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细菌的通用解释标准
16s rrna报告解读
![16s rrna报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6efef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c.png)
16s rrna报告解读摘要:1.16s rRNA简介2.16s rRNA报告解读方法3.报告结果分析与应用4.报告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正文: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16s rRNA报告已成为微生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
16s rRNA是细菌核糖体的一部分,具有种属特异性,可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介绍16s rRNA报告的解读方法、结果分析与应用,以及报告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16s rRNA简介16s rRNA存在于细菌细胞中,负责蛋白质生物合成。
由于不同细菌物种的16s rRNA序列存在差异,可通过测定该序列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和鉴定。
目前,16s rRNA测序已成为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要手段。
二、16s rRNA报告解读方法1.序列分析:将测序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质控、比对、组装等处理,得到序列。
然后,通过序列之间的相似性分析,对微生物物种进行分类和鉴定。
2.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序列数据,进行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代谢途径等分析。
常用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包括MetaPhlAn、Kraken等。
3.统计分析:对生物信息学结果进行统计,评估样本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为实验结果提供依据。
三、报告结果分析与应用1.物种多样性分析:通过统计不同物种的序列数量,评估样本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2.群落结构分析:分析不同物种在样本中的相对丰度,揭示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变化。
3.功能基因分析:基于代谢途径和基因功能,分析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
4.应用:16s rRNA报告可用于医学、环境、农业等领域的微生物学研究,为疾病诊断、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
四、报告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1.局限性:16s rRNA报告无法区分共生和病原微生物,且受样本制备和测序深度等因素影响。
2.未来发展方向:发展更高效的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方法,以及整合多组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314355c89eb172ded63b7df.png)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特定引物对细菌的16S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未知细菌的快速种属分析,以及为细菌的生化鉴定提供指导信息。
2.方法和原理16SrDNA鉴定是指用利用细菌16SrDNA序列测序的方法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
包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rDNA特异引物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序列比对等步骤。
是一种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方法。
细菌rRNA(核糖体RNA)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16S和23S rRNA。
16S rDNA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 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
16S rDNA由于大小适中,约1.5Kb左右,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在16S rRNA 分子中,可变区序列因细菌不同而异,恒定区序列基本保守,所以可利用恒定区序列设计引物,将16S rDNA片段扩增出来,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
16SrDNA序列的前500bp序列变化较大,包含有丰富的细菌种属的特异性信息,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菌株来说,只需要第一对引物测前500bp序列即可鉴别出细菌的菌属。
针对科学论文发表或是前500bp无法鉴别的情况,需要进行16SrDNA的全序列扩增和测序,得到较为全面的16SrDNA的序列信息。
由于测序仪一次反应最多只能测出700bp的有效序列,为了结果的可靠性,通常将16SrDNA全长序列分成3部分进行测序。
3.设备和材料3.1器材移液器(1000μL、200μL 、100μL、10μL);涡旋振荡器;Eppendorf MixMate;离心机;水浴锅;电泳仪;制冰机;低温冰箱;PCR仪:Veriti 96 Well Thermal Cycler;凝胶成像仪:VersaDoc MP 4000;基因分析仪:AB3500、AB31303.2试剂DNA快速提取试剂:PrepMan Ultra;琼脂糖;PCR试剂:Taq酶,10×Taq Buffer(Mg2+),dNTPs,O等; ExoSAP-IT;测序试剂:BigDye Terminator,5×Sequencing Buffer;BigDye XTerminator ddH2Purification Kit;3.3耗材移液器吸头:1000μL、200μL、10μL;离心管:1.5mL、200μL;Micro Amp TM Optical 96-Well ReactionPlate;Micro Amp TM Optical Adhesive Film;3.4引物16SrDNA 名称序列扩增长度第1部分正向引物27F5'-AGA GTT TGA TCC TGG CTC AG-3'500 bp左右反向引物519R5'- GWA TTA CCG CGG CKG CTG -3'第2部分正向引物357F5'- CTC CTA CGG GAG GCA GCA G-3'750bp左右反向引物1115R5'-AGG GTT GCG CTC GTT GC-3'第3部分正向引物926F5'- AAA CTY AAA KGA ATT GAC GG-3'560 bp左右反向引物1492R5'-TAC GGC TAC CTT GTT ACG ACT T-3'其中M=C:A, Y=C:T. K=G:T, R=A:G, S=G:C. W=A:T; all 1:1 4.操作流程5.实验方法5.1 核酸提取:挑取单菌落,然后置于装有100μLPrepMan Ultra 的离心管中,涡旋震荡混匀30s 左右,然后100℃水浴10min 后,以离心机最大转速离心3min ,取10μL 上清液与490μL ddH 2O (即稀释50倍),混匀作为下步PCR 的模板DNA 。
16SrRNA在细菌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 (2)
![16SrRNA在细菌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 (2)](https://img.taocdn.com/s3/m/5069fff10029bd64793e2c0b.png)
结课论文题目名称:16SrRNA在细菌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刘*学号:***专业: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结业课程:系统细菌学中国·武汉2016年12月16SrRNA在细菌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刘*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摘要]:由于细菌种属间生理生化特征的相似,单凭传统的表型和化学鉴定方法已无法准确对其进行分类鉴定。
随着包括PCR技术、测序技术等分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细菌的分类鉴定也由在最初的表型和化学鉴定演变到分子水平,使人们可以通过对细菌的DNA鉴定来达到区分种属的目的。
细菌的16S核糖体RNA(rRNA)以其在进化上的特征性序列,基因序列的保守性和存在的普遍性,应用16SrRNA作为分子指标已逐渐成为微生物检测和分类鉴定的一种强有力工具。
本文就16SrRNA在细菌鉴定与分类研究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16SrRNA;细菌分类鉴定;DNA测序;高级结构传统的细菌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性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对细菌进行纯培养,然后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特征以及免疫学特性等方面加以鉴定。
大量菌种的分类鉴定是一项繁琐、费时的工作,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的分类鉴定方法,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科学、精确、快速地找到微生物的分类地位,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20世纪60年代开始,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细菌分类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许多新技术和方法在细菌分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PCR技术的产生发展基础上,产生了许多新的分类方法,如质粒图谱、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指纹图、rRNA基因(rDNA)指纹图、16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序列分析等。
这些技术主要是对细菌染色体或染色体外的DNA片段进行分析,从遗传进化的角度和分子水平进行细菌分类鉴定,从而使细菌分类更科学、更精确。
特别是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的出现,使细菌进化与否可以通过试验研究来证实。
16s核糖体rna作为菌种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16s核糖体rna作为菌种鉴定的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ca468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2.png)
16s核糖体rna作为菌种鉴定的原理和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 16s 核糖体 RNA 作为菌种鉴定那点事儿!你知道不,这 16s 核糖体 RNA 就像是每个菌种的独特身份证一样。
咱先说说原理哈,为啥它能用来鉴定菌种呢?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相和性格,菌种也有它们特有的特征呀!16s 核糖体RNA 在不同的菌种里可是有着不一样的序列呢,这就好比是它们的“基因密码”。
通过对这个“密码”的解读,咱就能分清谁是谁啦!那具体咋个鉴定法呢?这可就有讲究啦!就像警察破案得找线索一样,我们得先把菌种里的 16s 核糖体 RNA 给提取出来,这可是个精细活儿,得小心翼翼地操作,不然就把重要的“线索”给弄丢啦。
提取出来后,再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去分析它的序列。
这就好像给这个“身份证”做个详细的检查。
然后呢,把得到的序列和已知菌种的序列进行比对,这就像是在一个大数据库里找匹配的信息一样。
一旦找到了匹配的,那不就知道这个菌种是啥啦!这过程是不是挺神奇的?你想想啊,以前要鉴定一个菌种得多麻烦呀,得观察它的形态、生理特征啥的,还不一定能准确鉴定出来呢。
现在有了 16s 核糖体 RNA 这个法宝,就方便多啦!而且哦,这 16s 核糖体 RNA 鉴定菌种的方法还特别灵敏,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菌种,也能给它鉴定出来,厉害吧!这就好比是在一堆沙子里找到那颗特别的小石子一样。
当然啦,这也不是说这个方法就完美无缺啦。
有时候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小误差,就像人也会偶尔犯错一样。
但总体来说,它可是为我们研究菌种立下了大功呢!总之呢,16s 核糖体 RNA 作为菌种鉴定的原理和方法,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它让我们对菌种的认识更加深入、准确。
以后咱再看到那些小小的微生物,可不能小瞧它们啦,说不定它们的“身份”可大有来头呢!这就是科学的魅力呀,能让我们发现那些隐藏在微小世界里的大秘密!你说是不是很有趣呢?。
菌种鉴定通用引物
![菌种鉴定通用引物](https://img.taocdn.com/s3/m/e031cec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9.png)
菌种鉴定通用引物引言菌种鉴定是微生物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疾病诊断、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菌种鉴定的关键是通过引物对目标微生物的DNA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从而确定其分类地位和种属鉴定。
本文将介绍菌种鉴定通用引物的原理和应用。
一、引物的选择原则菌种鉴定通用引物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引物的特异性:引物应具有足够的特异性,只能扩增目标微生物的DNA序列,而不扩增其他非目标微生物的DNA序列。
2. 引物的保守性:引物应选择在目标微生物的DNA序列中高度保守的区域,以确保扩增的目标序列的一致性。
3. 引物的长度:引物的长度应适中,一般为18-30个碱基对,过长的引物可能导致扩增效率降低,而过短的引物可能导致特异性降低。
4. 引物的G+C含量:引物的G+C含量应适中,一般在40-60%之间,过低或过高的G+C含量可能影响扩增效率。
5. 引物的互补性:引物的两个端部应互补,以确保引物在目标DNA 序列上的结合和扩增。
二、常用的菌种鉴定通用引物1. 16S rRNA通用引物:16S rRNA序列是细菌和古菌中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因此广泛用于细菌和古菌的鉴定。
常用的引物包括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92R(5'-GGTTACCTTGTTACGACTT-3')。
2. 18S rRNA通用引物:18S rRNA序列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因此广泛用于真菌和原生动物的鉴定。
常用的引物包括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
3. 基因编码区通用引物:除了rRNA序列外,一些基因编码区的引物也被广泛应用于菌种鉴定。
例如,ITS区(内转录间隔区)是真菌常用的鉴定区域,常用的引物包括ITS1和ITS4。
16SrRNA基因在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
![16SrRNA基因在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139932ee06eff9aef807de.png)
收稿日期: 2006- 05- 12; 作者简介: 都立辉( 1981- ) ,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 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863 计划”课题资助( 2002AA248041) 。
出来, 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 的 细 菌 进 行 分 类 鉴 定 。 但 较 其 它 方 法 而 言 , 16S rRNA 序列测定分析更适用于确定属及属以上分 类单位的亲缘关系。
表 1 目前比较通用的几种 16S r RNA 基因 PCR 扩增引物
引物
序列( 5’- 3’)
fD1
ccgaattcgtcgacaacAGAGTTTGATCCTGGCTCAC
fD2
ccgaattcgtcgacaacAGAGTTTGATCATGGCTCAC
fD3
ccgaattcgtcgacaacAGAGTTTGATCCTGGCTTAG
2 16S r RNA 在乳酸菌鉴定方面的研究进 展
近年来 T Yamamoto 等设计和合成出人肠道 区系中常见的双歧杆菌属 5 个种( 两歧双歧杆菌、 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长双 歧杆菌) 的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 它们具有 16 ̄
19 个碱基长度, 并与这 5 个种的 16S rRNA 序列 互补。用天然高分子量的 RNA 制备物作为靶子, 这些寡核苷酸探针对于人肠道中这些种的菌株具 有高度的种特异性, 结果表明用此法检测这 5 个 种的 16S rRNA 序列能取得所期望的结果, 并且 整个试验过程从获得纯细胞物后只需 6h 可完成。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113441f2e3f5727a5e9627d.png)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特定引物对细菌的16S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未知细菌的快速种属分析,以及为细菌的生化鉴定提供指导信息。
2.方法和原理16SrDNA鉴定是指用利用细菌16SrDNA序列测序的方法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
包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rDNA特异引物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序列比对等步骤。
是一种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方法。
细菌rRNA(核糖体RNA)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16S和23SrRNA。
16SrDNA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
16SrDNA由于大小适中,约1.5Kb左右,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在 16SrRNA 分子中,可变区序列因细菌不同而异,恒定区序列基本保守,所以可利用恒定区序列设计引物,将16SrDNA片段扩增出来,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
16SrDNA序列的前500bp序列变化较大,包含有丰富的细菌种属的特异性信息,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菌株来说,只需要第一对引物测前500bp序列即可鉴别出细菌的菌属。
针对科学论文发表或是前500bp无法鉴别的情况,需要进行16SrDNA的全序列扩增和测序,得到较为全面的16SrDNA的序列信息。
由于测序仪一次反应最多只能测出700bp的有效序列,为了结果的可靠性,通常将16SrDNA全页脚内容1长序列分成3部分进行测序。
3.设备和材料1.1器材移液器(1000μL、200μL、100μL、10μL);涡旋振荡器;Eppend orfMixMate;离心机;水浴锅;电泳仪;制冰机;低温冰箱;PCR仪:Veriti96WellThermalCycl er;凝胶成像仪:VersaDocMP4000;基因分析仪:AB3500、AB31301.2试剂DNA快速提取试剂:PrepManUltra;琼脂糖;PCR试剂:Taq酶,10×TaqBuffer(Mg2+),dNTPs,d dH2O等;ExoSAP-IT;测序试剂:BigDyeTerminator,5×SequencingBuffer;BigDyeXTerminatorPurificationKit;1.3耗材移液器吸头:1000μL、200μL、10μL;离心管: 1.5mL、200μL;页脚内容2MicroAmp TM Optical96-WellReactionPlate;MicroAmp TM OpticalAdhesiveFilm;1.4引物16 SrDNA 名称序列扩增长度第1部分正向引物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500bp左右反向引物519R5'-GWATTACCGCGGCKGCTG-3'第2部分正向引物357F5'-CTCCTACGGGAGGCAGCAG-3'750bp左右反向引物1115R5'-AGGGTTGCGCTCGTTGC-3'第3部分正向引物926F5'-AAACTYAAAKGAATTGACGG-3'560bp左右反向引物1492R5'-TACGGCTACCTTGTTACGACTT-3'其中M=C:A,Y=C:T.K=G:T,R=A:G,S=G:C.W=A:T;all1:1页脚内容3页脚内容44. 操作流程1.5核酸提取:挑取单菌落,然后置于装有100μLPrepManUltra 的离心管中,涡旋震荡混匀30s 左右,然后100℃水浴10min 后,以离心机最大转速离心3min ,取10μL 上清液与490μL d dH 2O (即稀释50倍),混匀作为下步PCR 的模板DNA 。
16s rdna序列 16s rrna基因序列
![16s rdna序列 16s rrna基因序列](https://img.taocdn.com/s3/m/1e7d7d4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c.png)
16s rDNA序列是细菌和古细菌特有的一种特征序列,是通过测定16s rDNA基因所编码的16s rRNA的序列而得到的。
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领域,16s rDNA序列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分类、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微生物系统进化研究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16s rDNA 序列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成因和结构16s rDNA序列是细菌和古细菌特有的一种特征序列,它是细菌和古细菌核糖体小亚基rRNA基因的一部分,通常有约1500个核苷酸碱基对,可由16s rRNA基因编码。
这一序列在细菌和古细菌的核糖体RNA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稳定地与核糖体蛋白结合,形成核糖体的小亚基,并参与到细菌和古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二、意义和应用1. 微生物分类16s rDNA序列在微生物分类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16s rDNA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可以鉴定和分类细菌和古细菌的种属和亚属。
这是因为16s rDNA序列在不同种属和不同亚属的细菌和古细菌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异,可以作为分子生物学特征用于分类鉴定。
2.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通过对环境样品中的16s rDNA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可以了解微生物裙落的组成和结构,揭示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多样性。
这对于研究微生物的生态学、环境适应性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3. 微生物系统进化研究利用16s rDNA序列进行系统进化研究,可以揭示细菌和古细菌的系统发育关系和演化过程,为了解细菌和古细菌的起源、多样性和进化提供重要的分子学证据。
三、研究方法1. PCR扩增通常情况下,从细菌或古细菌的DNA中提取16s rDNA序列,然后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
通过选择适当的引物和反应条件,可以特异性地扩增出16s rDNA序列,为后续的测序分析做准备。
2. 测序分析测序是获取16s rDNA序列信息的关键步骤,目前常用的测序方法包括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
通过测序分析,可以获得16s rDNA 序列的具体碱基序列信息,用于后续的分类鉴定和系统进化研究。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a31471b307e87101f696b2.png)
16SrDNA鉴定菌株的标准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过特定引物对细菌的16S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然后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未知细菌的快速种属分析,以及为细菌的生化鉴定提供指导信息。
2.方法和原理16SrDNA鉴定是指用利用细菌16SrDNA序列测序的方法对细菌进行种属鉴定。
包括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rDNA特异引物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DNA测序、序列比对等步骤。
是一种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方法。
细菌rRNA(核糖体RNA)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16S和23S rRNA。
16S rDNA 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 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
16S rDNA由于大小适中,约1.5Kb左右,既能体现不同菌属之间的差异,又能利用测序技术较容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受。
在 16S rRNA 分子中,可变区序列因细菌不同而异,恒定区序列基本保守,所以可利用恒定区序列设计引物,将16S rDNA片段扩增出来,利用可变区序列的差异来对不同菌属、菌种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
16SrDNA序列的前500bp序列变化较大,包含有丰富的细菌种属的特异性信息,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菌株来说,只需要第一对引物测前500bp序列即可鉴别出细菌的菌属。
针对科学论文发表或是前500bp无法鉴别的情况,需要进行16SrDNA的全序列扩增和测序,得到较为全面的16SrDNA 的序列信息。
由于测序仪一次反应最多只能测出700bp的有效序列,为了结果的可靠性,通常将16SrDNA 全长序列分成3部分进行测序。
3. 设备和材料1.1 器材移液器(1000μL 、200μL 、100μL 、10μL );涡旋振荡器;Eppendorf MixMate ;离心机;水浴锅;电泳仪;制冰机;低温冰箱;PCR 仪:Veriti 96 Well Thermal Cycler ; 凝胶成像仪:VersaDoc MP 4000;基因分析仪:AB3500、AB3130 1.2 试剂DNA 快速提取试剂:PrepMan Ultra ;琼脂糖;PCR 试剂:Taq 酶,10×Taq Buffer(Mg 2+),dNTPs ,ddH 2O 等; ExoSAP-IT ;测序试剂:BigDye Terminator ,5×Sequencing Buffer ;BigDye XTerminator Purification Kit ; 1.3 耗材移液器吸头:1000μL 、200μL 、10μL ;离心管:1.5mL 、200μL ;Micro Amp TM Optical 96-Well Reaction Plate ;Micro Amp TM Optical Adhesive Film ; 1.4 引物16SrDNA名称 序列扩增长度第1部分正向引物27F5'-AGA GTT TGA TCC TGG CTC AG-3'500 bp 左右 反向引物519R 5'- GWA TTA CCG CGG CKG CTG -3' 第2部分正向引物357F5'- CTC CTA CGG GAG GCA GCA G-3'750bp 左右反向引物1115R 5'-AGG GTT GCG CTC GTT GC-3' 第3部分正向引物926F5'- AAA CTY AAA KGA ATT GAC GG-3'560 bp 左右反向引物1492R5'-TAC GGC TAC CTT GTT ACG ACT T-3' 其中M=C:A, Y=C:T. K=G:T, R=A:G, S=G:C. W=A:T; all 1:14. 操作流程1.5 核酸提取:挑取单菌落,然后置于装有100μLPrepMan Ultra 的离心管中,涡旋震荡混匀30s 左右,然后100℃水浴10min 后,以离心机最大转速离心3min ,取10μL 上清液与490μL ddH 2O (即稀释50倍),混匀作为下步PCR 的模板DNA 。
16S鉴定细菌的种属
![16S鉴定细菌的种属](https://img.taocdn.com/s3/m/91a53ec50029bd64783e2cdb.png)
1.什么是 16S rDNA? 16SrRNA为原核生物核糖体RNA的一个亚基,16SrDNA就是编码
该亚基的基因。 原核生物的rRNA含有3种类型:23S、16S、5S rRNA,它们分别
含有2900、1540和120个核苷酸。
2.用16S rDNA进行细菌鉴定的原因 16S rDNA在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 16 S rDNA的相对分子量大小适中,约1500 bp,便于序列分析。 在16S rRNA分子中, 既含有高度保守的序列区域,又有中度保
DNA的提取
挑取单菌落,然后置于装有100 μLPrepMan Ultra的离心管中, 涡旋震荡混匀30s左右,然后100℃水浴10min 后,以离心机 最大转速离心3min,取10μL上清液与490μL ddH2O(即稀 释50 倍),混匀作为下步PCR 的模板DNA 。提取的DNA 于-20℃保存。
2μL 0.2 μL 2 μL 1 μL 0.5 μL 0.5 μL 13.8 μL
1min30s
判断16Sr DNA序列扩增是否成功: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在1500 bp附近 出现条带,说明16s rDNA已经扩增成功。
https:///
检测:核酸蛋白仪/琼脂糖凝胶电泳
1525R 5' AAG GAG GTG WTC CAR CC 3'
试剂使用量( 20μL体系)
PCR 反应条件
模板DNA (10ng~100ng) Taq 酶(5U/μL) 10×Taq Buffer(Mg2+) dNTPs(2.5mM) 引物F(10 μM) 引物R(10 μM) ddH2O
守和高度变化的序列区域,因而它适用于进化距பைடு நூலகம்不同的各类生 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bp=base pair
16srdna菌种鉴定原理
![16srdna菌种鉴定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2f944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8.png)
16srdna菌种鉴定原理宝子!今天咱来唠唠16S rDNA菌种鉴定原理,这可超级有趣呢!在微生物这个超级微小又超级神秘的世界里,要想知道一个小细菌到底是啥种类,就像在一个超级大的人群里找到一个人的身份一样难。
不过呢,微生物们有它们自己独特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就是16S rDNA啦。
16S rDNA是啥呢?它其实是细菌的核糖体RNA(rRNA)的一个亚基的基因序列哦。
你可以把细菌想象成一个小小的工厂,那核糖体就是这个小工厂里生产蛋白质的超级重要的“机器”。
16S rDNA就像是这个“机器”的一部分的设计蓝图,而且这个蓝图在不同种类的细菌里是有区别的呢。
就好比不同品牌的手机,它们内部的一些小零件的设计是不一样的。
16S rDNA在不同细菌里长度大概在1500个碱基对左右,这里面有一些区域是非常保守的,就像手机都有屏幕这个基本的部件一样。
而还有一些区域呢是可变的,就像不同手机品牌的屏幕可能在分辨率、色彩显示等方面有差别。
这些保守区和可变区组合起来,就成了细菌独一无二的特征啦。
那科学家们怎么利用16S rDNA来鉴定菌种呢?他们就像侦探一样哦。
首先得把细菌的16S rDNA这个基因序列从细菌里提取出来。
这就有点像从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找出特定的小纸条一样。
提取出来之后呢,就要对这个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啦。
测序就像是把小纸条上的字一个一个读出来,然后记录下来。
得到这个基因序列之后,就可以和数据库里已经知道的各种细菌的16S rDNA序列进行比对啦。
数据库里有超级多不同细菌的“身份证信息”呢。
这就好比是拿着我们刚得到的小纸条,去一个巨大的图书馆里找有没有一样或者相似的纸条。
如果找到很相似的,那就可以大概率判断这个细菌是属于哪一类啦。
而且呀,16S rDNA鉴定菌种有好多优点呢。
它在细菌里广泛存在,几乎所有的细菌都有这个“身份证”。
这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一样普遍。
而且这个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不需要特别复杂的仪器设备就能做初步的鉴定。
16s rrna 名词解释
![16s rrna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85899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1.png)
16s rrna 名词解释
16S rRNA是ribosomal RNA(核糖体RNA)的一种,它是原核生物(如细菌和古菌)核糖体30S小亚基的组成部分。
在核糖体中,r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的结构,用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和tRNA的结合。
16S rRNA的“16S”表示沉降系数,是描述分子在离心过程中沉降速度的一个指标。
rRNA的“r”代表riboso mal(核糖体的),而“NA”表示nucleic acid(核酸)。
因此,16S rRNA可以理解为具有特定沉降系数的核糖体R NA分子。
16S rRNA基因是编码16S rRNA的DNA序列,存在于细菌和古菌的基因组中。
这些基因通常是高度保守的,因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对于生物体的生存至关重要。
16S r RNA基因的序列包含了特定的功能域,如与mRNA结合的SD序列(起始位点序列),以及与23S rRNA相互作用的区域。
在分子生物学中,16S rRNA基因经常被用于细菌和古菌的鉴定和分类,通过比较不同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可以构建系统发育树,从而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16S rRNA基因的测序和分析是微生物生态学、环境监测和临床诊断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细菌鉴定测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细菌鉴定测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1cb82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d.png)
细菌鉴定测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细菌鉴定是一项关键的实验室技术,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确定细菌的物种、种群和亚种信息。
通过细菌鉴定,我们可以了解到细菌的特性、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关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细菌鉴定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其中细菌鉴定测序技术的突破尤为显著。
细菌鉴定测序是利用DNA测序技术对细菌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和比对,以确定细菌的物种和相关信息。
相比传统的细菌鉴定方法,如形态学观察或生化检测,测序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度准确性、高通量和高效率。
它能够迅速鉴定大量的细菌样本,并且对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全面的分析。
目前,常用的细菌鉴定测序方法主要包括16S rRNA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两种。
16S rRNA测序是一种常用的DNA测序技术,通过分析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来确定其物种和亲缘关系。
全基因组测序则是对细菌的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和详细的细菌信息。
细菌鉴定测序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医学、农业、环境科学等。
在医学领域,细菌鉴定测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细菌感染病例,指导治疗和药物选择。
在农业领域,细菌鉴定测序可以帮助农民和科研人员了解农作物病害的病原菌,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环境科学领域,细菌鉴定测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和功能,从而指导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细菌鉴定测序技术也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细菌鉴定测序技术将在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随着测序技术的成本不断降低和分析方法的不断改进,细菌鉴定测序技术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和经济。
综上所述,细菌鉴定测序技术在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细菌鉴定测序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细菌学研究的发展,并为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菌群16s测序解读 -回复
![菌群16s测序解读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2d41f7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4.png)
菌群16s测序解读-回复什么是菌群16s测序?菌群16s测序是一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群体的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测序的方法。
16s rRNA基因是细菌和古菌特有的基因,其序列在不同的菌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可以作为菌类的指纹序列。
通过对16s rRNA基因的测序及分析,可以了解菌群的物种组成、丰度及群落结构等信息。
这种测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环境监测、生态学等领域。
菌群16s测序的步骤:1. 样品采集和DNA提取:样品可以是土壤、水体、消化道内容物等,根据研究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采样方法。
提取的DNA作为测序的模板。
2. PCR扩增: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对DNA进行PCR扩增。
由于16s rRNA基因片段较短,可以通过引物设计选择特定的靶标区域,如V3-V4区域。
3. 片段纯化:扩增后的DNA片段通过凝胶电泳或其他方法分离纯化,去除杂质和引物。
4. 样品索引:为了进行多个样品的混合测序,需要为每个样品设计独特的DNA序列索引。
索引序列在PCR扩增时与待测序的片段一起扩增。
5. 测序:将纯化的DNA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常使用Illumina MiSeq 或Ion Torrent平台进行。
6. 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测序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和过滤,去除低质量的序列和嵌合体。
然后使用专业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对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分类、物种注释和群落分析。
7. 结果解读与应用:通过菌群16s测序可以获取菌群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分布,可以进一步探究微生物群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规律、生态功能和相互作用等问题。
这些研究结果对生态学、环境科学、农业、医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菌群16s测序的优势:1. 高通量:菌群16s测序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序列数据。
2. 物种注释准确性高:16s rRNA基因在不同菌类中具有高度保守性,通过对该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可以准确地对菌群进行分类和物种注释。
菌群16s测序解读
![菌群16s测序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346ff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6.png)
菌群16s测序解读菌群16S测序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研究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解读菌群16S测序。
1. 测序原理,菌群16S测序是通过对细菌和古菌共有的16S rRNA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取菌群样本中各种细菌的16S rRNA 序列。
16S rRNA序列在不同细菌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变异性,通过对这些序列进行比对和聚类分析,可以推断出样本中存在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丰度。
2. 应用领域,菌群16S测序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在微生物生态学中,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不同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变化;在医学中,可以用于研究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探索微生物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3. 数据分析,菌群16S测序数据的分析包括质控、序列比对、OTU聚类、物种注释等步骤。
质控可以去除低质量的序列,比对则是将测序得到的reads与已知的16S rRNA数据库进行比对,以确定其所属细菌种类。
OTU聚类是将相似的序列聚类为一个操作分类单元,用于评估不同细菌的相对丰度。
物种注释是通过比对结果将OTU与已知的细菌物种进行关联。
4. 数据解读,菌群16S测序结果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解读。
首先,可以绘制菌群组成的堆栈柱状图或饼图,展示不同细菌的相对丰度。
其次,可以进行群落结构的比较分析,如聚类分析、PCoA 分析等,帮助研究者了解不同样本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功能预测,通过将16S rRNA序列与已知功能基因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推测菌群的功能潜力。
5. 注意事项,在菌群16S测序的解读过程中,需要注意样本的选择、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菌群16S测序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献,避免过度解读或片面解读。
综上所述,菌群16S测序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功能和作用。
16s物种注释
![16s物种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4aaeaa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f.png)
16s物种注释
16S rRNA基因是编码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的基因,长度约1542bp,包括9个可变区和10个保守区。
保守区序列反映了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而可变区序列则能反映物种间的差异。
因16S rDNA分子大小适中,突变率小,故成为细菌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最常用的标签。
通过16S测序,即选择16S rDNA某个或某几个变异区域,选择通用引物对环境样本(肠道、土壤、水体等)微生物进行PCR扩增,然后对PCR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将得到的测序数据与已有的16S rDNA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对环境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核心是物种分析,包括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种类间的相对丰度,不同分组间的物种差异以及系统进化等。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16S物种注释的信息,建议咨询生物学家或查阅生物领域专业书籍和文献。
细菌或真菌菌种鉴定中的16SrRNA,18SrRNA等
![细菌或真菌菌种鉴定中的16SrRNA,18SrRNA等](https://img.taocdn.com/s3/m/c872e76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4.png)
细菌或真菌菌种鉴定中的16SrRNA,18SrRNA等核糖体RNA的沉降系数:“S”(沉降速度)这个单位是不能直接简单相加的,因为它代表沉降速度的度量⽽不是质量。
每个亚基的沉降速度既受到其形状的影响,⼜受到其质量的影响。
原核细胞及真核细胞内共⽣体的70S核糖体中包含3种沉降系数不同的rRNA,其中30S核糖体亚基中包含16S rRNA,50S核糖体亚基中包含5S rRNA和23S rRNA。
这3种rRNA在结构上有明显的不同。
即原核⽣物中则含23S、16S和5S 三种rRNA。
由于不同种的真细菌与古细菌间的16S rRNA基因(16S rDNA)是⾼度保守的,16S rRNA作为研究分类学和系统进化的分⼦受到很⼤重视,16S rRNA序列分析是当前对细菌进⾏分类学研究中较精确的⼀种技术。
随着分⼦⽣物学的快速发展以及该技术在医学微⽣物研究中的应⽤,对16S rRNA作为微⽣物分类依据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已得到⼴泛认同。
真核⽣物80S核糖体中包含4种沉降系数不同的rRNA,其中,40S核糖体亚基(⼩亚基)中包含18S rRNA,⽽60S核糖体亚基(⼤亚基)中包含5S rRNA、5.8S rRNA和28S rRNA。
即真核细胞核糖体中通常含28S、18S、5.8S和5S 四种rRNA;真核细胞中的18S rRNA是16S rRNA的同源RNA,其相对分⼦质量约为0.7 MDa,长度约为1900 nt。
18S rRNA除了⽐16S rRNA稍长且多⼀些臂和环结构外,两者空间结构⼗分相似,在核糖体中起到的作⽤也基本相同。
所以就酵母⽽⾔,鉴定酵母菌株本⾝是需要进⾏18s鉴定,之所以酵母中同时出现了真核和原核的rRNA沉降系数,可能是因为该株酵母中含有共⽣体(线粒体,质体)。
用16S rDNA方法鉴定细菌种属
![用16S rDNA方法鉴定细菌种属](https://img.taocdn.com/s3/m/dea9be356137ee06eef9189c.png)
用16S rDNA办法判定细菌种属一.试验目标1. 控制16S rDNA对细菌进行分类的道理及办法;2. 控制DNA提取.PCR道理及办法.DNA片断收受接管等试验操纵.二.试验道理细菌rRNA(核糖体RNA)按沉降系数分为3种,分别为5S.16S和23S rRNA.16S rDNA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16S 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消失于所有细菌染色体基因中.16SrDNA判定是指用运用细菌16SrDNA序列测序的办法对细菌进行种属判定.包含细菌基因组DNA提取.16SrDNA特异引物PCR扩增.扩增产品纯化.DNA测序.序列比对等步调.是一种快速获得细菌种属信息的办法.16S rDNA是细菌的体系分类研讨中最有效的和最经常运用的分子钟,其种类少,含量大(约占细菌RNA含量的80%),分子大小适中,消失于所有的生物中,其进化具有优越的时钟性质,在构造与功效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素有“细菌化石”之称.在大多半原核生物中rDNA都具有多个拷贝,5S.16S.23S rDNA的拷贝数雷同.16S rDNA因为大小适中,约1.5Kb阁下,既能表现不合菌属之间的差别,又能运用测序技巧较轻易地得到其序列,故被细菌学家和分类学家接收.16SrRNA的编码基因是16SrDNA,但是要直接将16SrRNA提掏出来很艰苦,因为易被广泛消失的RNase降解,因而运用16S rDNA判定细菌,其技巧路线如下:细菌基因组的提取:PCR 的基起源基础理 :PCR 技巧的基起源基础理 类似于DNA 的自然复制进程,其特异性依附于与靶序列两头互补的 寡核苷酸引物.PCR 由变性--退火--延长三个根本反响步调构成:①模板DNA 的变性:模板DNA 经加热至93℃阁下一准时光后,使模板DNA 双链或经PCR 扩增形成的双链DNA 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联合,为下轮反响作预备;②模板DNA 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 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阁下,引 物与模板DNA 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联合;③引物的延长:DNA 模板--引物联合物在TaqDNA 聚合酶的感化下,以dNTP 为反响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存复制道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存复制 链反复轮回变性--退火--延长三进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存复制链”,并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轮回的模板.二.操纵步调1.细菌基因组DNA提取;2.PCR扩增;3.细菌基因组DNA及PCR产品的电泳检测;4.扩增片断收受接管;5.DNA片断测序.三.成果处理与剖析在收受接管扩增片断时,紫外灯下条带呈现绿色荧光,将凝胶中绿色荧光部分切割分别出来,放入已称重的2ml离心管中,空的离心管为 1.02g,放入收受接管的凝胶后为 1.42g,,则凝胶为400mg,是以参加的Binding Buffer 为1200μl.我们小组选用B1 16S sequence,以下为制造进化树进程:1.依据B1 16S 基因序列,到NCBI 上比对,肯定其种属(1)NCBI 主页()依次点击进入BLAST(2)选择nucleotide BLAST(3)将B1 序列复制到文本,框里Choose Search Set 处点复选按钮others,最后点BLAST(4)点击BLAST后,数据进行提交.BLAST 成果如下:图中“Evalue”指标与其他指标不合,它的数值越小类似程度越高,其他几个(如Totle score)都是数值越高类似度越高.我组将数据按照Query cover从100%开端从大到小分列,从不合类似度一共选出14组数据.(5)导出数据数据导出格局选择FASTA:(6)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外属,导出大肠杆菌(7)下载MEG并装配,我组运用的是MEGA5.02,并将B1序列导入MEG(8)经由过程Edit中的Copy及Paste将B1序列和大肠杆菌序列导入我们选中的14个序列中(9)选择W 中Align DNA,然后点击OK(10)选择Date中的MEGA Format,生成meg文件(11)生成进化树(12)导出文件,我组导出PDF格局2、进化树B1应当属于Proteus(变形杆菌属)电泳图谱:从右数第四个条带为本组电泳条带,条带清楚且通亮,无显著拖尾以及弥散,标明DNA提取和PCR扩增异常顺遂,所得目标片断完全,数目较多.四交换与评论辩论1.细菌中包含有三种核糖体RNA,分别为5S rRNA.16S rRNA.23S rRNA,rRNA基起因保守区和可变区构成.16S rRNA对应于基因组DNA上的一段基因序列称为16S rDNA.5S rRNA虽易剖析,但核苷酸太少,没有足够的遗传信息用于分类研讨;23S rRNA含有的核苷酸数几乎是16S rRNA的两倍,剖析较艰苦.而16S rRNA相对分子量适中,又具有保守性和消失的广泛性等特色,序列变更与进化距离相顺应,序列剖析的重现性极高,是以我们选择16S rRNA进行提纯测序2.用试剂盒提取RNA,必定要留意盒内药品名称,不要弄错3.提取DNA进程中,参加GA缓冲液后,必定要当心吹打混匀,但要留意不要产朝气泡.4.制造PCR扩增产品的进程中,第一步要先加水,因为DNA液和其他药品太少,不事先加水,会是使其他样液加到离心管壁上或根本加不进来,造成样液损掉.5.我组的DNA电泳固然亮度略低,但是PCR产品条带清楚通亮,同时并没有拖尾现象,解释我组DNA扩增之后含量很高,并且质量也很好6.PCR反响五要素:引物(PCR引物为DNA片断,细胞内DNA复制的引物为一段RNA链).酶.dNTP.模板懈弛冲液(个中须要Mg2+作为聚合激活剂).经由过程此次试验我学到了判定细菌种属的一种办法,16Sr DNA法,固然按照试剂盒进行试验操纵异常简略,但此次试验的目标其实不在于完成一次试验得到试验成果,而在于经由过程这一次试验学会触类旁通,切实地运用到今后的科研试验中去.关于试剂盒的运用,我们不但要明确若何运用,更要清楚其道理,明确用代称定名的一些试剂的用处以及可能成分,这异常有利于今后的科研工作.同时,操纵进程中严厉按照步调进行,留意试剂的运用不要出错.电泳图谱中第一块胶是提完DNA之后.进行PCR之前的样品所跑的电泳条带,能看出条带的标明提取到了DNA,第二块胶是PCR胶,条带通亮而分散不弥散的标明PCR扩增顺遂.提取到DNA,但PCR胶无条带的可能是因为构建PCR体系时所加试剂有误.制造进化树时须要用到英文网站以及一些软件,学会阅读英文网站,自学运用不熟习的软件解决问题将成为未来科研工作道路中的主要技巧.。
菌群16s测序解读 -回复
![菌群16s测序解读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02af61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0.png)
菌群16s测序解读-回复16S测序是一种常见的菌群分析技术,通过对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和比对,可以了解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
本文将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一步一步回答相关问题,带你了解16S测序解读的过程。
1. [什么是16S测序?]16S测序是一种分析微生物菌群组成的技术,其基础是对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
16S rRNA是一种高度保守且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基因,在不同菌种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以用于鉴定和分类细菌。
通过对16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可以获取菌群的遗传信息。
2. [为什么要进行16S测序?]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对于研究微生物生态学、人体健康等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菌群研究方法往往需要进行菌落计数、培养和鉴定等步骤,耗时且无法覆盖所有细菌。
而16S测序作为一种高通量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量细菌的遗传信息,为菌群的分析和比较提供了有效手段。
3. [16S测序的具体步骤是什么?]16S测序的具体步骤包括:样品收集和处理、DNA提取、16S rRNA基因扩增、文库构建、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
首先,收集样品并进行表面消毒等预处理,以避免外源细菌的污染。
然后,提取样品中的总DNA,其中包括目标菌群的DNA。
接着,利用特异引物对16S rRNA基因进行PCR 扩增,获得目标菌群的16S rRNA基因片段。
将扩增得到的片段纳入文库,然后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大量的16S rRNA序列数据。
最后,对测序数据进行质控、序列拼接和比对,然后进行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分析。
4. [如何解读16S测序数据?]解读16S测序数据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处理。
首先,进行质控筛选,去除低质量的序列,并对序列进行去嵌合。
然后,对序列进行拼接,使其成为完整的16S rRNA基因片段。
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将序列比对到已知菌种的数据库中,进行分类和注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6SrRNA基因序列鉴定细菌的通用解释标准
相似度
序列的类型
相似度差是否大于0.8%
结果报告
评述
≥99.பைடு நூலகம்%
模式菌株
是
属名和种名
≥99.0%
模式菌株
否(与他多个种的相似度差小于0.8%)
属名和多个种名
低鉴定度的鉴定
97.0-98.9%
模式菌株或有效命名的菌株
能与其他属区分
属
需注明“亲缘关系最近的菌种”
95.0-96.9
模式菌株或有效命名的菌株
可能的新属新种,并注明“亲缘关系最近的菌属”
< 95%
模式菌株或有效命名的菌株
可能的新属新种