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仁宇学术成就

合集下载

黄仁宇为大历史作证

黄仁宇为大历史作证

黄仁宇为大历史作证- -黄仁宇先生应算是史学界的异数。

他半路出家,发愤苦攻,在大多数国人已经子孙绕膝、准备颐养天年之时,而终能以一介白首而成为有所成就之职业历史学者,其人之愍志学术之毅力,在这个崇尚未老先衰和不学无术之时代,凿要让人敬佩。

他从为大多数人视为学术生涯终点之时际出发,年五十七始发表第一篇著作,到今以八二高龄谢世,中间凡二十五年,勤奋终始,笔耕不歇,学术造诣亦日臻完善;夫子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之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完美之发扬。

因此,无论其学术造诣如何,其史家地位该如何评定,其人谨严的追求学问之治学精神,亦足垂范后人。

摘自中国理论图书网今年一月八日,是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为纪念这位以《万历十五年》等著作享誉海峡两岸的历史学者,三联书店与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同步出版了黄仁宇的博士论文《十六世纪明代之财政与税收》,同时联经还推出了黄仁宇长达40万字的回忆录《黄河青山》。

据黄仁宇多年好友、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总编林载爵回忆,黄这本回忆录于1980年至1983年写成,原稿经过多次修改,只剩下1/4。

黄仁宇定稿之后就将英文手稿束之高阁,不作任何增删。

黄曾向林载爵表示,这本回忆录必须等死后才能发表。

去年黄去世后,手稿由黄夫人寄给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才有今天的新书出版。

1980年黄仁宇因学校缩编而遭“停职,内心抑郁不已,因此借回忆录一浇心中块垒。

《黄河青山》一书在写法上并不着意于时间前后的逻辑演绎,反而随着思绪,笔锋任意穿插交叠。

林载爵认为,“黄仁宇一直不融于美国主流史学、汉学界,不断受到无情的批评,作品出版动辄遭挫。

黄仁宇在《黄河青山》卷首以第三人称写道:“为了独排众议,黄仁宇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

尽管如此,黄仁宇的作品中译本还是影响了海峡两岸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而且他的影响力至今仍旧不衰。

据黄自己估算,截至1996年全世界有关他著作的所有语版总销售量加起来达60万多本,仅《万历十五年》一书在内地和台湾就分别有20万册的总印数,可见他的知音并不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1918年,黄仁宇先生出生于湖南一个军人家庭,父亲黄震白曾任广东省军阀许崇智手下的参谋,1925年许被蒋介石驱逐后,黄父回家乡教书为生。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1940年,黄仁宇在天津南开大学学电机工程不到两年,在疏散到武汉时,放弃了西南联大的前景,毅然报考重庆中央军事大学。

两年后毕业,通过当时在重庆工作的地下共产党人田汉的关系(黄称长他二十岁的田汉为“田伯伯”,田汉的儿子田海男与黄是军事大学同学;黄与田汉、廖沫沙和范长江都是在办《抗战日报》和《大公报》时认识的),黄仁宇分配到西南联军当排长,后升为少尉连长。

1943年后,黄随增援缅甸的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副司令史迪威开进缅甸,后又撤退到印度。

历经艰险,大难不死,黄靠着机灵和勇敢,被选中做了郑洞国将军的参谋,后又充任情报兵。

在此期间,黄写了好几篇报道缅甸战役的新闻文章发在香港《大公报》上。

在缅甸战役中,虽然史迪威剥夺了所有中国将军的战争指挥权,但是黄作为参谋依然亲临前线,采集情报,亲身目睹了最惨烈的战争场面。

《黄河青山》中曾仔细描绘了一位和黄同样军衔的日本上尉军官,被中国狙击手射中,俯身躺在河面上;又描绘了中国坦克兵在战场上壮烈赴难的惨烈情形,以及黄本人开着坦克进城时的感受。

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郑洞国将军被任命为第三方面军副司令,第一项任务是负责接收上海和南京。

此时二十七岁的黄仁宇坐着美国飞机在江湾机场着陆,看到印着太阳旗图样的日本零式战机仍停在跑道旁边,感慨万千;然后住进了设在外滩和平饭店的指挥部,又亲眼看到了日军司令冈村宁次在紧张时如何握紧拳头。

不过,这段时间里黄少尉最为开心的事情是在上海学会了跳交际舞,并认识了两位女友安和辛妮,她们都是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其中安的父亲是著名的外交官,住在一套每层都有浴室的洋房里。

安劝黄要抓紧时间学英语,并觉得他应该退役重新进大学读书。

黄回忆录劈头便说:“在1945年末,我遇见一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女孩,名字叫安,我对她一见倾心。

黄仁宇与资本主义研究述评

黄仁宇与资本主义研究述评

呈壁垒!生三塑占kexuejiao yujia思品教育研究黄仁宇与资本主义研究述评每蕉(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院历史系上海200241)【摘要】黄仁字开始研究资本主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一文到<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这部专著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论著,黄仁宇对资本主义作了深入的研究。

他通过“技术”、“数目字管理”的独特视角。

对研究资本主义的三派学说进行了批判,从而构建了其“技术辩证”的资本主义观。

其研究之目的正是为了在中西历史比较中寻求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长期革命”的经验解释,并通过考察世界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来加以论证。

I关键词】黄仁宇;资本主义;技术辩证;数目字管理纵观黄仁宇先生的一生,关于资本主义的研究无疑是其学这里赞成布罗代尔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

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制术生涯中最有影响和分量的学术成就之一。

然而,尽管黄仁宇度存在几百年,可并没有自称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研究的一系列专题文章及其专著《资本主义与二十这个名词并没有出现在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中,这个名词的出现,一世纪》自刊出以来也引起过很大反响,但学界却很少有人对最初纯由于反对者的攻击。

经过俄国十月革命,不仅在言辞上此进行专题考察。

台湾学者赖建诚撰有《热度与亮度:细读黄反对的声浪达到最高潮,而且行动上也达到最剧烈的阶段。

仁宇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的书评长文,算是一篇较为其实,对于学术同题的诸多争论往往归根结底是对概念和全面介绍和评论黄仁宇资本主义研究的专题文章;而大陆学界术语的争论。

早在19世纪末,李凯尔特(Ken rich Rie k ea)就认则更是鲜有对其真正重视者。

然而,人们如果对黄仁字的资本为概念的形式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研究结论,所以对概念的使用主义研究没有足够的认识,也就不能真正地理解其学术思想尤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超出了这种范围就会失去对其争其是他成一家之言的“大历史”观了。

另类史家黄仁宇

另类史家黄仁宇

另类史家黄仁宇看《黄河青山》里黄仁宇年轻时的照片,形象气质和通常人们心目中“温文尔雅有着真性情”的人文学者形象相去甚远。

那时,他是军人,学的是工科,绝没料到中国社会的天翻地覆会影响到他日后的命运,以致要背井离乡到美国,以30多岁的高龄半工半读,从头研究历史。

对黄仁宇的人生轨迹和学术成就的分析,从他人生中第一本书《缅北之战》出发,或许会更清晰。

黄仁宇于湖南长沙长大,自十四五岁起(1932年)就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写作热忱自此从未间断。

当时《湖南日报》副刊,连续登载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每篇都有他自己手绘的人物画像。

1936年,黄仁宇考上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不久抗战开始,他放弃读了一年半的大学学业,从军报国,报考军校。

在尚未进入军校就读的5个月空当中,他在长沙《抗战日报》觅得记者一职,当时的同事包括大名鼎鼎的剧作家田汉,以及后来成为共产党高干的廖沫沙。

1938年黄仁宇考入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后任陆军14师排长和代理连长。

1943年受派由重庆飞往印度,参加中国驻印度远征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为孙立人的部下。

在缅甸服役期间,常撰文报道战事,投稿到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公报》。

1944年5月在北缅密支那之役,他到前线,被日军藏在树丛中的狙击兵射中大腿,曾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

抗战结束,任第三方面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

《缅北之战》只是黄仁宇当年在抗日战场上随手写下的一些战地通讯,仅就写作笔法而言,年轻的黄仁宇比一般的战地记者超出了很多。

对此,黄先生有所交代:“我自己有这么一个癖好:我想在文字里注意营以下的动作,而极力避免涉及到高级官长”,“我希望以后所有通讯都以亲自在战斗部队目睹为限”。

黄仁宇说:“我很羡慕很多美国记者的做法,这些美国同行不提及战略技术,自己和一线战士共同生活,所以他们的战地通讯,是士兵的行动,士兵的生活,士兵的思想。

”在《八月十四日》这篇文章里,黄仁宇如此写道:“军人的生活像一团梦,整个人生的生命又何尝不像一团梦!”这样的句子体现出了某种对生命的体悟。

众说纷纭黄仁宇

众说纷纭黄仁宇

社稷坛文苑导刊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01月/17日/第T00版/众说纷纭黄仁宇冯昭北塔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似乎还没有一部史学著作如黄仁宇的作品那般受到众多青年人的追捧;更没有一部史学著作像黄仁宇作品这样在读书界掀起长达十几年热潮的同时,在史学界却受到出人意料的冷遇。

这位半路出家研究历史的海外华人,他的笔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魔力?“大历史”的魅力──访中国现代文学馆副研究员徐伟锋问:在历史类图书中,黄仁宇作品是少有的畅销作品。

就您的个人经历而言,您认为他的作品在哪些层面上满足了人们的阅读需求?答:我读大学时,曾去历史系旁听“中国政治制度史”,授课老师说:“史家胸襟往往开阔,因为脑子里装着上下五千年,每日里与帝王将相对谈。

”我信奉知识的力量,因为知识不仅能开拓视野,而且能开阔胸怀;尤其是历史知识,能从时间的维度打造出宏伟的气象。

黄仁宇的“大历史”尤其能让我感到“大”的魅力。

在我进行微观写作的同时,其实我对“宏观视野”还是心向往之的。

也就是说,我真正期待的,是“微观与宏观”结合的叙述方式。

我说期待,是因为这种方式接近于理想状态,而我很难读到“细大兼备”的史学文本,我们读到的往往是要么大而空疏,要么小而繁琐。

从这个意义上,黄仁宇是符合我的这一期待的。

问:您认为黄仁宇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书《万历十五年》,怎样表达了他所标榜的“大历史观”?答:据他自己说,他写《万历十五年》只花了一年时间,英文版由耶鲁大学推出之后,次年即由作者自己译成中文。

此书英文名为《无关紧要的1587年》。

初看书名,我还以为这又是一本微观史学著作呢,但黄在台北版的自序中偏偏说,他的研究属于“大历史”范畴。

他自拟的英文名称是“Macro -history ”,直译为“宏观史学”。

他说,这“大历史”有类“宏观经济学”(Macro -e -conomy ),具体而细微的经济现象或课题,他更愿意留待别人去研究。

问:黄仁宇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引经据典,语言明白晓畅,这是否妨碍了史学著作的可信度?答:具我所知,黄仁宇是练过“臀功”的。

浅析黄仁宇的史学贡献

浅析黄仁宇的史学贡献

浅析黄仁宇的史学贡献作者:牧天来源:《中学生百科·学习》2015年第01期历史爱好者们对黄仁宇这个名字并不会陌生,很多人了解并喜欢他,是因为他的《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大历史》两本著作。

这两本书文笔生动,角度新颖。

在此,笔者不欲介绍两本书的具体内容,而想把黄氏书中的概念拎清楚,并讨论黄氏的史学贡献。

《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大历史》两本书中,最引入注目的是黄氏所提出之“大历史观”。

“大历史观”是一些概念的整合,即“历史上长期合理性”、“数目字管理”——简言之便是技术至上论,以实证主义方式从技术角度谈论历史,避免产生基于意识形态的争执。

“历史上长期合理性”即是从社会整体面貌以及长时间跨度角度来考察社会与历史。

而“数目字管理”,黄仁宇这样解释道:“如果社会可以接受财产权绝对且至高无上,一切就可以加加减减,可以继承、转移及交付信托。

因此,物质生活的所有层面,不论是私人或公共,就可以在数字上处理。

财富的可交换性利于财富的累积,创造出动态的环境。

”本质上来说,这是对国家机器的经济控制与社会自身经济发展的讨论。

自“大历史”理论,黄仁宇认为时代之走向及发展由无数社会和物质上的各种因素共同堆积,历史舞台上的“关键人物”往往只是一个“角色”,让任何人来扮演都可以,众人熟知的著名历史人物只是正好在那个时间踏上了舞台,坐上了历史早准备好的空缺“角色”席。

《万历十五年》中,作者从1582年这一不起眼的年份人手,讨论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的面貌以及历史人物于国家的作用,如海瑞、申时行、戚继光等。

其中他并不探究历史人物的善恶患奸(黄仁宇主张历史从不应该是批判善恶的历史,尽管其本身也难免流于翻案文章,他与李约瑟将这一主张称为技术辩证),而是把他们放到整个明代的社会框架中进行研究,强调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关系和政治文化构架。

而黄氏更是在《中国大历史》中,更将“长期合理性”和“数目字管理”的概念发挥到极致,对整个中国社会的讨论集中在社会运行的自洽逻辑上。

3 黄仁宇用大历史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3  黄仁宇用大历史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ChineseWorld 47新中国60年黄仁宇 用大历史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文/杨益黄仁宇,191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早年就读于南开大学,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1950年退伍。

其后,他赴美国留学,以57岁高龄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成为史学界少见的半路出家的史学家。

在随后的20多年里,他不但在学术领域内自成一体,更以深厚的历史功底、宏大的视野以及充满魅力的笔调,先后撰写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史学著作,倾倒无数读者,如《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地北天南叙古今》、《放宽历史的世界》等。

尤其《万历十五年》,从上个世纪末风靡至今,形成“黄仁宇旋风”。

北京紫禁城是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主要场景48 ChineseWorld投笔从戎1918年,黄仁宇出生于湖南长沙。

父亲黄震白曾加入同盟会,父亲对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黄仁宇曾经说:“我的历史观来自父亲的影响。

” 1936年,成绩优异的黄仁宇获得了南开大学减免学费的奖学金,入读机电工程系。

但是次年,卢沟桥事变爆发。

国难当头,黄仁宇决心从军报国。

黄仁宇先担任排长,奉命驻守云南,后随中国远征军开赴印度、缅甸作战。

满腔热血,终于得到了报国的机会。

如愿上战场的黄仁宇不但在军事方面有积极的表现,也在此时展现了他的写作才能。

黄仁宇一边服役一边撰写了八篇战地报道。

随后,黄仁宇被任命为专职的战地观察员。

日后,这促成了他的人生轨迹,即从一名职业军人过渡到一名历史学家。

而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军人的国家意识,尤其是军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对国家制度的思考,也就成为了黄仁宇未来作为一名历史学家的主要课题。

黄仁宇虽然一心报国,但在人际复杂,腐化混乱的军界始终难有发展。

1949年初,黄仁宇被任命为中国驻日代表团的副官助手,前往日本。

1950年,黄仁宇因受到派系斗争的牵连,而被迫在日本退伍。

此时,他已经38岁。

身处日本的黄仁宇,既无法返回大陆,也不愿南渡台湾。

最终,他毅然决定赴美留学,抛却前半生,重新开始。

历史、虚构与叙事论述:论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模板

历史、虚构与叙事论述:论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模板

历史、虚构与叙事论述:论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1991年初,笔者曾参与某个与历史有关的学术研讨会,由于会上所发表的一篇论文涉及了黄仁宇先生的观点,果不其然,在开放讨论的时间里,黄氏顿时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

「黄仁宇」这个名字的确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当然,不令人意外的是,讨论场上的热烈发言,清一色都是抨击和嘲讽。

其中的若干言词,笔者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比方说,某位学者讽刺地说道,「黄仁宇是历史学界的『琼瑶』」;也有学者斩钉截铁地断定,「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不是学术著作,他是在写小说,不是写历史」。

按理说,这些学者应该会进一步给出这些评价所持的根据,以便为我们解惑,不幸的是,他们并没有提出这类断言背后的原由,而仅仅是断言,不多也不少。

或许,他们认为,黄仁宇的作品毋庸获得严肃对待;或许,是基于其它我们不得而知的原因。

然而,前者酸溜溜地借着畅销通俗作家来做比附的说法,纯就黄氏作品的销售数字观之, 1 这一点我们其实不难理解,但不可否认,这句话里头确实夹杂着恶意中伤的意味,绝对不会有丝毫恭维的意思。

后者的言论,其意思当是指,学术性的历史著作不是这么写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一立场推断出其背后的两点预设:其一,正规的历史论着应当是分析性的、专题式的作品,至于文字上的运用理应保持「超然中立」,也就是说,必须使用冷冰、干燥、「貌似中立」的修辞,藉以营造出某种客观的效果;其二,「叙事」和「虚构」是小说家才会有的手法,亦即,那是文学家的书写方式,而不是处理「真实」(reality)的历史学家应有的作为。

这类预设所反映的可说是当时历史学界的主流观点,也是学界默认的规约(doxa)。

十年的时光过去了,黄仁宇也已作古;不过,其遗留的作品以及提出的议题,至今还是犹有余韵。

那么,「黄仁宇研讨会」的举办,除了带有纪念、缅怀的性质之外,是否还有更深刻的学术意义呢?我想是有的。

至少,他以叙事史学的手法,在学院的历史书写主流之外,为我们铺陈了一条探究历史的可能道路,而这也是当前中文历史书写里最为欠缺的。

史学界对黄仁宇的评价

史学界对黄仁宇的评价

史学界对黄仁宇的评价
黄仁宇,中国重要的历史学家、学者、思想家,也是中国当代历史学界的杰出代表。

黄仁宇出生于一个普通贫困家庭,是华中大学首任历史系主任,先后在华中师范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同时还教授过英APP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北大学等。

他著有《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和其他许多著作,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著名学者。

他努力推进中国历史学术体系的建设并推广近代中国史研究。

黄仁宇对中国古代史研究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在其理论融会贯通、框架层次分明、视野开阔方面,楷模乍现,促使中国中外历史学界梳理诠释中国古代史研究框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黄仁宇注重从历史演变的视角探究中国古代历史,并以历史过程为主线,运用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多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史,使研究维度得以拓展。

黄仁宇提出了“智力――体跳跃――文化华章”研究框架,以智力视角探究本质,建立持久的文化华章,改变了传统的史学研究模式,使中国华夏文化从沉静中腾飞。

此外,他还提出了“传统文化尊重、历史继续”的史学研究标准,强调传统文化的尊重,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主张。

总之,黄仁宇被评价为中国历史学界的翘楚,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从历史演变的视角解读和研究了中国古代史,使古代史研究在科学性和人文性上得到了很大提升,符合知识结构对协调发展要求,对于推动中国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简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简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简评第一篇: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简评中国历史与文化刘云鹤 1090800114 生命科学学院1《中国大历史》简评选择《中国大历史》这本书纯属机缘的巧合,因为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帖子,说是大学生必读的一百本书中,就有《大历史》这本书;也不知怎的单单就记得这一本。

后来寒假里为打发无聊,书店里看见了,就买下了。

初看这本书,就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在我看来,有以下两点:篇幅短小,以点论面这本书连目录都算上,也就350页,每一个标题下的内容也只有1-3页的叙述。

这非常适合我们这些有点儿历史基础,平时没有大块时间读书,又渴望有一些标新立异思想的大学生们。

白话文体,通俗易懂现代史上,最权威的通史学者应当属钱穆老先生了,他的《国史大纲》堪称经典。

曾下决心拜读一二,但望竖排版式和老式白话文而却步。

但黄仁宇老先生2早年曾任国军的下级军士,是一个从阶级底层走出来的历史学者,在不失史家之严谨的基础上,同时更加平民化,使了解历史不再被识为畏途、不再只是几个历史学家的“斋中之物”;而且从20世纪五十年代他即在美国,攻读历史,思想更接近西方人;此书写于20世纪九十年代,白话文体已经发展完善。

所以,读起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再读下去,就能发现其真正精髓的东西了。

这本书是一本简要的历史概论,与以往我们所接触到的历史教科书不同。

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

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时间发展为轴,从政治意义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对后世的影响,条目清晰有力整齐,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一律。

然后我们学生就死记硬背,只记得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没有质疑,没有独立思考。

这哪里是在学历史,这样死记硬背却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的一种兴衰荣辱,学历史又有什么意义?有如鸦片战争为例,我们所了解的鸦片战争,只看到了英国人火器如何先进,战船如何高大,战胜了以后,如何与我们签订不平等条约。

黄仁宇:半生坎坷,晚景凄凉,大器晚成著就《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半生坎坷,晚景凄凉,大器晚成著就《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半生坎坷,晚景凄凉,大器晚成著就《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是英文原著翻译过来的作品,其作者黄仁宇在晚年撰写这部著作时,本将其命名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

这位大器晚成的历史学家,另辟蹊径,不写历史大事记,偏写历史上看似最无关紧要的一年,万历十五年。

从这一年的史记中,看到平静的历史海面下波涛汹涌的暗流,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失败和成功往往是多因一果。

明朝的衰败,和末世固然有关,但一个王朝气数已尽的根本原因,可能恰恰潜藏在最普通,最无关紧要的某一年。

而市场也见证了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巨大成功,以超高发行量,风靡海内外数余年的成绩,来回报这位半生坎坷,晚景凄凉的历史学家。

01 半路出家学历史很多人可能对黄仁宇的求学生涯不甚了解,他其实是半路出家开始学历史的,转行开启历史的学术生涯时,他已经是到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了。

至于为什么半路转行,在现在看来,更多是误打误撞的结果。

在来到美国之前,黄曾是国民党的一名军人,参与过战争,在军队里一度做到中层军官职务。

退伍后的他,因为国民党战败,无路可去,左右为难之下,他来到了美国落脚谋生。

当时到美国定居,唯一的办法就是申请美国的院校读书,于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他获得了密歇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奔赴前往美国求学的旅程。

一开始,他修学的是新闻学,无奈英语口语不好也不流利,思索之下,这才转行攻读历史系,而且恰恰好修的是中国历史专业。

和当时大多数留学生一样,黄也不免要遭受生活上的困顿。

在美国的前几年,黄一直在求学和打工求生的艰苦生活中度过。

这些历程,他后来的自传《黄河青山》都有详细的回忆。

可以说,围绕他的一生,无论是国是家是个人,都是充满困苦的。

02 跌宕半生仍无法安度晚年原本在好友余潜山的帮助和推荐下,黄已经进入纽约州立大学分校任教。

但好景不长,几年之后,他还是收到了那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他被学校解雇了。

通过他个人的自传,我们了解到,关于解聘,校方给的解释是“人事缩编所致”。

浅谈经典学术著作——《万历十五年》

浅谈经典学术著作——《万历十五年》
张居正几乎要开创出“万历盛世”将明朝推向历史的顶峰。他推行全方位的改革,为不断走向衰落 的明朝注入新的生气,但这一切,他的理想随着他的死而付之东流,他生前强势的行事风格和 新政同当时的官僚产生极大矛盾。而他生前对万历帝的过于严苛,及权力的过盛成为日后万历 对他进行清算的伏笔。不仅如此,他在用人上也有很大了漏洞,重用私人、用人不当是改革失 败的重要因素,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皇帝的不上朝,不完全是自身懒惰原因,而是对现实的反抗,官员们对他的 限制、道德的压制,使得皇帝不过是整套制度系统当中的角色而已。这也是万历的悲哀。
(二) 两位首辅
要说明朝三百年国祚中最有权力的首辅,莫过于张居正。张居正执掌国政长达十年,皇帝还是 个孩子,张大学士的学生。由于明朝政治中的特性,张选择同大太监冯保合作,同时在太后的 支持下,保障了他对权力的控制。
纵使明朝的开业者两代皇帝洪武帝和永乐帝他们权势足以压服满朝文武百官朱元璋说杀就杀其中就一次性杀掉过半官员六部首脑一个不剩衙门里甚至没几个人上班地方官更是掉了无数脑袋朱棣比起他老子也不含糊说灭十族就灭十族权势滔天的锦衣卫指挥使像只臭虫般被弄死
浅谈经典学术著作 ——《万历十五年》
近段时间来,拜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佳作-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素来是我所敬仰的历史学 家,他早年从军受过国民党系统地军官训练,又参加过抗日战争,周游各地后赴美学历史,谈 得上人生经历丰富,文武双全。写本书之时黄仁宇已是美国公民而他却在书中不止一次地谈 到“我们的帝国”、“我们的历史”,同时给人一种焦虑感,我深切地感受到黄仁宇先生是充分站在 我们中国人的角度上,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感受,有一种忧国优民的味道在里面,这确实是一部 对传统历史很有思考的学术著作。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黄仁宇作品《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

黄仁宇作品《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

黄仁宇作品《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黄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欢的历史学家,喜欢他细致冷静的笔触,喜欢他显微镜下的大历史观,喜欢他对历史技术性的剖析,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欢送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除了文学,我最喜欢的书就是历史类的。

对于历史本身,我也是颇有兴趣的,但可惜的是,纯粹的古人笔触我也是看不进去的,于是乎,现当代的历史著作变成了我的最爱。

烟索重楼,月迷津渡,从书中走出来的一个个人物身上都有股子道骨仙风的气质。

这些人大局部或是王侯将相,或是富贵显达,也有臭名昭著。

总之,能够被记住的人身上,总有那么根底值得观瞻的地方。

茫茫人海,凡夫俗子,又有谁会被永久的铭记呢?记得张爱玲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无论是好名或者是恶名,总比不留名要强。

读历史,就是读那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是读那错综复杂的时间。

读历史,是对人类的一次反省,又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升华。

读历史,不能错过明朝史,因为明朝史汉族掌握政权的最终一个封建王朝。

而读明史,就不能错过《万历十五年》,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1687:ayearofnosignificance》,直译是《1687:无关紧要的一年》。

确实,万历十五年间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是明朝衰落的关键。

就历史来讲,有三个不可无视的特点:一:学术性。

黄仁宇本身就是一位大家,他的学术造诣是值得钦佩的。

书中有着很多的历史资料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且看附件中参照的文籍就能够懂得其中大意。

在40年之前,有着一位双鬓斑白的学者,带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中收集所需要的资料。

这份努力,本身就有股酸楚的味道。

二:坦诚性:作家本身所拥有的大历史观注定了他对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着相当的了解。

书中也说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这些事实,就是不忠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

在这样的历史态度的引导下,《万历十五年》也显露出更为深刻的坦诚。

终结的先声——评荐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终结的先声——评荐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终结的先声——评荐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作者:牧天来源:《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8年第7期毫不夸张地说,《万历十无年》可能是名气最大的偏学术类的历史著作了。

这本书于30多年前甫一出版便引起轰动,其经典性毋庸赘言,王小波先生曾为这本书写过书评推荐,我于此也愿不吝笔墨,再度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原版是英文,书名的中文翻译为《万历十无年》,初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熟悉明史的读者看到帝号年份,或许第一反应会是,这是很重要的一年,是大明王朝的兴衰成败之关键,但作者黄仁宇原意并非如此,因为这本书的英文名是1587,aYear of No,即《1587,毫不重要的一年》。

既然毫不重要,那为何要大书特书这一年?明亡于1644年,此年李自成带领大顺农民军攻下北京,崇祯自缢于煤山。

从1587到1644年,这近六十年问,1592至1600年有声势浩大、花费甚巨的万历三大征——援朝鲜,平宁夏,平播州;然后朝官倾轧,结党而争;1616年后,与后金作战,萨尔浒、宁远皆是大战;后数年镇压各地起义。

近六十年间,几乎每一年都惊心动魄,其问的细节都值得反复书写。

倒是1587年,是年承平,只有小灾小患。

作者娓娓道来:看似不重要的一年,实际上已暗涌汹汹,整个大明处存一种混乱的平衡之中,一旦有内外部的些许压力,大厦崩塌只是早晚的问题。

而正因这年不太起眼,所以总被人们忽略。

黄仁宇从万历十五年这个年份横断剖开大明王朝,从这个国家每个群体的角度描述了一遍整个社会的状态。

而整本书所要探求的问题,就是“明朝究竟亡于什么”“一个王朝是怎样终结的”。

至高无上的皇帝要受到礼制和文官集团的掣肘,在立储问题上始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随后怠政,再不临朝,用消极的方式与文官集团对抗。

而文官集团经历了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清算,再没有出现一个像张居正一样的铁腕首辅,于是逐渐结党,形成利益团体,相互攻讦,并且用一层层的官僚主义腐蚀帝国的根基。

清官海瑞对廉洁和儒家学说的信仰单单是个人道德的超常,却没能形成有效的法制。

【高中记叙文阅读】《史学界的异数黄仁宇》阅读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史学界的异数黄仁宇》阅读答案

【高中记叙文阅读】《史学界的异数??黄仁宇》阅读答案史学界的异数黄仁宇黄仁宇先生应算是史学界的异数。

他半路出家,发愤苦攻,以一介白首而成为有所成就的历史学者,其学术之毅力,令人敬佩。

他五十七始发表第一部著作,到史学界的异数——黄仁宇黄仁宇先生应算是史学界的异数。

他半路出家,发愤苦攻,以一介白首而成为有所成就的历史学者,其学术之毅力,令人敬佩。

他五十七始发表第一部著作,到今以八二高龄谢世,凡二十五,勤奋终始,笔耕不辍,学术造诣日臻深厚,而其谨严的治学态度,亦足垂范后人。

黄仁宇先生致学于哈佛学派和剑桥学派之间,其史观自然难免会杂有两派之特点。

两派观点虽有差异,但都不愿拘泥于历史之片断,试图厘清整个历史发展之脉络,有汤因比“大历史观”之特点。

黄仁宇先生亦自称信奉大历史观,试图“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中国大历史》),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

这个特点在《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著作中得到了体现。

然而治大历史必要有扎实之史学功底,穿透时空隔阂之强劲功力,和敏锐把握历史命脉之深刻透视力。

而要把此三者用到纯熟精炼之地步,殊为不易,即便博学宏识如汤因比,也不能说是成功。

黄仁宇因受后天限制,治大历史更是难免力不从心。

因此,虽然先生其志可钦,其情可叹,这两部著作却显得力度不够,我以为他的努力基本可归为失败。

然而黄仁宇先生的史家地位,并不定乎此。

他之必可在史界占一席之地,在二十前之《万历十五》,甚至更早的《明代十六世纪的财政与税收》中,即已奠定。

在此二著作中,先生自称“不斤斤计较书中人物短时片面的贤愚得失,其重点在将这些事迹与我们今日的处境互相印证”(《万历十五·自序》),同时还试图把那个狭小的历史切片放诸一个被人为拉大的历史时空之大视境中去考察。

从前者看,黄仁宇先生的努力是颇成功的;然而在后者上,则并非无懈可击。

黄仁宇先生作为史家之另一贡献,还在于他努力将历史研究从陈寅恪式的纯学术之高台楼阁中解放出来,以相对通俗易懂之方式进行普及,使大众能有兴趣去了解本国历史。

黄仁宇对史学的贡献

黄仁宇对史学的贡献

黄仁宇对史学的贡献
张云燕
【期刊名称】《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9)002
【摘要】黄仁宇对史学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不拘一格的治史方法、多元化的历史发展史观、大历史观.此外基于他对道德和数字的独到见解,也单独列出,以期对黄先生的史学贡献有更为深刻的了解.黄仁宇先生不仅为我们的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而且大历史观本身即历史方法,在对历史做专业性探讨的时候可以有多种选择的方法和模式,在借鉴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同时还要与本国特色相连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总页数】3页(P196-198)
【作者】张云燕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6
【相关文献】
1.黄仁宇史学方法探要 [J], 李宝祥
2.20世纪40至60年代留美之美籍华人史学家与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史学——以黄仁宇、唐德刚、余英时为例的探讨 [J], 周一平;许曾会
3.历史学家笔下的人文西湖——漫评黄仁宇《西湖胜景》 [J], 竹马
4.黄仁宇与王夫之史学思想之比较 [J], 吴戬
5.古今之争中的史学家自我救赎——从黄仁宇命运谈起 [J], 孙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到底揭示了什么历史大规律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到底揭示了什么历史大规律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到底揭示了什么历史大规律《万历十五年》是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成名作,也是一本畅销学术书。

可以说,在散文里面,它的历史水平最高,在历史里面,它的散文水平最高。

其地位自然不言而喻,达到了“生平不读十五年,就称明粉也枉然”的地步。

如果你希望给自己的标签加一个历史爱好者,那这本书是必读书。

那么,这个本书讲的什么?为什么这么重要呢?从名字上看,黄仁宇讲的是明朝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事情,他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

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黄仁宇先生选取了最平淡的一年,去除了一切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帝国的运作面貌,从而归纳出中国是一个依靠道德而不是技术在运转的社会,这种社会的缺陷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崩溃。

黄仁宇先生以六个典型的人物、七篇文章来解释这一观点。

因为让领导先走的原因,第一篇是:万历皇帝。

开篇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万历十五年的三月二日,本来清静的大街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一大堆官员奔赴皇宫。

原来,传出来消息,万历皇帝要开会:午朝,所以大家拼命赶,迟到了要扣工资嘛。

结果满头大汗跑到端门,发现没有任何要开会的样子,负责点名的侍卫将军也不在。

显然,这是出了乌龙,万历皇帝根本没有开会,所以大家拍拍屁股回家了。

但接下来,万历皇帝很生气,竟然扣全体官员的工资。

黄仁宇先生为什么要写这件事情?显然,他是要告诉读者,明朝万历的管理已经失去了控制,连开会这种事情都组织不好了。

对此,万历皇帝当然勃然大怒。

但是,这个庞大的机构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很多史书把问题推到了万历皇帝身上,因为万历皇帝是有名的旷工皇帝。

正是因为他开会不规律,所以才会出乌龙。

但黄仁宇先生并不这样认为。

他说:看了我的论述,你可能对万历皇帝更多的是同情。

因为万历同样是一个失去技术手段皇朝的牺牲品。

万历先生用大篇的篇幅描写了皇朝的礼仪,比如上朝时,万历戴着缀有十二串珍珠的冕,像戴了一块瓦片,极不舒服,但这是必须的,因为这象征着皇权。

周雪光:百年再读黄仁宇

周雪光:百年再读黄仁宇

周雪光:百年再读黄仁宇大历史观· 数目字管理· 官僚体制——纪念黄仁宇先生诞辰100周年(1918-2018)周雪光,1959年生,山东淄博人。

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有《组织社会学十讲》、《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等。

微信来源:雅理读书。

前些日子,因研究再次择要阅读黄仁宇著作。

在他的自传《黄河青山》页面上,不经意间读到他出生于1918年,猛然想到今年是黄仁宇先生诞辰100周年。

这些年来,他的著作伴随着我的学术思考和成长,自己的若干学术想法是在与他的冥冥对话中发展起来的。

故做此文纪念之。

1还记得2006年前后阅读《万历十五年》时的震动。

在第一章开始不久,黄仁宇这样写道:“从皇帝到臣僚都彼此心照,朝廷上的政事千头万绪,而其要点则不出于礼仪和人事两项。

仅以礼仪而言,它体现了尊卑等级并维护了国家体制。

我们的帝国,以文人管理为数至千万、万万的农民,如果对全部实际问题都要在朝廷上和盘托出,拿来检讨分析,自然是办不到的。

所以,我们的祖先就抓住了礼仪这个要点,要求大小官员按部就班,上下有序,以此作为全国的榜样。

”(p. 3)那时我从事田野研究已有一两个年头,在乡镇农村接触到基层官员活动,耳濡目染,对官僚体制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各种观察和一大堆困惑,感受千头万绪,伸手欲触却不及,犹如在一个漆黑的房间摸索了很长时间,苦于看不到整体。

黄仁宇生动叙述的文字间不时插入的议论感叹,犹如这个黑屋中突然透出几缕光亮,让我一下子瞥见了这些情景事件的轮廓和它们间的关联,看到了一个大的脉络,随之连缀起一长串的镜头、观察和思考。

给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恐怕是作者对中国官僚体制鞭辟入里的分析。

我大致同意作者自己的评价:“就一本书的篇幅而言,《万历十五年》可能是对官僚管理制度最无情的批评。

”(《黄河青山》, p. 85)当然,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篇幅更为精炼,批判也更为集中尖锐,但那是社会科学分析的著作,着重于不同的侧面,与黄仁宇的史学风格不可简单地加以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黄仁宇学术成就
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早年在家乡生活,1936年入读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

由于抗战爆发,黄仁宇决定辍学,加入国军。

抗战期间及战后,曾担任国军下级军官十年;子成都中央军校毕业后,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

1943年入驻印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

1944年5月曾在缅甸密支那负伤,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

抗战结束后,任第三方面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

1946年参加全国考试后,获保送入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毕业后任国防部参谋。

1950年以中国驻日代表团少校团员的身份退伍。

再度赴美国,于密歇根大学攻读历史,先后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曾在南伊利诺伊大学任教,1968~1980年任纽约州立大学分校教授,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1979年他离开教学岗位,专心写作,以“大历史观”享誉华人学界。

每个学者都有其独特的学术观点,关于黄仁宇先生就不得不提及他的“大历史”观。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为史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空气。

那么,到底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是什么呢?对于“大历史观”,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两种切入历史的取径:一种系以宏观历史之思,从历史的纵横总体联系上把握微观的历史研究对象,即“把握”是宏观的,研究仍是微观的。

另一种强调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

在黄仁宇“大历史”的范畴内,分析因果关系及其历史的合理性是主要的,对其他细端末节,不过分重视,甚至每个历史人物的贤愚得失,都认作次要。

尤其对于学习历史的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历史应当或不应当如何展开,因为它一经展开就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无须人们从主观上加以想象或构造,人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是历史何以如是展开。

以“天地不为尧舜而存,也不因桀纣而亡”的客观态度,放宽历史的视界,探寻事件的前因后果,正是黄仁宇“大历史”所提倡的学习方法。

“大历史”强调用较长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一个新的视角,重要的还在于我们如何将其作为一种工具加以掌握和运用。

就像在历史研究中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人口决定论一样,它们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绝不能究其一点而不及其他。

黄仁宇研究历史,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重综合而不重分析。

他广泛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使历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史料的庞杂与晦涩,因此,他笔下的通史也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通史不同。

在注重历史发展逻辑之余,各朝代已不再是可以拿来互相比较的单位,而是前后一贯,具有因果关系。

这样的研究与写作对于初学者以及非专业人士的历史常识普及均有很大的益处,也对史学工作者以新视角整体把握历史,提纲挈领,并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提供借鉴。

当然,归纳和综合也是建立在扎实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可贵之处在于他运用了开阔的视野,从而言人所未言,实践了他的大历史观。

何为“大历史”观?以上就是对其简单的解释。

或者用黄仁宇先生自己的话介绍更为直接,“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

”可见,作者自身很清楚其“大历史”的定位。

不论宏观和微观都是研究的不同领域和侧面,强调一点并不等于另一点可以废弃不顾。

黄之“大历史观”在当前学术界普遍重视微观研究和繁琐考据的风气下,为历史研究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注入了新鲜空气。

历史研究者看清历史之大,也能更加客观,摒弃狭隘观念,用事实发掘真正的关系。

这样,“大历史”就不仅代表着一种治史的眼界,也提倡着一种历史研究者应当具有的胸怀。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黄仁宇先生的作品。

今日在世的历史学家,大概没有一个人在进入学院大墙前积累有那样深厚的底层经历,也没有一个人能援引这些经历为资源,在大墙内别开生面,创获那样多而且独特的学术成果。

他是在中国出了名的历史学家当中,唯一一个进大学以前有过漫长的,非学院生涯、底层生涯的人士。

而在进了大学以后,他没有把进大学以前的记忆作为包袱,而是作为财富,点石成金,和他抗战的时候做过步兵参谋,在云南那种瘴气密布的丛林里作战,亲眼见中国的西部是如何的荒僻,如何的落后,和北京、上海这些沿海孤岛的现代化据点差距有多大的这些经历都有关系。

后来他把这些经历带到了他的剑桥生涯、耶鲁生涯、哈佛生涯、点石成金,他才能写出一部部优秀的值得后人品鉴的经典著作。

如《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河青山》、《关系千万重》、《放宽历史的世界》、《地北天南叙古今》、《大历史
不会萎缩》、《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税收与财政》、《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等。

此外,他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在所有的黄仁宇著作中,我认为以《万历五十年》成就最大,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前面所谈及的“大历史”观也在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明代的历史,因其扑朔迷离、跌宕起伏而被历史学家所关注。

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也是一部明史研究著作,同时也是一本研究中国社会和探究人生哲理的难得佳作。

该书从计划撰写到定稿,历时七年,1974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八年之后在中国大陆发行,是一部独到、严谨的史著。

它不似之前见过的史书那样艰涩难懂,而且也没有像一个腐朽的老学究一样,开篇即点明对该人该事的主观意见,鲜明的褒善抑恶, 开头就是让人望
而生畏的忠孝节义,此书不但文字通俗易懂,而且流畅精美,光是他流畅的文笔,独特的视角就已经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

此书以传记体的形式精确传神地再现了明代晚期几个有代表性的精英历史人物,他们是消极怠工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改革家、大学士张居正,后继首辅申时行,官青天海瑞,抗倭英雄戚继光,还有一个半吊子哲学家名士李贽。

这几个人物的历史宿命,也是近代中国社会总体上行将大失败的一种预兆。

黄仁宇先生力图使历史研究大众化,引发世人对近代汉文明总体上溃败的反思,时间证明该书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

黄仁宇先生的学术成就可能不足以使之成文学术界的大师,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作品的确深受大众读者的喜爱,甚至是一些知名作家,学术界对黄仁宇先生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是“一个保留着旧军人不良习气的性情中人”还有人不失风趣地评价他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历史学家”。

关于他的作品,即有人评价说是“虽然是通史性的论著,却突破了传统的格局”也有人说是“有时未免作了太过印象化的概括,读来竟像是一个外国人在描写中国,不过,这种写法也使得黄先生的文学和叙述有一种异于传统通史教科书的新鲜感”甚至不乏严厉的评论“我读黄先生书,辄为其缺乏中国思想、文学、艺术等之常识所惊”,“黄先生的史学和史识是根本不能涉入任何关于哲学与文学领域中的”、“技仅止此,便欲纵论上下古今,可乎”
黄仁宇先生不愧一代学术大师。

他以其自身特有的传奇经历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征服了万千读者,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食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