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件10
化工原理第01章课件
04
化工设备
反应器
要点一
总结词
反应器是化工生产中用于实现化学反应的设备,其种类繁 多,根据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和工艺要求,有不同的结构 和操作方式。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反应器是化工生产的核心设备之一,其设计和操作对化工 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反应器的主要类型包括 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塔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反应器各有其特点和使 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精馏操作
总结词
精馏操作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通过加热和冷凝的方法实现各组分的分 离。
详细描述
精馏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分离方法,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通过精 馏操作可以将液体混合物分离成不同的馏分,得到高纯度的产品。精馏操作的效率和分
离效果对于产品的质量和产率具有重要影响。
化工原理第01章课件
目录
• 化工原理简介 • 化工原理基础知识 • 化工单元操作 • 化工设备 • 化工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
01
化工原理简介
化工原理的定义
01
化工原理是一门研究化学工业中 单元操作过程和设备原理的学科 ,涉及物质分离、传递、反应工 程等领域。
02
它主要关注工业生产过程中物质 和能量的传递、转化和利用,为 化学工程实践提供基础理论和工 程方法。
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任务
学生需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经验,完成一项化工工艺流程设计或设备改造方案设计。
要求
设计方案需符合工艺要求和安全规范,充分考虑经济、环保等因素,并给出详细的计算和分析过程。
课程设计内容与方法
内容
学生需根据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或设备改造项目,进行流程设计或设备 改造方案设计。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流程图绘制、设备选型、工艺参数确定 等。
化工原理完整教材课件
(下标"0"表示标准状态)
(1-3a)
1.2.1.2 气体的密度
或
1.2.2 流体的压强及其特性
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简称压强。流体的压强具有点特性。工程上习惯上将压强称之为压力。 在SI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以Pa表示。但习惯上还采用其它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2) 压强的基准 压强有不同的计量基准:绝对压强、表压强、真空度。
1.1.2 流体流动的考察方法
流体是由大量的彼此间有一定间隙的单个分子所组成。在物理化学(气体分子运动论)重要考察单个分子的微观运动,分子的运动是随机的、不规则的混乱运动。这种考察方法认为流体是不连续的介质,所需处理的运动是一种随机的运动,问题将非常复杂。 1.1.2.1 连续性假设(Continuum hypotheses) 在化工原理中研究流体在静止和流动状态下的规律性时,常将流体视为由无数质点组成的连续介质。 连续性假设:假定流体是有大量质点组成、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连续介质,流体的物性及运动参数在空间作连续分布,从而可以使用连续函数的数学工具加以描述。
图1-2压强的基准和量度
1.2.1.2 流体压强的特性
流体压强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性: ①流体压力处处与它的作用面垂直,并且总是指向流体的作用面; ②流体中任一点压力的大小与所选定的作用面在空间的方位无关。
熟悉压力的各种计量单位与基准及换算关系,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实际工程计算是十分重要的。
2 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2) 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解题要点; (3) 两种流型的比较和工程处理方法; (4) 流动阻力的计算; (5) 管路计算。 3. 本章学时安排 授课14学时,习题课4学时。
化工原理-第10章 气液传质设备 (1)
Ea 考虑了液沫夹带的影响即 eV 。一般据修正平衡线的概念,实验经常考(设各板 EmV 均相等为 0.6,
全回流求实际塔板数)。 (4)全塔效率(设计时最常用)
ET
=
NT N
式中 NT ——理论板数;
N ——实际板数。
P164 精馏与吸收 ET 关联图,已出现许多关联式
10.1.6 提高板效率的措施
10.1.2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
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是决定板上两相流流体力学及传质和传热规律的重要因素。如图片 3-8 所示,当液体流量一定时,随着气速的增加,可以出现四种不同的接触状态。
(1)鼓泡接触状态 当气速较低时,气体以鼓泡形式通过液层。由于气泡的数量不多,形成的气液混合物基本上以液体为 主,气液两相接触的表面积不大,传质效率很低。 (2)蜂窝状接触状态 随着气速的增加,气泡的数量不断增加。当气泡的形成速度大于气泡的浮升速度时,气泡在液层中累 积。气泡之间相互碰撞,形成各种多面体的大气泡,板上为以气体为主的气液混合物。由于气泡不易破裂, 表面得不到更新,所以此种状态不利于传热和传质。 (3)泡沫接触状态 当气速继续增加,气泡数量急剧增加,气泡不断发生碰撞和破裂,此时板上液体大部分以液膜的形式 存在于气泡之间,形成一些直径较小,扰动十分剧烈的动态泡沫,在板上只能看到较薄的一层液体。由于 泡沫接触状态的表面积大,并不断更新,为两相传热与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一种较好的接触状态。 (4)喷射接触状态 当气速继续增加,由于气体动能很大,把板上的液体向上喷成大小不等的液滴,直径较大的液滴受重 力作用又落回到板上,直径较小的液滴被气体带走,形成液沫夹带。此时塔板上的气体为连续相,液体为 分散相,两相传质的面积是液滴的外表面。由于液滴回到塔板上又被分散,这种液滴的反复形成和聚集, 使传质面积大大增加,而且表面不断更新,有利于传质与传热进行,也是一种较好的接触状态。 如上所述,泡沫接触状态和喷射状态均是优良的塔板接触状态。因喷射接触状态的气速高于泡沫接触 状态,故喷射接触状态有较大的生产能力,但喷射状态液沫夹带较多,若控制不好,会破坏传质过程,所 以多数塔均控制在泡沫接触状态下工作。
化工原理 第十章 课件 陈敏恒
9.2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第九章
蒸馏
Distillation
1
化工原理
9.2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9.2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
9.2.1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9.2.2双组分非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2
化工原理
9.2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9.2.1 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3
化工原理
9.2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一、相律
在物理化学中,我们学习过相律,即:
F C 2
式中F――自由度数; C ――独立组分数; Φ ――相数。 对双组分的气液相平衡,由相律知其自由度数为2。
4
化工原理
9.2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二、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液相组成-温度 关系——泡点方程
理想物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pA pA xA
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 挥发度: v A
pA xA
7
vB
pB xB
化工原理
9.2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相对挥发度:
vA vB
pA
yA xA
pB xB
xA yB xB
对双组分溶液,气相遵循道尔顿分压定律,则:
y
x
1 1 x
上式称为气液相平衡方程。α 越大,分离越容易。
0
p B p B x B p B 1 x A
0 0
pA0、 pB0为溶液温度下纯组分A和B的饱和蒸气压
可查有关手册或由下面安托因方程求得:
lg p A
0
B C T
5
化工原理
9.2双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化工原理(全套课件148p) 课件
§1、2流体静力学及其应用
▪ 1、流体静止时的性质 : ▪ 质量m , 体积 V 密度 ρ ▪ 压强P =压力P
静止流体所受力---压强(压力)
▪ 1)压强的定义:静止流体单位面积上所受 到的压力称为压强,习惯上称压力。
▪ 2)压强的符号:P ▪ 3)压强的单位:1atm =101325Pa
=760mmHg =10.33mH2O= 1.033at ▪ 4)压强大小的表征: ▪ 表压=绝对压强—当地大气压 ▪ 真空度=当地大气压—绝对压强
化工原理
梁燕波
绪论
▪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化工原理》 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选择了由何潮洪、 冯宵编写的教材《化工原理》。该课程是 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整个专业教学 过程中是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要 求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中所涉及的问题,掌 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能运用经济观点综 合处理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正确而有 效地联系工业生产打下基础。
化工原理课程的要求
▪ 化工原理分为: ▪ 理论课和实践课(实验、见习)
1、理论课要求
▪ 1、 上课时间 ▪ 2、所用教材:由冯宵、何潮洪主编 由科学出版
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工 原理》上下册。 ▪ 3、教学内容 :上册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输送 机械、热量传递基础、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 下册 质量传递基础、气体吸收、蒸馏、气— 液传质设备。 ▪ 4、上课要求:课堂做笔记、每次有作业,使用 计算器,每周交作业,每章有测试。
上两式为流体静 力学方程。
补充练习
▪ 我们可以用汞柱和水柱表示压强,也可以 用空气柱表示。
▪ P=ρgh ; 101325=1.29*9.8*h ; h=8015m
化工原理 第十章
因常压下湿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由道尔顿分压定律 可知,理想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比等于分压比,则 式(10-3)可表示为: 18 p p水 水 H= = 0.622 (10-4) 29 p空 p ? p水 当总压一定,水蒸汽的分压等于湿空气温度下的饱和 蒸汽压时,湿空气的湿度达到最大值,此时湿空气呈饱和 状态,对应的湿度称为饱和湿度,可用下式表示: p饱 (10-5) H 饱 = 0.622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
4.湿空气的比体积 在湿空气中,1㎏绝干空气连同其所带有的水蒸汽体 积之和称为湿空气的比体积。其定义式为:
湿空气的体积 v湿 = 湿空气中干空气的质量
m 3 湿空气 kg干空气
在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标准摩尔体积为22.4m3/kmol。 因此,在总压力为p、温度为t、湿度为H的湿空气的比容 为: ? 1 H ? (273 + t ) 101.3 (10-7) ?× v湿 = 22.? 4? + × ?
本文由屮氼孖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化工原理
第十章 干燥
第一节 概述
一、去湿方法和干燥方式
在化学工业中,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的加工步骤, 所得到的产品或半成品往往是固态物质,这些固体通常含 有过多的水分或其它溶剂,称为湿分。要制得合格的产品, 需要除去其中的水或其它溶剂,简称去湿。常用的去湿方 法有机械去湿法、化学去湿法和加热去湿法。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
8.湿球温度t湿 用湿纱布包裹温度计的 感温部分,将它置于一定温 度和湿度的流动的空气中, 如图10-2所示,达到稳定时 所测得温度称为空气的湿球 温度。
化工原理-第10章-气液传质设备分析
化工原理-第10章-气液传质设备知识要点用于蒸馏和吸收塔的塔器分别称为蒸馏塔和吸收(解吸)塔。
通称气液传质设备。
本章应重点掌握板式塔和填料塔的基本结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包括板式塔的负荷性能图)。
1. 概述高径比很大的设备叫塔器。
蒸馏与吸收作为分离过程,基于不同的物理化学原理,但其均属于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有共同的特点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操作。
(1) 塔设备设计的基本原则① 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以提供尽可能大的传质面积和传质系数,接触后两相又能及时完善分离。
② 在塔内气液两相最大限度地接近逆流,以提供最大的传质推动力。
(2) 气液传质设备的分类① 按结构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② 按气液接触情况分为逐级式与微分式通常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塔器,填料塔为微分接触式塔器。
2. 板式塔(1)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总体上使两相呈逆流流动,每一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接触。
(2) 筛孔塔板的构造① 筛孔——塔板上的气体通道,筛孔直径通常为3~8mm 。
② 溢流堰——为保证塔板上有液体。
③ 降液管——液体自上层塔板流至下层塔板的通道。
(3) 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筛板上的气液接触状态有鼓泡接触、泡沫接触、喷射接触,比较见表10-1。
表10-1 气液接触状态比较项 目 鼓泡接触状态 泡沫接触状态 喷射接触状态 孔速很低 较高 高两相接触面 气泡表面 液膜 液滴外表面 两相接触量 少 多 多 传质阻力 较大 小 小 传质效率 低 高 高 连续相 液体 液体 气体 分散相 气体 气体液体适用物系重轻σσ<(正系统)重轻σσ>(负系统)工业上经常采用的两种接触状态是泡沫接触与喷射接触。
由泡沫状态转为喷射状态的临界点称为转相点。
(4) 气体通过塔板的压降 包括塔板本身的干板阻力(即板上各部件所造成的局部阻力)、气体克服板上充气液层的静压力所产生的压力降、气体克服液体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压力降(一般较小,可忽略不计)。
《化工原理课件PPT》
反应器工艺控制
探讨化工反应器的工艺控制方 法和策略,以实现理想的反应 效果。
化工与环境保护
1 绿色化工的概念
了解绿色化工的原理和目标,探索可 持续发展的化工工艺。
2 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
研究废物处理方法和资源回收技术, 以实现环境友好的化工生产。
解析蒸馏的原理和操作,探讨不同类型的蒸馏 工艺。
结晶和结晶工艺
研究结晶的原理和条件,学习如何设计和控制 结晶工艺。
其他分离纯化技术
介绍其他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如吸附、过滤 和离心等。
化工反应器的设计与工艺
反应器的类型
研究不同类型的化工反应器, 如批量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 器和固定床反应器。
反应器的设计原理
3 环境影响评估
探索化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评估方法,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化工原理课件PPT
化工原理课件PPT 大纲:介绍化工原理的概念和作用,化学反应与热力学基础, 化学平衡的计算与应用,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化学反应与热力学基础
1 速率与能量变化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并探 究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转化过程。
2 巨正则系综和简正则系综
通过统计力学的概念来研究热力学性 质和化学平衡条件。
固-液-气体系的物质传递
固-液传质
研究固-液传质过程,如溶剂浸提 和吸附等。
气体吸收
探索气体吸收的原理和机制,解 析不同条件下的吸收过程。
萃取和蒸馏
学习萃取和蒸馏的原理和应用, 研究不同类型的分离工艺。
工业材料与化学品的分离纯化
萃取工艺
介绍萃取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探讨不同类 型的萃取剂。
《化工原理》PPT课件
—— 一款从核武器试验室走出来的技术
传统散热 器
风扇
散热 底座
热管、热均管
转革 〞命
的 “ 鳍 片 自
桑迪亚散热器
三 大 问 题:
➢死 气 ➢污 垢 热 阻 ➢噪 音
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灰尘
总传热系数:
当Rd1与Rd2增大时,K1会急剧变小,所 以当污垢层到达一定厚度时,必然使传热效 率出现严重下降.
?化工原理?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Powerful Team
一款革命性的产品
桑桑迪迪亚亚散散热热器器
4800r/min
强大的离心力,将包裹在散热片周围的死气层 撕裂、压缩。最终将死气层厚度控制到当前散热 产品1/10,甚至更薄。
硬盘悬浮磁头臂
气体轴承在两金属之间的“死气〞控制 在多少适宜?
无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机
Re=duρ/μ
散热叶片
我们知道层流底层的厚度随Re的增大而减小,Re越
大,层流底层越薄,即死气层越薄,从而热阻越小。
谢谢!
死气
死气层
热导率λ 纯金属>液体>气体 空气热导率仅为0.1w/(m℃)
两流体通过间壁传热的过程 风扇强制对流形成湍流,而湍流主 体中,由于流体的剧烈运动,各局 部的动量与热量传递充分,传热阻 力很小,可忽略不计。平流层空气 的热阻约等于总的热阻也即是有效 膜的热阻。
三、噪 音
流量与噪音的矛盾。 风扇产生的气流量和 工作噪音成正比,热 交换的气流量越大, 工作噪音越大,风扇 或者散热系统散热的 机械效率也就越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4 Tw 4 ( ) −( ) 100 100
tw − t
热损失 : Φ = ( hc + hR ) Aw (t w − t ) = hT (t w − t ) Aw
对流辐射联合表面传热系数:hT = hc + hR
经验关联式: 经验关联式: 空气自然对流时, 空气自然对流时, 平壁保温层外 : hT = 9.8 + 0.07(t w − t ) 圆管保温层外 : hT = 9.4 + 0.052(t w − t ) ●空气沿粗糙表面强制对流时, 空气沿粗糙表面强制对流时, 空气沿粗糙表面强制对流时 空气流速 u≤5m/s 空气流速 u>5m/s hT=6.2+4.2u hT=7.8u0.78
∆t ↑ h↓
◇ 流体物性的影响: ρ、η、λ、r均影响h 流体物性的影响: ◇ 不凝性气体的影响 不凝性气体的影响:形成气膜,表面传热系数大幅度下降。
rρ gλ h = 0.725( ) ηd0∆t
2
3 1 4
◇ 蒸气过热的影响 蒸气过热的影响:过热蒸汽,若壁温高于饱和温度,传 热过程与无相变对流传热相同;若壁温低于饱和温度,按 饱和蒸汽冷凝处理。 ◇ 蒸气流速的影响 蒸气流速的影响:流速不大时,影响可忽略; 流速较大时,且与液膜同向,h增大; 流速较大时,且与液膜反向,h减小。 ts t
自然对流 管外强制对流
Nu = C ( GrPr ) n
流体垂直流过管束
Nu = C ε Re n Pr 0 .4
有折流板的管束
Nu = 0.36 Re 0.55 Pr 1/ 3 (η / η w ) 0.14
4.3.6 有相变化的对流传热
6
化工生产中,有相变的对 流传热过程非常常见
5
B2 3
B1
pv对应饱和温度 气泡内温度
tsv
2σ pv − pl = r
tv = tsv
p1对应饱和温度 液体温度
pl pv r
ts1
气泡的产生和生长都需 要从液体中获得热量
t1 ∵
σ
∴ tv = tsv ∴
t1 > tv tsv > ts1
σ
t1 > ts1
液体温度高于其饱和温度
2σ pv − pl = r
rρ gλ h = 0.725( ) ηd0∆t
2
3 1 4
(b)水平管束外冷凝 ) 水平管束的排列通常有直排和错排两种 :
1 2 2 4 3
1
2
3
水平管束的排列及其对冷凝液膜厚度的影响
第一排管子: 第一排管子:冷凝情况与单根水平管相同。 其他各排管子: 其他各排管子:冷凝情况必受到其上排管流下冷凝液的影响。 凝液量增加,液膜变厚,表面传热系数依次下降; 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剧,表面传热系数依次增加。
CD:汽化核心数↑,部分气泡在脱离之前连接形成不稳定气膜,壁面与液体隔开。 DE:稳定气膜 EF:辐射传热影响加大
3) 影响的因素
物性: λ , ρ ↑ , h ↑
压力: p ↑ , η , σ ↓
η ,σ ↑, h ↓
温度差:不同阶段,影 响不同
加热壁面的影响: 加热壁面的影响: ◇ 粗糙壁面, h↑,光滑的壁面, h↓;
(3) 绝热层的临界半径
λ
t∞
增加保温层厚度
ri h
ro ti
•增加辐射面积,增加辐射能,热损 失增加 •保温层外壁温度降低,不利于联合 传热,热损失减少
R2 t∞
t1
R1
绝热层的分析示意图
设稳态传热,管道外表面与环境间热损失为:
Φ=
∑
∆t R
=
ti − t∞ r0 ln ri 1 + 2 πLλ 2 πr0 LhT
Φ=
∑
∆t R
=
ti − t∞ r0 ln ri 1 + 2 πLλ 2 πr0 LhT
tW < t s
滴状冷凝
膜状冷凝
(2) 膜状冷凝表面传热系数
◆ 膜状冷凝的真实过程
该过程包含: 冷凝、对流传热、热传导过程 非常复杂 处理方法:数学模型法 简化模型→数学处理→求解校正
◆努塞尔特膜状冷凝简化的物理模型 ① ② 层流流动,传热方式为导热 导热,温度分布为线性; 液膜很薄,层流 层流 导热
努塞尔特膜状冷凝简化模型
◆ 建立数学模型求解 做受力分析、质量衡算、热量衡算,得:
倾斜壁面: 倾斜壁面:
rρ 2 gλ3 sin ϕ 1 h = 0.943( )4 ηL∆t L∆
g sin ϕ
ϕ
蒸气在斜壁上的冷凝
ρ gλ h = 1.47( 2 ) Re η
2 3 1 3
−
1 3
h = 1.47 Re
黑体发射系数:C0 = 5.67W (m 2 ⋅ K 4) /
灰体的发射能力
T 4 实验证明: E = C ( ) 100
C:灰体的发射系数 C<C0 C = f (物性、温度、表面)
灰 发射 力 < 黑 发射 力 0 体 能 E 体 能 E
黑度(发射率) 黑度(发射率)
ε=
E E0
表明: 表明:灰体接近黑体的程度, 黑体:ε =1 ε值由实验测定。
≠
吸收辐射能
发射辐射能
(2) 特点
* 以电磁波形式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进行传递。 两次能量形式转化: * 两次能量形式转化: 内能1 →电磁波能→内能2。
(3) 辐射传热的特性
★ ★ ★
ΦR
Φ
具有反射、折射和吸收的特性; 服从光的反射、折射定律; 能在均一介质中作直线传播。
因为: Φ = ΦA + ΦR + ΦD
理论计算平均值:
r ρ 2 g λ3 4 h = 0.725( ) ηnd o ∆t
rρ 2 gλ3
1
实验值:
h = 0.725(
ηn 2 / 3d o ∆t
1 )4
管排数不同时, 管排数不同时,
▲
采用平均管排数:
nav = (
) 0.75 0.75 0.75 n1 + n2 + n3 + ....
Re > 10000
l / d > 60
没有充分发展
h ′ = [1 + ( d / l ) 0.7 ]h
圆形弯管内湍流 圆形直管内强制层流 圆形直管内强制层流
di h′ = (1 + 1.77 ) h R
Nu = 1.86( Re ⋅ Pr ⋅ d i / l )1/ 3 (η / η w ) 0.14
2897.8 λm = T
斯忒藩-波耳茨曼定律 波耳茨曼定律( ② 斯忒藩 波耳茨曼定律(Stefan-Boltzmann) 表明黑体的发射能力与温度的关系。
E0 = σ T 4
T 4 或:E0 = C0 ( ) 100
斯忒藩 − 波耳兹曼常数 : σ = 5.67 × 10 −8 W ( m 2 ⋅ K 4) /
n1 + n2 + n3 +
4
∑n =( ∑n
i 4 0.75 i
)
(c)水平管内冷凝 ) 特点:考虑蒸汽流速对h的影响 特点 (1)蒸汽流速不大时,凝液可顺利排出, ) 可采用管外冷凝公式计算。 (2)当蒸汽速度较大时,可能形成两相流动, ) 应参考有关公式。
不凝气 蒸汽
凝液
(4) 影响冷凝传热的因素 ◇ 冷凝液膜两侧的温度差: ∆t = ts − t w 冷凝液膜两侧的温度差:
(5)液体沸腾传热 ) 大容积饱和沸腾 加热面被沉浸在无强制 对流的液体中
管内沸腾 流体以一定流速流经 加热管时,
1) 大容积饱和沸腾传热机理 假设气泡是球形
πr 2 ( p v − pl ) = 2 πrσ
2σ pv − pl = r
pl pv r
σ a b c d
σ
气泡的生成过程
气泡的力平衡
∂u x 蒸汽静止,汽-液界面无粘性应力 | y =δ = 0 ; ∂y
③ 汽、液相物性为常数,壁面温度恒定,膜表面温度tδ=ts; ④ 忽略饱和液体过冷所放出的显热。
b
x
δ
y
ts
η
du x b dx dy
dx y x
u x,y t h, W t h, y
∂u x ∂y
=0
∂
t h,s
ρg (δ − y )bdx
辐射能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灰体:能以相同的吸收率A,吸收全部波长辐射能的物体。 灰体 工业上,多数物体都可近似视为灰体 相差不大 相差不大)。 工业上,多数物体都可近似视为灰体(A相差不大 。
4.4.2 发射能力和辐射基本定律
(1) 发射能力 E (辐射能力 W/m2 辐射能力) 辐射能力 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物体所能发射出的全 部波长的总能量。 △ 单色发射能力 Eλ:W/m2 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物体发射的某一波 长的总能量。
2
B4 B3 1 4 7 8
液体沸腾和蒸气冷凝 既是热交换过程也是流体流动过程,
同时还有相变 潜热大 相变化传热优点 表面传热系数大 饱和水蒸气冷凝温度恒定,易于控制
(1) 蒸汽冷凝机理
蒸气与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蒸汽冷凝,释 放汽化热 冷凝方式: 冷凝方式: ① 滴状冷凝 凝液结为小液滴(附着力小于表面张力), 有裸露壁面,直接传递相变热。 ② 膜状冷凝 凝液呈液膜状(附着力大于表面张力), 热量:蒸汽相→液膜表面→固体壁面。 比较两种冷凝方式的表面传热系数 h滴状冷凝>h膜状冷凝,相差几倍到几十倍, 但工业操作 工业操作上,多为膜状冷凝。 工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