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综合计算题题型解读BW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计算题及解析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计算题及解析

高三物理学科中的常见计算题及解析物理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在高中物理学科中,有一些常见的计算题目是学生经常会遇到的。

本文将对这些常见的计算题目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一、速度和加速度计算题1. 简单速度计算题对于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的计算是相对简单的,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假设某物体在2秒内沿直线运动了5米,问其速度是多少?解析:速度 = 位移 ÷时间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位移为5米,时间为2秒,代入公式计算:速度 = 5 ÷ 2 = 2.5 m/s2. 加速度计算题对于一个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计算需要使用到加速度的定义公式。

假设某物体在5秒内的匀加速运动中速度从10 m/s增加到30 m/s,问其加速度是多少?解析: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速度) ÷时间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末速度为30 m/s,初速度为10 m/s,时间为5秒,代入公式计算:加速度 = (30 - 10) ÷ 5 = 4 m/s²二、力和功的计算题1. 力的计算题力的计算可以使用力的定义公式,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假设某物体质量为5 kg,受到的加速度为2 m/s²,问其所受的力是多少?解析:力 = 质量 ×加速度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质量为5 kg,加速度为2 m/s²,代入公式计算:力 = 5 kg × 2 m/s² = 10 N2. 功的计算题功的计算可以使用功的定义公式,功等于力乘以位移。

假设某物体受到的力为20 N,位移为10 m,问所做的功是多少?解析:功 = 力 ×位移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力为20 N,位移为10 m,代入公式计算:功 = 20 N × 10 m = 200 J三、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计算题1. 电流计算题电流的计算可以使用电流的定义公式,电流等于电荷除以时间。

高考物理典型题型解析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

高考物理典型题型解析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

高考物理典型题型解析选择题计算题应用题等高考物理典型题型解析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物理是高考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生们普遍认为较为困难的科目之一。

物理题分为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几种典型题型。

下面将对这几种题型进行解析和讲解。

选择题是高考物理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通常由一道题干和四个选项组成,考生需要根据题干的要求,选择出唯一的正确选项。

选择题对于考生来说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选项之间往往存在迷惑性的陷阱。

解答选择题的技巧在于理解题意,注意题干的条件和要求,细致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从而准确选择出正确答案。

计算题是物理题中另一种常见的题型。

它需要考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和公式,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答案。

计算题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运动、力学、电磁学等多个方面。

解答计算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物理公式和工具,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注意单位换算和数据的精度,避免计算错误。

应用题是物理题中较为综合和复杂的一类题型。

它通常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应用题往往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

解答应用题的技巧在于理清题目的逻辑和思路,善于抽象和建立模型,合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以上几种典型题型,物理考题还可能出现其他形式的题目,如图表题、实验题等。

这些题目都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和解读图表数据,以及运用实验结果进行推理和判断。

在备考高考物理时,考生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

同时,要注重练习,熟悉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针对选择题,要注重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辨别陷阱;对于计算题,要重视对公式的熟悉和运用;对于应用题,要注意合理分析问题和建立模型。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顺利应对高考物理题,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专题三综合计算专题 (带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专题三综合计算专题  (带解析)

专题三综合计算专题专题提升演练1.为提高车辆通行质量,福州交警在市区一些道路某些时段推出“绿波通行”,即车辆在绿波路段以如图所示的50~55 km/h范围内的速度行驶,一路绿灯。

在绿波时段,质量是1.2×103 kg 的汽车,经过绿波路段上相距2.7×103 m 的两个路口,用时180 s。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绿波通行”?(2)若汽车在这段距离内行驶的牵引力保持3 000 N不变,则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多少?(3)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6 m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 N/kg)是“绿波通行”(2)4.5×104 W(3)2×104 Pa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15 m/s=54 km/h因为50 km/h<v=54 km/h<55 km/h,所以该汽车是“绿波通行”。

(2)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W=Fs=3 000 N×2.7×103 m=8.1×106 J则汽车的输出功率P==4.5×104 W(3)汽车的重力G=mg=1.2×103 kg×10 N/kg=1.2×104 N,因为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所以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1.2×104 N,则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压=2×104 Pa2.利用下图的滑轮组装置匀速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

已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重力的,物体被匀速拉动的距离为1 m。

当物体质量为2 kg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

求:(1)物体质量为2 kg时,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2)动滑轮的重力;(3)当物体质量为10 kg,以0.1 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F的功率。

(g取10 N/kg)(2)2 N(3)1.2 W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f=G=×2 kg×10 N/kg=2 N。

初三物理关于力学与能量的综合题型解析

初三物理关于力学与能量的综合题型解析

初三物理关于力学与能量的综合题型解析在初三物理的学习中,力学与能量的综合题型是重点也是难点,许多同学在面对这类题目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本文将对这类题型进行详细的解析,帮助同学们理清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一、力学与能量综合题型的特点力学与能量的综合题型通常会涉及到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功和功率、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等。

题目中的情境也较为复杂,可能是物体在斜面、滑轮组、弹簧等装置中的运动,或者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运动。

这类题型的考查重点在于同学们对力学和能量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常见的力学与能量综合题型1、斜面问题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通常需要考虑重力、摩擦力、支持力等力的作用,以及重力势能、动能、摩擦力做功等能量的变化。

例如: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度为h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斜面的倾角为θ,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求出物体沿斜面方向受到的合力。

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接着,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下滑的距离和时间。

最后,根据动能定理,合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出物体滑到底端时的速度。

2、滑轮组问题滑轮组问题中,通常要考虑物体的重力、绳子的拉力、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等。

同时,还要关注物体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势能和动能的变化。

比如:一个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动滑轮的质量为m1,悬挂的物体质量为 m2,忽略绳子的质量和摩擦力,求物体上升 h 高度时拉力做的功。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滑轮组的特点,求出绳子的拉力。

然后,根据拉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求出拉力做的功。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绳子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

3、弹簧问题涉及弹簧的题目,往往要考虑弹簧的弹力、弹性势能以及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比如: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与一个劲度系数为 k 的弹簧相连,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求物体的最大速度。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力学综合计算题10道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力学综合计算题10道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历年真题-力学综合计算题10道及答案解析
- 题目一:
一个圆柱体半径R和质量m用绳子连接到一条竖直支架上,
该支架上仍有另一端的绳子,使用Newton定律可以知道,当
绳子拉长的距离为L时,它的线速度v及角速度ω分别为多少?
解:
根据牛顿定律,在围绕支架旋转的圆柱体m的力F = ma,其
中m是质量,a是圆柱体的加速度。

而加速度的表达式可以写成:a = v2/r,其中r是竖直支架的半径。

于是,有:F = mv2/r。

根据力的定义F = mω2L,可以得到:ω2 = F/mL = v2/rL。

于是,就可以得到绳子拉长距离为L时,线速度v及角速度ω
分别为:v = √(rF/m),ω = √(F/(mL)).
- 题目二:
一个质量为m2的圆柱体在水中自由落体,同时,一个质量
为m1的球体在水面上以初速度V移动,请问,当他们相遇时,球体的速度V'是多少?
解:
由于在物体相遇时,动能守恒,所以原球体速度V应该等于
最终球体速度V'。

水的阻力力大小可以用系数k表示,有F_water = kv (即
F_water = -kmv)。

令变量x表示球体的速度变化量,有:V = V + x,V' = V - x
根据动能守恒定律,有:m1V^2 / 2 + m2v^2/2 = m1(V + x)^2 / 2 + m2(V - x)^2 / 2
代入m1V^2 / 2、m2v^2/2以及F_water,则可以求得最终球体速度V':
V' = V - (k/2)(m1 + m2)V。

2020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练25 计算专题一 力学综合计算-热点题型(解析版)

2020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练25 计算专题一 力学综合计算-热点题型(解析版)

热点题型专练重难点25 综合计算题(一)——力学综合计算【解题思路】一、力学计算主要有:1.速度;2.固体产生的压强;3.液体产生的压强;4.浮力;5.功;6.功率;7.机械效率。

力学综合计算题就是这些基本的计算中的几类题的有机综合。

最常见的组合是:压强+浮力;浮力+杠杆;浮力+滑轮组:浮力+密度+压强;功+功率+机械效率。

所以力学综合计算基本上是以“浮力”为核心的组合,我们称为“浮力+”吧。

由于浮力计算公式多,情况复杂,所以很多同学感到解题困难。

二、解题思路:其实,复杂的问题都是由简单的问题有机组合而成。

我们要先学好每一种基本题型的计算,然后分析题目中的主次与关键突破口,对题目进行分解。

把“综合题”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简单的单项计算题,问题就简单了。

例1.(2019广东省)如图所示,质量为960kg、的石材A放在水平地面上,利用滑轮组水平拉动A,使其在20s的时间内匀速向墙靠近了4m,水平拉力F=500N,不计绳、滑轮组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组之间的摩擦,g取10N/kg。

求:(1)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A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大小:(3)拉力F的功率.【答案】(1)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92×104Pa (2)A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1000N (3)拉力F的功率是200W【简析】本题涉及摩擦、滑轮组、压强、机械功率等,是比较多的单项计算组合了。

我们仔细分析发现,这些单项之间的相关性不强,所以将它们分成对应的三个单项问题即可求解。

(1)求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这是“固体产生的压强”单项计算。

公式p=F/S。

只要找到F和S,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A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F=G=mg=960kg×10N/kg=9.6×103N。

“底面积为0.5m2”,告诉了受力面积S=0.5 m2。

因此P=F/S=9.6×103N/0.5m2=1.92×104Pa。

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举例与分析

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举例与分析

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举例与分析在高中物理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模块,也是学生们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部分。

力学综合题是考察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通过举例与分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力学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一、动力学题目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恒力F,经过t时间后速度变为v。

求恒力F的大小。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动力学题目,考察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在本题中,物体受到的恒力F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加速度a,由于速度的变化满足v-v0=at,我们可以得到a=(v-v0)/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mv-mv0)/t。

这个题目的考点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速度变化公式的应用。

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注意将速度变化公式与牛顿第二定律相结合,正确计算出恒力F的大小。

二、静力学题目题目: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均质杆在距离一端x处有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距离另一端L-x处有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

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在杆的中点O处,杆被一个力F垂直向上拉扯,使得杆保持平衡。

求力F的大小。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静力学题目,考察学生对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根据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即ΣF=0。

在本题中,物体m1受到重力向下的作用力mg1,物体m2受到重力向下的作用力mg2,杆在中点O处受到力F向上的作用力,根据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F=mg1+mg2。

这个题目的考点是对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力的合成的应用。

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注意将物体受到的力合成,得到平衡条件的表达式,并正确计算出力F的大小。

三、万有引力题目题目: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为F。

如果将这个物体从地球表面抛射到高度为2R的位置,求抛射速度。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万有引力题目,考察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物理计算题5种题型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计算题5种题型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计算题5种题型解题技巧学好物理不仅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学习,还要注意保持好心态及答题时的技巧,本文为大家介绍了高中物理计算题答题中常见的技巧,给大家平时考试及高考时做题提供了方法,希望大家能好好掌握这些高中物理答题技巧。

力学综合型力学综合试题往往呈现出研究对象的多体性、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已知条件的隐含性、问题讨论的多样性、数学方法的技巧性和一题多解的灵活性等特点,能力要求较高。

具体问题中可能涉及到单个物体单一运动过程,也可能涉及到多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在知识的考查上可能涉及到运动学、动力学、功能关系等多个规律的综合运用。

应试策略1.对于多体问题,要灵活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

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

选取研究对象需根据不同的条件,或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2.对于多过程问题,要仔细观察过程特征,妥善运用物理规律。

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

分析过程特征需仔细分析每个过程的约束条件,如物体的受力情况、状态参量等,以便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逐个进行研究。

至于过程之间的联系,则可从物体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方面去寻找。

3.对于含有隐含条件的问题,要注重审题,深究细琢,努力挖掘隐含条件。

注重审题,深究细琢,综观全局重点推敲,挖掘并应用隐含条件,梳理解题思路或建立辅助方程,是求解的关键.通常,隐含条件可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认识物理模型和分析物理过程,甚至从试题的字里行间或图象图表中去挖掘。

4.对于存在多种情况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制约条件,周密探讨多种情况。

解题时必须根据不同条件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要自己拟定讨论方案,将问题根据一定的标准分类,再逐类进行探讨,防止漏解。

5.对于数学技巧性较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寻找规律,熟练运用数学方法。

初三物理《计算与综合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含答案)

初三物理《计算与综合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含答案)

初三物理《计算与综合题》解题方法与技巧一、教材解读物理计算题是通过物理定律、公式的运用,对题目所给物理量进行数字运算,得到所需的正确答案。

物理计算题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技巧。

由于物理计算题能全面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故其作用是其他题型不可替代的。

物理计算题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题。

它需用某个知识点的公式、定律来解,对能力要求较低。

课本中每章节后的练习题大部分属于这类题目。

另一类是综合题。

它是将知识的节与节、章与章相对独立的各部分综合起来,需用到两个以上的公式、定律来解,对能力要求较高。

这两类题相互关联,基本题可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熟练运用物理规律。

综合题是若干基本题的组合,它的作用是巩固和应用各部分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考考点梳理类型一:力学综合题纵观近年的中考题,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力学计算题都有一定的综合性。

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分为:密度、压强与浮力的综合,功、功率与机械效率的综合,有时还会把浮力知识与简单机械的使用及机械效率的计算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类型二:电学综合题电学综合题主要涉及电功、电功率的计算,电能的计算,电压、电流、电阻及欧姆定律的计算,解决这类题应首先看懂电路,标出已知量,再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

类型三:力热综合题这类题主要是将力学知识与热量综合起来,将热值计算、效率计算联立起来求解。

其涉及的知识点有:内燃机的功及能的转化、资源的利用、核能的利用、燃料的燃烧等。

解这类题关键是找出力热综合的联系,从而建立正确的表达式。

类型四:电热综合题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对物体加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三、中考典例精选类型一:力学综合题例1. 如图所示是××型小汽车,下表列出其有关数据:(2)若该小汽车行驶100km ,需耗油多少kg?(3)若该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速度为20 m /s .请计算其10 min 内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其受到的阻力。

高中物理习题中的常见结论BW

高中物理习题中的常见结论BW

高中物理习题中的常见结论高中物理习题中有些结论是很常见的。

如能记住并灵活运用,对提高物理解题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一、 质点运动学中的“结论”1、若质点做无初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在时间第1T 内、第2T 内、第3T 内质点的位移之比是1:3:5 。

而位移在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所用时间之比是1:(2-1):(3-2)2、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它在某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且v 中t =(v 0+v t )/2,而该段位移的中点的速度是v 中s =()2/220t v v +,且无论加速、减速都有v 中s ﹥v 中t 3、在加速为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两相邻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都相等,且△s=aT 24、在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中,图象上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某一段图线下的“面积”数值上等于该段的位移。

5、在初速度为v 0的竖直上抛运动中,返回原地的时间T =2v 0/g ;物体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 =v 02/2g6、平抛物体运动中,两分运动之间分位移、分速度存在下列关系:v y :v x =2y :x 即由原点(0,0)经平抛由(x ,y )飞出的质点好象由(x/2,0)沿直线飞出一样。

7、船渡河时,船头总是直指对岸所用时间最短: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 船 ﹥v 水时,船头斜指向上游,且与岸成θ角时位移最短。

(cosθ=v 水/v 船);当船在静水中速度v 船﹤v 水时,船头斜向下游,且与岸成θ角时位移最短。

(cosθ=v 船/v 水)8、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若这时仍未追上,则不会追上。

9、质点做简谐运动时,靠近平衡位置过程中加速度减少而速度增大;离开平衡位置过程中加速度增大而速度减少。

二、 静力学中的“结论”10、若三个非平行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保持平衡,则这三个力必相交于一点。

高三物理总复习计算题的答题规范与解析技巧

高三物理总复习计算题的答题规范与解析技巧

高三物理总复习计算题的答题规范与解析技巧计算题通常被称为“大题”,其原因是:此类试题一般文字叙述量较大,涉及多个物理过程,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涉及的物理模型较多且不明显,甚至很隐蔽;要运用较多的物理规律进行论证或计算才能求得结论;题目的赋分值也较重.计算题能很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它不仅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根据已知条件及物理事实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而且还能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题的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想解答好计算题,除了需要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解题方法.具体题不知道怎么打分的同学很多,写了很多。

运气好的时候能拿一两分,有时候一分都拿不到。

所以学姐,告诉你,你知道物理大题的答题规则吗?不知道的赶紧收藏!【点评】①越是综合性强的试题,往往解题方法越多,同学们通过本例的多种解题方法要认真地总结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之间的关系.②要认真地推敲各种解题方法的评分标准,从而建立起自己解题的规范化程序.看到上面的总结,不知道学弟学妹们真的看懂了吗?我们用经典题来练习一下,看看你平时物理有没有得不到分。

有什么区别?【点评】①越是综合性强的试题,往往解题方法越多,同学们通过本例的多种解题方法要认真地总结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之间的关系.②要认真地推敲各种解题方法的评分标准,从而建立起自己解题的规范化程序.从前面各专题可以看出,在高中物理各类试题的解析中常用到的方法有: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等效类比法、图象法、极限法等,这些方法技巧在高考计算题的解析中当然也是重要的手段,但这些方法技巧涉及面广,前面已有较多的论述和例举,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模块就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论述、计算题迅速准确地找到解析的“突破口”作些讨论和例举.论述、计算题一般都包括对象、条件、过程和状态四要素.对象是物理现象的载体,这一载体可以是物体(质点)、系统,或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固体、液体、气体,或是电荷、电场、磁场、电路、通电导体,或是光线、光子和光学元件,还可以是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条件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对象)的一些限制,解题时应“明确”显性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吃透”模糊条件.显性条件是易被感知和理解的;隐含条件是不易被感知的,它往往隐含在概念、规律、现象、过程、状态、图形和图象之中;模糊条件常常存在于一些模糊语言之中,一般只指定一个大概的范围.过程是指研究的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变化、发展的程序.在解题时应注意过程的多元性,可将全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或将多个子过程合并为一个全过程.状态是指研究对象各个时刻所呈现出的特征.方法通常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程序.物理问题的求解通常有分析问题、寻求方案、评估和执行方案几个步骤,而分析问题(即审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一、抓住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在读题时不仅要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字或字母的显性条件,更要抓住另外一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它们或是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描述,或是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高考物理计算题之所以较难,不仅是因为物理过程复杂、多变,还由于潜在条件隐蔽、难寻,往往使考生们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刻程度.在审题过程中,必须把隐含条件充分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有些隐含条件隐蔽得并不深,平时又经常见到,挖掘起来很容易,例如题目中说“光滑的平面”,就表示“摩擦可忽略不计”;题目中说“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体“恰好滑到木板边缘处且具有与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还有一些隐含条件隐藏较深或不常见到,挖掘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二、重视对基本过程的分析(画好情境示意图)在高中物理中,力学部分涉及的运动过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除了这些运动过程外,还有两类重要的过程:一类是碰撞过程,另一类是先变加速运动最终匀速运动的过程(如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问题).热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绝热变化等(这些过程的定量计算在某些省的高考中已不作要求).电学中的变化过程主要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电磁振荡、电磁感应中的导体棒做先变加速后匀速的运动等,而画出这些物理过程的示意图或画出关键情境的受力分析示意图是解析计算题的常规手段.画好分析草图是审题的重要步骤,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和确立物理量间的关系,可以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分析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也可以是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图等.在审题过程中,要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解物理题,能画图的尽量画图,图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分析过程以及探讨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几乎无一物理问题不是用图来加强认识的,而画图又迫使我们审查问题的各个细节以及细节之间的关系.【点评】在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偏转问题时,要充分分析题意,结合必要的计算,画出物体运动的轨迹图.为了确保解题的正确,所画的轨迹图必须准确,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做数学中的几何题时是如何作图的.在解决这类物理题时,也要作出一个标准的图形.三、要谨慎细致,谨防定势思维经常遇到一些物理题故意多给出已知条件,或表述物理情境时精心设置一些陷阱,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断,以此形成干扰因素,来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些因素的迷惑程度愈大,同学们愈容易在解题过程中犯错误.在审题过程中,只有有效地排除这些干扰因素,才能迅速而正确地得出答案.有些题目的物理过程含而不露,需结合已知条件,应用相关概念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分析前不要急于动笔列方程,以免用假的过程模型代替了实际的物理过程,防止定势思维的负迁移.【点评】本题易错之处有三个:①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初始阶段并非做圆周运动;②小球运动到C点时绳子拉直的瞬间机械能有损失;③不能利用合力做功分析出小球后来最小速度的位置及大小.四、善于从复杂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现在的物理试题中介绍性、描述性的语句相当多,题目的信息量很大,解题时应具备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思维,善于从复杂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理解题意.。

(初中物理)专题50 中考力热综合计算题(解析版)

(初中物理)专题50  中考力热综合计算题(解析版)

专题50 力热综合计算题解决力热综合计算题一般涉及到的物理公式包括速度公式、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浮力公式、机械功和功率、机械效率公式、物体吸热公式、放热公式、热值公式、热效率公式等;涉及到的物理规律有二力平衡条件、液体压强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以及热平衡方程等。

【例题】(2020湖南岳阳)某型号汽车整车与驾驶员的总质量是2060kg ,驾驶员驾驶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进行车型测试,测试过程中消耗汽油的体积为1.5×10-3m 3(g =10N/kg ,ρ汽油=0.7×103kg/m 3,q 汽油=4.5×107J/kg ,)求:(1)汽车与驾驶员的总重力; (2)测试过程中消耗汽油的质量;(3)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40%,汽车在测试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答案】(1)20600N ;(2)1.05kg ;(3)1.89×107J 【解析】(1)汽车与驾驶员的总重力G =mg =2060kg×10N/kg=20600N(2)测试过程中消耗汽油的质量m 汽油=ρ汽油V =0.7×103kg/m 3×1.5×10-3m 3=1.05kg(3)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 汽油q 汽油=105kg×4.5×107J/kg=4.725×107J汽车在测试过程中做的有用功W 有=Q 放η=4.725×107J×40%=1.89×107J【对点练习】小天收集了一些数据填在下表中。

如果该车满载货物后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00m ,货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1/10.那么在此过程中:(g 取10Nkg ).(1)该货车车牵引力是多少?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2)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该货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品牌型号东风xx 外型尺寸5×1.9×23(m)变速箱A85 空车质量 1.5吨最高车速120km/h 满载时载货量 2.5吨空载百公里油耗12L 燃油密度0.8×103kg/m3满载百公里油耗20L 燃油热值5×107J/kg【答案】(1)4×103N;4×105J;(2)8×105J;(3)50%。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题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题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题解析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们感觉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一部分。

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综合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解答综合题是一种挑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一、匀速直线运动1. 问题描述:一个小汽车以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50 s后,突然转过一个弯道,速度减慢为6 m/s。

问汽车行驶50 s后的路程是多少?2. 解析:首先根据匀速运动的公式:$v = \\frac{s}{t}$,解出小汽车匀速行驶50 s后的路程为:$s = v \\times t = 12 \\times 50 = 600 m$。

然后根据速度变化的公式:$a = \\frac{\\Delta v}{\\Delta t}$,求出小汽车的减速度:$a = \\frac{6-12}{50} = -0.12 m/s^2$。

再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2=u2+2as,求得小汽车减速行驶的路程为:$s = \\frac{v^2 - u^2}{2a} = \\frac{6^2 - 12^2}{2 \\times (-0.12)} = 200 m$。

所以,汽车行驶50 s后的总路程为600 m + 200 m = 800 m。

二、力的分解与合成1. 问题描述:如图所示,一根绳以水平拉力F使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苗道斜线有摩擦力,大小为F r,以$\\theta$角度倾斜。

求解合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

2. 解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为:$F_x = F - F_r\\cos\\theta$;垂直方向所受的合力为:$F_y = -F_r\\sin\\theta + mg = 0$。

进而可得到合力$F=\\sqrt{(F_x)^2+(F_y)^2}$。

最终α的角度为:$tanα=\\frac{F_y}{F_x}$,即$α=arctan(\\frac{-F_r\\sin\\theta + mg}{F - F_r\\cos\\theta})$。

物理题型的归纳总结与解题思路分享

物理题型的归纳总结与解题思路分享

物理题型的归纳总结与解题思路分享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考试中也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常见的物理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并分享解题思路。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物理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

它通常包括一个问题和若干个选项,考生需要选择正确的选项。

解答选择题的关键是理解问题的要点和选项之间的差异。

解题思路:1.认真阅读问题。

了解问题的出处、目的和需要回答的内容。

2.明确选项的含义。

分析每个选项的描述和可能的答案,将其与问题进行比较。

3.排除错误选项。

通过排除明显的错误选项来缩小答案的范围。

4.仔细对比剩下的选项。

将剩下的选项细致对比,找出最佳答案。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物理考试中较为复杂的题型。

一般情况下,它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公式和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一个数值解。

解题思路:1.明确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量。

将给定的数据和题目中提到的条件整理出来,找出要求解的未知量。

2.确定适当的公式。

根据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量,选择适当的物理公式。

3.代入数值并求解。

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中,并进行适当的运算,最后得出结果。

不过,有时候解决计算题并非一帆风顺。

可能会有一些附加条件或者需要进行近似处理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生较为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

三、推理题推理题为物理考试中较为抽象和思维性较强的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和推断,得出结论。

解题思路:1.仔细阅读题干和所给的已知条件。

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的限制,明确推理的方向。

2.分析已知条件的关系和相互依赖性。

推理题中的已知条件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需要将它们彼此联系起来。

3.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

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推断出可能的结论。

4.验证结论的合理性。

将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和验证,确定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推理题的解题过程需要考生发散思维,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逐步推导出正确的答案。

高二物理学习中的常见计算题解析

高二物理学习中的常见计算题解析

高二物理学习中的常见计算题解析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主要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

在高二阶段,学生常常会接触到各种物理计算题,这些题目涵盖了多个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本文将对高二物理学习中的常见计算题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一、力的计算在物理学中,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通常用单位牛顿(N)来表示。

常见的力的计算题包括求合力、分解力和判断平衡条件等。

1. 合力计算合力是多个力合成后的结果。

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多个力共线,则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若力的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些力的代数和;若力的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些力的代数差。

例如,有两个力F1 = 5N和F2 = 3N分别施加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则合力为F = F1 + F2 = 5N + 3N = 8N。

2. 分解力计算分解力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成。

常见的分解力计算题包括水平力和垂直力的分解。

例如,一个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力F = 10N,若该力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力F_x和垂直方向上的力F_y,求F_x和F_y的值。

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可知F_x = F * cosθ,F_y = F * sinθ,其中θ为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代入已知条件,可得F_x = 10N * cosθ,F_y = 10N * sinθ。

3. 平衡条件判断在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力的平衡状态。

判断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公式:ΣF = 0。

例如,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F1 = 4N和F2 = 3N作用,且F1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F2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

求物体是否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首先将已知力进行分解,得到F1的水平分量F1_x = F1 * cos30°,F1的竖直分量F1_y = F1 * sin30°;F2的水平分量F2_x = F2 * cos60°,F2的竖直分量F2_y = F2 * sin60°。

中考物理计算题及答案_中考物理计算题的命题特点及解析

中考物理计算题及答案_中考物理计算题的命题特点及解析

中考物理计算题及答案_中考物理计算题的命题特点及解析1. 题目: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用力推开一个质量为200 kg的小车,小车的初速度为0.5 m/s,求人对小车施加的力的大小。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和加速度成正比,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人对小车施加的力等于小车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由于小车的初速度为0,推开小车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发生变化,根据速度的变化求出加速度,再代入公式求出力的大小。

答案:人对小车施加的力的大小为400N。

2. 题目:一辆自行车以15 km/h的速度行驶,加速度为0.5 m/s²,求自行车在1分钟内行驶的距离。

解析:将速度由 km/h 转换为 m/s,然后利用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求出自行车在1分钟内的速度变化,再利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求出自行车在1分钟内行驶的距离。

答案:自行车在1分钟内行驶的距离为1250m。

3. 题目: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1 m/s的初速度匀加速运动,经过5 s后速度达到3 m/s,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利用初速度、时间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物体的加速度为0.4m/s²。

4. 题目:一个质量为0.5 kg的小球在水平地面上以4 m/s的速度向右滑动,受到一个方向与速度相反的速度为2 m/s²的摩擦力,求小球滑动的距离。

解析:利用摩擦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求出小球的加速度,然后利用加速度、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求出小球滑动的距离。

答案:小球滑动的距离为9m。

5.题目: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在10s内行驶了200m,求汽车的加速度。

解析:利用初速度、时间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汽车的加速度为2m/s²。

6. 题目:一块质量为0.3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方向与速度相反的速度为4 m/s²的摩擦力,物体的加速度为2 m/s²,求物体的初速度。

专题5.1 综合计算题(力学)(解析版)中考物理二轮之试卷题型解密

专题5.1  综合计算题(力学)(解析版)中考物理二轮之试卷题型解密

专题5.1 综合计算题(力学)(解析版)物理二轮之试卷题型解密(通用版)1.综合计算题综合计算题俗称压轴题、大型计算题,是中考试卷主要题型,也是必考题型,同时也是产生差距,判断考生综合应用能力、题型难度属于中等偏上的题型。

综合计算题在中考试卷中占有很大比例,一般情况下所占比例在25%左右。

综合计算题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它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解答计算题应该首先明确它的特点,避免盲目和无从下手的尴尬,同时明确题目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准关系,有的放矢的按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

2.特点综合计算题要求有计算过程和步骤,每一步骤都有相应分值。

综合计算题的特点是:(1)结果合理性:这类题能反映学生对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若干事物的观察和关心程度.它要求学生用生活实践,社会活动的基本经验对题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留取合理的,舍弃不合理的。

(2)知识综合性:这类题往往是把几个或几种物理过程及物理现象放在一起,利用各个过程或各种现象之间的相切点,解答要解决的问题。

它反映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用性:这类题是把物理知识浸透到社会实际操作和应用到生活体验中,它能够反映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操作的认识水平。

1.力学计算题主要内容力学计算主要涉及到功与功率计算、压强计算、浮力计算、简单机械相关计算等。

综合计算题很少是单一知识点或考点的计算,常见的是多个考点的综合计算,但其计算内容不变。

2.考前速记(1)压强公式:。

其中,压强p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为帕),符号是Pa;压力F的单位是牛,符号是N;S是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的接触部分),单位是米2,符号是m2。

(2)液体压强公式:。

其中,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液体内部某位置到液面的高度。

万维物理真题分类答案解析

万维物理真题分类答案解析

万维物理真题分类答案解析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娱乐和探索。

而相信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都会遇到一些难题和困惑。

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万维物理团队总结了一些常见的物理题型,并提供了详细的解析和答案。

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一、力学1. 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解析: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有关。

劲度系数越大,振子的周期越小,振动的频率越高;振子的质量越大,振子的周期越大,振动的频率越低。

2. 一个斜面上有一小球,如果小球沿斜面下滚,则小球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是否有关?答案解析:小球的加速度与斜面的倾角有关。

当斜面倾角较大时,小球下滚的加速度较大;当斜面倾角较小时,小球下滚的加速度较小。

二、热学1. 热量和温度的概念有什么区别?答案解析:热量是指物体间由于温度差异而传递的能量,是一种能量的转移过程。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程度,是一种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为什么在热机的循环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热源传递到低温热源?答案解析:这是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在一个孤立系统内,热量不会自觉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这是因为热量传递是为了实现热机的工作,而热机工作需要能量的转化,而能量的转化始终是有方向性的。

三、电学1.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答案解析:串联电路是指电流只有唯一一条路径,而并联电路是指电流有多条路径。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间是相等的,电压在各个电阻间相加;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间相加,电压在各个电阻间是相等的。

2. 什么是电磁感应?答案解析:电磁感应是指变化磁场或物体在磁场中运动,由此引起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势的现象。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该线圈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专练33综合计算含解析

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专练33综合计算含解析
专项七计算专题
重难点33综合计算
【知识梳理】
初中物理常见的综合计算类型,主要是力学综合电学综合、力电综合、电热综合(已有专题讨论,不再在本做专题讨论)、力热电综合。综合题目涉及知识面广、难度较大。在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克服畏惧心理,综合题不一定就是难题,题目很长的题目也不一定时难题。我们要认真读题,仔细分析题目所呈现的情景、给出的数据,将它们一一分解成单一的小问题,按照我们一般的计算题解题思路去完成即可。
叉车支持力对货物做功的功率:P= = =450W。
答:(1)货物对叉臂的压强是6.25×103Pa;(2)叉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是450W。
2.(2020威海26)采购员小明骑着摩托车外出采购食品。小明质量为70kg,摩托车质量为150kg(g=10N/kg)。(1)小明买食品时,将摩托车停在超市门前的水平地面上,摩托车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50cm2,求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强;(2)采购食品后,小明将80kg的食品装上车,在限速为80km/h的水平路面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0s,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1倍,若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1×106J的热量,求摩托车发动机的实际输出功率和效率。
①当球转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时,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球浸入水中的体积变为0.02m3,请计算此时安全员施力的大小;
②当球离开水面后,安全员继续用最小的力,将球转动至图乙所示位置,请说出此过程中施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答案】(1) 9×10-2m3(2)①175N ②变小
【解析】(1)球静止在水面上,根据二力平衡,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重力,根据公式m=ρV可得:V= = = = 9×10-2m3。
(2)加满汽油时油的深度为0.4m,A表示数为0.6A,汽油产生的压强为:2.8×103Pa,由乙图可知:此时压敏电阻的电阻值R=10Ω,R0=10Ω,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I=U/R可得:电源电压为:U=I(R+R0)=0.6A×(10Ω+10Ω)=12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内综合计算题题型解读
----光学知识和其它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河北鸡泽一中 许童钰 057350
高考计算题大多都是学科内综合题,除了力电综合题外,还经常出现光学与力学、光学与电磁学、原子物理与力学和电学的综合计算题。

其中光学与力学的综合题主要是几何光学与运动学或动力学规律相结合问题. 这些综合题虽然出现的几率小一些,但难度往往不会太大,是高考的送分题,所以同学们复习时不要遗漏。

此类问题要正确分析物理情景,寻找光学知识和其它知识的结合点,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和题中信息,结合物理情景进行解题。

一、光学与力学的综合
【例】晴天的晚上,人能看见卫星的条件是卫星被太阳照亮且在人的视野之内。

一个可看成漫反射体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圆形轨道与赤道共面,卫星自西向东运动。

春分期间太阳垂直射向赤道,赤道上某处的人在日落后8h 在西边的地平线附近恰能看到卫星。

已知地球的半径R =6.4×106m ,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 2,求:
(1)卫星轨道离地面的高度;
(2)卫星的速度大小。

[解析] 从北极沿地轴往下看的地球俯视图如图1所示,设卫星离地高度为h ,人在Q 点日落后8h 时能看到卫星反射的阳光。

设日落8h 内Q 点转过的角度为θ,则
m R R R h 6104.62cos 120360248⨯==-=︒=︒⨯=
θ
在地球表面 mg R
GMm =2 对卫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R h v m h R G M m +=+2
2
)( 解得s m v /10243⨯=
[答案](1)m 6104.6⨯ (2)s m /10243
⨯ [方法点拨]本题是几何光学与力学中万有引力的综合题,题目都是文字描述,但正如几何光学离不开光路图一样,本题的关键也是准确作图,并且要做出有价值的平面图。

二、光学与电磁学的综合
【例】如图2所示,相距d 的A 、B 两平行金属板足够大,板间电压为U ,一束波长为λ的激光照射到B 板中央,光斑的半径为r 。

B 板发生光电效应,其逸出功为W 。

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量为e ,求:
(1)B 板中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的大
小;
(2)光电子所能到达A 板区域的面积。

[解析] (1)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
W h mv -=υ22
1 λ
υc = 解得 m
W hc v λλ)(2-= (2)由对称性可知,光电子到达A 板上的区域是一个圆。

该圆的半径由从B 板上光斑边缘,以最大初速度沿平行于极板方向飞出的光电子到达A 板上的位置决定。

设光电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 ,沿板方向的运动距离为L ,则其加速度为
md
eU a = 垂直于极板方向 22
1at d =
平行于极板方向 vt L = 光电子到达A 板上区域最大面积
2)(r L S +π= 解得 2)2(r eU
W hc d S +-λλπ= [答案](1)m
W hc v λλ)(2-= (2)2)2(r eU W hc d +-λλπ [方法点拨]光与电的综合大多出现在光的本性与电磁学知识的综合。

而光本性的重点是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在高考中又是II 级要求,所以这类题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但这类题往往是知识简单连接,因此求解并不难。

三 能力提高
1.“光纤通信”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
理。

已知折射率为n 、长为l 的玻璃纤维置于
空气中,一束很细的单色光从左端中点A 射
入恰好能在光纤中发生全反射,且最后从右
端中点B 射出,光路示意如图3所示。

求:
(1)光在C 点的入射角θC (2)光在A 点的入射角θA
(3)光从A 点射入到从B 点射出所经历
的时间t
2.如图4是利用光电效应现象测定金属极限频率的实验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R 0的总电阻为4r ,两块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 ,当
N 受频率为υ的紫外线照射后,将发射沿不同方向运动的光电子,形成电流,从而引起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若闭合开关S ,调节R 0逐渐增大极板间电压,可以发现电流逐渐减小。

当电压表示数为U 时,电流恰好为零。

(已知普朗克常量h 、电子电荷
量e 、电子质量m 、光速为c )则
(1)金属板N 的极限频率为多大?
(2)这时R pb 为多大?
图 3
图 4
(3)切断开关S ,在MN 间加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逐渐增大磁感应强度,也能使电流为零,当磁感应强度B 为多大时,电流恰好为零?
能力提高答案
1.(1)n C 1arcsin =θ (2)1arcsin 2-=n A θ (3)c
l n t 2= 解析:(1)光在光纤内恰好发生全反射,如图3-4-12所示。

由 n c 1sin =θ,得 n
C 1arcsin =θ (2))90sin(sin C θθ-︒=
又因 θ
θsin sin A =n 解得 1s i n 2-=n A θ,
1arcsin 2-=n A θ
(3)由于n
AC AF C 1sin ==θ 则光在玻璃纤维中运动的总路程为 s =n l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 n c v =
传播时间 v
s t =
解得 c l n t 2= 2.(1)υ0 =υ-
eU h (2)E Ur R pb 5= (3)meU de
B 22= 解析:(1)设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 ,电流表刚好没有电流,则
eU =E k -0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 k =h υ-W =h υ-h υ0 解得 υ0 =υ- eU h
(2)由电路分压关系 r
R E R U pb +=0,且R 0=4r 解得 E
Ur R pb 5= (3)设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为v ,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电流表刚好没有电流,则该光电子的轨道半径 2d R =
由R
v m evB 2
=,结合221mv E k =
图3-4-12
解得 meU de
B 22= 3.(1)n He H H 10322121+→+ (2)3.26MeV (3)v He :v n =1:3
解析:(1)核反应方程为 n He H H 10322121+→+
(2)质量亏损为 △m =2.0136u ×2-(3.0150u+1.0087u)=0.0035u 释放的核能为 △E =△mc 2=931×0.0035MeV =3.26MeV
(3)由动量守恒:0=m He v He -m n v n
得v He :v n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