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磁参数影响的轧机主传动系统机电耦合振动特性研究
高速电主轴电动机——主轴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
新校园XinXiaoYuan高速电主轴电动机—主轴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张广宇(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城职业学院,河南永城476600)教育教学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制造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形势,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各个方面关注的重点,实现高速加工能够使这个问题得到较好的缓解。
想要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选用高速机床。
高速电主轴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具备强耦合性质。
实际上,其在机电能量转换中,可以体现出机电耦合性质,能够对高速电主轴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针对其进行动力学模型构建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高速电主轴电动机;主轴系统;机电耦合机电耦合系统具有机械与电磁的共同特性,其本身运作也涉及到两者之间的转换。
这种特性在各类机电系统中十分常见。
一般情况下,其本身运作频率和速度相对较为低下,可以忽视其电磁辐射。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绝对,一旦其频率或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相对较强的电磁辐射。
一、高速电主轴机电耦合分析从机电耦合的方向对高速电主轴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其动态性能进行较为必要的研究。
事实证明,此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会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方法与内容在工程当中,机电耦合传动系统是各个部分的有机组合,具体来说,其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为电机与机械传动轴。
由此可见,只要系统组成的两个部分存在,就会出现相应的机电耦合。
当前,其传动方式主要针对电机与负载进行添加,使其能够具备传动功能,比如链条、皮带等。
同时,负载和电机之间能够直接实现耦合过程。
这种运作方式能够产生较强的现实意义,避免故障及磨损的发生。
高速电动主轴传动方式属于直接耦合。
其本身与主轴本身存在一定关联,在构成方面体现出较为复杂的特性。
其内部包含各个部分的子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存在较多繁复耦合关系。
针对其进行建模考量可以运用分解协调法。
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变量存在较为明显差异的情况。
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动
与
冲
击
J OURNAL OF VI BRAT ON AND S I HOCK
永 磁 交 流 伺 服 精 密 驱 动 系统 机 电耦 合 振 动 特 性 分 析
林利红 ,陈小安 ,周 伟 ,缪莹 赞
4 03 ) 0 00
( 庆 大学 机 械 传 动 国 家重 点 实 验 室 , 庆 重 重
图 1 全 局耦 合 关 系 图
2 三质 量 两 轴 系统 机 电耦合 振 动 数 学模 型
基金 项 目 :重 庆 市 科技 攻 关 项 目( S C 20 A 3 1 .0 7 B 0 0 C T ,0 6 A 0 02 0 A 3 3 )
为 了更 好地分 析永磁 交 流伺 服精 密驱 动 系统 中子
摘 要 :为了研究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中 存在的多物理过程、 多参量复杂耦合关系, 提出了对该系统进行
机 电耦 合 振 动 特性 分 析 的 观 点 。从 全 局 机 电耦 合 的 角 度 , 永 磁 交 流 伺 服 精 密 驱 动 系 统 进 行 了机 电耦 合 分 析 , 对 将该 系 统
成 了设备 产 生 不 良状 态 , 响 了 系统 的 动 态 、 态 特 影 稳 性, 降低 了系统精 度 , 以致 难 以 生产 出高 质 量 的产 品 , 甚至 出现重大故 障 ; 尤其 该 系统在 起 动 、 动 和负载 变 制 化等非平 稳过 程 中表 现 出来 的机 电耦 合 现 象 , 系 统 对
子系统 , 通过 子系统 问的关 联 、 集成 而与 机械 系统 的 力 学参 数构成机 电耦 合 , 而影 响整 个 系 统 的 动态 特 性 从
和响应 特性 。因此 本 文 从 全局 机 电耦 合 分析 的角 度 , 在建立模 型时考 虑 了驱 动系统 和控 制 系统 对机 电耦 合
轧机主传动系统动态特性有限元分析
对轧制产 品数量需求 的增大和对产品质量要 求的提高使轧制设备 向大型化 、 高速化 、 自动化 、 精密化方 向发展 的趋势越来越 明显。在轧钢机生 产过程 中, 由于其特殊 的工艺 , 如频繁的启动和制 动、 轧件的突然咬人和抛 出, 都会引起 的轧机负荷 的突然变化 , 从而会引起轧机主传动系统 的扭振 [ 1 1 且扭振现象可 以分为三类口 I : ①由负载变化引起 的扭 振 现 象 , 包 括 咬 钢 时 的扭 振 、 抛 钢 时 的扭 振 、 双锭轧 制时 的扭 振 、 热带 轧机穿 带时 的扭振 等 。 ②控 制系统引起 的扭振现象 , 包括 机 电耦 合时的 扭振 等 。③其他情况下 的扭振现象 , 包括咬钢打 滑时的扭振 、 轧 制 中 打 滑时 的扭 振 、 跳 闸时 扭 振 、 电流 限幅时扭振等。而 由扭振造成接轴上 的最大 扭矩 比正常轧制时的静态扭矩要大得多 , 严 重时 会超过接轴材料的强度 , 损坏轧机设备 , 影响生产 的正常进行 , 甚 至危及人身安全。此外 , 当上下轧 辊轧制时速度不一致而导致咬入和轧制过程 中打 滑时 , 使机械系统受到冲击 , 并且频繁地作用于系 统, 从而 引起系统 中最薄弱环节 的万 向接轴两端 联 轴器 的破 坏p 】 。
o f t h e mi l 1 . A i f n i t e e l e me n t mo d e l o f t h e mi l l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o ma k e t h e i f n i t e e l e me n t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h a r mo n i c r e s p o n s e a n a l y s i s . A l s o p u t f o r w a r d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me a s u r e s t o r e d u c e t h e mi l l v i b r a t i o n
高速电主轴机电耦合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高速电主轴机电耦合实验教学方法研究摘要:高速电主轴是数控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精密加工工具,机电耦合是其稳定性和精度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高速电主轴的机电耦合实验为例,探讨了实验教学方法的设计与优化。
研究发现,结合实验操作实际,对实验原理讲解和现象解释进行针对性深入阐述,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与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 介绍高速电主轴是数控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精密加工工具,其高速、高精度和高刚度等特性,是现代制造业得以高效生产的基础。
高速电机作为动力源,与机械主轴作为变速传动系统耦合,构成了高速电主轴的机电系统。
机电耦合对高速电主轴的稳定性和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高速电主轴的机电耦合特性,对于提升高速电主轴的性能和优化其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为了让学生掌握高速电主轴的机电耦合特性,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设置了高速电主轴机电耦合实验课。
本文将以该实验为例,探讨实验教学方法的设计与优化,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可供参考的实验教学模式。
高速电主轴机电耦合实验是现代机械制造工程专业的实验必修课之一。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了解高速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学习机电耦合特性的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掌握主轴转动状态的检测、采集和处理技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包括:(1)高速电主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机电耦合特性的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3)主轴转动状态的检测、采集和处理技术;(4)机电系统的优化和调试。
3. 实验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探索3.1 实验教学目标高速电主轴机电耦合实验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根据实验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实验教学方法和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具体来说,实验教学方法应该包括以下要点:(1)实验前导学:在实验开始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实验的目的、意义和操作注意事项,并与实验内容进行预测。
电机轴承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电机轴承振动特性试验研究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轴承是电机中重要的支承和旋转元件,直接影响着电机转子系统的旋转性能,进一步影响着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及静音性。
本文首先对电机转子的临界转速进行分析,继而在搭建的电机振动测试系统上开展了轴承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当电机在小于临界转速的工况下运行时,电机轴承的振动频率以转频为主;随着电机转速的升高,轴承3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均增加,且对x向振动影响最大,z向振动影响最小;电机启动过程中对轴承振动产生明显影响,为避免电机产生过大的振动,应尽量减小达到工作转速所需的时间;电机轴承游隙组变化对振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减小电机的振动,非传动端端轴承宜采用CN游隙组;电机轴承采用尼龙保持架相对于冲压钢保持架更有利于运转稳定性;预紧力对振动的影响只能有限的提高,过大或过小的预紧都不利于轴承的稳定性。
关键词:电机轴承;振动特性;试验引言在电机的运转过程中,主要存在其轴承温度与振动幅度异常等现象,使电机的正常工作和生产系统正常运转产生阻碍。
引起此类负面现象产生的因素颇多,为保证电机在生产中中具备更好的运行能力,需要专业人员依据其对应的故障情况来进行调节和修护,最终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转。
1电机振动及模态分析原理电机振动按照产生机理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电磁振动,由气隙磁场产生的单边磁拉力作用于定子铁芯的径向和切向使定子铁芯产生变形振动。
电磁振动产生的原因有三相电压不平衡、电机定转子偏心、定子绕组断路、转子笼条与端环开焊、转子断条等。
二是机械振动,由转子旋转过程中的机械力周期性地作用在电机本体上产生的振动。
机械振动产生的原因有结构整体刚度不足、转子动平衡不良、轴承及基础安装不当、内部风扇损坏以及联轴器对中精度不足等。
三是机电耦合振动,由电机气隙不匀引起单边电磁拉力,其周期性作用又使气隙不均衡进一步加剧,最终作用到电机引起振动。
机电耦合振动产生的原因有定子内径和转子外径圆度不足、转子安装不良引起的轴向窜动等。
轧机主传动系统机电振动特性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v y e l a z g ya i rc l l g i s t , d ta po dd n rao r i 5 e  ̄f a y n n c i ie orl l ye a C v e f m tn 一 r ui n i d m np sf oi m l sm n i n r i io i n l p n s v
张瑞成 陈至坤 王福斌 ( 河北理 工大 学 计算机 与 自动控制学 院 , 唐山 0 30 ) 6 09
An lssO lc r me h nc I ir t n c a c e it d c n r t o s o h i a y i f ee t o c a ia b a i h r t r i an o t me h d f e ma n v o a sc ol t
d ie s s e o o l g m i r y t m fr ln l v i I
ZHANG i c e g, u— i 一 W F bn
( ol e f o p t n uo t o t lH b i o tc n nvri ,a gh n0 3 0 ,hn ) C l g m ue adA t i C nr , e e P l eh i U ies yT nsa 6 0 9 C ia e oC r ma c o y c t
2ml ose e ole f tsuh a lh rtn n , e re dt s d ̄g 5 ic irt nna ao c 娜b ks,co d0 nT o sa e m en l nd sh n i r crs c a f i a so. p c sn sp oo i h f 2mt d exone eioa e m ladh @ u ef am t Rrlg odi 、2 h pudd y a ape n e qe p ae r A 、l ni n e oa e r b m mf n x , t c n o r eo C oi c t f n o ;hr n d a lh orlg y e a z m li , d o e e osf l tm cai a ia c a roi s m ia y d y iut na m t d oe coeh 一2 o m c n b k f l s t s n e b s ao n s m h r s n l e n
探究热连轧机机电液耦合振动控制
探究热连轧机机电液耦合振动控制摘要:本文以热连轧机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机电液耦合振动问题,从热连轧机振动类型分析、热连轧机机电液耦合振动分析以及热连轧机机电液耦合振动控制措施分析这三个方面入手,围绕热连轧机机电液耦合振动及其控制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有效控制机电液耦合振动问题,在提高热连轧机作业质量与工作效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热连轧机振动机电液耦合控制措施分析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各种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设备作用下所生成的热连轧机装置在轧制作业,特别是针对薄规格带钢进行轧制的过程当中普遍存在较为明显的振动问题。
这种振动问题的产生相对于热连轧机应用最为典型的一方面影响在于:振动导致轧辊以及带钢的生成出现明显的振痕,由此也就无法确保热连轧机应用过程中所轧制产品的外观完整性以及质量合格性,亟待改进。
传统意义上对于此种振动的控制仅仅借助于变动轧制产品规格或是更换轧辊的方式进行,并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根治。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针对热连轧机振动予以有效控制,充分发挥热连轧机工作效能,已成为现阶段相关企业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热连轧机振动类型分析现场测试对象选取某薄板连铸连轧札机,带钢以及轧辊振纹均匀且明显。
现场测试过程中所选取的测试仪器为自制轧机振动在线遥测系统设备装置,现场测试过程中有关该薄板连铸连轧札机测试指标包括工艺参数指标、电参数指标、力能指标参数以及振动参数指标这几个方面。
通过对现场测试结果分析,可以总结在一般状态下,热连轧机存在振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首先,是热连轧机传统系统咬钢在作业过程中呈现出明显扭振问题。
在热连轧机出现咬钢动作的情况下,主传动电动机轴呈现出明显扭振问题。
与此同时,其所产生的扭矩作用力在时间延伸变化下同样有着一定的变动,最终其扭振作用力将衰减至较为稳定的状态。
现场测定过程中所获取的频谱分析示意表显示:热连轧机传统系统在咬钢过程中的扭振频率基本保持在18Hz单位范围之内;②.其次,是热连轧机传统系统在轧制作业过程中主传动系统出现持续性拍振问题。
考虑反馈机构机电耦合的压下系统振动分析
1 轧 机 系统 模 型 与 异 常 振 动测 试
轧 机压 下机 构 主要 由上工 作辊 、 下工 作 辊 、 支 上
振动 与 轧制 工艺 参 数 之 间 的关 系 , 出 了轧 机稳 态 给 轧制 临界速度 的计 算公 式 。
本 课题 组 针对 某 厂 热 连 轧 F 5精 轧 机 在液 压压
维普资讯
第 2 8卷第 2 期 20 0 8年 6月
振 动 、 试 与 诊 断 测
J u n lo b a in. e s r me t& Dig o i o r a fVi r t o M au e n a n ss
Vo . 8 No 2 12 .
反 馈 机 构 动 力 学 修 改
学 参 数 进行 测 试 和分 析 , 据 测试 数 据 初 步怀 疑 机 根
引 言
由于 轧制 工 艺 的复 杂 性 与 特 殊性 , 机振 动 现 轧 象 不仅 普 遍存 在 而且 呈 现 出 振 动 机理 复 杂 的特 点 ,
架 与位 移传 感器 壳 动力学 参 数存 在缺 陷 。 因此 , 建立 了伺 服 压下 系统 包 括机架 与位 移传 感器 动力 学 特性 在 内的仿 真 模 型 , 模 型施 行 与 现场 一 致 的 控制 算 对 法 , 析其 振动 情况 后发 现与 实 际振 动完全 吻合 。 分 对 模 型 中的位 移 传感 器 壳 的动力 学 参 数 进行 修 改 后 , 模 型运 行 的结果 显 示控制 系统 恢 复正 常 。按 照 所建 立 模 型 的修 改结 果 , 实 际 系 统 的传 感 器 壳进 行 动 对 力 学 参 数优 化 , 机 控制 系 统 增 益恢 复 到 工 艺要 求 轧 值 , 决 了反 馈 机 构 的机 械 动 力学 参 数 与 电参 数 耦 解
硕士各方向论文题目与选题
硕士各方向论文题目与选题软件工程专业硕士论文题目1、城轨线网数据标准与数据库设计研究2、基于秘密共享协议的移动数据库研究3、云环境下数据库同步服务的研究与实现4、列数据库SQL语言编译器的研究与实现5、面向复杂负载特征和性能需求的云数据库弹性动态平衡问题研究6、数据资源规划中主题数据库划分研究7、某某后方仓库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8、 SYBASE数据库的索引压缩的设计与实现9、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DBScale的设计与实现10、 PostgreSQL数据库中SSD缓存模块的设计与实现11、数据库工具DBTool的设计与实现12、基于大型数据库的智能搜索与摘要提取技术研究13、基于用户行为分析与识别的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14、面向内存数据库的快照机制和持久性支持研究15、面向海量高并发数据库中间件的研究与应用16、 CUBRID数据库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17、 KingbaseES数据库列存储测试的设计与实现18、网络数据库服务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9、外包数据库完整性验证的研究20、云南省宗教基础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分析21、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银行保险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22、邮政金融电子稽查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23、文档型数据库的存储模型设计和研究24、多数据库环境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研究25、多数据库环境数据集成与转换技术研究26、应用于网络监控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研究27、车辆特征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28、数据库共享容灾技术应用研究29、非关系数据库加密模型的研究30、“数据库原理课程”在线评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1、基于日志挖掘的数据库入侵检测方法研究32、内存数据库在城市垃圾监控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33、基于B/S结构的数据库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4、省级基础水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35、多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集成技术应用研究36、多数据库环境下数据迁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7、基于J2EE数据库业务系统代码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38、基于智能设备的嵌入式数据库安全性研究39、基于药用动物图像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40、地震预警地质构造条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1、基于异构数据库的智慧校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2、面向海量气象数据的缓存机制与数据库优化研究43、基于数据库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4、一种数据库复制数据流框架设计和实现45、管件、阀体内壁全自动堆焊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6、数据库审计系统数据中心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7、基于Docker的云数据库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8、基于内存数据库的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49、面向多用户环境的数据库接入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0、 Web隐藏数据库抽取及一致性研究机械工程硕士论文题目1、车载液压机械臂动态设计与研究2、基于网络模型的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评估3、螺纹联接自动装配系统的研究4、轴承压装仿真与试验以及液力变矩器导轮的热装配变形分析研究5、硫系自润滑钢中原位自生金属硫化物自润滑相的形成机制与控制方法6、基于电动气旋流的吸附器的开发和特性研究7、动圈式比例电磁铁关键技术研究8、箱式风机管道法兰的柔性制造系统9、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优化设计及动态仿真研究10、面向恶劣服役环境的工件抗缺陷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11、基于数字液压缸组的多浮力摆波能装置压力平衡研究12、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电液比例阀控制器研究13、微型轴承内圆磨削加工的质量监控系统研究14、抗负载波动回转控制阀优化设计研究15、气浮式无摩擦气缸静动态特性研究16、模拟风力机载荷的电液加载装置的设计研究17、用于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的气泡泵性能实验研究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三乙醇胺硼酸酯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研究19、表面织构化固体润滑膜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20、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参数优化21、全电液式多路阀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22、开关液压源系统研究分析及其试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23、飞轮储能系统电机与轴系设计24、面向不完全数据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25、树木移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研究26、新型双输出摆线减速器的设计与分析27、基于ARM9架构的工业喷码机研究与实现28、超高压水射流破拆机器人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29、考虑轴承影响的摆线针轮传动动力学研究30、车辆传动装置供油系统设计方法研究31、润滑油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32、高速气缸的缓冲结构研究33、大长径比柔性对象自动送料关键技术研究34、空间索杆铰接式伸展臂根部锁紧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研究35、基于能量梯度理论的离心压缩机固定元件性能改进研究36、并联RCM机构构型综合及典型机构运动学分析37、多自由度气动人工肌肉机械手指结构设计及控制38、闸板位置对闸阀内部气固两相流及磨损的影响39、电液伺服阀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设计40、多盘制动器加压装置典型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41、重型多级离心泵穿杠螺母拧紧装置的设计42、气动增压阀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43、小间隙下狭缝节流止推轴承特性研究44、离心通风机的性能预测与叶片设计研究45、基于有限元法的齿面修形设计46、离心泵输送大颗粒时固液两相流场的数值计算47、小流量工况下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分析48、双粗糙齿面接触时的弹流润滑数值分析49、工程专用自卸车车架疲劳寿命分析50、倾斜式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装置的研究51、基于骨架模型的自卸车装配设计平台研究52、双馈式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的动态特性分析53、定常扭矩激励下转子系统动力学与摩擦学研究54、恒流量轴向柱塞液压泵的研究55、下运带式输送机能量回馈与安全制动技术的研究56、压力容器筒体自动组对及检测装置的研究57、高压容腔卸压曲线及卸压阀研究58、一种小冲击高性能液压缸双向制动阀的研究59、盘式制动器摩擦副热结构耦合及模态分析60、输送带摩擦学行为及动力学特性研究61、圆环链与驱动链轮磨损试验研究62、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63、乳化液过滤器多次通过试验系统开发64、电液流量匹配装载机转向系统特性研究65、大位移低电压的静电斥力微驱动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66、圆柱斜齿轮传动误差的补偿分析67、基于物理规划法的柔顺机构多目标拓扑优化研究68、桥式起重机桥架结构静动态分析及多目标优化69、柱塞泵及管路流固耦合振动特性研究70、非对称柱塞泵直驱挖掘机液压缸系统特性研究法理学硕士论文选题1、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法理学分析2、实证主义抑或自然主义?3、基于关系视角的法律与文学研究4、中国法制转型期的“权利观”考察5、国际法上的权利冲突问题研究6、网络空间的法理分析7、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8、作为自然法理学的古典政治经济学9、中国第三部门的法理学研究10、中国成人教育制度的解构与重建11、“斯密问题”的法理学解释12、严复权利思想研究13、生存权的法理学分析14、我国法理学教科书的评析15、中国司法解释制度的法理学研究16、言论自由的法理学研究17、中国检察权性质的法理学考察18、我国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19、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法理学分析20、辩诉交易制度的法理学思考21、阳光政府基础的法理学思考22、法律关系客体价值论23、法律责任的法理学研究24、语言哲学视角下的哈特法哲学思想研究25、社会公共利益的法理学探析26、司法能动主义的法理学思考27、地方自治的法理学分析28、循环经济立法的法理学视角29、中国古代社会法理学存在之证成30、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理学思考31、非强制行政的法理学思考32、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哲理探索33、行政知情权的法理学研究34、法律论证理论研究35、原始佛教“正法律”的法理学研究36、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研究37、论实用主义法理学进路下的国际经济法38、高校法治研究39、立法权正当行使的法理学研究。
冷连轧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分析
摘
要: 针对某钢厂冷连轧机的主传动系统, 建立 了扭转振动的模型 , 提 出了扭矩放 大系数 的计算公式 , 得 出扭矩放 大系
数T A F 随坯料咬入时间的变化曲线, 从而判断在坯料咬入时主传动 系 统 中的薄弱环节的扭矩是否会造成机械故障, 并得
出了在咬入时间处 T A F随薄弱环节的扭转刚度的变化 曲线, 根据圆轴扭转强度条件 来判断薄弱环节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 结合圆轴扭转强度条件提 出了两种增大扭转刚度 的方法, 通过适 当的改变薄弱环节的结构尺寸 , 实现了扭矩放大 系数 的
s t r e n g t h c o n d i t i o s ,i n t p r o p o s e s t w o et m h o d s o f i n c e r a s i n g t h e t o r s i o n l a r i i g d i t y w h i c h t h r o u g h a p p r o p r i a t e l y c h ng a e s t h e
w h e t h e r t h e t o t s i o n o fw e a k n e s s i n t h e m a i n d r i v e s y s t e m w i l l r e M t o me c h ni a c a l t r o u b l e s . T h e v a r i t a i o n c u r v e c n a b e d r a w n b y c l a c u l t a i o n , w h i c h s i a b o u t t h e T A F a n d t o r s i o n l a r i g i d i t y o f w e a k n e s s i n t h e ma i n d r i v e s y s t e m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o r s i o n l a
考虑温度扰动的超磁致伸缩换...电-磁-热-机耦合特性研究
考虑温度扰动的超磁致伸缩换...电-磁-热-机耦合特性研究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利用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在磁场条件下的磁致伸缩效应,实现电磁能到机械能的高效转换。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具有输出应变大、输出力大、磁机耦合系数高等优点,在水下声呐、电磁超声检测、无损检测和制动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5]。
作为换能器的核心激励单元,超磁致伸缩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会发生磁致伸缩效应,产生较大应变,但由于其抗拉能力较弱,工程中一般对其施加预应力使微观磁畴形成一定规则排序,进而产生更大的应变和机械能量[6]。
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超磁致伸缩材料输出性能由复杂的非线性电磁、机械场耦合作用决定。
此外,超磁致伸缩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会产生磁滞和涡流现象,并且超磁致伸缩材料工作时承受温度载荷作用,其输出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7]。
因此,构建考虑温度扰动下的超磁致伸缩棒材非线性电-磁-热-机耦合特性综合模型,是实现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高效输出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学者研究关注的热点。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超磁致伸缩材料自身特性的描述,提出了线性和非线性的磁机耦合模型,由于线性模型只能反映某一线性区域内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性能,难以完整描述预应力、温度等因素作用下的非线性过程[8]。
因此,非线性耦合模型是学者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棒材微观晶体磁化方向的不同假设方式,研究学者提出了磁致伸缩率与饱和磁化强度、饱和磁致伸缩率的数学关系以及磁致伸缩率与磁化强度的展开式;由于两种模型均与磁化强度相关,为准确获得磁化强度的表达式,目前研究主要基于J-A模型描述材料的磁滞效应以获得不同驱动磁场下的磁化强度,进而得到不同驱动磁场下的磁致伸缩特性[9-12]。
但此类模型仅聚焦于材料本身,尚未考虑换能器整体结构影响,无法应用于换能器整体层面分析。
因此,Dapino等人在考虑材料耦合特性的基础上,将材料产生的力视作外力,并利用结构动力学将棒材与换能器壳体结构相结合以构建耦合模型,从而使其能够直接指导换能器的实际运用[13-15]。
CSP轧机扭振与垂振耦合研究
扭 振 与垂 振 的耦 合
C P轧机 一般 由 6 S ~7架组 成 , 每架都 由一 台 电
机驱 动 , 过 齿轮 座 后 分别 驱 动上 下万 向接 轴 和工 经 作辊 。 轧制 时 , 机械 系统 与电气 系统 两个子 系统 相互 作 用 , 耦合关 系 如图 1 示 。 其 所 通过 对 某 F 3轧 机实 测发 现 扭 振信 号 的频 率 在 垂 直系统 中也 出现 , 似乎两 者存 在某 种耦合 关系 。 因
闫 晓强 史 灿 曹 曦 刘 丽 娜
( 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 院 北 北 京 ,0 0 3 108)
摘 要 研 究 了C P轧 机 扭 振 对 垂 振 的 影 响 , 讨 了二 者 之 间 的 耦 合 关 系 。 合 现 场 采 集 的 实 测 数 据 , 用 有 限元 软 S 探 结 应
感应 电源一次线匿 _感应 电源仪 _ 1
图 2 扭 矩 遥 测 原 理 框 图
的信 号 , 其扭 矩波 形 出现 了明显 “ 葫芦 ” 的拍 振现 状
象 , 图S所示 。 过频谱 分 析得知 振动频率 主要集 如 通 中在 4 . 5Hz 同时 也 造 成 了垂 直 系统 含 有 4 . 5 2 7 , 2 7
l 磁 电扭
I 机主电 轧 机状态 :电 压 流、 『 气控制系统 电
图 1 C P轧 机 耦 合 关 结 论 。随着轧 机振 动 的
形式 日趋 复 杂和 多样 化 , 轧机 振 动 的研究 越 来 越 对
深入 , 现这样 复杂 的机 电液 系统 , 振动 可能是 多 发 其 种振 动的耦合 。本文 将轧 机扭 振和垂 振联 系起来 探 讨 此 问题 , 并结 合现 场实测 数据来 解 释这一 现象 。
线材轧机动压轴承参数对轧制精度的影响
- 57 -工 业 技 术轧制精度由多种因素决定,可分为工艺因素、施工因素、技术因素和结构因素。
工艺因素包括孔型的形状、变形程度、变形的速度和温度模式等。
施工因素由使用设备的特性决定。
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构因素相对稳定,因此它们对每个轧机精度的影响程度是通过试验确定的,并受技术因素间接影响。
例如当设置用于轧制特定形状的轧机时,每个机架中的间隙是固定的,需要考虑“机架弹簧”,即轧制力引起的弹性变形。
但在技术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建设性因素的模糊影响。
例如在线材轧机的精加工单元中,可观察到第一个模块和最后一个模块间的速度比技术驱动提高了10倍。
同时,轧制力的模数相差3~5倍且分布相反,即从第一个模数到最后一个模数逐次变小。
对于标准机架,技术因素的重大变化并不重要,如有必要,可以通过适宜的设计解决方案(轧辊直径、发动机功率和根据适当力矩的主轴尺寸等)进行补偿[1-2]。
1 线材轧机的动压轴承参数影响分析线材轧机的动压轴承参数会对轧制精度产生重要影响。
动压轴承是用于支撑和定位轧机辊子的关键部件,其参数的合理选择会影响轧机的运行稳定性、轧制质量以及产品尺寸精度。
可能影响轧制精度的动压轴承参数及其影响分析如下[3-5]。
1)预紧力:预紧力是动压轴承内部的加载力,会影响轴承的刚性和承载能力。
适当的预紧力可以确保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保持足够的刚性,从而防止轧制过程中辊子变形,有利于提高轧制精度。
2)径向间隙:径向间隙是轴承内部各部件间的间隙,对轴承的旋转灵活性和轴向刚性有影响。
较小的径向间隙有助于减少辊子的晃动和振动,从而提高轧制精度。
3)润滑方式和润滑剂:润滑在轴承工作中至关重要,不同的润滑方式和润滑剂可以影响轴承的摩擦和磨损程度。
良好的润滑可以降低摩擦、减少磨损,有助于保持轧机的稳定性和精度。
4)轴承类型和设计:不同类型和设计的动压轴承具有不同的承载能力、刚性和耐磨性。
选择适合的轴承类型和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轧制工艺的需求,从而影响轧制精度。
耦合振动对传动系统影响的仿真研究
柔耦 合 动力学 仿真研 究 。
1 多 刚体 多 柔 体 系 统 动 力 学 分 析 原 理
1 1 刚体 动 力 学 方程 的 建 立 .
1一叶 片 ;2一轮 毂 ;3一机 舱 内框 架 ;4一叶 轮 轴 与 主 轴连 接 ; 5一主 轴 ;6一齿 轮 箱 ;7一刹 车 盘 ;8一发 电 机 的连 接 ;
9一发 电 机 ;1 0一散 热 器 ;1 1一冷 却 风 扇 ;1 2一风测 量 系统 ;
由拉格 朗 日乘 子法 建立 方程 :
( ) + +g = Q 。 … … … … () 1
1 3一控 制 系 统 ;l 4一液 压 系 统 ;1 5一偏 航 驱 动 ;l 6一偏 航 轴 承 ;
系 统 进 行 仿 真 测 试 并 进 行 动 力 学 分 析 成 为 有 效 的 研 究 方法 之一 。
大型 风力发 电机 组基 本上 都 为水平 轴式 ,包 括叶 片 、轮毂 ( 叶片合 称 叶轮 ) 与 、机 舱 罩 、增 速齿 轮 箱 、
发 电机 、塔架 、机 舱 基 座 ( 称 机 舱底 盘 ) 又 、控 制 系 统 、制动 系统 、偏 航 系 统 、变 桨 系统 、液 压 装 置 等 。 水平 轴式 大型 风力发 电机 组 传动 系 统结 构 简 图如 图 1
l 机 舱 盖 ;l 7一 8一塔 架 ;1 9一桨 叶 连 接
完 全 约 束 : q t =0 ; ,)
图 1 大 型 风 力 发 电 机 组 传 动 系 统 结 构 筒 图
非完 全约 束 : ( , =0 。 , q ,)
收稿 日期 :2 1 - 2 6 0 0 1 — ;修 回 日期 :2 1 ・ 2 l 0 10 ・3
《2024年4300轧机主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范文
《4300轧机主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篇一一、引言在轧机设备中,主传动系统是整个轧机设备的核心部分,其动态特性直接关系到轧机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以4300轧机为例,对其主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轧机设备的优化设计、运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二、4300轧机主传动系统概述4300轧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板材轧制的设备。
其主传动系统主要由电机、减速器、联轴器、工作辊道等部分组成。
其中,电机提供动力,减速器对动力进行减速增扭,联轴器则实现电机与工作辊道之间的动力传递,工作辊道则直接参与轧制过程。
三、动态特性分析方法为了全面了解4300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采用以下分析方法:1. 理论分析:结合轧机的工作原理和主传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2. 实验研究: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和实验数据,对主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实证分析。
3. 仿真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对主传动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以预测系统的动态响应和性能。
四、主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1. 电机与减速器的动态特性:电机与减速器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到主传动系统的性能。
在动态过程中,电机需提供足够的动力以驱动减速器正常工作,同时减速器需具备较好的减震性能,以减小动力传递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
2. 联轴器的动态特性:联轴器作为电机与工作辊道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其动态特性对主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运行过程中,联轴器需具备较好的刚性和弹性,以保证动力传递的平稳性和连续性。
3. 工作辊道的动态特性:工作辊道直接参与轧制过程,其动态特性对产品的质量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在轧制过程中,工作辊道需具备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以保证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4300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主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受电机、减速器、联轴器和工作辊道等多个部分的影响。
《轧机自激振动诊断与结构动力学修改》范文
《轧机自激振动诊断与结构动力学修改》篇一一、引言在轧机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自激振动是一个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这种振动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轧机自激振动进行诊断与结构动力学修改是确保轧机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轧机自激振动的诊断方法以及结构动力学修改的途径。
二、轧机自激振动诊断1. 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首先,需要对轧机设备进行振动信号的采集。
通过在设备的关键部位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振动情况。
然后,利用信号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提取出与自激振动相关的特征信息。
2. 自激振动原因分析根据振动信号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轧机自激振动的原因。
常见的原因包括设备结构不合理、轴承磨损、润滑不良、设备安装误差等。
针对这些可能的原因,进行逐一排查,找出导致自激振动的根本原因。
3. 诊断方法的优化与改进针对不同的自激振动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诊断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诊断方法进行优化与改进,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诊断流程和规范。
三、结构动力学修改1. 结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了对轧机设备进行结构动力学修改,需要建立其结构动力学模型。
该模型应能够准确反映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动力学特性。
通过建立模型,可以更好地了解设备的振动情况,为后续的修改提供依据。
2. 结构动力学修改方案的设计根据结构动力学模型的分析结果,设计出针对性的修改方案。
修改方案应包括对设备结构的调整、加强、优化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生产需求,确保修改后的设备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3. 修改方案的实施与验证将设计好的修改方案付诸实施,对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然后,通过实际运行和监测,验证修改后的设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如果存在不足或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四、实例分析以某轧机设备为例,详细介绍自激振动的诊断与结构动力学修改的过程。
关节型机械臂伺服传动系统机电耦合特性研究
关节型机械臂伺服传动系统机电耦合特性研究辛大奇;王军;孙军;王国勋【摘要】加工作业机械臂是复杂机电系统,存在机电参数匹配问题,若匹配不当,会导致机械臂运动的稳定性下降,工件表面加工精度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机械臂机电耦合模型的机电参数匹配特性分析方法.利用提出方法探究机械臂机械结构参数与电动机设计参数对转矩和转速脉动的影响.通过建立机械臂伺服传动系统的机电耦合数学和仿真模型,验证了电动机参数与机械结构的不同组合可有效抑制机电耦合振动,提高系统的匹配特性和加工精度,从而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期刊名称】《制造技术与机床》【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6页(P92-96,104)【关键词】机械臂;机电耦合;匹配度;加工精度【作者】辛大奇;王军;孙军;王国勋【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59;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39关节型机械臂是一类复杂机电系统,对于复杂机电系统耦合与解耦问题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一些典型的耦合问题作过较多研究,如机器人的刚弹耦合、飞行器的流固耦合、叶轮机的叶片与中心轴的耦合,但针对机械臂伺服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及解耦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
由于复杂机电系统存在的机电耦合问题,会直接影响机械臂的控制精度、可靠性和运行的平稳性,对机械臂进行机电耦合建模及解耦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王国彪等[1]对高精度机电设备内部结构设计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机电设备结构刚/强度、通风散热和电磁兼容对设备的影响。
吕浪等[2]建立了电主轴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揭示了系统机电参数内在的物理作用机制。
文献[3]分析了机电耦合对串联机械臂控制器性能的影响,未探究机械结构与机械臂运动性能的关系。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特性分析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特性分析刘成强;徐海港;柴本本;陈林用【摘要】重点研究某匹配两挡机械自动变速器(2AMT)的小型纯电动车电驱动传动系存在的扭转振动问题.传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双速变速器总成、主减速器差速器总成、半轴和车轮,根据其传动链建立了完整的扭转振动力学模型.为了详细讨论驱动电机的电磁转矩激励对整个传动系的影响,驱动电机采用空间矢量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将传动系统振动模型转换成系统仿真模型,并分别研究了驱动电机的电磁转矩控制参数和轮胎刚度对整个传动系统振动的影响.通过匹配分析,该小型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的扭转振动得到了优化.【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4页(P223-226)【关键词】纯电动轿车;两挡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驱动系统;多自由度扭转振动【作者】刘成强;徐海港;柴本本;陈林用【作者单位】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聊城 252800;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聊城 252800;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1 引言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问题包含了驱动电机与机械传动系统的机电耦合,受到驱动电机磁场气隙变化和扭矩波动的影响。
在车辆起步、加速时,驱动电机的扭矩波动直接传递到车辆,进而造成了车辆的起步喘振(surge),加速抖振(shuffle)现象[1-2]。
文献[3]主要通过振动机械机电耦合的动态特性及研究,提出了多机耦合协同控制的理论。
文献[4]对伺服驱动系统进行了机电耦合分析,讨论了机电参数对其的影响。
文献[5]建立了电机集中式驱动车辆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了比较典型的传动系扭转阵型分布。
一种部分集中式的传动系统建模方法在文献[6]中给出,并与分布式的建模方法作了比较。
文献[7]讨论了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对发动机启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变速器噪声的来源。
3800轧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研究的开题报告
3800轧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3800轧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研究一、研究背景3800轧机主传动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扭转振动问题。
传动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是影响轧机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扭转振动会导致轧机产生毛边、凹陷和厚度偏差等质量问题,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轧辊和轧机设备的损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3800轧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产生机理,找出振动源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优化传动系统设计,增加轧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提高轧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研究内容1.扭转振动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分析3800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找出扭转振动产生的机理,分析影响振动的因素,如谐振频率、轧机速度、轧辊直径等。
2.振动源的定位通过测量和数据分析,确定扭转振动的振动源,分析其特性和运动规律,为解决振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3.解决方案的优化设计针对振动源的特点,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通过优化传动系统的设计,减少振动源的影响,提高轧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对轧机主传动系统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了解传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分析扭转振动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2.测量和数据分析对3800轧机主传动系统进行实验测量,获取振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振动源。
3.优化系统设计根据振动源的特点和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优化设计,提出解决振动问题的方案。
五、预期成果通过研究,找出影响3800轧机主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因素,并定位振动源。
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优化传动系统的设计,提高轧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改善3800轧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扭转振动问题,提高轧机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维修成本。
同时,本研究对轧机主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改进具有参考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伴 随科技的迅猛发展 , 交流 电机 已逐步取代直流电机并广泛应用在轧机 系统 中。针对 以往对轧机机 电系统振动
特性的研 究往往忽略 电机磁参数影响这一 问题 , 考虑异步 电机 中漏磁 系数 、 定子 时间常数 、 转子时间常数等磁参数 , 把转
子磁链电机模型与机械 系统相结合 , 建立 了轧机 主传动 系统机 电耦合振动模 型, 此模 型摆脱 了以往机 电耦合模型复杂繁 琐的积分环节和惯性阻碍, 并利用数值方法研 究了漏磁 系数 、 定子 时间常数、 转子 时间常数对轧机主传动 系统振 幅与调 节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振动现 象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 词: 轧机 ; 主传动系统 ; 机电耦合 ; 磁参数 ; 振动 中图分类号 : T H1 6 ; T H1 1 3 ; T P 2 7 1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3 9 9 7 ( 2 0 1 5 ) 0 8 — 0 1 2 8 — 0 5
Ab 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a s y n c h r o n o u s m o t o r h s a g r a d u a l l y re p l a c e d t h e DC m o t o r a n d i s w i d e l y u s e d i n t h e r o l l i n g m i l l s y s t e m . I n t h e p r e v i o s u r e s e a r c h f o ma i n d r i v e s y s t e m, t h e i n lu f e n c e f o m o t o r 啦 c p ra a me t e r s i s e n i g n o r e d . F o r t h i s p r o b l e m, t h e v i b r a t i o n c h ra a c t e r s i t i c s o ft h e e l e c t r o ec m h a n i c a l c o u p l i n g i n t h e m in a d i r v e s  ̄t e m o f r o l l i n g mi l l mo d e l i s b u i l t b y c o m b i n i n g r o t o r lu f x m o d e l nd a me c h ni a c a l s y s t e m nd a t a k i n g a s y n c h r o n o s u m o t o r m a g n e t i c 馘 l e ka a g e c o e ft c e i n t , t h e s t t a o r t i e m c o st n a n t a n d r o t o r t i me c o st u a n t i n t o o c c o u n t . T h s i mo d e l g e t s r i d o f p r e v i o s u mo el d ’ S c o m p l c i a t e d i n t e ra g l p a r t nd a i n e r t i a h i n d e r . T h e sy a n c h r o n o u s ot m o r m a g n e t cf i lu x l e ka a ge c o e f ic f i e n t ,t h e s t t a r a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1 28 Ma c h i n e r y De s i g n & Ma n u f a c t ur e
第 8期 2 0 1 5年 8月
考虑磁 参数 影响的轧机 主传动 系统 机 电耦 合振 动特 性研 究
张瑞成 , 卓丛林
( 河北联合大学 电气工程学 院, 河北 唐山 0 6 3 0 0 0 )
St u d y o n t h e Vi b r a t i o n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E l e c t r o me c h a n i c a l Co u p l i n g i n t h e Ma i n Dr i v e Sy s t e m o f Ro l l i n g Mi l l wi t h I mp a c t s o f t h e Ma g n e t i c P a r a me t e r s
ZHANG Rui -c he ng ,ZHUO Co n g - l i n
( C o l l e g e o f E l e c t i r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H e b e i U n i t e d U n i v e r s i t y , H e b e i T a n g s h a n 0 6 3 0 0 0 , C h i 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