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幼儿舞蹈教学
幼儿园舞蹈教学计划 6篇

幼儿园舞蹈教学计划 6篇幼儿园舞蹈教学计划1一、舞蹈教学计划本班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幼儿园小班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
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幼儿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
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几种基本的舞步:如走步、小碎步、小跑步、后踢步、踵趾步等。
并通过多个小律动的学习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二、舞蹈教学要求1、培养幼儿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歌表演、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三、舞蹈教学进度安排(共7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工作: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能自由地、愉快地随老师学习舞蹈;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认识身体动作分解: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大声说,头头-胸胸-肚子肚子-头胸肚子;2-8:反复一次;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4-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5-8:双手向左旁平伸,反复一次;6-8:前伸手,低头-后伸手,仰头;7-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8-8:反复一次。
(二)、家长工作1、交待上课时间7:00-8:30,请家长提前十分钟来园,可进教室观看幼儿表演。
不要在门口张望,以免影响幼儿情绪,家长要坚持送幼儿来园上课。
2、每次上课带舞蹈鞋、舞蹈裤、汗衫,来园时换好。
准备一瓶水,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教学工作: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压脚背跪坐、正确的站立姿势、下课常规等2、学习盘腿坐,要求幼儿双腿盘坐、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手部动作组合分解:前奏:手放在腰后,站立1-8:双手前伸五指伸开,手(打开-合拢)、2-8:手腕左右转动,五指张开。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舞蹈教育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舞蹈教育幼儿舞蹈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幼儿舞蹈教育中,幼儿园教师需要考虑到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挖掘幼儿的潜力,使幼儿在舞蹈中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在进行幼儿舞蹈教育时,幼儿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教学方法幼儿喜欢模仿,教师可以通过模仿、示范引导幼儿进行舞蹈动作。
同时,为了体现幼儿的个性,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创造舞蹈动作,并进行表演。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引导幼儿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同时促进幼儿的审美感受。
教师还可以采取游戏化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舞蹈乐趣。
二、舞蹈教学内容舞蹈教学内容需要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
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个性、身体特征等进行细致分类,选择适合幼儿的舞蹈动作。
同时,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让幼儿尝试不同类型的舞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多元文化体验。
三、舞蹈教学环境舞蹈教学环境是舞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一个好的环境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在舞蹈课堂上,教师需要将舞蹈教学所需的器具和音乐设施准备齐全,让幼儿在舞蹈环境中感受学习的愉悦。
同时,在教学环境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舞蹈课堂上,教师需要辅助幼儿实施动作,确保幼儿在学习中不受伤,同时对于幼儿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特点有充分的了解。
四、舞蹈教学评价舞蹈教学的评价是对于幼儿学习效果的检测和总结,也是对于教学效果的衡量。
在舞蹈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表现、动作执行情况、舞蹈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评价,为下一次教学做出有效的调整。
舞蹈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幼儿教育的从业者,幼儿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幼儿的个性和发展特点,在舞蹈教学中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在舞蹈中获得全面发展。
幼儿舞蹈教案优秀7篇

幼儿舞蹈教案优秀7篇【设计意图】:爱音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听到音乐便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身体反应。
因此,从音乐入手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己满足感的最佳舞台,是“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本次活动,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认识节奏,注重音乐对幼儿的整体影响,重视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感受音乐、主动地表现音乐,重视从节奏入手,让幼儿感受互相合作的。
乐趣,领略音乐欢乐的气氛。
[活动目标]:1、看懂节奏图谱,并能根据图谱的提示打出节奏。
2、能看指挥协调一致地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小锣等打击乐器合奏欢快的乐曲《小看戏》。
[活动准备]:1、幼儿已经学会舞蹈《小看戏》。
2、《小看戏》音乐,手绢花。
3、乐器:铃鼓、碰铃、园舞板、小锣等打击乐器。
4、乐器图片,“身体动作图谱”。
【活动重难点】:幼儿能根据“身体动作图谱”,用打击乐器合奏乐曲《小看戏》。
【活动过程】:1、教师与幼儿共同舞蹈,熟悉乐曲旋律。
师:孩子们,听着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扭起来喽!(舞蹈《小看戏》)2、幼儿在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创编身体动作图谱。
师:刚才我们跳的舞蹈叫什么名字?(小看戏)《小看戏》是一首东北民歌,乐曲活泼、欢快,我们刚才用舞蹈表现了这首乐曲的节奏,要是不用手绢花,你会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这首乐曲的节奏吗?(1)教师引导幼儿在转动手绢花时,做拍肩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XX︳XXX︳。
(2)用拍腿、叉腰等动作表现节奏:XXXX︳XXXX︳(3)用拍手、跺脚的动作同时表现结尾节奏:XX︳XX︳3、教师指导幼儿集体、分组练习“身体动作图谱”。
(1)教师带领幼儿做整节奏动作。
(2)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师指挥练习节奏动作。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器配乐方案。
(1)师出示乐器铃鼓、碰铃、园舞板、小锣等,幼儿说出乐器名称,师带幼儿巩固演奏方法。
幼儿园舞蹈教学计划(15篇)

幼儿园舞蹈教学计划(15篇)幼儿园舞蹈教学计划1一、教学任务: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
通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
3、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的个性。
4、增进学生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6、使学生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3、通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学生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4、了解我国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
通过各种民族音乐学习表演各种民族舞蹈。
二、基训:1、练习:压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训练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大跳,倒踢紫金冠,转的技巧,舞姿训练。
3、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等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成品舞蹈学习广场舞、汉族舞、等。
教学内容第一阶段:基本内容1、认识舞蹈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
民族舞部分:汉民间舞蹈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1、民族舞蹈2、形体舞蹈第四阶段:展示四、总体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幼儿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学会3—4个完整性的幼儿舞蹈组合。
周次和目标:第一周: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
(时间与物品)3、新授舞蹈组合:“银波绿舟”第二周:1、复习上周学习内容。
2、新授点头、肩、活动组合。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舞蹈组合:“银波绿舟”第三周1、复习手,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2、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第四周1、复习所学内容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幼儿舞蹈教学说课稿(通用6篇)

幼儿舞蹈教学说课稿幼儿舞蹈教学说课稿(通用6篇)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属于美育的范畴,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幼儿舞蹈教学说课稿,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幼儿舞蹈教学说课稿篇1一、激趣引入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探索的一种动力和成功的诱因”。
放磁带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幼儿舞基本步法,歌表演和成品幼儿舞《摘星星》的伴奏音乐,采用以旧引新,创设“悬念”,引入新课,在让学生回忆所学幼儿舞内容时,教师提问:假如你现在站在舞蹈课室讲台上,面对小朋友要把老师教过的律动教给小朋友,那你该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才能使小朋友最易于接受呢?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二、引探新知在引导学生探新时,为了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依据大纲关于“幼儿舞蹈有哪几种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平时学过的律动、歌表演、表演舞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摸索出哪种方法最适于律动,哪种最适合歌表演等。
这部分教学我按照三个步骤设计:1、讲解、演示;2、引导议论;3、概括运用。
1.讲解、演示在教学中,先讲解幼儿园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包括:(1)示范法;(2)练习法;(3)分解组合法;(4)观察模仿法;(5)游戏法;(6)语言提示、讲解、口令的方法;(7)个别教学法。
让学生用最快的办法了解掌握这些教学方法的作用。
在讲解的同时,并且配以以前自己在教学时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动作或表演加以演示。
2.引导议论比如我现在要教一段集体舞,那么必须先要熟悉集体舞的伴奏曲,掌握基本节奏,然后根据集体舞的形式,进行必要的基本动作、角色动作教练,最后再组合完整,反复练习。
而在教基本动作时,同学们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呢?角色动作又是用哪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议论。
3.概括运用通过学生自己所学过的幼儿舞内容,结合所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的,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从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幼儿实际接受水平出发,从而概括出:例如在进行律动教学时,要熟悉了解律动音乐的形象和节奏,要抓住动作的形象和节奏进行的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讲明律动动作的形象特点和富有感染力的示范,然后让小朋友观察模仿进行练习。
幼儿舞蹈教案 集合15篇

幼儿舞蹈教案集合15篇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舞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舞蹈教案 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发展幼儿钻、爬、跨越及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3.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情感。
重点:发展幼儿身体的各种能力;难点: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准备:1、场地:梅花桩、隧道、竹梯2、进口处形象标志:蓝猫、哪吒、超人,彩旗三面。
3、自制线路图,哨子、小猪、小狗、小猴头饰。
4、音乐:《铁臂阿童木之歌》、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集合幼儿、热身运动。
1.小跑步进场(:整队、介绍队名、口号(队训)师:队员们注意听口令:(1)跑步走、立停。
(教师边吹哨子边喊口令)(2)请队员们排好队,准备做运动吧!(幼儿听音乐做韵律操)(3)向右转,三排起步走,右转弯走,到草地上集合:①各小队整队(三横队)、立正、稍息、立正。
向右看齐、向前看。
②各队介绍队名[一队:我们的队名是蓝猫队、二队:哪吒队、三队:超人队]。
③我们的口号是:我们是最棒的!(给自己爱的鼓励)二、幼儿拓展训练活动。
师:今天我们将进行户外拓展活动,要进行那些训练呢?1.观看路线图,交代训练内容及规则。
师:我们一起来看地图,从图上看我们要完成哪些任务?(让幼儿说)应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呢?教师小结:我们的任务要走过梅花桩、穿越隧道、跨越竹梯、最后到达山顶,(交代每个环节的注意点)返回时从旁边走回来,玩的过程要注意安全,你们听明白了吗?2.幼儿自由分散练习,教师关注幼儿活动情况。
师:现在请队员们自由练习。
集合幼儿,提问:刚才练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实地直观演示讲解。
难点:走梅花桩)请成功的幼儿介绍经验,进行示范,教师重点讲解:走梅花桩的要领。
3.分队游戏,分享成功经验。
(投放标志)过渡:队员们还有困难吗?(1)集合幼儿整队,请各小队注意:这次游戏分三队进行,一队:蓝猫队、二队:哪吒队、三队:超人队,一个接一个按秩序进行。
幼儿舞蹈教案四篇

幼儿舞蹈教案四篇幼儿舞蹈教案1舞蹈课教案一、教学目的:1、经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本事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本事,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本事、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二、授课地点:白板教室三、资料安排:(一)身体基本本事训练: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1)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构成弓型,初学者能够经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2)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3)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坚持原样。
(4)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
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
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
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
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2、腿——压腿、抬腿、踢腿(1)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
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
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
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
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
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撑地,上身向后下压,注意尽量用后腰,头靠近右腿,还原姿态时,上身要垂直。
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4)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尖直腿躺身,双手小七位。
幼儿舞蹈8大教学方法

1.启发法就是教师在幼⼉听了⾳乐以后,诱发,引导幼⼉的想象⼒ 和创造⼒,让他们⽤动作来表达对⾳乐的感受,提⾼ ⾃⼰的舞蹈表现⼒.
2.⽰范法就是教师先把舞蹈教材最准确,⽣动,形象并富有感染⼒的表演.根据教材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完整的⽰范或部分难点动作的⽰范.在⽰范前教师要注意引导幼⼉仔细观察⽰范的重点.
3.练习法就是让幼⼉⾃⼰做动作,练习时,教师要提出明确,恰当的要求,采⽤全班练,分组练,个别等多样的练习⽅法,并加以指导.
4.分解,组合法就是把舞蹈动作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基本动作,先进⾏分解,然后再组合起来.例如教动作先脚后⼿,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等.
5.观察,模仿法就是舞蹈中有些难于分解组合的动作如跑跳步,跑马步等,让幼⼉观察模仿.即由教师或动作的幼⼉作⽰范,⼤家跟着边看边做动作.这种⽅法在排练完整的舞蹈时,或简单的歌表演时常常使⽤.
6.游戏法就是⽤游戏的⼝吻和形式进⾏舞蹈教学.年龄幼⼩班级⽤的最多,它可增强幼⼉学习舞蹈兴趣.能⼒.
7.个别教学法就是教师对能⼒强,基础好或能⼒弱,基础差的幼⼉进⾏个别教练因材施教.
8.讲解,提⽰,⼝令法就是⽤语⾔来帮助幼⼉理解,感受,掌握和表达舞蹈的内容,感情和动作.这是舞蹈教学的辅助⽅法.这种⽅法不能⽤的太多.⽽且使⽤时语⾔要简明,形象,具体,总之要少讲多看多练.。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通用5篇)

幼儿舞蹈教学教案(通用5篇)幼儿舞蹈教学篇1一、教学目标1.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创编儿童舞蹈。
2.了解、掌握儿童舞蹈风格、韵律,感受其独特魅力。
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对舞蹈产生兴趣,同时爱上舞蹈。
3.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性,培养幼师生的综合能力,充分显示出教师为辅、幼师生为主的教学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表现儿童舞蹈的特点,引导幼师生运用一些编舞技法创编儿童舞蹈,感受儿童舞蹈的风格特征,进而学习儿童舞蹈并对生活产生积极乐观的向上态度,三、教学准备:1.录音机、磁带2.道具(根据需要自带)四、教学过程3、在课堂教学上,打破了教师一直教的局面,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效果演示,让更多的学生查找自身的优点和劣势,还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小组之间进行"表演性比拼",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自我展示能力,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创新点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我锻炼能力,使体育舞蹈教学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6-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一、教学方法使用的形式与目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都有它特殊的作用。
1、讲解法: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作用、要领、做法及要求等,以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进行练习的方法,这是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语言的一种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
2、示范法:教师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教学的动作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具体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
3、提示法:教师以提示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
语言提示是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或口令提示学生所要完成的动作名称、时间、数量、方向和质量的要求等,非语言提示是教师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视线接触等提示学生完成动作的一种方法。
幼儿园舞蹈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舞蹈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舞蹈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舞蹈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舞蹈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能自如地随音乐舞蹈,表达出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体验欢乐的气氛。
2、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交往能力及自学能力。
【活动准备】1、图谱两张,歌曲《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2、五个小组的标记(白、红、黄、蓝、绿五种颜色的花形标记,幼儿各有一枚,活动室地面贴上相应花形标记)3、舞蹈用小道具(腕花),幼儿人手一副。
【活动过程】1、随《母鸭带小鸭》律动音乐幼儿愉快地进活动室。
(要求幼儿能随音乐形象而有节奏地表演小鸭走路,游水的动作)2、练生曲《你好,你早》(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能与同伴自然地面对面表演唱,声音整齐动听)3、复习歌曲〈欢乐颂〉请外圈的小朋友站起来唱歌词,里圈的小朋友哼唱“啦”,合唱的时候声音要整齐和谐。
4、创编舞蹈〈欢乐颂〉(1)幼儿听音乐想动作(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初步设想舞蹈动作)师:“刚才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编〈欢乐颂〉的舞蹈动作,首先请大家仔细地听音乐想动作。
”(2)幼儿分组商量讨论,设计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小组协商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师:“接下来要请每队小朋友站到标记上,互相商量,为这首乐曲配上合适的舞蹈动作,开始。
”(3)引导幼儿集体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及时记录动作——画在图谱上。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引导幼儿编出与众不同的优美的动作,并着重表扬动作富有创意及在创编时能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幼儿)师:“刚才小朋友都编得很认真,现在哪一队先来试试,把你们设计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4)回忆创编动作,为连贯舞蹈作准备。
(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图谱,想象动作)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的舞蹈动作已经全部编好了,先请大家看着图谱来回想一下动作。
幼儿园舞蹈课教学计划(8篇)

幼儿园舞蹈课教学计划(8篇)幼儿园舞蹈课教学计划(精选8篇)幼儿园舞蹈课教学计划篇1舞蹈是人体艺术,他要求舞者良好的体型和必要的舞蹈条件。
幼儿舞蹈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反映幼儿的童趣、童心,是幼儿喜闻乐见爱学的一种艺术活动。
它对于丰富幼儿审美经验,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与能力;开发艺术潜能;发展幼儿理解、联想、想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等有重要意义。
部分幼儿站姿仍存自然形态的习惯,因此首先要克服幼儿的自然形态的习惯,训练出一个良好的体态,初步掌握肌肉的紧张和松弛,锻炼后背和腿的能力;其次解决腰腿的软度和控制能力;然后,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教会幼儿听音乐,养成跟着音乐来做动作的习惯。
幼儿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软度和开度较好,而软度和开度又是一切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借助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幼儿进行软、开度的训练,由于幼儿是躺或坐在地上进行训练的负担较小,容易掌握动作达到理想的训练目的,因此在舞蹈时,动作尽量简单。
上肢在摇动同时,下肢动作不要太大。
如:小丁字步、连续跳等。
动作简单,孩子易学会,这对初学舞蹈的幼儿来说,他们不会产生厌倦恐惧的心理。
另外,动作要一定的情趣,如果一味地强调某种正规的动作,这会影响他们学的兴趣,稍加点情趣,效果就不一样。
因此本学期活动安排如下: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训练教学上分为两大部分:一、舞蹈基础训练。
也可称为舞蹈的基本技能训练。
主要是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4—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
二、表演性组合。
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
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
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
基础训练与表演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加适用于幼儿园舞蹈训练及各种演出需要,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幼儿园舞蹈课教学计划篇2一、舞蹈教学目标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技巧

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技巧舞蹈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作为幼儿教师,掌握一些有效的舞蹈教学技巧,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舞蹈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将分享一些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技巧,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开展舞蹈教学工作。
一、注重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幼儿的兴趣是保持他们主动参与舞蹈活动的关键。
为了激发幼儿的舞蹈兴趣,幼儿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能力的舞蹈曲目和动作,确保幼儿容易上手,有成就感。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等,使舞蹈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保证基本技巧的前提下,尊重幼儿的个性和特点。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幼儿舞蹈教学至关重要。
为了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幼儿教师可以:1.提供安全、整洁的教学场所和器材,确保幼儿舞蹈教学的顺利进行。
2.设置鼓励和奖励机制,及时给幼儿反馈和肯定,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团队意识,通过合作舞蹈活动,让幼儿学会相互尊重和合作。
三、确保幼儿的身体安全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身体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在舞蹈教学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预防幼儿受伤。
2.注意舞蹈动作的难易程度,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训练引发损伤。
3.引导幼儿正确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在保证舞蹈效果的前提下,避免错误动作对身体造成伤害。
四、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舞蹈是艺术的表达形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目标。
为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幼儿教师可以:1.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独特性。
2.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和舞蹈素材,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3.组织小型演出或展示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总结起来,幼儿教师的舞蹈教学技巧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舞蹈兴趣,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确保幼儿的身体安全,并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结合实际论述幼儿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

结合实际论述幼儿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
幼儿舞蹈教学的一般方法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激发兴趣: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播放欢快的音乐、展示优美的舞蹈视频、带领幼儿一起模仿舞蹈动作等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舞蹈的快乐和魅力。
2.基础训练: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基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基础训练包括身体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训练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伸展、跳跃、翻转等动作来训练幼儿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通过节奏感的训练来提高幼儿的协调性。
3.音乐节奏感培养:舞蹈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可以通过让幼儿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如儿歌、流行音乐等,让他们感受不同的节奏和旋律,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4.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幼儿舞蹈不仅仅是模仿和表演,更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表现力,让他们能够自信、自然地展现自己的舞蹈才华。
5.评价与反馈: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评价与反馈是重要的环节。
教师应及时对幼儿的舞蹈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评价应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同时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
总之,幼儿舞蹈教学应注重兴趣培养、基础训练、音乐节奏感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以及评价与反馈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舞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老师的舞蹈教学方法

幼儿园老师的舞蹈教学方法幼儿园老师在舞蹈教学中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认知能力的成长时期,通过舞蹈教学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身体和大脑,促进他们的自我探索和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幼儿园老师的舞蹈教学方法:1. 情景创设情景创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创设适当的环境和情境,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和节奏。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放牛娃的场景,用生动的道具和背景音乐来引导孩子们舞蹈,这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舞蹈动作背后的意义,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们的参与度。
2. 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来学习舞蹈动作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愉快地学习和探索。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授孩子们基本的舞蹈步伐,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同时也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缩小动作缩小动作是一种非常耐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缩小舞蹈动作来引导孩子们准确理解和掌握每个动作的要领。
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步骤地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每一步要做好,再逐步组合完成整个舞蹈动作,这可以让孩子们在掌握舞蹈技巧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4. 找寻共通点找寻共通点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让孩子们找寻舞蹈中的共通点,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舞蹈技巧和节奏。
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发现两个舞蹈动作之间有相同的步伐和动作,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们深入理解舞蹈的本质和内涵。
5. 语言激励语言激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通过对孩子们的肯定和鼓励,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舞蹈的自信心和动力。
例如,教师可以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们:“好棒!”、“你做得非常好!”等等,这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自主地学习和表达。
总之,舞蹈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游戏化教学等多种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形式,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同时,通过缩小动作、找寻共通点等方法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舞蹈技巧和节奏。
幼儿园舞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幼儿园舞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培养幼儿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正确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舞蹈,提升他们的舞蹈水平和表演能力。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舞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安全、秩序良好、充满温暖和欢乐氛围的教学环境。
幼儿需要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从而提高他们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幼儿对于舞蹈的学习和参与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愿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趣的主题,如动物、自然景观等,将舞蹈和这些主题进行结合,让幼儿在参与舞蹈学习时感受到乐趣和动力。
3. 游戏化教学:幼儿一般喜欢玩耍和游戏,教师可以将舞蹈教学融入到游戏中。
通过游戏化的教学,幼儿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舞蹈学习,并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等。
4. 音乐引导:音乐是舞蹈表演的灵魂,教师可以通过选取适合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幼儿跳舞。
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舞蹈的节奏和动作,在音乐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更好地将身体与音乐进行统一。
5. 分步教学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记忆能力有限,教师可以采用分步教学法,逐步教授舞蹈动作和技巧。
首先,教师可以先示范舞蹈动作,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模仿。
接着,分解动作,逐步教授每个动作的细节。
最后,将各个动作组合起来,完成整个舞蹈。
6. 肢体语言和示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示范来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来演示正确的动作和姿势,同时使用手势、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来加强幼儿对动作的理解。
7. 角色扮演:幼儿喜欢模仿和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教授舞蹈。
教师可以给幼儿分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舞蹈中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行动来理解和学习舞蹈。
8.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一种方式。
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幼儿舞蹈教学方法一、引言幼儿舞蹈教育是培养幼儿审美意识、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
二、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具体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可以结合故事情节或角色扮演,使幼儿能够在情境中体验舞蹈动作,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授《小兔子乖乖》这个舞蹈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小兔子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进入到角色扮演中。
同时,可以利用道具或服装等物品增加整体的情境感,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舞蹈动作的含义。
三、示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示范和模仿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身体语言和动作示范,引导幼儿正确地理解和模仿舞蹈动作。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形态和动作技巧,以便能够清晰地展示给幼儿。
同时,教师应该注意语言的运用,简洁明了地解释每个动作的要点和细节,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四、循序渐进教学法循序渐进教学法是一种逐步推进、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即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引导幼儿学习舞蹈动作。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基础,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自信心。
在实施循序渐进教学法时,教师应该对舞蹈课程进行合理的分节,逐步教授不同的动作组合。
并且,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进行个体化的教学调整,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在适应自己能力范围的情况下,稳步提升舞蹈水平。
五、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是一种通过互动参与和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利用互动游戏和小组合作,可以增强幼儿的参与度和集体荣誉感。
例如,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互动的游戏,如模仿造型、合作编舞等。
通过这些互动,幼儿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

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引言:幼儿园舞蹈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幼儿动作协调性、音乐感知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通过舞蹈教学,幼儿能够通过身体的表达来塑造情感、展现创造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幼儿园舞蹈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包括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教学手段、以及如何引导幼儿参与集体舞蹈。
一、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幼儿园舞蹈教学应当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提供示范: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示范或使用视频等媒介向幼儿呈现舞蹈动作,让幼儿对舞蹈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分解动作:将整个舞蹈动作分解成较小的动作片段,逐个教授给幼儿。
例如,可以先教授手部动作,然后再教授脚步动作。
3. 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幼儿逐渐掌握每个动作片段。
可以利用游戏、歌曲等方式来增加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4. 合成整个舞蹈:当幼儿已经熟练掌握每个动作片段后,可以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
二、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教学手段幼儿园舞蹈教学不仅仅是机械地教授动作,还应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
以下是几种可以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教学手段:1. 自由舞蹈:为幼儿提供特定的音乐,让他们自由地动起来。
鼓励幼儿展现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2. 创编舞蹈:鼓励幼儿团队合作,让他们一起创作一支舞蹈。
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舞蹈元素和动作,让幼儿自己组合和发挥。
3. 舞蹈表演:安排一次小型的舞蹈表演,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和创造力。
可以邀请家长、老师和其他幼儿观看,增加表演的乐趣和意义。
三、引导幼儿参与集体舞蹈集体舞蹈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为小组,教授给每个小组不同的舞蹈动作。
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幼儿间的协作与配合能力。
幼儿舞蹈教学常用的5种方法优秀10篇

幼儿舞蹈教学常用的5种方法优秀10篇.边歌边舞边朗诵三结合练习法1幼儿喜欢一边玩耍,一边自言自语,喜欢用语言指导行动,推动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这特点,在舞跟练习中加进去一些说词或歌唱,有助于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这类舞蹈可以是寓言类,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性舞蹈,或者是童话、科幻题材的舞蹈。
这类舞阅以故事情节将各种动作编串起来,符合幼儿的好奇、好模仿、好梦想的特点,能够引起幼儿学习舞蹈的极大兴趣,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舞蹈的热忱。
.游戏法2游戏法是幼儿舞蹈教学当中的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是教师运用游戏的方法组织幼儿进行的舞蹈练习方法,这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方法。
幼儿喜欢蹦蹦跳跳,每当听到他们熟悉的轻快音乐,他们就会倍不自禁地手舞足路,这是由幼儿易兴奋、活泼好动的天性所决定的。
教师在运用游戏法进行舞蹈教学时,首先一定要选择幼儿熟悉并且喜爱的音乐。
如《黑猫警长》、《葫芦娃》、《七色光》等歌曲,然后再配上形象的舞蹈动作,这样一来就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了。
因为熟悉的音乐可以使幼儿产生许多联想,教师根据这一点,编排一些游戏形式的舞蹈肯定会受到幼儿的欢送。
另外,还可以根据游戏方法编排一些带有简单情节、有角色的模拟性舞蹈,如模仿蝴蝶飞翔、小燕子觅食、小鸡捉虫等舞蹈动作。
游戏方法容易被幼儿接受,这一方法能够提高幼儿学习舞蹈的效率。
.分解法与分解组合法3分解法是将某一动作分成几个环节,按每一环节逐次教给幼儿,然后再连结成整体。
这种方法有利于幼儿更快革握动作的某一环节。
分解组合法是先教根本动作、难点动作,或者把舞蹈分解成假设干段来练习,当每个根本动作或每一段落的舞蹈练习熟练后,再把它们串联组合成整体舞蹈。
分解组合法是简化教学的一个方法,它可以帮助幼儿尽快掌握舞蹈动作,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时耍谨慎,因为幼儿模仿力强,分配抑制能力弱,所以容易使幼儿舞蹈脱节、割裂、影响舞蹈的连贾性与质量。
.练习法4练习是幼儿亲自舞蹈的根本方法,它是幼儿学习舞蹈、记忆舞蹈、稳固舞蹈的根本途径。
怎样教幼儿舞蹈

怎样教幼儿舞蹈教幼儿舞蹈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充满乐趣的任务。
幼儿身体柔软灵动,对音乐和舞蹈充满好奇,所以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于幼儿的舞蹈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些如何教幼儿舞蹈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开发身体潜力并培养对舞蹈的热爱。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幼儿舞蹈之前,我们首先要创造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环境。
这需要营造友好、温暖的氛围,让幼儿感到安全和舒适。
可以通过互动游戏、音乐热身等活动来打破冰,让幼儿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展示他们的舞蹈天赋。
二、简单易学的动作对于幼儿来说,舞蹈动作应该简单易学,符合他们的身体特点和发展阶段。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和动画片来展示舞蹈动作,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图示、示范等方式,帮助幼儿明确动作的要领,并鼓励他们多次反复练习。
此外,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音乐与舞蹈的融合音乐是舞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幼儿对音乐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音乐,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情感。
可以选择适合幼儿的儿歌或童谣作为伴奏音乐,或者利用故事情节来创作舞蹈动作,增加舞蹈的趣味性和可理解性。
四、团队合作与创意发展在舞蹈教学中,团队合作和创意发展同样重要。
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培养幼儿互助合作的意识,并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
同时,鼓励幼儿们自由发挥创造力,引导他们在舞蹈动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五、培养舞台表演能力舞台表演是舞蹈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小型的演出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舞台表演能力。
在节目准备过程中,要与幼儿进行反复排练,并给予正确的舞台表演指导。
尽管幼儿的动作可能不够完美,但我们要鼓励他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六、家长的参与与支持家长是幼儿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参与与支持对于幼儿的学习成果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可以邀请家长参加教学活动或观摩演出,让他们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展,并鼓励他们在家中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怎样教幼儿舞蹈

怎样教幼儿舞蹈舞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能促进幼儿的动作协调性、音乐感知能力以及自信心的培养。
作为教授幼儿舞蹈的教师,我们需要采用适合他们的方法和技巧来教授舞蹈。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幼儿舞蹈。
一、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幼儿舞蹈教学首先需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他们喜欢玩耍和自由活动,缺乏耐心。
因此,我们应该设计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确保教学过程充满趣味。
同时,要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动作,避免过于抽象的概念,使幼儿能够轻松理解和模仿。
二、培养幼儿的舞台素养在教授幼儿舞蹈时,我们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舞台素养。
舞台素养包括仪态端庄、礼仪规范、舞台表演技巧等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 身体形态培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站姿和行走姿势。
引导他们在舞台上保持挺胸收腹、肩膀放松的姿态。
2. 表情与眼神培养:教导幼儿在表演时注意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
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同情绪下的表情,并引导他们在表演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3. 舞台习惯培养:教导幼儿在进出舞台时的礼仪规范,如鞠躬、待命等。
帮助幼儿养成舞台上专注、自信的态度。
三、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果在教授幼儿舞蹈时,创设适宜的情境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情境是指通过环境、道具和音乐等手段,让幼儿进入舞蹈的氛围中,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1. 利用道具创设情境:根据舞蹈的主题,选择合适的道具来创设情境。
例如,如果是教授花儿舞蹈,可以使用花朵图案的帽子或者花环作为道具,让幼儿戴上后更好地表现出花儿的形象。
2. 背景音乐的运用:选择适合舞蹈主题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的引导下进行动作训练。
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能够激发幼儿的舞蹈动力,使他们更加专注地参与。
3. 设计小型演出:通过安排小型的演出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他们学到的舞蹈。
可以在幼儿日常活动的班级或学校活动中设置表演环节,给予幼儿展示自己舞台素养的机会。
四、关注身体保护和安全在教授幼儿舞蹈时,身体保护和安全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幼儿舞蹈教学
幼儿舞蹈不同于其它舞蹈,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通过幼儿表演来体现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
幼儿舞蹈是通过幼儿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集中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幼儿歌舞,是文学、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综合艺术。
它是陶冶幼儿性情,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舞蹈教学,能够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幼儿自我表现和自我表达的艺术潜能。
给幼儿营造自由感受和表现的环境,创设一个宽松的表达空间,能够给幼儿舞蹈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舞蹈的教学包括对音乐题材的选择,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幼儿参与动作的创编等等。
下面,我就以自己创编的几个舞蹈浅析一下幼儿舞蹈的教学。
一、对音乐题材的选择。
教师在选择幼儿舞蹈题材时,一般要求音乐鲜明,新颖别致,富有儿童情趣,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活跃幼儿的想象思维,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
义,整个舞蹈需要充满与幼儿相关的生活气息,易于幼儿的情感抒发与表达。
如幼儿舞蹈“小小交通警”。
舞蹈选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而交通警察又是幼儿喜欢模仿的对象,让幼儿通过舞蹈体验交警的生活,将给幼儿带来惊喜及参与舞蹈活动的动力。
舞蹈给幼儿提供了情感宣泄的舞台,让幼儿体验了交警的生活,做了生活中不可能做的事情,培养了幼儿关注自
己生活环境的习惯,让生活环境直接参与对幼儿的教育。
这样的舞蹈,幼儿自然表现出参与的热情,中间再创设一些有趣的小情节,使幼儿的表演更加欢快而活泼。
二、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
只有让幼儿充分熟悉音乐,感知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幼儿才可能将自己的情感融汇到舞蹈的表现中去,才有可能有表情和动作的到位。
如果幼儿不能够正确感知音乐的节奏、旋律那么舞蹈必然不会跳得成功,教师如果不能够重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这个环节,就会出现教师教得辛苦万分而幼儿学得无所适从的窘况。
不是幼儿学不好,而是教师没教好,幼儿在不了解音乐所表达的含义下,缺少内心对音乐的体验,无法把握舞蹈的神韵,幼儿跳起舞来,自然会出现神情呆滞。
只有让幼儿充分融入到音乐中,让幼儿的想象力与音乐对话,那样幼儿跳起舞来就会神采飞扬,因为幼儿知道自己的肢体语言所表述的意思。
当幼儿在音乐中畅游时,音乐带给幼儿的是一种美的体验,幼儿也成为音乐中舞动的小精灵,音乐和幼儿发生了互动的作用。
如舞蹈“草原小牧民”。
幼儿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风格是欢快,跳跃的,他们自然呈现出愉悦的表情,根本不用教师提醒要“高兴点”之类的词语。
小牧民喜欢骑马,又生活在草原,住在蒙古包里,这些是幼儿熟知的场景.。
随着悠扬的音乐声,一幅美丽的画面就会展现在幼儿面前,他们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宛如自己和一群快乐的小伙伴,在大草原上追逐、嬉戏,一个个顽皮、可爱的形象跃然眼前。
舞蹈中可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
如在舞蹈“草原小牧民”中有一段间奏的音乐是让幼儿自由发挥的,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进行表演。
有的幼儿一起做摔跤状,有的结伴做游戏,有的自由的相互追逐,有的幼儿原地做骑马状等等。
幼儿在充分体验音乐后,作出自己认为贴切的动作,使幼儿能够利用舞蹈进行感情交流,舞蹈时自然会表情丰富,轻松活泼。
三、幼儿参与动作的创编。
创编的动作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形象性,易被幼儿所接受。
动作的选择不宜过难,易简明、形象、直观性强,动作的幅度及活动量不宜过大,应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动作的衔接与变化应有规律,便于幼儿的记忆。
舞蹈的动作可选择幼儿舞蹈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基本动作,进行简化、分解、加工和组合,不易选择对肌肉控制,身体平衡要求较高的动作。
创编幼儿舞蹈的原则是新鲜而不猎奇,夸张而不失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教师应该积极为幼儿提供创作空间,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用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去诠释舞蹈的元素,让幼儿成为舞蹈的创编者,真正成为幼儿舞蹈的主人。
不仅要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去表达。
如舞蹈“小兵的一天”。
在选择舞蹈动作时,我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和我一起进行舞蹈的编排。
首先确定舞蹈的道具和服装。
服装与道具这一环,看似并不是十分重要,其实,一个舞蹈创编的是否成功,服装与道具的运用必不可少。
运用得当,是一笔画龙点睛,弄不好,则成了画蛇添足。
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创编的是哪一类型的舞蹈;其次,再根据舞蹈的需要设计服装与道具。
经过幼儿之间激烈的争辩,最终我和幼儿一起
决定道具用冲锋枪,服装用绿色的军装,头戴大盖帽,孩子们说这样看起来威风。
其次是动作的选择。
让幼儿自己说想用哪些动作为舞蹈的基本动作。
在幼儿所说的动作中再和幼儿一起把走、跑、爬、射击等动作定为基本动作,每段安排一个动作或两个动作交替进行,表现出不同的乐段,使整个舞蹈有起有伏,动静交替,极富童趣。
有了幼儿的参与,舞蹈成为一种幼儿思维的载体,间接的反映出幼儿的喜好和兴趣及对事物的一些看法。
再次是队形的选择。
幼儿舞蹈的队形是根据音乐的需要进行设定的。
它特点要简单清晰,变换队形时要有疏有密,穿插跑位要合理,不能偏台和拥挤。
在创编舞蹈时,应充分考虑到队形与队形之间的变化要合理,队形编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舞蹈的整体效果。
在创编舞蹈“草原小牧民”时,幼儿大部分喜欢用圆形、纵队、正方形等,最后决定把三角形、圆形、梯形等队形作为舞蹈队形变换的基调。
队形简单明了,却能够使整个舞蹈流动起来,充满活力、富有朝气,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再次得到有力的印证,给幼儿一个机会,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份惊喜。
舞蹈教学虽然有难度,但只要教师注重日常生活的积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将其加工提炼,用幼儿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舞蹈成为幼儿展现艺术才华的舞台,为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健康发展推波助澜。
教师要善于将难度大的舞蹈化整为点,利用日常的游戏活动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
有些舞蹈需要幼儿有一定的基本功,而这一块教师仍然可利用一些游戏进行训练,减少幼儿的枯燥感,
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如:开胯训练,就可以利用小青蛙的动作来训练,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相应的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舞蹈来源于丰富的生活内容,从生活中提炼的素材具有表现力与生命力。
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提炼适合幼儿跳的舞步,注重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鼓励
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让幼儿积极参与舞蹈作品的创编,加强日常有目的的音乐节奏及基本功的训练。
有了这些作为铺垫,舞蹈教学就会变得简单而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