施以超声检查,需要仔细观察胎儿及其附属器官的情况,明确有无畸形、胎位和胎龄等。若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情况,需重点观察其心脏畸形的特征和超声影像学表现。检查切面有上下腔静脉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腹部横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主动脉弓切面以及动脉导管弓切面等。 1.3 评价指标 综合分析本组2000名孕妇产前超声检查的结果,并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 2 结果 本组2000名孕妇超声检查提示,有19名被检出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占总比例的0.95%,漏诊1例,本组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漏诊率为5.0%(1/20),准确率为95.0%(19/20)。在19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包含2例室间隔缺损、1例单心室者、2例右心室双出口、3例左心室发育不良、1例三尖瓣下移、3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大动脉转位、3例法洛四联症、1例右心室发育不良、1例永存动脉干。如表1。 3 讨论 现阶段,先天性心脏畸形在我国临床上比较常见,可导致婴幼儿的残疾和死亡,危害性非常大[2]。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先天性心脏畸形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对于年龄<1岁的患儿来说,需根据其病情的进展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比如:终止妊娠、宫内治疗与生后救治等,可显著减少胎儿在围生期中发生死亡的风险[3]。针对婴幼儿亦或者是成人心脏疾病患者,临床医师能够根据其临床症状和心脏杂音情况,对其病情作出准确的判断,但胎儿心脏畸形诊断的征象则不明显,若能采取节间征象逆向性思维法则能显著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进行诊断,(1)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能够清楚地观察到肺动脉和主动脉起始位置的交叉关系,若两者平行,应警惕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和右心室双出口等病变,有≥1条大动脉远端分支,同时明确其来源心室[4]。(2)心脏四腔切面,若胎儿心脏有移位的情况,需仔细观察心尖指向,综合分析心脏位置的异常情况。对于心脏位置异常的胎儿来说,其通常合并有心脏畸形的情况,但对于因肺部病变和膈疝推挤所致的移位,则不会发生病变。若胎儿的心轴发生异常,将极有可能会出现心脏畸形的情况,此时,应立即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查法仔细探查胎儿的心脏情况。若左右心室不对称,应重点观察四个瓣膜有无病变以及左右心室的病变情况,并经综合分析后作出最终的诊断。(3)三血管气管切面,需要仔细观察血流分支、上纵隔血管数量、管径大小与血流方向。对于主动脉以及肺动脉比例异常者,应警惕一侧大动脉狭窄亦或者是闭塞,需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作出综合诊断。现阶段,三维与四维超声技术在我国临床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加之时成像技术与斑点追踪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临床诊断的准确率[5]。此研究中,在2000名受检孕妇中,有19例经

胎儿先心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围产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先天性心脏病专家委员会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主要指胚胎发育早期(孕8~12周)心脏及大血管形成障碍,或出生后应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而引起的心脏及大血管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原国家卫生部"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指出CHD居出生缺陷首位,占所有检测发现病例的26.7%(2011年),我国每年新增CHD患儿超过13万例。若将宫内死亡、终止妊娠及死产的胎儿计算在内,胎儿CHD的发生率将更高。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CHD 早期诊断有利于优生优育,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新生儿CHD的预后。提高CHD的产前诊断质量,给予孕妇合理的产前咨询和产科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本共识从我国胎儿CHD 的诊断及治疗现状出发,结合国外该领域的标准及指南,经多中心多

学科专家讨论,就胎儿CHD的诊断方法、产前咨询及随访、围产期管理等方面达成共识,以期进一步规范我国胎儿期CHD的诊断及围产期管理。 一、我国胎儿CHD的诊治现状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胎儿心脏产前筛查已经成为妊娠期常规检查,随着筛查的切面从单一四腔心切面增加至6个切面,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培训的成熟,胎儿期CHD尤其是复杂CHD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对胎儿心脏畸形产前诊断的目的之一是检出预后差或难以治疗的复杂心脏畸形,以减轻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但这是一个严肃而科学的问题,应当严格规范。 大部分胎儿CHD在系统产前超声Ⅲ级检查中由产科超声医生诊断,由于CHD病种繁多,复杂畸形种类多,严重程度跨度大,往往与遗传性疾病或心外畸形伴发,或是某些综合征的部分表现,检出后应如何应对,需要儿科心血管医师的参与,这有助于科学合理解决CHD的胎儿期进展、生后治疗方式及预后、随访等问题。超声诊断医师、产科医师、儿科心血管医师、新生儿医师、遗传咨询医师等组成的多学科联合会诊将是胎儿CHD围产期管理最理想的方式。二、胎儿CHD的高危因素 来自母体、胎儿和家族三个方面的高危因素均可能导致胎儿CHD 的发生。 (一)母体因素

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

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 发表时间:2020-04-15T09:52:23.53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作者:施善辉 [导读] 胎儿畸形是指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具体是在孕期的内外因作用下 胎儿畸形是指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具体是在孕期的内外因作用下,使胚胎发育不良或紊乱造成胎儿的形态、功能、结构、代谢和精神的异常,其发生率为新生儿的4-6%。胎儿畸形给家庭严重的打击,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利。所以,对产前胎儿的畸形诊断筛查尤为重要。目前应用最多的是超声诊断,其具有无创伤和无致畸的特点,且可随访,能对孕期胎儿生长进行监测,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1.胎儿畸形分类 胎儿畸形的类别较多,按其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因素、环境因素或其他因素;按畸形的多少可分为单一畸形和多发畸形;按出现畸形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微和严重畸形;按畸形器官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消化系统畸形、泌尿系统畸形、心血管畸形和骨骼系统畸形等[1]。目前我国临床上常以器官系统进行分类。 2.胎儿畸形产前诊断方法的利弊 胎儿畸形的诊断方法较多,大致包括:孕期血清生化、绒毛、胎儿脐血、羊水脱落细胞染色体检查、胎儿镜和X线、磁共振检查等[2]。其中,孕妇血清生化检查方法对孕周较严格,对月经周期不准的孕妇无法准确实行;绒毛、胎儿脐血、羊水脱落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胎儿镜检查对孕妇及胎儿有创伤性,且并发症较多,普遍孕妇不会接受;X线对胎儿发育有辐射的副作用;磁共振价格较贵,少有人选择。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超声检查方法,效率高,没有创伤性,也无辐射副作用,且能随时监测随访,能对整个孕期的胎儿情况进行监测,避免了其他检查诊断方法的弊端,成为了临床上重要的产前诊断和畸形筛查方法。 3.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健康宣教 (1)检查前的健康宣教 孕妇来院产检时,应介绍医院环境,热情接待孕妇,建立其资料信息,评估孕妇的个人情况和文化水平,向其讲解产前应做的超声检查项目,及其意义及作用。并详细介绍超声检查能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早的发现其发育状况是否良好,是否出现畸形。加大对胎儿生产发育情况的认知和掌握,让其知晓超声排除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耐心的解答孕妇及其家属的疑问,消除其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介绍超声检查。还可向孕妇讲解超声检查较多的临床实践,使其知晓超声诊断能清晰识别胎儿的生长形态和结构,并结合胎儿的血流动力及活动轨迹,筛查出胎儿是否有畸形发育的征兆和情况。而不同孕期的超声检查诊断,能及时确定胎儿的健康,筛选出缺陷性和先天性疾病。 (2)检查中的健康教育 指导孕妇体位,暴露其皮肤,叮嘱其不要紧张。检查时,操作人员动作轻柔,如受胎儿的体位和羊水量影响需延长检查时间,应向孕妇讲解清楚,避免其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对孕妇提出的疑问作出简洁的回答。 4.各孕期的超声诊断应用 (1)孕早期的诊断 对胎儿孕早期的超声诊断,可根据其孕周,进行不同的有效的诊断筛查,以确保其发育情况正常。大多胎儿畸形出现在孕早期,一般在孕周11-13周左右。根据相关研究报道,85%的胎儿畸形可在孕早期的超声检查中诊出。孕早期的超声诊断多针对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包括无脑儿和脑积水。其次对心律失常、心脏异位和心室发育不全也可及时诊断。孕期11周时,可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胎儿的长骨,观察其手足形态是否清晰,能对胎儿是否出现四肢骨骼异常和脊柱裂等畸形进行诊断。孕期13周时,可测量胎儿的鼻骨和NT,能筛查出染色体异常和结构异常的胎儿[3]。 (2)孕中期的诊断 此阶段的胎儿发育较完全,大多器官都发育成型,其影像学图像较清晰。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此阶段畸形胎儿诊断筛查率为62%。对孕中期胎儿的超声诊断多针对中枢神经、颈部和面部。如孕妇的羊水量较好、胎儿适中,可更加清晰的观察胎儿的形态及结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所以此阶段的超声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没有进行早期孕期诊断的,能在此阶段及时发现胎儿是否畸形。 (3)孕晚期的诊断 此阶段的胎儿为动态发育期,其生理结构有改变性,所以孕晚期的超声诊断也相当重要。孕晚期的超声诊断主要针对胎儿的中枢神经和四肢骨骼,可以弥补孕早期和孕中期难以发现的畸形情况。 5.超声技术在胎儿畸形的应用 (1)二维超声 我国一般将超声检查划分为四个层次,即:一般超声检查、常规超声检查、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和针对的特殊性检查[4]。一般超声检查主要评估胎儿的发育;常规超声检查是在一般检查基础上进行畸形筛选,于18-24周进行脑膨出、脊柱裂、胸腹壁缺损、单腔心、软骨发育等畸形检查筛选;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主要是对颅骨结构、颈部、眼睛、鼻子、嘴唇、肺部、腹壁、肾、膀胱、四肢骨骼进行检查筛选;针对的特殊性检查是对出现的畸形情况做进一步的信息检查,包括对胎儿心动图、颅脑相关疾病的检查。 (2)多普勒技术 多普勒是建立在二维超声检查基础上的,可检测血流动力变化,对胎儿的畸形诊断辅助作用较大,与二维超声联合使用,可增大畸形检查率。将其分为频谱和彩色多普勒技术,诊断应用主要针对胎儿的心脏畸形。普通的二维超声检查无法全面显示胎儿心脏的血流情况,对胎儿的心脏畸形定论不佳。彩色多普勒可显示出心室间隔缺损的血流信号,可判断心律失常、胎儿发育缓慢和妊娠高血压等引起的胎儿心力衰竭及其程度。且多普勒技术可测量胎儿大脑的动脉收缩峰值,以预测α地中海贫血。多普勒技术还可通过检查胎儿的肺动脉搏动和阻力指数,以判断其胎肺成熟度。 (3)三维超声 三维超声将二维图像的平面及不连续性通过计算机处理,以建立清晰有立体感的图像。其初期应用是针对胎儿的体质量。目前应用于通过三维图像观察胎儿的体表结构,包括面部、眼睛、鼻子、唇部、耳朵的位置关系,以判定胎儿是否有独眼、腭裂和唇裂畸形情况。其三维超声透明成像可显示结构内部特征,以清晰观察胎儿的骨性结构,且X线和最大回声模式可动态显示胎儿胸廓和脊柱,从多角度进行观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国内调查资料显示:本病在生后第一年的发病率为0.69%,我国每年约10~15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出生,由于严重和复杂畸形的患儿在生后数周或1月内夭折(约占死亡的1/3),因此,复杂的心血管畸形在年长儿比婴儿期少见。 怎么会得先天性心脏病? 在胎儿心脏发育阶段,若有任何因素影响了心脏胚胎发育,使心脏某一部分发育停顿或异常,即可造成先天性心脏畸形。这类有关因素很多,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类,以后者为多见。 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可为染色体异常或多基因突变引起。外在因素中较重要的为宫内感染,特别是母孕早期患病毒感染如风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其他如孕母缺乏叶酸、接触放射线、服用药物(抗癌药,抗癫痫药物)等、患有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苯丙酮尿症等)或能造成宫内缺氧的慢性病等均可能与发病有关。虽然如此,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因仍然不清楚,目前认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可能是胎儿周围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孕期就应该积极预防 加强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妊娠早期适量补充叶酸,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避免接触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如接触射线、服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等)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有以下症状需警惕 轻症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临床上可无特殊症状;重症患儿大都在婴儿期即有喂养困难,吸吮数口就停歇、气促、易呕吐和大量出汗、易激惹;体重不增,如扩大的左心房或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则自幼哭声嘶哑、易气促、咳嗽。有青紫者往往发育迟缓,可有蹲踞现象等,缺氧严重者常在哺乳哭闹或大便时突然发生昏厥。 一般在3岁以前发现的心脏病以先天性畸形的可能性为大,婴幼儿期反复出现心力衰竭,提示先天性心脏病的存在,活动或哭闹后出现短暂或持续性青紫,均为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症状。 孩子发育有影响 轻症患儿多正常,重症患儿生长发育较同龄儿差,有青紫者不仅体格发育落后,严重时智能发育也可能受影响,患儿呼吸急促、青紫,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可有杵状指(趾),一般在青紫出现后1-2年逐渐形成。心力衰竭者肝脏增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肺部反复出现“肺炎”样体征。同时还有可能伴随先天性畸形如白内障、唇裂、腭裂、多指(趾)等。 诊断依据有标准 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正确诊断必须将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经过精密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患儿病史和体征是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可

胎儿心脏

胎儿心脏异常是胎儿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活产儿的1%。儿童期死亡病例中先天性心脏病超过半数,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给患儿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因此,开展胎儿超声检查是产前超声监测、预知胎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件就该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促进胎儿心脏超声在临床工作中得到更加合理而有效的诊治。 一、二维超声标准切面 (一)四腔心切面 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最常用的是二维超声切面图。常用的二维超声切面一般包括八个标准的切面,最常见的标准切面是四腔心切面,它的主要标志是同时显示二尖瓣、三尖瓣的附着点、房间隔、室间隔膜部以及心内膜垫。在四腔心切面上,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心脏的大小、位置、心尖的朝向、心轴与胸骨、肋骨连线的夹角,心内膜垫以及室间隔膜部发育是否完善,二尖瓣、三尖瓣的附着点是否正常,有无二尖瓣瓣叶裂、瓣膜有无闭锁、三尖瓣有无瓣膜的下移,房间隔卵圆孔的大小,卵圆瓣的开放情况,关闭情况以及有无房间隔的缺如。

解析:这是胎儿仰卧位时的四腔心切面,心尖朝向左上方。在左房和右室之间,可以看见卵圆孔。 仰卧位四腔心切面是胎儿心脏检查最好的体位,胎儿胸部向上朝向孕妇的腹前壁,胎儿心脏距离探头最近,声束可以通过胎儿胸骨左侧进入,超声图像显示为心尖向上,心底朝下。 解析:左图为胎儿仰卧位时的正常四腔心切面。心尖是朝向左上方的,右图为右侧卧位,可以显示左室、左房、右室、右房,房间隔,中间的卵圆孔,卵圆瓣室间隔、降主动脉等清晰可见。 俯卧位四腔心切面:此时,胎儿脊柱朝向孕妇腹前壁,脊柱在前方会影响胎儿心脏切面的扫查,声束要避开脊柱的影响,尚可获得比较满意的切面,超声图像显示为心底朝上,心尖向下。当胎儿仰卧位时,探头声束可以在胎儿剑下通过肝脏向胎儿左肩方向扫查,同时显示左房,左室,右房,右室。当胎儿俯卧位时,声束从胎儿背部进入,同时显示左房,左室,右房,右室。

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型

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型 发表时间:2018-06-06T15:51:14.7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作者:李正茜 [导读] 通过超声检查能够观察胎儿在宫内的运动情况,各个器官的发育情况以及结构形态,以及各个部位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等。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我国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和新生儿残疾的发病率较高。胎儿畸形是指胚胎的宫内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而导致的胎儿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等的发育异常。目前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方法主要包括有绒毛膜活检、羊膜腔穿刺、孕妇血清PCR以及超声检查等。由于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超声检查的图像质量以及图像的分辨率,为胎儿的产前检查以及产前胎儿畸形诊断提供更加直观和清楚的信息。超声检查是产科中的常规检查项目,通过超声检查能够观察胎儿在宫内的运动情况,各个器官的发育情况以及结构形态,以及各个部位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等。 关键词:超声;胎儿畸形;诊断 1 胎儿心脏二维超声 二维超声的检查方法:观察心脏位置,心胸比例,左右房室大小比例,房室间隔及房室瓣、卵圆孔瓣等情况。再行通过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导管弓切面、三血管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等多切面观察胎儿心脏。 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二维超声的应用及其观点: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心病以来,此项技术越来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产前超声检查中,并以孕18~24周为最佳检查时机。因为这期间胎儿的羊水适中,透声条件好,胎儿心脏大小较合适,结构显示清晰。二维超声三切面法将超声心动图复杂的心脏大血管断面扫查简化为心脏最重要最基础的三个切面的扫查,操作技术较易掌握,对仪器的要求相对较低,有利于更大范围开展胎儿先心病筛查工作。 二维超声的局限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二维超声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简单胎儿心脏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小缺损尚难确诊。小型室间隔缺损漏诊率高达1/3~2/3,因为小室缺回声中断在二维超声很难显示。另外由于动脉导管、卵圆孔的存在,左右室之间压差小,分流速度较低,心率又快,彩色多普勒所见分流信号颜色较暗淡,房室内径无明显变化等因素影响,易造成漏诊。二维超声提供的是平面图像,如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了解某结构的空间关系时,则有一定困难。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过分依赖二维超声四腔心切面易漏诊部分胎儿心脏畸形,学者们探求联合使用其他方法以提高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 2 胎儿心脏三维超声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三维成像技术日益成熟,已广泛应用于产科胎儿畸形的筛查。三维超声在产科应用方面,有三种模式,即表面模式、穿透模式和多面成像模式。与二维超声相比,三维重建后可多方位、多角度放大观察胎儿心脏,能更加直观地反映该器官及邻近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便于严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筛查。 三维超声能直观显示胎儿结构,三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是二维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与二维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LVEDV、LVESV、LVSV、EF值与二维超声的测值相比相关性良好,三维超声显示室间隔或房间隔缺损的空间位置、形态、测量的缺损最大直径与手术测值无显著差异。认为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实时显示先天性心脏病的立体结构及功能状态,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 3 胎儿心脏四维超声 四维超声是在三维超声的基础上加上时间要素,从而展现动态连续的观察过程。四维功能不仅提供了对三维空间结构的观察,而且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额外的一维视野,四维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获得胎儿的立体图像,还可以跟踪胎儿运动,实现实时显示胎儿在宫内活动情况,并克服了三维超检查时图像采集过程中出现的胎动而造成的扭曲变形。四维功能实现实时四维成像,从而把运动图像的伪像减到最小,图像质量不受胎动影响,使诊断准确率得以提高。 4 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筛查诊断模式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超声诊断水平差距很大,胎儿心脏检测的报道不多,更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根据徐红兵等的研究,探讨出以下胎儿心脏筛查和诊断模式,切实可行,易于推广。(1)如果技术和设备条件允许,可增加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检查。对异常、可疑以及心脏切面示不满意的或检测出其他胎儿畸形的孕妇转入上一级医院检查。(2)有产前筛查资格的医院,产科超声医生除掌握四腔心切面外,还应掌握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检查和判定,四腔心切面结合流出道切面对心脏畸形的宫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对绝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进行排除性诊断,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对异常、可疑以及心脏切面显示不满意的或检测出其他胎儿畸形的孕妇转入上一级医院检查。该环节是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最重要的。(3)有产前诊断资格的医院,应接受各级医院转诊的孕妇,对可疑心脏异常的胎儿进一步明确诊断。对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孕妇行羊膜腔或脐静脉穿刺检查胎儿染色体。新生儿在产后1天、半年、1年行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并随访预后;引产儿行尸体解剖。 5 讨论 产前超声检查是畸形胎儿筛选的重要手段,超声在产科中的使用已经有超过30年的应用历史,是目前产科中最为常用的不可以缺少的影像诊断工具。超声检查能够对胎儿的各个器官组织的形态和结构进行直观的观察分析,并且能够得到胎儿的动态运动情况,以及脏器及血管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超声诊断工作者,需要熟悉掌握畸形胎儿在超声成像上的不同表现形式,这对于降低超声畸形胎儿的漏诊率,对胎儿进行畸形筛选、诊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畸形胎儿若不能在产前发现对产妇及其家庭,甚至对胎儿本身均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在产前进行相关的检查,确定胎儿是否为畸形儿,以及是否需要终止妊娠。胎儿畸形筛查的最佳时间是在18周到24周,在该时期胎儿的所有脏器均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育,能够较为清楚的显示出脏器的结构;从产妇及其家属的角度考虑,18周到24周是妊娠的中期,若发现胎儿有缺陷或者畸形,及时进行终止妊娠手术对于产妇的心理打击相对较小。胎儿畸形的诊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胎儿在宫内的姿势以及羊水量等均会对超声成像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颜面部等细小的畸形的诊断,若得到的影响图像不清晰则需要在短期内再次进行复查。超声胎儿畸形检查产生漏诊或者误诊的原因包括有:仪器的成像质量,分辨率,检验者的临床分析经验等均对超声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胎盘的位置,孕妇腹壁的薄厚等也会影响超声检查结果。因此对于一些高危产妇,例如多胎妊娠,家族中有畸形胎儿出生者;家族遗传病史患者;产妇在孕期有感染,糖

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诊断模式现状

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诊断模式现状 发表时间:2019-11-29T15:10:21.970Z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6期作者:李红琼 [导读] 在胎儿先天畸形病症中,胎儿心脏畸形是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在已存活的新生儿群体当中,该病症的发生率高达4%~13%,根据目前我国医学界检查胎儿心脏是否正常的手段来看,超声检查是最常见、无创、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随着该技术水平的提高,超声成像技术从基础的胎儿心脏筛查到胎儿超声心动图,从二维到三维在不断变化。根据我国当前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诊断模式现状来看,可以将其分为胎儿心脏畸形二维超声筛查诊断模式与 (绵阳市江油市中医医院四川江油 621700)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28-01 在胎儿先天畸形病症中,胎儿心脏畸形是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在已存活的新生儿群体当中,该病症的发生率高达4%~13%,根据目前我国医学界检查胎儿心脏是否正常的手段来看,超声检查是最常见、无创、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随着该技术水平的提高,超声成像技术从基础的胎儿心脏筛查到胎儿超声心动图,从二维到三维在不断变化。根据我国当前胎儿心脏畸形超声筛查诊断模式现状来看,可以将其分为胎儿心脏畸形二维超声筛查诊断模式与胎儿心脏畸形三维、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模式两种。 1 胎儿心脏畸形二维超声筛查诊断模式 在二维产生筛查诊断模式中,能够十分清楚的显示人体心脏部位的解剖细节,也是诊断胎儿心脏是否畸形的重要判断标准,该方法由于经济、快捷以及易于推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孕妇产检活动中,该诊断模式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基础等级、基础加强等级以及胎儿超声心动图。 在基础等级中,主要采用四腔心切面方法,对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病症进行基础筛查。所谓的四腔新切面指代的是要对胎儿心轴角度、心脏位置以及心胸面积比值、心脏的解剖学特征进行观察,胎儿的不同胎方位能够显示不同的四腔心切面,分别为心尖、心底、横底四腔心切面,其中心尖四腔心切面是能够观看胎儿心脏二尖瓣、三尖瓣是否能够正常启闭的最佳切面。而横位四腔心切面能够有效观察胎儿心脏卵圆孔板启闭以及大小情况,利用四腔心切面方法至少能够排除35%~60%的胎儿心脏畸形症状,例如左右心室发育不全、只有单心房、心脏异位等病症。但是该方法很难发现胎儿心脏中的大血管畸形病症以及动脉圆锥干畸形病症。 基础加强等级采用的是多切面联合模式,对胎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将筛查范围由心脏畸形扩展到心脏大血管畸形,虽然单一的四腔心切面会对胎儿心脏动脉圆锥干畸形以及复杂畸形漏诊,但是通过多切面联合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概率。 在多切面联合模式中常见的检查方法为三切面法与四切面法、心脏五横切面法,所谓的三切面法指代的是将四腔心切面联合左心室流出道切面与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病症。四切面法是在原先四腔心切面的基础上,联合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以及三血管气管切面对胎儿心脏畸形病症进行筛查。五横切面法指代的是将三血管气管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以及四腔心切面、上腹部横切面,可以用于判断胎儿心房位置,对于孕妇产前筛查心房异构综合征具有较高价值,有助于提前检出心脏畸形病症,筛查敏感度高达90.8%。 胎儿超声心动图相较于四腔心切面以及多切面联合模式而言,筛查结果更加准确,胎儿超声心动图主要用于诊断胎儿先天心脏病,针对上述检查方法无法检查出的心脏病,采用此方法能够进行诊断,该方法能够将胎儿心脏长轴二维超声切面与心脏短切面相连,结合M型超声等影响技术对胎儿心脏及西宁全方位的检查。在医学界中,相关专家提出,在对胎儿进行产生心动图检查时,内容应该包含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上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以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等,用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心血管畸形、心脏畸形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针对于筛选妊娠中晚期胎儿心脏病技术而言,胎儿超声心动图是首选检查技术。 2 胎儿心脏畸形三维、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模式 胎儿心脏畸形三维、实时三维超声的出现为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筛查活动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三维超声成像的产生与发展有效弥补了胎儿二维产生技术的不足,它能够对胎儿心脏进行全方位、多平面、多角度的分析,查看胎儿心脏病理心理以及心脏解剖等相关信息,在当前胎儿心脏研究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技术水平也较为成熟。 在对胎儿心脏进行畸形三维、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时,基本流程如下所示:在利用胎儿心脏畸形三维、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方法时,通常情况下首先要在二维超声模式下显示胎儿心脏的标准切面,例如四腔心切面等,然后再进行入三维模式以及实时三维模式,根据胎儿心脏畸形形态的不同,合理选择超声断层显像以及表面成像等模式,以便能够获得胎儿心脏的空间形态、比邻关系、存在方位等信息。根据目前我国胎儿心脏畸形三维、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模式来看,主要包含有STIC结合正交平面模式、STIC结合表面成像模式、STIC结合反转成像模式、STIC结合透明成像模式以及STIC结合B-flow、TUI六种显示模式,在对胎儿进行心脏畸形筛查活动时,二维超声筛查诊断模式是基础,而三维以及三维实时超声筛查诊断模式是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虽然二超超声诊断模式不能诊断胎儿心脏病理特点以及心脏解剖等信息,但是却为胎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提供了准确的空间解剖信息以及相关方法,而三维、实时三维产生诊断模式也为胎儿心脏畸形二维超声筛查诊断模式进行了有力的补充。 3 展望 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技术中,二维超声筛查诊断模式以及三维、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模式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三维、实时三维产生诊断模式对于诊断设备以及技术的要求较高,并且三维、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的图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二维图形的质量以及胎儿的胎位,因此三维、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模式目前还没有在胎儿心脏畸形临床筛查中没有普及,在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以及超声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胎儿畸形筛查诊断模式最终会在临床中更普及,朝向诊断更加准确、操作更加简捷的方向发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鉴别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鉴别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6-07-19T15:30:26.2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作者:王光辉 [导读]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运用在胎儿心脏畸形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浏阳市中医医院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运用在胎儿心脏畸形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进行产前检查的150例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胎儿是否存在心脏畸形并在其出生后通过超声心动图进行复查,并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该150例胎儿中发现7例心脏畸形患儿,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6例心脏畸形患儿,其中漏诊1例,漏诊为房间隔缺损患儿,诊断的符合率为85.71%,漏诊率为14.2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有效及时地发现胎儿心脏畸形,降低新生儿心脏畸形的概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心脏畸形,鉴别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us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fetal cardiac malformation differential value.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4 to September 2015 for antenatal examin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15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o observe the existence of fetal heart malformation and by echocardiography after their birth in the process of reviewing and comparing to two groups of test results.Results in the children found in 7 cases out of 150 cases of fetal cardiac malformations,by color doppler ultrasonic detection of 6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ardiac abnormalities,among them,1 case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for children with atrial septal defects,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was 85.71%,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14.29%.Conclusion color doppler ultrasonic technique can effectively and timely found that fetal cardiac abnormalities,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neonatal cardiac abnormalities,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cardiac abnormalities,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约7‰~11‰患有先天性心脏畸形,这些患儿的出生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为降低新生儿中胎儿心脏畸形的发生率,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对孕妇进行胎儿的心脏检查,及早地对患有严重心脏畸形的胎儿采取妊娠中止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近年来,彩色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也有了跨越性的突破,有研究表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有效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检查的150例产前孕妇,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鉴别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50例,年龄为22~41岁,平均(31.23±4.15)岁;孕龄为22~39周,平均(26.33±5.26)周,其中高龄产妇有3例,所有孕妇均身体健康,无任何影响检查的疾病。 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HP5500)进行检测,探头的频率设置为3.0~5.0MHz,探测深度为10~15cm,孕妇取平卧位,首先进行妇产科的常规超声检查,主要包括羊水、胎盘和胎儿全身的情况。其次,根据胎儿心脏在胸腔的位置,横切胸部后得到胎儿的心脏心尖四腔心切面,根据得到的图像,对胎儿的脏器大小、心脏形态和二、三尖瓣的闭合和形态情况进行观察。然后转动探头并向心尖方向顺时针移动,获取胎儿的三血管切面,重点对胎儿心室与大动脉的连接、是否存在流出道狭窄的情况以及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的启闭状态和形态。最后,再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心脏的血流状况进行观察。 1.3 诊断标准 ①二尖瓣畸形缺损:二尖瓣的闭合不完整,心脏发生病变性的组织缺失和形态变化。②三尖瓣畸形缺损:三尖瓣的闭合不完整,心脏发生病变性的组织缺失和形态变化。③三尖瓣下移畸形:三尖瓣附着点较二尖瓣低3mm及以上,发生房化右心室。④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存在二尖瓣返流且胎儿心尖四腔切面的心内十字消失不见。⑤房间隔缺损:左右心房之间留有空隙。 2.结果 150例胎儿通过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发现心脏畸形6例:室间隔缺损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3例。漏诊房间隔缺损1例。诊断的符合率为85.71%,漏诊率为14.29%。见表1。 3.讨论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胎儿的心脏畸形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结构性心脏畸形,指的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就发生了心血管异常,导致胎儿在后面的发育过程中发生心脏畸形。二是非结构性心脏畸形,指的是在胚胎发育结束后,由于母体或者是外界环境的因素而导致胎儿出现的心血管异常,心脏发生畸形[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超声检查逐步被运用到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检查中来,对于降低新生儿出生的缺陷率和提高人口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图,能够准确对胎儿的心脏血管畸形和心脏的结构形态进行辨认,是目前诊断胎儿先天畸形最为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据有关研究显示,胎儿的心脏检查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胎位、孕龄、胎动等,在孕早期由于胎儿相对较小,对于心脏结构的显示也不清楚,极易发生漏诊的情况,而在孕晚期,由于胎儿的心脏发育趋于成熟,成像清晰,

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和临床分析

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二维超声检查+五步法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并与分娩或引产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6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9%(32/36)。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标签:产前;超声;筛查;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畸形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3-0049-02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胎儿畸形,占出生活产婴儿的0.08%~0.12%,在死胎中达3%[1]。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是产前筛查的重要内容,能够早期发现胎儿心脏异常,给宫内或母体干预治疗提供指导,对不可矫正的致死性畸形及时发现并立即处理,从而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减少围生期死亡率,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9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共超声检查孕妇5422例,超声诊断并经临床引产或分娩后证实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3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中孕妇5422例,均为2009年3月-2012年3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年龄17~42岁,平均27.8岁。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32例,经临床引产或分娩后证实的胎儿心脏畸形36例,检查时间为孕20~38周。 1.2方法 使用仪器Aloka SSD-4000、GE V oluson 730 Expert彩色超声诊断仪,频率为3.5~5.0 MHz。孕妇取仰卧或侧卧位,首先进行产科常规检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确定胎位和有无心脏外畸形,应用五步检查法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第一步:确定胎儿在母体方位。第二步:应用左手定位法确定胎儿位置。第三步:获取胎儿标准的四腔心切面。第四步:在心脏四腔切面基础上获取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进行大血管评价。第五步:高危人群及前四步有异常者行第五步检查。超声筛查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肺动脉及其分叉长轴切面,详细评价胎儿心脏结构。阳性所见打印记录。 2结果 2.1先天性心脏病类型 36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2例,其中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单心房并单心室3例,右室双出口并室间隔缺损(VSD)2例,室间隔缺损7例,法洛四联症8例,完全大动脉转位无室间隔缺损2例,左旋心1例,镜面右位心1例,房间隔缺损4例,左室发育不良2例,右房黏液瘤1例。另发现胎儿心包积液10例(不列为先天性心脏病计算,其中合并腹腔积液4例)。 2.2各类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2.2.1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表现为十字交叉消失,心脏四腔心相通,其中1例二、三尖瓣隔瓣消失,伴羊水过多1例,羊水过多+单脐动脉+颅后窝宽+双手重叠指1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