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T-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的研究
基于NAT-PT的IPv4与IPv6综合组网技术研究与设计
第!"卷增刊#$$"年%$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0"(1-23%"’"405"’6!"!7#88’692/&#$$"文章编号!%$$$’()$(!#$$""*’$$*0’$!收稿日期!#$$"’$(’$0,作者简介!鹿凯宁!%0""’"#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通信#1’2435$;:5<!>‘<,9=<,7:%高#磊!%0(#’"#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下一代网络通信#1’2345$A 3?594!>‘<,9=<,7:,基于=J 1F @1的?@,E /?@,A 综合组网技术研究与设计鹿凯宁!#高#磊!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津#F $$$+##摘要!对现有-./!到-./)几种主要过渡技术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并以R 1M \1E #骨干网为背景"分析这几种技术在R 1M \1E #条件下进行组网中的可行性,通过对比"提出了一种基于\D E ’.E 的在校园中进行-./!$-./)组网的方案"并对其性能作了分析和预测,强调了\D E ’.E 的扩展性和可靠性"实现了负载平衡,关键词!R 1M \1E #%\D E ’.E %地址映射%负载平衡中图分类号!E .F 0F文献标识码!DB #引#言随着-:>9@:9>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网络用户数的剧增#其核心协议-./!不断面临着窘境,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核心协议的-./)无论在地址空间&可靠性&移动性等诸多方面较-./!而言都有很大的优势#它能为网络用户提供更好更高效安全的服务#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建设起自己的-./)网络,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R \O -"示范工程核心网建设项目R 1M \1E #’%&#(也已经在#$$!年底建成#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纯-./)网络,可以预见#由-./!过渡到-./)仍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由-./!向-./)网络的平稳过渡和-./!)-./)综合组网形式的研究#有助于探索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模式#为网络设备制造商的研发方向提供参考依据#影响着-./)实用化和商业化的步伐%同时#对-./)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种针对不同情况的过渡策略#比较常见的有$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地址翻译技术,C #几种过渡方案及比较C 6C #双协议栈技术和隧道技术双栈技术是指同时具有-./!和-./)两个协议栈%它既可以处理-./!的分组#也可以处理-./)的分组,实现它要与其他的技术相结合,在-./!)-./)###综合组网中#不论是运营商的骨干网还是接入网#所需的路由器和接入设备一般都需要具备双栈功能,隧道技术是一种通过穿越-./!主干网而实现-./)间通信的技术,隧道端点通常都是双栈节点,在隧道入口以一种协议的形式来对另外一种协议数据进行封装#并发送,在隧道出口对接受到的协议数据解封装#并做相应的处理,隧道可分为手工配置隧道和自动建立隧道#自动配置隧道有-*D E D .&)>?!&)?/9@!等技术#这些隧道的实现原理和技术细节各不相同#其相应的应用场景也不同,C 6>#=J 1F @1[F]设想一下-./!到-./)的过渡过程#考虑到平滑过渡和过渡成本等问题#最理想的情况是在现有-./!网络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加入双栈网络#并逐步将-./!网络中的主机升级为双栈%最后出现一个完全支持双栈协议的-:>9@:9>%最终过渡到-./)网络,但是在目前的实际中#不可能让所有的主机或终端都升级支持双栈%在网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纯-./!主机和纯-./)主机之间进行通信的业务需求#由于协议栈的不同很自然地需要对这些协议进行翻译转换,\D E ’.E 就为这种情况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D E ’.E 是一种网络地址转换协议#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它在进行-./!)-./)地址转换###的同时在-./!分组和-./)分组之间进行包头和语义的翻译,有些网络协议会把地址信息存放在封包的负载中!而\D E’.E机制又无法得到封包中的信息!引入D N O可以协助\D E’.E来达到这个功能, \D E’.E可以引入P\*’D N O的支持!从而实现-./)单协议网络节点和-./!单协议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通信,为了实现-./!地址到-./)地址的转换!转换网关一般要维护一个-./!和-./)地址的映射关系表,映射分为静态地址映射"动态地址映射和地址#端口映射,D#基于=J1F@1的校园组网方案由前面的各种分析!在R1M\1E#逐步完善和实现应用的条件下!将从现在的一个仅在各高校间进行实验科研目的网络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中国网络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网络连接到这个大环境中去,校园-./!$-./)的综合组网!要侧重于增加网内的-./)主机数量!充分利用R1M\1E#网络的高速接入特点和其中丰富的教育科研资源,对组网方案的讨论中!可以看到\D E’.E技术在综合组网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校园中-./)主机数逐渐庞大的情况下!-./)网络和-./!网络之间的互通变得更加重要,图#是一种基于\D E’.E的校园内部-./!$ -./)综合组网方案%根据实际!将综合网分为纯-./!&纯-./)和双栈网络三类,前面的组网规则中提到!双协议栈的主机不需要协议转换!自动选择相应的通信协议!如图中双栈用户区中的主机所示,中加以实践并逐步完善,-./!!-./)综合组网的实施"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提出具体详细的方案"考虑路由#域名#安全等诸多问题"所以综合组网理论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参考文献:!%"P 11M -\O *#V -\P 1\M,-:>9@:9>6@?>?7?5#/9@K 4?:)$-./)%K 6974I 473>4?:!*",M G R #!)$#!*,5,"&-1E G #%00(,!#"吴建平#李#星#李崇荣,R \O -核心网R 1M \1E #的设计!1Y ’C N ",北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8>>6&’’L L L,79@:9>,9=<,7:’,!F "E *-M E *-*O #*M -*B M 1*V.,\9>L ?@;3==@9K K >@3:K 53’>4?:’6@?>?7?5>@3:K 53>4?:$\D E ’.E %!*",M G R#+))#!*,5,"&-1E G ##$$$,!!"*M B *a M 1*O.#V C N P M 1O 1T,-.:9>L ?@;3==@9K K>@3:K 53>?@$\D E %>9@24:?5?A H 3:=7?:K 4=9@3>4?:K !*",M G R#))F #!*,5,"&-1E G #%000,!""叶润国#冯彦君#吴#宇#等,\D E ’.E 可扩展性和可靠性问题研究![",微电子学与计算机##$$!#>C $!%&%0’#!,<-.-&$23&%HH -.*4%"(/-23%"’"40&G "#//3-?@,E ’?@,A 2"F -R *./-%2-%-/I "$OG &.-H"%=J 1F @1D ?#L 6&-’&’(##3+2#D 0&$1./,,J ,I #J 0.<=,’&.K *’I ,=96<&,’#’(&’00=&’(#)&6’5&’(?’&@0=A &<B #)&6’5&’(F$$$+##!/&’6%J G ./$&2/&E 896369@4:>@?=<79KK ?29;9H >978:?5?A49K3J ?<>>899/?5/929:>I @?2-./!>?-./)3:=7?263@9K >89=4I I 9@9:79J 9>L 99:>892,Y 3K 9=?:>89R 1M \1E ##>89I 93K 4J 454>49K?I>8923665H 4:A >?-./!’-./)7?’9U 4K >9:79:9>L ?@;3@93:35H Z 9=,E 8@?<A 8>897?263@4K ?:#36@?‘97>I ?@@9354Z 4:A >89-./!’-./)7?’9U 4K >9:79:9>L ?@;J 3K 9=?:\D E ’.E4K A 4/9:,D :=>896369@3:35H Z 9K3:=I ?@973K >K>8969@I ?@23:79?I >896@?‘97>,K -0I"$H .&R 1M \1E #(\D E ’.E (3==@9K K23664:A (5?3=J 353:79#%W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第!"卷#。
IPv4IPv6转换网关的数据模型研究
IPv4/IPv6 转换网关的数据模型研究张伟建,张雪洁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E-mail:wjzhang@摘 要:在 IPv4 网络向 Ipv6 网络过渡过程中,转化网关因其在配置过程中无损已有的网络 环境成为目前甚至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最优选择。
本文对现有的三种 IPv4/IPv6 转换网关 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详细描述了每种类型的连接结构和地址转化流程,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 于 NAT-PT 机制的通用地址数据模型。
关键词:IPv4;IPv6;转换网关;NAT-PT;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31. 引 言下一代互联网络协议IPv6正被加速认可和应用推广,现有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机制 的研究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已被IETF所定义的诸多过渡机制中,由于转化网关 在配置过程中无损已有的网络环境, 且便于实施, 因此成为目前甚至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 最优选择。
转换网关以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Protocol Translation)[1]机 制为基础,因此通常也称为NAT-PT,它处于IPv4网络和IPv6网络的交界点上,同时接收来 自IPv4和IPv6两种网络的数据包,根据需要在IPv4地址与IPv6地址之间进行地址转换、协议 (语义)转换[2],并且依据不同的需求定义不同的应用层网关。
IPv4网络实现向Ipv6网络的过渡首先要解决的是IP地址异构问题,地址转换是解决该问 题最便捷、最直接的办法,也为建立和实现其他协议通信奠定基础,因此NAT-PT中负责IP 地址转换的NAT模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全面分析NAT-PT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地 址数据模型, 并用该数据模型表达了各类转换网关的地址转换流程, 最后阐明了进一步的工 作。
2. 转换网关的分类转换网关NAT-PT主要进行地址和协议的翻译,其基本思想是: 在进行IPv4/IPv6地址转 换的同时,对IPv4报文和IPv6报文进行报头格式和相应语义的翻译。
【IPv6】NAT-PT for IPv6机制详解及实验
一、机制概述RFC2766、RFC2765。
NAT-P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是一种地址转换技术,它可以把IPv6地址转换成IPv4地址,反之亦然。
NAT-PT基于RFC2766中定义的无状态IP/ICMP转换器(SIIT)算法。
SIIT算法互译IPv4和IPv6数据包头部,也包括ICMP头部。
需要注意的是,在IPv6环境中,不建议像IPv4对待NAT的态度哪样,去使用NAT。
仅仅在V4单协议与V6单协议网络需要互相通信的时候,才建议使用NAT-PT。
我们看上面的例子,对于IPv6单协议网络而言,首先它有访问IPv6因特网的需求,因此默认的IPv6流量全部交给R1,另外,它可能还有访问IPv4因特网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借助R2这台NAT-PT设备。
2001:2::/96,这个长度为96位的前缀是我们为了NAT-PT操作预定义的前缀,可以自定义,但是长度必须是96bits。
在IPv6单协议网络中产生的、去往2001:2::/96这个目的地的流量被路由到R2也就是NAT-PT设备,然后数据包中的IPv6地址被转换为IPv4地址并传送给IPv4因特网中的IPv4单协议节点。
二、NAT-PT配置及原理2.1 静态NAT-PT1、静态NAT-PT(单向)A和B的配置都极其简单A的配置:interface FastEthernet0/0ipv6 enableipv6 address 2001:1::1/64ipv6 route ::/0 2001:1::FFFFB的配置如下:interface FastEthernet0/0ip address 202.101.100.2 255.255.255.0ip route 0.0.0.0 0.0.0.0 202.101.100.1R2的配置如下:ipv6 unicast-routing!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 连接A的接口ipv6 enableipv6 address 2001:1::FFFF/64ipv6 nat!interface FastEthernet1/0ip address 202.101.100.1 255.255.255.0ipv6 nat!ipv6 nat prefix 2001:2::/96 !! 是一个为NAT-PT预留的池ipv6 nat v6v4 source 2001:1::1 202.101.100.100 !! 相当于将2001:1::1这个IPv6的节点,“告知”给IPv4单协议网络中的用户知道,可以以202.101.100.100的方式访问。
IPv4-IPv6组播过渡网关的研究与实现
IPv4-IPv6组播过渡网关的研究与实现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主要协议,IPv6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CERNET2 IPv6主干网的开通,更将IPv6的发展推至一个崭新的阶段。
但从IPv4完全过渡到IPv6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漫长的过渡期中,需要纯IPv4站点和纯IPv6站点之间能够直接通信。
目前,有很多有用的过渡技术,但绝大多数是关于单播的。
组播作为IPv6必须支持的特性之一,同样存在着过渡问题。
成功用于单播的协议转换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组播,因为单播采用的是一对一的通信方式,而组播采用一对多的通信方式。
国际上已经有相关组织探讨了组播过渡的问题,国内也有少数科研工作者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但目前都未提供可用于实际网络的具体解决方案。
本论文研究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现有组播过渡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和各自的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针对IPv4组播域和IPv6组播域中主机相互进行组播通信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协议转换技术的组播过渡模型——MTG(Multicast Transition Gateway)。
MTG是一个网关式系统,它位于IPv4组播网络和IPv6组播网络的边界。
MTG 针对常用的组播通信需求,支持多种部署方案,采用可管理可扩展的设计原则。
MTG针对组播视频会议和组播视频分发两种主要组播应用,利用灵活可靠的跨域(IPv4组播域和IPv6组播域)组播交互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一对多、多对多两种组播模型的过渡问题。
论文在基于网关技术(网络层的组播协议转换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简单、清洁、高效、可管理和可扩展的MTG模型。
本文根据组播地址映射是否随时间变化,提出了静态组播地址映射和动态组播地址映射的概念。
既可以实现等量组地址空间的映射,也能完成大组播地址空间到小组播地址空间的映射。
本文在深入分析Linux内核对组播支持的基础上,提出使用可装载的模块编程技术,利用Linux内核防火墙netfilter框架,在内核中网络层报文处理的入口对组播报文进行处理。
基于NAT—PT的IPv4/IPv6的转换网关在Netfilter框架中的实现
关键 词 : v ; v ; A I 4 I 6 N T—P ; P P r转换 网 关 ; e lr N tt i fe
中图分类号 :P9 T 33
文献标识码 : A
I pe e t to ft e I 4—I 6 t a so mi g g twa s d m lm n ai n o h Pv — Pv r n f r n ae y ba e o NAT 一 n wih n t Ie r m e r t ef tr fa wo k i
1 基 于 N T—P A T机制 的 Iv/P6 P4 Iv 转 换 网关
N T—P A T机制 包 括 两方 面 内容 : v/P6地址 I 4 Iv P
转换 ( A ) 对 Iv/P6分 组 进 行 的基 于 语 意 一 N T和 P4 Iv 致性 的协 议转换 ( r 。 e ) 1 1 地 址转 换 ( A ) . N T
I v o e a o e ar elb h p l ain o a s r n ae a h c sb s d o A — f P 6 n s C l b s l d fi y w l y t e a p i t ft n f mig g tw y w i i a e n N T d le v l c o r o h r r me h ns . i p p r te N c a i I t s a e . AT—P e h n s i t o u h y ds u sd f s . d te e in o d u a - m n h h r m c a i s h r g l i se rt a h n ad s f m o c i n g mo lr
wr dr s r s tn—P t o Tastn 机 制 是 o A de a li k s T n ao o c ro l rnli ) ao 解决这 一 问题 的一 种 比较好 的方 法 , 思 想 是 在 两 其 种 不同 网络 的交 界 处 设 立 具 有 Iv/P6双 协议 栈 P4 Iv
NATPT协议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第35卷场互35第6期No.6文章维号t计算机工程ComputerEngineering1000--3428(2009)06--0127----032009年3月March文簟标识码lA2009・网络与通信・中田分类号lTP393.02NAT-PT协议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李随意(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事训练与管理系,南京210045)囊薹:介绍NAT-PT的技术原理,给出NAT-PT协议转换网关的概念和系统结构。
根据RFC2766文档和RFC2765文档的相关说明,参照Linux内核关于IPv4/IPv6网络实现部分的源代码,设计并实现NAT-PT网关应用程序。
该程序由主体模块、应用层网关模块、网络地址转换模块和协议转换模块组成。
关t词:NAT-PT协议转换网关;NAT-PT网关应用程序;Linux内核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NAT-PTProtocolTranslationGatewayLISui-yi(Departn帖ntofMilitaryTminingandManagement。
NanjingArmyCommandCollege,Nanjing210045)IAbstractlThispaperintroducesNAT-PT’Stechnologyprinciple,depictstheconceptofNAT-PTprotocoltranslationgatewayanditssystemframework.AccordingtoRFC2766documentandRFC2765document,andreferringtosour∞codesabouttherealizationofIPv4/IPv6networkinofmainmodel,applicationlevelgatewaymodelLinuxkernel,itdesignsandimplementsNAT-PTgatewayapplicationprogram,whichis.composed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modelandprotocoltranslationmodel.[Keywords]NAT-PTprotocoltranslationgateway;NAT-PTgatewayapplicati彻program;Linuxkernel本文研究NAT-PT协议转换网关,探讨如何在IPv4向iPv611-2]过渡的过程中构建下一代路由器。
基于NAT—PT的转换网关的技术原理研究
中的 I v P 4的地址 。此 时 , 地址转 换需 要分为 3个步 骤: 地址绑 定 ; 址查询 和转换 ; 地 地址 释放 。 [ 3
l _地址 绑 定 。在 地 址 绑 定 阶 段 ,P 4地 址 和 Iv
NAT P 的地 址 转换 原 理 与 I v —T P 4的 NAT类
就造成 了使用 I v 和使 用 I v P6 P 4协议 的设 备之 间无 法 直接通 信 。在 I v P 4向 I v P 6过 渡 的 过程 中, 充 为 分 利用现 有的 I v P 4资 源 ,P 4和 I v Iv P 6网络 间 的互
中图分类 号 : P 9 T 3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9 4 2 0 ) 4 1 2 3 1 0 —3 4 (0 7 0 —0 1 —0
随着 互联 网 的快 速发 展 , 其核 心协议 Iv P 4的缺 陷( 如地 址短 缺 、 传输 速 度 低 和 安全 性 不 高 等) 渐 逐 显露 出来 , 而新 的互联 网核 心协议 I v 恰 恰弥 补 了 P6
基 础 。I v 节 点 的 I P6 P地址 被 翻译 成 网关 上 地址 池
其 中转换 网关 完成 了 I v P 4节 点与 I v P 6节点 的直 接 互通 。本文 主要介 绍 了该转换 网关 的原理 与实现 。 转 换 网关安装 在 I v Iv P 6/P 4的交 界处 , 在分组通 过时 , 对分组 头进行地 址 转换 和 协议 转换 , 从而 实现
张 涛
( 原 大 学 网 络 中 心 , 南 新 乡 4 30 ) 平 河 5 0 0
IPv4_IPv6转换网关·····
IPV4/IPV6转换网关的研究与设计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飞速进步,现有的IP通信协议(IPv4协议)已展现出众多的问题,如不能适应新的网络应用、地址资源即将耗尽以及对安全性无法保证等。
IPv6是继IPv4后出现的新一代通信协议,它的出现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IPv6的众多优势成为取代IPv4必然的发展。
本文从IPv6协议本身出发,阐述了IPv6协议及其与IPv4协议的比较,对目前现有的几种IPv4/IPv6过渡技术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它们的特点,设计了转换网管,并通过测试证明转换方法的可用性。
关健词:IPV4、IPV6、NAT-PT、协议栈转换Abstract: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computer network applications, the existing IP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Pv4 protocol) has shown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can not adapt to the new network, the address of resources running out, and so on can not guarantee security. After following the IPv4 IPv6 is a new generation of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t was a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The many advantages of IPv6 to replace IPv4 as an inevit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IPv6 protocol itself, and expounds the IPv6 protocol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the IPv4 protocol, several of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IPv4/IPv6 transition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analyzed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design of the conversion network, and tested the availability of proof conversion method.Key words: IPV4, IPV6, NAT-PT, protocol stack conversion一、引言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现有的IP协议(IPV4协议)在应用中暴露出了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不能适应新的网络应用的需求、地址资源不足以继续适应告诉网络增长,以及对安全性难以保证等。
IPv4与IPv6动态NAT-PT技术的实现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V ol.27,No.12,2011技术交流微型电脑应用2011年第27卷第12期6文章编号:1007-757X(2011)12-0061-02IPv4与IPv6动态NAT-PT 技术的实现刘昕摘要:P 地址空间不足问题已成为互联网和通信产业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v4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此情况下,IPv6应运而生。
本文详细阐述了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中的动态NAT-PT 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设计了实验方案,并在H3C 路由器上用两种技术实现了IPv6之间的互通。
关键词:IPv6,动态NAT-PT ,H3C 路由器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志码:A0引言现在几乎每个网络及其连接的网络设备都在采用IPv4,而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IPv6对IPv4的替代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因此IPv6和IPv4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问题,而如何完成从IPv4到IPv6的转换则是IPv6发展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为此,IE TF 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研究IPv4到IPv6的转换问题,并且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转换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种类型:隧道技术、网络协议转换技术、双协议栈技术。
1动态NAT-PT 技术NAT -P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 ranslation )是附带协议转换器的网络地址转换器,通过修改协议报文头来转换网络地址,使它们能够互通。
NAT -PT 用于IPv6和IPv4网络之间。
另外,NAT -PT 通过与应用层网关(ALG )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了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了IPv4机器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
NAT -PT 只要求在IPv4和IPv6网络的转换设备上启用。
NAT -PT 技术,如图1所示:图1网络地址转换技术1.1动态NAT -PT 技术概要NAT -P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 ranslation )是把SIIT 协议转换技术和IPv4网络中动态地址翻译技术(NAT )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IPV4IPV6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IPV4/IPV6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当今,IPv4地址将近耗尽,由IPV4向IPV6过渡是必然的趋势。
如何实现从IPv4到IPv6的平稳过渡,这是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几种比较成熟的IPv4/IPv6转换技术,其中一种是NAT-PT方案。
与一些隧道技术不同,NAT-PT只要求在IPv4和IPv6之间互联的网络转换设备上启用,协议转换的目的是实现IPv4和IPv6协议头之间的转换,地址转换则是为了让IPv4和IPv6网络中的主机互相识别对方。
另外,NAT-PT通过与应用层网关(ALG)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了IPv4主机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
[关键词]网络地址翻译;协议转换;IPv4协议;IPv6协议引言如何实现IPv4到IPv6地址的转换,目前主要有3种技术。
其一双栈技术,双栈技术在其节点上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
其二隧道技术,隧道技术巧妙地利用了现有的IPv4网络,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使IPv6的节点之间能够在过渡期间通信的方法。
其三,网关转换技术(NAT-PT),网关转换(NAT-PT)转换网关除了要进行IPv4地址和IPv6地址转换,还要包括协议并翻译。
转换网关作为通信的中间设备,可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报头的地址,从而使纯IPv4和纯IPv6站点之间能够透明通信。
由于NAT-PT技术比较突出的优点,本文重点讨论NAT-PT技术。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1 IPv4与IPv6协议的比较 (1)1.1 报头格式 (2)2 过渡技术制约因素 (2)3 过渡技术 (3)3.1 IPv4向IPv6过渡所采用的过渡技术及实现原理 (3)3.1.1 IPv6/IPv4双协议栈 (3)3.1.2 隧道技术 (4)3.1.3 协议翻译技术(NAT-PT) (5)3.2协议翻译技术(NAT-PT) (5)3.2.1 无状态IP/ICMP转换算法SIIT(Stateless IP/ICMP Translation) (6)3.2.2 应用层网关(ALG) 原理 (6)3.3 NAT-PT分类 (8)3.3.1 静态NAT-PT (9)3.3.2 动态NAT-PT (9)3.3.3 NAPT-PT (9)4 配置举例 (10)小结 (11)参考文献 (11)Abstract (12)Key words (12)致谢 (12)1 IPv4与IPv6协议的比较全球IPv4位址即将全部发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基于NAT-PT技术的IPv4IPv6互连互通的实现
基于NAT-PT技术的IPv4/IPv6互连互通的实现刘志超 ,马跃(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心,北京 100876)摘要:针对IPv6网络与原有的IPv4网络实现无缝互通,国际上已经出现了多种过渡技术和互连方案。
本文主要针对纯IPv4和纯IPv6节点间的正常通信,采用NAT-PT和DNS-ALG技术相结合的办法作为解决方案,分析了该方法的工作机制,用流程图的方式反映了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提出了该技术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NAT-PT,DNS-ALG,NAPT-PT,SIIT,地址池Implementation of Ipv4/Ipv6 connecting and communicating based on NAT-PTLIU Zhichao,MA Yue(Computer Network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Abstract: I 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Ipv6 network communicating with Ipv4 seamlessly, there have been various transition technologies and communicating plans. Mainly pointing to norm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pure Ipv4and pure IPv6 nodes in gear, the paper takes the way of combining NAT-PT with DLG-ALG, analyses themechanism of this approach, reflects the realization procedure with flow chart and then advances some hidden problems.Key words: NAT-PT,DNS-ALG,NAPT-PT,SIIT,Address Pool1.引言为了开展对于IPv4/IPv6过渡问题和高效无缝互连问题的研究,国际上,IETF组建了专门的working group即NGTRANS工作组来处理这个问题。
应用Netfilter框架基于NAT-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的实现
奠 要 :在 Iv P4向 Iv P 6过渡 的过程 中,必须解决纯 Iv P4节点与纯 Iv P6节点之间的通信问题 。基于 N T T机制 的转换 网关是解决这一 A- P
问题的一种方法。该文对 N TP A -T机制进行 了深入 的分析 ,在应用 N t lr e t 功能框架 的基础 上 提 出了基于 N T T机制的转换 网关的一 i fe A- P
—
;
应 用 Neftr 架基 于 NA - T 的 I v / v tl 框 ie TP P 4I 6转 换 P 网 关 的 实 现
壬 ,刘 臂 2 柴乔林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济南 2 06 ;2 1 5 0 2 .山东财政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 系,济 南 2 0 1 ) 5 0 4
关系 , 并在 会话结束 后解除地址对应关系 , 回收伪 1v P 4地址 。
面对参 与会话 的 Iv 主机 , 换网关使 用了一类特殊 的伪 P4 转 Iv P 6地址 ,该类地 址称 为 Iv P 4映射地址 ,是 Iv P 6地址空间
中的 “ 嵌有 Iv P 4地址 的 Iv P 6地址” 形式为 0:f:bC /6 , : a .d9 , f . .
l基于 N TP A -T机翻的 I v/ v 转换罔关 P 4 P6 I
浅谈基于NAT-PT的网络转换技术
浅谈基于NAT-PT的网络转换技术作者:师晶晶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第26期摘要:IPv6和IPv4共存到完全过渡将是一个逐步实现的长期过程,因此IPv6地址域的节点不可避免地要和IPv4地址域的节点实现互相通信,由于两种协议报文无论在地址空间还是在报头格式上都不兼容,因此纯IPv4节点和纯IPv6节点之间必须经过网络地址和协议的转换(NAT-PT)才能实现通信。
NAT-PT(网络地址翻译-协议翻译)是网络地址翻译(NAT)、协议翻译(PT)以及应用级网关(ALG)的有机结合。
这三种技术协同工作,使得IPv4与IPv6网络能够互相通信。
该文简要介绍了基于NAT-PT的网络转换技术的原理和体系结构。
关键词:IPv6;NAT-PT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6-6358-02The Research of Technologies Based on NAT-PT Conversion of the NetworkSHI Jing-jing(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Gansu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Lanzhou 730070, China)Abstract: Though IPv6 is a identified "final plan", there will be a long way from IPv4 to IPv6. Pure IPv4 node and pure IPv6 node can not communicate each other because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rotocols. 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itio-Protocol Transition) is a way for them to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AT-PT technology, basic principles, architecture and module division, at this stage from IPv4 to IPv6 transition mechanism, the tunnel and NAT - PT combined to achieve the transition program.Key words: IPv6; NAT-PT与IPv4相比,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具有很多优势。
nat-pt机制
nat-pt机制nat-pt是一种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的机制,用于将IPv6数据报转换为IPv4数据报。
这种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在IPv4和IPv6之间进行转换,从而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nat-pt机制。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IPv4和IPv6是不兼容的两种网络协议。
IPv4是早期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它使用32位地址来寻址,由于地址资源有限,IPv4所能提供的地址空间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网络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v6协议被提出,它采用128位地址,地址空间更加广阔。
然而,由于IPv4仍然广泛使用,并且具有大量的现有设备和应用程序都基于IPv4,所以在过渡期间,需要一种机制来实现IPv4和IPv6之间的互联互通。
这就是nat-pt机制的出现。
nat-pt机制是在IPv6主机和IPv4主机之间建立一个中间节点,中间节点可以理解和识别IPv6和IPv4协议,将IPv6数据报转换为IPv4数据报,再进行传输,从而达到互联互通的目的。
具体来说,nat-pt机制主要包含两个关键的部分,分别是IPv6转换器和IPv6/IPv4路由器。
IPv6转换器负责将原始的IPv6数据报进行转换。
当IPv6数据报到达转换器时,它会在数据报中提取IPv6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然后根据转换规则进行相应的转换。
转换规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主要包括源和目的地址的映射、协议的映射以及端口的映射等。
IPv6/IPv4路由器则负责将转换后的IPv4数据报传输到目标IPv4主机。
路由器接收到转换后的IPv4数据报后,会根据转换后的目的IPv4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并将数据报传输给目标主机。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IPv4与IPv6协议的差异,进行数据报转换时可能会导致某些功能的丧失。
例如,IPv4中的一些特殊地址(如私有地址范围)可能无法在IPv6网络中直接使用,需要进行转换。
IPv6转换网关研究的开题报告
多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在IPv4地址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然而,在过渡期间,IPv4和IPv6之间的互通性仍然是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助IPv4/IPv6转换技术,将IPv4地址映射到IPv6地址,或将IPv6地址映射到IPv4地址,从而实现IPv4和IPv6之间的互联互通,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目前,一些使用IPv6的PT网站存在IPv4用户无法访问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多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将IPv4流量转换为IPv6流量,以实现IPv4用户的访问。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研究多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的建设和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研究IPv4/IPv6转换技术,包括NAT64,DNS64,SIIT-DC,等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2. 设计多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方案,包括网关部署方案、网络拓扑方案、协议转换方案等。
3. 实现多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并测试其性能和可用性。
4. 探讨多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在PT网站中的应用,验证其能否解决IPv4用户无法访问IPv6网站的问题。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针对IPv4/IPv6转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多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方案,旨在通过将IPv4流量转换为IPv6流量,解决IPv4用户访问IPv6网站的问题,增加网络的互通性和稳定性。
此外,该方案还可为IPv6网站提供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增加PT网站的流量和用户数量。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研究IPv4/IPv6转换技术,并设计多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方案。
在实验方面,将使用模拟器和实际网络环境进行实验,测试多PT的IPv4/IPv6转换网关的性能和可用性,并验证其在PT网站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IPsec的NAT-PT转换网关的研究
基于IPsec的NAT-PT转换网关的研究
李洪波;李中帅;魏卓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27
【摘要】本文通过对IPv6与NAT-PT的兼客性问题的研究,并分析了NAT-PT存在的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让IPsec和NAT-PT转换网关协同工作的设想.【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李洪波;李中帅;魏卓
【作者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长春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长春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NAT-PT的移动IPv4/v6转换网关的研究 [J], 郑婵娟
2.基于NAT-PT的转换网关的技术原理研究 [J], 张涛
3.基于NAT-PT转换网关的DNS-ALG研究与实现 [J], 关瑞东;郭春生
4.基于E类地址池的NAT-PT转换网关的研究 [J], 万芳;李明
5.基于网络处理器的NAT-PT转换网关的性能研究 [J], 陈沫;殷昭印;王春峰;李丹;李忠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NAT-PT的IPv4到IPv6过渡机制的研究
基于NAT-PT的IPv4到IPv6过渡机制的研究朱兴宇【摘要】In the early 1990s, some people wony about the IP address space will be not enough within 10 years, which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Pv6. Compared with IPv4, IPv6 has more advantages and features, therefore, IPv6 is bound to replace IPv4. However, due to the broad applicationfoundation of IPv4, it is a long and difficult process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IPv4 to IPv6, and thus, IETF has come up with lots of transition technology.Here, NAT-PT transition mechanism is mad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rom the principle and configuration.%90年代初就有人担心10年内IP地址空间就会不够用,并由此导致了IPv6的开发.由于IPv6与IPv4相比有着更多的优势和特点,因而IPv6必然会取代IPv4.然而由于IPv4的广泛的应用基础,从IPv4到IPv6的过渡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对此,IETF已经研究出很多过渡技术.在此,从原理和配置方面综合研究NAT-PT过渡机制.【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07【总页数】2页(P120-121)【关键词】IPv4;IPv6;NAT-PT;地址映射;DNS-ALG【作者】朱兴宇【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0 引言在IPv4 的“海洋”中,IPv6已经逐渐被使用。
NAT技术及IPv4到IPv6地址转换研究
NAT技术及IPv4到IPv6地址转换研究
欧阳利军;邓红卫
【期刊名称】《信息技术》
【年(卷),期】2006(30)4
【摘要】IPv6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协议,用来克服现有标准IPv4在可扩展性和服务方面的不足,介绍了NAT技术,探讨了IPv4/IPv6过渡中的地址转换机制,同时也指出NAT技术在IPv4向IPv6过渡中的一些不足.
【总页数】3页(P91-93)
【作者】欧阳利军;邓红卫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衡阳,421001;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系,衡
阳,421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4
【相关文献】
1.浅析IPv4和IPv6及IPv4到IPv6的过渡关键技术 [J], 黄海广
2.IPv6/IPv4网络地址转换 [J], 何小燕;吴介一
3.IPv4与IPv6的地址转换 [J], 龙冬云
4.IPv4与IPv6比较及IPv4向IPv6过渡方法 [J], 吕迪波;乌日娜;杨丽萍
5.IPv4与IPv6的地址转换 [J], 龙冬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9卷 第 9期
20 0 6年 9月
合肥 工 业 大 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OURNAL OF HEFE IUNI VERS TY CHNOLOGY I OF TE
Vo . 9 No 9 12 .
S p.2 0 et 06
Ke r s NAT- T ;S I ;p o o o r n l t n d r s r n l t n;c n e so a e y y wo d : P IT r t c l a sa i ;a d e s t a s a i t o o o v r i n g t wa
0 引
言
由聚合 ne e互联网的协议体系结构主要采 r
用分 层 的 T P I 结 构 , 中 网 络 层 采 用 的 是 C /P 其 Iv P 4协议 。随着 网络 的应用 发展 , 特别 是 3 的 G 推行 ,P 4越来 越 显现 出诸 多 不 足 :P地 址 资 源 Iv I 的短 缺 、 网络路 由表 的膨胀 、 安全性 能和 流媒体 的
F ig , Z AN Jn HOU in , RE Qigl n L Jns a J a N n - a g , i U i-h n
( . c o lo mp t ra d If main,H ee ie st fTe h lg 1 S h o fCo u e n n o t o fiUn v riyo c noo y,Hee 3 0 fi2 0 09,Chn ia;2 I f r t n a d Elc rf dEd ain . n o mai n e t i ucto o i e Ce t ro f i ie st fTe h oo y,H ee 3 00 ,Chna n e fHee Un v riy o c n lg fi2 0 9 i )
换网关功 能模块实现 的。 关键 词 : T P SI 协议转换 ;地址绑定 ; NA - T I T; 转换 网关
中图分类号 :P 9.3 T 3 3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5 6 (0 6 0—0 00 10 —00 20 )91 9—6
Reerho o vring twa o P 4 I v ae nNA - T sac ncn es ae yfrI v / P 6b sdo T P o
摘
要: 随着 Itre 和 Iv 的发展 , nen t P 6 出现 了 I v P 4网与 Iv P 6网共存 的局 面 。使用 NA —r、 I T Pr SI T技术 的转
换网关可 以实现 Iv P 4网节点与 I v P 6网节点的直接 通信 。该技术包括 3 个功能模块 :P 4到 1 v Iv P 6地址绑定 、 Iv P 4与 I v P 6协议转换和应用层 协议转换 ; 转换 网关是在 Ln x 台的 . tl r iu 平 Neft 过滤框架相 关钩子点挂载 转 ie
Ab ta tW ih t ed v lp e to n e n ta d I v ,h r p e r o xs e c fn t r sb s d o sr c : t h e eo m n fI t r e n P 6 t e ea p as c e itn e o ewo k a e n I 4a d t o eb sd o P 6 Th o v r in g twa sl s sNAT— T n IT o i lm e t Pv n h s a e n I v . e c n e so a e y mo ty u e P a d S I t mp e n t edr c o h ie t mmu iain b t e h P 4n d n h P 6n d . tieu e h e u cinm o e s c nc to ewe nt eI v o ea dt eI v o e I n ld st r ef n t d sa o
基 于 NAT P 的 I v /P 6 换 网关 的研究 —T P 4Iv 转
樊 静 周 健 任 清亮 , 陆金 山 , ,
(. 1 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 院, 安徽 合肥 20 0 ; . 30 9 2 合肥工业大学 信息与电教 中心 , 安徽 合肥 200) 309
f l ws rn lto fI v n Pv d r s e ,I v n Pv r t c lta sa in,a dt ea p ia ol o :ta sa in o P 4 a dI 6a d e s s P 4a d I 6 p o o o r n lto n h p l — c
t n ly rg twa 。 Th o v r ing t wa nt i a e a e n t eNefl rs r cu ee b d e i e ae y o a ec n e so ae y i h sp p ri b s do h ti e tu t r m e d d s t i n x o ea in p u a r ig t ef n t n mo ue n t eh o on so titr n Liu p rto lsc r yn h u ci d lsi h o k p i t fNe fl . o e
层协议报头的精简使得路 由器 的处理速度加快; 扩展报头的使用使 I P层功能扩展变得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