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验报告-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4.2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4、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步骤
① 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 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 后才能进行计数。
② 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 盖玻片,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滴于盖 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入,一次性充满计 数室,防止产生气泡,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 计数室台面与盖玻片之间的矩形边缘为宜。多余培 养液可用滤纸吸去。
随机取样,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如何计数?
血球计数板
1、血球计数板的结构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 微生物数量的仪器,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 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 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 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大方格
中 方 格
小 方 格
例1
2×108
例2 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 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 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 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 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 5 蓝藻 5n×10 个/mL。
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 布均匀,防止酵母凝聚沉淀,提高计数的 代表性和准确性,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 菌数量误差小。
②.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 论说明怎样设计;如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不需要。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的自身对照
第1天
第4天
第6天
第 7天
③.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需要。尽量减少误差。对每个样品计数三 次,取其平均值。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一、实验目的
1.探究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规律。 2.掌握酵母菌数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种群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处于动态变化中。 2.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为“J”型曲线;在环境阻 力存在下,种群数量增长为“S”型曲线。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种群数量的对 数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 3.用微生物探究种群的变化规律,方便、快捷。 4.酵母菌个体大,便于观察和计数。
菌浓度= (A/5)x 25 /10-4 = (A/5)x 25 x 10000 x B = 50000 x A x B(个/mL) -25 x 16型
菌浓度=(A’/4)x 16 x 10000 x B = 40000 x A x B(个/mL) -16 x 25型 A:五个中格的总菌数,B:稀释倍数。
酵母菌的特点: 酵母菌细胞多呈圆形、卵圆形,有的呈分支的菌丝状。 繁殖方式以无性繁殖中的出芽生殖为主,少数为分裂方式 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不同遗传性的细胞接合产生子囊孢 子的方式进行。酵母菌有2倍体和单倍体世代,生长中用的 是其2倍体。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 繁殖,无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生乙醇。酵母菌的时 代时间为60分钟。
(3) 计数 计数时,使用规格为25 x 16型的计数板,选取左上、右 上、左下、右下和中央的5个中方格进行计数,填表。
注意事项:
6. 绘制动态变化曲线 以时间为横坐标,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思考:可改变酵母菌的生长条件探究不同环境阻力下, 酵母菌动态变化曲线的不同。
2.灭菌 1mL吸头放入吸头盒中用牛皮纸或报纸包扎后,同分装好 的培养基一起放入高压灭菌锅内,121 ℃,灭菌20 min。 3.接种及培养 按3%接种量接种酵母菌培养液(或者1g干酵母粉接入 100mLPDA 培养基中)30℃ ~32℃180转/min (180rpm) 培养 18~24 h。 4.取样计数 在培养过程中每隔2小时,无菌取样1mL进行显微计数。如 果菌数过多进行10倍稀释后,进行计数。 也可以将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分别接种,培养,每隔2h 取一管,进行计数。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可能影响酵母种群数量增长的限制因素:除了温度、养分外,生 活空间、种群密度等也须考虑。
4)那么,酸碱度等因素会不会影响酵母种群数量增长?
再见
血球计数板的分区与分格
25(中格)×16(小格)
16 (中格)×25 (小格)
• 血球计数板的分区与分格
*
*
#
#
*
*
• 例一
• 1大格=Βιβλιοθήκη 6中格•=16 X 25小格
•
=400小格
#
#
#
例二 1大格=25中格
=25 X 16小格 =400小格
高倍镜下的中方格 中方格的边界是双线,计数时以内线为边界
血球计数板计数
计数方法
思考:
#
#
1、设每个中方格中的细
菌数分别是:A1,A2,
A3,A4,稀释倍数为:
B,则样品中细胞数/ml是
多少?
#
#
1立方毫米=1毫升
(A1+A2+A3+A4)/4*16*10*1000*B
• 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
#
# 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
设5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
A,菌液稀释倍数为B,
C组不装培养液,只装无菌水10mL,酵母菌母液0.1mL,环境温度28℃ ,与A组形成营养条件对照。
3. 实验操作
(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配制 材料:用天平称取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大烧杯量 取1000 mL水。 (2)灭菌 (3)接种 (4)培养 将 A、C试管置于 28℃的恒温箱中培养。将 B试管置 于5℃的恒温箱中培养。 (5)计数 每次每组按序号取一支试管。每次取样前要试管振荡 摇匀用滴管吸取1滴培养液滴在已盖在血球计数板网格上的盖玻 片的边缘,待培养液自行渗入并充满网格后,再放在显微镜下进 行细胞计数,如记数时发现,细胞数较多,不易分辨,吸取的样 液应当稀释。方法是:将9 mL无菌水移入1支干净的试管里,然 后立即将1mL培养液移入试管里并充分混匀,使原培养液被稀释 10倍。再依照刚才方法进行取样记数。
实验13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解析版)
实验13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核心知识回顾1、实验原理(1)用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曲线增长。
(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的方法。
2、实验设计(1)变量分析: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培养液的体积等。
(2)步骤:先将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吸去多余的培养液→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显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的总数。
3、结果分析(1)开始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的增长符合型曲线增长模型。
(2)de段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有随着消耗逐渐减少,有害产物逐渐积累,培养液的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等。
4、实验注意事项及分析①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②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减小误差。
③本实验(“需要”或“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需要”或“不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尽量减小误差,应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
④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培养液重新计数。
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
⑥若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每个计数室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将样液稀释100倍后计数,发现计数室四个角及中央共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20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为个/mL。
⑦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一定时间内酵母菌活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但实际上显微镜直接计数的是总的菌体(包括死菌和活菌),可以通过染色法区别活细胞与死细胞。
活的酵母菌将呈色,死的酵母菌将呈色,然后分别计数,算出两者比例,从而进一步换算出总菌体数中的活菌数。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2.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3.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注意: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
仪器介绍:血细胞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
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其中共有400个小格,供微生物计数用。
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1mm3。
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以计数酵母菌为例(1)样品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一般稀释10倍即可.(2)将血细胞计数板用擦镜纸擦净,在中央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厚玻片.(3)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捎待片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血细胞计数室内.(4)计数;五点取样法3.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每个小格酵母菌数目×400×104×稀释倍数注释:培养的时间不同取样酵母菌的稀释倍数是不同的。
2.方法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讨论探究思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按计划中确定的工作流程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记录的数据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设:每个中方格的菌数为A,则 每样小品格中平的均菌菌数/数m=l=(AA11++AA22++AA383+0+AA44++AA55)X/804000,000 X 稀释倍数
器材
酵母菌悬液,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 菌毛细管等。
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即作两个菌体计数)。
5.清洗血球计数板
血球汁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 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 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 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 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
优点是直观、快速。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 液(或孢子悬液)放在血球计数板载玻片与 盖玻片之间的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进行计 数。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3), 所以可以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 目来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目。由
于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 总菌计数法。
(2)步骤:
培养液配制: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葡萄 糖20g,1000 mL水),分装到5个烧杯中(200mL/烧 杯)
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将培养液和取样、计数时所用 的滴管分别灭菌。贴标签。
接种(无菌操作):接种时要在酒精灯附近,用灭菌干 净的1mL刻度吸管每次吸取0.1mL酵母菌母液,往每个 烧杯中加入。(注意滴加量不要太多,避免初始菌数过 多)
4.显微镜计数
将血球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 室所在位置,然后换成高倍镜进行计数。
若选用25×16规格的计数板则每个计数室选5个中方格, 可选4个角和中央的中格(即80个小格),若选用16×25 规格的计数板,则数四个角: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 四个中方格,(即100小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选择性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题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2.能够利用数学模型来表征,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认同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温度、溶解氧、营养条件、代谢产物等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思考、讨论、回答
1.通过特定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操作过程,在强化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2.拓展探究部分,改变自变量,使实验设计的思维量猛增,更能锻炼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分享与交流
实验创新
创新一:综合利用实验设备,搭建新的探究平台
可以运用数码显微镜成像,学生观察更直观。数显恒温水浴锅、多轨道摇床、溶解氧传感器、酒精检测仪、二氧化碳传感器等仪器使结果数字化呈现,搭建了微观生物学与教学的平台。
创新二:缩短实验周期,提高探究效率
由课本中连续7天的实验观察、数据整理,缩短到12小时实验观察、数据整理,使实验更便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
种仪器的用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数据,建立模型,分析结果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环节三思维提升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回答并评价:
1.课本要求探究7天的酵母菌数量变化,而我们缩短到12小时,两者绘制出的曲线会有什么差别?
2.利用血球计数板统计的是活菌还是死菌,为什么?如何统计活菌?
3.这个实验中我们在安全方面的观察,分析血细胞计数板能够计数的原理。提出血细胞计数板使用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
演示实验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属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2.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成J形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成S形曲线。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来研究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
2.尝试构建种群变化的数学模型。
3.通过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掌握单细胞生物的计数方法。
三、实验材料
酵母菌菌种,无菌葡萄糖溶液,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移液管,滴管,有螺旋盖的试管,试管架,记号笔,直尺,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
1. 试管A中加入 10ml无菌葡萄糖溶液+0.5克酵母菌
2. 对试管A进行细胞计数(计数前要摇匀),记录在表格中。
1) 方格内细胞计数顺序:左上→右上→右下→左下。
2) 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
3) 粘连时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个细胞。
4) 出芽酵母菌芽体体积超过细胞体积一半时,算作独立个体。
5) 计数总数不少于300个细胞。
现象与结论
线。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酵母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在科研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应用。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酵母菌的生长规律,并为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生长曲线实验法。
生长曲线实验法是探究细菌、酵母等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一种常用实验方法。
该方法利用连续筛选培养液中的菌落计数直至菌落数量接近饱和,然后绘制菌落数量与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而获得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趋势。
生长曲线实验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培养基:使用适当的培养基来提供酵母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通常使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盐等成分的液体培养基。
2.接种: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物接种到含有适量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确保接种数量适当,以避免菌落数量在短时间内过于稀疏或过于密集。
3.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置到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定期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菌落数量。
4.计数:使用菌落计数器或显微镜等工具对培养皿中的菌落进行计数。
根据计数结果可以得到菌落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5.绘制生长曲线:将菌落数量与时间的数据绘制成图表,得到一个曲线图。
通常情况下,初始阶段的生长速率较慢,接着迅速增加,最后趋于平稳。
通过生长曲线实验法,我们可以获得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酵母生长的因素。
例如,可以探究不同温度、酸碱度、营养物浓度等条件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为生物工程、食品工业、酿酒业等领域的酵母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总结起来,生长曲线实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通过记录菌落数量并绘制生长曲线,可以了解酵母菌的生长规律,为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研究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通常遵循以下模式:
1. 潜伏期(lag phase):在初始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较少,适应环境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繁殖和适应。
在此阶段,种群数量增长缓慢,菌落较小。
2. 指数期(exponential phase):一旦酵母菌种群适应了环境条件,其数量开始迅速增加。
在指数期中,种群数量
以指数速度增长,每个细胞通过二分裂产生新的子细胞。
此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
3. 平台期(stationary phase):当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
耗尽或有害物质积累到一定水平时,酵母菌种群数量不再
继续增加。
在平台期中,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新生细
胞数量等于死亡细胞数量。
4. 降解期(death phase):当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完全
耗尽,或者有害物质浓度过高时,酵母菌种群开始寿命减少,死亡细胞数量超过新生细胞数量。
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消失。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pH值、温度和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酵母菌株和培养条
件也会导致种群数量变化的差异。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 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指在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大量的子孙。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的数量会迅速增加,直到达到一个平衡点。
2. 酵母菌是以营养物质为基础,通过进行代谢活动来生存和繁殖的。
在培养液中,酵母菌首先会利用培养液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如糖类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被称为酵母菌的生长阶段,菌落数量会迅速增加。
3. 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加,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会逐渐被消耗殆尽。
当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酵母菌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进入代谢减慢阶段。
这个过程被称为酵母菌的平衡阶段,菌落数量会停止增加,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
4. 在酵母菌的平衡阶段中,菌落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死亡率和出生率。
死亡率是指酵母菌死亡的速率,可能由于竞争资源、环境压力或外界干扰引起。
出生率是指新酵母菌子代的产生速率,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来实现。
5. 如果酵母菌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那么酵母菌数量就会减少,进入菌落数量下降的阶段。
相反,如果酵母菌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那么酵母菌数量就会增加,进入菌落数量增加的阶段。
6. 此外,酵母菌的数量变化还会受到培养液中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酵母菌的生长速率和代谢活动,从而影响菌落数量的变化趋势。
7. 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酵母菌,并在一段时间内定期取样,使用细胞计数法或培养基平板计数法来测定菌落数量。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从而了解酵母菌的生长规律和影响因素。
8. 总结起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死亡率和出生率、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研究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行为,对于工业发酵、食品加工和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4天
第 6天
死亡
第7天
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变化
酵母菌数量/万个·mL-1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
2
3
4
5
6
7
时间/d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将试管 震荡几次,目的是什么?
目的: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分布均匀,以保证 估算准确,减少误差
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
探究:
回顾思考:
1、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出芽生殖 2、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兼性厌氧(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酵母菌的培养条件要注意那些问题?
比如要用适宜的温度培养,调节好PH值,溶氧 量的控制等。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属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有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无氧时二氧化碳和酒精 (2)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 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菌种群变化规律。
血球计数板 •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 生物的一种仪器。 • 计数时,常采用样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 生物的一种仪器。 • 计数时,常采用样方法。
大方格:2mm×2mm×0.1mm (25×16规格) 中方格:5×5个 小方格:4×4个(共400个)
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 盖盖玻片
• 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 待菌体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显微镜下计数 • 计算:1mL菌液的数量=
(A/5×25×10000×B=5000A·B(五个方格中总菌数 为A,稀释倍数为B)。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改进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改进实验引言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酿酒业和生物学实验中。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酵母菌的生长特性和调控因素。
传统的实验方法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旨在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指导性。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改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方法,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材料与方法1. 材料:酵母菌培养液、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培养瓶、无菌耗材等。
2. 方法:2.1 准备工作:将所有玻璃器皿和培养液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确保实验的无菌性。
2.2 培养酵母菌种群:2.2.1 取一定体积的酵母菌培养液放入无菌培养瓶中,密封好,摇晃均匀使其悬浮均匀。
2.2.2 根据需要,分别取出一定体积的酵母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
2.2.3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恒湿箱中(温度和湿度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进行酵母菌的培养。
2.3 取样与计数:2.3.1 从酵母菌培养皿中取出一定体积的酵母悬液,分别加入无菌移液管中。
2.3.2 使用显微镜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通过目镜计数室或平面计数室,统计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
重复多次计数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2.4 分析数据:根据不同时间点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的关系绘制曲线图,以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结果与讨论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我们得到了一组更可靠的数据,并绘制了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初始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为缓慢。
随着时间的推移,酵母菌数量迅速增加,达到最高峰后逐渐趋于平稳。
这是因为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寻找营养物质进行繁殖的过程。
在初始阶段,酵母菌的数量相对较少,营养物质相对较多,导致其繁殖速度较慢。
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加,营养物质逐渐减少,酵母菌的繁殖速度逐渐加快。
当酵母菌数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营养物质被消耗殆尽,酵母菌数量停止增长,进入平衡状态。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改进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改进实验一、引言在生物学中,酵母菌是一类微生物,其在酿酒、发酵食品、生物技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酵母菌的生长规律、种群数量变化等问题对于相关领域的改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实验,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旨在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文将介绍改进实验的设计方案、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结果,并讨论改进方案的优势和局限性。
二、改进实验设计方案1. 实验目的:探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材料:酵母菌培养液、蒸馏水、培养皿、移液器、恒温培养箱等。
3. 实验步骤:(1)制备不同浓度的酵母菌培养液:将酵母菌培养液与蒸馏水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不同浓度的培养液。
(2)接种酵母菌:分别取一定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酵母菌培养液,接种到培养皿中。
(3)培养: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4)观察记录: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
4. 实验预期结果:改进实验设计方案后,我们预期可以获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1. 制备不同浓度的酵母菌培养液2. 接种酵母菌将制备好的不同浓度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取一定体积,使用移液器等工具,在培养皿中进行接种操作。
注意要保持操作的无菌环境,避免外界微生物的干扰。
3. 培养将接种好酵母菌的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在事先设定好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
培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培养皿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并及时调整温度条件。
4. 观察记录四、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通过改进实验设计方案,我们预期获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曲线,并且能够更加精确地描述其生长规律。
酵母菌在培养液中是如何分布的
酵母菌在培养液中是如何分布的
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因此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建议轻轻振荡试管以防止不均匀分布。
但是,酵母菌到底是在上层还是下层更多呢?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因此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
由于氧气在上层更多,因此酵母菌应该主要分布在上层。
另一些人则认为酵母菌的密度比培养液稍大,按照重力作用原理,应该主要分布在下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使结果更加可信。
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材料:血球计数板、显微镜、吸管、载玻片、盖玻片、烧杯、量筒、天平和干酵母粉。
2.实验步骤:首先,配制质量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250 mL,并将0.2 g干酵母粉溶于其中。
然后,将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静置24小时。
最后,用血球计数板分别对培养液的表面、中层和靠近烧杯底部的下层进行计数,并记录数据。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1.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酵
母菌聚集成团,很难准确计数,这导致表1数据的可信度下降。
此外,用吸管取样时会造成上下层液体间的流动,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中,笔者采用了类似豆浆机的自制装置进行了搅拌震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班级姓名小组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来研究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通过使用血球计数板掌握单细胞生物的计数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三、实验材料:酵母菌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
四、实验用具:无菌水,试管,棉塞,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滴管,无菌移液管,小烧杯或小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0.1mm)、纱布、滤纸、镊子、盖玻片。
五、方法步骤:
1、取相同洁净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5ml马铃薯培养液,塞上棉塞。
2、用高压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标记甲、乙、丙等。
3、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甲、乙、丙,各5ml,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起始酵母液个数,做好记录。
4、将各试管送进恒温箱,25℃下培养7天。
5、每天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六、实验记录表
根据表格数据绘图:
七、实验结论: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型增长变化。
数
量
时间
中考历史政治知识点全汇总
国策、战略、理念(3个考点)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3个考点)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标志、标准(7个考点)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