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体的功能语义范畴——对邦达尔科体学思想的研究
词义动态模式研究参数之一_动词的分类范畴
思想的重要发展 。
! ∀ #∃ 将体学研究中运用的 V endler的分类方 法引入动 词的语 义类别 划分 , 并加 以补充 和完善 , 取得
了他山之石的效果 。 分类范畴不仅有助于动词的分类 、 词义的区分和描 写以及语义 衍生规律的 研究 , 而且 对于词汇的 系统 研究 , 特别是对于本体理论和词典编纂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 词义动态模式 ; 分类范畴 ; 动词 中图分类号 : H 35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 722X ( 2010) 03 0038 06
收稿日期 : 2009- 07- 14; 修订日期 : 2009- 12- 08 俄语多义动词语义 衍生的转 喻理据 ( SZ201010028011) ( 20070410922); 北 京市 俄语动词语义扩散的模式化研究 (P HR 201008061); 北京市教 委 2010 年社会 科学
∀
[ 3] 彭玉海 . 俄语动词 ( 句 ) 语义 的整合研 究 [M ] . 哈尔 滨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2001 . [ 4] 张家骅 , 等 . 俄罗 斯当 代语 义学 [ M ]. 北 京 : 商务 印 书馆 , 2003: 124- 143 . [ 5] >4− #) 50 ? . /. ∋#( ) ∗∀ #) (5 ) #1 03 ∗( ( ) ∗0+ 0∗1 ∗ ∀ #) ( ∗# ) − # ) 3 ∃ 57 <( ) [M ]. ≅ . : Α ! (, 1974. [ 6] >− ! 3 Β0+ ∃ Α . /. ≅.: Α ! (, 1976. [ 7] ;! 2<,∗0 Δ. &. Ε 4+ ) 3 − + #0∗Β 3 ∗4+ 2+ ,∗∗ 4− # ∗(3 + ∃∃ − ! ) ) ( + 1 57 <( # [ C ] / / Φ#1 03 ∗∀ #) ( ∗# 3 ∗4< 4− # ∗ (3 + ∃. ≅ . : Α ! (, 1982 : 7- 85. [ 8] /+ =− + ∃+ 28 ) ( ∗6 / Γ , 0∗5 , 2006, ( 4) : 103- 107. [ 9 ] 9+ 2+ 3 + ∃ Η. [ 10] [ 11 ] ! ∀#∃ %. ! ∀ #∃ %. >. Γ ∀ #− ( .! 0( Ι∗+ 0 28 0+ ,+ ) ∗03 ( ) ∗) &. Φ#1 03 ∗∀ #) ( ∗# ∗) ) 2# + ∃ 0∗5 [ M ] . &. /∗0 1 ∗∀ #) ( ∗# 1 + #2∗ ∃ ) #1 03 ∗( # − ! ) ) ( + , +5 7<( [M ] . ≅ . : Α ! (, 1973. ≅ . : ϑ7<( ∗− ! ) ) ( + 6( ! 28 3 ! − <, 1996. 2#( ) ∗( ∗ [M ]. ≅ . : ϑ7<( ∗) 2 ∃5 0) ( + 6( ! 28 3 ! − <, 2004. ! ∀ #∃ %. &. /∗0 1 ∗∀#) ( ∗# 1 + #2∗ ∃ ) #1 03 ∗( # 2#( ) ∗( ∗ [ J]. &+ 4− + ) < 57 <( + 70 − # 2+ Χ #0∗# ∗ #,+ ) 1 <) 2 [M ].
动词语义表征与动态论元结构
内容 ” 的基 本 义 素 [ 快速 ] [ 运动 ] 的特 征 并 未 改 变, 即动词 的“ 语义常量” 是其核心 , 是 同 一 类 动 词 的 区别 意义 , 在语 义启 动效 应 中居 于优 先地 位 。 此处 r u n后多 出了一个 槽 位 ( s l o t ) , 改 变 了其 常规
色有施事 、 客体和接受者 , 结果构式的论元角色有 施事、 客体 和 状 态 等 。G o l d b e r g ( 1 9 9 5 ) 认为 , 在 论 元 结 构形 成过 程 中 , 动 词 与 构 式 之 间 的互 动 主要
指动 词参 与者 角 色和 构式 论元 角色 之 间 的相 互 融 合 。动词 与构 式 的融 合主 要是 指动 作参 与 者 与论
构 的整体 运行 机制 出发来讨 论 其 系统 内部 的联结 关 系 。构式语 法 也 使 用 语 义 角 色 分 析法 , 语 义 角
价动词 , 事 件 结构 表 征 为: [ x A C T <MA N N E R
色划分与传统的语义角色相 当, 只是在构式 的框
架下 来 讨 论 其构 成模 式 , 如: 致 使 一移 动 构 式 、 双 宾 构式 等 。和 动 词 一样 , 构 式要 求 有 自己 的语 义 角色 , 其论元 角 色大 致和 传统 的语 义 角色 相 当 , 包
的“ 结构义” 。动 词 语 义 类 的变 化 导 致 论 元 配 置
变化 。
元结构中论元 的融合。动词与构式 的融合要遵守 两个 原 则 ( G o l d b e r g 1 9 9 5 ) : 语义连贯 ( s e m a n t i c
c o h e r e n c e ) 原则 和 对 应 ( c 0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 原则 。语 义连 贯 原则 是指 , 角色 一 ( 动词参与者角色) 和 角
俄汉语动词完成体语法意义的对比研究
俄汉语动词完成体语法意义的对比研究1. 引言体的范畴意义从说话人的角度反映行为在时间中的延伸特征或分布特征,区分为质的意义和量的意义两个方面。
质的体范畴意义包括:动态/静态、有界限/无界限、结果/过程等意义。
量的体范畴意义包括:一次/多次、有限次/无限次、规律性重复/偶尔性重复;有限持续/恒常持续等意义。
(Ю.Маслов 1978:10-21)体范畴意义按表达手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体范畴指体的功能语义范畴,范畴语义的表达在有语法体的语言里,以体的语法形式为主,包括词汇、构词、句法等各种语言层次的手段。
狭义体范畴指体的语法范畴。
下文使用“体范畴”时,指体的语法范畴。
只有当上述的某些体的意义,在语言的大多数、甚至是全部动词词汇的范围之内,通过呈对立关系的、同一动词的不同语法形式强制表达时,才宜称之为体的语法范畴。
(Ю.Маслов 1978:24)俄语动词体是一种“原型”(prototype)体范畴,这个范畴从界限性/非界限性、整体性/非整体性的角度反映行为在时间中的延伸特征或分布特征。
(А.Пешковский 1935:95)其语法意义通过二元对立的动词完成体和未完成体表达。
体的语法范畴囊括全部俄语动词,但并非所有动词都构成体的对偶关系。
俄语动词完成体和未完成体大都有综合性的形式标志,不存在剥离体形式的赤裸动词,因而选用动词体在俄语中是强制性的。
即或是在无需任何体范畴语义的上下文中,也不得不作出体的抉择。
对汉语中是否存在体的语法范畴,目前倾向于肯定的意见居多。
本文采纳较普遍被接受的观点,认为汉语中存在多元对立的体的语法范畴,包括以“了1”①为标记的完成体、以“着”为标记的持续体、以“过”为标记的经验体、以动词重叠为标记的短时体和以在动补式短语中嵌入“得、不”为标记的可能体。
如上所示,汉语的体形式是分析形式,剥离体形式的光杆动词,在适合的上下文里常常可以代行特定体形式的表意功能。
体形式的选用在汉语中往往不都是强制的,因而汉语的体可以看作非原型的体范畴。
对英语动词时_体的哲学思考
2009年7月第28卷第7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J ul.2009Vol.28No.7对英语动词时、体的哲学思考3宋更宇(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摘 要:传统语法学家重视的是时、体和时间之间的表象联系而非本质联系,因而传统语法关于英语动词时、体的定义不能用以对各种有关时、体的语言现象做出统一解释。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英语动词时和体的本质加以探讨,结果发现:体的本质属性标志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时标志事物运动的相对静止性;事物的运动和相对静止往往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因此在探索英语动词时、体的本质属性时也必须考虑发话人的主观话语意向。
关键词:英语时体;唯物辩证法;运动;相对静止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09)07-0109-04 1.“时”、“体”概念内涵的演变论及英语动词“时”、“体”,还得从英文单词tense谈起,tense在我国过去的语法书中通常译作“时态”。
“时态”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Aristot2 le)发现的。
他认为,动词“时态”的部分语义功能是时间标示。
叶斯泊森(Otto J espersen)依据动词词尾规律性的曲折变化首次提出了英语动词只有两个时(现在时和过去时)的观点,并把“时”与时间的概念严格地加以区分,较为系统地归纳了英语动词“时”的表示法[1]14-36。
叶氏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学者提出英语动词只有一种时,即过去时(past tense),而把其他形式统称为非过去时(no n2past tense),因为只有动词的过去时才是规则的[2]40;也有人主张用时间的划分方法划分动词的“时”,并试图用shall和will 作为表示将来时的标志,其他形式被看成口语和非正式用语。
浅论功能语体与功能修辞学
下 面 我们 举 两 段 在 不 同场 合 的 说 话 来 作 一 下 比较
H 双y
0
①
K
R o
y二 e 6 H o
a
r o
r
叭
a
yen
`
e B a e
Mo R
r c
,
、
H 洲 。二 眼 X
3
叭巴
H
o
Ho
n
o B“ I c
抑
H
`
a c“
O E
r o
H
T a C J I 巴b
q r
P n
n
o
o 只 B
~
一 词 具 有 庄严 色彩
~
这 里的 c r
~
T p东 c T e B (o
l n b
l 益 b
带有谈 话 语 色 彩
、
(a r P 3
叩
H
H 卜 1盛
T c
指 的 是 全 民语 言 ( 或 标 准 语 ) 的 变 体
范 围 内 ( 如 日常 生 活 体
,
社会 生 活
,
、
) 知 ~ ) 科 学 技 术范 围 用语 言 进 行交 际
“ ”
(e To p
e 朋 p
T
x
c T 即— 旬
e
、
语 体 的 探讨 却 由来 已 久
。
早 在 十 七世 纪 罗 蒙 诺 索 夫 就 提
,
。
( 他是 根据 体 裁 原 则 对 语 体 进 行 分 类
、
但是 这 种 分 类 至
、
今仍有 影 响
想
。
。
) ① 后 来 著 名 语 言 学 家 彼 什 柯夫 斯 基
动词体的意义和用法
T t , I C K O p O H a ) n { H Ⅲb c 牙r I J I a B a T b . ( 你将很快学会游泳 。 )
帮 你 复 习
5 9
动 词体 的 意 义 和 用 法
杨 振 林 ,河 北省 河 间市景 和镇 初级 中学
在 中学俄语教 学 中,动词 的体既 是重点 , 也是难 点 , 在 历年 中 考和高考 试题 中都 有这方 面的试题 , 但 不少 同学 因犯错误 而失分 。 因此 ,只有正确 理解 和掌握动词体 的意义和 用法 , 才 能避免 出错 , 有效地 提高学 习成绩 。动词 体的意义和用 法可归纳 如下 :
家做 客。 ) J I e H a q a c T o y 6 H p a e T K B a p T H p y . ( 列娜经常 打扫住宅 。 ) K ( 皿 b I 曲且 e H b M a T b y X O  ̄ H T H a p a S o r y . ( 母亲 每天 去上班 。 ) ’ 1 - [ o c y 6 6 O T a M p e 6  ̄ T a C M O T p H T d ) H J I b M B I i I K O J I B H O M 3 a J I e . ( 每逢星
一
、
未 完成体 的的意义 和用 法
1 . 与下列 时间状语 连 用 ,表示 经 常 、 反复、 长 时 间 的行 为时 , 用未完 成体 : B c e r  ̄ a , q a C T O , H H O F  ̄ a , 0 6 h I q H O , p e , K , K O , B e q H o , I I O C T O — H H H O , r i o B O C K p e C e H B H M, p a 3 B H e , e n D ,K a Ⅱ b I 曲Ⅱ e l i b等 。如 : O 6 b D I H O M b i B C T a  ̄ M B K I e C T B q a c o B y T p a . ( 通 常我们 在早 晨六点 起床 。 ) P a 3 B H e 且 e J I l o M S I X O  ̄ H M K 且 H 皿 e B F O C T H . ( 我们每周 一次到叔叔
浅议日语写作课中动词的达意使用
2013-03高教前沿浅议日语写作课中动词的达意使用文/姜永文在日语写作课中,衡量一篇作文是否写的规范达意,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被描写体写得是否生动、形象、准确,从而给阅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涉及到动词的运用。
动词的积累和运用对增加作文的生动、传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动词也是衡量学生语言驾驭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动词能把自然的和感性的东西用精神现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高尚化了。
”所以,它能渲染作文的情绪和气氛,加深作文的意境,使其更具体可感、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形象中某种潜在的情感。
而这种情感,其实是写作者感情的外化,是写作者借助外部形象寄托内心情绪的结果。
动词还可以使结构严谨,特别是活用的动词,更具有关联及形象作用,可以起到联系上下文的作用。
它可以有机地保持上下句的衔接,使作文更显生动形象。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也曾经指出:“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一切生活都是运动着的。
”的确,精心提炼的动词,对于绘景状物、传情达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日文本身的语意、语境的特殊角度来看,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是作文表达生动形象且富有表现力的关键。
日语作文能力的养成实际上是对谓语动词的锤炼。
从句法角度讲,动词在句子中常常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语,是句子的核心部分。
在日语中,主语可以在一定语境中省略,而谓语不能,句子中许多成分都在不同程度地烘托、润色着谓语动词。
从修辞和表意的角度看,谓语在表情达意方面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主语的种种行为、动作、性质状态、名称属性等都要靠它来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作文学习上普遍存在着下列问题:1.动词活用错误;2.自动词、他动词使用错误;3.动词意义相反;4.动词不准确;5.被动表现不恰当;6.“持续体”的使用错误。
下面举例说明:この鳥は飛びたり、落ちったりして、~。
(正确是:飛んだり落ちたり)この学期には新しい課を増したから、大変です。
(正确是:課が増えたので)決して父の期待に添わないように、一生懸命勉強して、~, (そむかないように)たくさんの知識をもらいました。
《2024年阿尔泰语系语言动词态范畴比较研究》范文
《阿尔泰语系语言动词态范畴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阿尔泰语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家族,广泛分布在亚洲的中亚地区,涵盖了许多不同语言的交流与沟通。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阿尔泰语系语言中动词态范畴的异同,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
二、阿尔泰语系语言概述阿尔泰语系语言包括哈萨克语、维吾尔语、蒙古语等多种语言。
这些语言在语法结构、词汇、语音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共性。
在动词态范畴方面,这些语言有着较为复杂的系统,是研究阿尔泰语系语言的重要方面之一。
三、阿尔泰语系语言动词态范畴的分类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动词态范畴主要分为时态和体态两大类。
时态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和未来时,而体态则包括进行体、完成体等。
在这些语言中,动词态范畴的分类和表达方式因语言而异,但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四、阿尔泰语系语言动词态范畴的比较研究(一)哈萨克语动词态范畴研究哈萨克语是一种典型的阿尔泰语系语言,其动词态范畴包括时态和体态两个方面。
哈萨克语的时态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表达,而体态则通过助动词和词组的搭配来实现。
哈萨克语的动词态范畴表达方式较为复杂,但总体上具有规律性。
(二)维吾尔语动词态范畴研究维吾尔语也是阿尔泰语系的重要语言之一,其动词态范畴的分类和表达方式与哈萨克语有所不同。
维吾尔语的时态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来表达,而体态则通过语法手段实现。
在维吾尔语中,动词的态范畴与名词的数、格等范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蒙古语动词态范畴研究蒙古语的动词态范畴包括时态和情态两个方面。
蒙古语的时态主要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表达,而情态则通过助词和词组的搭配实现。
蒙古语的动词态范畴表达方式相对简单,但仍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对阿尔泰语系中这三种语言的动词态范畴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它们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在动词态范畴的分类上具有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体现在所有这些语言都包含了时态和体态两大类动词态范畴。
(四)共性与差异共性在于,无论是哈萨克语、维吾尔语还是蒙古语,动词态范畴在语言交流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帮助说话者清晰地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状态以及完成情况。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汉语能愿动词研究综述
在语法上,能愿动词有一些特殊的句法结构和用法。
例如,能愿动词可以与不定式、动词短语等形成复合谓语,表示能力或意愿的程度。
能愿动词还可以与其他词语组成动态或静态的词组动词,表示更加具体的动作或状态。
在语义上,能愿动词的意义较为复杂。
能愿动词可以表示说话人的能力或技能,如“会”的用法表示说话人具备其中一种技能或知识;还可以表示说话人的意愿或愿望,如“想”、“愿意”的用法表示说话人希望或愿意做件事情。
能愿动词还可以表示允许或禁止的意思,如“可以”、“不可以”的用法表示其中一种行为被允许或禁止。
研究者对于能愿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能愿动词的语义辨析,研究不同能愿动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和使用条件;其二,能愿动词的句法功能和句法结构,研究能愿动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其三,能愿动词的语用功能和语用特征,研究能愿动词在交际中的使用方式和意义;其四,能愿动词的学习和教学,研究学习者对于能愿动词的掌握和使用能力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综上所述,能愿动词是汉语中的一类特殊的动词,其语法和语义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研究者对于能愿动词的研究主要关注其语义辨析、句法功能、语用特征和学习教学等方面。
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为语言学理论建设和汉语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现代汉语体范畴动词语义递差研究
现代汉语体范畴动词语义递差研究是一种汉语言学研究,它旨在分析动词的体范畴语义,以及动词的体范畴间的递差关系。
此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动词语义的体范畴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动词的语义结构。
现代汉语体范畴动词语义递差研究主要关注动词体范畴在语义上的划分,由此可以推断出动词的体范畴语义。
它把动词的体范畴组合成一种语义关系,即动词体范畴之间的递差关系。
例如,“拿”,“放”,“搬”,它们之间构成一种语义中心与边缘的关系:“拿”是语义中心,而“放”和“搬”则是语义边缘,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递差关系。
此外,现代汉语体范畴动词语义递差研究还关注动词体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动词体范畴之间的基本语义关系,动词体范畴之间的语义逆转关系,以及动词体范畴之间的语义对称关系等等。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词的语义结构,以及动词体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之,现代汉语体范畴动词语义递差研究是一种重要
的汉语言学研究,它旨在分析动词的体范畴语义,以及体范畴间的递差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动词的语义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024年阿尔泰语系语言动词态范畴比较研究》范文
《阿尔泰语系语言动词态范畴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阿尔泰语系是一组独特而多样化的语言,覆盖了从中亚到东北亚的广大地理区域。
这个语系中的语言,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在其语言体系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共同点。
特别是在动词态范畴方面,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阿尔泰语系内各种语言的动词态范畴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揭示其共性与差异。
二、阿尔泰语系语言概述阿尔泰语系包括多种语言,如蒙古语、突厥语、通古斯语等。
这些语言在语法结构、词汇、语音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在动词态范畴方面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这些共同之处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三、阿尔泰语系语言动词态范畴的共性在阿尔泰语系的各种语言中,动词态范畴具有以下共性:1. 明确表示动作的状态和情态,如进行体、完成体、习惯体等。
2. 语法形态与词汇意义的结合,即通过特定的语法形式表示动作的不同状态。
3. 丰富的动词态范畴表达方式,包括时态、语态、情态等多种形式。
四、阿尔泰语系内不同语言动词态范畴的差异尽管阿尔泰语系内各种语言在动词态范畴方面具有共性,但在具体表达上仍存在一些差异:1. 蒙古语:蒙古语的动词态范畴主要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表示,包括进行体、完成体等多种形态。
同时,蒙古语的动词态范畴也反映了动作的时间和语气等概念。
2. 突厥语:突厥语的动词态范畴以时态为主,通过添加不同的后缀来表示动作的不同时间状态。
此外,突厥语的动词态范畴还与语气和情态密切相关。
3. 通古斯语:通古斯语的动词态范畴较为复杂,不仅包括时态和语态的区分,还涉及到人称和数的变化。
这些变化共同构成了通古斯语丰富的动词态范畴系统。
五、比较研究的结果与讨论通过对阿尔泰语系内不同语言的动词态范畴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发现:1. 尽管各语言在具体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在表达动作状态和情态方面具有共性。
这表明阿尔泰语系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一些共同因素的影响。
2. 各种语言的动词态范畴与其所在的地理、文化、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
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研究一、综述语体研究作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深入探讨不同语境下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规律。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语体研究也逐渐从传统的描述性分析向更为深入的解释性研究转变。
本文旨在以语法解释为目的,对语体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讨,以期为语言教学和语言应用提供更为精确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在语体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语体进行了分类和描述。
根据语境的不同,语体可分为正式语体、非正式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等多种类型。
每种语体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这些特点在语法层面表现为词汇选择、句子结构、语序排列等方面的差异。
传统的语体研究往往停留在对语言现象的描述和分类上,缺乏对语体现象背后的深层机制的探讨。
本文尝试从语法的角度出发,对语体现象进行深入的解释和分析。
语法作为语言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和解释语体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语体在语法层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语体现象背后的深层规律和机制。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的语言实例,对语体现象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不同语体的语料库数据,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语体现象的特点和规律,为语法解释提供更为可靠和有效的证据。
本文将以语法解释为目的,对语体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讨。
通过深入分析不同语体在语法层面的差异和规律,我们旨在揭示出语体现象背后的深层机制和原理,为语言教学和语言应用提供更为精确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1. 语体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语体研究作为语言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其背景深厚且意义深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语言使用场景日益丰富,语体差异也逐渐凸显。
对语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语言的本质,还能为语言教学、翻译实践、跨文化交际等领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语体研究的背景在于语言使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不同的社会场合、交际目的和参与者角色下,人们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语体。
《2024年乌珠穆沁口语动词语法范畴研究》范文
《乌珠穆沁口语动词语法范畴研究》篇一一、引言乌珠穆沁语,作为蒙古语的一种方言,具有丰富的语言资源,其中包括独特的动词语法范畴。
乌珠穆沁语作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词的语法结构在语言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乌珠穆沁口语中动词的语法范畴,以进一步理解其语言特点及其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
二、乌珠穆沁口语动词概述乌珠穆沁口语中的动词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和语法功能。
这些动词不仅表达了基本的行为动作,还通过时态、语态、语气等语法范畴传达了复杂的语义信息。
在乌珠穆沁语的交流中,动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乌珠穆沁口语动词的语法范畴(一)时态范畴乌珠穆沁口语中的动词时态范畴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和未来时。
这些时态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达,使说话者能够清晰地传达动作发生的时间。
此外,还有一些时态如进行时、完成时等也在乌珠穆沁语中有所体现。
(二)语态范畴语态范畴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在乌珠穆沁口语中,通过动词与助词的搭配,可以表达出动作的执行者和受事者,从而形成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
(三)语气范畴乌珠穆沁口语中的语气范畴包括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等。
这些语气通过不同的语音和语调变化来表现,使说话者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图。
四、乌珠穆沁口语动词的语法特点乌珠穆沁口语动词的语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动词的形态变化丰富,能够表达出多种时态、语态和语气;二是动词与助词的搭配灵活,能够形成复杂的句子结构;三是动词在句子中的位置灵活多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四是动词具有丰富的语义内容,能够传达出丰富的信息。
五、结论通过对乌珠穆沁口语动词的语法范畴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语言特点及其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
乌珠穆沁语的动词语法范畴具有独特性,既体现了蒙古语的特点,又具有地方性特色。
这些语法范畴在乌珠穆沁语的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说话者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功能”及其在功能语言学理论构建中的作用以俄罗斯语言学家邦达尔科和佐洛托娃的功能研究为例
中国俄语教学PyCCKJin 刃3bIK B KHTAE2019年1月第38卷第1期刃HBapb 2019r.T.38 Nol“功能”及其在功能语言学理论构建中的作用—以俄罗斯语言学家邦达尔科和佐洛托娃的功能研究为例北京大学刘珏提要:“功能”是功能主义语言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它关乎整个功能理论研究模式的构建。
“功能”概念含有变量因素的特征为语言功能研究的对象与范围、方法与路径等的多样选取提供了前提,从而在根本上影响了功能 研究模式的建立,带来了多种研究类型并存的格局。
本文主要阐述俄罗斯语言学家邦达尔科(A. B. BoH fl apKO )和 佐洛托娃(r. A. 3o^OTOBa )的有关理论,探讨他们的功能观及其在理论体系构建中的统摄作用。
关键词:功能、俄罗斯功能语言学、邦达尔科、佐洛托娃[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10 (2019) 01-0021-08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起,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语言 学界的功能主义热潮,除功能主义先驱布拉格学派的继承者外,形成了以A. Martinet 为代表的法国学派、以L. Hjelmslev 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以J.Firth 为主导的伦敦学派以及M. A. K. Halliday 创立的 系统功能语言学,涌现出一批诸如J. Greenberg 、T.Givon 、P. Hopper 、S. Thompson 及S. C. Dik 等著名的功能研究学者。
在俄罗斯,功能语言学研究亦是 多种类型并存。
那么,为什么功能主义内部会分化出如此多的学派,是什么造成功能研究多种类型并存的局面?本文尝试对功能语言学研究中的核心概 念——“功能”展开观察和论述,以俄罗斯语言学家邦达尔科和佐洛托娃的功能研究为例,揭示功能的概念阐释与学理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
1•“功能”的概念阐释“功能” 一词作为术语运用于语言学研究始于布拉格学派。
动词语义学
动词语义学在《语言学》研究中,动词语义学是一门极具代表性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主要的谓词,即动词和形容词,还有它们的派生和相关词。
动词语义学从它们的意义出发,探讨他们在语言中的使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从概念上讲,动词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职能意义和关系意义。
职能意义是指某一动词的句法或语法角色,而关系意义是指某一动词所表达的意义或涵义。
例如,动词“救”具有被动职能意义,被动语态是“被救”;而在涵义上,这个动词表达的是“拯救”的意义。
因此,动词语义学主要研究此类职能意义和涵义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研究的是谓词如何表达意义。
动词语义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谓词在语言中的一般性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可以从语义上、句法上、语用上以及语素分析上来理解。
例如,在语义上,动词语义学可以研究动词的原始涵义、语义变化、源词情景等;在句法上,可以探讨谓词的句法化程度、本体句和客体句的不同以及句子情景等;在语用上,它可以分析动词文本中表达的情景;在语素分析上,它可以解释动词所表达的各种语义和语言现象。
动词语义学在当今语言学理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语义,而且还能提供有效的方法来解释自然语言的功能。
例如,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概念,以及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它还能减少文本中因义项多样而造成的不一致性,从而提高文本的翻译效率。
此外,通过动词语义学,还可以进一步认识自然语言中的语法和语义,为翻译技术和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因此,动词语义学在当今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对深入开展自然语言理论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一门研究语言功能的重要学科,也是一门研究文本语义的重要学科。
语篇视角下的动词体
语篇视角下的动词体
赵国栋
【期刊名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30)5
【摘要】动词体不仅是一个语法范畴,而且还与时间一起构成语篇范畴.动词体是语篇中重要的谋篇布局手段,完成体和未完成体形式在语篇中的功能有着很大的差别,不同性质的语篇对动词体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在语篇层面上,动词体具有语法隐喻功能.将动词体的研究拓展到语篇层面,有利于全面把握动词体的功能.
【总页数】6页(P42-47)
【作者】赵国栋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欧亚语系,河南,洛阳,47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53
【相关文献】
1.性别视角下的文体特质——以词体美感问题为例 [J], 张静
2.语用视角下的语篇宏观连贯研究——语篇宏观连贯构建中的宏观结构、超结构和语篇意图 [J], 郎曼
3.指称视角下的俄语动词体 [J], 赵国栋;刘春杰
4.功能语篇分析视角下的语篇系统翻译显化——《中国关键词》为例 [J], 林永洁
5.功能语篇分析视角下的语篇系统翻译显化——《中国关键词》为例 [J], 林永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动动词的认知语用研究
但是,语言中有哪些可能的路径呢?要回答这个问 题,我们分析图形、背景和轨迹自身的特征就知道 了(Talmy, 1983)。
在所有的语言里,图形在确定路径中所起的作用最 小。图形的许多特征,比如“维度性” (dimensionality)、“生命性”(animacy)、 “可数性”(countability)等,对路径的选择不起 作用。因此,在下列句子中,across可以作为线性 的、非线性的、有生命、无生命、可数、不可数图 形的谓语: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14中指出:“运动 有六种:生成、毁灭、增加、减少、变象地表 述为:移位(x)。但一个光杆的运动事件的 表达似乎并不很典型:
(1)a. My family traveled.
b. The dog moved.
c. Fred went.
事实上,说话人在描述一个运动事件时,很 少同时用语言把所有这些特征都表达出来。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单独表达每一个特征。
图形
每个运动事件都涉及一个被移位的实体,这 个实体就是图形,即概念上突显的实体。图 形都可以从事件中单独表达出来。例如下面 例句中的ball和bird:
(3)a. Peter threw the ball.
b. Ellen hinted. (移位的是“秘密”)
源点和目标
任何语言都可能表达出运动的起点即源点和 终点即目标。例如:
(6)Tom ran from the back door to the front door.
这里的back door是源点,front door是目标, Tom是图形。Talmy (1985)把源点和目标归于 一个范畴“背景”(ground)。
本文将对运动动词做一个系统的研究。首先 论述运动及运动的结构,然后以运动动词的 类型来探讨其语义特征,使用的语用条件以 及语用的主观性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 时态 范畴表示 话语 情景 与说话 时刻 之 间的关 系 , 它 表 示 的 时 间 是 行 为 的 “ 部 时 间 ”; 体 相 范 畴 外 而 与说话 时刻无关 , 表 示 行 为在 时 间轴 上 的分 布 , 只
也 就 是 说 , 出 行 为 是 持 续 的 或 是 间 断 的 , 时 的 指 长
能 够 表 达 的各 种 功 能 语 义 范 畴 出 发 , 索 某 一 种 语 探 义 范 畴 是 通 过 什 么 样 的 体 形 式 表 达 出 来 的 。 邦 达
尔 科 把 动 词 体 的 语 义 范 畴 总 称 为 “体 相 ” ( c e T aIH C b 即 “ 为 在 时 问 中 的 展 现 及 分 a I K y , O T ), 行 I r b 配情 况 ” 。 体 相 范 畴 和 时 态 范 畴 都 与 时 间 有 关 , …
或 是 已经 取 得 结 果 的 。 因此 , 相 表 示 的 时 间 是 行 体 为 的 “ 部 时 间 ” 内 。
7 6
① 功能语义场 () K H H . n CM H H eK e O e 是功能语法 中 ( H U O al O— e a T qCo  ̄ ) 1 y ' l o HI 的核心概念 , 指某一语义范畴在一种语言中的各种体现 方式 的聚合体。
功 能语义 场 。
所 谓 从 意 义 到 形 式 的 研 究 方 法 , 是 从 动 词 体 就
二 、 限性 界
界 限性 ( H T T B O T 是 体 相 下 属 的 一 个 n MH a H H Cb) 最 为重要 的语 义范 畴 , 示 行为 与某一 时 间界限之 表 间 的关 系。界 限性 语 义 范 畴与 其 他几 个 语 义 范畴 之 间存 在 着 密 不 可 分 的 关 系 。 ( ) 限性 的分类 一 界
一
、
体 相范 畴
体 相 范 畴 确 定 了一 个 功 能 语 义 场 ① — 体 相 场 — ( o ea n K y n n c n) 在 俄 语 中 , 相 范 畴 主 n n c eTa b o T 。 体 要 通 过 动 词 的 语 法 体 表 示 。 在 没 有 语 法 体 的 语 言
王铭 玉 于 ,
鑫
(1 .黑龙江 大学 俄语语言文学 中心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8 ;.解放军外 国语 学院 , 5002 河南 洛阳4 10 70 3)
摘
要: 邦达 尔科是 一位 享有世界声誉 的功能语法 学家, 是俄 罗斯功 能主义 思想的集 中体 现者。在其理 论体 系中
体 学思想始终 占据着主导地位, 构成 了其功能语法 的核 心。邦达 尔科 从动词体 的功能语 义 范畴出发, 究 它们在 研 动词体上 的体现形式。动词体 的基 本功能语 义范畴是“ 体相 ” 即行为在 时间中的展现及分配情况。这 一功 能语 义 ,
( 汉语 ) , 相 范 畴 通 过 动 词 的 词 汇 意 义 和语 如 中 体
动 词 体 是 较 为 复 杂 的一 种 俄 语 语 法 现 象 , 学 体 ( ce T n F a 也 因 此 成 为 俄 语 语 法 学 的 一 个 重 an K O On )
要分 支 。传统语 法 对 于动 词 体 的研 究 采 取从 形 式
第3 0卷
第 2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J URNALOF DA0 N N0R 0 I G MAL UNI RS VE IY I
Vo13 No 2 .0 .
21 0 0年 3月
Ma c 2 1 r h. 0 0
口语言文字研究
动 词体 的功 能 语义 范 畴
对邦达 尔科体 学思想的研 究
或 是 短 暂 的 , 次 的或 是 多 次 的 , 始 的 、 程 中 的 一 开 进
根 据 是 否 依 赖 于 外 部 因 素 , 以把 界 限范 畴 可 可 以分 为 外 部 界 限 和 内 部 界 限 。 外 部 界 限 依 赖 于 外
部 因 素 , 口OH p 6 Tn/ e Ⅱ H q C B a q p . 比女 a oa a oⅡ B T a O e e a 中 , a O a b表 示 持 续 的 行 为 , 身 没 有 界 限 , 的 p 6 TT 本 它
“ 相 ” 一 语 义 范 畴 的 复 杂性 , 达 尔科 把 它 进 体 这 邦
一
步分 为 界 限性 、 续性 、 数 性 、 段 性 、 果性 持 次 阶 结
义到形 式 的研 究 方 法 , 体 学 研 究 提 供 了新 的视 为
角。
等 子 范 畴 。这 些 子 范 畴 分 别 确 定 了 体 相 场 的 下 属
到 意 义 的 方 法 , 分 别 描 写 各 种 体 形 式 的 意 义 和 用 即 法 。 近 二 十 多 年 来 ,以 邦 达 尔 科 (A. B . B n a K ) 首 的 彼 得 堡 功 能 语 法 学 派 倡 导 从 意 o ̄p o 为
气 助 词 ( “ ”、 如 着 “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