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第十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E FBiblioteka Baidu = sa
• 其中:FS代表社会保障支出财政系数;FE 代表财政支出。 • 选取1990年到2004年数据观察我国社会保 障支出水平。(见表2-1)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FS 28.66% 29.07% 28.40% 27.25% 27.88% 29.24% 30.14% 30.16% 31.90% 30.89% 31.88% 29.69% 30.33% 31.18% 31.31%
SS1 472.4 562.0 694.8 918.2 1245.7 1562.6 1853.2 2142.6 2602.2 3206.1 3812.2 4596.7 5604.2 6635.7 7638.6
第十章 社会保障水平
• §10.1 社会保障水平及其制约因素 • §10.2 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
§10.1 社会保障水平及其制约因素
• 一、社会保障水平的含义 • 在最微观的层次上,社会保障水平是指 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 度,可以用受益给付与社会工资水平之比 来测量。从政府的角度看,社会保障水平 是社会保障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 在最宏观的层面上,社会保障水平是指社 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 重,它反映的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社会保障 发展的深度。
SS2 23.9 32.6 29.5 29.4 35.0 43.2 56.6 58.7 82.3 101.9 122.5 173.2 316.2 284.9 306.6
SS3 6.7 16.2 16.8 18.0 20.1 24.4 28.5 31.9 48.5 68.1 88.2 100.7 124.2 146.9 178.2
Zm = 0.5DF=0.5 × 0.06 × 0.529= 1.587%
Q m= O + Z + E + J + M =0.183+0.01587+0.12+0.015 =34.88%
公式中,下角标m代表各项支出的最大限度系数。 计算的结果表明,社会保障负担系数“度”的上 限是34.88%。
Q0 = Q − Z − J − M ≈ Qa
• 社会保障支出的特点: • 动态性 • 刚性趋势 • 适度弹性
• 适度的社会保障弹性功能 • 能够满足和保证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 活需求 • 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 • 能够为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 保证这会保障的健康顺利发展
• 社会保障水平的意义 • 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结构与运 行的实际情况 • 社会保障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总量密切相 关 • 社会保障水平与人民的生活质量直接相关 • 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指示 器
Oa O= C O代 表 养 老 金 支 出 占 工 资 收 入 的 比 重 ; Oa 代 表 老 年 人 口 占 中 总 人 口 比 重 ; C代 表 养 老 金 的 替 代 率
• 10-4
• 条件3:失业保险依据“自然失业率”计算 的。 • 我们认定自然失业率上限在5%,同时, 认为失业人口最多获得“工资收入总额” 中欧难过与失业人数比重相近的收入比重。 按照国际惯例,只发给失业者半年的工资。 那么:
• 2、老年社会保障负担系数 • (1)、老年社会保障负担系数的含义 • 社会保障支出占总工资收入总额的最大限 度的界定,关键看老年保险支出最大限度 的界限。 • 来看老年抚养性社会保障负担系数: •
Q0 = Q − Z − J − M ≈ Q a
0 • 得到Q=30.29%。将失业、工伤、生育保 险和社会福利和优抚支出这些对应劳动力 人人口的支出减去。将医疗保险划入“老 年抚养性社会保障负担系数”之内。可见 “老年抚养性社会保障负担系数”是以老 年人人口比重为限定条件的。
• 二、社会保障负担系数的数理分析 • 1、假设条件和数理分析 • 主要理论依据之一是人口结构理论。社会 保障负担系数主要是计算劳动力人口再总 人口中的比重及其创造的总产值所能供养 和资助的抚养人口比重数,其主要理论依 据是抚养比,其中包括少儿抚养和老年抚 养比。
• 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 之比,又称抚养系数。 • 在人口零条件下,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少儿人口比重为16.5%左右,劳动力人口比重为53 %左右。 • 条件1:社会保障支出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 会福利、社会优抚支出组成 • 条件2:养老保险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由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决定。 • 鉴于“激励与保护相统一”原则,养老金的替代 率为60%。
• 将10-公式分解为:
Sa Q= W
Q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系数, 又称社会保障负担比重系数; W代表工资收入总额
• 10-2
W H= G
H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系数, H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系数, 又称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比例系数
• 10-3
• 那么,我们很容易看出:S=Q×H • 这样,再“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和“国内 生产总值”两个变量之间引入一个中间变 量-“工资收入总额”,逐步将社会保障 水平引入微观领域。
• 2、社会保障需求条件 • 社会保障需求条件是决定社会保障经费支 出水平的主要因素,它既包括现今需求状 况,又包括未来需求趋势。社会保障水平 的确立,要立足于社会保障的当今需求, 更要着眼于社会保障的未来需求。因为社 会保障水平具有刚性,易升不易降,当未 来社会保障需求大于当今需求时,当今适 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就会变成未来不适度的 社会保障水平。
Z = 0.5 DF Z 代表失业金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 D代表自然失业率或现实失业率; D 代表自然失业率或现实失业率; 0.5代表失业金年获得系数; F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10-5
• 条件4:根据国内外经验和保证法规,医疗 保险费用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10%-12%, 工伤、生育保险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1.5 %,社会福利和优抚支出占工资总额的1.5 %,为适度保障水平的限度。 • 条件5: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 的比重以不超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为限度。
S 4.76% 4.55% 3.99% 3.58% 3.35% 3.28% 3.36% 3.53% 4.08% 4.54% 5.11% 5.12% 5.56% 5.66% 5.58%
Q 29.95% 29.62% 26.98% 25.73% 24.27% 24.63% 26.35% 29.96% 36.63% 41.25% 47.53% 47.44% 50.83% 52.12% 52.78%
• 社会保障水平系数公式为:
Q = O+ Z + E + J + M
Q为社会保障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 E为医疗保险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比重; J为工伤、生育保险支出占工资总额的比重; M为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
O m = O a C = 0 .3 5 × 0 .6 = 1 8 .%
• 2、下限值 • 中国老年老年人口比重(65岁以上)为7 %(2005),失业保险支出下限值选0.016 %,工伤、生育保险选1%,社会福利和优 抚选1%。
S = 0.75 × (Qa + Z + J + M ) = 0.75 × (0.07 + 0.01 + 0.00016 + 0.01) = 0.08766 ≈ 8.77%
H 15.91% 15.38% 14.79% 13.91% 13.81% 13.32% 12.76% 11.77% 11.14% 11.01% 10.74% 10.79% 10.94% 10.85% 10.57%
ES NA 68.89% 34.19% 58.27% 76.08% 89.98% 116.55% 149.97% 344.69% 291.97% 228.80% 102.63% 197.18% 115.56% 90.70%
SS4 380.8 373.8 321.6 299.3 314.5 364.9 453.9 552.0 712.1 697.6 1042.3 741.5 645.1 617.3 795.8
• 其中:NA代表无此数据 • SS1代表社会保险支出,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工伤险、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离退休职工经费 • SS2代表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支出,包括从1996开始的城镇最低生活 保障和自然救灾支出 • SS3代表社会抚恤支出,包括从1997年纳入的军队离、退休,退职费 用 • SS4代表我国的政策性补贴支出,包括粮棉油价格补贴、平抑物价等 补贴、肉食品价格补贴和其他补贴支出 • *GDP数据是2005年调整后数据,是名义 是名义GDP 是名义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5) •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0-2004) • 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年鉴(1999-2004) • 中国财政统计年鉴(1999-2004) 整理计算结果 • GDP和工资收入总额数据来自WIND咨询
• 从总体上看,社会保障需求条件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 它所保障的人口 • 给付的水平 • 保障的项目 • 给付的条件等。
§10.2 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
• 一、社会保障水平“度”的模型 • 1、假设条件: • 条件1:以GDP作为总基数 • 条件2:从社会保障资金供给角度分析社 会保障水平 • 条件3: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包含再劳动要 素投入所创造的总产值中 • 条件4:要达到“保护与激励相统一”和 “与国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 2、逻辑起点与内在逻辑关系 • 首先是两个基本要素: • “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 • 其次是中间要素“工资收入总额”
• 3、数理模型 Sa •
S=
G
S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 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 • 10-1 • 这个就是宏观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水平的测 定指标。
• 二、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 • 决定社会保障水平的两个因素: • 1、社会保障供给条件 • 社会保障供给条件是决定社会保障资金筹 集水平的因素。从本质上说,社会保障供 给条件,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 平。
• • • • • • •
社会保障供给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国民产出 财政收入 居民收入和居民储蓄 社会保障基金增值的能力 国有固定资产的数量 社团和民间捐赠。
• 2)作用 • 第一,老年抚养性负担系数是社会保障负担系数的 核心部分,可以用于判断整个社会保障负担状况的 总趋势。 • 第二,老年社会生活是必须解决的,了解老年抚养 性负担系数,有利于分析非老年抚养社会保障支出 的范围。 • 第三,老年抚养性负担系数与老年人口比重领近, 体现人的公平生存权力
• 第四,利用老年抚养性负担系数,可 以有效地利用少量数据,判断额计算 出一个特定时期的社会保障负担系数。 • 第五,老年抚养性负担系数奠定了社 会保障支出是否适度的基础 • 第六,老年抚养性负担系数可以分析 社会保障支出力度
• 3、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系数的数理分析 • 劳动要素分配系数,主要来自柯布 道格 拉斯函数,劳动生产要素占75%。 • H=75%
• 三、社会保障水平上限值与下限值 • 1、上限值
Sa Sa W S = = × = Q× H G W G = 0.3488×0.75 = 0.2616 = 26.16%
附录:
RS ∆S GDP = ES = × RG ∆G sa
• 其中:ES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系数;RS 代表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RG代表国内生 产总值增长率。当ES<0时,表明社会保障 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反比关系;
• 当ES=0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不发生改变, 与经济增长不相关。当ES>0时,表明社会 保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呈正比关系,其 中0<ES<1时,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幅度 小于经济增长幅度,ES=1时,表明社会保 障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ES>1时,表 明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幅度大于经济增长幅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