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功能翻译目的论的发展与总结
浅议功能翻译目的论的发展与总结
2011年4月28日快乐游戏游戏快乐———浅谈开展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活动的几点尝试文/彭蓉幼儿都喜欢游戏,但小班儿童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大班儿童虽然爱玩,也会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时间相对少了一些。
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成长使我收获了以下几点体会:一、游戏材料的添置与投放游戏材料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教育因素,是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我在投放材料时认真考虑幼儿实际需要和兴趣。
中班下学期刚开始游戏时,幼儿由于一个寒假没有玩,所以玩兴很浓,可是随着游戏经验不断丰富,班级现有的角色游戏活动设施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得幼儿在游戏中经常出现“混乱”的场面,于是我开展了一次角色游戏讨论活动,讨论“你最喜欢哪些区域?为什么?”“你在游戏过程中碰到过什么问题?出现问题怎么办?”“还要增加哪些角色与材料?”讨论中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对角色游戏活动提出了好的意见,最后大家一致认为:1.增设银行工作人员,给理发师、小吃店员百花园地摘要: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界兴起。
功能派提倡的功能目的翻译论旨在于翻译应该基于以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来进行翻译,而不是依据传统理论中的翻译应以原文和原文读者的反应进行。
可以说,目的论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研究。
现对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包括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目的论法则、翻译原则、核心内容以及目的论产生的贡献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
关键词:目的论;发展;翻译原则;核心内容;贡献浅议功能翻译目的论的发展与总结文/文巧妮金朋荪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蓬勃发展,致使各种翻译理论的诞生、发展乃至成熟,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德国莱比锡学派在德国翻译理论界影响深远,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贡献卓著。
与布拉格学派比较,莱比锡学派认为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
莱比锡学派对德国功能主义的启发和对开创语篇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
浅析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发展
浅析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发展作者:赵静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1期摘要: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自诞生以来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开辟了翻译研究的一个全新的视角,它改变了过去的功能主义对等理论主导翻译实践的状况,开启了将翻译目的作为翻译过程主导原则的新时代。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是功能主义目的论,它对各个领域的翻译实践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33-021 引言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出现,它就开始对传统的翻译理论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尤金?奈达(Eugene·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影响最深。
而他的理论在漫长的翻译发展过程中长时间的起着主导作用。
现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翻译的研究和实践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的论作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当今的翻译实践和研究当中。
2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国外的发展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是由凯瑟琳娜·莱斯(Catherina·Reiss)和其他学者提出。
莱斯将功能范畴引入到了翻译领域。
1971年在她的论著《翻译批评的可能性和限制》中首次提出功能类别的问题。
她融合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等因素,发展出了以源文本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
虽然她的学说并未撼动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和研究中的主导地位,但是该理论还是为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奠定了雏形。
莱斯的理论可分为早期的理论和后期的理论。
在其早期理论中她认为翻译应该追求语篇层面的对等而不是词、句子的对等。
但到了研究的后期莱斯发现这种对等是不可能实现的,且有时会与读者的意愿不一致,因此应该首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除此之外,汉斯·弗米尔、贾思特·霍斯、克里斯汀也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
浅析翻译目的论的作用和意义
浅析翻译目的论的作用和意义目的论(skopostheory)是翻译行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首倡者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HansJ.Vermeer指出﹐翻译是一种行动,而行动皆有目的,所以翻译要受到目的的制约。
该翻译理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准则”,这一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等值”或“等效”的翻译观。
在目的论指导下,翻译方法就呈现出了多样性。
如果能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达到翻译的目的,对原文既可以采用逐字翻译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改写的方法,或者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翻译策略。
从这种目的论延伸出来的译文评价体系则认为评价一篇译文的优劣,并非是看它对原文的等值程度( equivalence ),而是看它对于翻译目的的适宜性(adequacy),即是否有助于在译语情境中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目的论在具体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一个实际意义,是就翻译方法的选择上提出新的看法。
原文通常原本是为源于文化中的一个情景而制作的,因此处在“原文”的地位,而译者的作用是进行跨文化的沟通。
因此,翻译的目的就是由任务决定的目标或意图,原文的内容或者表现形式必要时可由译者来修改。
翻译策略的选择应该围绕语言转化过程中两种语言符号本身的结构差异,同时还应考虑到两种语言形式表现出的社会文化差异。
【翻译目的论的作用意义】在传统译论中,首先考虑的都是原文和原文读者的心理反应,而在目的论理论中,原文和原文读者的心理反应都被退回到次要位置,取而代之则是翻译目的和忠实的问题。
其次,对等原则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基础,目的论使翻译标准多元化,而翻译标准多元化使翻译更接近于实际。
再次,目的论学派使西方从以语言学派为主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最后,功能派理论有助于人们开展翻译批评。
由于目的论突破了传统译论的模式,将翻译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译文目的的选择上,是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因此这样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中的不足,从而为翻译学科的探索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翻译目的论研究报告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
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
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开展以及框架体系进展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研究评价一、引言纵观翻译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开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从20世纪中叶开场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突破,翻译理论家们开场从阐释学、构造主义、承受美学、读者反响论等不同角度来研究翻译,于是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等。
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Skopos是希腊词,意为“目的〞,theorie 是德语词,意为“理论〞。
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
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要保存什么改动什么,终究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人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
翻译目的论根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缺乏,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仲伟合,钟钰:1999)二、目的论的形成与开展目的论首先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卡特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 ss)提出。
浅析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发展
功能主义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发展分析1、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分析功能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影响和应用。
功能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突破了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探讨功能翻译理论的起源、发展、主要观点和实际应用,旨在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启示和贡献。
本文将回顾功能翻译目的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梳理其理论背景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阐述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主要观点,包括翻译目的的决定性作用、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以及翻译功能的实现。
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应用,分析功能主义翻译目的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总结功能翻译目的论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2、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基础功能翻译目的论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其核心思想是翻译活动应以目的为基础,即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
这一理论的基础可以追溯到几位著名翻译学者的研究成果。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为功能翻译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奈达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和信息的传递。
他强调,翻译应努力在译语中产生与源语相同的效果,即动态对等。
这种效应不仅包括信息的准确传递,还包括情感、风格和文化背景的传递。
福尔摩斯的“翻译学派”理论也为功能翻译目的论提供了理论支持。
福尔摩斯将翻译视为一种创造性行为,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
他认为,翻译策略应该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期望来确定,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原文。
Reiss和Vermeer的“功能增值翻译”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目的论。
他们提出了翻译行为的三个基本要素:目标、任务和操作,强调翻译应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功能翻译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它融合了多位翻译学者的理论成果,形成了一个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理论体系。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对等。
功能翻译论翻译出来的译本是有一定功能的;翻译目的论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译文。
译文的翻译策略、语言风格等,需要根据目的来确定。
相关内容:1、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
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
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2、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
3、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
功能翻译理论是何时产生的?功能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论(skopos theory)为核心,强调问题和翻译功能的一种流派。
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全面转向:从原来站主导地位的语言学流派的注重形式的翻译观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
这种转向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
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卡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为标志。
第二个阶段是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创立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
扩展资料产生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译学界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扭伯特卡德为代表的莱比锡学派和以威尔斯为代表的萨尔派。
前者立足于转换生成语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和可变的认知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主张建立翻译科学。
“对等”成为了翻译研究的中心,各种借鉴语言学理论的翻译对等论应运而生,但大都不过是对等形式的重新组合。
浅谈翻译目的论
浅谈翻译目的论一、本文概述翻译目的论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活动应基于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的需求进行。
本文将对翻译目的论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概述其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接着分析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并探讨其优缺点。
本文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翻译目的论在文学、商务、法律等领域翻译实践中的实际运用,以期对翻译工作者和翻译学习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语境和交际意图的传递。
因此,翻译者需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意图。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阐述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旨在为翻译工作者和翻译学习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翻译目的论的平台。
本文也将对翻译目的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对翻译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翻译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并由其后的学者如诺德(Nord)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换句话说,翻译并非简单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文字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跨文化交流活动。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的首要原则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这包括译文的交际目的、使用目的以及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目的。
因此,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了翻译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例如,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递原文的信息,那么译者可能会采用直译的策略;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那么译者可能会采用意译或解释性翻译的策略。
翻译目的论还提出了“功能对等”的概念,即译文在目标语言文化环境中应该具有与原文在原语言文化环境中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浅析功能翻译理论
浅析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是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翻译活动应以功能为导向,强调翻译过程中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者的需求。
该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 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强调翻译活动的目的性。
根据目的论,翻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满足目标语言接受者的需求。
2. 功能对等:功能对等是功能翻译理论的重要原则,主张翻译过程中应追求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在功能上的对等。
功能对等强调翻译的实用性,关注翻译在目标语言环境中的实际效果。
3. 文化适应性: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确保翻译内容在目标语言文化中具有可接受性。
这要求翻译者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4. 读者导向: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应关注目标语言接受者的需求,以读者为导向。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知识背景、文化素养和阅读习惯,以确保翻译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5. 翻译策略多样化:功能翻译理论鼓励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翻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特点以及目标读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功能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有助于翻译者提高翻译质量,使翻译内容更符合目标语言接受者的需求。
同时,功能翻译理论也为翻译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翻译人才。
功能翻译理论的实践应用功能翻译理论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而且在翻译实践中也展现了其独特的价值。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桥梁的作用愈发显著。
功能翻译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翻译的目的,从而提高翻译的效率和效果。
浅析功能目的理论对于应用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浅析功能目的理论对于应用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作者:冯继媛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4期摘要:应用翻译(pragmatic translation),又称为实用翻译(practical translation),是指一种实用性文本的翻译。
实用翻译的文本包括“除纯文学作品之外的日常生活交际文本”(周红民,2002)。
因此,“应用翻译”一词的说法是指翻译的目的而言的。
此类型翻译的最大特点在于对于信息传达的绝对性重视,其本质为以传统信息为根本目的,运用语言学的原则来翻译实用性文本。
众所周知,理论的基本功能则在于通过经验观察揭示或描写事物运动的内在联系,用以指导实践。
功能目的理论是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其对于整个翻译实践,包括文学翻译和应用翻译在内,都提供了客观、可行的原则和标准。
只是相对而言,其对应用翻译的指导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关键词:应用翻译;功能目的理论;实践;指导意义一、应用翻译的定义及特点应用翻译(pragmatic translation),又称为实用翻译(practical translation),是指一种实用性文本的翻译。
实用翻译的文本包括“除纯文学作品之外的日常生活交际文本”(周红民,2002)。
因此,“应用翻译”一词的说法是指翻译的目的而言的。
就现有的文献来看,学者们一致认为,所谓的应用翻译,实际上就是应用问题翻译的简称。
但至于哪些翻译可算作应用翻译,目前学术界尚有很大的分歧。
如方梦之先生认为,应用翻译范围甚广,包括科技翻译在内,但“文学及纯理论文本”的翻译除外(方梦之,2003)。
而林戊荪先生则认为,应用翻译包括“科技、经贸、法律、媒体、旅游、广告等,以区别于文学、政治、外交、社科等翻译”(林戊荪,2003)。
应用文本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注重信息传递效果,具有信息性、匿名性和诱导性等特点。
其注重信息内容的传递而轻视传递信息的形式,大多按译文固有的格式和规范行文布局,选词用字。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功能主义是一种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
它关注的是翻译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忠实于原文的诠释或传达。
在功能主义的指导下,翻译的目的是满足目标语言读者的需求,确保翻译能够顺利传达源语言的信息,同时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语言习惯。
功能主义强调翻译的实际应用价值。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使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相互交流和理解。
因此,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消除沟通障碍。
翻译应该能够传递源语言的信息,同时适应目标语言读者的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使其能够理解和接受翻译的内容。
另外,功能主义也关注翻译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翻译不应仅仅是原文的机械转换,而是要结合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使其更加贴近目标读者的需求和口味。
功能主义主张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使翻译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顺畅地阅读和理解翻译的文本,而不是使他们感到困惑或陌生。
此外,功能主义还考虑翻译的实际运用情境。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实际需求,如商务交流、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
这意味着翻译需要根据具体的翻译场景和任务进行调整和修改,以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
例如,在商务翻译中,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促成商务合作和交流,因此翻译需要侧重于实际业务内容的传达和理解,同时遵循商务礼仪和文化习惯。
总之,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的实用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目标语言读者的需求,使他们能够顺利地理解和接受翻译的内容。
这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使翻译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另外,翻译的目的还要根据具体的实际应用情境进行调整和修改,以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使翻译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发挥更大的实用价值。
浅析翻译目的论
浅析翻译目的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浅析翻译目的论,这是一种在翻译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活动应以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为核心,而非仅仅追求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
本文将从翻译目的论的背景、主要观点、实践应用以及挑战与前景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翻译目的论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探讨,本文旨在揭示翻译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翻译理论在指导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也期望能为翻译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工具,以推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翻译目的论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活动应以翻译的目的为导向,而非简单地追求原文与译文的对应。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其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这一观点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对等或等值的束缚,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可能因不同的交际环境和读者需求而异。
例如,在文学翻译中,可能更注重传达原文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体验;在商务翻译中,可能更侧重于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商务目标的达成;而在科技翻译中,可能更强调术语的精确性和科技信息的传递。
因此,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根据翻译的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翻译目的论还强调了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翻译理论往往将译者视为原文的忠实仆从,而翻译目的论则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需求,对原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创新。
这种观点有助于打破翻译中的僵化和刻板,使翻译更加灵活多样,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是以翻译的目的为导向,强调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和读者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这一理论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翻译活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三、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其核心理念在于翻译活动应始终以翻译目的为导向。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进步,翻译实践日益频繁,翻译理论也日臻完善。
在众多翻译理论中,翻译目的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实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浅析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并探讨这些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首先将对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进行概述,明确翻译的三原则及其内涵。
随后,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案例,分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展示其在指导翻译实践中的有效性。
本文还将探讨翻译目的论在应对不同翻译类型和翻译场景中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以期对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加深对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的理解,提高翻译实践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促进翻译学科的繁荣和发展。
二、翻译目的论三原则解析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它提出了三大原则来指导翻译实践,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这三大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确保了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目的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
它强调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的主要方式,即结果决定方法。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预期功能来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这意味着翻译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要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和功能。
连贯性原则要求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即译文应该符合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让译入语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这一原则确保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使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忠实性原则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保持某种程度的联系,即译文应忠实于原文的信息、意图和风格。
翻译目的论综述
翻译目的论综述翻译目的论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的目的和意图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选择要保留或改变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
本文将介绍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基本原则和主要观点,并探讨其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
一、翻译目的论的发展翻译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
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而这种行为的方式和目的是由翻译的目的所决定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语篇只是作为翻译的一个因素,而翻译的目的是决定其他所有问题的关键。
二、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1、目的原则: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翻译的目的来确定如何选择词汇、语法和修辞等语言元素,以及如何保留或改变原文的文化和语言元素。
2、连贯性原则:翻译必须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范,以及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目标语言的规范来调整译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以确保译文在目标语言中的连贯性和可接受性。
3、忠诚原则: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同时确保译文的连贯性和可接受性。
但是,忠诚原则并不是要求逐字逐句地翻译原文,而是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目标受众来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翻译目的论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翻译目的论在各种类型的翻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商务谈判中,翻译的目的通常是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因此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应该尽可能地使双方感到舒适和尊重,同时也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在文学翻译中,虽然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非常重要,但也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审美和文化背景,以使译文在目标语言中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此外,在科技、法律、医学等专业领域的翻译中,由于原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要求非常高,因此翻译的目的应该是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意义和精神。
浅谈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浅谈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作为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预期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本文首先将对目的论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核心观点和理论背景。
接着,文章将分析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目的论如何适应和满足这些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探讨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指导作用,包括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方法的运用以及译文质量的评估等方面。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本文将进一步说明目的论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文章将总结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深化对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指导作用的理解,为文学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目的论概述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的翻译理论,后经其学生诺德(Nord)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逐渐成为了翻译研究领域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翻译行为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即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来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
在目的论框架内,翻译的最高法则不再是“对等”或“忠实”,而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目的论还提出了“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作为对“目的法则”的补充。
其中,“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忠实性法则”则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一定的语际连贯,即译文应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接受者的期待。
目的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指导思想。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转换,更要关注文化层面的传递和交流。
功能翻译主导理论——“目的论”研究
2 0 ) 05 。
。
由此得知 , 功能翻译 学派倡 导 以“ 者 为 中心” 以“ 读 或 的语 文化” 为导 向, 因而特别适合 “ 呼唤型 ” “ 息型 ” 能文本 的 和 信 功 翻译 。因此 , 翻译 “ 目的论” 可为各类文本提供可行性 翻译策 略。
பைடு நூலகம்
3 结 语
当 然 , 少 学 者 对 翻译 “ 不 目的 论 ” 有 不 同看 法 , 类 批 评 主 持 这 要来 自文 学 翻 译 领 域 。 “目的 论 ” 分 强 调 译 语 文 化 和 译 文 功 过 能, 基本上是一种 以译语读 者为 中心 的翻译观点 , 过分 强调 了翻 译 的 “ 化 ” 略 , 略 了 不 同 民 族 应 有 的 “ 化 权 利 ” 文 学 艺 归 策 忽 文 和 术的本质 。因而 , 于强调不 同原创艺术 风格 , 对 提倡文化 多元的 文学翻译而言 , 目的论 ” “ 原则显然 不能满足 这类翻译 的要求 , 这 也 正 是 翻 译 “目的论 ” 不 足 之 处 。 但 是 , 的 “目的 论 ” 积 极 作 用 的 不容忽视 , 费米 尔 指 出 “ 的论 ” 积 极 作 用 至 少 有 三 点 “ 1 明 目 的 () 确 地 提 出 了一 个 常 常 被 人 否 认 的 概 念 ;2 增 加 了 翻译 的潜 在 效 () 能以及可用的翻译策略 , 翻译者 从直译 这个 由别人强 加的 、 把 没 有意义的桎梏 中解 放 了出来 ; 3 增加 了翻译 者 的责任 , () 因为他 的翻译 必须能够达到既定的 目的( 张南 峰 ,9 5 。 19 ) 在 目的论 的指导下 , 着 以中 国文化 为导 向 , 本 以译 文为重 点 的翻译原 则 , 译者应发挥译语优 势 , 灵活变通 , 在传播 中国文化 的 同时 , 克服 中西文化差异所 引起 的翻译 障碍 , 实现源语 文本 的交 际功 能 , 进 中西 文 化 的交 流 和 发展 。 促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探究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探究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探究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探究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西方翻译理论之一,它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本文首先综述了翻译目的论的四个发展阶段,接着简述了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最后对目的论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评价。
标签:翻译目的论;形成;三大原则;评价1. 引言作为当代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之一,目的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
目的论即skopostheorie。
当代的西方翻译理论百花齐放,从注重文本和语言的微观研究到对探索历史,文化对翻译研究的影响的宏观研究,研究格局多种多样。
而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提出的翻译目的论摆脱了先前以文本为中心的传统翻译研究,开始将翻译的重点转向了译语的文化方面,更多的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2.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形成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大体经历过四个阶段。
首先,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最早提出了功能派思想。
此后,她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摆脱了等值论的束缚,提出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即skopostheory。
然后在威密尔的目的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理论。
最后,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克里斯蒂安?诺德(Chiristiane Nord)完善了此翻译理论。
2.1 目的论的起源在其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一书中,赖斯根据行为学的理论首先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
一方面,赖斯以等值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认为理想的译文是原文与译文在内容,交际功能和语言形式上的对等,另一方面,她同时意识到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因为翻译有特殊的具体要求,即translation brief(有些译本所要实现的某一功能或者目的并不等同于原文),所以这种原文与译文的对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翻译目的论 发展
翻译目的论发展翻译是人类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翻译并从事翻译工作。
其中翻译目的论这一研究方向,在翻译研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翻译目的论的发展状况。
一、翻译目的论的概念翻译目的论是翻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翻译的目的和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选择、调整和判断等问题。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目的明确而又复杂的任务,翻译者需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二、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历程翻译目的论最初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以西方的功能翻译学为代表的翻译流派开始兴起。
西方学者们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对于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翻译目的论成为许多翻译学者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翻译目的不再只是被视为翻译中的次要考虑因素,而成为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三、翻译目的论的研究领域翻译目的论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界定、翻译目的对于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影响、翻译过程中的意译与调整、翻译质量评价以及翻译实践中的难点与应对等方面。
翻译目的论的研究旨在提高翻译者的翻译水平,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四、翻译目的论的应用价值翻译目的论的应用价值主要在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增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目的论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把握原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保证翻译质量。
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目的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透过翻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才能在不同语境下传达出准确的语言信息,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综上所述,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对于翻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的应用也已经在翻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在未来的翻译研究中,翻译目的论还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浅析翻译目的论
浅析翻译目的论作者:侯崇莹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4年第11期摘要:作为功能翻译派的一分支,目的论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背景。
本文主要从功能派翻译理论产生,发展及完善过程出发,对目的论进行了简要梳理。
并对目的论所遵循的原则加以阐释。
从而,为详尽学习目的论作了铺垫。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翻译目的论;原则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13-01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理论兴起于德国。
目的论即为功能翻译理论的一个分支。
目的论即skopos theory。
有学者将功能派翻译理论等同于翻译目的论。
笔者认为两者之间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读者可以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阶段一窥翻译目的论和功能翻译理论之间的关系。
第一阶段:雏形阶段。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是凯瑟琳娜·赖斯。
赖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翻译策略同语言的功能和语篇类型相联系,提出翻译批评模式必须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
这成为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赖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翻译的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译文的交际功能方面都应该与原文对等,但翻译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而非对等原则。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是汉斯·弗米尔(Vermeer)。
目的论即出自汉斯·弗米尔(Vermeer),弗米尔提出翻译研究应该摆脱原文的束缚。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有其目的和结果。
而这一翻译行为必须以原文为基础经过协商来完成。
因此,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也就是说,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
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代表人是贾斯塔·霍茨-曼塔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4月28日
快乐游戏
游戏快乐———浅谈开展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活动的几点尝试
文/彭蓉
幼儿都喜欢游戏,但小班儿童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大班儿童
虽然爱玩,也会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时间相对少了
一些。
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孩子
在角色游戏中的成长使我收获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游戏材料的添置与投放
游戏材料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教育因素,是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我在投放材料时认真考虑幼儿实际需要和兴趣。
中班下学期刚开始游戏时,幼儿由于一个寒假没有玩,所以玩兴很浓,可是随着游戏经验不断丰富,班级现有的角色游戏活动设施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得幼儿在游戏中经常出现“混乱”的场面,于是我开展了一次角色游戏讨论活动,讨论“你最喜欢哪些区域?为什么?”“你在游戏过程中碰到过什么问题?出现问题怎么办?”“还要增加哪些角色与材料?”讨论中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对角色游戏活动提出了好的意见,最后大家一致认为:1.增设银行工作人员,给理发师、小吃店员百花园地
摘要: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派的“目的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在西方翻译界兴起。
功能派提倡的功能目的翻译论旨在于翻译应该基于以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来进行翻译,而不是依据传统理论中的翻译应以原文和原文读者的反应进行。
可以说,目的论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研究。
现对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包括目的论的产生与发展、目的论法则、翻译原则、核心内容以及目的论产生的贡献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
关键词:目的论;发展;翻译原则;核心内容;贡献
浅议功能翻译目的论的发展与总结
文/文巧妮金朋荪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蓬勃发展,致使各种翻译理论的诞生、发展乃至成熟,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德国莱比锡学派在德国翻译理论界影响深远,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贡献卓著。
与布拉格学派比较,莱比锡学派认为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
莱比锡学派对德国功能主义的启发和对开创语篇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
莱比锡学派对翻译持有的基本观点是必须严格区分不变因素即认知因素和可变因素即实用因素,他们认为翻译理论应借助转换生成语法和符号学。
莱比锡学派的代表卡德提出了“一对一;一对多;一对部分;一对零”的理论。
学派代表们主张将原文分解成结构单元后,从一系列对等项中选出“最佳对等项”,然后组成一个整体。
莱比锡学派理论的发展也促进了德国功能派的诞生与发展。
德国功能派“目的论”概述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目的论的创始人莱斯提出了将原文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标准,指出翻译批评依据是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即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间评价原文,并反对卡德的含混的语篇概念。
目的论学派也被称为功能学派,因为“Scopos ”既可作“功能”也可作“目的”来理解。
功能学派将目的论置于头等位置,在诺德的观点中,“功能派”(functionalism )着重研究功能以及文本翻译功能,功能派是对该种研究方式讨论翻译的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的一个说指用语。
目的论将翻译的焦点由对原语文本的再现转移到更富挑战性的译语文本的创作,提升了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主动参与性,推翻了原文本的“中心”地位,树立了译文和译者的“中心”地位。
功能派的“目的论”将翻译放在一种动态的文化背景下,强调译者的能动介入。
因此,它解决了一些“功能对等”理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拓宽了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视角,是对“功能对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在现代翻译理论中竖起一面鲜明的旗帜,为翻
译理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
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可见,翻译目的论的最高准则是“目的”决定翻译行为。
“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目的论者把翻译视为一种有意图的人际互动行为,翻译首先是意图改变现有事物的状况,或是告知目标读者源语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目的论特别强调的是:翻译的意图与源文本作者的意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采取的翻译策略因此也会有所不同。
动因决定意图,因此,翻译行为的动因(发送者、接受者、发起人、译者)的作用至关重要。
不同的交际功能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
目的论学派翻译理论有三个核心内容:(1)阐释翻译定义和实质;(2)分析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3)提出了功能原则。
目的论学派认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 action )与翻译(translation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翻译行为具有目的性,是为实现
信息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而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
目的论的意义与贡献在于,首先,在传统译论中,首先考虑的都是原文和原文读者的心理反应,而在目的论理论中,原文和原文读者的心理反应都被退回到次要位置,取而代之则是翻译目的和忠实的问题。
其次,对等原则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基础,目的论使翻译标准多元化,而翻译标准多元化使翻译更接近于实际。
再次,目的论学派使西方从以语言学派为主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最后,功能派理论有助于人们开展翻译批评。
正如第一段中所提到的,由于目的论突破了传统译论的模式,将翻译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译文目的的选择上,是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因此这样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中的不足,从而为翻译学科的探索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1]叶家春.对目的论的再认识[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 ].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作者单位北京华北电力大学)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