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05
大学物理第05章_静电场习题
第5章 静电场习题解答5.1一带电体可作为点电荷处理的条件是( ) (A )电荷必须呈球形分布。
(B )带电体的线度很小。
(C )带电体的线度与其它有关长度相比可忽略不计。
(D )电量很小。
5.2图中所示为一沿 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x >0)和 -λ(x < 0),则 oxy 坐标平面上点(0,a )处的场强 E 为:( ) ( A ) 0 ( B )02aλπεi ( C )04a λπεi ( D ) ()02aλπε+i j 5.3 两个均匀带电的同心球面,半径分别为R 1、R 2(R 1<R 2),小球带电Q ,大球带电-Q ,下列各图中哪一个正确表示了电场的分布 ( )(A) (B) (C) (D)5.4 如图所示,任一闭合曲面S 内有一点电荷q ,O 为S 面上任一点,若将q 由闭合曲面内的P 点移到T 点,且OP =OT ,那么 ( )(A) 穿过S 面的电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B) 穿过S 面的电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C) 穿过S 面的电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D) 穿过S 面的电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5.5如图所示,a 、b 、c 是电场中某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由此可知 ( ) (A) E a >E b >E c ; (B) E a <E b <E c ; (C) U a >U b >U c ; (D) U a <U b <U c 。
5.6关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 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处处为零; (B) 如果高斯面上E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C) 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该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D) 如果高斯面上E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5.7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等势面上各点场强的大小一定相等; (B)在电势高处,电势能也一定高; (C)场强大处,电势一定高;(D)场强的方向总是从电势高处指向低处.5.8 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量代数和0i q =∑ ,则可肯定:[ ] (A )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机械波5.1 已知一波的波动方程为y = 5×10-2sin(10πt – 0.6x ) (m). (1)求波长、频率、波速及传播方向;(2)说明x = 0时波动方程的意义,并作图表示. [解答](1)与标准波动方程比较得:2π/λ= 0.6, 因此波长为:λ = 10.47(m);圆频率为:ω = 10π, 频率为:v =ω/2π = 5(Hz);波速为:u = λ/T = λv = 52.36(m·s -1).且传播方向为x 轴正方向.(2)当x = 0时波动方程就成为该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y = 5×10-2sin10πt = 5×10-2cos(10πt – π/2), 振动曲线如图.5.2 一平面简谐波在媒质中以速度为u = 0.2m·s -1沿x 轴正向传播,已知波线上A 点(x A = 0.05m )的振动方程为(m).试求:(1)简谐波的波动方程;(2)x= -0.05m 处质点P 处的振动方程.[解答](1)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 即= 0.03cos[4π(t – 5x ) + π/2]. (2)在x = -0.05m 处质点P 点的振动方程为:y = 0.03cos[4πt + π + π/2]= 0.03cos(4πt - π/2).5.3已知平面波波源的振动表达式为(m).求距波源5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和该质点与波源的位相差.设波速为2m·s -1.[解答]振动方程为:, 位相差为 Δφ = 5π/4(rad).5.4有一沿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波,其波速为u = 1m·s -1,波长λ = 0.04m ,振幅A = 0.03m .若以坐标原点恰在平衡位置而向负方向运动时作为开始时刻,试求:(1)此平面波的波动方程;(2)与波源相距x = 0.01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该点初相是多少? [解答](1)设原点的振动方程为:y 0 = A cos(ωt + φ),其中A = 0.03m .由于u = λ/T ,所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 = λ/u = 0.04(s),圆频率为:ω = 2π/T = 50π. 当t = 0时,y 0 = 0,因此cos φ = 0;由于质点速度小于零,所以φ = π/2. 原点的振动方程为:y 0 = 0.03cos(50πt + π/2), 平面波的波动方程为:= 0.03cos[50π(t – x ) + π/2).(2)与波源相距x = 0.01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 = 0.03cos50πt . 该点初相φ = 0.5.5一列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在t 1 = 0s ,t 2 = 0.25s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试求: (1)P 点的振动表达式;2cos()xy A t πωλ=-0.03cos(4)2A y t ππ=-cos[()]Ax x y A t uωϕ-=-+0.050.03cos[4()]0.22x y t ππ-=--20 6.010sin2y t π-=⨯26.010sin()2xy t u π-=⨯-50.06sin()24t ππ=-0.03cos[50()]2x y t u ππ=-+(2)波动方程; (3)画出O 点的振动曲线.[解答](1)设P 点的振动方程为y P = A cos(ωt + φ), 其中A = 0.2m .在Δt = 0.25s 内,波向右传播了Δx = 0.45/3 = 0.15(m),所以波速为u = Δx/Δt = 0.6(m·s -1).波长为:λ = 4Δx = 0.6(m), 周期为:T = λ/u = 1(s), 圆频率为:ω = 2π/T = 2π.当t = 0时,y P = 0,因此cos φ = 0;由于波沿x 轴正向传播,所以P 点在此时向上运动,速度大于零,所以φ = -π/2.P 点的振动表达式为:y P = 0.2cos(2πt - π/2). (2)P 点的位置是x P = 0.3m ,所以波动方程为. (3)在x = 0处的振动方程为y 0 = 0.2cos(2πt + π/2),曲线如图所示.5.6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负向传播的平面谐波在t = T /4时的波形图,振幅A 、波长λ以及周期T 均已知.(1)写出该波的波动方程;(2)画出x = λ/2处质点的振动曲线;(3)图中波线上a 和b 两点的位相差φa – φb 为多少?[解答](1)设此波的波动方程为: ,当t = T /4时的波形方程为:. 在x = 0处y = 0,因此得sin φ = 0,解得φ = 0或π.而在x = λ/2处y = -A ,所以φ = 0. 因此波动方程为:. (2)在x = λ/2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曲线如图所示.(3)x a = λ/4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x b = λ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波线上a 和b 两点的位相差φa – φb = -3π/2.0.2cos[2()]2P x x y t u ππ-=--100.2cos(2)32t x πππ=-+cos[2()]t xy A T πϕλ=++cos(2)2xy A ππϕλ=++sin(2)xA πϕλ=-+cos 2()t x y A T πλ=+cos(2)cos 2t t y A A T Tπππ=+=-cos(2)2a t y A T ππ=+cos(22)b ty A Tππ=+图5.55.7 已知波的波动方程为y = A cosπ(4t – 2x )(SI ).(1)写出t = 4.2s 时各波峰位置的坐标表示式,并计算此时离原点最近的波峰的位置,该波峰何时通过原点?(2)画出t = 4.2s 时的波形曲线.[解答]波的波动方程可化为:y = A cos2π(2t – x ),与标准方程比较,可知:周期为T = 0.5s ,波长λ = 1m .波速为u = λ/T = 2m·s -1. (1)当t = 4.2s 时的波形方程为 y = A cos(2πx – 16.8π)= A cos(2πx – 0.8π). 令y = A ,则cos(2πx – 0.8π) = 1,因此 2πx – 0.8π = 2k π,(k = 0, ±1, ±2,…), 各波峰的位置为x = k + 0.4,(k = 0, ±1, ±2,…).当k = 0时的波峰离原点最近,最近为:x = 0.4(m).通过原点时经过的时间为:Δt = Δx/u = (0 – x )/u = -0.2(s), 即:该波峰0.2s 之前通过了原点.(2)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实线所示.经过t = 4s 时,也就是经过8个周期,波形曲线是重合的;再经Δt = 0.2s ,波形向右移动Δx = u Δt = 0.4m ,因此t = 4.2s 时的波形曲线如虚线所示.[注意]各波峰的位置也可以由cos(2πx – 16.8π) = 1解得,结果为x = k + 8.4,(k = 0, ±1, ±2,…),取同一整数k 值,波峰的位置不同.当k = -8时的波峰离原点最近,最近为x = 0.4m .5.8一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长λ = 4m ,周期T = 4s ,已知x = 0处的质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1)写出时x = 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写出波的表达式;(3)画出t = 1s 时刻的波形曲线.[解答]波速为u = λ/T = 1(m·s -1).(1)设x = 0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 = A cos(ωt + φ), 其中A = 1m ,ω = 2π/T = π/2.当t = 0时,y = 0.5,因此cos φ = 0.5,φ = ±π/3.在0时刻的曲线上作一切线,可知该时刻的速度小于零,因此φ = π/3.振动方程为:y = cos(πt /2 + π/3).(2)波的表达式为:.(3)t = 1s 时刻的波形方程为,波形曲线如图所示.5.9在波的传播路程上有A 和B 两点,都做简谐振动,B 点的位相比A 点落后π/6,已知A 和B 之间的距离为2.0cm ,振动周期为2.0s .求波速u 和波长λ.cos[2()]t x y A T πϕλ=-+cos[2()]t xy A T πϕλ=-+cos[()]23t x ππ=-+5cos()26y x ππ=-图5.8[解答]设波动方程为:, 那么A 和B 两点的振动方程分别为:, . 两点之间的位相差为:,由于x B – x A = 0.02m ,所以波长为:λ = 0.24(m).波速为:u = λ/T = 0.12(m·s -1). 5.10 一平面波在介质中以速度u = 20m·s -1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在传播路径上的某点A 的振动方程为y = 3cos4πt .(1)如以A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动方程;(2)如以距A 点5m 处的B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动方程; (3)写出传播方向上B ,C ,D 点的振动方程. [解答](1)以A 点为坐标原点,波动方程为 .(2)以B 点为坐标原点,波动方程为. (3)以A 点为坐标原点,则x B = -5m 、x C = -13m 、x D = 9m ,各点的振动方程为, ,.[注意]以B 点为坐标原点,求出各点坐标,也能求出各点的振动方程.5.11 一弹性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u = 1×103m·s -1,振幅A = 1.0×10-4m ,频率ν= 103Hz .若该媒质的密度为800kg·m -3,求:(1)该波的平均能流密度;(2)1分钟内垂直通过面积S = 4×10-4m 2的总能量. [解答](1)质点的圆频率为:ω = 2πv = 6.283×103(rad·s -1), 波的平均能量密度为:= 158(J·m -3), 平均能流密度为:= 1.58×105(W·m -2).(2)1分钟内垂直通过面积S = 4×10-4m 2的总能量为:E = ItS = 3.79×103(J).5.12一平面简谐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波速u = 340m·s -1,频率为500Hz .到达人耳时,振幅A = 1×10-4cm ,试求人耳接收到声波的平均能量密度和声强?此时声强相当于多少分贝?已知空气密度ρ = 1.29kg·m -3.[解答]质点的圆频率为:ω = 2πv = 3.142×103(rad·s -1), 声波的平均能量密度为:= 6.37×10-6(J·m -3), cos[2()]t xy A T πϕλ=-+cos[2()]AA x ty A T πϕλ=-+cos[2()]BB x ty A Tπϕλ=-+2(2)6BAx x πππλλ---=-3cos 4()3cos(4)5x x y t t u πππ=+=+3cos 4()Ax x y t u π-=+3cos(4)5x t πππ=+-3cos 4()3cos(4)BB x y t t u πππ=+=-33cos 4()3cos(4)5C C x y t t u πππ=+=-93cos 4()3cos(4)5D D x y t t u πππ=+=+2212w A ρω=I wu =2212w A ρω=图5.10平均能流密度为:= 2.16×10-3(W·m -2), 标准声强为:I 0 = 1×10-12(W·m -2), 此声强的分贝数为:= 93.4(dB).5.13 设空气中声速为330m·s -1.一列火车以30m·s -1的速度行驶,机车上汽笛的频率为600Hz .一静止的观察者在机车的正前方和机车驶过其身后所听到的频率分别是多少?如果观察者以速度10m·s -1与这列火车相向运动,在上述两个位置,他听到的声音频率分别是多少?[解答]取声速的方向为正,多谱勒频率公式可统一表示为, 其中v S 表示声源的频率,u 表示声速,u B 表示观察者的速度,u S 表示声源的速度,v B 表示观察者接收的频率.(1)当观察者静止时,u B = 0,火车驶来时其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同,u S = 30m·s -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660(Hz). 火车驶去时其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反,u S = -30m·s -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550(Hz). (2)当观察者与火车靠近时,观察者的速度方向与声速相反,u B = -10m·s -1;火车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同,u S = 30m·s -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680(Hz). 当观察者与火车远离时,观察者的速度方向与声速相同,u B = 10m·s -1;火车速度方向与声速方向相反,u S = -30m·s -1,观察者听到的频率为= 533(Hz). [注意]这类题目涉及声速、声源的速度和观察者的速度,规定方向之后将公式统一起来,很容易判别速度方向,给计算带来了方便.5.14.一声源的频率为1080Hz ,相对地面以30m·s -1速率向右运动.在其右方有一反射面相对地面以65m·s -1的速率向左运动.设空气中声速为331m·s -1.求:(1)声源在空气中发出的声音的波长; (2)反射回的声音的频率和波长.[解答](1)声音在声源垂直方向的波长为:λ0 = uT 0 = u /ν0 = 331/1080 = 0.306(m); 在声源前方的波长为:λ1 = λ0 - u s T 0 = uT 0 - u s T 0 = (u - u s )/ν0 = (331-30)/1080 = 0.2787(m); 在声源后方的波长为:λ2 = λ0 + u s T 0 = uT 0 + u s T 0 = (u + u s )/ν0= (331+30)/1080 = 0.3343(m).(2)反射面接收到的频率为 = 1421(Hz).将反射面作为波源,其频率为ν1,反射声音的频率为= 1768(Hz).I wu =010lgIL I =BB S Su u u u νν-=-33060033030B S S u u u νν==--33060033030B S S u u u νν==-+3301060033030B B S S u u u u νν-+==--3301060033030B B S S u u u u νν--==-+1033165108033130B Su u u u νν++==⨯--`11331142133165B u u u νν==⨯--反射声音的波长为=0.1872(m).或者= 0.1872(m). [注意]如果用下式计算波长=0.2330(m), 结果就是错误的.当反射面不动时,作为波源发出的波长为u /ν1 = 0.2330m ,而不是入射的波长λ1.5.15S 1与S 2为两相干波源,相距1/4个波长,S 1比S 2的位相超前π/2.问S 1、S 2连线上在S 1外侧各点的合成波的振幅如何?在S 2外侧各点的振幅如何?[解答]如图所示,设S 1在其左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那么S 2在S 1左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由于两波源在任意点x 产生振动反相,所以合振幅为零.S 1在S 2右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那么S 2在其右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由于两波源在任意点x 产生振动同相,所以合振幅为单一振动的两倍.5.16两相干波源S 1与S 2相距5m ,其振幅相等,频率都是100Hz ,位相差为π;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400m·s -1,试以S 1S 2连线为坐标轴x ,以S 1S 2连线中点为原点,求S 1S 2间因干涉而静止的各点的坐标.[解答]如图所示,设S 1在其右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 ,那么S 2在其左侧产生的波的波动方程为. 两个振动的相差为Δφ = πx + π,当Δφ = (2k + 1)π时,质点由于两波干涉而静止,静止点为x = 2k , k 为整数,但必须使x 的值在-l /2到l /2之间,即-2.5到2.5之间.当k = -1、0和1时,可得静止点的坐标为:x = -2、0和2(m).5.17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1111331651421BBu u u uλννν--=-==`1`13311768uλν==`111650.27871768Bu λλν=-=-1cos[2()]t xy A T πϕλ=++2/4cos[2()]2t x y A T λππϕλ-=++-cos[2()]t xA T πϕπλ=++-1cos[2()]t xy A T πϕλ=-+2/4cos[2()]2t x y A T λππϕλ-=-+-cos[2()]t xA T πϕλ=-+1/2cos[2()]x l y A t u πνϕ+=-+5cos(2)24A t x πππνϕ=-+-2/2cos[2()]x l y A t u πνϕπ-=+++cos(2)24A t x πππνϕ=++-1cos 2()t xy A T πλ=+S 1 S 2S 12在x = 0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一自由端,求:(1)反射波的表达式; (2)合成驻波的表达式.[解答](1)由于反射点为自由端,所以没有半波损失,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2)合成波为y = y 1 + y 2,将三角函数展开得,这是驻波的方程.5.18两波在一很长的弦线上传播,设其表达式为:,,用厘米、克、秒(cm,g,s )制单位,求:(1)各波的频率,波长、波速;(2)节点的位置;(3)在哪些位置上,振幅最大?[解答](1)两波可表示为:,, 可知它们的周期都为:T = 0.5(s),频率为:v = 1/T = 2(Hz);波长为:λ = 200(cm);波速为:u = λ/T = 400(cm·s -1).(2)位相差Δφ = πx /50,当Δφ = (2k + 1)π时,可得节点的位置x = 50(2k + 1)(cm),(k = 0,1,2,…).(3)当Δφ = 2k π时,可得波腹的位置x = 100k (cm),(k = 0,1,2,…).2cos 2()t xy A T πλ=-222coscosy A x t Tππλ=1 6.0cos(0.028.0)2y x t π=-2 6.0cos(0.028.0)2y x t π=+1 6.0cos 2()0.5200t x y π=-2 6.0cos 2()0.5200t x y π=+。
大学物理基础教程答案第05章习题分析与解答
5-1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尔兹曼常数,R 为摩尔气体常数,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
(A )PV m (B )PV kT (C )PV RT (D ) PVmT解:由N p nkT kT V ==得,pVN kT=,故选B 5-2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分别储有氢气和氧气(视为刚性气体),以1E 和2E 分别表示氢气和氧气的内能,若它们的压强相同,则( )。
(A )12E E = (B )12E E > (C )12E E < (D ) 无法确定 解:pV RT ν=,式中ν为摩尔数,由于两种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相同,则T ν相同。
又刚性双原子气体的内能52RT ν,所以氢气和氧气的内能相等,故选A 5-3 两瓶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但气体分子数密度不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和压强都相同 (B )温度相同,压强不同 (C )温度和压强都不同(D )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等解:所有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均为32kT ,平均平动动能相同则温度相同,又由p nkT =可知,温度相同,分子数密度不同,则压强不同,故选B5-4 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氦气和水蒸气,它们的温度相同,则下列各量中相同的量是( )。
(A )分子平均动能 (B )分子平均速率 (C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D )最概然速率解:分子的平均速率和最概然速率均与温度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气体摩尔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两种气体温度相同,摩尔质量不同的气体,所以B 和D 不正确。
分子的平均动能2i kT ε=,两种气体温度相同,自由度不同,平均动能则不同,故A 也不正确。
而所有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均为k 32kT ε=,只要温度相同,平均平动动能就相同,如选C 5-5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从气体动理论的观点看,气体对器壁所作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的结果。
大学物理第五版第五章静电场马文蔚详解
电荷守恒定律
闪电
避雷针
引言
电磁现象是自然界中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
公元前600年 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就知道一块琥珀用木头摩擦之后
会吸引草屑等轻小物体 春秋战国时期 《韩非子》和《吕氏春秋》都有天然磁石(Fe3O4) 的记载 1785年 库仑定律提出,电磁学进入科学行列
如研究人体生物电——心电时,心肌细胞等也可 看作电偶极子模型。
(1)轴线延长线上一点的电场强度
E
E
1
q
4πε0 (x r0 E E
2)2
4
i
q πε0
E
(x
1 4πε0 (x
2 xr0
2 r02 4)2
q
r0 i
i 2)2
q
q
- O. +
r0 2 r0 2
. A
E E
x
Fe
1
4π 0
e2 r2
8.1106 N
Fg
G
memp r2
3.7 10-47 N
Fe 2.27 10 39 Fg
(微观领域中,万有引力比库仑力小得多,可忽略不计.)
第五章 静电场 5-3 电场强度
人与人相互作用力:
电荷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怎么实现?
一 静电场
电荷
电场
电荷
场 实物
物质
电场的两条基本性质:
2.静电场能的性质:静电场 作功、电势能、电场能量
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学和力学的主要区别
研究对象 状态参量 问题特点
数学工具
力学 实物
r,mv
已知某些量 求其他量 微积分应用少 矢量分析少
大物AI作业参考解答_No.05狭义相对论 参考解答
一、 选择题 1. 有下列几种说法:(1)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2) 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
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3) 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率都相同。请问哪些说法
是正确的, 答案是[
]
(A) 只有(1)、(2)是正确的;
(B) 只有(1)、(3)是正确的;
1、理解伽利略力学相对性原理和伽利略变换; 2、理解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3、理解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的特点;会判断原时和非原时、原长和非原长,并能相互推算; 4、掌握洛仑兹坐标变换公式,能对不同参考系中的时间、空间间隔进行换算; 5、掌握狭义相对论中质速关系、质能关系、能量与动量关系,能熟练进行相关运算。 --------------------------------------------------------------------------------------------------------------------
m0c2 m0c2 m0c 2
1
1 1 0.79 选 C 1 0.832
2
8. 某加速器将电子加速到能量 = αMeV 时,该电子的动能 Ek =[
]。(两位有效数字,真空中
光速 c= 3htt × t8m/s,电子的静止质量 me= 9h × t 3 kg,1 MeV= h t × t 3 J)参数:α = 4htt
t 4=
4= 4 t 4
t = 4 t − 48 t =
t
6
三、 计算题 1. 一隧道长为 L,宽为 d,高为 h,拱顶为半圆,如图。设想一列车以极高的速度 v 沿隧道长度方向
通过隧道,若从列车上观测,(1) 隧道的尺寸如何?(2) 设列车的长度为 l0,它全部通过隧道的时 间是多少?
《大学物理 AI》作业 No.05 狭义相对论答案
3.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相对于子静止的坐标系中测得其寿命为0 =2×10-6 s。如
果子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为 v 0.998c ( c 为真空中光速),则在地球坐标系中测出的
子的寿命=____3.16 105 s ____。
解: 1 3.16 105 s
0
v2 0
1
c2
4.一宇航员要到离地球为 5 光年的星球去旅行.如果宇航员希望把这路程缩短为 3 光年,
根据尺缩公式: x 1x' 5 1 u 4 c 2.4108 m.s1
2
[
]
(A) L
v1 v2
(B) L v2
L (C)
v1 v2
(D)
L
v1 1 (v1 / c)2
解:对火箭参考系,子弹以速率 v2 通过 L 位移,故所需时间为
t L v2
选B
三、填空题: 1.粒子在加速器中被加速接近光速,当其质量为静止质量的 4 倍时,其动能为静止能 量的 3 倍。
解 : 根 据 已 知 条 件 : m m0 4m0 4 , 而 Ek mc2 m0c2 ( 1)m0c2 3m0c2 3E0
选C
6. 观察者甲以 3 c 的速度相对于静止的观察者乙运动,若甲携带一长度为 l 、截面积为 2
S ,质量为 m 的棒,这根棒的长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甲乙测得此棒的密度之比为
[
] (A) 3:1 (B) 4:1
(C) 1:4 (D) 1:1
解:相对于乙所在的参考系,由尺缩效应和质—速关系
l 1l , S S , m m
系测得此杆的长度为 l ,则
[
] (A) < 0;l < l0
(B) < 0;l > l0
大学物理第五章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t
第5章 刚体力学基础 动量矩
5.2 力矩 刚体绕定轴转动微分方程
一、力矩 力: 改变质点的运动状态,质点获得加速度。 力矩: 改变刚体的转动状态,刚体获得角加速度。 1. 力 F 对z 轴的力矩 (力F 在垂直于轴的平面内)
z
r
A
M z ( F ) Fr sin Fh Fτ r
m1
m1 g
0 t m1 m2 gt 联立各式 1 解得: m1 m2 m r 2
34
第5章 刚体力学基础 动量矩
例3一根长为l、质量为 m 的均匀细直棒, 其一 端有一固定的光滑水平轴, 因而可以在竖直平 面内转动。最初棒静止在竖直位置, 由于微小 扰动, 在重力作用下由 静止开始转动。 l /2 l 求:它由此下摆角 时的 角加速度。 P
角速度ω 的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规定: 逆时针转动,θ > 0, ω沿转轴向上,ω > 0 。 顺时针转动,θ < 0, ω沿转轴向下,ω < 0 。
9
第5章 刚体力学基础 动量矩
角加速度α的方向用正负表示。 设ω1 ,ω2 同向,Δω= ω2 -ω1 。
ω2 ω1
Δω > 0 α> 0ω1 ω2源自第5章 刚体力学基础 动量矩
3. 刚体绕定轴的匀速和匀变速转动
刚体绕定轴转动时,若 常 , 0, 数 刚体绕定轴匀速转动。 若 常数 ,刚体绕定轴的匀变速转动。 匀速转动
0 t
0 t 1 2 0 0 t t 2 2 02 2 ( 0 )
23
第5章 刚体力学基础 动量矩
三、转动惯量 单个质点
大学物理第五版平面电磁波
二、偶极振子发射的电磁波
距振子中心小于波长的近心区,电磁场分布比较复杂,可从一条电场线由出现到形成闭合圈并向外扩展的过程中看出。
不同时刻振荡电偶极子附近的电场线
+
+
+
+
+
+
+
-
振荡电偶极子附近的电磁场线
振荡电偶极子不仅产生电场,而且产生磁场。振荡电偶极子周围的电磁场线如上图所示:
复习:
1.驻波方程
驻波振幅随x 而异,与时间无关。
( 的奇数倍)
( 的偶数倍)
2.波腹,波节位置:
波腹位置:
波节位置:
相邻波腹(节)间距
相邻波腹和波节间距
3.半波损失(相位跃变)
当波由波疏介质入射
波密介质
而在波密媒质界面上反射时,反射波在反射点产生的相位跃变,相当于出现了(消失了)半个波长的波程差,称半波损失。
*三、赫兹实验(Hertzian experiment)
赫兹利用电容器充电后通过火花隙放电会产生振荡的原理,做成了如图所示的振荡器。
赫兹实验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射和接收了电磁波,且通过多次实验证明了电磁波与光波一样能够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验证了麦克斯韦的预言,揭示了光的电磁本质,从而将光学与电磁学统一起来。
4.多普勒效应
因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运动,而使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有所变化的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一、波源不动,观察者相对介质以 运动 (1)观察者向着波源运动时 结论:接收到的频率较波源频率升高。
(2)观察者远离波源运动 结论:接收到的频率降低。 二 观察者不动,波源相对于介质以 运动 (1)波源向着观察者运动时 结论:接收到的频率较波源频率升高。
大学物理D-05静电场
q
p q
l
两个等量异号电荷-q,+q相距为l,该带电体系 为电偶极子;
电偶极矩(电矩) p q l 用 l 表示从-q到+q的位矢.
27
大学物理
解一
Y
E
E
Q E 40 Q E X 4 0
E E r r r
Q
E
文字表述: 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 互作用力大小,与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 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 的联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qq F k e F r
1 2 12 2 12 12
21
q1
F21
q1
r12
r12
F12
q2
q2
y
l 4 0 x 2 q E i 2 l 4 0 x 2 E q
5
大学物理
物理学的第二次大综合
库仑定律: 电荷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奥斯特的发现: 电流的磁效应,安培发现电流与电流 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一体
麦克斯韦电磁场统一理论(19世纪中叶)
赫兹在实验中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光是电磁波.
技术上的重要意义:发电机、电动机、无线电技术等.
11
大学物理
2.库仑定律
点电荷模型
(d r12)
1) 概念:当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时, 可把电荷看成是一个带电的点,称为点电荷
q1
F21e
q1
r12
12
F12
q2
q2
F21
《大学物理AII》作业 No.05 光的干涉(答案解析)
©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物理教学研究中心_2018_02《大学物理AII》作业No.05光的干涉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 ----------------------------------------------------------------------------------------------------**************************本章教学要求****************************1、理解光的相干条件及利用普通光源获得相干光的方法和原理。
2、理解光程及光程差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理解什么情况下有半波损失,理解薄透镜不引起附加光程差的意义。
3、掌握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基本装置及其条纹位置、条纹间距的计算。
4、理解薄膜等倾干涉。
5、掌握薄膜等厚干涉实验的基本装置(劈尖、牛顿环),能计算条纹位置、条纹间距,能理解干涉条纹形状与薄膜等厚线形状的关系。
6、理解迈克耳孙干涉仪原理及应用。
----------------------------------------------------------------------------------------------------一、选择题: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其中一缝,如图,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λ,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B](A)仍为明纹(B)变为暗纹(C)既非明纹也非暗纹(D)无法确定解析:光程差增大2.5个波长,是半个波长的奇数倍,P点相位差改变π5,此时的明纹变成暗纹。
2.如图示两个边长有微小差别的彼此平行的立方柱体之间的距离为L,夹在两块平面玻璃的中间,形成空气劈尖,当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如果柱体之间的距离L变小,则在L范围内干涉条纹的[B](A)数目减少,间距变大(B)数目不变,间距变小(C)数目增加,间距变小(D)数目减少,间距不变解析:如图所示,当L减少时,e∆不变,但θ会增大。
大学物理05刚体的定轴转动习题解答
第五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一 选择题1. 一绕定轴转动的刚体,某时刻的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α,则其转动加快的依据是:( )A. α > 0B. ω > 0,α > 0C. ω < 0,α > 0D. ω > 0,α < 0解:答案是B 。
2. 用铅和铁两种金属制成两个均质圆盘,质量相等且具有相同的厚度,则它们对过盘心且垂直盘面的轴的转动惯量。
( )A. 相等;B. 铅盘的大;C. 铁盘的大;D. 无法确定谁大谁小解:答案是C 。
简要提示:铅的密度大,所以其半径小,圆盘的转动惯量为:2/2Mr J =。
3. 一轻绳绕在半径为r 的重滑轮上,轮对轴的转动惯量为J ,一是以力F 向下拉绳使轮转动;二是以重量等于F 的重物挂在绳上使之转动,若两种情况使轮边缘获得的切向加速度分别为a 1和a 2,则有: ( )A. a 1 = a 2B. a 1 > a 2C. a 1< a 2D. 无法确定解:答案是B 。
简要提示:(1) 由定轴转动定律,1αJ Fr =和11αr a =,得:J Fr a /21=(2) 受力分析得:⎪⎩⎪⎨⎧===-2222ααr a J Tr ma T mg ,其中m 为重物的质量,T 为绳子的张力。
得:)/(222mr J Fr a +=,所以a 1 > a 2。
4. 一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圆柱体,在切向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绕轴线作定轴转动,则在2秒内F 对柱体所作功为: ( )A. 4 F 2/ mB. 2 F 2 / mC. F 2 / mD. F 2 / 2 m解:答案是A 。
简要提示:由定轴转动定律: α221MR FR =,得:mRF t 4212==∆αθ 所以:m F M W /42=∆=θ5. 一电唱机的转盘正以ω 0的角速度转动,其转动惯量为J 1,现将一转动惯量为J 2的唱片置于转盘上,则共同转动的角速度应为: ( )A .0211ωJ J J +B .0121ωJ J J +C .021ωJ JD .012ωJ J 解:答案是A 。
大学物理第五章
二、 磁通量 Φ m
定义:通过给定曲面的磁场线数称为穿过该曲面 定义: 的磁通量。 的磁通量。
dS :
dΦm = B d s
Φm = ∫∫ B d s
s
曲面S: 曲面 :
闭合曲面: 闭合曲面: Φ 单位: 单位:
m
=
∫∫ B d S = ∫∫ B cos θ dS
S S
韦伯 Wb(T.m2 )
I =
ρl S
t
J = ρv
则
J = nev
2.电流密度和电流强度的关系 2.电流密度和电流强度的关系
I = ∫ J ds
S
dI = JdS cosθ = J dS
三.电流连线性方程 电流连线性方程
S
dq内 ∫SJ ds = dt
dq内 dt
<0
J
线
电流线发出于正电荷减少的地方 终止于正电荷增加的地方
第五章 稳恒电流与稳恒磁场
§5.1 恒定电流 恒定电流: 恒定电流:导体内个点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不随 时间改变;相应导体内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时间改变;相应导体内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一.电流强度 大小: 大小: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
dq I = dt 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标量
静电力 + + + 非静电力 + + + + 静电力 +
A B 电场 A = q∫ E + Ek dl + q∫ E dl B A 力功 :
(
)
B A
+
= q∫ Ek dl + ∫ E dl = q∫ Ek dl
B l B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实验05 分光计的调节三棱镜折射率测定
实验6 分光计的调节三棱镜折射率测定分光计是一种精确测量角度的光学仪器。
利用它不但能测出反射角、透明介质的折射角、光栅的衍射角、棱镜的顶角、劈尖的角度,从而确定与这些角度有关的物理量,如折射率、光波波长、色散率、光栅常数等,而且它的结构和调节方法与其它一些光学仪器(如摄谱仪、单色仪等)相类似。
因此,有必要掌握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将产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
当一束平行光通过棱镜玻璃时,光也发生折射。
对同一波长的光,不同的棱镜材料折射率不同,同一种棱镜材料,对于不同波长的入射光其折射率也不相同,如果入射光为多种波长的光组成的复合光,在棱镜后面的观察屏上将观察到折射光谱,即观察到色散现象。
本实验通过观察汞光谱线通过三棱镜后的折射光谱,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并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三棱镜的折射率。
【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主要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要求和使用方法。
3.观察光的色散现象。
4.学习三棱镜顶角的测量方法。
5. 学习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仪器用具】JJY 型分光计、汞灯及电源、三棱镜、平面反射镜【实验原理】1. 用最小偏向角法测三棱镜的折射率n如图10-1所示,有一折射率为n 的三棱镜,一束平行的单色光以入射角1i (入射光与AB 面法线的夹角)入射到三棱镜的AB 面上,经两次折射后由另一面AC 射出,出射角(出射光与AC 面法线的夹角)为2i ,入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称为偏向角δ,理论上可以证明,当入射角1i 等于出射角2i 时,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m in δ。
图6-1 三棱镜的折射由图6-1a 可知:(6-1)光线从空气入射到棱镜,又从棱镜出射到空气,由折射定律,有:(6-2)(6-3) 当12i i =时,由式(6-2)和式(6-3)得到12r r =,于是,式(6-1)可写成:(6-4) 又因为即(6-5) 由式(6-4)、式(6-5)有:将上式代入式(6-2)并考虑到式(6-5),得:(10-6) 从式(6-6)可知,只要测出三棱镜顶角A 和最小偏向角m in δ,就可以计算出棱镜玻璃对该波长的单色光的折射率n 。
05 大学物理实验 惠斯通电桥
∆n S= ∆R0 / R0
电桥平衡后, 改变△ 电桥平衡后,R0改变△R0引起 检流计指针偏转△ 检流计指针偏转△n格。灵敏 度反映了电桥对电阻相对变化 量的分辨能力。 量的分辨能力。
三、灵敏度误差
在灵敏度的定义公式里,改变每一个电阻值产生的 在灵敏度的定义公式里, 效果应该是相同的。 效果应该是相同的。待测电阻数值的相对变化量 灵敏度误差)所对应的△ (灵敏度误差)所对应的△n应等于人的视觉不能 感知的指针偏转的极限,一般取0.1 0.1格 因此有: 感知的指针偏转的极限,一般取0.1格。因此有:
调节R 调节R0,使电桥平衡 将低位置零,从最高位(千位) 将低位置零,从最高位(千位)开始逐个数字 跃触” “跃触”KG,在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反的两 个数字中取小者;然后确定百位、十位等 个数字中取小者;然后确定百位、十位等,直 到平衡。 到平衡。 测量电桥的灵敏度 电桥平衡后,改变R 的数值, 电桥平衡后,改变R0的数值,使检流计指针偏 的改变量。 小格,记录偏转格数∆ 转3-5小格,记录偏转格数∆n和R0的改变量。 结束测量 先断开K 再断开K 再取下待测电阻, 先断开KG,再断开KB,再取下待测电阻,最后 将检流计和电源选择开关置于“外接” 将检流计和电源选择开关置于“外接”!
一、电桥平衡条件
B
若B、D两点之间的电位 相等, 相等,即KG和KG均接通 时检流计指针指零, 时检流计指针指零,这 电桥平衡。 种状态称作电桥平衡 种状态称作电桥平衡。 电桥平衡时有: 电桥平衡时有: 比率
Rx AKGຫໍສະໝຸດ R1CR0 D E KB
R2
RX
R1 R 0 = CR 0 = R2
电桥平衡条件! 电桥平衡条件!
二、电桥的灵敏度
大学物理第五章
大学物理第五章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第五章往往是一个关键且充满挑战的部分。
它可能涵盖了诸如热力学、电磁学或者光学等重要的物理领域。
假设这第五章的主题是热力学。
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中能量转化规律的科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众多工业应用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来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温度,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词汇,但在热力学中,它有着精确的定义和严格的度量标准。
温度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
而内能,则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这一章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指出,能量是守恒的,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和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
这个定律就像是一个严格的财务管理员,确保能量的收支平衡。
比如说,当我们给一个气体容器加热并且推动活塞对气体做功时,气体的内能就会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为我们揭示了热过程的方向性。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这就好像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如果要让水从低处往高处流,就必须借助外界的力量,比如水泵。
这个定律在很多实际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设计热机和制冷设备时。
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蒸汽机、内燃机等都是常见的热机。
热机的效率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它取决于热机的工作过程和所使用的工作物质。
卡诺循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热机循环模式,通过对卡诺循环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提高热机的效率。
制冷机则是与热机相反的装置,它通过消耗外界的功,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常见的制冷机有电冰箱和空调。
在学习热力学第五章的过程中,我们还会接触到熵这个重要的概念。
熵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混乱程度或者无序程度。
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总是趋向于增加,这意味着系统会朝着更加无序的方向发展。
热力学第五章的知识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我们需要了解热力学定律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大学物理 第5章课件全
Lrp
M
rr
F
m
大小: r F rF sin Fd
方向:服从右手螺旋法则 2、力矩 1) 对参考点的力矩
dL r F dt
F
r
o
m
d
定义: M r F
大小: Fd Fr sin 方向: 垂直于r 和F组成的平面 服从右手螺旋法则
Lz Liz ri mi ri mi J
2 2 i
式中
J ri mi
2 i
i
i
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
对质量连续分布的刚体:
z
v
dLo r dmv
2 dLz r dmv dm r
刚体对z轴的总角动量为:
o r
dm
[例] 质量为 m ,长为 L 的细杆在水平粗糙桌面 上绕过其一端的竖直轴旋转,杆与桌面间的摩擦系 数为 ,求摩擦力矩。 1) 杆的质量均匀分布 2) 杆的密度与离轴距离成正比
解1)
m dm dr L
z
df dmg
dM rdf
r
df
dm
o
m 1 M dM r gdr m gL L 2 0
设m作直线运动 以o为参考点:L 0 以o为参考点:L 0 若r、p大小相同,则: ,L p
转运动的强弱。
例:玻尔氢原子理论假设之一:
o
r
r
m
p
p
o
* 质点对某参考点的角动量反映质点绕该参考点旋
h mvr n n 2
大一物理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大一物理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大一物理课程的第五章主要涉及到光学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理解光的特性和光学现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大一物理第五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和同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呈直线传播,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发生折射的规律。
反射定律则描述了光射入到介质边界时,以相同的角度和强度反射回原来的介质。
第二节: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介质的边界时,按照反射定律产生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按照折射定律产生折射现象。
反射和折射都是光学中常见的现象,对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光的波动性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在一些特定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是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动性使得我们可以对光线进行干涉、衍射等实验,研究光的传播规律。
第四节: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同频率、同相的光波相遇时,互相干涉而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干涉可分为两种类型:构成干涉的两个光源可以是同一光源经过分路之后再重合,这种叫做自相干干涉;构成干涉的两个光源可以是两个不同的光源,这种叫做外自相干干涉。
衍射是指光通过障碍物或光通过有限孔径的障碍物时产生的光的偏折现象。
干涉和衍射是光学研究中重要的现象,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第五节: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的振动方向在空间中的取向。
有两种主要的偏振方式:线偏振和圆偏振。
线偏振是指光的振动方向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是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或其他方向。
圆偏振是指光的振动方向绕光线方向旋转形成的。
偏振光在光学仪器的制造和传感器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第六节:光的衍射与互补波光的衍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光栅、衍射仪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章电荷(载流子)的定向运动形成(传导)电流。
导体内产生传导电流的条件:① 导体内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② 导体内存在电场,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
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流或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截面的电量称为电流强度或电流。
t q I ∆∆=或:dt dqt q lim I 0t ==→∆∆∆ 电流的单位:安培(A ),s 1C1A 1=规定:正电荷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的流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强度是标量,所谓电流的方向是指电流沿导线循行的指向,而与一般矢量的方向性截然不同。
电流强度虽能描写电流的强弱,但它只能反映导体截面的整体电流特征,不能说明电流在导体内各点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电流在导体内各点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如:大块非均匀导体、高频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趋肤效应等)。
此时要用电流密度(矢量)来讨论导体内各点电流的分布。
2.电流密度设导体内只有一种自由电荷(如电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电荷数密度)为n 。
当导体内无电场时,电子作无规则热运动,宏观上不形成定向运动,即导体内无电流。
导体内存在电场时,所有电子除做无规则热运动外,还沿电场的反方向作宏观定向运动(称为漂移运动),形成电流。
设正电荷定向运动(漂移运动)的平均速度(漂移速度)为v ,导体内电荷数密度为n 。
在导体内任取面积元dS ,该面积元的单位法线矢量与正电荷漂移速度方向成θ角,则dt 时间内通过该面积元的电量(即电流)为:dScos qnv dt dScos vdt n q dI θθ=⋅⋅⋅⋅=或: S d v qn dI⋅=定义:通过导体内垂直于电流方向单位面积的电流强度为电流密度矢量:v qn j =电流密度矢量的单位:)m A(2对正载流子,电流密度矢量的方向与载流子运动方向相同; 对负载流子,电流密度矢量的方向与载流子运动方向相反。
为讨论电流密度和电流强度的关系,考虑如图所示的一段粗细不均匀的导体,导体内的电流分布可形象地用电流线来表示。
在导体内任取面元dS ,其单位法线矢量为n。
当面元与电流密度矢量垂直,即j //n时:⊥=jdS dI 或:n dS dI j ⊥= 当面元dS 的单位法线矢量与电流密度矢量夹任意角,即θ=><j ,n时:dS cos j S d j dI ⋅=⋅=θ由电流密度矢量的定义,通过导体内任一曲面S 的电流为:⎰⎰⎰⎰⋅=⋅=sSdScos j S d j I θ由上面讨论可见:电流在导体内的流动形成一个矢量场—电流场。
而通过导体内任一面积的电流公式为电流密度矢量和它的通量的关系式。
3.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在导体内任取闭合曲面,规定该曲面上任一点的单位法线矢量由里指向外。
则通过该闭合曲面的电流可表示为:⎰⎰⋅=SSd j I由电荷守恒定律,在dt 时间内,闭合曲面S 内电量的减少等于该时间内通过S 面流出的电量。
即:⎰⎰-=⋅Sdt dq S d j 上式称为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4.恒定电流、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当电流恒定时,导体内各处的电流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即对导体内任意封闭曲面:0dt dq = 或: ⎰⎰=⋅S 0S d j上式称为电流的恒定条件。
推论:恒定电流的电流线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中断。
或: 恒定电路(直流电路)必须是闭合的。
当电流恒定时,导体内自由电荷做定向的漂移运动,但根据电流的恒定条件:导体内各处的电荷分布不随时间变化,产生的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相同处:恒定电场与静电场一样服从高斯定理和环路积分为零的环路定理;恒定电场与静电场的不同处: ① 导体内的恒定电场不为零; ② 恒定电场由运动电荷产生,所以恒定电场的存在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而静电场由静止的电荷产生,维持静电场不需要能量的转换。
恒定电流电路(直流电路)中,若干根导线相交处称为节点。
设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
取一封闭曲面S 包围该节点,则由电流的恒定条件:0I I I I 4321=-++-或: 0I i∑=上式称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或节点电流定律)。
其实质为电荷守恒定律。
1.欧姆定律:当导体内存在恒定电场时,导体内各点间存在电势差。
导体内电流、电势差和电阻间的关系由欧姆定律描述。
当温度一定时,一段均匀导体的欧姆定律(积分形式)为:GU R UI ==式中: R 称为电阻,单位:欧姆(Ω)A 1V11=Ω G 称为电导,单位:西门子(S )V 1A 1S 1=线性电阻: R = 常量,与电流、电压无关; 非线性电阻:R 随电流、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2.电阻: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导体的形状有关。
对一段由同种材料做成的粗细均匀的导体,设其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则其电阻为:S l 1S l R ⋅==σρ式中:ρ称为电阻率,单位:m ⋅Ωσ称为电导率,单位:m S对非均匀导体(粗细不均匀或电阻率不均匀):⎰=S dl R ρ导体的电阻率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当温度变化时(变化范围不大):)t 1(0αρρ+=式中:ρ0为0 o C 时的电阻率;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
有些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即α>0; 有些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即α<0。
对一段粗细均匀的同质导体,当导体的线膨胀系数可忽略时,该段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为:: )t 1(R R 0α+=利用上式可制成电阻温度计。
(如:铂电阻温度计)3.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前面提到,只有当导体中存在电场(恒定电场)时,自由电荷才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定向漂移运动而形成电流。
由此可以想到,电流场的分布(电流密度)与电场的分布一定有着某种关系。
在一段非均匀导体内,沿电流线方向(电流密度矢量方向)取一很小的圆柱体(称为电流管),该电流管的尺寸及流过的电流如下图。
则由欧姆定律及电阻公式得:dS dl R ,RdUdI ρ=-=式中的负号表示电流沿电势减小的方向流动。
由以上两式和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得:EdS 1dS dl dU 1dI ρρ=-=即: EE 1jσρ==上式称为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它也适用于非恒定电流的情况。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给出了非均匀导体内各点的电场强度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它比欧姆定律的积分形式有更普遍的意义。
它是电磁理论中反映介质电磁性质的基本方程之一。
例题11-2-1:求长为l ,电阻率为ρ,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同轴电缆两柱面间的电阻(漏电电阻)及漏电流密度(设两柱面间电势差为U )。
解:在两柱面间的介质中取一同轴薄柱壳,则该薄柱壳内、外表面间的电阻为:rl 2dr S dr dR πρρ==同轴电缆内、外柱面间的漏电电阻为:12R R ln l 2dR R πρ⎰==漏电电流为:漏电流密度为:r1R R lnUlr2I j 12⋅==ρπ例题11-2-2:半径为a 的球形电极一半埋入大地,大地电阻率为ρ。
设电流沿径向均匀分布,求接地电阻。
解: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电极和距离电极很远处的电阻。
取如图所示的薄半球壳,则该半球壳内、外半球面间的电阻为:2r 2dr dR πρ=而该接地球体的接地电阻为:12R R ln lU2RU I ρπ==a 2r dr 2dR R a2πρπρ===⎰⎰∞1.电功、电功率:当电流通过电动机时,能带动机器运转,电流通过电炉时,能产生热量。
这些现象表明,电流通过负载(如电动机、电炉等)时能够作功,其结果是使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等)。
设负载两端的电势分别为U 1和U 2,当有电量q 通过负载(用电器)时,电场力作功:上式表示的功也称为电流的功(或电功)。
电流的功的单位是焦耳(J )。
1J = 1 A·V·s 。
电流作功的快慢称为电功率,以符号P 表示:)U U (I t WP 21-==电功率的单位为瓦(W ),)V 1A 1s 1J1W 1(⋅==当负载为纯电阻时,由欧姆定律,电功率也可表示为:R I P 2=或: R )U U (R I P 2212-==注意: )U U (I 21- 是电源输出的功率,R I 2或 R /)U U (221- 是电阻消耗的功率。
仅对纯电阻负载,两者才相等。
)U U (t I )U U (q W 2121-=-=2.焦耳定律:电流流过负载时,将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其转化的机理是:电场使电子加速而获得动能,电子在加速过程中不断与晶格点阵(离子)碰撞,使晶格的热运动加剧,温度升高。
即电子将电场作用而获得的定向运动的动能转化为晶格振动的内能(称为电流的热效应),与此内能相对应的热量称为焦耳热。
对纯电阻负载,电流的功全部转化为焦耳热:t R I )U U (t I W Q 221=-==上式称为焦耳定律。
单位体积导体每秒放出的焦耳热称为热功率密度。
由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可以证明: 22E j p σσ==称为焦耳定律的微分形式。
1、电动势:两个电势不相等的导体(如已充电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用导线连接时,导线内会有电流通过(电容器的放电)。
但恒定电场的电场力总是使正电荷由高电势导体(如电容器正极板)流向低电势导体(如电容器负极板),所以导线内的电流很快就衰减、消失。
结论:仅靠静电力不可能维持恒定电流。
为了维持恒定电流,需要借助于―非静电力‖的作用,它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机械能、太阳能等)转化为电势能,从而将正电荷由低电势导体(电容器负极板)移到高电势导体(电容器正极板),从而维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不变。
下图中的K即表示提供非静电力的非静电场强。
能提供非静电力的装置称为电源(如电池、发电机等)。
设:K表示单位正电荷所受的非静电力,则非静电场的场强定义为:q F K K = 单位:)C N(非静电场和恒定电场一样,都对电荷有作用力,但非静电场K 的方向与恒定电场E的方向相反。
恒定电场对电荷的作用是使正电荷沿导线(外电路)由正极板流向负极板,而非静电场的作用是使正电荷由电源负极板经电源内部(内电路)流向正极板。
恒定电场和非静电场共同作用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恒定。
当电路中恒定电场和非静电场共同存在时,正电荷q 沿闭合电路一周,静电力和非静电力的功为:ld K q l d )K E (q A⋅=⋅+=⎰⎰定义:单位正电荷绕闭合回路一周,非静电力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用ε表示。
电动势:ld K q A⋅==⎰ε电动势的单位也是伏(V )。
若非静电力只存在于电源内部,则:⎰+-⋅=(电源内)ld K ε视频:电源及其电动势2.全电压欧姆初具规模律、电源的端电压:由电源、负载组成的闭合电路称为全电路。
下图中ε为电源的电动势,r 为电源的内阻,R 为负载电阻。
电源两端A 和B 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源的端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