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合集下载

014 药物滥用与依赖性药物20101031

014 药物滥用与依赖性药物20101031

戒 毒(脱瘾)
是使吸毒者彻底摆脱毒品,重树人生的整个过程,包括了脱毒、康 复及回归社会后的监督、辅导三大部分。 脱毒仅是戒毒的第一步,是一小部分,重要的工作还在后边,通过 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和行为校正,克服“心瘾”,回归社会后由 公安、民政与社区结合配合专业队伍进行辅导,防止复吸,这是戒毒成 功的关键。
二中枢神经抑制药
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水合氯醛等。 长期应用精神依赖。 停药戒断症状。
三 大麻
大麻(cannabis)是一年生 草本植物,种植大麻的目的主要
是用其纤维纺织布类等(如绳索、
麻袋等)。大麻的化学成分四氢 大麻酚,对中枢神经有明显作用, 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活性药物。对 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有两重性, 小剂量时,既有兴奋作用,又有 抑制作用;大剂量时,则以抑制 作用为主。常将大麻叶和花加人 烟叶中制成卷烟抽吸,其次为口 服,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的极为少 见。
近期出现了另一种可以抽吸的可卡因一可卡因游离碱 即克赖克(crack),它由可卡因溶于强碱制成,可大规 模生产,且作用强,成瘾快。
脱瘾
复吸的主要原因是对可卡因或大麻欣快感的渴望。目 前在脱瘾治疗、预防复吸和戒断综合征治疗方面均无特殊 处理办法.对戒断综合征的处理可采用精神安慰和给予适 当的镇静剂。
药物滥用(Drug Abuse)
药物滥用:指人们非医疗目的使用有依赖性潜能的 精神活性药物。 用药者采用自身给药的方式,导致精神依赖性 和身体依赖性,造成精神紊乱和出现一系列异常行 为。
广义的药物滥用是指不合理应用药物。注意区分
药物的依赖型
(一)身体依赖性,生理依赖性。 指药物滥用造成机体对所滥用药 物的适应状态。 (二)精神依赖性,心理依赖性。是 由于滥用药物对大脑奖赏中枢产生非 生理性刺激所致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 (三)交叉依赖性 (四)药物成瘾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1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的概念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与特征 ●药物滥用的危害
●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
2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的概念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
麻醉药品 特点 1. 强化作用(reinforcement) 耐受性(tolerance) 身体性依赖 药物敏化(drug sensitization) 药物渴求(drug craving) 精神药品 烟草 酒精 挥发性溶剂
精神性依赖
3
2. 药物滥用( drug abuse)
非出于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而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过量用药 的行为称作药物滥用。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和反复的特点,常常导 致对用药人个人精神和身体的危害,并进而酿成对社会的严重危害。
药物滥用者往往对阿片类物质、中枢兴奋剂、致幻剂等精神活 性物质有持久的、强烈的和难以克制的需求欲望,以满足既往体验 过的欣快感;或希望减轻由于停用精神活性物质而造成的戒断症状、 负性情绪等,从而形成药物渴求。
恐惧、紧张等,严重时出现血压下降、虚脱休克等
二、可卡因类 使用后欣快、幻觉、妄想,停用现戒断症状
15
三、大麻类
欣快→幻觉→ 异常时间感→焦虑,戒断症状轻、短
震颤、出汗、恶心、呕吐、腹泻、烦燥、厌食和睡眠障碍
等;红眼睛是大麻吸食者的的典型体征 四、中枢神经抑制药类 使用后欣快,停用现戒断症状:焦虑、烦躁、心悸、低血压 五、苯丙胺类中枢兴奋药
冰毒(甲基苯丙胺)、摇头丸(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使用后亢奋、偏执、妄想 戒断症状易疲劳、抑郁、睡眠障碍、多梦和激动不安等
16
六、致幻剂
麦角二乙胺 氯胺酮
17

第14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第14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一、概述(一)药物滥用(drug abuse)定义: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间断的自行过度使用具有精神活性药物的行为,导致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特征:非医疗目的无节制反复用药;用药个体精神和身体危害;社会危害不合理用药:对用药适应症选择不当/无正确适应症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错误用药行为≠本章的药物滥用(二)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具精神活性药物滥用条件下,机体与滥用药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和身体状态。

表现:欲求定期或持续地强迫性用药,以期体验用药后的精神效应,或避免由于停药所引起的严重身体不适和痛苦。

有时伴有对该种滥用药物的耐受性。

分类: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导致药物滥用的生物学基础1.身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药物滥用造成机体对所滥用药物的适应状态戒断综合征(abstinence syndrome):一旦突然停用或减少用量,导致机体已经形成的适应状态发生改变,用药者会相继出现严重的精神和躯体症状,呈现极为痛苦的感受及明显的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阿片类,镇静催眠药,酒精等2.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又称心理依赖性,是由于滥用药物产生的非生理性刺激所致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欢愉、幻觉、满足感)。

一旦产生很难祛除先于身体依赖性发生3.交叉依赖性(cross dependence)定义:人体对一种药物产生生理依赖性时,停用该药所引发的戒断综合征可能为另一性质相似的药物所抑制,并维持已形成的依赖状态表现:两药所有或部分药理作用可相互替代4.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少用(三)药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定义: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

特点:①对药物不同作用的耐受程度并非完全相同②具有可逆性③交叉耐受性:化学结构或作用机制类似药物依赖性常同时伴有对该药的耐受性。

药物滥用及药物依赖

药物滥用及药物依赖

二、酒相关精神障碍(alcohol related
psychosis)
(一)酒依赖
诊断依据: 耐受性的提高 戒断症状出现 躯体状况受损 社会功能受损 多次戒断,多次复发。
2、酒依赖形成后的行为表现:结合其他体征可早期诊断
•将饮酒看成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得事 •饮酒量逐渐增加 •饮酒速度增快,尤其是开始几杯 •经常独自饮酒,自斟自饮 •以酒当药,用酒来解除情绪困扰 •有藏酒行为 •酒后常忘事 •晨起饮酒,或睡前饮酒用酒帮助睡眠 •因饮酒常与家人(尤其是配偶)争吵 •曾经戒过酒,但时间不长又旧病复发
又称心理依赖性,俗称“心瘾”。表 现
为对药物的强烈渴求。
基本概念(5): 耐受性
(Tolerance)
随着连续的反复用药,机体对原有剂 量药物变得不敏感,个体需要获得原有 药理作用或心理体验,不得不增加剂量。
基本概念(6): 不同类别成瘾药物
的依赖性特征各异
• 大部分依赖性药物同时兼具身体依赖性
又称生理依赖性或躯体依赖性。系指 大多数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经过反复使 用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其特点是一 旦停止用药,将发生一系列具有特征性 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症状与体症,称为 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其发生标志着身体依赖 性的形成。
基本概念(4): 精神依赖性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 用药产生欣快感和松弛宁静感,过量引起呼吸
抑制
• 方式主要是抽吸、鼻吸或注射 • 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毒品
注册吸毒人数
• 2000年:85万 • 2001年:97万 • 2002年:100万 • 2003年:105万
阿片类依赖(1): 戒断综合症

14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14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交叉依赖性(cross-dependence) 交叉依赖性(cross-dependence) 人体对一种药物产生生理依赖性时, 人体对一种药物产生生理依赖性时,停用该药 所引发的戒断综合症可能被另一性质相似药物 所抑制,并维持原已形成的依赖性状态, 所抑制,并维持原已形成的依赖性状态,这种 状态称作上述两药间出现交叉依赖性。 状态称作上述两药间出现交叉依赖性。
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枢兴奋药?致幻剂国际药物滥用的管制?海牙禁止阿片公约1912年?关于熟阿片的制造国内贸易及使用的协定1924年1925年?国际阿片公约?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品公约1936年1961年1971年?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1988年我国药物滥用的管制?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强制戒毒办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经营管理办法?晚期癌症病人申领麻醉药品供应卡的暂行规定?戒毒药品管理办法等药物依赖性治疗简介?脱毒阶段美沙酮替代治疗可乐定治疗感神经元放电
精神活性物质分类
国际公约确定的药物滥用的范围有: 国际公约确定的药物滥用的范围有: 麻醉性药品 阿片类 、可卡因类 、大麻类 精神药品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 、中枢兴奋药 、 致幻剂 其他: 其他: 挥发性有机溶剂、烟草、 挥发性有机溶剂、烟草、酒精
精神活性药物的药理学特点
强化作用 用药者出现耐受性或药物敏化现象 连续反复应用出现药物依赖性 连续反复应用出现药物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治疗简介
脱毒阶段 替代递减治疗, *美沙酮替代治疗 替代递减治疗,有效控制戒断症状 激动肾上腺素α 受体, *可乐定治疗 激动肾上腺素α2受体,抑制中枢蓝斑核交 感神经元放电;激动脑内阿片受体, 感神经元放电;激动脑内阿片受体,促进内源性阿片肽释 放,有效控制戒断症状 。 康复阶段 心理疏导、正面教育、体育锻炼、 心理疏导、正面教育、体育锻炼、改善营养等措施解除心 矫正个体的不良心理、行为态度, 瘾,矫正个体的不良心理、行为态度,完成心理上的康复 后续照管阶段 建立监督、扶持、帮教系统给予后续照管, 建立监督、扶持、帮教系统给予后续照管,以便对戒毒者 提供心理、专业或职业辅导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提供心理、专业或职业辅导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使他们能作为一个正常人适应并融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中。 使他们能作为一个正常人适应并融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中。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一)身体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又称生理依赖性。是指药物滥用造成机 体对所滥用药物的适应状态。
药物戒断综合征:在这种特殊的身体状态下,一旦 突然停止使用或减少用药剂量,导致机体已经形 成的适应状态发生改变,用药者会相继出现一系 列以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为主的严重症状和体征, 呈现极为痛苦的感受及明显的生理功能絮乱甚至 可能危及生命,此即药物戒断综合征。
三.药物耐受性
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 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
谢谢观赏
学号:1016092011 姓名:朱彤
第二节: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 特征
一.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一).麻醉的药品 (二).精神药品 (三).其它
二.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
(一).阿片类 (二).中枢神经抑制要类 (三).大麻类 (四).苯丙胺类兴奋药 (五).可卡因 (六).致幻剂
临床上常用作镇静 催眠药,其中苯二 氮棹类应用尤为广 泛,有易滥用倾向。
(三).大麻类
大麻制品主要以吸入烟 雾方式抽吸。一般剂量即 可显著影响人的精神活动。 加大剂量可引发幻觉与妄 想,患者思维紊乱,焦虑 不安,并可促使精神分裂 复发。长期使用会导致身 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受损伤。 但迄今为止尚无因吸食 大麻导致死亡的记载。且 大麻滥用者对大麻制剂产 生耐受性,出现较快,消 失也快。
(二)精神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是由于滥用药物对大 脑“奖赏中枢”产生非生理性刺激所致的一种特 殊精神状态。 (三)交叉依赖性 人体对一种药物产生身体依赖性时,停用该药所引 发的戒断综合征可能为另一性质相似的药物所抑 制,并维持原已形成的依赖性状态,这种状态称 作上述两药间的交叉依赖性。 (四)药物成瘾
一.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药物滥用与依赖性药物

药物滥用与依赖性药物
具有耐受性甚至精神依赖性。 (4)烟草 其主要成分尼古丁长期使用也可致瘾。 (5)酒精 长期酗酒也会产生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性。
滥用药物分类
药理学分类:
(1)中枢抑制类:酒、镇静催眠药、阿片类 (2)中枢兴奋类:苯丙胺、可卡因、咖啡因、烟草 (3)致幻类:LSD、麦司卡林、大麻、MDMA(摇头丸)、
新型毒品:摇头丸
摇头丸是苯丙胺物质及其一系列衍生物的混合物。这些物质可能是: 苯丙胺(安非他命)、 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麻黄
碱 、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 等。
因为无标准,各种物质的含量不固定。 毒贩发展之新目标,结合青少年喜欢求新、求变、追 求刺激流行的特性,加上科技的日新月异、网路四通八达, 对于新兴药物的传递具有推波助澜效应。新兴毒品具有 “群聚性”、“公开性”、“流通性”与“便宜性”等特 性,致使青少年容易染上成瘾。
治疗要采取医学、心理学与社会学多学科的综合性治疗措施。 总的原则包括:第一阶段脱瘾治疗:中止滥用药物并治疗其戒断症状, 初步摆脱药物的羁绊;第二阶段实施康复措施:消除心理渴求等而防止 复吸;第三阶段劳动技能的训练或扶植其劳动就业,使药物滥用者与社 会重新结合。
可卡因
可卡因(cocaine)是古柯树 叶中的有效成分,曾作为第一个局 部麻醉药应用于临床。可卡因直接 加热容易被破坏。可卡因的滥用方 式主要是鼻吸、性器官和肛门用药。 性器官和肛门用药的两大特点:吸 收快且完全和有局麻作用,同性恋 者乐于采用。可卡因脂溶性好,可 自由通过血脑屏障。
2006年吉林省药物滥用监测数据分析
文化程度构成
2006年吉林省药物滥用监测数据分析
主要成瘾物质种类
麻谷丸为主,共584例,占45.06%; 冰毒361例,占27.85%; 海洛因231例,占17.82%; 摇头丸51例,占3.94%; 度冷丁49例,占3.78%; 曲马多24例,占1.85%; 其他12例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耐受性
可逆性
对不同药物及药物的不同作用 耐受性不同
交叉耐受性
• 身体依赖性(生理依赖性)
耐受性 戒断症状
• 精神依赖性(心理依赖性)
滥用药物使用药者产生欢愉和满足感, 驱使用药者欲求周期地、连续反复用药, 避免停药时的精神、生理不适。
• 交叉依赖性
人体对一种药物产生身体依赖性时,停 用该药所引发的戒断综合征可能为另一性 质相似的药物所抑制,并维持原已形成的 依赖性状态,这种状态称作上述两药间的 交叉依赖性(cross dependence)。包括 完全和部分。
“…… 在此时间内,人体从表面看似正常,实际 上思维紊乱,听人摆布,叫他做啥就做啥,叫他 说啥就说啥,事后对所发生事情全然不知。”
氯胺酮(K粉)
抑制NMDA受体使神经元活动减弱
临床上用作手术麻醉剂或麻醉诱导剂,具有
一定的精神依赖性潜力
对边缘系统兴奋
意识与感觉分离 近年来在一些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发现 了氯胺酮的滥用现象。2001年5月9日,国家药 品监督局将氯胺酮列入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自身依赖性较低
阻断阿片类药物致欣快作用
可乐定疗法
α2受体激动剂,减少NA释放,控制戒断症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非阿片类药物
有效抑制戒断后产生的自主神经症状
阿片类药物依赖性治疗
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 丁丙诺啡疗法 可乐定疗法 阿片受体拮抗剂疗法
脱毒治疗
阿片受体拮抗剂疗法
• 20世纪80年代先后制定了《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 2005年11月国务院又颁布了新的《麻醉药品和精 神药品管理条例》。 •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统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2. 国内管制机构
近年国家成立了禁毒局,专司禁毒工作。另外,卫 生部、公安部、外交部、海关、铁道、航空等联 合协助禁毒工作,并在各省市建立了戒毒所或药 物依赖性治疗中心等。
五、药物依赖性的治疗
(一)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的治疗:
1、美沙酮替代法:
2、阿片受体拮抗剂: 3、可乐定疗法:
(二)镇静催眠药依赖性的治疗
前额叶皮质
自然奖赏作用
•食物 •水 •性 •养育
腹侧被盖区 伏隔核
奖赏通路与奖赏作用——正性强化作用
海洛因的正性强化作用——欣快感
前额叶皮质
腹侧被盖区
海洛因作 用于该奖 赏通路, 促进多巴 胺的释放, 产生强烈 的欣快感, 终生难于 忘怀。
伏隔核
欣快体验、情绪记忆、渴求感与 壳核 纹状体 失控 前额 叶
机体与滥用药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 状态,有些滥用药物还会使机体形成一种特殊身 体状态。 表现出强迫性地或不间断的反复用药,为的是体 验用药后的精神效应,或避免由于停药所引起 的严重身体不适和痛苦。
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先于生理依赖性产生
(三)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国际禁毒公约将具有依赖性的药物分为麻醉药品 和精神药物两大类进行国际管制,统称为“精神 活 性药物”。 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条件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 疗价值,那就是药品。
其他
烟草、酒精 挥发性有机溶剂:胶水、汽油等
未成熟的蒴果中流出 的乳状物风干后得到 的膏壮物,日久则变 得坚硬,易脆,为棕 色或暗棕色。
鸦片
“凡吸者面黑肩耸,两眼泪流, 肠脱不吸而死”。
吗啡
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未 毒性比鸦片大10一20倍。
海洛因
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柱状结晶, 毒性比吗啡大10一20倍。 极纯的海洛因俗称“白粉”, 分为“2号”、“3号”、 “4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药品和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溶剂等不同类
型的物质。
5
特点
驱使用药者反复不间断用药的潜能,即强化作用 (reinforcement)
连续反复地应用,机体对其反应减弱,呈现耐受性
(tolerance)或对其反应增强,呈现药物敏化(drug sensitization)现象 连续反复地应用,导致机体对其产生适应状态,呈现 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及药物渴求(drug craving)
46
呼吸系统并发症
可引起肺炎、肺水肿、咳嗽、咳痰、发热、 咳血、哮喘、肺间隔积气、气胸、气心包 和肺泡出血
15
生理依赖性 (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又称身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 是具有依赖性的药物反复使用后产生的一种特 殊身体状态。 一旦中断用药,机体产生严重的精神和身体症 状,出现异常痛苦的感受,并有明显的生理功 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称为戒断综合征 (abstinence syndrome)。
13
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
又称心理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是由于滥用药物对脑内奖赏系统产生反复的非生 理性刺激所致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欢愉、满足 感)。
这种虚幻的欣快情绪驱使用药者欲求周期性/连
续性反复用药,以满足欢愉感觉和对用药的渴求,
43
海洛因的负性强化作用——戒断症状
疼痛症状群 卡他症状群 神经精神症状群 植物神经症状群 消化系统症状群
呼吸系统症状群
运动系统症状群 生殖系统症状群
不安焦虑、忽冷忽热,流泪、流涕、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肌炎痛、震颤等。
44
对神经中枢的影响
开始:暂时的兴奋状态 随后:亢进,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改变,脾气暴躁, 冲动行为,错觉幻觉,意识障碍,记忆力下降、长期
26
麻醉药品(narcotics)
“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
品。 包括阿片类(opioids)、可卡因类(cocaine) 和大麻类
27
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substances)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之兴奋或抑制,反复 应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
28
四大主要毒品:阿片类 可卡因 大麻 兴奋剂 四大主要毒源:
金三角: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地带 金新月: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交界地带 银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产量集中的哥伦比亚、秘鲁、 玻利维亚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亚马逊地区 黎巴嫩的“第四产地” :五颜六色的罂粟花在这片千
里沃野上盛开。黎巴嫩已由一个山地小国,跃升为毒品
现象
6
药物滥用 (drug abuse)
广义的药物滥用指不合理应用药物。
错误用药 (drug misuse)
7
药物滥用(drug abuse)
指人们非医疗目的使用具有致依赖性潜能的精神活性 物质的行为。 特征:非医疗目的反复用药;用药个体精神和身体的 损害;进而酿成社会的严重危害。
区别:对用药适应证选择不当/无明确适应证/用量过 大、疗程过长等错误用药行为(drug misuse)。
41
挥发性溶剂具有抑制和致幻两种作用。 滥用后可出现说话含糊、 欣快、头痛、恶心、昏晕、昏迷、 心率加快、缺氧、平滑肌松弛、血压降低、血管扩张等症 状,损伤判断力,使感知歪曲。过量使用时,可导致麻醉 和甚至突然死亡。
42
不同类型致依赖性药物所产生的药物依赖性特征
阿片类药物中毒特征: 嗜睡 感觉迟钝 瞳孔缩小 可有呼吸抑制现象
特殊人群贩毒 不知情的携带
25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阿片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待因、 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
麻醉药品
可卡因、古柯叶、古柯糊 大麻、大麻酚 氯胺酮(K粉)
依赖性 药物
精神药品
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等 中枢兴奋剂:苯丙胺、冰毒、摇头丸等 致幻剂:麦角酰二乙胺(LSD)等 烟草、酒精
其他
挥发性有机溶剂:胶水、汽油等
渴求
正性强化
适应性变化
负性强化
戒断症状(痛苦,厌恶)
本能
18
渴求感的本质与行为失控
正常大脑
控制
成瘾大脑
控制
奖赏
动机
奖赏
动机
记忆
记忆
19
19
殊途同归
酒 精
可卡因 海洛因 尼古丁
海洛因
各类毒品对奖赏系统的激活
—— 殊途同归
20
20
海洛因的正性强化作用——欣快感
海洛因作用于该奖赏通路,促进多巴胺的释放, 产生强烈的欣快感,终生难于忘怀。
大国。
29
鸦片(opium,阿片)
也称阿片,俗称大烟。
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 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 浆液在空气中氧化风干,变成 棕褐色的粘稠状物,就是鸦片。
鸦片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其
中吗啡的含量约10%。
30罂粟31 Nhomakorabea海洛因
学名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
鸦片的衍生物,由吗啡与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
10
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
在具精神活性药物滥用条件下,机体与滥用药物相互
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有些滥用药物还会
使机体形成一种特殊身体状态。
这些特殊的精神或身体状态表现出欲求定期或不间断 的反复用药,以期体验用药后的心理效应,或避免由 于停药所引起的严重身体不适和痛苦。 这种状态有时伴有对该种滥用药物的耐受性。
大麻雌、雄异株,雌株花叶含
有丰富的大麻脂,人吸食后能 产生致幻作用。
37
37
冰毒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潜 力。
“冰”为1919年首先由一名日本化学家研制合成,由于
可消除疲劳,使人精力旺盛,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日本曾被广泛用于疲惫的士兵和弹药厂的工人提神。 大战结束后,“冰”已成为日本最为流行的毒品。 1947年开始应用于临床,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作为中
32
鸦 片
凡吸者面黑肩耸,两眼泪流, 肠脱不吸而死。
吗 啡
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未毒性
比鸦片大10~20倍。
白色结晶性粉末或柱状结晶,毒
海洛因 性比吗啡大10~20倍。极纯的海 洛因俗称“白粉”,分为“2号”、
“3号”、”4号”。
33
古柯叶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北部和中部,生长着一种热带山地的常绿灌 木——古柯树。 早在5000年前这种植物就出现在厄瓜多尔一带,被安第斯山的土 著居民——古印第安人奉为“圣草”,他们自古以来就有咀嚼古柯叶 的习惯,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增加力量;还用以御寒、治病、减轻 胃痉挛、风湿、头痛等引起的不适。 早期咀嚼古柯叶曾是王族的特权,16世纪后才普及到一般平民, 现已是土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90%的印第安人至今仍保 持着这一嗜好,也逐渐成为阿根廷西北部、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秘 鲁和亚马逊河谷等地约800万人的日常习惯。
40
LSD是一种致幻剂,滥用后可造成精神和行为的改变,从感知增强 到出现幻觉,对时间、空间、声音等产生错乱,情绪变化起伏无常, 注意力不集中。常会出现突发的、危险的、荒谬的强迫行为。 LSD的有效剂量很小(微克),以致肉眼很难察觉,常以其他物质 掺入赋型为各种片剂、胶囊或将其水溶后滴于一片吸水纸上。
枢神经兴奋药或用于治疗麻醉药过量、精神抑郁症及发
作性睡眠等,亦被用作遏止食欲药以治疗肥胖症。
38
草 麻 黄
麻 黄 草
麻黄
麻黄素
去氧麻黄素(甲基苯丙胺)
微带苦味、透明结晶体,外观与冰极为相似,易溶于水,
纯度高达98%或100%。俗称“冰毒”。
39
摇头丸
摇头丸(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俗称“迷魂药”,是一种 中枢神经兴奋剂,兼有致幻作用的毒品。常在歌舞厅等娱乐场 所出现。服用后会使人极度亢奋,可引起幻觉、幻视、眩晕、 空间定向力障碍,使人极度兴奋、摇头不止,可造成行为失控 引发治安问题。
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 逐渐减弱的状态。
特点:有选择性、可逆性、交叉耐受性
机制: 药效学/药动学
如:受体下调
药酶诱导
药物依赖性常同时伴有对该药的耐受性。
23
第2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特征
《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规定致依赖性作用很 强的阿片类、可卡因类和大麻类药品按麻醉品公约 管制 《1971年精神药品公约》:规定苯丙胺类中枢兴奋
16
交叉依赖性(cross dependence)
人体对一种药物产生生理依赖性时,停用该
药所引发的戒断综合征可能为另一性质相似
的药物所抑制,并维持已形成的依赖状态,
称交叉依赖性。
两药药理作用可相互替代,亦可为部分药理 作用的交叉依赖。
17
奖赏与行为 (对奖赏的最高体验) 欣快、舒服 自 然 奖 赏 药 物 主动觅药 行 为 行为重复 被动觅药 行 为
21
尾状核 欣快体验、情绪记忆、渴求感与失控 壳核 前额叶
纹状体
海洛因的欣快体验作 思维活动 理智控制 用通过杏仁核的加工, 作为一种伴有强烈情 绪色彩记忆储存于海 马之中,可能成为渴 杏仁核 情绪活动 求感和觅药行为和复 吸的动机。
海马
记忆活动 22
22
药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
药、镇静催眠药及致幻药纳入精神药品管制范畴
WHO根据上述两国际公约的规定,并将尚未列入国 际管制的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烟草及挥发性溶剂纳 入依赖性药物范畴
24
我国刑法第357条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