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U的润滑平衡
UPVC的润滑平衡
UPVC的润滑平衡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PVC-U的塑化程度在65%左右时,其各项力学性能最好,这就要求在加工PVC-U时必须掌握适当的塑化程度,内润滑剂在降低塑化扭矩的同时能促进塑化(缩短塑化时间),而外润滑剂在改善PVC-U的流动性的同时又能延迟塑化。
因而在设计PVC-U配方时,调整内、外润滑剂的比例及加入总量,就能调控PVC-U的塑化速率(塑化时间),而调控塑化速率则是内、外润滑作用平衡的重要研究内容。
但是,由于塑料润滑作用的多变性及润滑平衡的多样性,至今在国内尚未见到关于润滑平衡方面的专论文章,笔者就塑料润滑作用平衡(以下简称润滑平衡)提出一些观点,供广大读者参考。
1 润滑平衡的设计润滑平衡的设计是PVC-U配方设计的最关键的一环。
1.1 润滑剂及润滑作用目前尚没有真正意义的理论及规律对―般PVC-U配方设计而言,笔者认为配方设计的难点及主要内容是内、外润滑剂种类的选择及它们的比例和加入总量的设计。
润滑剂加入总量应适宜,而内、外润滑剂的比例更重要,尽管总量足够,但如果比例失调,也不合连续地生产出合格产品。
然而对于PVC-U加工过程至关重要的润滑体系,在目前还没有可称为理论的理论,甚至连可以有效地指导配方实验的规律也没有。
唯一的所谓规律是借鉴普通化学中“相似相溶”规律,也就是润滑剂的极性与P VC树脂的极性越相似,其相容性越好,因而其内润滑作用也越好;反之外润滑作用较强,但是这个规律对于配方设计的指导性亦很有限。
因为判断润滑剂的极性的根据是润滑剂的化学结构,即润滑剂分子中含有的羟基、酯基、羧基、酰胺基以及醚基、酮基等极性官能团的种类、数量及其与长链烷基的比例。
由于润滑剂化学结构复杂、多样,以及相邻官能团的相互影响,使得对润滑剂的极性大小的判断更为困难,这就造成了单凭润滑剂的极性来推断润滑剂的润滑作用与润滑剂实际上所起的润滑作用之间的差异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1.2 润滑作用的多变性问题的复杂性还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润滑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即润滑作用)还受其他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其他润滑剂与增塑剂等助剂的影响更为显著,这种改变甚至可使内润滑剂变成外润滑剂,也就是说,同一种润滑剂的润滑作用会随着添加量的不同,随着配方中其他助剂组成的不同,随着加工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润滑剂结构对聚氯乙烯加工性能的影响81
润滑剂结构对聚氯乙烯加工性能的影响摘要:润滑剂是聚氯乙烯(PVC)尤其是硬质聚氯乙烯(PVC-U)配混料中必不可少,而且其作用最为复杂、最为微妙的一类助剂,它不但对PVC配混料的加工性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PVC制品的使用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
润滑剂有3大功能———脱模性;调节和平衡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调控PVC的熔合行为,即熔合速率、熔合程度和熔体粘度。
本研究重点针对润滑剂结构对于聚氯乙烯加工性能的影响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以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通过转矩流变仪测定了采用不同润滑剂PVC-U体系的加工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引用“铆钉作用”概念从润滑剂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实验数据。
结果表明,PVC润滑剂的润滑作用与其本身极性相关,在使用非极性聚乙烯蜡和强极性硬脂酸时,PVC-U体系不能形成较高抗撕裂强度的润滑膜,极性适中的硬脂酸季戊四醇酯与PVC粒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点,并组成较高抗撕裂强度的润滑膜,起到“铆钉”作用,即极性适中的脂肪酸酯润滑剂兼具内-外润滑作用,提高了体系的加工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关键词:润滑剂;聚氯乙烯;加工性能;影响;热稳定性前言对于聚氯乙烯(PVC)而言,润滑剂是能减少树脂与加工设备之间的摩擦力和粘附性,并能调控树脂塑化速率的加工助剂。
而硬质聚氯乙烯(PVC-U)加工用润滑剂的作用机理与一般意义上的润滑剂有显著不同,这是由PVC树脂本身两大性质决定的:(1)PVC是强极性高分子,分子间较强的作用力造成其粘度较高,对加工设备粘附性强;(2)PVC的加工温度高于分解温度,在热和剪切作用下容易分解。
关于PVC润滑剂的理论研究进展缓慢,具有代表性的规律很少,唯一所谓的公认规律是借鉴普通化学的相似相容规律:润滑剂作用的强弱,作用方式或作用机理取决于润滑剂与树脂的相容性,相容性取决于润滑剂的极性,润滑剂的极性又决定于其极性基团(羧基,酯基,羟基)的极性和长链烷基长度的比值。
由此理论得到结论:化学结构决定润滑剂的作用方式,当润滑剂的极性不大于PVC时,其极性与PVC越接近,内润滑作用越好,反之,则外润滑作用较强。
PVC-U管道制作工艺
PVC-U管道制作工艺
介绍
PVC-U管道是一种常用的塑料管道,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化工等领域。
本文档将介绍PVC-U管道的制作工艺。
材料准备
制作PVC-U管道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PVC-U树脂、稳定剂、
填充料、润滑剂等。
需要根据具体管道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制作工艺步骤
1. 材料配比:根据所需管道的规格和要求,将PVC-U树脂、
稳定剂、填充料、润滑剂等按比例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2. 挤出成型:将混合物放入挤出机中,通过高温和高压将其挤
出成型,形成管道的初始形状。
3. 压延成型:在挤出成型后,将管道放入压延机中,通过辊轮
的作用将其进行进一步的成型和压延,使得管道的直径和壁厚达到
要求。
4. 冷却:经过压延成型后,将管道送入冷却浴中进行冷却,使其固化和硬化。
5. 切割和检验:将冷却后的管道切割成合适的长度,并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测等工序,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准确性。
6. 包装和贮存:将合格的管道进行包装,并妥善贮存,以防止损坏和变形。
质量控制
在PVC-U管道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检测、生产工艺的监控、成品的质量检验等。
确保管道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安全注意事项
1. 在PVC-U管道制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戴好防护用具,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注意材料和设备的质量,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和设备,以确保制作出质量合格的管道。
以上是PVC-U管道制作工艺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PVC-U双壁波纹管质量调整方法
PVC-U双壁波纹管质量调整方法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挤出成型质量问题分析(1) 管的外表面波纹形状不规则①两半开模的波纹成型模合模时有错位,应重新调整两半开模的运行速度同步或调整两半模合模后准确对正。
②两半开模用传动链条磨损严重,同步运行时有累积误差,造成两半开模运行一段时间后产生错位。
应维修更换传动链条。
③挤出机螺杆工作转速不稳,使挤出熔料量不一致,则成型管坯外形出现误差较大。
应检修螺杆传动系统中故障。
④压缩空气的压力不稳,使吹胀成型波纹形状有较大形状误差。
应调整稳定供气压力。
⑤成型管坯用熔料温度偏高,使熔料成型困难。
应适当降低熔料温度。
(2) 管的表面无光泽①熔融料温度偏低,原料塑化不全面,应适当提高机筒和模具的工艺温度。
②冷却水温度偏高,应降低冷却水温度。
③管坯定型平直段长度不足,定径压力小,应改进模具结构尺寸。
(3) 管材发脆①成型管材用原料配方中碳酸钙加入比份过高或润滑剂的加入比份不合理,应改进配方。
在原料中适当加入一些丙烯酸类树脂加工助剂,以提高熔料的凝胶率。
②原料中水分或杂质含量超标,应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或更换。
③成型管坯模具内压力不足,使管壁成型质量差,应改进模具结构。
④成型管的熔料温度控制不稳定,偏高或偏低的熔料温度都易使管定型后发脆,要注意塑化熔料的温度不要忽高忽低温度差过大。
(4) 双壁波纹管的内外壁间黏附力差①成型模具内熔料温度偏低,应适当提高成型模具温度。
②原料中润滑剂比份过大,应适当降低润滑剂的加入量。
③管坯冷却过快,两层料熔接不牢,注意适当调慢管坯冷却速度。
(5) 管的内壁有纵向划痕①成型管内壁面的芯棒上有划伤痕或有残料黏附在工作面上,应修光划痕或除净芯棒工作面上残料。
②有润滑剂粘在冷却定型套上,应及时调整原料配方中润滑剂的加入量,清除冷却定型套上的残料。
(6) 管内壁有裂纹或波纹①管的内壁成型用空气压力过高或外层用成型空气压力不足,造成管壁出现裂纹或波浪纹。
应适当调整管壁成型用空气的压力。
PVC—U管材生产工艺与质量提升探究
PVC—U管材生产工艺与质量提升探究在PVC-U管材的生产中,对原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在我国的管材生产中,当前对这类因素的应用效果不足,导致整个系统的应用质量存在缺失,限制了管材的发展。
在当前和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从这些质量影响因素角度出发,完成对生产工艺的完善和优化工作,提高对这类管材的应用质量,促进我国的管材工艺更好发展。
标签:PVC-U管材;生产工艺;质量提升1、前言PVC-U管材的全称为硬聚氯乙烯管材,其制造原料主要是聚氯乙烯树脂,辅助的原料还有填充剂以及稳定剂等等。
将相关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加热,最后制作成具有一定形态的硬聚氯乙烯管材。
PVC-U管材从形态上分析和结构上均有多个种类,如常见的有芯层发泡管、中空壁管、多孔管、实壁管、消音螺旋管等等。
正因为PVC-U管材种类划分较多,所以在社会各方面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因此,PVC-U管材的质量问题则显得非常重要。
2、PVC-U管材生产工艺流程一般情况下,PVC-U管材的生产流程主要为:首先是以主要原料-聚氯乙烯树脂、辅助的原料、填充剂、稳定剂等加以在高速捏合设备中进行混合,然后通过传送系统输送上料至挤出机进行强制喂料,再经過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塑化后通过模具挤出成型、定经套及喷淋真空定型箱定型、冷却水箱冷却、喷码机喷印标识、履带牵引机牵引、切割机切割、管材堆放等过程,最终进行PVC-U管材的成品检测及包装,完成生产。
PVC-U管材主要使用的是SG-5型的PVC树脂,同时加入稳定剂、填充剂、各种颜料等,将这些原料进行适当的处理之后,用挤出机进行成型处理。
挤出机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单螺杆挤出机,主要的作用就是将捏合后的粉料造成粒,之后再挤出成型;另一种是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直接用粉料挤出成型。
PVC-U管材的生产过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以上只是列举出一个比较常见的PVC-U管材加工的流程,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取用粉料直接挤出管材,不需要进行造粒。
PVC-U异型材中润滑体系的选择及应用
润滑剂是为了改善聚氯乙烯熔体的流动性,防止物料而添加的一类助剂。按润滑剂功能分类为:内润滑剂、外润滑剂以及兼具有外润滑功能的内、外润滑剂。如下表:
表1
润滑剂
内滑比例%
外滑比例%
脂肪醇
100
0
硬脂酸钙
100
0
硬脂酸
20
80
PE蜡
2.5 Phr
焊角强度(N)
6324
5983
5270
4532
注:稳定体系采用铅盐,润滑体系采用铅皂--钙皂为主辅以石蜡、硬脂酸等,型材为80框,设备为北汽福田SJZ60/125挤出机组。
(3)对加热后状态的影响
GB/T8814-1998中规定加热后状态指标为试验条件下不出现点泡、裂纹、麻点。而当润滑体系过量时,会使加热后状态时出现起泡和脱层现象[4]。
外润滑剂的滑润机理主要是通过调整PVC配方中的润滑剂,在加工中起到"边界润滑"而非"油膜润滑"。[2]"边界润滑"是指润滑表面,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在表面形成仅几个分子层厚度的润滑剂吸附膜,这层吸附膜可以减少聚合物熔体与金属表面的粘附性,减少摩擦力,通过控制吸附膜的厚度与吸附膜的粘附性,有可能呈聚合物既不粘住金属表面,又不至于沿金属表面滑移的状态,物料仍可受到加工机械的剪切作用,仍然顺着螺槽向前输送。而"油膜润滑"情况,往往在润滑剂过量时发生,聚合物不能粘附金属,会沿金属表面滑移,物料既受不到剪切作用,也能沿螺槽输送,处于"过度润滑"状态。
一般外润滑剂为非极性物质,与PVC相容性差,在成型过程中易析出塑料表面,与成型设备与塑料物料之间形成润滑膜,从而减少了物料对设备的摩擦与粘附,一般添加量为0.2-0.5Phr,如石蜡、低分子聚乙烯蜡等。
PVC-U管生产中润滑剂的应用
非 极性基 团。在 P C塑化前 , V 内润滑 剂 的极 性基 团
与 P C树脂 极性 节点 有一 定 的亲合 力 , 成 键 能较 V 形
般润 滑油 的作用 没 有太 大 的区别 , 以物 理 作用 为
主 。在 P C塑 化前 , 均 匀 地 包 裹 在 P C粒 子 表 V 它 V
强 的络合 物 , 而减 弱或 消 除 了 P C各层 粒 子 间 的 从 V 吸 引力 , P C相 互 缠 绕 的链 段 易于 扩 散 , 子 基 使 V 分 团之 间 的 界 限易 于 消 失 , 进 P C树 脂 塑 化 。在 促 V
一
中会析 出至物料 与设备 接 触 的表 面上 , 而降 低接 从 触面上 的黏 附作用和摩 擦力 , 即外润滑剂如石 蜡 、 聚
乙烯蜡 、 矿物油 和硅油 等。
实 际生 产 中两类 润 滑剂 只是 相对 而言 , 并无严
过程称为熔融或凝胶化 , 一般称为塑化… 。与橡
胶不 同的是 P C塑化后 其分 子结构 不变 , 不形 成 V 也 交联结构 , 但在 制 品 中形成 了贯穿 的结 晶 网络 。在
CC 。 a O 加入 2 %左右 的硬脂酸进行 了活化处理 。
类 与 聚氯 乙烯 有一 定 的相容 性 , 作用 是 降 其
低各组份 的内摩 擦 , 强物料 的流动性 , 一类 为 内 增 这
润滑剂 。如硬脂 酸 、 甘油 单 硬脂 酸酯 和硬酯 酸木 糖 醇酯等 。 另一类 是与 聚氯 乙烯 相容 性较 差 , 在加工 过程
第2 6卷
第 5期
甘肃科 技
Ga s ce c n e hn l n u S in e a d T j o o c
r. 6 0 2 Z Ma . r
硬聚氯乙烯加工与润滑剂__润滑作用的平衡及润滑剂的选择_续_
对于塑化峰的峰值 ( 塑化扭矩, 塑化时 间) 常见于报道中, 但对塑化峰的形状 ( 即半 峰宽度及半坡斜率) 却少见评论, 事实上, 半 峰宽度及后半坡斜率亦是润滑体系影响树脂 熔化特性一个重要标志。
如图 2 所录: A 图塑化峰半峰宽度较高, 峰后半坡斜率较小, 表明塑化特性不好; 而 B 图塑化峰较窄, 峰后半峰斜率较大, 表明塑化 特性较好, 达到平衡扭矩的速度较快 [11]。相 对而言, 能耗较少, 较充分地利用了摩擦热, 进一步促进了树脂塑化, 减少树脂在设备中 停留时间, 有利树脂的热稳定化, 并为进一步 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可能性。
如对光、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电性能、透 明性、毒性及二次加工性能均无不良影响。 4 1 2 优良的光、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
如果热稳定性低或化学稳定性差, 在加 工时有可能分解成其他物质, 可能影响润滑 体系平衡而给加工带来不便。兼有良好润滑 作用的热稳定剂 % % % 金属皂, 它们在参与热
PVC专业知识(128)PVC配方体系润滑平衡
PVC专业知识(128)PVC配方体系润滑平衡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9-11-12 14:18 - 阅读:170 - 评论:1 PVC配方中,特别是PVC硬制品的配方中润滑剂是必不可少的组分,内、外润滑剂都需要,而且往往还会选用多个品种进行搭配,为的是使PVC配方体系达到一种润滑平衡,生产出更加优秀的产品。
润滑剂根据其具体作用一般分为内润滑剂、外润滑剂和内外润滑剂,但实际作用,并不像定义区分的这么明显,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内外润滑作用还会发生转变,比如硬脂酸钙。
外润滑剂用量不足则有粘附现象,塑化时间短,试样表面不光滑;外润滑剂过量则塑化时间明显延长,力学性能下降,变脆,可能有析出现象,严重时手拭有油样感觉。
内润滑剂用量不足则塑化扭矩较大、塑化时间较长;内润滑剂过量则塑化时间较短、塑化扭矩较小,但热稳定时间也变短,有热分解现象,试样内壁不光滑。
事实上,不同类型的加工设备如双螺杆及单螺杆挤出、注塑、压延等设备,均要求各自不同的润滑平衡。
严格地讲,同类设备、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甚至同一台设备,旧的与新的设备,对润滑平衡均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类型的产品,如管材、片材、膜以及异型材,也有各自不同的润滑平衡。
如断面复杂的异型材、挤出片材、注塑制品、中空制品、吹塑膜及高透明制品均要求有较高的塑化程度,更好的熔体流动性,因而要求内、外润滑剂,尤其是内润滑剂的加入量要多一些,而管材则对熔体黏度及流动性要求相对不太高,塑化程度以60%~70%为宜,因而外润滑剂相对可以比内润滑剂的用稍多。
但是注塑制品则要求尽可能少用非极性外润滑剂,以便尽可能减少外润滑剂对熔接痕强度的影响。
润滑平衡没有固定值,无法定量表述,更多的润滑平衡概念来自于实践经验,但又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润滑剂在保证平衡的情况下,添加量尽可能的低,这样可以适当增加润滑平衡体系的操作弹性,不会因配料和工艺参数的小波动,而导致润滑失衡影响产品质量。
二是注意润滑的前、中、后期平衡的搭配,这也是配方中有时会选用多种润滑剂复配的主要原因。
不同润滑剂对PVC—U共混体系的影响
维普资讯
第3 6卷
第 2期
聚 氯 乙 烯
Pol i ylChl i e yv n ord
Vo136。 . . NO 2 Fe .。 0 b 2 08
20 0 8年 2 月
【 工与应 用】 加
不 同 润滑 剂对 P VC—U 共 混 体 系 的 影 响
下 , 脂 酸 的 用 量 在 05份 以 内 、 蜡 和 P 硬 . 石 E蜡 的 用 量 在 0 4份 以 内 时 , 设 计 出 P C —U 共 混 体 系 润 滑 平 衡 的 最 . 可 V
佳组合。
[ 中图 分 类 号 ]T 2 . Q3 53
[ 献 标 志 码 ]B 文
[ 章 编 号 ]10 文 09—7 3 (0 8 0 —0 2 —0 9720)2 0 1 4
K e r s: V C ; o qu h om e e ; e t sa e tm e; a tcz ton; s o iy;ub ia t y wo d P tr er e t r h a — t bl i plsii ai vic st l rc n
Ab ta t Th r c si r e te VC —U l n t i f r n ub ia t r a u e s r c : e p o e sng p op r isofP b e dswih d f e e tl rc n swe e me s r d
PVC-U的润滑平衡
PVC-U的润滑平衡
刘芳;李杰;夏飞;郑昕
【期刊名称】《聚氯乙烯》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提出了加工PVC-U时润滑平衡的确切定义及现实意义,以扭矩流变曲线上的塑化时间、塑化扭矩值作为评价润滑平衡的定量标准,指出了润滑平衡的研究方法及实验程序.
【总页数】8页(P19-26)
【作者】刘芳;李杰;夏飞;郑昕
【作者单位】北京天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70;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北
京,100078;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北京,100078;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北京,100078【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
【相关文献】
1.不同润滑剂对PVC-U共混体系的影响 [J], 杨秀玲;丁陪杰;苗乃芬;韩正
2.润滑剂对PVC-U型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 [J], 苑会林;李军;马沛岚;刘键
3.吸放热平衡发泡剂在PVC-U发泡异型材中的应用 [J], 张其超;牧保文
4.硬聚氯乙烯加工与润滑剂Ⅱ.润滑作用的平衡及润滑剂的选择(续) [J], 刘芳;李杰;夏飞;郑忻
5.PVC-U管生产中润滑剂的应用 [J], 刘小娥;牛文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润滑剂在PVC异型材配方中的重要作用
润滑剂在PVC异型材配方中的重要作用PVC异型材是PVC硬制品的主要品种之一,占PVC树脂总消耗量的22.9%,并以每年平均7%以上的速度增长。
有一定规模的型材生产厂家共有390多家,生产能力近280万吨,2003年产量150万吨,销量达130多万吨,预计2005年市场需求将达到150—160万吨。
由于PVC异型材主要用于室内外的门窗,所以不仅对各种性能有极高的要求,同时其外观质量也相当重要,在PVC硬制品中属于高质量要求的产品。
PVC配方体系的设定和各种助剂的选取是保证PVC型材品质的重要因素,配方中除稳定体系和改性体系外,润滑体系对型材的加工性能及制品的外观和各项物性指标都有很大影响。
因其用量少,其重要作用却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PVC 异型材加工过程和制品的很多缺陷,都和润滑剂的选取和配比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润滑剂在PVC异型材配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润滑剂的分类和作用机理根据润滑剂的作用机理,可将润滑剂分为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两类。
内润滑剂是指在聚合物熔融之后能使聚合物分子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的润滑剂;外润滑剂是指在聚合物熔融前后能使粒子聚合物之间和聚合物熔体与金属表面之间的相互摩擦减少的润滑剂。
对于润滑剂的作用机理,由于影响润滑剂作用的因素多且复杂,在这里仅能根据一般经验作一简要说明。
1.1 内部润滑——塑化或软化机理就PVC而言,润滑剂和增塑剂可以视为同一类物质,所不同的是润滑剂的极性较低、碳链较长,因而同增塑剂相比,润滑剂和PVC相容性显著降低。
正由于润滑剂与PVC相容性低(且又有一定的相容性),所以只有少量的润滑剂分子能象增塑剂一样穿入聚合物的分子链之间,削弱分子链间相互引力,而使聚合物在变形时分子链相互之间更容易滑动和旋转,同时又不至于过分降低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
1.2 界面润滑机理润滑剂附着在熔融树脂的表面或附着在加工机械、模具的表面形成润滑剂分子层。
由于润滑剂分子层的存在而形成润滑界面,结果降低了树脂与加工机械之间的摩擦,润滑界面膜的粘度和它的润滑效率取决于润滑剂的熔点和加工温度。
PVC-U的润滑平衡
外 润滑 剂 的 比例及 加入 总量 , 能 调控 P 就 VC—U 的 塑 化速 率 ( 塑化 时间 ) 而调控 塑化 速率则 是 内 、 , 外润 滑 作用 平衡 的重 要 研 究 内容 。但 是 , 于塑 料 润 滑 由 作 用 的多变 性 及润 滑 平衡 的多 样性 L , 1 至今 在 国内
[ 键 词 ]P C—u; 滑 平 衡 ; 义 ; 计 ; 准 ; 样 性 关 V 润 定 设 标 多 [ 摘 要 ]提 出 了加 工 P C—U 时 润 滑平 衡 的 确切 定 义 及 现 实 意 义 , 扭 矩 流 变 曲 线 上 的 塑 化 时 间 、 化 扭 矩 V 以 塑 [ 献标 识码 ]B 文 [ 章 编 号 ]1 0 —73 (0 7 0 —0 1 —0 文 09 9720)1 09 8 值 作 为 评 价 润 滑 平 衡 的 定 量 标 准 , 出 了 润滑 平 衡 的研 究 方 法 及 实 验 程 序 。 指 [ 图 分 类 号 ]T 2 . 中 Q3 53
延 迟塑化 。因而 在 设 计 P VC—U 配 方 时 , 整 内、 调
滑 剂 , 是 因为 P C 的结构单 元 中有强 电负性 氯 原 这 V
子 , 与之 相 连 接 的碳 原 子 显 正 电性 , 易 形 成 碳 使 容 锚 , P C—U 存 在 两 大 问题 : 在 热 、 、 及 强 使 V ① 光 氧
pr o e sw e la t r cia i i c nc . sn he v l sofplsii i g tm e a h tofplsi op s d a l sisp a tc lsgn f a e U i g t aue a tcz n i nd t a at- i c zng t r i na om e ti h h o o c lc vea heq ntt tv t n r o e a uae t e l brc — i i o so lm n n t e r e l gia ur st ua ia i e sa da d t v l t h u ia to lnc t e e r h m e ho nd e pe i e r c d e f r l brc to l n e w e e i ia e i n baa e,he r s a c t d a x rm ntp o e ur o u ia i n baa c r nd c t d.
润滑剂对U-PVC管生产过程的影响
力 ,降低熔融 黏度 ,减弱高分子 问的内 的加入而 降低 了P C V 颗粒之 间、P C V 颗粒
城 市 污 水 排 放 等 领 域 。 而 U P C 材 的 摩 擦 ,延 长 加 工 时 间 , 改 善 流 动 性 及 提 与机 械 表 面 的摩 擦 , 从 而 使 得 总 摩 擦 力 -V 管 配方 则决 定 了产 品 的性 能和 加 工 工 艺 。 高 透 明性 的作 用 。 外 润 滑 剂 与 树 脂 的相 减 少 , C C 加 入 的 越 多 , 这 种 效 果 a O的
型加 工 时 的流 动 性 和 脱模 性 从而 提 高 混料 电流 逐渐 下降 ,主要 原 因是C C aO
制 品性 能的一种添加剂 。一个优 良的润 的 流 动 比较 好 ,特 别 是 在 高 温 时 流 动 性 中的工艺温度 的控 制起 着重要的作用 。
aO 滑 剂 应 满 足 以 下 要 求 :分 散 性 能好 , 与 能 更 好 ,所 以在 混 料 过 程 中 由 于 C C 。 树 脂 有 适 当 的 相 容 性 ,热 稳 定 性 良好 , 不 引起 颜 色 漂 移 , 不 影 响 制 品性 能 ,无
硬质P c  ̄ 设计而 言 ,配 方设 计的难 v B方
点 及 主 要 内容 是 内 外润 滑 剂 的 比例 及 加 入 总 量 的 设 计 。润 滑 剂 加 入 量 不 能 少 ,
2 、润 滑 剂 在 混料 过程 中影 响 理 是 将 树 脂 在 外 部 温 度 加 热 和 旋 转 的 螺
润滑 剂的加入对 混料的影 响不大,
的软硬度 可以通 过调整增塑剂 的用量来 层 , 从 而 降 低 树 脂 与加 工 设 备 之 间 的摩 品 影 响 达到 ,所用 的外润 滑剂很少 ,只要加入 擦 。因此 分子碳链长 的润滑 剂,能使两
【案例经验谈】PVC内外润滑体系是否平衡如何判断并调整
【案例经验谈】PVC内外润滑体系是否平衡如何判断并调整PVC为什么要加润滑体系原由1在加工聚乙烯(PE)时一般可以不添加任何润滑剂就可以连续地生产出合格产品,但是在加工硬质聚氯乙烯(PVC-U)时,必须添加适量的内、外润滑剂,这是因为PVC的结构单元中有强电负性氯原子,使与之相连接的碳原子显正电性,容易形成碳锚,使PVC-U存在两大问题:①在热、光、氧及强剪切力作用下,比PE更容易分解出HCI,并形成双键;②PVC树脂分子间作用力较PE大,从而造成了PVC玻璃化温度及熔融温度较高,塑化以后熔体黏度也较PE大很多,并使PVC-U熔体粘壁现象严重。
黏度大,则需要更高的剪切力输送和均化树脂熔体,因而其摩擦热也较PE大很多,这进一步造成局部过热而热分解。
所以在PVC-U加工时,必须加人内润滑剂减弱PVC分子间的作用力,使之较容易塑化,并减少内摩擦热的生成;添加外润滑剂减少其粘壁作用,防止局部过热而热分解。
这就是加工PVC-U时,必须加人适量内、外润滑剂的原因。
润滑体系的表现2润滑剂根据其具体作用一般分为内润滑剂、外润滑剂和内外润滑剂。
具体表现如下:内润滑少,外润滑多的表现外润滑剂主要是减少聚合物熔体与螺杆、料筒和模体之间的黏结强度,降低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塑化所需要时间较长,熔融物料流动性差,塑化扭矩较大,制品力学性能下降,变脆,还可能出现析出现象,严重时用手试有油样的感觉。
内润滑多,外润滑少的表现内润滑剂是降低聚合物分子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聚合物的加工流动性和均匀性。
区分内、外润滑剂的关键是润滑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外润滑剂相容性小。
塑化时间较短,有较重的粘附现象,制品表面光泽度差,有可能热稳定性变差。
结论:外滑过多,挤出速度虽然快,但物料易生,塑化不好;外滑用量不足,则有粘附现象,塑化时间短;内滑过量,挤出量大,物料塑化不好,力学性能下降,有可能有析出现象;内滑用量不足,则塑化扭矩较大,塑化时间较长。
润滑平衡可通过流变的塑化时间来判断:润滑平衡体系在扭矩流变曲线上的塑化时间对应于挤出机2/3左右的位置闭,也就是对应挤出机塑化段将结束、均化段将开始的位置。
硬聚氯乙烯加工与润滑剂__润滑作用的平衡及润滑剂的选择
1润滑剂的结构及其作用机理1 1硬聚氯乙烯润滑剂的定义对于硬聚氯乙烯而言,能减少树脂内部及树脂与加工设备之间的摩擦力和粘附性,并能调控树脂塑化速率的加工助剂,即为润滑剂。
塑料加工中所用的润滑剂,尤其是硬聚氯乙烯加工时所用润滑剂的作用机理,尤其是其功能都与一般意义上的润滑剂有着显著的不同,这是由于PVC树脂结构本身所决定的。
PVC是极性很强的高分子物质,这使它在加工时具有以下两个不同于聚烯烃的特性:(1)由于PVC是强极性高分子,其分子间、分子内长链段之间作用力较强,造成其熔体粘度较高,流动性不好,并对金属加工设备有很强的粘附性;(2)PVC树脂是极易热分解的物质,其分解温度为130~140 [1],但加工温度却为180~210 ,这就易导致熔体内部及靠近加工设备金属表面局部过热,从而造成热分解。
为防止熔体内局部过热,必须加入能穿插入各级粒子之间、分子之间及分子内链段之间的内润滑剂,降低PVC粘度,增加流动性,减少摩擦热的生成。
同时为了减少熔体对金属表面的粘附性及摩擦力,并延长塑化时间,而必须加入外润滑剂,或加入兼有内、外润滑作用的以外润滑作用为主的润滑剂。
因为PVC树脂极易热分解,加工者当然不希望它过早地塑化,使粘稠的熔体经受较长时间的高剪切力而产生高摩擦热,消耗过多的电力及价格较贵的热稳定剂,甚至因热分解而影响产品质量;亦不希望PVC未达到预想的塑化程度而影响产品质量。
如何调控塑化速率及塑化时间呢?合理的润滑体系是U-PVC调控塑化速率的有效的常用方法,也是U-PVC加工时必须使用润滑剂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是硬PVC润滑剂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润滑剂的重要功能及属性。
1 2润滑剂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所有的润滑剂与PVC都有有限的相容度,但它的相容性仍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而润滑作用的强弱和作用方式(机理),主要取决于润滑剂与树脂相容度的大小,相容度取决于其极性,其极性的大小又决定于润滑剂的极性基团的极性和长链烷烃长度的比值,即化学结构决定了润滑剂的作用方式及其功能。
PVC内、外润滑对型材焊角强度的影响
PVC内、外润滑对型材焊角强度的影响
PVC-U型材配方中润滑平衡体系,对于型材产品的稳定挤出及焊角强度等产品性能影响较大。
对照物料在转矩流变仪上的转矩流变曲线与实际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表现特征,可以判断润滑体系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标准。
润滑平衡的标准是从生产实际出发制定的,在生产过程和试验中总结以下四点来考察润滑平衡。
1、内、外润滑均不足:特点是熔体粘度较大,塑化扭矩较大,熔体粘壁现象严重,表现在“转子”上熔融试验料不好清理。
严重的有可能提前热分解,试样表面光滑性较差,制品力学性能较低。
表现在生产过程中就是树脂混合物(即树脂粉、填充料、铅盐/钙锌稳定剂等原料的混合物)提前塑化、分解,主机真空观察口处树脂混合物表面不光滑,主机真空缸里小分子物质多,有时会堵塞主机真空设备。
型材内腔发泡严重,焊角强度值低。
2、内、外润滑剂均过量:塑化扭矩较小,有析出现象,表现在生产过程中,型材表面光滑度很好,严重时用手擦拭型材表面有油样感觉,型材焊角强度值低。
3、内润滑剂较少、外润滑剂较多:塑化时间明显地延长,塑化扭矩有所增大,生产中型坯较硬,长时间得不到塑化,产生的废料较多,生产出的型材表面有涂油的感觉,型材变脆,焊角强度值低。
4、内润滑剂较多,外润滑剂较少:塑化时间明显地缩短,有较严重粘附模具现象,生产中经常会出现模具糊料、粘料等现象,型材表面有黄线产生,焊角强度值很低。
总之,在生产过程中,配方的设计要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内、外润滑的用量,达到润滑体系的平衡,才能生产出焊角强度值高的型材。
常见PVC稳定体系中润滑剂的添加原则
罕见PVC波动体系中润滑剂的添加准绳之杨若古兰
创作
润滑剂的利用是否恰当是波动体系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以,把握其添加准绳显得尤其主要.
石蜡、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和硬脂酸钙是在塑料异型材挤出过程中经常使用润滑剂.上面是这些润滑剂在分歧波动体系中的添加准绳:
1、无机锡体系:无机锡波动剂不具备润滑感化且分散性较差.是以在采取无机锡波动剂时,应适当加大石蜡和硬脂酸钙和少量聚乙烯蜡构成润滑体系可提供加工所需足够内外润滑平衡,且不存在净化和毒性.
2、铅盐体系:
因部分铅盐本人具有外润滑性,在铅盐波动体系中,采取聚乙烯蜡或氧化聚乙烯蜡作外润滑时,添加剂量不宜过多,普通在0.01~0.05份,若配方其它助剂无润滑感化,添加量可适当加大,般为0.1~0.5份.
3、稀土体系:
因稀土本人亦不具备润滑功能,普通厂家生产稀土波动剂均按挤出机剪切功能配置有分歧品种润滑剂.采取稀土波动剂时,应根据挤出机剪切功能进行选择.或在试生产时,根据型材成型情况,采取聚乙烯蜡和硬脂酸钙弥补波动剂中内滑或外滑缺乏,以平衡加工须要.。
常见PVC稳定体系中润滑剂的添加原则
罕见PVC稳定体系中润滑剂的添加原则之马矢奏春
创作
润滑剂的应用是否恰当是稳定体系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掌握其添加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石蜡、聚乙烯蜡、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和硬脂酸钙是在塑料异型材挤出过程中经常使用润滑剂。
下面是这些润滑剂在分歧稳定体系中的添加原则:
1、有机锡体系:有机锡稳定剂不具备润滑作用且分散性较差。
因此在采取有机锡稳定剂时,应适当加大石蜡和硬脂酸钙以及少量聚乙烯蜡组成润滑体系可提供加工所需足够内外润滑平衡,且不存在污染和毒性。
2、铅盐体系:
因部分铅盐自己具有外润滑性,在铅盐稳定体系中,采取聚乙烯蜡或氧化聚乙烯蜡作外润滑时,添加剂量不宜过多,一般在
0.01~0.05份,若配方其它助剂无润滑作用,添加量可适当加大,般为0.1~0.5份。
3、稀土体系:
因稀土自己亦不具备润滑性能,一般厂家生产稀土稳定剂均按挤出机剪切性能配置有分歧品种润滑剂。
采取稀土稳定剂时,应依
据挤出机剪切性能进行选择。
或在试生产时,依据型材成型情况,采取聚乙烯蜡和硬脂酸钙弥补稳定剂中内滑或外滑缺乏,以平衡加工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C-U的润滑平衡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表明:PVC-U的塑化程度在65%左右时,其各项力学性能最好,这就要求在加工PVC-U时必须掌握适当的塑化程度,内润滑剂在降低塑化扭矩的同时能促进塑化(缩短塑化时间),而外润滑剂在改善PVC-U的流动性的同时又能延迟塑化。
因而在设计PVC-U配方时,调整内、外润滑剂的比例及加入总量,就能调控PVC-U的塑化速率(塑化时间),而调控塑化速率则是内、外润滑作用平衡的重要研究内容。
但是,由于塑料润滑作用的多变性及润滑平衡的多样性,至今在国内尚未见到关于润滑平衡方面的专论文章,笔者就塑料润滑作用平衡(以下简称润滑平衡)提出一些观点,供广大读者参考。
THY-21C油质检测仪1 润滑平衡的设计润滑平衡的设计是PVC-U配方设计的最乡键的一环。
1.1 润滑剂及润滑作用目前尚没有真正意义的理论及规律对―般PVC-U配方设计而言,笔者认为配方设计的难点及主要内容是内、外润滑剂种类的选择及它们的比例和加入总量的设计。
润滑剂加入总量应适宜,而内、外润滑剂的比例更重要,尽管总量足够,但如果比例失调,也不合连续地生产出合格产品。
然而对于PVC-U加工过程至关重要的润滑体系,在目前还没有可称为理论的理论,甚至连可以有效地指导配方实验的规律也没有。
唯一的所谓规律是借鉴普通化学中“相似相溶”规律,也就是润滑剂的极性与PVC树脂的极性越相似,其相容性越奸,因而其内润滑作用也越好;反之外润滑作用较强,但是这个规律对于配方设计的指导性亦很有限。
因为判断润滑剂的极性的根据是润滑剂的化学结构,即润滑剂分子中含有的羟基、酯基、羧基、酰胺基以及醚基、酮基等极性官能团的种类、数量及其与长链烷基的比例。
由于润滑剂化学结构复杂、多样,以及相邻官能团的相互影响,使得对润滑剂的极性大小的判断更为困难,这就造成了单凭润滑剂的极性来推断润滑剂的润滑作用与润滑剂实际上所起的润滑作用之间的差异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1.2 润滑作用的多变性问题的复杂性还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润滑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即润滑作用)还受其他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其他润滑剂与增塑剂等助剂的影响更为显著,这种改变甚至可使内润滑剂变成外润滑剂,也就是说,同一种润滑剂的润滑作用会随着添加量的不同,随着配方中其他助剂组成的不同,随着加工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1.3 内、外润滑平衡的多样性THY-21C油质检测仪事实上,不同类型的加工设备如双螺杆及单螺杆挤出、注塑、压延等设备,均要求各自不同的润滑平衡。
严格地讲,同类设备、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甚至同一台设备,旧的与新的设备,对润滑平衡均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类型的产品,如管材、片材、膜以及异型材,要有各自不同的润滑平衡。
如断面复杂的异型材、挤出片材、注塑制品、中空制品、吹塑膜及高透明制品均要求有较高的塑化程度,更好的熔体流动性,因而要求内、外润滑剂,尤其是内润滑剂的加入量要多一些,而管材则对熔体黏度及流动性要求相对不太高,塑化程度以60%~70%为宜,因而外润滑剂相对可以比内润滑剂的用稍多。
但是注塑制品则要求尽可能少用非极性外润滑剂,以便尽可能减少外润滑剂对熔接痕强度的影响。
上述内容均说明了润滑平衡的多样性。
这就造成润滑作用理论的研究较为困难,在实际配方设计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润滑剂配方设计的难度。
笔者认为,对于一般PVC-U而言,配方设计的关键是内、外润滑剂种类、比例及加入总量的设计,就是润滑平衡的设计。
2 润滑平衡的研究方法对于润滑平衡的设计来讲,既不精楚内、外润滑剂在配方中实际的润滑作用强度,又不知其他润滑剂及其他助剂对其润滑作用影响的具体情况。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只问最后结果,不管其作用机理如何的宏观概括研究方法,即只考虑因素(内、外润滑剂和其他助剂)对最终结果(润滑平衡)的贡献的研究法,也就是不管内、外润滑剂及其他助剂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程度的大小,只看它们对润滑平衡最终结果的综合影响的方法。
3 润滑平衡的定义及其定量表述内、外润滑剂品种适当,内、外润滑剂比例与加入总量适当,达到适当的塑化速率及熔体粘度(扭矩流变曲线上适当的塑化时间及塑化扭矩)。
也就是能保证特定的加工设备及工艺经济地、连续地生产出合格塑料制品的润滑体系,即为内、外润滑平衡体系。
3.1 适当的塑化时间THY-21C油质检测仪润滑平衡既不是个固定值,又因缺乏润滑作用的基础数据,所以造成定量表述润滑平衡很困难。
因此,只能用对比类推法对润滑平衡进行研究。
也就是首先研究已经确认是润滑平衡的体系,把它在塑料加工设备上的塑化情况与它在扭矩流变曲线上表现出的塑化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润滑平衡体系在扭矩流变曲线上的塑化时间对应于挤出机2/3左右的位置,也就是对应挤出机塑化段将结束、均化段将开始的位置。
如果不是润滑平衡体系,其塑化时间对应于挤出机的位置将有所改变。
塑化时间对应挤出机的位置小于2/3时期,则过度塑化,对于PVC-U而言有可能热分解,物料发黄;塑化时间对应挤出机的位置大于2/3时,则塑化度不够,制品较糙、发脆。
由上述分析可得出结论:可以用扭矩流变曲线上的塑化时间作为定量判断润滑体系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标准。
3.2 适当的塑化扭矩对于PVC-U而言,塑化扭矩的大小比平衡扭矩更接近塑料加工即将结束时实际的树脂熔体扭矩,也就是说,在塑化扭矩处的物料粘度比较接近实际塑料加工即将结束时的熔体粘度。
所谓内、外润滑剂比例及总量适当是指能满足工艺要求的用量,使树脂具有较合适的塑化速率、熔体粘度及适当粘附性,从而保证加工设备能经济地、连续地生产合格或优质的产品。
另外挤出机虽然也给出了扭矩值或主机电流值,但它们是表示固体树脂由玻璃态逐渐转变为高弹态、粘流态整个过程的平均扭矩值或平均消耗的能量,并不能正确地反映树脂在塑化时的黏度或扭矩值。
4 生产及实验室中如何判断内、外润滑平衡外润滑剂用量不足则有黏附现象,塑化时间短,试样表面不光滑;外润滑剂过量则塑化时间明显延长,力学性能下降,变脆,可能有析出现象,严重时手拭有油样感觉。
内润滑剂用量不足则塑化扭矩较大、塑化时间较长;内润滑剂过量则塑化时间较短、塑化扭矩较小,但热稳定时间也变短,有热分解现象,试样内壁不光滑。
5 内、外润滑剂的比例及总量的确定,即润滑平衡的设计内、外润滑剂的品种或牌号确定后,要确定内、外润滑剂的使用比例及在配方中的加入总量。
只有确定一个合适的内、外润滑剂的比例及加入总量,才能合理地兼顾PVC树脂熔体的流动性、防粘性及塑化速率,才能满足特定的加工设备、工艺及制品的特殊要求,也只有这样的润滑体系才能保证经济地、连续地生产合格或优质产品,即达到润滑平衡。
由于影响润滑作用的因素众多,又因润滑平衡的多样性,所以配方工作者根据特定的加工设备及产品特性设计一个润滑平衡体系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无法准确确定塑化时间、塑化扭矩等重要数值,因而缺乏控制塑化速率、熔体流动性(即熔体黏度)的依据。
如果有一个参照物,即标准样或近似的标准样,这个问题就迎韧而解了。
所以,确定润滑平衡的实验程序首先是标准样的测试。
标准样最好选择加工性能好、品质优良、同一类加工设备生产的同一类产品的高速搅拌混合料。
(1)标准样的测试:把一定质量的试样加到扭矩流变仪中,在一定转速及温度下测小其塑化时间、塑化扭矩及热分解时间等参数。
(2)改变内润滑剂的品种和数量,改变塑化扭矩值使其接近标准样的数值。
也就是改变PVC熔体流动性,即熔体粘度。
(3)在基本调整好树脂熔体粘度或塑化扭矩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外润滑剂的品种与数量,调整塑化时间,使之比标准样略有延长,大概延长3%左右。
外润滑剂在一定范围内也能影响塑化扭矩,随着外润滑剂用量的增加,塑化扭矩值也有所降低。
THY-21C油质检测仪要特别注意的时的塑化扭矩值绝对不能高于标准样的数值,必须比标准样的塑化扭矩值略低,约降低1%~2%为宜。
如果塑化时间已经比标准样延长了3%左右,而塑化扭矩仍然达不到要求时,可以按比例增加内、外润滑剂的用量,直到塑化时间及塑化扭矩均达到要求为止。
因为从扭矩流变仪实验得到数据的微小差异均可对实际工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
(4)防粘附性:如果塑化扭矩及塑化时间基本满意以后,防粘附性仍然不足,可以适当按比例增加内、外润滑剂的用量,如果感觉物料已经不粘流变仪混合头的转子,则有可能是润滑剂总量过量,达到了高水平的润滑平衡。
可按比例适当减少内、外润滑剂的用量,直至有些轻微发粘时为止。
在此基础上以微调方式适当地补加内、外润滑剂,直至不发粘,再稍多加一点,这是较低水平的润滑平衡,也是较接近实用水平的润滑平衡。
高水平的润滑平衡虽然可以稍提高树脂混合料的热稳定性,延长热分解时间,略微降低热稳定剂的用量,减少配方成本,但外润滑剂的析出现象有可能较严重,对连续生产不利,停机次数有可能增加,生产率有可能下降,并带来诸多不便,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及二次加工性能。
因为内、外润滑剂毕竟是小分子的加工助剂,能满足加工及制品质量要求扶p可』口入量过多则势必影响制品的力学性能。
(5)放大实验:把实验(4)初步确定的配方在生产中进行放大实验,考察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如粘附严重或扭矩过大,主机电流过大,或塑化率过大、过小等。
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润滑体系。
如此反复几次即可设计出比较满意的、并能满足特定设备及工艺要求的润滑平衡体系。
(6)如果没有标准配方,可向有技术力量的国外大型热稳定剂或润滑剂的生产厂商索要参考配方,按参考配方试生产一次,找出加工过程及制品质量存在的问题。
加工性问题包括熔体黏度是否过高、主机扭矩值或主机电流是否过大、操作是否平稳、连续开车时间是否过短、粘附性是否严重等问题。
制品质量问题包括内在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二次加工性是否满意。
外观质量问题包括:颜色是否泛黄、或有黑点、黑灰色或黄色条纹,表面是否光亮、内壁是否凹凸不平等。
同时用同一配方在扭矩流变化仪上进行实验,把流变实验结果与大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相互对照,找出内润滑或外润滑不足,或是内、外润滑均不足的原因。
然后按上述实验程序进行改进实验,或用价格低的产品对原参考配方中的进口润滑剂进行取代实验。
6 实验数据对实际生产的影响由于实验物料量与工业生产物料量相比相差过于悬殊,实验设备与实际生产设备差别太大,实验时的物料与工业生产时的物料所受热及剪切力的差别与经历也很不相同等原因,造成了从扭矩流变仪上得到的实验数据有微小的差异,均有可能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表1中3个配方是流变仪的实验结果及在生产中的情况,仅供参考。
表1: 实验数据对实际生产的影响表1中1*配方是国内某厂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正常生产管材的混合料测得的数据。
2*配方是国外某生产热稳定剂公司推荐配方,在美国已经广泛地用于锥形双螺杆挤出管材,但是2*配方在平行双螺杆挤出时,只能在远低于正常转速时才能挤出合格管材,主机转速稍有提高,因主机扭矩太大而自动报警,影响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