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论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论述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一、引言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紧密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既是我国政治制度自身优越性的体现,也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必由之路。
二、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1. 保障人民权益。
依法治国能够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保障公平正义。
2. 促进经济发展。
依法治国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3. 推动社会和谐。
依法治国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 增强国家软实力。
依法治国能够提升国家形象和信誉度,在外交事务中具有更多话语权。
三、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原则1. 宪政原则。
坚持宪法至上,保证宪法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贯彻执行。
2. 立法原则。
立法应当科学、民主、公正,保障法律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3. 执行原则。
执行应当严格、公正、高效,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4. 司法原则。
司法应当独立、公正、廉洁,保障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点任务1. 完善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各类制度和规章制度。
2. 推进依法行政。
推进政府依据宪法和法律履行职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3. 加强司法保障。
加强司法独立、公正、廉洁建设,提高司法质量和效率。
4.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记录系统和企业信用评价制度,推动诚信文化建设。
五、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方案,确保各项制度能够落地生根。
2. 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切实履行依法治国的政治责任。
3. 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
4. 推动依法治国与反腐败斗争相互促进,加强反腐败立法、执法、司法和监督。
六、结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紧密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是指国家依照法律规范来管理国家事务并保护公民权益的治理方式。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应制定和修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适用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
2.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法律并依法行事。
3. 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各部门应依法履行职责,加强与法律法规的衔接,确保政府行为合法、公正、透明,并接受法律监督。
4. 加强司法体系建设:加强司法独立性,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 推进严格执法:要加强执法机关对法律的执行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质量,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6. 建立健全法治机制:加强法律监督和制约,建立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建设法治社会、强化法治意识、健
全法治机制等手段来实现。
只有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原则,才能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思修第六章课堂笔记
第六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知识结构图:第一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2.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以德治国的关系3.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第六章的重点内容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法制与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和国家安全1.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2.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第一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及重大意义(了解)1.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提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它标志着党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这一治国方略载入了宪法,使之作为一项宪法基本原则被确定下来。
3.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多选)(1)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2)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二、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简答)(一)依法治国的内涵----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有:1.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1)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简答题)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受到追究。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是指国家、社会和公民都要依照法律来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式包括加强法治建设、健全法律体系、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法治能力、推进法治政府等。
下面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基本方式。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1 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依法履行职责。
这一方略要求政府必须以法治精神来约束和规范行政权力,确保政府行使权力的合法性。
1.2 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指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在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这一方略要求政府在服务管理中严格依法行政,不得任意滥用职权、泛化执法,确保公平公正。
1.3 依法司法依法司法是指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人员必须独立行使审判权,依照法律公正审判,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
这一方略要求司法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高效地行使审判权,为人民提供公平正义的司法保障。
二、依法治国基本方式2.1 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是指要从立法、执行、司法等各个方面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这一方式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立法力度,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2.2 健全法律体系健全法律体系是指要建立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形成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法律保障体系。
这一方式要求各级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工作,审慎制定法律,保证法律的刚性和权威性。
2.3 强化法治意识强化法治意识是指要提高全社会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
这一方式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法治意识,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厘清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2.4 提高法治能力提高法治能力是指要不断加强法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执行能力,确保依法治国的实效性和权威性。
这一方式要求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提高执法司法水平,确保法律在实践中的有效执行。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1.依法治国的内涵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
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2)依法治国必须制度化、法律化3)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依法治国主要内容: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4、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5、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
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6、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党领导的关系)1)坚持党的领导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2)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3)依法治国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的依法治国,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法治国。
4.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1)概述:依法治国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步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
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依法治国的所依之"法",是规范化了的人民意志。
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和法律,并且运用宪法和法律来治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人民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行使被授予的各种权力并且接受人民的监督。
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不断推进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进程。
实行依法治国,对执政党本身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治国理政的法治化水平。
党的方针、政策是立法的依据和执法、司法的重要指导,同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法律是经过实践检验和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主张。
执政党要提高治理国家的法治化水平,必须加强对立法的领导,善于把正确的政策主张上升为法律,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
党的执政主张凡是要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必须由国家权力机关经过法定程序,使之成为法律法规或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再由各级各类国家机关依法实行。
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长期稳定和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如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如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开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起点。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实现良法之治的基础。
因此,在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程中,必须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理念,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于每一部法律法规制定的全过程,使立法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要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拓宽民主立法的渠道,使立法准确反映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
要通过立法切实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让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成为全社会奉行的基本准则。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坚持严格执法。
依法行政是对依法治国的深化,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xx指出:“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既不能以权压法、以身试法,也不能法外开恩、徇情枉法。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进程。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执法: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总结词
依法行政,维护社会 秩序
执法依据
执法机关应严格依据 法律进行执法,确保 法律的权威性。
公正执法
执法过程中应遵循公 正原则,不偏袒任何 一方。
文明执法
执法方式应文明、合 理,尊重当事人合法 权益。
执法监督
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 制,防止执法腐败和 不当行为。
司法:确保司法公正
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确保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在政治上保持 一致,维护党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 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完善党领导
带头守法,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全面依法 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的工作机制,提高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
THANKS
感谢观看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目录
• 依法治国的概念与意义 • 依法治国的原则 • 依法治国的实施路径 • 依法治国的保障机制 • 依法治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依法治国案例分析
01
依法治国的概念与意义
依法治国的定义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 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 、阻碍或破坏。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领 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监督机制:强化权力制约与监督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 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 力。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有权 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 制度安排,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 想腐的有效机制。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标准。
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防线,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四者缺一不可。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基本内容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二、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
五、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六、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
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七、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级国家机关切
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
。
部 法 制化 和 规 范 化
。
是 由注 重 保 护 国 家 的 权
、
中的主 体地 位
,
三
是规范 公
益 转 变 为注 重 保 护 国家
社会 和 个 人 的权 益
,
,
发展 公 民 的知 情 权
,
参 与权
、
建议权和监
使
关注 社会 弱 势 群体 的生 存 和 发展
和 谐稳定
。
促进 社会 的
,
督权
明确 公 民 通 过 表 决 和 司 法 诉 讼 等 法 律 手
今 后 的2 0 年 内
, ,
。
在未 来 的2 0 年
,
可
以 按 照 以 下 思 路 来 设 计 依 法 治 国基 本 方
加强 区域协 调 发展 立 法 和 城 乡统筹 发展 立 法 在 促进 区 域 之 问
想
、
,
城 乡之 间
。
、
不 同 的 民族 之 间平
通 过 体 系 化 和 多层 次 的法 治 宣
。
目前 的 国 家 和 社 会 事 务
应 由专 门 负 责 的
权 在 法 治 的框 架 内共 存 并得 到 良性 互 动
今 后 的2 0 年 内
监 管 体 制 转 变 为 多 部 门 齐 抓 共 管 的协 调 监 管 体
,
在 依 法 治 国 基 本 方 略 的实 施 方 式 方 面
,
在
制
,
使 法 治 事 务 真 正 成 为 各 部 门 日常 工 作 的有
、
、
民主 选 举
法律监 督
、
社会保
权
、
平 等权 等基 本权 利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是人民群众在当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是党的治国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4.依法治国要求(如何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⑴(基本要求)依法治国就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⑵(对国家机关的要求:)
①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政府及其工作人
员要依法行政,是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规定。
⑶(对公民的要求:)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什么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
面推进什么
摘要:
: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3.全面推进的必要性4.具体措施和建议
正文:
正文: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这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三、全面推进的必要性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是维护社会公平
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四、具体措施和建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
首先,我们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法治意识。
其次,我们要完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
再次,我们要严格执法,保证法律的实施。
最后,我们要全民守法,尊重和维护法律的权威。
总的来说,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原则。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有机统一,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依法治党有机统一。
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最大优势。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党的领导要贯彻于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做到法治思维、法治观念、法治方式贯穿党的各项工作。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益。
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人民依法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做到权力在人民手中有制约、有监督、有问责。
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机关、党员干部、公民个人都要依法行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依法执政要求党要依法执政、以法治国,政府要依法行政、为民服务。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各部门和公务员要依法履职、廉洁奉公。
只有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依法治党有机统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加强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法治水平。
全面依法治党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维护党章党规的权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党内法治体系。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要求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有机统一,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依法治党有机统一。
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我国沿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路稳步前进。
依法治国 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在新时代下,我国加强依法治国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一、加强立法工作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工作。
我国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法律规章,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不断变化,立法工作也需不断完善和发展。
加强立法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立法程序:完善立法程序,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2.加强对现行法律规章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订完善。
3.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法律规章:如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等。
4.推动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适当情况下吸收借鉴外部经验。
二、加强执法工作执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加强执法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健全执法体系:完善执法机构、人员配备和工作规范,提高执法水平。
2.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和处罚。
3.推进司法改革:完善人民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
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收借鉴外部经验。
三、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公众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加强宣传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系:完善宣传教育机构、人员配备和工作规范,提高宣传教育水平。
2.加强对依法治国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宣传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成果,提高公众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和理解。
3.加强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宣传: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知识,提高公民素质。
4.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收借鉴外部经验。
结语: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简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简答题
简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简答题
(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是对新时期依法治国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和国家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2)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经济发达、人民富裕、文化繁荣,而且要求政治民主、法制健全、社会稳定。
只有加强法制建设,逐步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3)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
推进法制建设,有利于营造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协调平衡的生态环境,为社会有序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4)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法治的使命与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是统一的。
加快法制建设,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协调共进,促进人的全面进步;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构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协调各方利益,让全体人民享受现代化建设成果。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997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997
1997年,中国发布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中国近30年来改革开放以来,几乎
所有改革与建设的根本准则。
该基本方略的总体宗旨是以依法治国为基本方针,以改革强
化权力运行制约,改善人民明辩平等、诚实守信参与社会活动,逐步实现社会公正与民主
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实施这一基本方略,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确保执法者的权利和义务严格
按照法律执行,避免偏袒和任性的行为。
其次,要加强党的领导,注重进行依法党风建设,落实中央和地方党组织对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监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使党组织成
为依法治国的模范。
此外,还要加强司法制度和社会公共管理体制的建设,建立完善公正、有效、可信赖的司法制度,加强社会风气管理,强化法治精神。
最后,要同步推进宪法实施,切实履行宪法对政府的合法权力范围,加强宪法的宣传
教育,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加强宪法实施的监督,落实宪法法规和制度,确保宪法约束
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仅是实现社会公正民主和长治久安的主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必将为中国的社会管理和发展起到
积极的推动作用和重要指导作用。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发挥作用的基础 权威性和强制力 (国家的暴力机 关) 所属范畴
* 以德治国
• • • • • • • 指导—— 核心—— 重点—— 基本要求—— 落脚点—— 体系—— 规范——
P24
** 观察与思考 **
• 针对“网德缺失” 的危害,请你思 考并回答,该从 哪些方面加强教 育,以提高公民 道德水准?
4、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 两者结合起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Good bye!
宪 法
人民
3、 依法治国的意义
• 1)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
观需要
中国入世以后,对国内法律进行了大规模的这个整理、修改, 因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中 国 入 世 法 律 文 本 汇 编
(《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3 、 依法治国的意义
• 1)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2)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3)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民法》《刑法》
4、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德治和法治一样 都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法治与德治比较
法治 规范的对象 行为 德治 思想和觉悟 道德感召力和劝 导力(媒体和社 会舆论) 精神文明
§5.3 实施依法治国 建设政治文明
一、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一、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1、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P21
• 依法治国的主体——人民群众 • 依法治国的内容——法律化制度化 • 依法治国的关键——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
如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如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百度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如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开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起点。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实现良法之治的基础。
因此,在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程中,必须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理念,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于每一部法律法规制定的全过程,使立法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要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拓宽民主立法的渠道,使立法准确反映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
要通过立法切实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让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成为全社会奉行的基本准则。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坚持严格执法。
依法行政是对依法治国的深化,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总书记指出: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既不能以权压法、以身试法,也不能法外开恩、徇情枉法。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2、能力目标: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知识目标: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明确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二、教学重点: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教学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调查周围同学存在那些不良行为,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相关链接等辅助教学内容提供的相关知识;
2、教师准备: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搜集有关案例。
四、教学方法:讨论式、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认识小亮(一)
设计理念:根据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为课堂提供真实的资料,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设问:十三、四岁的年龄应该干什么?(学习)但是我们的同龄人小亮却失去了人身自由,怎么回事?请让我们一起认识小亮。
展示视频:
导入语:看了《今日说法》后,你有什么感
触?小亮是怎样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呢?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此类行为的发生呢?这
就是我们这节课研讨主题“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为做起”。
设计意图及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良行为”的后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环节二〗以案说法:走进小亮(一)
设计理念: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发展而设计,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拓展思维、激发灵感、兴趣盎然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体验过程。
一、师:对比《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从中发现法律这种行为规范的基本特征。
(独立思考)
结论:一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三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二、法律制定出来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那么,违反了法律叫什么?(违法行为)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呢?请看法律专家的意见:
违法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还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师: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的违法情节比较轻微,而犯罪的违法情节较重。
三、走进小亮(一)
小亮天性聪明,却贪图玩乐,上了不到一年学就辍学了,之后,他便在社会上游荡。
更加放纵自己经常在社会小偷小摸,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
例》,被公安机关拘留。
但他仍不思悔改。
为了弄到钱去网玩游戏,他和另外几个“朋友”竟盗窃汽车、电脑等,涉案金额达30万,触犯了《刑法》,最终因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思考:小亮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为什么?(独立思考)进一步思考:讨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异同?(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完成表格内容,选出几个学生说出填写内容,并点评总结出正确的观点。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
(师总结):开始的小偷小摸一般违法行为和后来的盗窃汽车、电脑等犯罪
行为虽然程度上有轻重之别,但无一例外都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造成了危害,而且违反了国家的法律,也正是因为小亮没有及时反省改正才走上了犯罪道路,断送了大好年华,所以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出示)总结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联系。
A、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B、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设计意图及效果: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
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
四、走进小亮(二)
设计理念:贯彻预设与生成的理念,探究讨论,拓展思维,明辨事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小亮的父母早亡,唯一的亲人是他的姑姑。
但是他却
不服从姑姑的管教,天性好玩的他便在社会上游荡学
会了撒谎、吸烟、喝酒;整天和社会上同样游荡的“哥
儿们”泡在一起。
经常去网吧上网打游戏,为了玩乐,
他屡次去偷些面包、饮料等食品,后来,他便去偷自
行车、电脑、钢材、汽车等。
说一说:小亮怎样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这一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小组讨论交流)
(师总结)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吸一支烟、乱花一点钱开始的。
同学们不能小瞧这些不起眼的小毛病,小错可能铸成大错。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要防微杜渐,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教师提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了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
设计意图及效果:让学生感悟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要防微杜渐,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环节三〗以法导行
设计理念:遵循思想品德课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理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明和小强路过一网吧,看到网吧打出3折优惠招牌,小明禁不住对小强:“走,进去玩玩,今天我请客”。
小强会······
请同学们续编故事结尾,并尝试表演出来。
一、感悟小亮----观察生活
观察我们周围的同学
有哪些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
它们有哪些危害?
二、感悟小亮----反思自己
“扫雷”监督卡
我身上的不良行
为:
这种行为给我带来的危
害:
我的改正计
划:
我的改正措
施:
我准备请做我这项计划的监督人。
敬请您能真心帮助我,监督我,对我的不良行为诚意的提醒,严肃的批评。
我的签名:监督人签名: 2009年9月23日
设计意图及效果: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注重对学生的导行。
巩固学习成果,并有利于指导学生今后的行动
师总结:今天,老师非常高兴,因为同学们积极上进,也非常自豪,因为同学们能明辨是理。
但是,小亮却和我们一样,是未成年人。
人生的道路却很长,请大家向小亮表达心声,鼓励他早日走出高墙,远离罪恶,重新沐浴明媚的春光?
三、寄语小亮
请你向小亮表达心声,鼓励他早日走出高墙,远离罪恶,重新沐浴明媚的春光?
设计意图:根据所学的内容知识,结合小强的实际情况,写出具体可行的办法,以劝诫和增强生活的信心为主要基调,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环节四〗教师寄语
同学们,通过学习使我们明白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过积极健康的美好生活。
〖环节五〗实践作业
拟定一份倡议书,倡议全校同学们远离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要求:1、注意格式。
2、针对未成年人中存在的不良行为及严重影响,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3、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