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与刑法的关系
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
宪法概述(我国宪法日12月4日)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其他任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不得与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相抵触,否则就是无效的。
)的国家根本法(体现在内容最根本最重要、法律效力最高、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严谨(宪法的制定需要三分之二的人大代表通过,而一般法律只要过半数通过即可))。
他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中规定了六大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权、人身自由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集中体现各种阶级力量的对比✘)对比关系。
宪法宣誓制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宣誓)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誓词共70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决定任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
法律(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常识大全
宪法一、宪法概述(一)宪法的本质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所谓政治力量对比包括:1.阶级力量的强弱对比关系;2.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
(二)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着最为严格的修改程序,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着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问题;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系统全面地规定着公民的基本权利;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从法律的角度将民主成果定型下来。
(三)宪法的历史发展1.世界宪法的历史发展脉络(1)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宪法性文件并实行宪政的国家,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宪政体制,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也是英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2)美国是世界上制定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国家,其1789年宪法在内容上确立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体制,在形式上表现为统一的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3)法国1789年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著名原则,后根据该文件,制定出1791年宪法,这是欧洲大陆的第一部成文宪法。
2.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脉络(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3)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该宪法颁布以来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进行过四次修订,分别作出重要变动。
二、国家基本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爱国统一战线;4.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法律知识有哪些
法律知识有哪些法律知识是指人们了解和掌握的法律规范、法律原理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不断完善,法律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以帮助读者对法律有更清晰的认识。
一、宪法知识宪法是一国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宪法规定了国家政体的基本原则、权力机构的构成和职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通过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家的法律体系,认识自己的权力和义务。
二、民法知识民法是以调整私人间关系为目的的法律分支,其内容涉及财产权益、人身权益、婚姻家庭、合同等多个方面。
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合理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三、刑法知识刑法是指对违反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防范的法律。
刑法规定了不同犯罪行为以及相应的刑罚和处罚方式。
熟悉刑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属于犯罪,如何防范犯罪行为,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行动。
四、行政法知识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等私人间关系的法律分支。
行政法规定了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范围、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行政程序的规定等内容。
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行政机关的权力和义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劳动法知识劳动法是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而制定的法律,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劳动争议的处理等内容。
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可以帮助雇员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了解劳动关系中的权益和责任。
六、知识产权法知识知识产权法是指保护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法律规则和制度。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这些权益的保护对于鼓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了解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
七、环境法知识环境法是以防止和控制环境污染为目的的法律分支。
环境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规范了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复习提示】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等。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理解;易考选择题)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与核心。
(2)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2004年,我国宪法还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人权保障的更加重视。
(3)法治原则法治就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是对人治的否定。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考点: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同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应获得普遍的服从。
(4)民主集中制原则2.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项根本政治制度。
【考点: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学宪法讲宪法》课件
✓ 1988年——“私营经济写入宪法 首次确定法律地位”;
宪
✓ 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 改革进入新纪元”;
法
✓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法治成为国家意志”;
发
✓ 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彰显以人为本、民生
展
至上”;
✓ 2018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助
权利实质上是获得利益的一种资格,义务是一种满 足利益实现的负担。 国家通过法律对利益的分配来达到调控人们行为的 目的,从而来规范整个社会的秩序,维护国家的统 治秩序。
第五个问题: 实施的保障
——法院、军队、警察
序
上
修正案生效
宪法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制定
修改
➢ 宪法: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 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 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 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 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
➢ 普通法律:全国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的全国 人大代表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 体代表的过半数(相对多数)通过。
✓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和宪法相抵触, 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 宪法明确规定: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
✓ “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全国人 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
《学宪法讲宪法》
宪法
宪法作为一个法的部门,也叫宪法法或国家法,是规 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 对比关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概念及特征
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
除了具有一般法律的特征外,它还具有自己的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征。
二、宪法的特征宪法最主要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第一,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等;第二,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宪法与法律的关系?第一,宪法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有这么几个特点:最高权威性、原则性、概括性、适应性、无具体惩罚性、相对稳定性。
第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它有这么几个特征:它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由国家来制定和认可,并辅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第三,宪法和法律都是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母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最具权威的,任何法律与它不一致的地方都是无效的,而法律则是法律体系中根本大法(也就是宪法)之下的部门法,是子法,如民法、刑法等。
第四,二者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法律效力不同,法律渊源也不同。
宪法代替不了法律,它不具有专门性;法律也代替不了宪法,否则各个部门法之间相互冲突(矛盾)时谁的效力更高?--这样会让我们无法适从。
虽然有的国家没有成文宪法典,但这个国家肯定有宪法性文件,这些宪法性文件同样起着宪法的作用,这就是不成文宪法。
我国国家的根本性质?我们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是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常设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论刑法的宪法根据
论刑法的宪法根据作者:赵琳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10期作者简介:赵琳(1989-),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摘要】文章通过对刑法与宪法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刑法违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途径即刑法宪法化,包括将罪刑法定原则写入宪法和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关键词】刑法违宪问题;刑法宪法化;违宪审查一、刑法与宪法的关系(一)刑法的宪法根据之体现宪法规定刑法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并赋予了国家惩治犯罪的权力以及刑法制定和修改权的归属。
我国刑法第一条的规定,表明宪法是刑法制定和修改的法律依据,刑法的规定及其解释,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刑事立法必须根据宪法所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同时宪法文本所蕴含的宪法体制和贯彻的精神原则也是刑法所要遵循的。
宪法所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也有具体体现。
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修正案,也为民权刑法提供了宪法根据。
刑法通过规定侵犯财产罪等罪名,惩罚犯罪,保障宪法的实施。
宪法对于刑法的限制,刑法对于宪法的保障,构成了刑法与宪法的关系。
(二)刑法于宪法之违背在刑事立法领域,刑法规范本身存在违宪的情况。
如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范围大于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
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限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刑法对于政治权利的剥夺不仅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包括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剥夺,明显有违宪法。
在刑事司法领域,违宪行为同样存在。
两高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有利于弥补刑事法律的滞后性和不足并指导司法实践,但是有些司法解释本身超越了立法,在刑法条文之外创制了新的内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实际上是司法权僭越了立法权。
二、我国刑法违宪问题的原因(一)对宪法和宪政理念的忽视尽管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但是宪法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作为法院裁判案件的直接法律依据,宪法被束之高阁。
违宪审查机制和违宪行为的宪法诉讼制度的缺失,致使刑法等部门法不能受到宪法的实际制约。
15.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了什么?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 宪法的具体化。 “子法” 宪法(母法)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 利 公民有保卫祖国抵 抗侵略的义务
“母法”
普通法(子法)
《教育法》等 《兵役法》
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
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 法相抵触。
1、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建国以来我国先 后颁布过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2、我国现行宪法有哪几部分组成? 1、1954年,四部,1982年 2、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
旗国歌国徽首都
你能看出宪法与其他法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 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 位和法律效力
2.(2010·云南中考)“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法律”说明 ( C ) A.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 B. 宪法等同于其他法律的相加 C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2010·绍兴中考) “如果把我国的所有法律比作一支 有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 ;如果把我国所有法律比作一个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团, 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乐团的指挥。”这句话说明宪法与普通法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宪
法
普通法律
最高的 法律效力
不能违 背宪法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我国宪法序言宣告(书本P55)
修宪花絮
将写入国史:宪法修正案里一个逗号的删改
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其中涉及对土地和私有 财产征收、征用及补偿问题的条文,删除了一个小小的逗 号。为了删改这个逗号,大会主席团向代表们提交了长达 450余字的解释和说明。如果逗号不去掉,写进宪法的这
宪法与刑法的区别
宪法与刑法的区别1. 引言宪法和刑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不同的层面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宪法与刑法之间的区别,以增进对法律体系的理解。
2. 宪法的定义和作用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职权和职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基本法律制度。
宪法是国家的法律根基,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主要作用是确立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3. 刑法的定义和作用刑法是规定和规范国家对犯罪行为实施管制和制裁的法律规范。
刑法规定了不同的犯罪行为以及对这些行为的法律后果,即对犯罪者实施刑罚。
刑法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4. 区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宪法与刑法的区别总结如下:4.1 法律等级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等级,是其他法律的依据和准绳。
而刑法作为宪法的一部分,属于次级法律,受宪法的制约。
4.2 适用范围宪法涉及国家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广泛领域,适用于全体公民和国家机关。
刑法则主要涉及犯罪行为及其制裁措施,仅适用于犯罪嫌疑人和犯罪活动。
4.3 法律目的宪法的主要目的是规定国家政治制度,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刑法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制裁犯罪行为,保护公民的安全和利益。
4.4 约束和限制宪法对国家机关和公民的行为有约束和限制作用,它规定了国家机关的权力和职责,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刑法主要对犯罪行为进行限制和制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惩罚。
5. 结论宪法和刑法在法律体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和公民权利,起到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而刑法则是对犯罪行为的限制和制裁,维护公共秩序和保护公民的安全。
只有通过理解宪法与刑法的区别,才能更好地认识法律体系,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注: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性的宪法和刑法的区别,具体情况可能因国家及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刑法简答题
刑原则的制约与校正。
四、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规定怎样?
答: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方,对于什么
人有效。它解决的是国家的刑事管辖权问题。
(一)我国刑法的地域效力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
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我国领域由领土、
1 / 6
一、刑法的基本特征怎样?
答: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作为正
当、合理的刑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法律地位的独立性
刑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2、制裁手段的严厉性
刑法以刑罚为制裁犯罪的手段。
3、保护客体的广泛性
刑法保护广泛之社会关系中的最为重要的合法利益。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
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给国家、社会或者个人利
益造成实际损害或者有造成实际损害的危险的属性。
2、犯罪是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依
法应受刑罚惩罚性。依法应受刑罚惩罚,表明行为违反
刑事禁令或者刑事命令,应当受到刑罚惩罚。
犯罪的上述两个特征,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缺一
3、主客观统一性
主客观相统一,是指行为同时具备犯罪构成的客观
要件与主观要件,主客观内容同时发生且内容一致。
八、犯罪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答:犯罪概念是犯罪的高度抽象,犯罪构成则是犯罪概
念的具体化,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之间形成抽象与具体
的关系。
1、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包含的内容是同一的。
和保障犯罪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的人权保障功能,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刑法:犯罪、 刑法:犯罪、刑罚问题 民法: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 民法: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行政法: 行政法:调整国家行政关系 婚姻法:婚姻、 婚姻法:婚姻、家庭问题 经济合同法: 经济合同法:经营者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环境保护法:环境问题、环保问题 环境保护法:环境问题、
普通法律只是对国家生活中某一 方面的规定。 方面的规定。P79
根本制度: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 制度、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民的基本权利 基本经济制度、 权利和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 国家标志 组织与职权、 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 等国家生活中 的根本问题
2004年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 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人权进宪的意义P79 人权进宪的意义
• 1、对立法指导作用 、 • 2、有利尊重保障人权 、 • 3、有利人与自然、社会和谐 、有利人与自然、 • 4、有利维护自身权利 、
宪法内容\ 宪法内容\为什么说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p78— p78—79
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 根本制度和国家 性质、 1、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国家 的根本任务
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根本任务:
根本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 根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1、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 学习宪法 、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 性质和基本内容; 性质和基本内容; • 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 养成遵守宪法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 习惯; 的习惯; • 3、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 宪法意识 、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 尊严。 尊严。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一
宪法与部门法关系探讨(一)关键词:宪法/行政法/诉讼法/民法/刑法内容提要:各部门法都是宪法的子法,但它们与宪法的距离和联结点却是不一样的。
宪法性法律距宪法最近。
行政法是宪法之下各部门法系统中最庞大的法群,宪法对其主要是一种理念与原那么的指导。
宪法对诉讼法的关注集中在其权力与权力、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上。
民法调整的是宪法领域之“外〞的私权利关系。
刑法是对一系列直接违反各种法律、间接破坏宪法的行为阶梯中的最高和最后一级行为的制裁。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各部门法的根底,各部门法都应当以宪法为立法依据,都不得与宪法相冲突;同时,各部门法也都是宪法的的开展和落实,是宪法精神和价值的延伸和表达。
部门法需要宪法的指引和标准,以免脱离宪政轨道;宪法也需要部门法的细化和补充,以落实自己的思想和理念。
“法律通过本身的逻辑构造,奠定了自身被承受的根底,法律作为一系列规那么体系,使个人在进展目标合理的行为时,能确定其行动方向。
〞1]法律体系的逻辑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包括作为法律体系一局部的宪法与整个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法律体系一局部的宪法与作为法律体系一局部的刑法、民法等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个体〔宪法〕与整体〔法律体系〕的关系,后者是整体内部个体〔宪法〕与个体〔如刑法、民法等〕之间的关系〔当然,还有法律体系中各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如民法与刑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等〕.各部门法都是宪法的子法,但它们与母法的距离却是不一样的。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法律与宪法之间的严密度:首先,宪法是政治法,与政治有关的法律一般距离宪法较近,如选举法、总统法、议会法、政党法等涉及国家政治制度的产生及运作的法律,而与政治制度无关的法律一般距离宪法较远,如民法、商法、婚姻法等等涉及民间买卖借贷,婚丧嫁娶的法律。
其次,宪法是民主法,与民主制度建立有关的法律距离宪法更近,如同是权利法,选举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就比劳动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更贴近宪法,因为前者事关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途径和国家民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中国法律体系
中国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呈3个层次,含7大部门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呈现3个层次,涵盖7大部门,宪法加上7大法律部门共239部法律,构成了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
三大层次第一层次:宪法第二层次:法律第三层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宪法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和统帅。
1982年《宪法》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章程。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建设纳入到宪法范围内,使之成为一部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
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一次提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2004年《宪法》修正案人权保护、私有财产保护和社会保障制度入宪,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虽然我国以前的宪法都有这方面的具体规则,但是把它们提高到宪法原则的高度,还是第一次。
注:本版法律所标注的时间均为通过时间,非施行时间宪法相关法法律数量:38件宪法相关法部门是保证宪法实施的。
比如大家知道的,人大代表通过什么法产生呢?是通过《选举法》产生。
要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大家可能还记得2005年我们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
主要法律: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把我国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把我国20多年来积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政策主张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
这部法律的制定有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有助于促进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010年修改《选举法》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这表明,我国首次实现了城乡选举“同票同权”。
民法商法法律数量:33件民法商法是规范民事和商事活动的基础性法律,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法律的分类及其作用
法律的分类及其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
它们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和目的,可以被分类为几个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探讨法律的分类及其作用。
第一类法律是刑法。
刑法是指一系列规定犯罪行为和处罚措施的法律。
其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
刑法可以根据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来分类。
例如,谋杀、抢劫和偷窃等严重犯罪属于重罪,而恶意破坏他人财产和违反交通法规等较轻的犯罪则属于轻罪。
刑法的作用是通过对犯罪分子的处罚,来警示和约束其他人,以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
第二类法律是民法。
民法是指调整民事关系和维护公民权益的法律。
它规定了人们在财产、婚姻、继承和合同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可以根据其不同的领域来分类,包括物权法、婚姻家庭法、合同法等。
民法的作用是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人们在交易、婚姻和继承等方面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
第三类法律是行政法。
行政法是指规范行政机关行为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法律。
它规定了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权力和责任,并规定了公民对行政机关行为的救济途径。
行政法的目的是保护公民权益,确保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遵守法律、公正无私。
第四类法律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它是最高法律,其他法律都必须与宪法保持一致。
宪法的作用是确保政府的合法性、权力的合法行使,并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最后,还有国际法。
国际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关系和国际组织行为的法律。
它通过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来规范国际行为。
国际法的作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规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结起来,法律根据其性质和目的可分为刑法、民法、行政法、宪法和国际法。
这些不同的法律有着不同的作用,但共同的目标都是维护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通过合理的分类和有效的实施,法律为社会提供了一套有序、公正和稳定的规则,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和刑法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分)①它们之间的区别是:(3分)
第一,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刑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关于刑事方面的问题。
第二,宪法与刑法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刑法更为严格。
②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2分)
第一,宪法与刑法都是我国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均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
第二,两部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都是我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③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2分)
第一,宪法是刑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刑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中关于刑事方面内容的具体化。
第二,刑法内容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