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姑娘教案

合集下载

牧羊姑娘-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牧羊姑娘-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牧羊姑娘-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2.了解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诗句3.听懂歌曲《牧羊姑娘》4.学唱歌曲《牧羊姑娘》二、教学重点1.听懂歌曲《牧羊姑娘》2.学唱歌曲《牧羊姑娘》三、教学难点1.意会白居易和刘禹锡的诗句2.准确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四、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唱唱跳跳,做准备活动。

2. 引入新歌(10分钟)老师播放歌曲《牧羊姑娘》,让同学们认真听歌曲。

3. 歌曲理解(20分钟)老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牧羊姑娘》后,请学生跟读歌詞。

老师可以提问:1.歌曲讲述了什么故事?2.歌曲有哪些高潮和变化?3.学生们都能感受到什么?4. 诗词理解(25分钟)老师讲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老师让学生知道这个诗句写的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向大家逐句翻译。

接下来,教师再讲解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同学们也尝试看看这个诗句写的是什么意思。

5. 学唱歌曲(25分钟)老师逐句带领学生练习歌曲《牧羊姑娘》。

老师可以用麦克风和立体声音箱让学生听得更清晰。

6. 唱歌比赛(5分钟)最后,老师请学生分组进行唱歌比赛。

雅集团的代表将给出奖项。

五、教学评估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所有学生的表现。

可以通过小组表演、课堂参与玩游戏等方式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将学生分为小组比较有助于鼓励他们彼此通力合作,在交流中学到更多。

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经验体验需要手动调节。

七、教学延伸课堂之外,可以让学生参与唱歌比赛或戏剧比赛,分享他们的音乐表演和想象力。

八、参考资料1.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3.《竹枝词》刘禹锡。

《牧羊姑娘》教案

《牧羊姑娘》教案

《牧羊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牧羊姑娘》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2)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提高音乐表现力;(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学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2)运用集体合作、分组竞争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3)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歌曲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2)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和平、幸福的生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牧羊姑娘》的歌曲旋律和歌词;(2)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3)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音准、节奏的把握;(2)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对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歌曲《牧羊姑娘》乐谱;(2)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3)教学视频或图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牧羊姑娘》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2)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初步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新歌:(1)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特点;(2)教唱歌词,讲解歌词的意义;(3)教授歌曲旋律,指导学生演唱。

3. 练习与展示:(1)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2)选取优秀小组进行展示,鼓励其他小组;(3)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4. 歌曲讨论与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谈论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2)分析歌曲中的形象描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3)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牧羊姑娘》,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对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学生能在的课程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牧羊姑娘》这首歌曲。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确保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牧羊姑娘》教案一. 教材分析《牧羊姑娘》是一首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描绘了牧羊姑娘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歌曲曲调优美,富有田园气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草原的宽广和牧羊姑娘的勤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知识和简单的乐理知识,能够独立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但部分学生对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牧羊姑娘》。

2.能够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草原的宽广和牧羊姑娘的勤劳。

3.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的把握。

2.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转换。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草原放牧的情境。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牧羊姑娘》的乐谱。

2.准备草原放牧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草原放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先行演唱歌曲《牧羊姑娘》,让学生跟随模仿,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创编,如改变节奏、增加音高等,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节奏感和音准。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牧羊姑娘》,并尝试进行歌曲创编。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歌曲《牧羊姑娘》的曲谱,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以上教学过程共计50分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一. 教学情境分析在本节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来引导学生进入草原放牧的情境。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演唱歌曲《牧羊姑娘》,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摇篮曲的演唱技巧。

2. 理解歌曲《牧羊姑娘》的内涵,感受歌曲的美感。

三、教学难点:1. 摇篮曲节奏的把握。

2. 歌曲中装饰音的演唱。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教学用具(如三角板、拍手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摇篮曲,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教学新歌:教唱歌曲《牧羊姑娘》,重点讲解摇篮曲的节奏和演唱技巧。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展示: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演唱歌曲《牧羊姑娘》。

5. 音乐活动:设计一个与摇篮曲相关的音乐活动,如拍手游戏、三角板演奏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摇篮曲的魅力。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牧羊姑娘》,下周上课进行验收。

8.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选取另一首摇篮曲,与《牧羊姑娘》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分析两首歌曲的异同,加深对摇篮曲的理解。

2. 欣赏名曲:介绍一位著名音乐家的摇篮曲作品,进行欣赏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七、课堂小测:1. 歌曲演唱:检查学生对歌曲《牧羊姑娘》的掌握程度,要求熟练演唱。

2. 音乐知识:提问有关摇篮曲的音乐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适当调整教学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得上。

2. 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牧羊姑娘-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牧羊姑娘-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牧羊姑娘-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乐器独奏
2.能够听懂“牧羊姑娘”这首曲子
3.了解二重唱唱法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民族乐器独奏
2.熟悉“牧羊姑娘”这首曲子
3.掌握二重唱唱法
三、教学难点
1.民族乐器独奏的技巧
2.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旋律和韵律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提前准备好乐器
2.教师能够熟练演奏“牧羊姑娘”这首曲子
3.准备好适合二重唱的唱段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手拍节奏,然后教师可以用乐器演奏一段简短的旋律让学生跟着哼唱。

2. 听歌
教师将“牧羊姑娘”这首曲子播放,并让学生认真听歌。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歌
过程中关注旋律和节奏。

3. 演示
教师演示一遍“牧羊姑娘”这首曲子,教师强调曲子中的重点音符和节奏。

4. 乐器独奏
教师将民族乐器拿出来,演奏出“牧羊姑娘”这首曲子中的独奏部分,让学生聆
听并体验乐器的美妙。

5. 二重唱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合唱,让学生体验到二重唱的唱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唱段,让学生轮流唱出唱段。

6. 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知识,让学生再一次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教师提前准备充分,所带乐器独奏精湛,让学生对民族乐器有了更深的了解。

课堂上教师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聆听和唱歌中深入领会乐曲的美妙,课堂气氛活跃。

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时间控制,不能让学生感到厌烦和疲倦,需要更好地平衡课堂进度。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牧羊姑娘》,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使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感受草原生活的独特魅力。

3. 培养学生用歌声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牧羊姑娘》。

2. 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

2. 如何在演唱中表达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草原风光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草原生活的向往。

2.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牧羊姑娘》,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理解歌曲: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草原生活和情感。

4. 歌曲展示:学生分组或个人展示演唱歌曲《牧羊姑娘》,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草原主题的创意表演,如舞蹈、朗诵等,让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草原生活的乐趣。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牧羊姑娘》,并尝试向家人分享歌曲背后的故事。

六、教学延伸:1. 对比教学:邀请其他年级的学生一起参与,比较不同年级学生对歌曲《牧羊姑娘》的理解和演唱水平。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进行亲子合唱比赛,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演唱能力:评价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表达能力。

3. 创意展示:评价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创意表现和团队合作。

八、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九、教学拓展:1. 同类歌曲学习:推荐其他描述草原生活或表达美好情感的歌曲,如《草原夜色美》、《敖包相会》等。

2. 草原文化探究:组织学生参观草原或相关文化景点,深入了解草原文化和生活方式。

《牧羊姑娘》教案

《牧羊姑娘》教案

《牧羊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牧羊姑娘》这首童话故事,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并能正确理解、使用一些关键词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阅读、思维、创造等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正确描述故事内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理解故事中的深层意义,并能够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牧羊姑娘》故事本、多媒体设备。

2.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5分钟)老师可以使用一段温暖的音乐和一张插图,引导学生谈论和讨论关于善良、勇敢和正直的话题,为故事铺垫情感基础。

2. 故事呈现(15分钟)使用多媒体设备呈现《牧羊姑娘》的故事内容和插图,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控,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

3. 故事理解与讨论(1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一起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例如: - 主人公的名字是什么?她是一个怎样的姑娘?- 王子遇到姑娘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他做了什么事情?- 最后姑娘和王子在一起了,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你有什么感想?4. 语言运用(20分钟)帮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描述故事中的情节,例如:- 描述牧羊姑娘:她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皮肤白皙,性格善良乐观。

- 描述王子:他是一个勇敢善良的王子,他看到了姑娘的善良和美丽。

5. 情感体验(15分钟)分组或个人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从不同角度展示故事中的情感体验。

例如:- 小组讨论并展示一个关于勇敢的小剧场。

- 学生可以绘制《牧羊姑娘》故事的漫画。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同时展望下节课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牧羊姑娘》。

理解歌曲的背景和主题,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学会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运用集体合作、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欲望。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介绍歌曲《牧羊姑娘》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2 歌曲结构分析:分析歌曲的结构,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构成要素。

2.3 歌词内容解读:解读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感受歌曲的美感。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伸展、转圈等,以调动学生的身体和情绪。

3.2 歌曲聆听:播放歌曲《牧羊姑娘》,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3.3 歌曲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高和节奏的正确性,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4 歌曲分析: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构成要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演唱评价: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音高、节奏、表情等方面的表现。

4.2 学生乐理知识评价:对学生所学的乐理知识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音高、节奏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4.3 学生合作能力评价: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音乐游戏:设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游戏,如音高猜猜乐、节奏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2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旋律、编配和声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3 音乐欣赏:推荐一些与《牧羊姑娘》相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牧羊姑娘》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2.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牧羊姑娘》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准。

2. 教学难点:音准的准确性,合唱部分的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钢琴、吉他、多媒体设备、乐谱、歌词卡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牧羊姑娘》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风格,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介绍:教师简要介绍《牧羊姑娘》的背景、作者及歌曲特点。

3. 学唱歌曲: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b.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c.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纠正、指导。

4. 合唱练习: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分别练习合唱部分,注意声部的协调性。

5. 总结与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牧羊姑娘》歌曲,加强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2.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的练习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合唱时的表现。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家长签字确认。

3. 演唱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比赛,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3. 开展音乐主题活动,如音乐会、合唱团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教学计划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后续课程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高音乐素养。

十、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课《牧羊姑娘》教案

第二课《牧羊姑娘》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牧羊姑娘》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和欣赏民族音乐。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牧羊姑娘》这首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旋律和节奏时,积极参与,认真模仿,这让我感到很高兴。然而,我也注意到在高音区的演唱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4.通过合唱、分角色演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草原文化的魅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牧羊姑娘》,培养学生对旋律、节奏的辨识和表达能力,增强音乐审美素养。
2.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与尊重,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音乐素养。
-在歌词学习上,教师可通过故事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歌词背景,加深记忆。
2.教学难点
-高音区的演唱:歌曲中有部分高音区的旋律,对于小学生来说,高音区的演唱可能存在难度。
-节奏的准确度:歌曲中的节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需要准确把握每个音符的时值,保证整体演唱效果。
-歌曲情感的表达: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歌声传达出歌曲的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牧羊姑娘》相关的音乐问题,如如何表达歌曲的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歌曲学唱的实践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合唱等形式展现歌曲的美感。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牧羊姑娘》,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牧羊姑娘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 歌曲《牧羊姑娘》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教学难点:1. 歌曲中较高音区的演唱。

2. 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牧羊姑娘》乐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牧羊姑娘》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歌词。

3.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三、歌曲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 学生讨论歌曲中牧羊姑娘的形象,发挥想象力。

四、练习演唱(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提高演唱效果。

2.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牧羊姑娘》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播放《牧羊姑娘》音乐,让学生跟唱。

2. 教师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二、深入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探讨牧羊姑娘的形象。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歌曲展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化的表现。

2. 学生相互评价,教师总结。

四、创作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以《牧羊姑娘》为素材,进行音乐创作活动。

2. 学生展示创作成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牧羊姑娘》的艺术价值。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

四年级音乐教案《牧羊姑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体会其优美的旋律和宁静的氛围。

2. 学会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牧羊姑娘》。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创造力,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摇篮曲的演唱技巧,如柔和、连贯的声音。

2. 理解摇篮曲的情感表达,体会其宁静、温馨的氛围。

三、教学难点1. 摇篮曲节奏的把握,保持音乐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音乐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牧羊姑娘》的歌词和旋律。

2. 音响设备,播放《牧羊姑娘》歌曲。

3.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伴奏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摇篮曲的特点和作用,引发学生对摇篮曲的兴趣。

2. 学唱歌曲:a. 教唱《牧羊姑娘》的歌词,注意引导学生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

b. 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演奏进行哼唱。

c. 结合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3. 歌曲解析:分析《牧羊姑娘》的歌词和旋律,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 创编活动:a.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为《牧羊姑娘》编创新的歌词或旋律。

b. 分组进行创作,每组挑选一位代表进行展示。

c. 全体学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创作作品,进行集体演唱。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摇篮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多创造,提高音乐素养。

6.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牧羊姑娘》,并尝试创作新的歌词或旋律。

7.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总结教学成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教学:选取其他类型的歌曲,如进行曲、民谣等,与《牧羊姑娘》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2. 邀请专业人士:邀请音乐老师或音乐家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讲解摇篮曲的历史和发展,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第四单元欣赏牧羊姑娘》学历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欣赏牧羊姑娘》学历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四年级上册

《欣赏牧羊姑娘》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音乐欣赏——牧羊姑娘”。

本课旨在通过聆听《牧羊姑娘》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体验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牧羊姑娘》的创作背景及作者信息,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能够通过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牧羊姑娘》,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听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歌曲听后感、创作感想等,评价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讨论效果进行评价。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牧羊姑娘》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了解背景:教师介绍《牧羊姑娘》的创作背景及作者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3. 初步欣赏:教师完整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分段欣赏:教师将歌曲分段播放,引导学生注意每一段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变化。

5. 模仿与表达:教师带领学生模仿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7.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教师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课后作业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牧羊姑娘》的听后感或创作一篇与音乐相关的短文。

《牧羊姑娘》教案

《牧羊姑娘》教案

《牧羊姑娘》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

2、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介绍同名歌曲的歌词,以便了解乐曲所描绘的基本情绪。

2、看着教材上的谱例,教师用钢琴奏出其旋律,简单分析该曲调由高向低的下行进行,使音乐显得苍凉而悲伤。

3、欣赏双簧管独奏《牧羊姑娘》全曲。

师:双簧管音色演奏的这一乐曲给你的感受如何?是悲哀的还是欢乐的?
生回答。

4、讨论乐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5、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三首乐曲主旋律是一样的,其实前两首器乐曲是根据后面的歌曲改编的,那现在咱们现在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生:完整地听歌曲并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小结:
师:因为生活在旧社会,牧羊姑娘挨冷受冻,还受欺负。

而咱们同学穿着整齐的校服、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应该怎样做呢?
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有今天的生活很幸福,所以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好好学习。

小学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小学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小学音乐《牧羊姑娘》教案教案是必要的,小学教师应该怎样在《牧羊姑娘》音乐教案里获得成长与学习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牧羊姑娘》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牧羊姑娘》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器乐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1. 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 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 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的突破方法:1. 利用多种感官(听、唱、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对比欣赏,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

师:欢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40分,我们今天的音乐旅程是--欣赏。

请大家欣赏六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哪一段音乐表现了悲伤的情绪?把答案序号记在纸上,也可以记在心里。

一、听六段录音生静听。

讨论: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生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白纸记下序号。

生:听辨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答。

答案:第一段、第三段、第五段二、复听:师:那下面咱们再来听听这三段的音乐,你们仔细听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有区别?生:完整地听三段录音。

小结:区别就是表现音乐的形式不一样,前两首是器乐曲,后一首是女声独唱。

相同点就是三段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都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三、演唱主旋律:师:既然同学们都说这三段音乐是悲伤的,那么咱们就来唱一唱主旋律,看看它是怎样表现悲伤的情绪的。

生可以讨论也可以独立回答(不要求学生的语言多精确,贴近意思就可以了)(教师出示主旋律)。

师:用竖笛示范演奏。

生:可以边听边轻声唱。

师无伴奏和学生一起唱。

生无伴奏和老师一起唱。

师竖笛伴奏。

生演唱。

四、分析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法:师:现在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这段音乐是怎样表现悲伤情绪的?生:按自己的理解分析。

五、扩展1. 歌曲欣赏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三首乐曲主旋律是一样的,其实前两首器乐曲是根据后面的歌曲改编的,那现在咱们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生:完整地听歌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牧羊姑娘》教案

牧羊姑娘》教案

牧羊姑娘》教案一、背景介绍牧羊姑娘》是一部由___所著的巴西小说,讲述了一个故事富有哲理与启示的冒险旅程。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牧羊姑娘》的研究,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思考能力和道德品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牧羊姑娘》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介绍小说《牧羊姑娘》的背景和作者简介;2.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3.进行小说中关键场景的解读和讨论;4.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所传达的道德和哲学思想;5.进行小说的小组阅读和分享。

四、教学方法1.手段:课堂讲授、小组讨论、阅读理解练、角色扮演等;2.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第二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第三步:解读小说中的关键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第四步:进行小说的小组阅读和分享;第五步:总结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每堂课结束后进行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2.定期进行与学生的个别面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理解。

六、教学资源1.《牧羊姑娘》文本;2.PPT或黑板、粉笔等。

七、教学安排1.每周一次课,共计8周;2.每堂课时长为60分钟。

八、扩展研究建议学生可以进一步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巴西文学和拉丁美洲文化。

九、师资要求教师应具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

十、教学风格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意见。

十一、教学评估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阅读理解练和写作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十二、其他注意事项教师应注意打造积极、和谐的研究氛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上为《牧羊姑娘》教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联系我。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四年级音乐《牧羊姑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牧羊姑娘》的曲调和歌词。

2. 感受民间音乐的美妙,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3. 学会在歌唱中掌握节奏、调性。

二、教学准备:
1. 《牧羊姑娘》的伴奏和歌曲MP3。

2. 节拍器。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我们今天要学唱一首民间歌曲《牧羊姑娘》。

2. 教师演奏《牧羊姑娘》的伴奏,让学生聆听乐曲,感受音乐的美妙,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习歌词、节奏、调性】
1. 学生跟着教师朗读歌词,注意发音和语调。

2. 用节拍器敲击节奏,让学生感受节奏。

3. 引导学生发现曲调、调性的旋律,教导学生在唱歌中掌握节奏、调性。

【唱歌练习】
1. 教师演奏《牧羊姑娘》的伴奏,让学生跟着唱。

2. 在唱歌过程中加强对节奏、调性的掌握。

3. 练习多次,熟悉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总结展示】
1. 演唱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表演《牧羊姑娘》,纠正错误。

2. 教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

四、教学小结:
《牧羊姑娘》是一首贴近生活的民间歌曲,学生在学唱这首歌曲时,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牧羊姑娘 音乐教案

牧羊姑娘 音乐教案

牧羊姑娘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牧羊姑娘》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并熟悉经典音乐作品《牧羊姑娘》。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牧羊姑娘》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者。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 学习合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

4. 进行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牧羊姑娘》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者。

2. 播放《牧羊姑娘》的片段,让学生先欣赏一遍。

第二步:学习歌词和旋律(15分钟)1. 分发歌词和旋律的乐谱给学生,让他们跟着歌词和旋律一起唱。

2.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指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第三步:学习合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20分钟)1.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指导学生注意合唱的呼吸和声音的平衡。

2. 引导学生学习合奏的基本技巧,例如如何合理分配乐器的声音和节奏。

第四步:音乐欣赏和表演(20分钟)1. 播放完整版的《牧羊姑娘》,让学生欣赏整首歌曲。

2. 鼓励学生进行表演,可以是合唱表演或合奏表演,让他们展示所学的歌曲和技巧。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所取得的进展。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资源:1. 《牧羊姑娘》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片段。

2. 《牧羊姑娘》的歌词和旋律乐谱。

3. 合唱和合奏练习的乐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对学生的合唱和合奏进行评价,包括音准、节奏和合作能力。

3.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编写自己的歌词或加入其他乐器进行合奏。

2. 组织音乐会或校内表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所学的歌曲和技巧。

教案撰写完毕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牧羊姑娘 教案

牧羊姑娘 教案

牧羊姑娘教案教案标题:《牧羊姑娘》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牧羊姑娘》,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解释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 学生将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故事中的角色、冲突和解决方法。

3. 学生将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案步骤:导入(5分钟):1. 引入故事《牧羊姑娘》,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角色。

2. 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一个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牧羊姑娘》。

2. 学生回答一些针对故事情节和细节的问题,以确保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角色分析(15分钟):1. 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包括牧羊姑娘、恶魔和国王。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分析,讨论角色的特点、动机和行为,并记录下来。

3. 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进行全班讨论。

冲突与解决(15分钟):1. 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

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不同的解决方法,并选择他们认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3. 学生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并进行全班讨论。

思维扩展(15分钟):1. 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一个替代结局或故事延伸的想法。

2. 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他们的想法,并展示给全班。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回顾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评价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出问题或疑惑。

教案扩展:1.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创作一个自己的故事,或者改编《牧羊姑娘》的故事情节。

2.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表演来理解角色的特点和行为。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角色分析和解决方法的记录。

3. 学生的思维扩展作品或展示。

教案建议与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足够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2. 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牧羊姑娘》[12]

《牧羊姑娘》[12]

《牧羊姑娘》教学目标:1、聆听《牧羊姑娘》,能够熟悉歌曲情绪情感。

2、通过对比聆听等方式从力度、速度、节奏、情绪深入了解乐曲的三个部分,从而了解本课的曲式结构。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中感知牧羊姑娘不幸的同时,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聆听欣赏《牧羊姑娘》,能够熟记第一主题音乐并哼唱。

难点:通过对比聆听等方式从力度、速度、节奏、情绪深入了解乐曲的三个部分。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感受一下草原风光。

请大家随歌声出发。

师生一起律动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同学们,来到草原你心情如何?感受到了怎样的景色?为对比《牧羊姑娘》的音乐情绪做铺垫三、新课教学师: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远远看去仿佛和天边相连。

看远处奔驰的骏马,还有成群的牛羊,在草原快乐的生活。

远处的羊儿还为我们送来了动听的音乐。

1、初听乐曲,感受音乐的情绪。

2、师:乐曲的情绪如何?乐曲可分为几个乐段?给你带来了一种怎样的感受?生:悲伤的、苍凉的;三个乐段;给人一种很凄惨的感觉。

聆听第一乐段A、用呜哼唱主题旋律(尝试唱简谱),感受旋律的情绪、速度、力度是怎样的?旋律线的走向是怎样的?B、师生合作(师朗诵歌词,生用呜唱旋律)C、加上打击乐器表演第一乐段在这段旋律背后有一段动听的旋律故事,听老师唱给大家听。

师清唱歌曲《牧羊姑娘》演唱第一小段3、背景介绍和作曲家介绍在老师刚刚演唱的歌曲中你有怎样的感受?我想作曲家也被这个故事感动了,所以创作了这首歌曲《牧羊姑娘》。

金砂,本名刘瑞明,中国著名音乐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牧羊姑娘》《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执笔与参与创作《江姐》、《骄扬》、《蔚蓝色的旋律》、《椰岛之恋》、《木棉花开》等歌剧的全部音乐。

《牧羊姑娘》的成功在于表达出作者的绵绵情思和美好人生的向往,反映出当时中国的特点,牧羊女的不幸与哀怨恰好表达出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羊姑娘》
教学内容:
歌曲《牧羊姑娘》。

教学目的:
1、学习并演唱歌曲《牧羊姑娘》,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状态、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咬字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歌曲的内容、歌曲的情绪,更好地去感受、去表现歌者内心感情的变化。

2、指导学生在注意连贯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吐字力求清晰,演唱力求完整。

教学方法:
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
钢琴、教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1、哼鸣练习:
3 2 | 1 - | m 。

2、开口练习:
5 4 3 2 | 1 - | u u 。

目的与要求:训练声音连贯统一。

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都一口气唱完,音量不宜过大,力求使乐句的线条优美连贯,富有流动感,结尾的长音要用弱----强----弱来收音,防止声音直白和僵硬。

二、歌曲学习与演唱《牧羊姑娘》
1、作品简析:
金砂生于1922年,四川铜梁人,作曲家。

1946年毕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现在江苏省昆剧团从事编导,创作有歌曲《牧羊姑娘》《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歌剧《江姐》音乐等等。

牧羊姑娘是极为软弱善良的下层劳动者,她因山地“荒凉”喂不饱羊儿遭“地
主”皮鞭。

“羊儿”的命运更惨,它们将遭受屠夫的宰割。

作品通过如泣如诉回肠荡气,即在悲凉的气氛中写出了弱者的孤苦无靠,对牧羊姑娘不顾一切地关心爱护着弱者积山羊相依为命的描写,这首歌采用了典型的四句结构的一段体形式,共反复了4遍,旋律进行缠绵,悠长,质朴,充满伤感的色彩。

其中民歌小调的结合运用使歌曲听起来更加优美,流畅,感人。

伴奏部分所采用的琶音音型不仅增强了旋律的装饰性。

2、艺术处理:
此曲采用四句体结构的一段体形式,共反复四遍。

旋律进行缠绵、悠长、质朴,充满伤感的色彩。

其中民歌小调的结合运用使歌曲听来更加优美、流畅、感人。

一、三段以深情而同情的语气问,二、四段则以悲凉凄苦的心情来答。

3、演唱要求:
演唱时首先要把握住作品的基调,抓住问答的形式特点,运用柔和、缠绵、细腻的声音来演唱。

在声音上要尽可能运用深的气息支持高的声音位置,找到声音对抗的力量。

同时要注意在音程上下跳动时尽可能做到连接平稳、自如。

附点音符之后的换气口要保持从容的吸气状态,既能吸够气,又不延误后半拍起音的时值,使字音达到连贯、统一的效果。

最后的结束音虽然在低音la上,但演唱的情绪不可松弛下来,尤其共鸣的位置一定要保持住,气息运用好,把牧羊姑娘悲愤却又无力抗争的心情表达出来。

三、总结新课
教师进行本课小结对学生的演唱提出优缺点,指出与以往歌曲的不同点与相通点,使学生更好的完成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