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法总结
2022年资料分析中的隔年增长率-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资料分析中的隔年增长率-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隔年增长率是行测资料分析考试中的一个考点,在考试中常常消失,它的公式是:隔年增长率=q1+q2+q1×q2(其中:q1指现期增长率,q2指间期增长率),q1+q2比较好计算,但是否需要计算q1×q2,我们需要看选项而定,假如需要计算q1×q2,我们又该如何去快速计算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应当如何去计算隔年增长率。
第一种状况:依据选项,不需要计算q1×q2例题1.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7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上年增长17.4%。
问题:与2022年相比,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增长( )A.41.8%B.37.2%C.33.5%D.28.8%【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增长20.8%,2022年增长17.4%,所求隔年增长率=20.8%+17.4%+20.8%×17.4%=38.2%+20.8%×17.4%38.2%,选项中大于38.2%的只有41.8%。
故此题答案选择:A。
其次种状况:当q1、q2都比较小时,可忽视q1×q2的计算,依据选项进行估算例题2.2022年我国欣赏鱼规模为41.6亿尾,比上年增长4.5%,上年同期增速为1.2%。
问题:2022年我国欣赏鱼规模比2022年增长了( )A.5.11%B.5.36%C.5.75%D.6.1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2022年我国欣赏鱼规模增长4.5%,2022年增长 1.2%,所求隔年增长率=4.5%+1.2%+4.5%×1.2%=5.7%+4.5%×1.2%5.7%,排解A、B。
由于4.5%、1.2%都较小,他们乘积是万分之几,可以忽视,选择比 5.7%略大一点的5.75%。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的成绩有着关键影响。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资料(如文字、图表、表格等)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的常见题型。
一、增长相关题型增长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一)增长量增长量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差值。
计算增长量的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如果已知增长率和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
(二)增长率增长率则是描述增长速度的相对指标。
常见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如果已知增长量和基期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100%。
(三)基期量在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或增长量)的情况下,求基期量。
公式为: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例如:某地区 2020 年 GDP 为 1000 亿元,2019 年为 800 亿元,则2020 年 GDP 比 2019 年增长了 1000 800 = 200 亿元,增长率为(1000 800)÷800×100% = 25%。
二、比重相关题型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一)现期比重现期比重=部分量÷整体量×100%。
(二)基期比重基期比重=(部分量的基期量÷整体量的基期量)×100% ,计算时通常先计算 A÷B 的值,然后根据(1 + a%)÷(1 + b%)与 1 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和估算。
(三)比重变化比重变化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判断比重上升还是下降,只需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例如:某公司 2020 年总销售额为 5000 万元,其中 A 产品销售额为1000 万元,则 A 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为 1000÷5000×100% =20%。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2.百分点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可直接相加减。
例如,从10%增长到20%,增长了10个百分点,而不是10%。
基期、现期、增长量、增长率基期量是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现期量是相对于基期量的数值,增长量是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平均增长量是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而增长率是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年均增长率和间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是基期量经过n个周期变为末期量B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平均增长率。
但当|x|>10%时,利用公式计算存在一定误差。
间隔增长率是已知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混合增长率混合增长率是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例如,A的增长率是a,B的增长率是b,而“A+B”的增长率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同比增长是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而环比增长是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平均数、比重、倍数、翻番和指数平均数包括现期平均数和基期平均数,其中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比重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倍数是A是B的多少倍,A÷B;而翻番是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
指数是描述某种事物相对变化的指标值,假设基数为100,其他值与基期相比得到的数值。
删除有问题的段落。
1.修改每段话:算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各种数值的变化。
例如,如果现在比过去增长了20%,那么我们可以用算法100×(1+20%)=120来计算。
同样地,如果现在比过去降低了20%,那么我们可以用算法100×(1-20%)=80来计算。
如果我们想知道某个数是原来的多少倍,我们可以用倍数进行计算。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比1978年的3.8平方米高出3.9倍。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翻番来计算数量加倍的情况。
资料分析公式总结

资料分析公式总结1 现期值=基期值*(1+增长率)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2 增长量:✧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x增长率✧考点识别:增长(增加)+具体数值?(多少)+单位(元、吨…)✧常用方法:特殊分数化简法1/2=50% 1/3=33.3% 1/4=25% 1/5=20% 1/6=16.7% 1/7=14.3%1/8=12.5% 1/9=11.1% 1/10=10% 1/11=9.1% 1/12=8.3% 1/13=7.7%1/14=7.1% 1/15=6.7% 2/7=28.6% 3/8=37.5% 2/9=22.2% 2/11=18.2% ✧增长量=现期值/1+增长率x增长率=(现期值/1+1/n)x1/n=现期值/n+1(注意:增长率为正数时,n取正数,增长率为负数时,n取负数)✧特殊题型:增长量比大小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倍数1)大大则大:现期值大,增长率达,则增长量一定大;2)一大一小看倍数(乘积),分别计算两者现期值之间的倍数关系与增长率之间的倍数关系,锁定倍数关系明显大的那一组(如现期值是5倍关系,增长率是3倍关系,就看现期值),其中数值大的(在刚才那个例子中就是现期值)增长量大。
(注意:口诀适用于增长率小于50%的题目)3 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14 年均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增长次数(年份差)5 年均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开根号下年份差次方 -1 (年均增长率约等于 (a/b-1)/n)6 隔年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7 隔年增长率=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现期增长率x基期增长率比重:A(部分)占B(整体)的比重比重=部分/整体x100%基期比重=现期比重x(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比重变化=现期比重x(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部分增长率判断: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不变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下降平均数✧平均数=总量/份数✧考点识别:平均、均、每、单位(单位面积产量)✧列示形式:后/前✧常考题型:1)平均数计算2)平均数大小比较3)两期平均数(现期基期平均数大小比较,通过a%、b%的大小关系判断)平均数增长率=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份数增长率判断: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数增加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平均数减少4)连续求两次平均数5)特殊题型:N个较为接近的数值求平均数例如:35.2 33.4 36.8 38.4 39.7 求平均数以35为基准,第一个多0.2、第二个少1.6…以此类推,最后可把多余部分相加除以5,再加上35。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整理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整理范围:1.典型题:年龄、余数、不定方程、多位数。
2.看选项:选项为一组数、可转化为一组数(选项信息充分)。
3.剩两项:只剩两项时,代一项即得答案。
4.超复杂:题干长、主体多、关系乱。
方法:1.先排除:尾数、奇偶、倍数。
2.在代入:最值、好算。
数字特性一、奇偶特性:范围:1.知和求差、知差求和:和差同性。
2.不定方程:一般先考虑奇偶性。
注意是“先”考虑。
3.A是B的2倍,将A平均分成两份:A为偶数。
4.质数:逢质必2.方法:1.加减法:同奇同偶则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
a+b和a-b 的奇偶性相同。
2.乘法:一偶则偶,全奇为奇。
4x、6x必为偶数,3x、5x不确定。
二、倍数特性1.整除型(求总体):若A=B×C(B、C均为整数),则A能被B整除且A能被C整除。
试用范围:用于求总体,如工作量=效率×时间,S=VT,总价=数量×单价。
2.整除判定法则:口诀法:,能被3整除不能被9整除。
,能被4整除不克不及被8整除。
看尾数是不是或5.拆分法:要验证是否是m的倍数,只需拆分成m的若干被+-小数字n,若小数字n能被m整除,原数即能被m整除。
例:217可否被7整除?217=210+7,以是能够被7整除。
复杂倍数用因式分解:判别一个数是否能被整除,这个数拆解后的数是否能被整除,拆分的数必需互质。
3.比例型:a)某班男女生比例为3:5,便可把男生看成3份,女生看成5份。
男生是3的倍数,女生是5的倍数,全班人数是5+3=8的倍数,男生女生差值是5-3=2的倍数b)A/B=M/N(M、N互质)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A+B是M+N的倍数,A-B是M-N的倍数。
c)做题逻辑:想:看到比例要想到使用倍数特性。
看:直接看问题,倍数特性是技巧性方法,无需分析题目,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比例。
干:找到做题方法,直接秒殺。
方程法1、普通方程:找等量,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
设未知数的技巧:1.设小不设大(减少分数计算)。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对于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些重点题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掌握。
首先,增长率相关的题型是必考且重点的。
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是常见的考查形式。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会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来得出结果。
而增长率的比较,可能会给出多个数据,让我们判断增长速度的快慢。
这时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计算技巧,比如先观察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明显,直接通过倍数大小来判断增长率的大小;如果不明显,再进行具体的计算。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高频考点。
比重的定义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题目中,可能会让我们计算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或者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基期比重的计算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的部分值和整体值,再进行相除。
对于比重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来判断,如果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再者,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也是常考题型。
平均数的计算要明确总数和个数,然后相除得出结果。
平均数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其计算公式“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100%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 +份数增长率)”。
在比较平均数时,同样要注意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倍数问题也不容忽视。
倍数可以分为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
现期倍数直接用两个量相除即可,基期倍数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量再进行相除。
在解决资料分析重点题型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快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一、概述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选拔和录用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备受关注和热议。
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涵盖了诸多知识点和应试技巧。
其中,数学实在是行测中的一大难点,而其中的公式更是让考生头疼的部分。
我们特整理了以下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以便考生备考时能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数量关系题目公式1. 平均值计算公式平均值 = 总值 / 个数2. 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多者 / 较少者3. 反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少者 / 较多者4. 增减百分比计算公式百分比增加 = (增加值 / 原值) * 100百分比减少 = (减少值 / 原值) * 1005. 资料图计算公式根据柱状图、折线图或饼状图进行计算6. 存在关系计算公式混合物的平均浓度 = (已知浓度1 * 体积1 + 已知浓度2 * 体积2) / (体积1 + 体积2)三、判断推理题目公式1. 判断题公式真命题的否定为假命题假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2. 排序题公式正序排列:A<B<C逆序排列:A>B>C3. 相同字母代表相同物品四、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公式1.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反义词:意思相反的词2. 词类变化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词→代词→连词→介词→感叹词3. 词语搭配正词相反:冷热、高低动名结合:吃饭、送信五、综合分析题目公式1. 逻辑判断公式A→B 非B→非AA→B 非A→非B2. 选择判断公式对A的肯定是否定了B的否定3. 数字推理公式数字之和、差、乘积、商之间的规律4. 资料分析公式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图表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六、总结以上整理的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只是行测知识点的冰山一角,但通过对这些公式的学习和掌握,能让考生更快地应对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综合分析等题目类型。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21.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基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比重比较
22.某部分现期量为A,整体现期量为B
现期比重=
分数打下比较
23.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 ×x%
特殊分数法,当 %可以被视为 时,公式可以化简为
增长率计算
13.已知基期量与增长量
增长量=
截位直除法、插值法
14.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增长率=
截位直除法
15.如果基期量为A,经N期变为B,平均增长率为x%
= -1
代入法
增长率比较
16.已知现期量与增长量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倍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基期量=现期量-N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3)化同法。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基期量×x%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详解与常用公式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

一、加减模型1、尾数法利用选项的尾数信息来筛选答案(1)选项尾数一致时,看末两位(2)选项尾数不一致时,调整成一致后才能观察尾数2、高位截取叠加截位:根据选项的区别来决定结果需要保留几位信息选项尾数一致,先加十位,再加个位,然后十位和个位错位相加区分度≥10%,选项区分度算大,可估算,选项区分度小,可精算二、比值模型1、有效数字法(估算)从左往右,第三位取整,第三位用于判断升或降(1)0、1、2、3降;7、8、9升(2)4、5、6看另一个同升同降一升一降(平衡,降误差)(3)取整遇加减,先加减,再取整(4)分子分母升降过程中,根据估算结果变大还是变小情况,选择比估算结果大或小的选项2、拆分法(精算)分子分母截取到第三位,常见变化:50%、10%、5%、1%例:14840128A、114B、116C、118D、120148128=128+20128=128+12.8+7.2128=128+12.8+6.4+0.8128=1+0.1+0.05+=1.15+274460=230+44460=230+46−2460三、乘积模型1、有效数字法(估算)注意:根据估算结果相对结果增大还是变小,选择和估算结果大或小的选项2、特征分数法(估算)37.37%:18=12.5%,12.5%×3≈37.5%,37.5≈383、拆分法(精算)例:9421x13.5%=9421x(10%+5%+0.3%)=942.1+471+289421x13.5%:9.4%x112=(10%-0.5%-0.1%)x112四、基期模型1、有效数字法(估算)375761−40.7%=3757659.1%37559当x%<5%时用3,当x%>5%时用22、拆分法、直除法(精算)分子分母截取3位375761+12.3%3751123、公式法(精算)当x%<5%时,1+l=A(1-x%);1−l=A(1+x%)五、增量模型1、份数法:当x%是特征分数时(估算)(1)2019年为A,2019年比2018年增长类x%,(2019年比2018年多了x%)(如果x%是特征分数1N)2018年为N份2019年比2018年多了N·1N=1份2019年为N+1份,每一份A N+1,2018年比2018年多了(增长量)1份,所以增长量rl×x%=r(2)37.37%:18=12.5%,12.5%×3≈37.5%,37.5≈38r3.3%×37.37%=r×3结果缩放分析:当增长率变大,结果偏大,选小于估算值的答案当增长率变小,结果偏小,选大于估算值的答案2、有效数字法:想不到特征分数(估算)例:24981+68.2%×68.2%2517×683、公式法(估算)当x%<5%时,1+l×x%≈A×x%六、基期比值模型有效数字法(估算)一、比值模型大小比较1、4456342992419581225735659313101714239717 446310202666102242、差分法811689217892−81178−168=1110>181168<921783、插值法3619=1+1719=2-2194、看增长倍数分别看分子,分母的倍数大小二、增量模型大小比较1+l×x%=A×x%1+l1、A越大、l越大,结果越大2、大小取决于Ax,x y>y x A1X1>A2X2猜题一、上帝视角二、增长量的借力打力A1+x%×X%选项区分度不大1、观察选项和现期值的特点,合理的猜一个增长量Q12、利用猜出来的增长量Q1计算假基期值=现期值-Q13、利用假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增长率,求出第二个假增长量Q24、正确答案就在两次假增长量之间,且靠近Q2例:74211+10.5%×10.5%A、701B、705C、721D、738Q1:721假基期值=7421-721=67006700×10.5%=703.5703.5——721;正确答案:705三、基期比值模型选项区分度小A B x1+b%1+a%=A B-A B x a%−b%1+a%≈A B-A B x(a%−b%)平均数、倍数以分母补0的方式,使A B<1例:24211x1+1.5%1−2.5%A、11.4%B、11.9%C、60%D、88.1%24211=0.113;又∵1+1.5%1−2.5%=1+∴选择11.3%大的选项,又∵命题人的干扰选项,∴选择11.9%。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对于提高行测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术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
比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等。
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的相对变化幅度,常用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增长量则是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增加的数量,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 A 是 B 的 n 倍,那么 A =B × n 。
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值。
二、阅读技巧快速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做好资料分析的第一步。
在阅读时,要先浏览材料的结构,包括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资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时间、关键词、段落结构,抓住关键信息,同时可以对一些重要数据进行标记。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横纵坐标、单位以及图例等。
三、速算技巧在计算过程中,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尾数法,适用于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判断答案。
首数法,常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观察商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进行计算。
比如,25% =1/4 ,125% = 1/8 。
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字进行取舍,保留适当的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四、常见题型1、增长率相关题型包括计算增长率、比较增长率大小等。
在计算增长率时,要准确找到现期量和基期量。
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可以先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或者通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来判断。
2、增长量相关题型有计算增长量和增长量的比较。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一、基本公式法所谓基本公式,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一些公式,比如说增速公式,增速公式里面肯定含有年增速、复合增速以及倍数增速公式,我们先看看这些常用的公式。
增速公式,我们在这主要介绍两种,一个是年增速,一个是复合增速,这两个的难度都不是很高,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只要记住公式,套用公式就可以了。
+++++++++++++++++++++++++++++++++++++++++++++++++++++年增速=末期值/基期值-1=(末期值-基期值)/基期值=增加量/基期值;复合增速=r1+r2+r1×r2(其中:r1是末期的增速,r2是基期的增速);增加量=末期值-基期值=末期值×增速/(1+增速)比重增减公式=(A/B)×(a-b)/(1+a)(其中a为A的增速,b为B的增速)+++++++++++++++++++++++++++++++++++++++++++++++++++++我们学习这些公式,不是为了记忆,而是要应用,所以我们在记忆的同时,一定要理解这些公式,对于之前没有接触的公式,我们可以在复习的时候,自己化简一下,这样就有助于记忆。
这些公式,记住了,然后就是应用啦,我们来看看相应的试题吧。
**************************************************************************************【真题示例1】“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
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 3.6个百分点。
116.“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A.58.2% B.63.7% C.74.5% D.81.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增长率这一知识点,着重考查估算能力。
公考资料分析解题技巧——首数法

公考资料分析解题技巧——首数法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是我们的必考题型,也是我们必须得到分数的题型。
资料分析如何快速计算是绝大部分同学特别头疼的一部分。
目前中公教育研发出了很多种快速解题办法,包括了首数法,尾数法,有效数字法,错位加减法等等。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最基础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叫做首数法。
一、什么时候可以用首数法在我们资料分析中,无外乎就是四则运算,尤其是除法居多,比如求基期值的公式:现期值÷(1+增长率)。
这个公式就包含了除法运算。
还有倍数,比重,平均数都是除法运算。
为此呢我们根据数字运算法则特性研发出一种方法叫首数法。
也就是说在一步除法中,我们特别适合用首数法来解决问题。
二、为什么一步除法可以用首数法我们在除法运算中,比如1230÷12,我们都会从前往后一次进行除法运算,小学时候我们就学过商的首位先上1,这样我们的结果第一位就是1也就是首数为1。
三、首数法的运算原则分子不变,分母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例1:8684÷13=()A.668B.578C.458D.718例2:393734÷121=()A 3254 B3164 C3374 D3484例3:420.66÷(1+14.3%)=()A 369B 378C 390D 394解析:此三道例题中第一道例题我们发现四个选项首数均不相同,所以我们只需要计算结果的第一位数字即可。
第一位数字为6,所以我们直接选择A选项。
第二道例题我们发现四个选项的第一位均相同,但是第二位不同,所以我们可以计算结果的前两位就可以选出答案,我们发现首两位分别为32,所以我们直接选择A选项。
第三道例题我们发现四个选项第一位相同,第二位不同,所以只需要计算前两位就可以选择答案,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我们首数法的运算原则,我们分母只需要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即可,所以分母1+14.3%我们可以写为1.14计算出结果首两位为36所以我们直接选择A选项。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李委明提示:“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例1】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直接相除:=30+,=30-,=30-,=30-,明显为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
【例2】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
【解析】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李委明提示: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
【例3】6874.32/760.31、3052.18/341.02、4013.98/447.13、2304.83/259.74中最大的数是()。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王牌考点——公式法间隔增长率.doc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王牌考点—
—公式法-间隔增长率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主要测查考生的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能力。
2016国考共考察4篇资料、20道题,与2015年国考题目数量一致,难度适中,复合型材料为主。
公式法是资料分析中常考考点,间隔增长率也是测查的重点对象,间隔增长率公式r=+,其中代表相邻两年的增长率,我们回顾一下2016国考的那些题:
例题1、2012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约为多少万亿元
华图解析:材料给到2014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问2012年总额,很明显属是求解间隔基期量,搞定间隔增长率即可。
2012年总额=。
材料给出2014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01.5万亿元,2014年增长率为8.7%,2013年增长率为9.1% 根据间隔增长率公式r=+,r=8.7%+9.1%+8.7% 9.1%=18.6%结果为86,结合选项可知答案选择B。
例题2、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户数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字?
A.6100
B.5500
C.5100
D.4500
由材料可知截止2014年12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
6932.22万户,同比增长14.35%,增速较上年同期增加4.02个百分点。
r=14.35%+10.33%+14.35% 10.33%=26.16% 5500,结合选项可知答案选择B。
公务员考试行测必背公式

公务员考试必背公式大全第一章 数量关系一、计算问题1.等差数列:记第一项为a 1,第n 项为a n ,公差为d ,则有 通项公式:a n =a 1+(n-1)×d ,a n =a m +(n-m )×d ;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 n =a 1n+⨯−d n n 2(1)=⨯+n a a n 21=n 中a 。
2.等比数列:记第一项为a 1,第n 项为a n ,公比为q ,则有 通项公式:a n =a 1−q n 1,a n =a m −q n m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 n =−qa q n 1-(1)1=−q a a qn 1-1(q ≠1)。
3.分式的裂项公式:+n n (1)1=n 1-+n 11+n n d (1)=(n 1-+n 11)×d+=−+n n d d n n d1()1(11)4.基础计算公式: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b 22()() 完全平方公式:±=±+a b a ab b ()2222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a b a b a ab b 3322()()5.正约数的个数公式:设将自然数n 进行质因数分解得n=n n p p p ααα1212,则n 的正约数个数为(1)(1)(1)n ααα+++12。
二、利润问题1.利润=售价-成本当售价大于成本时,赢利,反之,亏损,此时商品利润用负数表示。
2.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成本成本(售价成本)=⨯=⨯=⨯100%-100%-1100% 推出公式:①售价=成本×(1+利润率) ②成本=1+售价利润率3.折扣=打折后的售价原来的售价=11⨯+⨯+成本(后来的利润率)成本(原来的利润率)=11++后来的利润率原来的利润率三、行程问题设路程为S ,速度为v ,时间为t ,则S=vt 。
1.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v v v v 212122.普通行程:S 一定,v 与t 成反比;v 一定,S 与t 成正比;t 一定,S 与v 成正比。
资料分析中的五大计算技巧

资料分析中的五大计算技巧一、乘除法转化法在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比较典型的题目,已知某事件的末值b和增长率或负增长率x%,要求出初值a,列式计算为a=b÷(1+x%)或a=b÷(1-x%)。
这是一个除法运算。
计算时,一般来说,除法运算比乘法更难计算;我们可以利用分数的性质和数学公式,把上述式子转化为乘法运算。
数学公式:(1-x)(1+x)=1-x当x与1相比很小时,x 接近于0,则1-x ≈1,这样的话,可以得到:1-x≈,1+x≈原式可以转化为a=b÷(1+x%)≈b×(1-x%)a=b÷(1-x%)≈b×(1+x%)注意:当选项间的差距比较大时,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当差距比较小时,则需要验证一下。
而且,增长率或负增长率大于10%时,不建议使用该方法。
二、分子分母比较法根据分数性质,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于分子小的分数;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母大的分数。
还可以推出:两个分数比较,分子大而分母小的分数大于分子小而分母大的分数;分子、分母都大的分数和分子、分母都小的分数则不能直观判断大小。
三、同项相消法在解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关于增长比较的题目,每一步的计算相对比较复杂,但列出总的计算式后会出现一些相同项同时出现在被除数和除数中,而且计算关系也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项相互抵消,使运算得到简化。
四、首数法首数法与尾数法相对,它是通过确定和、差、积、商的首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同样可以认定最前一位或几位数字。
五、进舍位法进舍位法即对运算所用数据进行加工,有效数字第三位或者后面的0、1、2直接舍掉,后面的8、9直接进位。
!200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如何做?应试技巧:吃透材料,阅读之前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看成是一个整体。
不论考试题目有什么要求,总是离不开三个问题,原因,现状,对策。
分析材料的时候要问自己五个问题:1. 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 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3. 问题的表现是什么,4. 问题的根源是什么,5. 对策是什么。
公务员考试_资料分析常见题型识别及重点公式

资料分析常见题型识别及重点公式1.普通增长率识别:增长+%、倍、成;增速、增幅、增值率、增长趋势、增长最快/慢方法:给百分点:直接加减不给百分点,代公式:增长率=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 2.混合增长率识别: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增长率关系方法:居中——偏向基数较大的——线段法3.间隔增长率识别:时间间隔一个统计周期+增长+%公式:间隔增长率r=r 1+r 2+r 1×r 24.年均增长率识别:年均增速、年均增长最快/慢公式:(1+r)n =初期值末期值,其中n 为末期与初期的年份差 5.拉动增长率识别:拉动增长+%公式:拉动增长率=整体基期量部分增长量 6.基期量识别:求前面某时期的值公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增长率现期量+1 间隔基期量=间隔增长率现期量+1=)(12121r r r r ⨯+++现期量=)1)(1(21r r ++现期量 7.现期量识别:求后面某时期的值公式: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8.增长量识别:增长+具体单位;增长最多/少公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1×增长率; 年均增长量=初期与末期相差的年数初期値末期值- 9.比重相关识别:占、比重、贡献率,问题所问时间与材料一致公式:A 占B 的比重=BA ;总体量=比重部分量;部分量=总体量×比重 基期比重:识别:占、比重、贡献率,问题所问时间与材料一致公式:基期比重=基期总体量基期部分量=ab B A b B a A ++⨯=+÷+1111; 基期比重=总体增量现期总体量部分增量现期部分量基期总体量基期部分量--= 两期比重:识别:两个时间+比重公式:两期比重差=现期比重-基期比重=ab a B A a b B A B A +-⨯=++⨯-111 10.倍数现期倍数:识别:A 是B 的n 倍,问题所问时间与材料一致 公式:BA n =(这个公式直接根据题目数据确定谁除以谁即可) 基期倍数:识别:A 是B 的n 倍,问题所问时间与材料一致公式:基期倍数=B A 基期量基期量=a b B A b B a A ++⨯=+÷+1111=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现期量B B A A -- 辨析:A 是B 的n 倍:BA n = A 比B 增长r 倍:1-=-=BA B B A r 增长率=倍数-1;倍数=增长率+111.平均数现期平均:识别:平均、均、每、单位;问题所问世间与材料一致公式:平均数=BA =个数总数(这个公式根据不同题目直接确定分子、坟墓即可) 基期平均:识别:平均、均、每、单位;问题所问世间在材料之前公式:基期平均数=基期个数基期总数=a b B A b B a A ++⨯=+÷+1111=个数增量现期个数总数增量现期总数-- 计算:截位直除法、结合选项判断两期平均:升降判断:识别:问题中两个时间+均/每/单位……提高/下降方法:直接比较平均数公式中分子和坟墓的增长率,分子大则升,分子小则降 两期平均数的差:识别:问题中两个时间+均/每/单位……增长+单位公式:平均增量=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ab a B A a b B A B A +-⨯=++⨯-111 两期平均数的增长率:识别:问题中两个时间+均/每/单位……增长+%公式:平均数的增长率=bb a +-1(其中a 和b 分别代表计算平均数时分子和坟墓的增长率) 平均数增长率=1-基期平均数现期平均数 增长了几倍=倍数-1=1-基期量现期量 倍数=多几倍+1=增长率+1高几成=(倍数-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