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烷池火羽流热反馈效应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

合集下载

套管换热器换热性能仿真及实验研究

套管换热器换热性能仿真及实验研究
o f Do u bl e— — Pi p e He a t Ex c h a ng e r
CHEN Hua i . GAN Xu e—h u i
( C 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n i c E n g i n e e i r n g , D o n g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g h a i 2 0 1 6 2 0 , C h i n a )
ABS TRACT: I n o r d e r t o p r e d i c t t h e d y n a mi c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d o u b l e—p i p e h e a t e x c h a n g e r c o r r e c t l y ,t h e d i me n s i o n l e s s d y n a mi c s i mu l a t i o n ma t h e ma t i c mo d e l i n g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a s e d o n t h e r e a s o n a b l e h y p o t h e s i s .T h e i n lu f e n c e o f t h e h e a t c o n d u c t i o n d i s p e r s i o n,h e a t s t o r a g e a n d h e a t c o n d u c t i o n o f l f u i d p a s s e s i n t h e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d i r e c t i o n o n t h e e x i t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一种集成式自供电纳米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项目成员:何旺球(1426410514)王鹏云1426410408 陶俊贤1326410232 黄家仪1326410116指导教师:祝元坤摘要:本项目以石墨烯作为基本功能单元,设计并制备一种新型的集成式化学分子驱动自供电传感器件;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石墨烯)作为基本功能单元制备新一代的自供电传感器件,使器件能感受到环境中化学分子状态的改变而输出电信号。

石墨烯部分被聚合物薄膜所覆盖且另一部分暴露,当器件接触极性分子时,可以产生明显的电信号。

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具有一定应用前景和重要学术价值。

该类自供电传感器件可能应用于生产微型纳米传感器,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

1引言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及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微纳电子器件不断被研究开发,并在军事、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展现出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1]。

微纳电子器件不仅尺寸小,而且具有功耗低、速度快、易于大规模集成、可移动等特点,但微纳电子器件需要有微尺度电源系统来供给电能,来维持正常工作。

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亟待开发即能为之提供能量并且小、轻、具有柔性的自供电传感器件。

如果微电源器件能够持续收集环境中的能量并转换为电能,将会永久性解决电池耗尽的问题。

因此,开发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微电源,并与传感器等器件集成构建自供电系统,是非常迫切的。

可穿戴、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微纳电子器件市场的迅速发展,牵引微电源产品的技术变革和不断创新。

微纳自供电器件是当今的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点:1)不断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如何在减小尺寸的同时保持高的能量转换效率,需要新材料和新工艺。

2)具有柔韧性。

未来可穿戴、可移植等器件的发展需要柔性的器件与之配套。

3)易于集成。

为满足自供电、自供能驱动等系统的需求,微电源器件应易于和传感器等进行集成。

4)可从环境中持续捕获能量。

微电源器件不仅要有能量存储功能,还要能持续将环境中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基于CFD的开放空间油池火燃烧速率和热辐射研究

基于CFD的开放空间油池火燃烧速率和热辐射研究
小 模 型进 行 了验 证 ; mb l ( 0 1 用 S I De ee等 2 0 ) OF E对 不 同
究 的重 点 , 为其 决 定 着 油 池 火 和 对 外 界 的热 辐 射 强 度 因
和 破坏 后 果 。B io l v和 Kh da o ( 9 7 1 6 ) 早 对 油 n u ik v 1 5 、 9 1 最
B b a s a ( 9 3 通 过 实 验 分 析 了 直 径 、 速 、 料 物 a ru k s 1 8 烧 速 率 、 释 放 速 率 随 直 径 的 变 化 以及 研 热
火焰 中轴 上 的 温 度 和 单 位 体 积 热 释 放 速 率 ( RP HR uV) 布 , 分
3 海 军装备部 驻 武汉地 区军事代表 局 , . 湖北 武 汉 4 0 6 ) 3 0 4
摘 要 : 用 混 合 组 分 燃 烧模 型 和 有 限 体 积 辐 射 模 型 , 采 通
Kh da o u ik v的 研 究进 行 分析 后 指 出 : 直 径 ( 小 D< 5 c 的 m)
进 行 了汇 总 , 对 燃 烧 速 率 经 验 公 式 进 行 了 修 正 。在 此 并
基 础 上 ,a s e sM ( 0 1 、 亮 等 ( 0 6 分 别 对 庚 烷 J n s n L 2 0 ) 易 20)
文 章 编 号 :0 9 0 9 2 l )2 lO 一O 10 ~0 2 (O 1 1 一 1 9 5
过 液 体 表 面 蒸发 模 型对 液 态燃 料 和 火 羽 流 进 行 耦 合 , 立 开放 建
空 间 油池 火模 型 。利 用 CF 方 法 分 别 对 不 同 直 径 的 庚 烷 油 池 D
油 池 火 是 由对 流 传 热 控 制 的 层 流 预 混燃 烧 , 直 径 ( 大 D> 1 0c 的油 池 火 是 由辐 射 传 热 控 制 的 湍 流 燃 烧 。 随 后 0 m)

【研究】拟推荐2017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

【研究】拟推荐2017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

【关键字】研究拟推荐2017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情况项目名称:高原高压低氧特殊环境下火灾扩散燃烧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完成人:胡隆华,杨立中,汪箭,方俊,陆守香,王强推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申报奖种: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我国特殊的高原地理条件,研究揭示了高原高压低氧特殊环境下火灾扩散燃烧行为规律,提出了高原高压低氧特殊环境下可燃物的热解与着火、热反馈与燃烧速率、火焰行为特征与稳定性的基础理论,重要科学发现包括:1. 在可燃物热解与着火方面,发现并定量揭示了高原高压低氧环境下热解失重速率更大、更容易着火的特性(着火时间更短、着火临界热流更低),建立了高压条件下考虑热解气在炭层多孔介质中输运特性的固相热解模型,揭示了热解气辐射阻隔效应对着火临界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基于counter-flow耦合压力效应的固体可燃物热解与气相着火新理论模型。

2. 在可燃物燃烧热反馈与燃烧速率方面,揭示了火灾中可燃物燃烧的传导、对流和辐射热反馈在高原高压低氧环境的特殊演化行为,发现了高原高压低氧环境下不同尺度固体和液体可燃物的燃烧速率和火蔓延速率与常压环境的差异及物理机制,建立了不同热反馈主控机制下耦合压力和火源尺度效应的火灾燃烧速率与火蔓延理论模型。

3. 在火焰行为特征与稳定性方面,发现了高原高压低氧环境下火灾湍流扩散火焰特征参数(火焰高度、中心线温度、碳黑辐射等)、以及火焰推举和吹熄等失稳行为与常压环境的差异,并揭示了其中的物理化学耦合机制,建立了高原高压低氧环境下火焰卷吸及其特征参数模型,提出了基于Damköhler 数耦合压力效应的火焰推举和吹熄临界理论模型。

本项目揭示了高原高压低氧环境下火灾的特殊扩散燃烧行为规律,并系统建立了相关基础理论,共发表SCI论文62篇,其中12篇发表在国际燃烧领域两大权威期刊Combustion and Flame 和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小尺度油池火非稳态燃烧特性及热反馈研究

小尺度油池火非稳态燃烧特性及热反馈研究

小尺度油池火非稳态燃烧特性及热反馈研究典型的燃油泄漏火灾是具有一定厚度的油池火,以及可能引发喷溅现象的垫水池火。

火焰高度和燃烧速率是描述其燃烧过程最基本的特性参数,而燃料所接收的热反馈量将决定着燃烧过程的发展。

通过对小尺度非稳态油池火进行实验研究可以深入认识其燃烧过程和特性,而对火焰热反馈进行理论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油池火的热传递机理,分析出热反馈的主导因素,从而为控制油池火灾提供理论依据。

正庚烷和航空煤油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燃料,前者为纯净物且闪点和沸点较低,后者为混合物且闪点和沸点较高。

本文首先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正庚烷和航空煤油池火的非稳态燃烧特性及温度分布;随后实验研究了垫水池火的燃烧特性及薄层喷溅现象;最后通过热平衡分析对小尺度油池火非稳态燃烧过程的热反馈规律进行研究,建立热反馈和燃烧速率计算模型。

论文具体工作包括:利用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功能火灾实验厅开展小尺度油池火和垫水池火燃烧实验。

实验中油池直径有0.10m、0.14m、0.20m和0.30m四种,初始油层厚度为6.4mm、12.8mm和19.6mm,燃油初温在室温到燃料沸点之间选取,垫水层厚度取12.8mm。

利用质量称重系统研究油池质量损失速率的实时变化情况,借助微细热电偶测量燃料和池壁温度分布,采用数字摄像机获取火焰和液面数字图像从而对油池火焰高度特征及液相沸腾状况进行研究。

研究了小尺度油池火火焰高度和燃烧速率的即时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小尺度油池火非稳态燃烧过程可以划分为预燃、稳定燃烧、沸腾燃烧以及衰减熄灭等四个典型燃烧阶段,通过沸腾理论分析发现池火发生沸腾燃烧的条件是池壁温度超过燃料沸点,因此燃料沸点越低油池越容易发生沸腾燃烧现象,且沸腾强度随着初始油层厚度和燃油初温的升高而增大。

对于沸点较高的燃料,初始油层厚度较大或者燃油初温较高时,才会发生沸腾燃烧现象。

分析了油池直径、初始油层厚度、燃油初温和垫水层等因素对小尺度油池火燃烧速率的影响。

环境风作用下池火燃烧速率、热反馈机制及辐射特性研究

环境风作用下池火燃烧速率、热反馈机制及辐射特性研究

环境风作用下池火燃烧速率、热反馈机制及辐射特性研究油池火的燃烧行为是火灾学界和燃烧学界的经典问题。

前人针对无风环境和水平风作用下油池火的燃烧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但着眼于一些特殊尺度和边界条件池火的燃烧行为的研究仍较为有限:(1)环境风作用下“光学薄”较大尺度油池火的燃烧速率和热反馈机制演化。

前人针对环境风作用下油池火燃烧速率演化的研究多集中于较小尺寸(传导-对流主控)和较大尺寸(完全辐射主控),而对于介于对流和辐射主控之间过渡段的“光学薄”池火的研究还很缺乏;(2)环境风作用下较大燃料液面深度(油池上沿与燃料液面之间的竖直距离)油池火燃烧速率演化。

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存在环境风但燃料液面深度较小、或燃料液面深度显著但处于静风环境的油池火,而尚无针对环境风与燃料液面深度的耦合作用对油池火燃烧速率演化影响的研究。

而在现实中,油罐火灾均具有较大的燃料液面深度且发生于室外(存在环境风);(3)环境风作用下池火辐射特性。

前人针对池火辐射特性的研究绝大多数针对无风环境下的池火,而针对环境风作用下池火辐射特性的定量研究仍非常有限。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情况,针对环境风作用下的池火燃烧行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围绕环境风作用下池火的燃烧速率、热反馈机制演化和辐射特性,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利用自制的不同尺寸(5-70 cm)、燃料液面深度的油池、多孔燃烧器,首先研究了“光学薄”较大尺寸正庚烷池火燃烧速率和热反馈机制随环境风速的演化规律,然后研究了环境风和燃料液面深度耦合作用对正庚烷池火燃烧速率的影响,最后研究了环境风作用下丙烷池火的辐射特性。

具体工作包括:(1)量化了“光学薄”较大尺度油池火燃烧速率随风速的非线性演化规律。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随着风速的上升,该尺度油池火的燃烧速率随尺寸不同呈现不同的非线性演化规律;并分析了各演化阶段的物理机制。

利用边长为25-70 cm的5个正方形正庚烷池火进行了燃烧风洞实验(风速为0-约4.5 m/s)。

22264185_热动力水下航行器润滑系统建模与仿真

22264185_热动力水下航行器润滑系统建模与仿真

2020年8月杨威, 等: 电动力水下航行器电池组温度场仿真第4期4 结论文中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 并对50 kg级水下航行器动力舱段的电池温度场进行了仿真计算。

发现由于水下良好的换热条件, 航行器航速在10 kn 以下时, 电池组的温度变化不会引起热安全问题。

具体结论如下:1) 通过恒温放电实验验证了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可精确计算电池单体在0.75C倍率和1C倍率的温度变化, 其拟合结果相对误差在0.2%以内;2) 在航速分别为5 kn, 7 kn和10 kn时, 电池舱段温度随航速的增大而升高, 10 kn时最高温度可达41.3℃, 最大温度出现在电池组的中心区域。

尽管海水与外壁对流换热良好, 但是舱段内空气流通性差, 电池产生的热量难以迅速排出, 在更高工况时, 需要考虑针对电池的散热设计;3) 该型电池组的第3层电池由仪器与动力电池组合构成, 导致了其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相对的温度不均匀。

并且随着航速的增大, 温度不均匀性也在增加。

下一步的工作将变换应用场景, 在更大倍率充放电下, 对换热环境较为严苛的锂离子电池组进行热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1]王艳峰. 水下航行器电池舱段热过程研究[D].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14.[2]常国峰, 季运康, 魏慧利. 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研究现状及展望[J]. 电源技术, 2018, 42(8): 1226-1229.Chang Guo-feng, Ji Yun-kang, Wei Hui-li.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Thermal Mod-els[J]. 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8, 42(8): 1226-1229.[3]Dolye M, Newman J, Gozdz A S, et al. Comparison ofModeling Prediction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from Plastic Lithium Ion Cell[J].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996, 143(6): 1890-1903.[4]Hosseinzadeh E, Genieser R, Worwood D. A SystematicApproach for Electrochemical-thermal Modelling of a La-rge Format Lithium-ion Battery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8, 382: 77- 94.[5]Ye Y H, Shi Y X, Cai N S. Electro-thermal Modeling andExperimental Validation for Lithium-ion Battery[J]. Jo- 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2, 199: 227-238.[6]陈军, 康健强, 谭祖宪.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分析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热性能[J]. 化学工程与技术,2018, 8(2): 97-107.Chen Jun, Kang Jiang-qiang, Tan Zu-xian. Analysis of Thermal Performance of 18650 Li-ion Battery Based on an Electrochemical-Thermal Coupling Model[J]. Hans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8, 8(2): 97-107.[7]张立军, 李文博, 程洪正. 三维锂离子单电池电化学-热耦合模型[J]. 电源技术, 2016, 40(7): 1362-1366, 1490.Zhang Li-jun, Li Wen-bo, Cheng Hong-zheng. Coupled Thermal-eletrochemical Model of 3D Lithium-ion Batte- ry[J]. 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6, 40(7): 1362-1366, 1490.[8]韩学飞.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及电化学-热耦合分析[D].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8.[9]郭阳东, 李玉芳, 张文浩, 等. 典型工况下动力电池温度特性研究[J]. 电源技术, 2018, 42(8): 1143-1147.Guo Yang-dong, Li Yu-fang, Zhang Wen-hao, et al. Re-search on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Power Battery Undertypical Condi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8, 42(8): 1143-1147.[10]何士闵. 电动汽车电池包匹配及热特性研究[D]. 重庆:重庆理工大学, 2018.[11]和伟超.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水冷系统设计及温升分析[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3.[12]李升东.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散热特性仿真研究[D].重庆: 重庆交通大学, 2016.(责任编辑: 杨力军)第28卷第4期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Vol.28No.42020年8月JOURNAL OF UNMANNED UNDERSEA SYSTEMS Aug. 2020收稿日期: 2019-07-22; 修回日期: 2019-09-30.作者简介: 曹 浩(1982-), 男, 在读博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下航行器振动传递路径分析.[引用格式] 曹浩, 屈明宝, 王祎, 等. 热动力水下航行器润滑系统建模与仿真[J].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0, 28(4): 452-455.热动力水下航行器润滑系统建模与仿真曹 浩1, 屈明宝1, 王 祎1, 李育英1, 赵丽刚2, 汤 田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第705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77; 2.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第708研究所, 上海, 200011)摘 要: 随着水下航行器航速不断提高, 航程不断增加, 其润滑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旋流预混燃烧室火焰动力学奇异谱分析研究

旋流预混燃烧室火焰动力学奇异谱分析研究

为原始时间序列在(S + 1 , S+2,…,S+L)时的暂态演
变权重& 0”组成的矩阵即为
TT#T,然后通
过对 均实
过 , 出 时 序列&
(4) 筛选 由于奇异值分解的特征值已经以 的 排
序,
选前V个模态 分析&引入回
型中 差+2值,+2越接近1,表明自变量对因变
量的解释越有效&
2结果与分析
2.1
极为有限&综

成本及 分辨率,
0.25 s计算并
据,该 时间下 分
辨率为4 Hz&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输入信号的自
谱;2)计算输入和输出的
谱;3)在拉普
上获得输入与输出的 和相 &
径响应计算公式同公式(4)类似,不同
在于P值采用奇异谱方法降解后获得的各阶 热释放 &
1.3 异谱分析
奇异谱分析 理
非 时间序列的一
24
燃气轮机技术
第34卷
旋脱落 购。
目前采用奇异谱 对火焰动力学研究较为缺
乏。本文对一个旋流 燃烧室 了大

通过在大
中添 口速度激励以获得热释放
应时间序列。
用奇异谱分析

了该序列, 了
径响应参数(激励与
热释放

),以分析火焰响
应特性。 ,奇异谱模态
与动力学模态降
解(DMD) 比,以形象揭示响应特性起源。本
率均值,U为速度波动均值,!为
,G( !)和
)(!)为传递函数幅值和相位&大涡模拟先进行
o.1 s(约为燃烧室热态下10倍的流通时间),

高大空间池火羽流中心线轴向温度试验研究

高大空间池火羽流中心线轴向温度试验研究
摘 要: 开展 高 大 空 间 6 0k 及 10 0k 的 小 功 率 油 池 4 W 8 W
△T
火 灾试 验 , 验 测 量 火 源 上 方 4 0 7 5 I 处 羽 流 中 心 线 的 轴 试 . ~ . I T
向 温 度 。 采 用 经 典 M c fr y模 型 、 u o k 模 型 以 及 He k s Cafe Z k si s e—
1 3 He k sa . s e td模 型
Hek sa 模 型 给 出 的 羽 流 中 心 线 轴 向温 升 计 算 方 s etd
法 , 式 () 式 () 示 。 如 5 、 6所

AT= 9 ( .1
)/ 1 3

() 5 () 6
gc po p
丁 AT+ To 一
进 行 对 比 。对 比结 果 表 明 : 种 羽 流 模 型 预 测 的 羽 流 中 心 线 轴 三
向 温 度 与 真 实 火场 温度 基 本 相 吻 合 。 Mc afe C fr y模 型 预 测 的 羽
流 中心 线 轴 向 温度 最 高 , s e td模 型 次 之 , u o k 模 型 预 He k s a Z ksi
式 中 : 为 火 源 热 释 放 速 率 的 对 流 部 分 , W , 般 取 Q Q k 一
=0 7 . Q。
2 高 大 空 间羽 流 中心 线 轴 向温 升 试 验
试 验 在 江 苏 省 徐 州 市 黄 山 工 业 园 一 大 型 厂 房 内 进 行 。厂 房 为 单 层 钢 结 构 , 西 向 长 6 . 0 1 , 北 向 宽 东 O 0 I南 T 3 . 0m, 为 9 2 I , 筑 面 积 18 0 O 。厂 房 内部 O 0 高 . I建 T 0 . 0 m。

高导热环氧复合材料干式电抗器热点温升的仿真研究

高导热环氧复合材料干式电抗器热点温升的仿真研究

高导热环氧复合材料干式电抗器热点温升的仿真研究曲展玉1,钟昱尧1,宋岩泽1,2,谢子豪1,孟雨琦1,谢庆1,2(1.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河北保定071003;2.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6)摘要:干式电抗器的稳定运行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输电可靠性。

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材料整体由浸有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丝经高温固化而成。

本文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方法,考虑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包封材料热导率对其热点温升的影响,建立了环氧复合材料的COMSOL微观仿真模型和外电路约束下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电-磁、流-热耦合计算模型。

将电磁场下的损耗作为热源计算温度场与流场分布,研究在25℃环境温度下常规/高导热环氧复合材料对干式空心电抗器热点温升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高导热环氧树脂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提升效果显著;包封材料本体及周围空气温度场区域中热点温升最大值为103.75℃,出现在内部第4层包封材料的上端处;不同热导率的复合材料对降低干式电抗器的热点温升有明显差异,其中干式电抗器在高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下的热点温度降低了7.55℃。

关键词:干式空心电抗器;热导率;热点温升;多物理场耦合中图分类号:TM215;TM472 DOI:10.16790/ki.1009-9239.im.2024.04.015Simulation study on hot spot temperature rise of dry reactor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e epoxy composite as encapsulating materialQU Zhanyu1, ZHONG Yuyao1, SONG Yanze1,2, XIE Zihao1, MENG Yuqi1, XIE Qing1,2(1.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3, 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lternat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Abstract: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dry-type reactors affects the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of new power system. The encapsulating material of dry-type reactor is made of glass fiber filament impregnated epoxy resin cured at high temperature. In this paper, a multiphysics coupl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encapsulating material for dry-type reactor on its hot spot temperature rise, and a COMSOL microscopic simulation model of epoxy composites and an electro-magnetic and flow-thermal coupling calculation model of dry-type reactor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external circuits were established.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loss under electromagnetic field as the heat source, and the influence of conventional/high thermal conductive epoxy composites on the hot spot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dry-type reactor at 25℃ of ambient temperatur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thermal conductive epoxy resin has a significant improving effect 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omposites. The maximum hot spot temperature rise in the temperature field area of the encapsulating material body and the surrounding air is 103.75℃, which appears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fourth layer of encapsulating material. The epoxy resin composite with different thermal conductivity has obvious difference on decreasing the hot spot temperature of dry-type reactor, and the hot spot temperature of the dry-type reactor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e epoxy resin composite is reduced by 7.55℃.Key words: dry hollow reactor; thermal conductivity; hot spot temperature rise; multiphysical field coupling0 引言干式电抗器凭借线性度好、饱和性高、损耗小、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在“双碳”战略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1]。

水中化学羽流的建模和数值模拟分析

水中化学羽流的建模和数值模拟分析

水中化学羽流的建模和数值模拟分析孟祥尧;邱志明;张鹏;宋保维【摘要】A new discrete chemical plume model based on CFD is established. The model uses CFD to calculate the turbulent environment of chemical plumes, and the chemical substances contained in the plume are modeled as a discrete phas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plumes are obtained through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with the model:(1)the transport shape of chemical plumes is meandering;(2)instantaneous concentration of plumes at one point changes with time and the variation amplitude is large and irregular;(3)in a period of time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cross section is Gaussian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ing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odel, overcom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models which are too sim-plified and poorly consistent with actual results, and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plume tracing.%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化学羽流模型。

不同海拔地区庚烷池火羽流特性模拟研究

不同海拔地区庚烷池火羽流特性模拟研究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8 9 7 2 . 2 0 1 3 . 0 4 . 0 0 8
不 同海拔地区庚烷池火羽流特性模源自研究 倪 明 河北省 秦皇 岛市公安 消防支队,河北 秦皇 岛 0 6 6 0 0 4
捅 姜
运 用F D S 火 灾场模 拟 软 件模 拟 了不 同海拔 地 区开放 空 间 无风 条件下 稳 定燃 烧 的庚 烷 油 池
l i m e 《 s )
图1秦皇岛和西藏 地区的羽流中心线温度
羽流 中心 线上 的速 度几 乎相 等 。这是 因 为在 此范 围 内 ,西 藏羽 流 中心线 上的温 度 总体 高 于秦 皇 岛地 区羽流 中心 线上 的温 度 ,可 以 推 断在 此 区域 内秦皇 岛地 区羽 流密 度高 于西 藏 地 区羽流 区的 密度 ;而 秦皇 岛地 区的空 气 密 度 大于 西藏 地 区的空 气 密度 ,两地 密度 差近 似 相等 ,因此 两地 驱动 力近似 相等 ,故 羽 流 上 升速 度近 似相 等 。并且 两地 的初 始速 度为 O m/ s ,可 以 推 断 出在 此 范 围 内两 地 区的 速 度 相等 。在 1 . O O m~3 . O O m范 围内 ,西藏 地 区羽流 中心 线上 的速 度高 于秦 皇岛地 区 羽流 中心线 的速 度 。这 是 因为 西藏 气压 降低导 致 空 气稀薄 ,单 位体 积 内的氧 气含 量变 少 ,为 了维 挣 叵定燃 烧 ,故需 要卷 吸大 量的 空气 , 因而 卷 吸速 度增大 ,由于 卷吸速 度 与羽流 上 升速 度成 正 比 ,因此羽 流速 度大 于秦 皇 岛地
区的 羽流 速度 。
对秦 皇 岛与西 藏地 区 F D S 模拟 的 羽流 中 心 线 上 的温 度 和速 度 与 He s k e s t a d 羽 流 模 型 的预 测 值 ( 在平 均火 焰高 度 以上 )进 行 比 较 ,可以 发现 F D S 模 拟西 藏地 区羽 流 中心 线 ( 在平 均火 焰 高 度 以 上 ) 的温 度和 速 度 与 He s k e s t a d  ̄流 模 型在 比较 符 合 ,而 模 拟秦 皇 岛地 区 羽流 中心线 上的 温度 和速 度 比较保 守。

火旋风的燃烧规律及其火焰移动机制研究

火旋风的燃烧规律及其火焰移动机制研究

火旋风的燃烧规律及其火焰移动机制研究火旋风是一种特殊的火行为,常见于森林与城市火灾中,给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坏。

本质上,它是一般火羽流与周围环境涡量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旋转火焰。

与一般池火相比,火旋风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火源燃烧速率、火焰高度、上升速度、温度和地面边界层卷吸的增加,从而导致其辐射引燃和诱发长距离飞火能力增强,使得火势跳跃式地加速蔓延。

实际火场中涡量的产生和作用于火羽流的机制非常复杂,这导致火旋风的出现具有突发性,难以及时预测。

为此,本文利用四面墙-狭缝-火源装置产生稳定的火旋风,并研究其燃烧规律,包括燃烧速率、火焰高度,火羽流特征和火焰辐射特性。

另外,设计比例模型实验研究线火源与横向风相互作用,初步揭示移动式火旋风的产生条件与机制和火焰移动机制。

首先,分析了拖拽力和火焰侧涡结构,并建立了燃烧速率和火焰高度半经验公式。

分析表明,旋转涡旋作用于燃料面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拖拽力,其在火旋风形成和衰减时起着重要作用。

地面边界层处火焰呈现双涡旋结构,而边界层上方火焰侧涡很大程度上被抑制。

分析表明旋转环量使得火焰与燃料接触面积和燃料面实际面积都增加,从而导致燃烧速率增加。

分析证实,火旋风火焰高度用无旋转火焰高度(即一般池火火焰高度)进行无量纲化之后,仅是无量纲旋转环量的函数,因此建立了新的火焰高度公式,对燃烧速率和旋转环量成功解耦。

其次,分析了火羽流特征,并建立了中心线上升速度、径向温度分布和质量流率半经验公式。

以经典羽流理论和量纲分析为指导,对火旋风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旋转环量抑制了火旋风轴向动量在径向方向上的耗散,即旋转环量越大,则上升速度越大。

火旋风火焰体内富燃料核对连续火焰区的径向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且火焰体可用圆柱与圆锥的结合体描述。

旋转环量抑制了火羽流半径,减小其随高度的增长率。

火旋风火焰可划分为下部的层流化火焰区和上部的湍流区。

旋转环量改变了地面边界层处径向流入速度型线和增加径向流入速度,从而增强底部的空气卷吸。

利用火焰弯曲理论预测复合推进剂侵蚀函数的方法与应用

利用火焰弯曲理论预测复合推进剂侵蚀函数的方法与应用

利用火焰弯曲理论预测复合推进剂侵蚀函数的方法与应用陈军【摘要】There is no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means ( both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means ) to obtain erosive ratio( erosive function ) of solid rocket propellant. The Flame Bending Theory ( FBT ) can better reveal the burning erosion phenomenon of solid propellant. On this basis,the FBT erosive ratio equation was established,and further the erosive function varying with the combustion gas flow was obtained from the equation. Through the examples, the method of obtaining erosive function and the obtained erosive function have very high prediction precision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calculations. The method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erosion combustion theory for solid rocket propellant,acquire erosive function of solid rocket motor, and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internal ballistics of solid rocket motor. This method is only suitable for AP composite propellants.%固体火箭推进剂的侵蚀函数目前还没有方便而有效的手段(无论理论方法还是实验手段)来获取,火焰弯曲理论能较好地揭示固体复合推进剂侵蚀燃烧现象,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火焰弯曲理论侵蚀函数方程,进一步求解得到随燃气流速变化的侵蚀函数.通过实例验证,该获取侵蚀函数的方法及获取的侵蚀函数具有较高的预示精度,满足工程计算要求,对于研究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理论、获取固体火箭发动机侵蚀函数,以及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预示精度,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该方法仅适用于AP复合推进剂.【期刊名称】《弹道学报》【年(卷),期】2017(029)004【总页数】5页(P81-85)【关键词】内弹道;固体火箭发动机;固体推进剂;侵蚀函数;侵蚀燃烧【作者】陈军【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435内弹道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重要性能,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它,试图提高其预示精度,如提高维度(零维到一维,甚至多维)[1]、加入两相模型[2-3]等。

热液羽状流模型的建立与仿真_纠海峰

热液羽状流模型的建立与仿真_纠海峰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1175095 ) 收稿日期: 2015 - 05 - 19
是描述化学羽流的静态模型 , 得到
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羽流分布 , 不能描述瞬时结构。 基于 假设化学羽流是由许多“细丝 ” 组成, 这类
[7 ]
模型能够反映瞬时结构 , 但对流场模型与羽流浓度扩散的描 述不够准确。基于计算流体力学 (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的相关模型在流场求解方面更加准确 , 但是目 前的模型中都是使用连续相模拟化学羽流 , 不能体现出羽流 的间歇性, 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 。 因此, 本文针对目前各种模型的优缺点 , 提出一种利用
2热液羽状流仿真模型原理分析热液羽状流在湍流环境中的输运过程以及羽状流内部化学物质浓度的分布是热液羽状流追踪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是进一步研究追踪算法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对热液羽状流在湍流环境中的运动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第 32 卷
第9 期



仿

2015 年 9 月
文章编号: 1006 - 9348 ( 2015 ) 09 - 0404 - 05
物浓度模型的建立。 本文利用一方程模型对湍流输运速度进 并利用细丝模型对羽状流的浓度进行计算 , 从而可 行求解, 以得到化学羽状流仿真模型 。 3. 1 V a 的求解 目前, 水下机器人主要是在非浮升羽状流层进行羽状流 追踪, 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 本文建立二维羽状流仿真模型 , 且不考虑垂直方向流体的流动对整个二维流场的影响 。 与湍 流产生的影响相比, 地转偏向力、 分子间粘性利都可以忽略 。 同时认为, 在同一水平层面压力和密度是均匀分布的 。 则流 速可以表示为 u i = u i + u 'i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

1、本实验用的是电热法标定反应体系C,能否改用其他方法?请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来。

测定量热计热容C´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化学标定法和电热标定法。

前者是将已知热效应的标准样品放在量热计中反应;后者是往溶液中输入一定的电能使之转化为热能,然后根据已知热量和温升,算出量热计热容C´。

方案:将已知热效应的标准溶液HCl和过量的NaOH溶液放在量热计中反应,使之放出一定热量,根据在体系中实际测得的温度升高值(ΔT),由下式计算出量热计热容C´。

n(HCl)·△rHmθ+(Vρc+C´) ΔT=0 (2)式中n(HCl)为参加反应溶液的物质的量;V为反应体系中溶液的总体积,单位为L;ρ为溶液的密度;c 为溶液的比热容,即每千克溶液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单位为kJ·L -1·kg-1。

一般当溶液的密度不是太大或太小的情况下,溶液的密度与比热容的乘积可视为常数。

因此实验中如果控制反应物体积相同,则 (Vρc+C´)亦为一常数,它就是反应体系(包括反应液和量热器)的总热容,以C表示。

代入(2)式可得。

由C变可方便地在相同条件下,测得任一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2、试分析影响本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CH3COOH与NAOH在298K时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2.9*103J/mol,同学们可将测量结果与此对比,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本实验装置同样适用于熔解热和稀释热的测量。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定硫酸铜水和反应:C U SO4+H2O==C U SO4.5H2O的焓变。

1、在本实验装置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体系和环境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交换?如何校正?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体系,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

体系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燃烧焓测定实验中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在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中以下因素容易造成误差:(1)样品压片过程中混入污染物、称重后脱落、造成称重误差;(2)如果样品燃烧后残留了不易观测到的试样残留物、而又把它当作没有残留完全充分燃烧处理数据,势必造成较大误差;(3) 搅拌器功率较大,搅拌器不断引进的能量形成误差;(4)热量计的绝热性能应该良好,如果存在有热漏,漏入的热量造成误差;(5)数据处理中用直接测量的温差当成真实温差进行计算;提高本实验的准确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待测样品需干燥,受潮样品不易燃烧且称量有误差;(2)严格控制样品的称量范围;(3)压片机要专用,清洁干净;(4)将压片制成的样品放在干净的称量纸上,小心除掉易脱落部分,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量;(5)用用雷诺法校法得到真实温差。

实验理论与方法简述

实验理论与方法简述
超临界状态: 物质的压力和温度同时超过它的临界压力(pc)和 临界温度(Tc)的状态,或者说,物质的对比压力 (p/pc)和对比温度(T/Tc)同时大于1的状态称为该 物质的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状态是一种特殊的 流体。在临界点附近,它有很大的可压缩性,适 当增加压力,可使它的密度接近一般液体的密度, 因而有很好的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能,
Section 4
在能量存储方面,静电纺丝方法已经制备出许多新颖且有应用 前景的材料。目前,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的 PAN、PVP、PBI等高 聚物以及高聚物复合材料纤维在超级电容器方面应用广泛。
举例说明: 1.实验室制备聚丙烯腈基预氧丝碳纤维 10 wt% PAN (Sigma Aldrich, Mw ¼ 150,000) solution was prepared in N,N-dimethylformamide (DMF). The PAN/DMF solution was placed in a syringe and ejected under 20-25 kV between the syringe needle and a rotating collector at a distance of 12 cm to form nanofibers.
2.实验室水热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
超声GO粉末,将一定浓度的GO悬浊液加入釜衬,烘箱里180℃,12h,及 得到疏水性的RGO凝胶。
ACS Nano, 2010, 4 (7), pp 4324–4330
JILIN UNIVERSITY
超声法
Section 2
原理:超声波利用每秒钟高于25kHz次频率的振动音波,在超声 设备中放置的溶液内,生成数以百万计的极为细小的气泡,这些 小气泡在快速的压缩与扩张中,不停产生气泡内爆作用,此等作 用可以改变溶液内存在的不规则物质的形状,使溶液更加均匀, 这是超声波的“空穴效应”。

正庚烷部分预混燃烧下多环芳烃生成的简化机理

正庚烷部分预混燃烧下多环芳烃生成的简化机理

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0430733). 文(1977— ) ,男,博士,副教授. 通讯作者:曾 文,zengwen928@.
·314·







第 17 卷 第 4 期
柴油发动机燃烧室内碳黑的生成过程极为复杂, 碳黑生成的详细机理包含两个基本过程, 首先是气相 反应动力学, 其次是碳黑颗粒演变的颗粒动力学. 碳 黑颗粒动力学是建立在其气相前体物和多环芳烃预 报的正确性基础上. 因此, 研究碳黑前体物和芳香烃 的气相反应动力学显得尤为重要[1]. 柴油成分非常复杂,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描述柴油 燃烧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正庚烷由于其十六烷值 与柴油非常接近, 在数值计算中一直作为柴油的模拟 燃料. 正庚烷燃烧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非常庞大, 如 Curran 的反应机理中就包含有 160 种组分, 1 540 个 [2] 这还不包括碳黑前体物和芳香烃生成的 基元反应 , 反应机理. 同时, 柴油发动机燃烧室内是非预混的湍 流火焰, 要想通过综合考虑如此庞大的化学反应详细 机理与复杂流场对柴油燃烧过程中碳黑的生成过程 进行完整、 准确的数值计算尤为困难 [3] . 因此, 有必 要对庚烷火焰中碳黑前体物和芳香烃生成的反应机 理进行适当的简化, 使其既保持基元反应的特点, 又 能与 CFD 耦合. 笔者先对小分子烃类燃料预混燃烧多环芳烃 (PAHs) 生成的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并进行验证; 然后 在该简化机理上加入正庚烷分解和氧化的主要反应, 这样就构成了庚烷火焰中 PAHs 生成的简化机理, 同 时对该简化机理在部分预混燃烧氛围下进行验证.
1
小分子烃类燃料预混燃烧下多环芳烃生成 的简化机理
u 、ρ 分别为混合物流 合物导热系数和定压比热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 第11期 中 国 水 运 Vol.17 No.11 2017年 11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November 2017收稿日期:2017-08-07作者简介:张必彦(1988-),女,湖北武汉人,工学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91550部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测试技术。

庚烷池火羽流热反馈效应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张必彦1,罗 斌2,李良才2(1.中国人民解放军91550部队,辽宁 大连 116023;2.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00)摘 要:火焰羽流热反馈是火灾发生过程中能量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火势发展和蔓延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以开放空间庚烷油池火燃烧为例,在池火燃烧热平衡方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火焰羽流热反馈简化模型,并提出了火羽流热反馈效应的计算公式;建立庚烷油池火CFD 模型,对油池火的火灾特性参数以及火焰羽流热反馈效应进行仿真分析,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仿真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1m 2庚烷油池火燃烧过程中,由火羽流热辐射和热对流效应引起的油池质量损失率的变化约占总的质量损失率的53%和37%,是影响液体火灾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火焰羽流热;燃烧;仿真;液体火灾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11-0028-03一、引言火焰羽流热辐射和热传递特性与火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既是火灾蔓延的基础,又是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开展火灾中热辐射和热传递规律理论研究能够为舰船火灾消防和防火结构化设计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油池火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火灾燃烧形式,能够反映火灾的发生发展规律,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基于油池火热辐射和热传递规律的研究在油池火焰与燃料间的热对流、热辐射和热传导作用的理论和仿真分析基础上,系统分析油池火热效应的影响因子,深入探讨油池火热反馈及热传递对火灾发生发展、火灾蔓延和人员逃生等的影响,对火灾热辐射和热传递特性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以庚烷池火燃烧为例,对池火燃烧过程中的热反馈和热传递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①对庚烷燃烧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池火热平衡方程;建立油池火焰圆柱体模型,对火羽流的热辐射和热对流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油池燃烧与火羽流热反馈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②建立开放空间油池火燃烧CFD 模型,对庚烷燃烧过程中的热反馈效应进行仿真分析。

二、池火热效应理论分析 1.池火热平衡方程如图1所示,以油池燃料庚烷为研究对象,由池火燃烧热平衡方程可得:,f f abs Q Q =(1)f f cond f rad f conv s cond s rad s convQ Q Q Q Q Q Q ------=+++++ (2) ,f abs heat evap re radQ Q Q Q -=++ (3)f conv f radQ -- f condQ -s condQ -s s radQ Q --+ Q - v mH图1 庚烷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传递示意图式中fQ 为油池火燃烧过程接受到的来自火羽流的热量;,f abs Q 为庚烷燃烧过程中的吸热量;f cond Q - ,f rad Q - ,f conv Q - 分别为火羽流区(发光区)对庚烷的传导热、辐射热和对流热;s cond Q - ,s rad Q - ,s conv Q - 分别为烟羽流区(非发光火焰区)对庚烷的传导热、辐射热和对流热;re rad Q - 为油池表面的辐射热损失;heatQ 为庚烷加热过程中的吸热量;evap Q 为庚烷蒸发过程中的吸热量。

池火焰热反馈与庚烷燃烧速率成正相关,这一反馈过程与池火羽流的形状、辐射发射率以及温度的空间分布有关[2-3]。

为了简化分析庚烷燃烧过程中的热传递规律,本文提出以下假设:第11期 张必彦等:庚烷池火羽流热反馈效应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 29(1)相比火羽流,烟羽流与庚烷燃料没有直接接触,烟羽流的热反馈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2)油池稳定燃烧阶段,庚烷温度保持不变,忽略油池边缘的吸热效应以及燃料的热辐射损失。

(3)目标物体距离油池火焰满足3R D >时,油池火羽流可用一过油池中心线的火墙面代(4)火羽流分析过程中采用单区域模型,整个火焰表面辐射发射功率相同。

在上文油池火燃烧相关假设的基础上,联立式(1)(2)(3)可得:f cond f rad heat evap v Q Q Q Q mH --+=+= (4)式中v H 为庚烷的汽化潜热;p c 为庚烷的定压比热容。

2.火羽流热反馈火羽流热反馈主要是指火羽流与庚烷燃料之间的热传递,包括辐射热、对流热和传导热,它们同时存在于整个火灾发生发展过程中。

本文在假设2的基础上,主要对火羽流的热辐射和热对流进行理论分析。

(1)火羽流热辐射效应火羽流热辐射是油池火焰发射出的一种电磁辐射,与火焰形状、尺寸和表面位置等有关。

为了计算火羽流的热辐射,本文建立了油池火焰圆柱体模型,则无风条件下火羽流对庚烷燃料的热辐射为:f rad top sideQ EF EF ττ-''=+ (5)221(22f top H F r =+ (6)1)4side f F H r=(7) 4f E T εδ= (8) 式中τ为大气透射率,可采用10.058ln()R τ=-计算,R 为理想气体常数;r 为油池圆柱体火焰半径;top F ,side F 分别为火羽流顶部和侧面的视角系数;E 为圆柱体火羽流的辐射发射功率;f H 为火羽流高度,可采用经验公式2/50.23 1.02fH QD =- 计算;T f为火羽流平均温度。

为了计算火羽流平均温度T f 和圆柱体火羽流的辐射发射功率,本文在2.1小节的相关假设的基础上对无风条件下与庚烷液面等高距油池中心线4r 处目标物体的热辐射进行分析,满足以下等式:,f radQ EF τ''=(9) 11tan tan h F s sππ--=-- (10)联立等式(5)~(10),则可由目标物体受到的热辐射,f rad Q 得到油池火燃烧过程中庚烷受到的辐射热反馈。

(2)火羽流热对流效应热对流是羽流热气体与燃料表面之间的热交换,与羽流温度、油池表面温度等有关。

油池表面受到的热对流为:()f conv f s Q hA T T -=- (11) 式中h 为对流传热系数,本文取h=10W/(m 2*K);T f 为火羽流平均温度;、T s 为油池表面温度(环境的温度)。

(3)火羽流热反馈的联合效应火羽流对庚烷燃料的热反馈对油池火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第二部分第1小节的基础上对庚烷燃料的质量损失率这一重要参数进行分析,可得:/(),i f i vm Q L i rad conv -==(12)式中L v 为庚烷的蒸发潜热。

则庚烷燃烧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率m为 f rad f conv m m m --≈+ (13)三、庚烷油池火CFD 仿真分析以无风条件下开放空间庚烷油池火为研究对象,其中油池面积为1×1m 2,庚烷液面高度为8mm,采用火灾仿真软件Pyrosim 对庚烷油池火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率以及距油池中心线2.26m 处与庚烷液面等高处的辐射热流等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各个参数的仿真结果如图2~图4所示。

图2 热释放速率变化曲线图3 质量损失率变化曲线图4 距中心线2.6m 与油池液面等高处的辐射热流变化曲线30 中 国 水 运 第17卷由图2~4可知:(1)庚烷油池火燃烧初期,油池火由着火初期迅速发展到稳定燃烧阶段,持续时间约15s;在稳定燃烧阶段庚烷油池火的热释放速率为1,350KW。

(2)庚烷油池火质量损失率和关键部位辐射热流与热释放速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在稳定燃烧阶段,油池火的平均质量损失率和平均辐射热流约为0.3kg/s 和7kW/m 2。

在油池火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率以及关键部位辐射热流仿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依据小节2中的火羽流热反馈理论模型分别对油面受到的辐射热流、对流热流以及二者引起的质量损失率进行理论分析。

图5 火羽流热效应引起的质量损失率变化曲线 如图5所示,在庚烷油池火燃烧过程中,由火羽流热辐射效应和热对流效应引起的质量损失率与油池火质量损失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1)辐射热效应引起的平均质量损失率约为0.16kg/s,占油池火质量损失率的53%;(2)对流热效应引起的平均质量损失率约为0.11kg/s,占油池火质量损失率的37%。

四、结论本文在油池火热平衡方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庚烷油池火热反馈理论模型,主要对火羽流热辐射和热对流效应及其联合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对火灾的发生和发展机理进行深入探讨。

为了更好地分析油池火的热反馈效应,本文采用Pyrosim 仿真软件建立了1m 2油池火CFD 仿真模型,对油池火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率以及距油池中心线2.26m 处与庚烷液面等高处的辐射热流进行仿真分析,并在油池火热反馈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液体燃料质量损失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辐射和热对流效应是造成庚烷液体持续燃烧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火灾发生发展过程中,减少火羽流的热辐射或热对流效应能够有效的限制火灾的蔓延,对火灾扑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1] M.E.Klassen and J.P.Gore.Heat feedback to the fuel surfacein Pool Fire[J].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4:97. [2] 宇德明,冯长根,曾庆轩.开放空气环境中的池火灾及其危险性分析[J].燃烧科学与技术,1996:2(2). [3] 田丽,梁惠君.油池燃烧中油面上的热反馈分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11.[4] P.J. Rew ,W.G. Modeling of Thermal Radiation fromExternal Hydrocarbon Pool Fires[J].Insitu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s,1997:75.[5] 庄磊.航空煤油池火热辐射特性及热传递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6] 毛少华,李东,李元洲等.典型池火辐射热反馈特性的试验研究[J].合肥: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2. [7] 范维澄,王青安,蒋凤辉等.火灾学简明教程[M].中国科学大学出版社,1995.[8] 康泉胜.小尺度油池火非稳态燃烧特性及热反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9] J.P. Holman. Radiative Heat transfer[M].McGraw-Hill BookCompany ,Nen York,1993.[10] M Munoz,J. Arnaldos,J. Casal. et al. Analysis of thegeometric and radiative characteristic of hydrocarbon pool fires[J]. Combustion and Flame,2004,139(3).(上接第27页)经历了上述风险评估过程,风险等级大大降低,可见该风险矩阵分析法的应用对于实际工程有相当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