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值大小比较习题的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 我们 不妨 回到书本第 7 、 8 页, 一起仔 细地研读反 比例函数 否 , 只要思考 了、 参 与了, 就该 给予积极的表扬。 灵 活使 用新教材 , 设计 出新颖的教学过程 , 把枯燥 的教 学 生: 一般 的 , 当k > O时 , 反 比例 函数 ' , = 生 的图象 由分别在 第 和调适 , 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 引发他们 的进取心 。 三象限 内的两支 曲线组成 , 它们与 轴 、 Y轴都不 相交 , 在每个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 , 没有反思 的经验是 狭隘的经验 , 至多只 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他提 出了教 师成 长的公式 :教师 的成长= 经 当k < O时 , 反 比例 函数 , , : 的图象 由分别在第 二 、 四象 限 内 验+ 反思。作为 中青年教师 , 我们虽然积 累了一定 的教 学经验 , 但
、
背 景 和 遇 到 的 问题
在九年级上册第 一章 反比例 函数 的教学 中,当学习完反比例 函数的性质后 , 我决定让学生体 验性质 的用途 。 自主学 习 : 教材第 1 2页 A组 4题 ( 2 ) 小题 。题 目是这样的 : 已
知点( 一 2 , Y ) , ( 一 3 , y 2 ) 在 函数 y 一 的图象上试 比较函数值 Y 。 , Y 2 的 好 呢? 生2 : 最好利用图象来解决 。 大小。我们 不妨称此题为本文的例 1 , 通过反 比例函数性 质 回顾 , 师: 非 常好 , 让我们 再一起试一试吧。 尝试解题 , 有 学生答题 : 本 题 中因为 一2 , 即k < O , 所 以 Y的值会 二、 问题 的解 决 随 的增大而增大 , 因为 。 : , 所以Y l > Y 2 。也有学生答 : 通过代人 通过实例 2的图象 , 学生能清楚地发现 , 不在 同一象限的两个 计算可 以比较大小 。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正确判 断 , 但我相信 , 有 点, 函数值不会 随 自变量的增大而增 大, 而应从象限 的特点来确定 许 多同学对增减性 的性质还是一知半解的。
师: 哦, 用事实说话 , 做得很好 。有谁需要补充吗?生 : …… 师: 到底 哪个答案正确 呢?生 : …… 的性质 。
位、 语 言缺少严密性造成的 , 例 2的教学就深刻地说 明这一点 。
2 . 在课 堂教 学中 , 要更多地采取小组讨论 的方式 , 让学 生积极
主动地参与到教学 中, 学 习效果会更好 , 学生 的探究 , 不管正确 与 3 . 在课堂教学 中 , 我们应积极 主动地对课程进行 适 当的修 正
课程学 习 N E W C O U R S E S ’ S T U D Y
反 比例 函数值 大小 比较 习题 的教学反思
袁茂芝 (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经开区九华 第一 中学 )
摘要 : 九 年 级 上 册 第 一 章 反 比 例 函 数 y = 争 ( ≠ 0 ) 的 性 质 中 , 特 别 强 调 ‘ ‘ 在 每 个 象 限 内 ” 这 一 前 提 条 件 , 然 而 在 教 学 中 往 往 容 易 忽
于是我提议 : 如果把条件 换一下 : 例2 , 已知点 ( 2 , Y ) , ( 一 3 , 在函数 ( | i } < O ) 的图象上 , 试 比较 函数值 Y , Y 2 的大小 。 那么 , 还
函数值的大与小。 由 此, 学生对反 比例函数性质 的理解更加深刻 了, 而且通过数形结合的应用 , 对这一数学方法有 了更好的认识 。
三、 教 学反 思
会是 > Y 2 吗 ?我让学生小组讨论 , 尝试判断 。
“ 课堂教学是一 门遗憾的艺术。 ” 而科学 、 有效 的教学诊断可以
教师不妨从 教学 问题 的研究入手 , 挖掘隐藏在 小组代表 1 : 根据反 比例 函数性质可 以知道 : 由于 k < O , 所以Y 帮助我们减少 遗憾 。 其背后的教学理念 。 在这次反 比例函数 的教学事件中 , 我深刻地认 的值会 随 的增大而增大 , 因为 : , 所以 Y l > y 2 。 识到 了以下几点 : 师: 嗯, 有道理 , 还有没有不 同的意见 呢? 1 . 教材编写原本是相当严谨的 , 在我们 的教学 中, 学生错误 的 小 组代表 2 : 根据反 比例 函数性质 可以知道 : 由于 k < O , 图象 教材把握不精准 、 难点预料不到 分 布在第二 、 四象限。我们通过 画图象 , 可以知道 : ( 2 , Y . ) 点在第 四 解答有时是 由于我们教师上课时 , 象 限, < O ; 而( 一 3 , 点在第 二象 限, y z > O , 所以毫无疑问 y 2 > y 。 。
略, 给后面的解题带来 困惑。教 学中从例题入 手, 让学生 自主 学习、 尝试、 体验反 比例 函数 性质 的含 义和 数学的严谨 , 从 而达 到充 分理 解、 巩 固知识 、 培 养数学精 神的 目的。
关键词 : 反 比例 函数; 增减性 ; 自主学习
早在 17世纪 , 英 国教育家 洛克在《 教 育漫 画》 中说 过 : “ 一切告 的。” 只有让学生去实践 、 去体验 , 才能构建 自己的知识体系 。
一
师: 非常好 ! 所以 , 当k < O , Y的值 随着 的增大而增大 , 必须在
诫 与规则 ,无论如何 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 了习惯 ,全是 不中用 同一分支上 , 即在图象所在 的同一个象限内才可 以适应 。
生: 所 以 比较前须先看看两个点在不在 同一象限 。 师: 嗯, 在例 2中, 两点在不在同一象限内呢? 生: 值一正一负 , 两点肯定不在同一象 限。 师: 很好 , 那么说明我们不可 以直接套 用性质去 比较 。 生1 : 所 以小组代 表 1 的判 断很 可能不正确 。师 : 那怎么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