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之浅见
对当前北京传统四合院保护问题的思考
三、对传统四合院保护的认识过程对老北京四合院、胡同的保护,经历了一个漫长而逐步认识的过程。
在建国初期的那段关键时期,我们最终没能采纳保护旧城另建新城的建议,而是确立了对北京旧城进行改造利用的方案。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北京旧城及存量最多的传统四合院就始终面临着无休止的现代建设与时代发展的冲击。
回顾建国以来北京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难看到,北京旧城及四合院、胡同等历史传统建筑,在建国后曾受到过多次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冲击:其一,是将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确立在旧城之内后所开展的多项建设工程,其中包括各类国家机关行政办公设施的建设;其二,是70年代后开始实施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工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北京市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对旧城的改造、建设、发展的规划,如《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和《北京市区建设高度的控制方案》等等,规定旧城内的建设高度以故宫为中心,其东西两侧的建筑可向外逐步建成9米、12米以及18米以下的楼房;旧城边缘一侧的建筑高度可以达到30米至45米之间……。
自实施改造工程以来,旧城内多条传统街道被改造、展宽;大体量的楼房建筑不断出现……。
旧城内原有的四合院、胡同也在一系列的改造建设工程中逐步缩小。
在总体改造规划的要求下,部分历史文化街区也实施了改造工程。
但由于缺少保护规划的指导,改造后的街区其传统风貌及原有建筑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老北京著名的王府井传统商业街区、西单传统商业街区等在经过改造后,已建设成为与传统商业街完全不同的现代商城;前门、琉璃厂、隆福寺等传统街区,在经过改造和部分改造后,原有的传统建筑风格也有很大改变。
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危旧房改造工程,曾一度对传统四合院、胡同的保护构成较大威胁,一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的四合院、胡同区域被成片的楼房小区所替代,部分文物建筑周边由四合院、胡同构成的历史环境也被一派崭新的现代环境所替代。
如牛街的清真寺、齐白石故居、蔡元培故居、朱彝尊故居、林白水故居、于谦祠等文物单位,其周围原有的四合院、胡同等传统建筑已不复存在,这些传统建筑已完全“淹没”在高楼形成的小区之中成为“盆景”。
老北京的四合院读后感
老北京的四合院读后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老北京的四合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在这座古老的城市,四合院承载了无数故事和回忆,成为了老北京独特的文化象征。
四合院的布局通常是四周围着一个中间庭院,形成了四个合院,由四个建筑物围合而成,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四合院。
每一个院落里都有自己的门面,通向同一个中央庭院,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互相连接的空间布局。
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也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和集体的价值观念。
在四合院里,人们生活在亲密的邻里关系中,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在这里,家庭成员之间紧密联系,父母、子女、祖孙同堂,共同生活,共同劳作。
相比于城市中冷漠疏离的关系,四合院里人们更多的是亲情和友情,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让人感觉温暖而亲切。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四合院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空间布局的追求。
庭院里的建筑物一般分为前后左右,形成了严谨而有序的空间结构。
庭院中种着花草树木,环境清幽宁静,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
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人们更容易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身心健康。
四合院也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
它不仅承载了老北京的历史记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人们对家庭的理解。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底蕴,体会到文化传承的珍贵意义。
老北京的四合院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念。
它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精神的体现。
在当代社会,人们可以通过了解四合院,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发扬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生活方式,让其继续发挥作用,为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老北京的四合院是一种独特且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形式,在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中,它们代表着一种传统与文化的传承与保存。
读完介绍四合院的文章之后,我感受到了对于这种传统建筑形式的敬畏和热爱,也激发了我对于北京的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北京的四合院感受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
北京的四合院感受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有一种建筑形式能够代表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它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独有的传统建筑,既是城市的标志性景观,也是人们对于北京的向往之处。
一、四合院的历史渊源四合院的历史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它是一种以中心庭院为核心的传统居住建筑形式。
起初,四合院作为贵族和富有人家的住宅,其布局讲究尊贵和安全。
后来,四合院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普通人家的居住选择。
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四合院开始融入了现代的元素,使得其更具现代感。
首先是在建筑设计上,传统的庭院布局被保留下来,但是建筑材料和装饰方式得到了改进和创新。
传统的灰砖瓦片被现代的玻璃和钢材所取代,让四合院增添了时尚和摩登的气息。
三、四合院的空间布局四合院的布局是其独特之处,它将中心庭院分成了四个小院,每个小院分别代表着四个方位。
这种布局既能保护住户的隐私,又能使得自然光线充分照射到每个房间。
此外,四合院还通过廊道和过道将各个房间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四、宁静与繁华并存在北京的喧嚣都市中,四合院成为了人们追求宁静和放松的避风港。
步入四合院,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映衬着红墙黛瓦,周围传来的是悠扬的鸟鸣声和悠闲的话语声。
四合院让人们在城市中感受到了闲适和宁静,与繁华背道而驰。
五、四合院的文化传承除了代表着建筑形式的传承,四合院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居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们会将自己的生活和习俗传承给下一代,使得这种传统建筑形式得以延续。
不仅如此,四合院也是北京茶社、书店等文化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各界人士前来交流和体验传统文化。
六、未来的四合院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传统的四合院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然而,人们对于四合院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使得四合院仍然保持着独特的存在形式。
如今,一些创意人士开始将现代艺术和时尚元素融入到四合院的设计中,打破传统的束缚,以全新的面貌展示给世人。
北京四合院带来市场新空间
北京北京四合院带来市场新空间四合院带来市场新空间50套四合院8月上市今年8月,50套四合院经修缮后,将集中在北京拍卖。
业内人士对此次大规模的四合院上市交易表示担忧:限于历史原因,被拍卖的房子很有可能是经租房、代管房,甚至有可能是使用权与产权混合的四合院。
专业四合院代理机构万德成总经理井蕴娇指出,现在的四合院交易属于第一轮市场,大都是对破败的、“文革”时候腾退的四合院出手,交易的价格就是地价,房屋的价值根本没有体现出来。
当新的购买方把四合院修缮好再卖时,就预示着即将进入第二轮比较到位的市场。
北京盛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桂立平则表示,他们接收房源时都要经过“确权”,权属不明的,都无法上拍。
需求量大“境外大量的买家,太喜欢四合院了。
”有关人士说,因为有需求,所以不论是拍卖还是代理,他们都能接受。
“但是我们仍然要保证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交易,而且要修旧如旧,不能毁坏。
”某业内人士也认为,北京四合院交易的兴盛,主要是靠产权与市场关系的协调。
据统计,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人口为16.7万人,共需迁出人口11.8万人,占现状总人口的41%,借着国家的鼓励政策,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主动出击”,一时间大大小小的经纪公司都打出了收购、出售四合院的招牌。
北京四合院市场的卖家、买家信息比较分散。
卖家就近委托小经纪公司卖房,买家信任大经纪公司委托大公司为其寻找房源,每家公司虽都有一定的信息,但是过于分散。
而拍卖会就可以同时召集到众多的卖家和买家,给卖家、买家更多可挑选的余地。
同时,四合院买卖的交易时间也较长。
百姓卖房都希望变现快捷,但房产进入经纪公司后会有一定的运作流程,小经纪公司寻求和大经纪公司的合作,大经纪公司再打广告,筛选买主。
由于目标客户群并不好把握,可能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来运作百姓的房产。
相比之下,来参加拍卖会的都是对四合院感兴趣的目标客户,只要房产合适就会出手,这样卖家就不存在在经纪公司长期压房而错过其他交易机会的风险了。
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之浅见
பைடு நூலகம்
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之浅见从北京北海白塔居高临下眺望京城,除了皇宫建筑群是一片红墙黄瓦外,四周都是方方块块的灰瓦屋顶和一行行绿色行道树。这就是北京特有的民居建筑群四合院。出生于京城的我,生命最初的九个月就是在四合院中度过的。但是,之后由于拆迁的原故搬进了楼房。后来许久又因上学便利,住在进了白塔寺东廊下胡同中楼房的爷爷家里。于是从那时起至今,远处秒应寺里巨大的老槐树、白塔与近处平房屋顶、香椿树的一年四季的景色,便成了我窗前的一幅一幅画儿。有趣的是,时常还能看见猫儿在房顶上玩耍或是晒太阳。虽说不是住在四合院中,但也是时时感受着胡同中生活氛围。然而对于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在这里也只能作为一名学生谈点浅见了。
而现在北京所有的四合院,除去极少特殊人士住的院落外,几乎所有的院子,不管大的,小的,较为整齐的,或者十分残破的,都在院子中盖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屋,没有一处有院子了。四合院的“院落”,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口膨胀,人口密度太大,原来一家住的四合院,后来住两家、三家;慢慢增至四家、五家,后来曾至十几家。而每家的人口也不断增加。二是四合院本身的欠缺,是以院为单位,不是以房间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四合院就出现了。其次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最后,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里面的建筑布局,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四合院是个统称,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讲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向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在小院里,一家人过着日子,与世无争。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这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
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第一篇: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北京四合院的保护与改造北京四合院是世界公认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传统建筑,是北京城市文化的代表。
但因年代久远普遍面临着维修、改造、保护及住户疏散等诸多问题。
十几年来,围绕北京四合院保护与改造的争论一直非常激烈。
文物管理部门和有些文物专家学者站在保护文物的立场,主张整体全面保护,限制范围过宽。
文物管理部门反对使用土地一级开发和危旧房成片改造形式,主张一个院或几个院的进行改造,只进行房屋产权的买卖或置换。
前几年市政府主要推行的就是这种“微循环、渐进式”的改造。
而居住在文保区危旧平房的居民由于生活质量低下,迫切要求尽快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强烈。
对于改造与保护,我有如下看法:1.坚持以维修、保护的方式替代四合院区域的危房建设工程。
在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历史名城保护的新形势下,要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保护四合院建筑、保护北京历史名城的指示,坚决停止旧城内的开发建设项目,要切实保护好每一条胡同、每一个四合院建筑。
同时更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目前四合院区域内普遍存在的危房问题,应认真探索危破四合院的维修、保护和利用的良性管理机制。
在搬迁改造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经济搬迁的做法,首先是着重解决四合院区域内经济困难户和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在住户疏解与外迁的思路上,应变以往的“货币搬迁”为住房调整,通过调换住房的方式,解决危房户的住房和避免经常发生的货币纠纷问题。
如在城外统一建造住宅楼,然后,通过采用住房调整的办法,以租房的方式,将四合院区域内的危房户置换至城外的单元楼内,在原住户离开危房后,再根据所在区域的位置特点,另行研究危破四合院的维修、改造、保护、利用的方案。
2.以多种方式开展旧城内四合院的维修与保护。
按照市政府关于保护四合院的要求,四合院的产权及使用单位要积极采取维修和保护的措施,不得拆除和改变四合院原有的建筑格局,鼓励实施以院落为单位的小规模的危房户搬迁和四合院维修、改造工程,在保持原有建筑格局、外观的前提下,院落内可以引进和采用现代化生活设施和市政设施,以适应当前都市生活发展的需要。
北京市四合院市场分析
北京市四合院市场分析1. 引言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北京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通常由一个四方形的庭院围绕着四个独立的建筑组成。
在北京市,尤其是老城区,四合院是非常常见的住宅形式。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四合院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对北京市四合院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趋势以及潜在的商机。
2. 市场现状2.1 历史与文化价值四合院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价值的建筑形式,在北京市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许多游客会选择住在四合院客栈,以体验传统的北京生活方式。
这使得四合院成为北京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北京市四合院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里稳步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购买四合院作为自己的住宅。
这种趋势可以分析为两个主要原因:•历史文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和热爱,使得四合院成为一种独特的居住选择。
•环境优势:相比高层建筑,四合院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私密性和封闭性,尤其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2.3 市场需求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涌入,对于四合院的需求不断增加。
他们更加重视居住质量和舒适性,同时也有能力购买四合院。
此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对四合院的魅力产生兴趣,使得北京市四合院市场在国际上有更大的潜力。
3. 市场趋势3.1 老城区改造北京市的老城区,尤其是东城区和西城区,拥有许多保存较好的四合院。
近年来,政府开始进行老城区改造,以提升环境质量和居住条件。
这为四合院的市场提供了机会,预计更多的人将投资于四合院的购买和翻新。
3.2 新建四合院项目除了老城区改造,北京市还有一些新建的四合院项目。
这些项目通常位于郊区,旨在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住宅的需求。
新建的四合院项目多数配备现代化设施和便利设施,为消费者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3.3 四合院创意产业除了住宅市场,四合院还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创意产业。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空间与环境探析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空间与环境探析引言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围合式建筑群体,是久负盛名的中华文化瑰宝。
四合院建筑,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独特的空间布局和卓越的生态优势而成为世界著名建筑风格。
在本文中,将对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空间和环境作一初步的探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独特建筑类型。
建筑空间特点北京四合院是围合式庭院建筑群的代表,构造相对简单的建筑空间形式。
四合院通常四面环墙,大门通常仅开在正门方阵、呈凸字口、暗巷口等处。
院内的房屋分房前院、房后院、左院、右院等部分,居室、厨房、生活小间等建筑构造清晰,分割明显,统一融洽。
其中,居室分为正房和次房。
正房位于院的主体建筑,其面积通常比次房大,为家族的主人及其家庭居住之处。
次房则多为儿女、亲戚、仆人等客居之处,面积通常比正房小。
除了居住空间的分化,院内还含有回廊、过洞、井堂等构造,通风,采光,排水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环境适应优势由于北京四合院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建筑结构,其天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环境适应优势。
在北方干冷气候恶劣的背景下,四合院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森林属性,如漆树、石楠树、松树等的环境响应和自然保护,此外,围合式庭院还可以自然分割室内和外部景色,将野外自然景致与人类活动区域分割开来,保护内部的隐私和安全,同时不影响自然景观的展示。
此外,四合院的建筑结构还可有效地节约能源并保持空气质量。
四合院通风透气,减少了室内空气污染,优化室内温度,增加室外空气质量,保障了居住者的健康。
现代社会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熟悉生活方式的保留和再利用的重要资源。
现代社会中,北京四合院能够用于多种用途,比如经营旅游业、艺术展览、商业办公等。
相对于现代化的建筑结构,北京四合院独特的建筑风格可以带给现代化建筑更多的人文气息,更好地满足当代人对文化、艺术、人类生活方式多方面的需求。
结论综上所述,北京四合院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重要建筑类型。
北京四合院保护困局:50年间消失80%
“50年的时间,80%的四合院消失了,这个速度是让人吃惊的。”一直坚定从事北京旧城保护的民间人士、老北京网“掌柜”张巍,提及这个数据的时候总是眉头紧锁。他说,以这个速度消失下去,若干年后,人们恐怕只能在网上浏览老北京四合院了,那将是很悲哀的事情。在张巍看来,近几年密集的拆迁、搬迁和翻新,看重的只是土地的价值,而土地上文物的价值却一再被忽略。
早在1996年6月,在看到《光明日报》刊登的西城区八道湾胡同将被拆毁的消息后,以《城记》一书记录北京城变迁和古建筑命运的新华社记者王军,追到了北京市文物部门,又追到规划部门,不少文化界知名人士也纷纷撰文,请开发商“手下留房”,希望有朝一日将八道湾的现有住户搬迁出来,恢复这座院子的本来面貌。
随着北京35中新址地块拆迁工作的启动,2009年6月26日,《北京市房屋拆迁公告》被贴到了八道湾胡同口,公告显示:拆迁工程于7月中旬开始,当地单位和居民要在8月10日中午12时以前完成搬迁。
八道湾胡同11号——鲁迅和周作人的故居也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一座众所周知诞生了《阿Q正传》、承载过周氏兄弟恩怨的四合院——八道湾胡同11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几块木板勉强支撑着院门,院墙上裸露着碎砖头,院子里私搭乱建的简陋棚屋密密匝匝,旧家具、自行车等杂物随处堆放着,完全不见当年三进大四合院宽绰而豁亮的宅门气派,只有那些“原装”老屋的青砖依稀可见,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的不凡过往。
76岁的刘大妈是八道湾11号的老住户,“院龄”四五十年了。她说:“这些年,来八道湾11号的人越来越少了,来了也没什么可看的。”
对于四合院的大量减少,大多数人认为是城市规划的问题,是城建部门不重视不保护造成的,这的确是最主要的原因。但与此同时,四合院原有住户对拆迁的默许甚至是期待,也加速了四合院的消失。
四合院存在巨大的投资获利空间
四合院存在巨大的投资获利空间目前北京四合院总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米,交易价格为每平方米1万至1.5万元之间。
专家估计,由于四合院的不可再生性,一旦实现公开的自由流通,价格翻倍上涨易如反掌。
2004年4月12日,北京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四合院等房屋的试行规定》,允许四合院自由买卖,以此来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四合院的保护。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海内外投资者广泛关注。
专家透露说,目前北京四合院总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米,交易价格为每平方米1万至1.5万元之间。
专家估计,由于四合院的不可再生性,一旦实现公开的自由流通,价格翻倍上涨易如反掌。
不过专家们强调说,其实,四合院的交易原本就一直存在,而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有价无市。
《规定》的出台,只不过让原来不被认可的地下交易公开化和合法化。
信格律师事务所律师马振彪介绍,虽然在此之前北京四合院的买卖受到了许多政策限制。
但交易已经在地下存在了许久。
而这次《规定》颁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这种民间行为的法律承认。
在法律不允许的情况下,四合院买卖的存在恰恰说明了其经济价值可观,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冒法律的危险了。
巨大的投资获利空间北京四合院面临的困境也有其自身因素在里面。
四合院遭受大规模的拆迁,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所处的地段太具有商业价值。
而这种商业价值所带来的短期利益正是导致四合院毁灭的真正原因。
四合院所承载的经济价值也随着这种不断的毁灭而更加攀升。
据介绍,数年前台湾作家琼瑶曾经在景山后街买下一所四合院,成交价格也就一二十万。
而现在,四合院的价格已经翻了将近10倍!据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裁胡景晖介绍,目前北京四合院的市场价格大约每平米在1万元到1.5万元之间,这一价格与目前的写字楼价格相当,但四合院的投资价值显然比写字楼大许多。
四合院作为一种特殊的物业形态,它的市场供应是呈下降趋势的,而市场需求却随着人们对四合院的重视变得越来越大。
北京四合院调查报告(第四次修改)1
北京四合院调查报告(第四次修改)1日期:2011.11.101、北京四合院文化1.1四合院的源起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典型的民居,具有悠久的历史。
作为一种合院式的居住形式,其发端于周,起源于唐宋,成书于元明,而到清朝则发展到极致。
其中对今天北京四合院空间及格局影响最大的是元代建都,但现今的北京城已经基本找不到元代四合院的足迹,唯一能供参考的是在元大都旧址上发现的后英房住宅遗址(图1-1)。
图1-1元大都北京后英房遗址到明朝攻打元大都,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明朝的建都并没有舍弃元大都的旧城,而是对其进行修复,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明朝都城。
明朝的居住区与元代基本相仿,道路也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开来(图1-2)。
到清朝,整个城市布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而是沿用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图1-2元大都胡同遗址1.2四合院的分类四合院有一定的规制,根据主人的身份和住宅的规模可以演变出各种繁简不同的组合形式。
其大致可分为小四合、中四合、大四合三种: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
卧砖到项,起脊瓦房。
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
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黑漆油饰,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则贴有对联(如图1-3)。
图1-3小四合院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
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院墙以月亮门相岷通。
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内方砖铺地,青石作阶(如图1-4)。
图1-4中四合院大四合院(如图1-5,如图1-6)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
院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马号、一进、二进、三进、四进以及一些并联组合……等等。
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的兴衰及变迁趋向
北京传统民居四合院的兴衰及变迁趋向古民居四合院形成的因素北京作为建城3000多年的古城和建都900多年的五朝古都,独特的政治文化历史地位决定了北京都市民居的发达。
长期居住北京的历代贵族、王公大臣、商贾雅士对家居环境都有相当高的需求,这些都促进了北京民居名宅的发展与完善。
辽、金朝以前,北京城市民居建筑结构由于没有地面遗存和文献记录,已无从考证。
唐代曾对房屋等级做过规定:“又奏准营缮令,王公以下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
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
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仍通作乌头大门。
勋官各依本品,六品七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
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兽、通柎、乳梁、装饰……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
”①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北京,北京始成为统一全中国的国都,无论从遗迹遗存还是文献记载,北京城市建设都有划时代的变化。
元大都是当时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元大都的建设包含有大规模的民居,胡同和四合院成为元大都的基本内涵。
《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廿二年(1285年)二月壬戌“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赀高及居职者(注:有钱人和在朝中做官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昌据,听民作室”。
元大都的居民区以坊为单位,按街道进行区划,各坊之间以街道为界,周围没有围墙,将前代传统的封闭式街坊改变为开放式的胡同。
元大都内的民居,按棋盘式街道的布局建置。
城内的干道以南北走向为主,小街和胡同则沿南北向大街两侧并列分布。
据元末《析津志》载:元代“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向西,谓之纬。
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
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
衖通即胡同。
胡同一词系蒙古语,一般认为是水井之义。
胡同一词最早出现在元代,如元代杂剧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直杀一个血胡同。
北京四合院被拆除的看法
北京四合院被拆除的看法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大型建筑开
始在城市中崭露头角。
它们体现了当前西方建筑理念的本质,没有考虑建筑的民族特性,
只考虑建筑外观的视觉效果。
因此,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被淘汰,一些被
拆除了的北京四合院就成为了最明显的案例。
拆除北京四合院有种种看法;对于一些政府官员来说,他们认为拆迁能够改变城市的
面貌,可以提高当地的人口流动率和社会繁荣度。
在政府的思维里,新的建设让城市看起
来更新鲜,更繁华。
同时,拆迁也可以给居民提供更多的舒适条件。
然而,有一部分人拆迁有负面的影响,他们反对拆迁,认为传统的北京四合院是把城
市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很好的样本,城市社会也尊重它们。
历史上拆除了大量传统文化,以
致新建筑层出不穷,最重要的是,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基石,它用传统、古朴、
精美、和谐的价值观念在城市中建立了一种和谐的空间。
尽管政府有拆迁的看法,但也有不同的改建方案,如重建、修缮等。
在一个发展的社
会里,古老的文化不可能保持原样,但凡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文物保护和重建,应该引起社
会的关注。
有不少城市把四合院修缮成了文化馆,树立了民俗文化的形象,扶持传统文化
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拆除北京四合院,有不同的意见,虽然它们可以让城市看起来更繁华,但这也会破坏传统文化。
因此,尽可能保护传统建筑,切忌拆除或者全面改造,可以使用
不同的改建方案和文化发展的主张。
历史的沿革为何今日的繁华所拥有,因此可以通过文
物保护把来之不易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四合院更新重生,五大问题待解
四合院更新重生,五大问题待解◆ 大杂院也有它的历史价值,把一个街区改造成某一时代的“原型”,对现代人来说并不公正◆ 街区风貌应当多元而鲜活,爱护不能演化成展现古代经典形式的竞赛◆ 四合院如何更新改造?原住居民是巨大的资源北京胡同、四合院是京味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作为最具北京特色的建筑,四合院堪称北京历史活化石。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的胡同、四合院面临着巨大冲击。
为了让北京的四合院重获新生,来自社会各方的人们开头了一次次的努力:白塔寺北京小院以一种持续性更新的方式,让片区里的四合院获得了重生;民间力气注入促成了智珠寺改造与转变;以城市公共艺术为定位,青龙胡同得以重塑;重于情境营造与升华的“遇见什刹海”则用以点带面的更新方式,让人想起了四合院最本源的味道。
然而,对于更多的北京四合院街区来说,如何复兴仍在探究之中。
北京普渡寺小区林慧/摄历史文化韵味怎么存留?除皇城爱护街区和部分商业爱护街区外,北京的绝大多数历史街区,特殊是住宅型的胡同爱护街区,历史文化韵味尚有待提升。
这主要体现在部分古建民居依旧缺少修缮、胡同外观残缺,很难让人感受到旧时的古风古韵。
此外由于私建违建,四合院格局破坏严峻。
街区内文物古迹和文化内涵的展现说明也有待提升:除了西四北头条至八条有每条胡同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特色介绍,史家胡同有一座胡同博物馆外,其他相当部分胡同、院落,甚至文物爱护单位没有精确的介绍,乃至名牌污损,难以辨认。
另一方面,历史的变迁也是四合院风貌爱护与复兴中不行忽视的一部分。
城市的风貌应当和社会变迁和社会历史相关联。
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于时代变迁而形成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大杂院也有它的历史价值。
把一个街区改造成某一时代的“原型”,这对现代人来说或许不公正。
北京的旧城改造,不仅应当考虑改造建筑的本身,也应当思索如何尽可能原汁原味保留风土文化、市井风情,敬重原来的历史。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和与重大历史大事、名人故居有关的近现代建筑可以称之为“建筑文物”。
北京四合院是拆掉还是保留?_900字
北京四合院是拆掉还是保留?_900 字我认为,老北京四合院既不该拆也不要完全保留。
我建议:对老北京四合院进行即符合现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的合理改造,加入新的功能,如厕所、卫生间等,方便生活。
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她的雏形产生于商周时期,元代时作为主要居住建筑大规模地出现在都城大都(北京),而且明清两朝得到长足发展。
它们展示着北京人传统的民间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四合院有优于其他任何形式的居住环境,它有宽阔疏朗、起居方便的中心聚落,有高度私密性和亲和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四合院的建筑构造和工艺技术,反映出北京民居建筑技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所以保留它还是很有用的。
除了新建的四合院,那些历经沧桑保留下的老宅院自然更受追捧。
虽然有些院子已经陈旧不堪,想要入住必须重新进行改造。
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诸如让排污、下水及采暖问题这些如今必不可少的生活便捷要素巧妙地出现在传统四合院里,让传统四合院既保持老宅院的古典美,又暗含了现在气息,能满足当今居住者各种现代生活才是关键。
从网上发现一位外国人设计师改造了位于什刹海风景保护区的毡子胡同里,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四合院,这套院子占地约320 平方米,建筑面积249 平方米,共有14 间房,属于标准的老北京一进四合院。
他在堂前加上了不失古典的现代门厅;正房加上了独立而不张扬的现代设施;耳房增加卫生间打通正耳房;把东厢房打通成为客厅与客房;西厢房重新建设了下水和排污设施……总之既有现代家私,又有古典韵味。
北京城市在经历了建国以来50 余年建设发展的历程后,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北京旧城,亦称为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大都市的交融体,旧城内大量现代建筑体在体现着我国现代首都的城市功能;旧城内保存着至今的众多四合院、胡同等传统区域,反映着北京历史名城特有的传统文化风貌,尤其是在目前首都城市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城市风貌,越来越呈现出北京历史名城特有的传统的文化价值。
北京四合院还有多少升值潜力
北京四合院还有多少升值潜力“由于2008年以前,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三税并征,四合院交易成本不断增加,使得不少四合院房主改卖为租。
”几家房地产经纪公司表示,出售四合院收益率的下降导致四合院进入长线投资时期。
“目前北京四合院总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米,共3000多套,交易整体价格为每平方米3-4.5万元之间,而保护较好的四合院在市场上中的价格已经达到4-6万元之间。
”北京的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介绍,在东城、西城两个城区的四合院占到北京四合院总面积的65%左右,如目前西城区的什刹海、护国寺、永宁、西四胡同;还有东城的北锣鼓巷、国子监,南池子四合院放量较多,是成交量比较活跃的地区。
而崇文和宣武两个城区目前也有一些保存较为完善的四合院。
“四合院的价格因地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东城的四合院主要集中在东一条至八条,西城的四合院集中在后海,西四一至八条,售价基本在3-4万元/平方米以上。
而在后海的院子售价已经达到3-6万元/平方米,这里的四合院面积从300平米至1500平方米不等,最早是商贾富豪和政界要人居住,完整性稍微好一些。
宣武和崇文的院子则大多是一般百姓居住的,流传到现在,多数已经成为有几户甚至十几户居住的大杂院了,这样的院子面积在100-300平方米之间,目前售价是2-3万元/平方米左右。
“与去年同比,目前北京四合院的平均售价上涨了45%之多,在3000多套院子中受国家严格保护的有539套,但并不表示其都可以上市交易。
”据统计显示,有产权的四合院,可以交易的不足10%,所以,目前北京四合院的市场供应是呈下降趋势的。
尽管目前对四合院购买者的身份几乎没有限制,有限的房源拥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四合院的升值潜力也不可估量。
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四合院的出租挂牌量同比上涨35%,而成交量也上涨30%之多,而原本打算买四合院的消费者面对紧张房源供应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租赁的方式。
北京市四合院市场分析
北京市四合院市场阐发主要结论·北京市庇护历史文化名城、鼓励社会购置四合院等各项政策出台,促进了四合院的交易。
同时,供应增加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四合院开发受到同区域相邻工程的威胁和不同区域不异产物的竞争。
·**四合院价格遍及高于其他区域,按占地面积计算,交易均价为3-4万元/平米。
受历史文化影响,新建四合院与保留较好的四合院比价格上并不占优势。
·难以复制的地段优势、无可挑剔的建筑设计与施工、良好的物业办理、以后少有的片区开发四合院等是**四合院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最大的优势。
但工程周边环境对工程影响很大,尤其是**市政代征地,拆迁成本很高,如不改造,必然影响出售价格。
别的**的改造能大大提升工程价值,但其进度要掉队于本工程。
·工程开发区域内,据核实已有一些预备或正在开发的工程,作为居住用地,竞争工程环境幽静,私密性强,给工程构成了一些威胁。
·产物营销需要更准确的定位,对于不同的院子采纳不同的发卖策略。
工程发卖价格预计如下:市政代征地不拆1#院:3500万 35000元/平米2#院:3400万 35000元/平米3#院:4000万 40000元/平米4#院:3900万 40000元/平米5#院:1.03亿 45000元/平米市政地改造完善:1#院:4500万 45000元/平米2#院:4300万 45000元/平米3#院:4000万 40000元/平米4#院:3900万 40000元/平米5#院:1.15亿 50000元/平米一、北京市四合院市场概述据统计目前北京的四合院性质的院落总计3000多座,挂牌庇护的只有658座,主要集中在东城区和西城区。
随着北京旧城改造的推进,四合院尤其是保留比较完好的四合院越来越少,象征着北京古老历史文化的老四合院建筑越来越少是公认的事实。
但由于历史原因,保留完好且产权清晰适合交易的老四合院并不多,据专业四合院代办署理机构万德成的统计,真正能进入交易的不外5%-10%,即120-240套之间。
我是研究北京四合院产权变迁的
我是研究北京四合院产权变迁的,也许可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北京城过去有几万套四合院,经过近100年的历史变迁,尤其是近30年来北京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北京进行旧房改造工程拆迁了很多四合院,现在保守估计仅剩下3000多套。
其中有10%属于私房,90%属于公房(其中又包含直管房和自管房)。
主要分布于东西城,并包含25片保护区,注明的片区如大栅栏、国子监、后海、南锣鼓巷等地。
当然,根据北京最新的城市规划,老城区的四合院和胡同进行了整体的历史片区保护,也就是说,以后的四合院都要进行保护,不会划分重点保护片区,也不会再像过去一样大拆大建。
以上是关于四合院的一个基础现状。
当然,最为重要的也最具魅力的一部分,是四合院内居民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我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当然打算继续生活一段时间。
可以说,四合院内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前40-50年,甚至前10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个变迁主要由于四合院内的居民结构变化,和整个社会结构变迁导致,而四合院的变化是这个变迁的缩影和显微镜。
过去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有的已经早早“上楼”,如今只能看到一些80、90岁的老太太还静默的呆在胡同里,他们不愿意随儿女搬迁到楼房住,楼房对他们来说既拘谨又“不接地气”,然而他们的年龄已经不允许这些老人继续在这里“孤独”的居住,很快,这些四合院的老人也将慢慢的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中。
外来人口的比例大大上升为这个四合院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血液,大家一般都从事基础性的服务行业,他们勤奋、精明,礼貌而陌生,邻里关系并不像过去人描述的那般熟识和喜欢助人为乐。
我生活的这个院子,里面住了十几户人家,可是我们彼此从来不认识。
但即使如此,也豪不阻挡我对四合院的喜欢,我住的这两间北房经过多番考证研究,是我家乡的一个藩王在40年代的时候将此买下,并在院内栽种了一棵杨树(并不十分确定,根据其他情况推论)。
49年藩王去世,由于当时北京处于特殊时期,他能干的妻子将这个四合院捐赠给了家乡的驻京办事处,但是经过10年的文化大革命,北京市政府借各种缘由收回了四合院的产权,后来驻京办事处不同意北京市收回,便开始了10多年的官司之争,直到北京市其他很不错的地段给了驻京办一块相等价值的地皮后,才结束了这场产权之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之浅见
从北京北海白塔居高临下眺望京城,除了皇宫建筑群是一片红墙黄瓦外,四周都是方方块块的灰瓦屋顶和一行行绿色行道树。
这就是北京特有的民居建筑群四合院。
出生于京城的我,生命最初的九个月就是在四合院中度过的。
但是,之后由于拆迁的原故搬进了楼房。
后来许久又因上学便利,住在进了白塔寺东廊下胡同中楼房的爷爷家里。
于是从那时起至今,远处秒应寺里巨大的老槐树、白塔与近处平房屋顶、香椿树的一年四季的景色,便成了我窗前的一幅一幅画儿。
有趣的是,时常还能看见猫儿在房顶上玩耍或是晒太阳。
虽说不是住在四合院中,但也是时时感受着胡同中生活氛围。
然而对于北京四合院的现状与未来,在这里也只能作为一名学生谈点浅见了。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时,四合院就出现了。
其次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最后,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
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
里面的建筑布局,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
四合院是个统称,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讲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
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向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
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
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
在小院里,一家人过着日子,与世无争。
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
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这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而现在北京所有的四合院,除去极少特殊人士住的院落外,几乎所有的院子,不管大的,小的,较为整齐的,或者十分残破的,都在院子中盖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屋,没有一处有院子了。
四合院的“院落”,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口膨胀,人口密度太大,原来一家住的四合院,后来住两家、三家;慢慢增至四家、五家,后来曾至十几家。
而每家的人口也不断增加。
二是四合院本身的欠缺,是以院为单位,不是以房间
为单位。
每家人最起码的配套,没有烧饭的地方。
这些年人们会盖小房,盖间厨房,盖间儿子结婚的小房。
东一间、西一间,各式各样,因陋就简,穷凑和。
杂乱、不协调,使古老的四合院连衰老的面貌也无法使人辨认,院子消失了,只剩莫名其妙的大杂院了。
三是人们的经济能力、实际的经济能力无法和当年独家住四合院的年月相比,土地面积也无法容纳按实际数字曾加几倍、几十倍的四合院了。
因而今天也只是破旧的不成为四合院的“四合院”,老房客对付着住,拆一幢少一幢,自然不会再盖新的了。
漫步在北京西城区北罗鼓巷一带,你会发现那或直或曲或宽或窄、排列在胡同两侧的古香古色的街门,以及大小不等装饰各异的门当户对,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这里是北京四合院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为什么北京胡同、四合院必须保护呢?因为胡同、四合院承载的北京帝王时代的市井文化,是北京不可割舍的历史文化的一个层面。
从有都市以来四千年,中国幸存一点帝王时代的都市的市井建筑的,只有北京。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的胡同、四合院和故宫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四合院里生活令人非常痛苦,但这不能成为可以大拆四合院的理由,而应当成为必须整治四合院的理由。
整治四合院应当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全面改善百姓的生活,二是使四合院得以长久保存。
整治四合院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恢复四合院的本来面目。
北京至少有90%以上的四合院沦为大杂院。
一个四合院本来是供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居住的,现在一个院子住上几家、十几家,每家争相搭建小房子、堆放杂物,千方百计争夺空间,使得邻里关系很微妙,个人精神很压抑,家庭生活很不便,四合院固有的优点丧失殆尽。
如果不彻底清除四合院内外的搭建房屋和杂物、疏散人口、恢复四合院的本来面目,保护四合院最终是一句空话。
其次,院内生活设施现代化。
恢复四合院的本来面目之后,四合院内就有了生活设施现代化的条件。
目前供水、供电、通讯设施基本完备,需要改善的也就是燃气、排水、和卫生设施,室内则可以由居民自行装修。
如此以来,四合院的持久保护才有了群众基础。
第三,外观复古美化。
整治四合院的外观,为的是恢复古都市井风貌。
颓倾的门楼应予整修,残破的大门不妨修补油漆,使用红瓦、石棉瓦的理当换回青灰
旧瓦,改作平顶的再起坡屋顶……凡此等等,使每一个进入胡同的人得以找到历史的感觉,体味到文化的温馨。
此外,应拆除一批质量低劣的四合院建为城市公共绿地,以改善老城区的环境。
暮暮于往昔,惋惜于眼前,期盼于未来。
虽然传统四合院作为主要居住形式
一种典型独特的地方民居代表,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是有价值的,是应当保留的。
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是我国惟一幸存的帝王时代的首都的民居建筑,是八百年古都北京的市井文化的载体,其珍贵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像承载帝王文化的故宫、天坛、颐和园一样巨大,所以我们应留下一片四合院绝对保护区,保住古都风貌,为世界留下这一份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